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乙一听,也不好接话,却是等着秦楚吩咐。
“不过胡家我只救胡耀,他为人正直,至于其他人,我不会放过,尤其是陈家,这一次陈家嫡女敢如此陷害我媳妇,我必让陈家万劫不复。”
刘乙忽然发现从京城回来后的秦四公子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变得阴沉了许多,便是这一次向陈家出手,也是如此干脆利落,早就收集好的证据,以前不曾拿出来,却在此来了一个致命的一击。
刘乙不由得对秦四公子起了臣服的心理,或许他以后跟在这位主子身边,将来也必能有大造化,儿子受四公子指点,将来能不能出士都不重要了,便是跟着四公子也能学到不少能耐。
第570章 于宝莲密谋
刘乙暗下决心,打算带着蜀盛镖局跟着秦四公子。
秦楚自是不知道这么就折服了功夫高强的刘乙,他还在想着对策,半晌后说道:“刘乙,手里头关于胡家的一些罪证便不要再呈上去了,胡耀以前帮过我不少,也曾帮过我妻子,权当我给他的回礼,待胡家抄了家,再将这余下的田产给他,他也能平安的安度一生了。”
刘乙应下。
旺兴街头于家布庄内,于书燕刚将账目算好,回头看向母亲,就见母亲又在做衣裳,瞧着这衣裳怎么这么喜庆呢?
于书燕来到许三娘的身边,许三娘对这一次的事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她还想着上次黄媒人说的话,到时黄媒人寻到了人选,自是要见上一面的,如今秦家在庾县过得风声水起,许三娘心头不是滋味,就盼着女儿也能过得好一点儿。
她不求着大富大贵,至少能让女儿一世安稳,在庾县便挺好的。
于书燕来到母亲的身边,朝母亲手上的衣裳看去,有些疑惑不解了,问道:“娘,这是做给谁穿的?”
“你啊。”
“我……”
于书燕一脸的惊奇。
许三娘便说道:“燕儿不是说要找户庄户人家嫁人,能在庾县就好,所以娘想了想,找了庾县最有名的黄媒人帮咱们家去寻门路。”
于书燕忍不住想笑,“娘,我虽说是这么说的,但没有说现在就嫁,这不,我还想将生意再做大,不想这么急着去成婚呢。”
许三娘却是摆手,“又不是马上要你成亲,先找到合适的再说,娘也不催你,就是你也不能因此而抗拒,咱们过着小日子,挺好的。”
于书燕见母亲高兴,心里虽然很是不情愿,可是一想到秦楚,她便同意了,或者断了自己的心思,那就顺应父母的心思,自己不一直想着找个庄户也没有什么,同样的出身反而更好。
许三娘见女儿没有推辞,心下欢喜,于是将手中的衣裳在女儿身上比了比,看着很是满意,说道:“咱们家燕儿就是好看。”
于书燕的脸都有些红了,在母亲眼中,女儿永远都是最好看的,这样爱她的父母,她怎舍得离开他们,她何必还在此纠结呢。
于书燕也陪着母亲开心。
陪着许三娘坐了一会儿,于书燕又将布庄的布版搬了出来,在屋外整理了一下,将昨个儿的几款布换下,接着又换下新款的布料,正在忙碌时,她发现似乎有什么人正看着她,她下意识的回头一看,就看到不远处的马车上有人挑着车帘在看她,只是待她看来,对方却放下了车帘,马车并没有急着走。
于书燕以为自己太过谨慎了,于是没有在意,而后又回过头整理布版。
而对面的马车上,的确坐着两人,其中一人便是于宝莲,于宝莲穿着一身杭绸蓝色褙子,手中拿着手帕看向眼前的夫人说道:“冯夫人瞧着如何?”
“倒是好人才,只是她是和离的妇人。”
“那没关系的,还年轻呢,将来替你生一个大胖孙子,不就好了。”
“瞧着屁股大,应该好生养。”
冯夫人又挑开一角帘,看着于书燕的身影,眼神里很是高兴。
马车慢慢地驶动,那冯夫人心情大好,随手从怀里拿出一个银袋丢在于宝莲的手中。
冯夫人忽然问道:“你为何如此恨着这个侄女?”
“恨?我不恨,不过却是有怨的,若不是她,我女儿不会过得这么辛苦,我女儿一生算是毁了,我这也算是以德报怨了。”
于宝莲咬了咬牙。
冯夫人却是哈哈大笑,“以德报怨。”
而后冯夫人收起笑容,说道:“今日你我见过面的事万不能提,几日后事成,必少不了你的好处。”
于宝莲连忙点头,问道:“可还要我做什么?”
“你只需要告诉我于书燕平素爱去的地方就好。”
于宝莲想了想说道:“我这侄女儿最是孝顺,平素不是布庄便是客栈,也不去哪儿,倒是件难事儿,不过我却是有法子的,我可以想法子将她骗出来。”
那冯夫人一听,立即来了兴致,于是又拿了一个银袋甩于宝莲的手中,于宝莲下意识的掂了掂,这份量可不少了。
就见冯夫人说道:“这还只是甜头,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于宝莲连忙点头应下。
到了城门处,于宝莲从马车上下来,马车接着驶动,于宝莲朝左右看了看,想着怀里揣着的银子,她便心情大好,好在那日遇上了黄媒人,不然也不知道侄女儿已经在愁嫁了呢,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三日后,于书燕在铺里头忙碌,出门来时,又发现似乎有人在注视着她,她很是奇怪,往街头看了一眼,也没有发现端倪,她以为自己太过敏感了,如今陈家和胡家都惹上了官司,自是没有时间去整她,在庾县她也没有什么敌人,除了不做她生意的赵家外,便没有别家了,而赵家她也派了人手盯着的,很是老实本份,不见有异常的举动。
于书燕回身去了铺里头。
石泉这会儿赶着马车从码头上回来,原来黎劲从岭南回来了,带来了不少南珠,这一次里头有好货,于书燕有些担忧,监察御史才走,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差使在,更要小心谨慎才是。
于是于书燕将自己身边的三名暗卫派给了石泉带去保护他们两人,南珠却是直接送去永安寺,如有可能,好的南珠先收着,待她另做安排。
石泉带着三人走了,于书燕这几日也没有打算出门,倒是无所谓了。
在布庄里忙碌到傍晚,一家人将铺门关了,正准备回去,没想街头来了一匹马,那马上的人看到于书燕,连忙说道:“于东家,不得了,刚才我在码头看到石兄弟被人打,那些人讲着南方的口音,也听不懂,于东家赶紧想办法去救石兄弟吧。”
于书燕心头一惊,莫不是那南珠出事儿了?
第571章 于书燕被抓
于书燕看着这张生面孔,瞧着人很老实的样子,于是问道:“对方多少人?”
“从船上下来了一伙人,我是那码头的管事,与石兄弟比较熟悉,一看到他被打,我便赶紧来报信了。”
于书燕一听,立即解了马车上的马,交代父母再回布庄铺子里,先在里头等她,她却是骑上马与那人一同往码头去。
只是还没有出庾县城门,于书燕忽然拉住缰绳,看着那人问道:“石头被打了,旁边可还有别人?”
那人连忙摆手,“没有旁人了,就看到他一个人,在码头,也不知道惹上了谁。”
“你撒谎,他不是一个人。”
于书燕面色一沉。
对方没想到她会反应这么快,这还没有出城呢。
于书燕却是谨惕的盯着对方,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对方面色微变,眼神闪了闪,于书燕以前对方会乘她不备攻击她,没想到她却在这个时候感觉到后背一凉,她下意识的跳下马背,没想几个黑影忽然一拥而上将她扣住,又捂了她的嘴。
此时还在街头,也没有出城门,街上的行人与铺面的街坊都看到了,个个一脸的惊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于书燕死命的踢脚,对方却是不以为意,将她拖去了小巷子,而后几人上前扣住她,敲晕了后带走了。
于书燕失踪了。
石泉与黎劲清点了数目先去了西市院里暂放,随后两人就要去永安寺了,石泉想与于书燕说说情况,却发现于江全夫妻天黑了都在布庄里等着女儿,可是女儿却还没有回来。
石泉发生了事情不对劲,连忙派人四处寻找打探。
石泉身边的三名暗卫一直以来都是守在于书燕的身边的,想不到才离开几个时辰,她便失了踪,其中一名暗卫想到了蜀盛镖局,这蜀盛镖局在庾县向来吃得开,黑白两道都有人脉,或者叫刘乙派人帮着找更快些,于是其中一名暗卫与刘乙关系不错的,于是去找了刘乙。
刘乙得知于东家失踪,心都提了起来,立即去找秦楚,将这事儿告诉了他。
秦楚首先想到了陈家和胡家,最后打探回来,陈知州一家和胡家最主要的几人都上了刑部,根本无法囤出手来对付他媳妇儿。
秦楚也开始着急了,一夜没有睡意,与刘乙带着蜀盛镖师开始到处追查。
最后秦楚找出今个儿有辆马车往渊城的方向去了,而这马车正是冯府的。
秦楚与刘乙带着一群镖师便追去了渊城。
于书燕半夜醒来,她的手脚被捆了,她这是被人掳走了,光天化日之下,好厉害的手段。
于书燕用绑着的双手挑开车帘一角,外头却是黑漆漆的夜色,不知道马车要驶向何处,她的心有些慌乱。
瞧着还没有到目的地,她得想个法子自救,不能坐以待毙。
于书燕的眼神停留在手碗上的银镯子,那上头有五颗宝石,这儿还是先前秦楚交给她的,这里头可以藏东西。
她将用牙齿碰到五颗宝石,随着“咔”的一声响,银镯子打开,在那小小的空间内,她放了一块锋利的刀尖在里头,是她当时故意磨成小刀片的样子留着的。
她咬住那刀片,开始解手腕上的绳子,一点儿一点儿的割着,黑暗里没有半丝亮光,这前后左右都是护卫,她即使将绳子割开了,也打不过这么多人的,她有些后悔将三名暗卫交给石泉,可是想到那大颗的南珠,她又只好叹息。
马车行驶的很快,快头的马蹄声也很有节奏,她的额头开始冒汗,直到她的双手忽然一松,她心头一喜,而后从嘴巴中拿下刀片开始割脚上的绳子,终于双手双脚已经挣开。
于书燕挑开车帘,却发现天边泛起白肚,马上要天亮了,是不是也代表着他们要到了不成?
于书燕借着那一角帘,朝官道周围看去一眼,没想却在此时对上一双探究的眼神,正是左侧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的护卫,他已经看到于书燕能活动的手腕,那人脸色大变,就要出声,于书燕手中的刀片朝对方攻击过去,刀片刮破对方的喉咙,那护卫忽然从马背上倒了下来。
于书燕乘着他们慌乱不明所以之时,将车帘全部挑开,从车里跳出来,随后跳到那护卫的马背上,一拉缰绳调转马头就往来时路跑。
她已经无法分清方向,想着往回去的路上跑,若能侥幸,或者能逃回庾县去。
然而显然她想得太美,这些人可都是个个功夫了得,很快反应过来,转瞬朝于书燕追来,她使命的催着马快逃,后头的人却也是穷追不朽,于书燕甚至还能感觉到后背的呼呼风声。
却在这个时候,于书燕感觉前头有马蹄声,很是急促,她开始摸不准那些人是与这些人同伙来包抄她的,还是好巧不巧的遇上了走商队的先锋。
于书燕似乎有了一丝希望,不管如何她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于是朝那急促的马蹄声冲去,眼看着后头的人快追上了,于书燕便感觉弯道一拐,与刚才听到的马蹄声撞上,对方的人马也是忽然拉住缰绳。
于书燕看到前头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眼眶一热,快速的朝秦楚跑来。
秦楚却是飞身而起,坐在媳妇儿的马背上,而后抓住她的双手,夺下她手中的缰绳,却是将于书燕护在怀中。
“秦楚。”
于书燕只觉得心下一安。
然而也容不下两人多说话,两方人马已经交上了手。
秦楚却护着于书燕来到了马队的后头,他目光凌厉的盯着前方,半晌方说道:“这些人为何要掳走你?”
“不知道。”
于书燕根本就不清楚,而且对方敢在街头将她掳走,胆子很大呢。
秦楚也没有再问,发觉怀中的人身姿单薄,他又有些心疼起来,不忍再问她了,左右事后查一查也能查到了。
只是她还能从对方的人马中逃出来,胆子也忒大的,再看到她手腕上带着的那个银镯子,秦楚似乎明白了她是怎么逃出来的,却也想着这么久了,她也没有将这银镯子换下,她莫不是还在念着旧情?
第572章 冯家二傻子
那边蜀盛镖局的镖师与对方交了手后,打得是旗鼓相当,秦楚吻了吻于书燕的头发,说道:“我去去就来。”
而后秦楚过去帮忙了,于书燕却是躲在他们的身后不动。
天亮了,这儿也安静下来了,蜀盛镖局的镖师死了两人,伤了五人,而对面的人却只剩一人还活着,却是被秦楚活捉了。
秦楚看着死去的镖师,叫刘乙随后去秦家拿些银子厚葬,受伤的镖师也有赏钱。
这些镖师是一心愿意跟着秦楚的,于是纷纷上前道谢。
抓住的那人在严审之下,还是说出了实情,原来他们是渊城冯县丞家养的护卫,今个儿正是冯家娶儿媳妇的日子,他们将于氏掳走就是去渊城成亲的,一但成了亲,必会厚礼送来庾县于家院,并说家主和主母都开了口,绝不能伤害新娘子半分。
于书燕呆了呆,她怎么就被渊县的冯县丞家看中了?
秦楚一听也是心头不好过,发现自从与媳妇儿和离后,各种男人上前噌,都想娶他媳妇是什么回事儿?
燕儿是他媳妇,岂容他人窥视的道理,秦楚生气了。
也不打算回庾县了,却是打算带着剩下的镖师们去往渊城会一会冯县丞,而那些受了伤的镖师将死掉的两位镖师抬回去,顺带给石泉捎个平安就好。
天还没有大亮,他们打了一仗,也累得很,于是就地休息,打了几只野味先烤着填饱了肚子再说。
一起吃过早饭,于书燕慢慢地冷静下来,她坐在那儿很沉默,秦楚却是坐在她的身边,细心的倒了水给她喝。
于书燕看向秦楚,秦楚也看着她,那样的熟悉,两世的感情,这一刻她的心是柔软的。
秦楚不由得的将她拥入怀中,安慰道:“谁敢伤害你便是伤害我,我必会让他们不得好过。”
于书燕内心一甜,她伏在秦楚的怀中,听着他有强有力的心跳声,她莫名的生出想法,何不让时光就停留在这一刻呢?不要提起过往,也不要提起将来,就这样,两个人停留在这儿。
刘乙看了看天色,不早了,他们也该进城了,到了晌午时分就能到了。
于是刘乙忍了又忍的,最后还是不得不提醒道:“秦公子,咱们开始起程吧,一但走漏了风声,于咱们也不利。”
秦楚和于书燕才反应过来,两人连忙松开对方,秦楚扶着于书燕起身,而后于书燕上了马,却不待秦楚说什么,便催着马朝前去。
秦楚看着媳妇的背影,忍不住想笑,这是怕他与她共乘一骑么?
而后秦楚骑着马追上,他们一行也是匆匆往渊城而去。
渊城也不是什么不熟的地方,那儿还有于书燕的生意,看来没有了秦楚庇护,她是人人都可欺了呢。
快到晌午的时候,一行人进了渊城。
于书燕带着他们直接进入祥瑞客栈,刘乙朝客栈看去一眼,没想到秦四夫人的生意做到渊城来了,看来对渊城也是熟悉的呢。
几人一入客栈,那掌柜的看到于东家亲自来了,连忙将她迎入天字号房。
进入房中,于书燕便令掌柜将渊城冯县丞的资料送上。
那掌柜的连忙退下去打探了。
几人才吃过晌午饭,那掌柜的将小册子送上,效率之高,也不得不让他们佩服。
于书燕看了后将之交到秦楚的手中,这冯县丞可是渊城的地方世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家中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唯有小儿子未娶,年纪是二十岁,相传冯家二公子是个傻子,小的时候烧坏了脑子,所以才导致一直未娶,渊城权贵人家的女儿都不愿意嫁。
后来有富绅家的女儿愿意嫁了,却听说那傻子什么也不会,更不懂得男女之事,却反而因为对方不会放纸鸢而被赐了死,待冯家长辈知道了后,人已经救不活了,于是一条人命在金钱和权力的交易下而解决了。
但这事儿在贵圈里却是传开了,谁家有女儿也不敢将之嫁入冯家去。
冯家不得不跑到外地去娶儿媳妇,可是也是纸包不住火,还是被人知道了。
于是到现在的只要看到好生养的女子,便直接掳回冯家来,尤其于书燕本就长得美貌,那冯夫人许是想美貌的女子看能不能迷住儿子,为冯家生个孙子再说。
于书燕看了小册子,气得不轻,她居然被这样的人家给盯上,简直恶心极了。
秦楚看后也是面色阴沉的可怕,他避开于书燕,带着刘乙出来,而后吩咐了刘乙几声,刘乙带着镖师出了门。
于书燕却是想着,她要不想想方设法费重金将先前冯家杀了儿媳妇的事宣传出来,并寻到证据,再送去衙门里。
秦楚从外室进来,看着媳妇儿的背影,说道:“燕儿,别担心,我已经想了法子治他们。”
于书燕一脸的疑惑,“怎么治他们,冯家在渊城可是地头蛇。”
秦楚却是扬起唇角,“没关系,这一趟京城之行,我认得不少官员了,自然也知道有些案子该交给谁更妥当的。”
于书燕发现秦楚这一次去了京城后,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她不知秦楚在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然而秦楚显然不想细说,于书燕想着自己会查,便也没有多问。
然而他们这一行人才在渊城呆了两日,两日不见的刘乙出现了,随后秦楚似乎心情也大好。
于书燕有些摸不准秦楚会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
不过这日下午,祥瑞客栈来了一个人,还好巧不巧的,正是冯家的那个傻二公子,冯二公子一来,便叫嚷着要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姑娘。
这话一传出,不少公子哈哈大笑,问他会玩姑娘吗?傻子也跟着笑,自是会的。
正好有贵公子身边带着小妾的,立即将身边的小妾推到傻子面前,问道:“来,送给你玩。”
那妾室的脸都白了,却不敢抗拒。
傻子却是上前闻了闻,看到那毫无血色的女子,一脸气愤的说道:“不好闻,身上是臭的。”
第573章 夫妻打开心结
傻子往楼上走,那掌柜只觉得头痛,在渊城做生意,最令人头痛的事,就是冯县丞家的傻二公子了,只要是傻二公子来,到哪儿都是不用付钱的,任吃任玩,还有供着他顺着他,只要不惹恼他,不发脾气就好。
掌柜的也是聪明人,生怕傻子闯入于东家的天字号房里,便顺势在旁边带路,顺着傻子的话说有间房最是合适,里头又传来琴音。
然而旁边有贵公子起哄,说是去天字号记,说祥瑞客栈的天字号房从来不对外做生意,里头一定好玩。
傻子便带立马转身朝楼上走去,掌柜的却只觉得头痛。
到了天字号房,那掌柜的连忙往旁边房间去,里头又传来琴音,那琴音很悦耳。
傻子立即绕过天字号房,旁边的贵公子也被琴音吸引,于是不再起哄了,都想进去一睹那弹琴女子的芳容。
没想在这个时候,并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事儿的于书燕与秦楚正好从里头出来。
那掌柜一看人,心下一惊,没想于书燕已经与对方打了一个正着。
有贵公子看到于书燕的美貌,惊呆了,说道:“好美,掌柜的,我就要这女子了。”
那掌柜的面色一沉,说道:“对不住了,我们小店是客栈,不是花街柳巷,而这位也正是我们祥瑞客栈的东家。”
那贵公子一听却是不以为意,“在渊城,不管是谁,只要爷看中的,还没有得不到的。”
那贵公子就要对于书燕伸出手来摸她的脸,于书燕还没有动手,秦楚已经抢先一步抓住对方的手腕,面色淡淡地看着对方,说道:“你竟敢轻薄我媳妇。”
“噫?还是有夫之妇。”
那贵子一点儿也怕事,便是知道是有夫之妇反而更加的兴奋。
那傻子却是推开贵子,来到于书燕面前,笑了笑,“好看,小娘子好看。”
傻子也懂得女人好看呢。
于书燕却是很不舒服,转身便往屋里去,秦楚护着她。
傻子也想跟着进去,却是被秦楚拦下了,冯二公子面色一恼,说道:“你算哪根葱,敢拦我,来人,给我打。”
秦楚却是朝刘乙看去一眼,刘乙立即上前,还没看到动手,冯二公子与另外一位贵子同时被扣。
而后将两人抓了后送去衙门,衙门内,刘乙出示了秦楚身份令牌,对方一看到是传说中的秦四公子,虽说没有上任,却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成了七品中书舍人,将来可是最有望做中书令的人选。
刘乙不仅将那冯二公子抓了来,他还将其他一些证据也呈上了,并且告知知县,过不了几日,刑部便会来人。
渊城的知县吓得不轻,看来这秦楚有门路,还是不要得罪的好,正好知县新上任不久,抓不到冯县丞的错处,如今便有人将把柄送来,他这个时候再不出手,更待何时出手呢。
于是知县决定严审冯家案子。
于书燕还没有想出对策来,那边案子开始审了,整个渊城都传得沸沸扬扬,上头也来了刑部的差使,这案子便是冯家再大的势力也无法挽回,主要是一但查起冯家来,何止冯二公子杀人案子,冯家借着家族势力,没少夺百姓的田地,违法获得农仆,一桩桩一件件,全是指控。
曾经一手遮天的冯县丞,转眼成了街头人人指骂的对象。
冯县丞游街的时候,街头的百姓皆纷纷上前指骂,那些曾受过冯家欺压的百姓,更是还有人泼粪,平素受了多少欺压,如今便有多恨。
于书燕站在祥瑞客栈的栏杆处,看着街头游行的冯家几人,不过半个月的时光,案子便定了下来,这速度是极快的,于书燕不由得看秦楚,心想着莫不是秦楚在中间也添了助力不成。
如今的秦楚果然不同了,就凭着他中书舍人的身份,地方上的知县都得惧他三分,便是上头的知州也想巴接他,万一他能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呢,就算不美言几句,至少不要说什么坏话也是好的。
这一次秦楚帮了她的大忙,若不是秦楚,她怕是难逃这一劫,莫不是她没有秦楚相护,连在巴东郡都活不下去么?
以前的坚持,于书燕开始怀疑自己。
看到冯家的案子结了,秦楚就要带她回庾县去,这一路上,秦楚对她是几般的温柔,什么都依着她,于书燕的心彻底的软了。
到了庾县的时候,眼看城门在即,于书燕忽然问道:“秦楚,你可愿意入京的时候一同带上我的父母?”
秦楚一听,面上大喜,连忙点头,“我愿意,等我在京城站稳脚根,我一定帮你寻回兄长。”
于书燕听着,心情大好,她刚才那一刻,似有什么在心里头发芽,带着父母与他一同入京。
两人似乎解开了心结,一同回到了城里。
秦楚先是送于书燕回于家院,待他回去与父母说好,不日便上门提亲来。
于书燕点头,这一趟渊城行,与秦楚在一起呆了一个月,她知道她完了,她对秦楚已经完全没有了前一世的恨意,有的只有满心底的爱意,她离不开他了。
秦楚内心也是欢喜的,他忽然觉得多亏得这一次的机会,媳妇儿才答应了他。
秦楚回到秦家院,立即朝后院的正屋去,来到正屋,俞氏正与三个儿媳妇说着话,秦楚却是上前跪下了,俞氏疑惑的看着儿子,她还没有问儿子这一个月去了哪儿,怎么一回来就跪下来了。
而且这模样与当年他得案首时那份坚定一模一样。
秦楚一脸肯定的朝堂上的母亲说道:“娘,我要娶于书燕,我要与她复婚,我们已经表明了心迹,这一次她愿意随我回京城去。”
俞氏一听,被儿子的话给气笑了,“什么叫她愿意,她愿意什么?她高攀了咱们秦家的富贵,合着还得她愿意,她算什么东西?她愿意就嫁,不愿意就和离,当我们秦家是什么了?”
“这个婚事我不会同意的,四儿你就死了这个心,你若是执意要娶她,那便与我断绝了母子关系,便当我不曾生下你。”
第574章 众叛亲离
“娘。”
秦楚急了,他看着座上的母亲,心里难过,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媳妇,为何就非要弄得有我没她的境地呢。
“娘,当初我更不同意和离,我打算跟她好好过一辈子,这一次我们已经减除了误会,以后她再也不敢提和离的事,一定会跟我好好过完这一辈子的。”
俞氏听后气得站了起来,“当初和离的确是我要求的,你一个状元郎之才,在那内室里,居然向一位妇人跪下,男儿膝下有黄金,可以跪父母,跪君,唯独这妇人不能跪,就因为这个,我也绝不会让你们复婚的,你就死了这一条心吧。”
俞氏转身回内室去了,随后从里头传来哭声。
秦有富心疼媳妇,在外头听到了,进来看向儿子,说道:“不要忤逆你母亲,我看四儿媳妇的确是厉害,如今见你功成名就,便与你复婚来了。”
屋里坐着的三个儿媳妇却是被刚才婆母说的话给震惊在当场,四弟曾经在内室给四弟妹下跪,四弟在她们的心目中可是向来威风,平素他们说句什么话都得斟酌一下,四弟如此有威严的官老爷,在内室却怕自己的媳妇,便是她们的夫君也做不到这样的,四弟妹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段,这手段也是忒厉害的。
三个儿媳妇一时间都无人发声,秦有富一番教训,秦楚却是垂着头,无奈的恳求道:“娘就不能准我这一回么?京城里的贵女我是绝不会娶的,如果爹娘非要逼我,不准我复婚,我便终身不娶。”
秦有富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你居然拿这个来威胁你母亲。”
秦楚却是看向父亲,“爹,你也是宠了我母亲半辈子,如今我如爹一样宠着我媳妇,为何母亲就不准了?何况我四房平素还是我作主呢,可是爹呢,咱们这个家一直以来都是母亲在作主,为何只要是母亲不喜欢的,我们就都不容许?”
秦有富一时间竟是哑口了,其实他年轻的时候也曾向媳妇低头认错过,虽然没有跪下,却也是帮着媳妇洗过脚,一生也不曾做什么主,多是媳妇在管着家里的事儿。
如今儿子这么问他,他竟也不知如何教训了,只是老四媳妇当初在儿子去赶考前和离,还是令秦有富很不舒服的。
可是内室的哭声更大了,老大媳妇连忙入室陪着婆母,其他两房媳妇对视一眼,也相继起身要进去相陪。
却在这时秦有富一巴掌甩在儿子的脸上,语气严肃的说道:“你为了于家竟是惹得你母亲如此难过,当初你母亲便不曾同意你娶于氏,你借着那赌约,执意要娶,还娶得如此高调。”
“事后不也和离了,和离了后,你又千方百计的想复婚,你可曾想过我们的感受,四房婚姻不睦,早在庾县丢了脸,外头的人不知道怎么说的你,若不是争气,恐怕难以在庾县立足。”
“如今你是功成名就了,于氏又决定复婚了,我不管以前的于家是多少的清高,但凭着这一点,我就有些看不起他们,什么叫落井下石,什么是乘人之危,如今更是敢来高攀,咱们家不仅你母亲不准许,便是我也不会同意,这事儿就到此为止。”
“爹。”
秦楚很不甘心,当初既然已经同意他成了婚,为何如今又不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