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凤江山令-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言,阿箬心头暗叫不好,只感自己似乎说漏了嘴,于是,她只得硬着头皮道:“正是。”
  谢子昂忽而又问,“你方才说你姓元?”
  阿箬点点头,面上全在硬撑,“正是。”
  谢子昂脸带笑意,神情很是复杂,“如此,倒是十分有趣了。”
  阿箬诶了一声,垂着头,心里却早已是熊熊烈火在焚烧。
  一旁的司马笠见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神情之间似还各有心思,于是他试探道:“这姓元与逐凤楼之间有何联系?”
  阿箬自然答不出来,于是便听谢子昂笑了两声而后说:“联系倒也不是十分大,只不过我恰好也认识一位姓元的朋友,他武功高强足智多谋,只是性情乖张,一语不合便会与人打起来,偏偏我那个妹妹也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两人只要一见面,就没有片刻的清静,常常要我使劲浑身解数,也不一定劝得下来架。”
  周围的人听得一头雾水,而那谢子昂似乎有些意犹未尽,“巧合的是,他和这位姑娘一样,也能差遣逐凤楼的人为他效力,不过,那时的逐凤楼,名气可比不上现在。所以,当我听说这位元姑娘,能有如此本事之际,心中不免便有些惊愕。”
  他话音落下,周围却没有一个人能接得上话,唯有司马笠,不着边际地感叹了一句,“没想到母后也曾有过那样直率的一面……”
  谢子昂手一抬,打断了他的话:“诶,笠儿,你不要忘记了,我说的妹妹可不止你娘亲一人。”
  司马笠一脸惊愕,但他当即也便反应了过来,“哦,原来舅父说的是她呀!”
  话语至此,阿箬只得苦笑,因为她已彻底明白,这谢子昂说的,正是她的爹娘。


第362章 可有旧情?
  谢子昂拍拍膝盖,感叹道:“旧事已矣,斯人已成了历史的禁忌,或许我也只有跟你们在一块时,才可如此肆无忌惮地聊起他们。”
  阿箬一声不吭,她本想着此事是不是已经翻篇,谁知,那司马笠竟然穷追不舍地问道:“听舅父这话,似乎贺兰旌与那您那位姓元的旧友之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阿箬眉头一蹙,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却听谢子昂继续道:“兰儿生得美艳,性格又大大咧咧像个男孩儿,一般男子对她总是避而远之……”谢子昂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司马笠,“就比如你的父皇,他与兰儿就是针尖对麦芒,谁也看不惯谁,我想,正是这年少时代结下的仇怨,才致使他们今后在战场上互不相让。”
  谢子昂一声叹气,不觉竟牵起了阿箬内心深远的感伤,她咬着嘴唇,静静聆听着这一切。
  “不过,兰儿自有她的可爱之处,否则,整个会稽谢家从上到下,又怎会个个都与她要好。”谢子昂边笑边摇头,似乎已透过回忆的块垒,看见了时光深处那个玲珑剔透的女子,“我方才说了,一般男子对她避而远之,那是因为他们更欣赏绾绾那种温婉沉静的大家闺秀,但是,这世间也不乏见惯了大家闺秀,正偏爱兰儿身上那种巾帼豪情的世家子弟。”
  “世家子弟?”司马笠疑惑道,阿箬也同样极富兴趣地看着谢子昂,“舅父所说的世家子弟可是我们熟悉的人物?”
  阿箬很快便将她知晓的帝都世家子弟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年过不惑又要地位不凡,她思来想去,似乎也没发现任何一个能符合要求。
  “熟,怎么不熟?”谢子昂赶紧道:“那人为了她,一辈子都不愿再见你父皇。”
  什么,竟让是他?
  阿箬心中惊诧不已,只听司马笠道:“舅父所说之人,可是蜀中的诸葛有我先生?”
  “正是他!”谢子昂道:“诸葛兄早年间遍游九州,本来要去帝都做官的,可后来他无意中来会稽走了一遭,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没想到,神秘的诸葛一脉,其背后竟还有这样的故事!”司马笠唏嘘不已,“那舅父说的那位元先生呢,他与贺兰旌之间,可有旧情?”
  阿箬竖着耳朵,原本以为会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谁知,那谢子昂的回答竟是:“这个,我还真的不太清楚。”
  阿箬心中一顿,全然没有料到谢子昂会给出这样一个回答。
  司马笠也是一脸的惊讶,却听那谢族长又道:“当初他们在会稽时,似乎关系并不融洽,还颇有几分相互针对之意,不过,后来似乎缓和不少,当兰儿有意夺回西楚皇权之时,她和元先生之间,似乎还达成了某种协议,元先生和他背后的逐凤楼为她的大业提供了不少支持与帮助。”
  看来,元芷与贺兰旌的旧事早已掩藏在了时光的洪流之中,今时今日,但凭这三言两语,恐怕很难弄明白。
  “舅父,这位元先生在会稽时,居于何处?”司马笠忽然问。


第363章 下一步的行动
  阿箬想起了那日自己身上那件绣有贺兰旌名字的衣服,不觉又有些好奇起来。
  “你也知道,族中规矩,非大兴世家子弟的外男,一般都应居于府外别院,”他顿了顿,“若我没有记错,元先生当时住的应是春雨巷外,最靠近河道的那一户。”
  谢子昂所说,不正是那日阿箬和司马笠无意中闯进的那个房间吗?二人对视一眼,表示确定,却也同时禁声,不知该说些什么。
  “今日我们一直说着旧事,似乎有些偏离主题,我想,而今我们还是应以驱走倭寇、夺回会稽为务。”谢子昂正色道。
  司马笠点点头,而后问道:“与安兄,近日外间是何状况?”
  谢与安当即拱手道:“殿下,那日我们抢了解药过后,那倭寇头目自然便没了救,如今他时日无多,倭寇之内也起了内乱,左右两个副统领为由谁来继任统领之位而争执不休,战力大不如前。”
  倭寇内乱一起,便是离心离德,这不正是司马笠等人奋起反攻之机。
  “那岭西王和贺景源呢?”司马笠追问道。
  “岭西王受了剑伤,似乎有些不济,于是他快马加鞭,连夜往帝都而去。岭西王走后,贺景源亦返回了驻扎在会稽城南的军营,并且以排兵布阵为由,将整个队伍,往南撤了近百里。我派探子前去打探过,两边军营如今各驻扎会稽一方,南北相去两百里,已然成了对峙之势,若要战,会稽内部倭寇不成问题,难的却是贺景源的部队,若两边兵刃一接,那这场战役的性质,便从抗倭变成了平叛,表面只差两字,内里却谬以千里,殿下行事,还需谨慎商议。”
  司马笠点点头,神情亦有些严肃。
  正在司马笠踌躇之际,谢子昂忽然问道:“岭西王受伤了?”
  司马笠没作声,回答的是谢与安,“父亲,与我们同去的还有一位高人,他如今隐在竹林之中为我们观察外间情况,正是他刺伤了岭西王。”
  谢子昂点点头,“高人大义,只不知是何方神圣?”
  司马笠这才接过话茬,道:“此事说来话长,若有机会,我再向舅父引荐。”
  阿箬站在一旁,悄悄吞了口唾沫,这几日之事,可谓瞬息万变,她一直没找到机会向司马笠交代那山止道人对谢族长的态度。为了避免尴尬,她早在心里暗暗敲定主意,定要将此事尽早告诉司马笠。
  只听司马笠又说:“既然舅父已经安然无恙,我便打算即刻启程返回军中,而后,我们里应外合,先夺回会稽,赶走倭寇,再进一步筹划,看看如何对付贺景源。”
  阿箬知道,如今司马笠还摸不清楚那司马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若他只是老老实实回帝都养伤,那么他在江南所犯的一切罪责,便可推到贺景源身上。可若他那伤养得并不老实的话,一切也就另当别论。
  司马笠不语,可谢家父子亦明白了他的用意,他们当即应允,并与司马笠进一步商讨起攻城的细节。


第364章 返回
  由于谢宅之中那样一闹,城中倭寇加强了对城池的进一步看管,阿箬和司马笠只得选择顺着河道潜水出城。他们出城之时所选的缺口,正是阿箬来时所走的那一个。
  直到二人湿漉漉地走出芦苇荡,阿箬才喘上一口气,而后对司马笠道:“殿下,从此处到军营尚有一段距离,咱们得赶紧去附近的村镇买上两匹马,方可继续赶路。”
  司马笠拧了拧自己的衣摆,而后对着阿箬神秘一笑,“不用你说的那样麻烦。”
  阿箬正惊讶间,但见司马笠将右手拇指放于口中,而后吹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这样连续三声,像是在召唤什么一般。
  “难不成还有人在这附近提前准备了马匹?”阿箬在心中狐疑道。
  果然,过了不到两弹指的功夫,芦苇丛中便传来了清晰的马蹄之声,滴滴答答,极富节奏,阿箬惊诧之际,果见一匹白马,姿态稳健,昂首挺胸而来。
  “怎么会是生风?”阿箬惊呼道。
  司马笠拍拍她的肩膀,颇带着几分骄傲的神色,“我的马匹就是这样,无比忠诚,无比聪明,我需要,它自然就来。”
  阿箬张大了嘴,任司马笠那厮将那白马吹得神乎其神。
  “来吧!”司马笠迅速跳上马背,而后对着阿箬伸出左手,阿箬四下张望,确定老马不舍没有在此停留之后,方才叹了口气,无奈地搭上司马笠的手,而后翻身上马,与他共乘一骑。
  于是,二人共乘一骑,便快马加鞭往军营赶去。
  ……
  白昼赶路,速度自然快于夜晚,刚过午时,阿箬他们便已到达营区。远远看过去,营区帐篷连片成排颇为整洁,营帐之旁也有兵士列队巡逻。
  当瞭望的兵士远远看到司马笠的马匹之时,他忍不住高声呼喊道:“殿下回来了!”
  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营区,容隐之也在第一时间带着一应将领出来迎候。
  “殿下!”他拱手上前相迎,温和的面容亦透着激动。
  司马笠跳下马背,而后连忙扶起容隐之的胳臂,劝慰道:“这几日,真是辛苦你了!”
  容隐之轻轻一笑,又说:“殿下言重了,微臣这几日只是尽了监军的本分,具体练兵巡查事宜,皆有诸位副将辅助……倒是殿下和元兄弟,深入敌军,怕也是惊险万分。”
  司马笠抿嘴而笑,“这几日我们在会稽城中所历之事,真乃颇具戏剧性,只怕讲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容隐之放下手,忙问:“可找到了谢家人?”
  司马笠点点头,“我正要与你说道此事,”而后他顿了顿,向着容隐之身后的年轻将领道:“闵方,你去,召集营中所有将领,主帐议事?”
  闵方拱手,干净利落答了声是,便转身领命而去。
  而后,司马笠、阿箬、容隐之三人亦快步走回大帐,司马笠边走还边向容隐之说着会稽之事,其言语绘声绘色,让一旁共历诸事的阿箬亦忍住不惊叹,他们这一路可真是惊险奇遇,让人叹为观止呀!


第365章 成竹于胸
  第二日清晨,司马笠经一夜的休息过后,便亲自领兵,前往会稽城外。
  司马笠所走乃是中路,另有两名副将各领一只两万人左右的队伍,从东、南两侧进行包抄。
  东侧将领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中路大军,一方面从侧面打击敌军,另一方面则是做好防范,防止倭寇向北逃窜。
  南侧大军没有作战任务,他们主要是占据地势,防止驻扎在南面的贺景源军队从旁侧应。
  司马笠的原话是——“这群倭寇烧了江南百姓的宅院、毁了会稽的千里良田,如今,我就是要将他们活捉,缴了他们的武器,捆了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化身为奴,偿还自己的罪孽。”
  闻言,大兴兵士振臂齐呼:“不破倭寇誓不还!”
  那整齐的呼声,那豪迈的气势,让阿箬不禁心中一颤仿佛正有一股热血就要上扬。
  前方有斥候骑着马踏尘而来,“报——会稽城头的倭寇将城中妇孺绑上了城墙!”
  霎时间,大伙尽皆心中一凛,便有人道:“殿下,这倭寇委实可恶,竟使出如此招人唾弃之招数。”
  司马笠勒住马缰,只轻轻挥手让斥候退下,自己却缄口不言。
  阿箬瞥了他一眼,知道这是那人成竹于胸的表现。
  大军继续向前,直到可远远看见会稽城墙,司马笠才下令全员停下。可直到所有兵士全体驻足,司马笠也仅仅只是下令让他们静候命令,而没有多说任何的话。
  整个队伍中保持着异样的寂静,大家都不知道这太子殿下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时间渐渐流逝,阿箬正百无聊赖之际,忽见头顶一只白鸽翩然飞过,白鸽盘旋一阵之后,稳稳落在了容隐之的肩头。
  阿箬知道,容府之中为了方便传递讯息,养了许多类似的白鸽,难道此番容隐之竟还如此大费周章将它们也带了过来。
  她还来不及细想,便见容隐之一把抓住白鸽,而后将它脚上的竹筒轻轻取了下来。容隐之也没有急着去看竹筒之中的讯息,而后拱手将它交给了司马笠。
  司马笠接过竹筒,取出其中字条,迅速扫了一遍。
  霎时间,他勾了勾唇角,露出一丝兴奋的笑,阿箬不解其意,只得在一旁,细细观察于他。
  “容隐之,此番若要论功行赏,你府中这只敏捷的白鸽,当居首功!”司马笠戏谑道。
  “看来城中情形颇有几分喜出望外之意?”容隐之问道。
  司马笠收敛神色,沉声道:“与安兄和昨夜潜入城的左麒麟,已经分头去抓捕城中两个副统领了,只要抓到了他们,不怕城墙上的倭寇不放人。”
  阿箬点点头,终于明白了司马笠的用意。
  只见那人深呼吸一口,而后神色自若高呼一句:“来人!”
  便有副将出列,拱手候命。
  司马笠看也不看他一眼,只轻轻道:“按昨日之演练策略,将队伍散开列阵,而后,令先锋部队上前轮番喊话,记住,只喊话,不出手!”
  阿箬猜想,司马笠如此做,多半是要分散城楼之上那些人的注意力,给城中的的容隐之和左麒麟争取时间。


第366章 城楼救援
  这边,一群倭寇刚将最后一批老百姓压上城楼,他们面色凝重,手脚粗鲁,动作之间亦透着一股强烈的不耐烦。
  “妈的,”一个倭寇操着一口地道的东洋话,“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竟跟着佐藤那个混蛋来到这个鬼地方!”
  他身旁一个带着头巾,皮肤粗糙的倭寇亦用同样的语调回答道:“可不是吗?当初我们在海上横行之时,数百海里之内的小岛,都是我们的地盘,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多么舒坦,岂料,今日竟会站在这城楼之上,被逼得无处可逃。”
  “我就不明白了,这会稽城有什么好的,我们明明可以弃城而走重回海上,为什么非得困守这个地方?”他叹了口气,颇为嫌恶,“真不知道那群大兴人给佐藤灌了什么迷魂药。”
  闻言,那戴头巾的倭寇小声道:“你难道没有听说吗?”
  “听说什么?”那人狐疑道。
  “大家都在传,说佐藤君已经中毒身亡,两个副统领为了争夺地位,故意将这事情隐而不发!”
  “竟有这种事?”他惊愕不已,“我看,他们几个统领之间已经离心离德,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呆在这个地方了,不如待会儿趁乱逃出去吧!”
  戴头巾的男子制止住了他那激动的语调,赶紧说:“小声一点,城楼之上全是他们的眼线,当心我们还没逃出去,就被他们发现了。”
  男子赶紧闭了嘴,同时也赶紧冲另一人使了个眼色。
  然而,他的目光还没来得及收回,脸颊便感觉到一阵冰凉,只听“嘣”的一声,城墙之上,便多了一个明晃晃的东西。男子还没来得及尖叫一声,脸颊便开始发出一阵刺疼,随后站在他对面那人一声惊呼,他方才意识到,自己的脸颊之上,原来竟已鲜血汩汩而流。
  这是怎么回事?
  男子不解。但很快,城楼里侧传来的喧闹之声便彻底解决了他的疑问,原来,竟有两个劲装打扮的青年闯入了战阵,致使他们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无非便是他们手中所押的俘虏——倭寇军内目前地位最高的两个副统领。
  那俩副统领素来不合,常常恨不得从对方的行为里挑出诸多错处,然而这回他们的表情言行竟是惊人的一致!
  “让他们都放下武器!”其中一个瘦高的劫持者命令道。
  于是他手中的俘虏便操着蹩脚的汉语道:“好汉不要着急,我这就命他们放下武器。”
  而后,他又用东洋话道:“放下武器,放下武器!”
  没想到,他的话音还没完全落下,另一个被劫持的副统领,也连忙用东洋话吩咐道:“放下武器,不要反抗!”
  城楼上的倭寇虽面面相觑,可既然两个统领同时发话,他们便不得不照做。
  那些无端被绑上城墙的老百姓,本已吓破了胆,如今但见情势剧变,他们也半晌不知该如何是好。
  情急之下,谢与安一声高呼:“愣着干嘛,还不快离开这里!”
  城楼上的老百姓中,不乏有认识谢家大公子的,如今听他一声号令,才茫茫然回过神来,而后一众人等急匆匆离了城楼。


第367章 攻城
  见状,谢与安再次厉声道:“大兴十万大军已然将会稽城围得水泄不通,你们若识相,最好束手就擒,以免多生事端。”
  倭寇之中,有能听懂汉话者已然议论纷纷,只是谢与安听不懂他们的东洋话,所以只能神情严肃地抓紧了手中挟持之人。
  “把我的话,再重复一次给他们听。”谢与安命令道。
  那倭寇副统领命悬一线,哪敢不听?于是他赶紧按照谢与安的吩咐将这话又说了一遍。
  可是,他说完之后,一众倭寇却没有什么反应,反而,他们之中那嘈杂的议论声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安静之状。
  谢与安与左麒麟对望一眼,显然都意识到了事有不妙。
  果然,倭寇之中,便有人操起并不流利的汉语同他们交涉到,“你们空口无凭,我们是不会相信的!与其束手就擒,任你们宰割,不如豁出去,夺一条生路。”
  “你这个叛徒,难道你连我的命令也不听了吗?”那倭寇副统领情急之下,竟开始用汉语呵斥自己的人。
  那人哼了一声,只道:“我们这些人从海上而来,本就只为钱财,自然谁带着我们发财谁就是我们的头领,可如今,佐藤君已死,我相信,没有人会蠢到甘愿唯你们两个蠢货马首是瞻。”
  说罢,他举起武器,高呼道:“兄弟们,举起你们的武器,我们杀出去!”
  周遭的倭寇不知从何处来了精神,竟也如他们一般,振臂高呼,那狂热之状,仿佛全然不会顾及谢与安手中尚有人质。
  就这样,倭寇从四面八方涌来,谢与安与左麒麟二人当即扔掉手中累赘,他们背对背而立,艰难应付着一波又一波的敌人。可倭寇实在太多,纵使二人武功高强,可应对起来,依然无比吃力。
  “谢公子,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左麒麟击退一个倭寇挥来的大刀,趁机还往他的胸口上补了一剑。
  “左大人,请你掩护于我!”谢与安亦是气喘吁吁道。
  “好!”左麒麟答得干脆利落,而后夺了旁侧之倭寇的长剑,再转换身法,挡住四面来敌,为谢与安留足了空间。
  谢与安得了空隙,他身姿轻盈,纵身一跃,当即便跳到了城墙之上,而后只见他掏出怀中信号弹,对着天空就是一放,那信号弹虽然缺少光华,但轰隆一声巨响,足以震颤云霄。
  所有的人都为之一惊,当然也包括城楼之下的司马笠。
  司马笠眉头一蹙,便问回来通禀的斥候,“前方怎么回事?”
  “禀殿下!”斥候跪倒在地,“谢公子再城楼之上与一众倭寇打了起来,看那情势,似颇为紧张。”
  司马笠嗯了一声,当即高声道:“全体将士,时辰已到,各方队开始攻城。”
  周围一众年轻将领可算盼到了太子的攻城之令,他们早就已经摩拳擦掌,而今更是欣喜若狂。于是,众将领带着自己的队伍四散开去,从各个角度对会稽城发起攻击。


第368章 还是知道了
  倭寇早就乱做一团,如今,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军攻城,他们可以说是毫无招架还手之力,只得四下逃窜,很快便已成全线溃败之势。
  直到大兴的玄色龙旗插上会稽的城墙,倭寇便只能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
  司马笠下令大军于城外驻扎,而自己只带着少数亲信进城。
  谢家一众人等早已在城门之下等候,见司马笠来,他们齐刷刷跪倒在地,只听族长谢子昂道:“此番多亏了太子殿下,才救得会稽城以及城中数万百姓,殿下是会稽的恩人,臣在此替全城百姓谢过您的恩德了。”
  司马笠扶起谢子昂,“舅父言重了,笠儿身上也留着会稽谢家的血,故而此番来救,不仅为国亦是为家。”
  言罢,他看见了谢子昂身后的谢与安,他面上带着尘土,衣服上也染着血污,“与安兄,你受伤了?”
  谢与安抱拳道:“倭寇人数众多,臣和左大人两人双拳难敌四手,不过幸亏太子殿下即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笠点点头,深深叹服于他这位堂兄的勇毅。
  “殿下一路辛苦,虽然如今谢宅还未收拾完毕,但前厅等主要房间也是可以用的,还请殿下移步谢宅,再将之后事宜从长计议。”谢子昂上前建议道。
  司马笠同意了提议,于是便带着阿箬、容隐之等人,一道往谢宅而去。
  “容兄,你以前可来过会稽?”阿箬有些无聊,便同身旁的容隐之闲聊起来。
  容隐之摇摇头,温和道:“我很早便被送去了帝都,虽对这会稽风土心心念念,可一直无缘得见,倒也颇有些遗憾。”
  “会稽的确很美,”这一回,阿箬他们进城走的是宽阔的主街,街道两旁虽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可那些粉墙黛瓦,那些门楣院落的设计,那些精致的牌匾与题字,却还是让她觉得惊艳不已,到底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来谢家能同时培养出谢绾绾与贺兰旌那两个奇女子,当也与会稽的风土人情是分不开的。
  “真想有机会能在会稽好好游览一番!”阿箬不禁感叹道。
  “箬儿,”容隐之轻轻唤了她一声,“你可知,会稽之美,除了城池秀丽,更有它周遭那不同一般锦绣山水,有人说,行走于会稽山水,恰若行走于宋诗之中。”
  容隐之此语勾起了阿箬的好奇,“真的?”
  容隐之微微一笑,“其实,会稽之景如何,我也未曾见过,但如果箬儿有兴趣,或许我们可以相约同游。”
  阿箬笑逐颜开,“容兄今日怎么如此客气,游山玩水我当然是愿意的,只是,不知接下来将是如何情状,我们有没有那个机会相携同游?”
  容隐之拍了拍她的肩膀,宽慰道:“接下来,一定是诸事困扰,不过,只要你愿意,咱们也不一定找不出游赏的时间?”
  闻言,阿箬刚想点头称是,谁知,司马笠竟一把攀住她的肩膀,而后道:“容监军,会稽城中而今并不太平,尚有许多倭寇欲孽尚未逮捕,恐怕,接下来会有一堆事会叨扰你和元侍卫,依我看,你们还是打消了那玩赏的念头,好好辅助于我吧!”
  说罢,那司马笠竟就这样当着容隐之的面,将阿箬给硬生生拽开了。
  容隐之望着两人的背影,嘴角不禁勾起一丝苦笑,“终究还是知道了。”


第369章 都不准去!
  虽住进了谢宅,但司马笠认为会稽之战并未结束,所以,他当即便下令——无论是府中还是军营之中,将士们都不可以庆祝为由而肆意饮酒。
  “从那日的攻城之战来看,倭寇的数量明显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少,”司马笠一边翻着手中奏报,一边对座中其他人讲,“可见,贺景源撤离之时,应该带走了不少人。”
  “所以,我们最大的敌人并非城中倭寇,而是那城南的贺景源。”容隐之缓声道。
  司马笠合上军报,面色沉重地说:“可问题就在于,就目前这个形势而言,贺景源名义上是友非敌,若我们就这样冒然出击,一定会招来朝中之人的闲话的。”
  容隐之脊背笔直,作揖道:“殿下,为今之计,咱们还是应该先向陛下禀报,待陛下了解到会稽的具体情况后,再做打算。”
  “也只能如此了。”司马笠沉声道。
  可阿箬知道,此时此刻的他,心中忧虑的一定还有另一点,“殿下,岭西王在会稽所做之事,咱们是报还是不报?”
  司马笠脸色一沉,没吭声。
  阿箬猜想,他的这一反应,并不是因为要袒护司马策,而是在担心皇帝司马佑的反应。若他们据实以报,司马策完全可以抵死不认,在没有任何有力证据的情况下,这就完全有可能成为诬陷,太子诬陷自己的兄弟,这在皇帝眼中,将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可若他们全然不提司马策,就解释不了贺景源的动机,这仗就是师出无名。
  “殿下,或许我们在禀报陛下之前,可以先派人去探探贺景源的军营!”阿箬咬咬牙,忽然建议道。
  “为什么?”司马笠转过脸来,面色凝重地看着她。
  “你有没有想过,贺景源安排从倭寇军中带走的,都是些什么人?”阿箬问道。
  司马笠眼光一亮,答道:“自然是他当初为了行事方便所安插在倭寇军中的人。”
  “殿下,普通老百姓可没那个本事接受如此危险的任务。”阿箬顿了顿,“所以,贺景源安插的人,一定是他军中的亲信,而这些人,即使被带走,他们最可能出现的位置,也应是贺景源军中。”
  “说得没错,伪装倭寇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若我们能去贺景源军中一探,定能找到不少有力的证据。”一旁的谢与安虽然手臂上包着纱布,可他热情不减,仿佛立即便想出击,好一雪前耻。
  “与安兄说得没错,将找到的证据同奏表一起上禀陛下,便不怕师出无名了!”阿箬接着谢与安的话继续往下说。
  容隐之看了看那激动不已的二人,只淡淡一笑,而后道:“殿下,如此确乃良策,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若叫贺景源抢先一步毁坏了证据,咱们便彻底失了先机。”
  闻言,司马笠长吁一口气,而后道:“既然如此,便依你们之言行动,今日酉时出发,争取明早之前完成任务。”
  “是!”众人齐声道。
  然而,司马笠眼皮一抬,又忽然补充道:“情势危险,谢与安和元青都不准去。”


第370章 给我一个答案
  “为什么?”谢与安有伤在身,司马笠不准他去,尚在情理之中,可自己,与太子一道也算经历了危险重重,为什么就不可以去呢?
  当着众人的面,司马笠亦端起了太子的架子,“此行危险,需得军中高手去办最为稳妥,有本王和容监军,以及麒麟四卫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