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贵女临朝-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这病症不是凡俗之症,怕是有些难办的,老衲云游之际,途径苗疆,倒是见识过一二,但于此道却并不精通。”云相大师也是实话实说,他虽然有点医术,但也只是能给寺庙中的小和尚瞧个头疼脑热什么的。

    太后一听说这个,便有些乱了分寸了,但谢清梓好歹还是思维清楚的,立马想到要找个精于此道的人来解了。

    但这苗疆却是远在齐国之地,他们如何能请到精通此道的人呢。

    “姑母,咱们不妨派人暗中寻找一番吧,或许这城中还真有这样的人呢。”太后一听,也觉得谢清梓的话有些道理,如今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云相大师看着宫长乐,却觉若有所思,但旋即却移开了目光,又恢复了那清明的眸光。

    太后让云紫好生送了云相大师回去,她则立马找了谢淳入宫,直接借助谢家的力量却寻找精通苗疆巫术的人。

    可没想到的是,正在整个宫中和谢家都在为宫长乐的昏迷奔走的时候,前朝却乱了。

    前方战事吃紧,又未曾及时派人过去增援,早已是吃了大亏了,如今只靠着付宁晨在苦苦支撑着。

    朝堂上的主战派早已是方寸大乱了,原本他们就联名上了折子想让焕王前去带兵,可没成想却被宫长乐给压了下来了。

    等了这么些时日了,众人也没了耐心了,竟在朝堂上争吵了起来了,闹得是不欢而散,如今已都称病回家了。

    太后原本想亲自去一趟焕王府,好说服焕王先带兵去支援,但没成想,这在焕王府门前却看见了杨丞相的车马。

    太后本就是便衣而来,心中有些奇怪,这当朝丞相和王爷私交甚密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当即,太后便去了谢家,与谢淳相商量。

    谢淳许久不见自己的这个小女儿,如今却听得她说话分析也算是有了点谱子了,心中也放心了一些了。

    这些朝堂政事太后虽不敏感,但常常接触,还是能懂得一二的,在宫长乐昏迷期间,由太后辅政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到时候,即便是宫长乐昏迷的消息传了出去,只要太后不出什么大的差错,群臣也不会多说什么。

    不过,至于这焕王和杨丞相的事情,谢淳这段时间倒还真是疏忽了,看来,还得派了人去查了。

    因焕王这边一时难以让人完全信赖了,太后也只好用了宫长乐之前给的应对办法,让林墨一行人处理完了水患之后,便赶往边关去了。

    这本就是一场博弈,虽然很冒险,但此时的情况却也不得不这样了。

    “父亲,那苗疆术士可有消息了?”谢贞义如今面对自己的父亲,才发现他的双鬓早已斑白了,再也不是自己记忆之中的模样了,不禁有些鼻酸。

    这些年,父亲为了自己和几个孩子也算是操碎了心了,到头来,自己却还是疑神疑鬼的,一度怀疑了父亲和长乐,实在是大不应该。

    她从小便是谢家娇养的千金小姐,琴棋书画倒是学了不少,但没成想却执意嫁入了皇家。对于内宅争斗她已是心力交瘁了,又何况是朝堂之乱呢。

    甚至,到头来,都不如自己的女儿,还得靠着父亲和长乐处处维护自己,即便如此,她却还不知足,妄自用疑心来揣测这一切。

    尽管,谢淳还不知晓这一切,但谢贞义却总觉得有些无颜面对亲人。

    “还不曾,这事儿怕还真有些棘手了。”谢淳说到这个也是一脸的沉重,那个最像自己的外孙女,怎么偏偏就出了这样的麻烦事儿呢。

    原本,他也是想要查出原委的,可这下蛊却实在是无从下手的,为今之计,也只能尽快想办法治好宫长乐了。

    谢贞义一听这话,脸上的愁容又起,谢淳似乎有些不忍,便轻声说了一句,“你母亲许久不见你了,也有些想你了。”

    谢贞义的眼泪在一瞬间落下,这一刻仿佛自己还是当初那个谢家的女儿,这些年的千万道鸿沟也仿佛在这时倾塌。

    “女儿,女儿不孝,还请父亲原谅。”谢贞义说着当即便要跪下,谢淳上前想要扶住,毕竟现在谢贞义的身份是大梁的太后,而他却只是个臣子。

    但谢贞义却是执意如此,谢淳拗不过她,只好任凭她跪下了,望着眼前的女儿,眼眶也不觉有些湿润了。

    这么多年了,那点隔阂他也早不放在心上了,可奈何父女两人也再没机会同寻常人一般说话了,这心结也就再没解开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故人

    皇家寺庙。

    云相大师自从回来后便是一脸的沉重,前几年他也算是与宫长乐结了一段善缘的,若真要看着这小姑娘就这般去了,还真有些于心不忍。

    若说从前,他倒真还认识个苗疆之人,精通医术和巫术,当年可谓是扬名天下的,当年还指点过他的医术,可早就在多年前两人便断了联系了。

    前几年,偶然结识了那故人的后人,可没想到人又去了齐国了。

    恐怕,在这大梁之内,难找到精通巫术和医术的人了,况且他医术虽浅显却也能瞧出宫长乐身上所中的蛊极为难求,若是解除只怕也要费一番功夫。

    而那下蛊之人一定是收了极大的好处,否则不会做下这种有损阴德的事情。

    云相大师在屋子里头踱步,念了几句佛语之后,心情也平静了许多,可上天毕竟有好生之德,他又岂能见死不救呢。

    或许,他该是要走上这一遭,至于救或不救,那就全在那人一念之间了。

    云相大师打定了主意,便还是叫了车马,又重新去了上京城里头。

    焕王府。

    云桑的身孕已经快足月了,这段时日也是一直都在王府里头待着的,焕王原是想要带兵去前线支援的,这才瞒着云桑上了折子。

    可没曾想到,宫长乐却将这折子给压住了,甚至连后头的群臣上书也都压住了,他有些揣测到了上位者的心思,又想到了太后的那一番话,便将虎符直接上交了。

    这宫中如今万事他也是不理会了,只一心在这王府之中陪着云桑待产。

    若是宫长乐姐弟还肯再信任自己,那为了这大梁江山他也不会推辞的,可若是不信,他就做个闲散的富贵王爷也是不错的。

    上半辈子早已是戎马一生了,所爱之人最终也别嫁他乡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云桑,他也愿享受着平常百姓的幸福与快乐了。

    因为焕王在府中,这整个王府里头仿佛也多了一丝丝的生气了,云桑的整张脸上也都堆砌着笑容了。

    而云相大师的到来无疑是让整个王府都有些诧异的,因焕王府常年没有主人在,也很少有人会去皇家寺庙拜佛的。

    云桑虽是焕王妃可却是从齐国嫁来的,来到府中之后也没有去过皇家寺庙,这云相大师又是如何亲自找上门来的呢。

    云桑先是皱了皱眉,而后却突然想起云衡当初离开之前给自己写了一张纸条,里面记了几个名字,大抵都是让自己有困难可以让之帮忙的,而这个云相大师也刚好在其中。

    云桑原本是不知这个云相大师的来历,可方才见得下人的惊讶,心中也有些了然了,想必是在这上京城中名声很大的一位大师了。

    “云相大师一向不是在清修就是云游,桑儿可是与他曾相识么?”焕王也有些奇怪,他也是幼时陪着太皇太后去了一次皇家寺庙,这才算与云相大师有了一面之缘,并不算熟悉的。

    而这云相大师是得道高人,一般人很难能请到他,即便是皇家成员,若无善缘,怕也难见到他。

    可这样的高僧,好好的跑到他们王府来做什么。这其中,难不成是有什么蹊跷么?

    云桑原本想实话实说的,但转念一想,又怕焕王多心,也怕云相大师是真的有什么事情要找自己的,便说道:“妾身曾在皇家寺庙之中拜佛,正巧听了大师讲经,得了善缘,大师曾许诺桑儿会再次来讲经,没成想,这便来了。”

    焕王点了点头,正好云桑肚子里怀着孩子,若得佛法沐浴,也可保孩子的平安,倒也不错。

    “既然如此,那本王便陪着桑儿听听,你如今身子笨重了,若是累了,也好有个照应。”焕王如今是日日都陪着云桑的,起居也都是仔仔细细地替云桑检查着。

    云桑虽有感动,但还是推拒了,“王爷也知晓,这善缘讲究得便是个缘字,大师并不知桑儿有孕在身,却正好此时大师到访了,这因缘际会的事儿可是说不清的”

    焕王虽不信这些神佛之说,但到底却顾忌着云桑和她腹中的孩子,生怕冲撞了,这便才同意了让云桑自己接见云相大师了。

    当然了,因云桑月份已快到了,焕王少不得要多嘱咐几句了,云桑也都笑着一一答应了,焕王这才离开了。

    云相大师虽是第一次见云桑,但一见这堂中正有一妙龄女子,衣裳华丽,腹部早已高高地隆起,而她的旁边各自站了两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心想着这便应该是云桑了。

    两人心照不宣地寒暄了几句,云桑便请了云相大师坐下了,下人们奉茶之后,云桑便让他们都下去了。

    云相大师是会武功的,耳目聪灵,听着外头没了脚步声了,也感知不到任何呼吸了,这才重新与云桑问好。

    “贫鬙本不该来打扰王妃,只是这心中有一桩事,实难搁置下来。”云相起先来的时候见云桑早已怀有身孕了,心中也有些懊恼,不该让有孕之人来操心这样的事情的。

    可实在是他与云衡关系不浅,况又有故人的缘分在,哪里能不费心呢。云衡与宫长乐之间,他即便是只知晓一二,却也能看出这两人之间的情意,若就此见死不救,恐难安心的。

    他虽然不知晓云桑对于巫术到底知晓多少,可哪怕是有一二蛛丝马迹也要尽力而为的。

    “大师既是哥哥的故交,那有话不妨直说,若是有什么云桑可以帮得上忙的,一定不遗余力。”云桑本也是个热心肠的人,况且这又是自己哥哥的朋友,她哪里会不尽心呢。

    云相大师听了便安心了,这才将事情娓娓道来,虽省去了这中间的许多步骤,也未曾言明是谁,但却将事情说了个大概。

    云桑一听,却有些犯难了,这巫术她从小倒是跟着母妃学过一二,但因宫中禁止研习这些,母妃便也没有敢多教他们兄妹,只说了一些防身之术了。

    不过,云衡来齐国之前,母妃却给了他许多的医术,此时若是云衡在这里,必定是有办法的,可她这样的水平,如果又还怀着身孕,十有八九是行之不通的了。

    “实在不是云桑不想帮忙,这事儿还真是有些为难的。”云桑皱了皱眉,顿了一下,似乎在心中酝酿了片刻,这才接着开口说道:“不知云桑是否能知晓要救的是何人?”

    云相大师知晓宫闱秘事不可外露,但如今毕竟是要让云桑救人的,也实在是不能半点都不透露的。

    “这事儿说来也是麻烦的,王妃所救之人也是位贵人,与您和乃兄的渊源也是颇深的。”云相大师也不敢说太透了,只好就此隐晦含蓄而过。

    云桑细细思量着云相大师话中的深意,既是贵人,定然是皇家之人了,而又与自己和云衡的渊源颇深,怕只能是宫长乐了。

    云桑虽然不知晓这宫廷与朝堂的勾心斗角,但也知晓如今是宫长乐在掌权了,可她若是中了这巫蛊,只怕大梁不稳了。

    齐国与大梁实力相当,尽管先辈们心中都存着吞并对方的想法,可这么多年来谁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而这几年,两国虽有战争,可到底还是以主和为主的。

    况且,宫长乐从前也帮过自己不少的忙,云桑也是念着这份恩情的,自然是忙的。

    “这事儿,云桑自当尽力帮忙。只是,云桑如今的状况实在是不能帮忙了,还得靠大师了。”云衡虽未仔细与云桑说过云相大师从前与自己外家的渊源,但云桑却知晓他也是会些医术的。

    云相大师一听这话,看来,自己还是得重拾起从前的那几分渊源了,想了想便应了下来了。

    云桑与云相大师谈话以后,便吩咐人去自己的嫁妆中找出了两大箱子的书籍,统统都给云相大师带走了。

    云桑也不好与焕王直说这事儿,便只说是自己从齐国带了不少奇闻异志,而云相大师又是喜好云游四方的人。是以,便以这些书籍来答谢云相大师为自己腹中的孩子祈福。

    焕王倒也没说什么,只是陪着云桑一同用膳去了,这倒是让云桑放心了不少了。

    云相大师一从这焕王府出去,便让人给宫里递了消息去了。

    太后一听说,便提出要带着宫未央一同去皇家寺庙看看,若有能帮忙的地方,也好快些找到办法。

    而谢淳却觉得不妥,如今宫长乐正昏迷着,若太后和宫未央再出了宫,这宫里又该丢给谁去管呢。

    太后也着急,若是无人去帮忙,万一错过了这最佳的治疗时间,宫长乐又该如何呢。这段时日,谢淳已经前前后后找了不少的杏林圣手来给宫长乐看过了,也都是毫无办法。

    谢淳听了太后的话,也觉得有些为难。而谢清梓却在此时提出,自己可以和谢清柠一同前去,正好可以打着去祈福的名义,这样也不会有人怀疑的。

    这样一来,倒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私兵

    可就在大家协力地救宫长乐的时候,朝廷却出了事情了,上次称病的朝臣还未回来上朝,却已有人在朝堂上直接上奏宫长乐干政过多了。

    因太后怀疑了焕王,便按照宫长乐的计划,令林墨、谢临轩几个新手去了前线支援,这已经引得了众位朝臣不满了。

    即便是宫长乐已经接连几日没上朝了,但大家似乎都笃定了宫长乐这只是掩人耳目,依旧在背后操控着朝政。

    朝堂上言辞激烈,甚至杨丞相带头参奏,其余的大臣要么就是保持中立,要么也跟着参奏了。也实在是这次的事情过于偏激,无论如何,也该是让焕王带兵去前线的,宫长乐却执意压下了朝臣的意见,一意孤行,难免让众人寒心了。

    谢淳当初也是不同意宫长乐的主意的,可奈何那段时间的宫长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怎么也不肯听从他的意见。

    最后,幸而有谢淳和宫陵安稳住了这局势,才勉强没有大乱,这边刚是心力交瘁的一战,那边却又传来了,杨丞相带着人将皇宫给团团围住了。

    谢淳听到消息后,立即调出禁卫军先抵挡一阵,可毕竟人数抵不过杨丞相的京畿侍卫,难免落了下风了。

    而这议政的朝臣们也都被困在了宫内,不得出去,一时竟真没了人来帮忙了。

    谢淳早有预感,宫长乐所中巫蛊这事儿来得不简单,可没想到这幕后黑手竟会是杨丞相。杨丞相同与他在朝为官多年,竟没看出来他是这样的人。

    可现在却已来不及了,即便是想要从外面调兵,也没有人能出得去,况且,这援军大多也去了前线了。

    若是调兵,也得去京郊调了,况且,这杨丞相既是有备而来,城外说不准早已被围住了。

    谢淳是文臣,对着调兵打仗之事知之不多,而杨丞相与之也不过是半斤八两,如今他最担心的是一旦焕王和杨丞相勾结,那他们可真是瓮中之鳖了。

    太后也得到了消息了,急急地赶到了勤政殿中,她更是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这会儿早已是慌了神了。

    “父亲,如今咱们该如何是好啊。”宫长乐一倒下了,这母子两人的主心骨便成了谢淳了,关键时候也只好问谢淳的主意了。

    宫陵安毕竟还年幼,此时能够勉强稳住阵脚已算是不容易了,哪里还能想出什么解困的办法来呢。

    谢淳想着这朝臣还未离开,便让勤政殿的宫人们先去请了各位大人回来,这关键时刻也好看出到底谁才是与杨丞相里应外合之人。

    “太后,微臣若是没有记错,这宫中还有一位杨贵人吧,此时她人在哪里?”谢淳能够记得这位杨贵人,到底还是因为她当初舍身救过先帝的命,这才保全了杨家的荣华。

    太后愣愣地点了头,这会儿见了谢淳的镇定模样,心中也有了几分底气了,便赶紧吩咐人去将杨贵人给带来。

    如今,这事情已经很是明朗了,杨丞相即便不是害了宫长乐的幕后黑手,那也定然是掺和了这件事情的,而杨家唯一在宫中的内应也就只有杨贵人了。

    只要先抓住了杨贵人在手,即便是不能威胁杨家,也能够严刑拷打出宫长乐这病症的蛛丝马迹,到时候也给云相大师等人提供一个线索,也可以让宫长乐早日康复。

    宫陵安的脑海在飞速转动,却突然想起曾经宫长乐与自己说过的事情,不由得在心中酝酿了一个想法了

    而等到这些大臣都回来了的时候,谢淳与宫陵安对了一个视线,宫陵安便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带着孩童特有的稚气声音,道:“如今实力差距太悬殊了,外爷,不如咱们便妥协了啊,也好保住一条命啊”

    “混账!”谢淳的声音中透着几许的愤懑与无奈,当即便摔了这手中的茶杯了,听着响声格外的大。

    外头的大臣面色各异,此时却都待住了,不敢再进去了。

    “朕是皇帝,朕敬你是外爷才称呼一声,说白了,你也不过是臣子,这件事就由朕做主饿了,母后也同意了。”宫陵安的声音里有着不容置否的气恼,似乎是在怨怪谢淳让他丢了面子了。

    “父亲,您别生气,陵安他,他还年幼啊。”太后的声音里已经染上了哭腔了,“咱们的人的确是不够啊,若是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啊,您,您总不忍心看着我们母子死于卑贱之人的手下吧,好歹先要保住一条命啊”

    这个时候,外头的大臣有些脾气着急的,也早已冲了进去了,“正是生死存亡之际,太后娘娘怎可妇人之仁!”

    谢淳在里头气得早已吹胡子瞪眼睛了,而太后却死死地拖住了他的衣襟不肯放手,见有人进来了,谢淳便让云紫先拉了太后起身了。

    “是啊,太后娘娘,杨丞相居心叵测,只怕会对您与皇上不利啊。”曹御史也是真心为大梁的,自然要劝诫的。

    而其余的众臣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政见不合了,当场便都跪下了请求太后和皇上拼死抵抗了,而太后此时也顾不得自己的端庄形象了,早已是眼泪横飞了。

    “可,可即便是拼尽咱们所有的力量,那也是必死无疑啊,哀家怎么能让众卿家陪着我母子二人一同赴死啊!”

    “臣等甘愿于太后和皇上共同进退。”这声音却是异口同声地发出来了,可谁也没有注意到有几个低下头的大人此时嘴角却勾了一抹笑意了。

    “不行,朕不要死,朕不能死,杨丞相一定会放过朕的”宫陵安因为年幼,这会儿吓得已有些发抖了,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

    还未等众人说些什么,宫陵安便直接想要跑出去了,可却被众位大臣给死死地抱住了双腿,怎么也出不去了。

    正在着朝堂之上乱成一团的时候,却突然有人从后头起身了,嘴角还挂着似有若无的笑意,这便是兵部尚书李大人,后头还跟几个侍郎。

    “既然是以卵击石了,那众位大人倒不如弃暗投明,直接跟随我等去杨丞相那里。”李大人的声音洪亮,整个殿中的人都不由得侧目看向他。

    谢淳的脸色微变,旋即却是一脸的震怒,“你,你,你竟然敢背叛圣上!”

    “呵,谢大人此言差矣,这大梁的江山谁坐不是,非得要宫家或是谢家的么?”李大人虽然是兵部尚书可并不怎么受重用,一直都被谢淳给压了一头,自然被杨丞相三两句一说就动了心了。

    谢淳脸色铁青,还未来得及说些什么,便见得李大人挥了挥手,后头便呼啦啦地进来了好些黑甲士兵,直接将整个殿中的人都给团团围住了。

    原本很是宽阔的勤政殿在此时却显得有几分拥挤了,太后和皇上此时反倒是站定了,也不知是被吓得愣住了还是怎么了。

    这李尚书其实也没有布置多少兵马在内殿,毕竟这里是皇宫,禁卫森严,能够完全听命于他的人也不多。

    是以,原本他是打算先看看这形势的,在关键时刻只要抓住太后和皇上就是了,可没想到一来就看见了这么一场好戏了。

    既然两方的胜负已经分明了,他哪里还需要再隐忍呢,不如直接就快刀斩乱麻,也免去了许多的麻烦了。

    况且,他在朝堂上受了谢淳的气也多了,也男的能有一回扬眉吐气的,哪里能不觉得痛快呢。

    可没想到,这便李大人还没有得意多久,那边宫陵安却冷声道:“怎么,李大人以为这样就是赢了么?”

    此时,他再不是方才那个胆小而恐惧的孩童了,而是坦然而冷静的君王,尽管他的面容还是一团稚气,但那周身散发着的冷意却不由得让人侧目。

    这样的架势,不由得让众人都想起了宫长乐,看来,果然是宫家的人,还真是天生的王者。

    “怎么,皇上还能耐我何?”虽是敬称,可这李大人此时的话中早已是充满了鄙夷了,他早以为自己是胜券在握了,哪里还会相信一个毛头小孩说的话呢。

    宫陵安并不答话,只是冷笑一声,随后便摔了茶杯,外头的士兵便呼啦啦地将这里团团给围住了,数量远在这二十人之上。

    李大人刚准备先下手为强,便被那为首的侍卫统领直接给拿下了,扭住了右手给按在了地上跪着。

    其余的人此时都面面相觑,甚至还未来得及反应,后头的侍卫便将另外几个侍郎也统统都给抓住了。

    这主力都被抓了,除了全心全意地效忠李大人的侍卫还想着要拼一把,救出李大人等人,但这些王军毫不留情地便斩杀了打头的几人,当即就血溅了勤政殿。

    这下子,那些士兵握着兵器的手更紧了一些,但目光中却露了怯了,纷纷往后面躲了躲,不敢再向前了。

    “放下兵器,还能饶你们一条活路。”侍卫统领是个冷面的,说话的声音也有几分凶神恶煞的。

 第二百四十八章 :解困(上)

    这气势一下子便让几个士兵丢掉了手中的兵器了,这响声在静谧的殿中显得格外的突兀。既然有人带头了,那后面的自然也都跟着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了。

    宫陵安挥了挥手,这侍卫统领便会意,直接带着人将这些叛乱的人都给拿下了。

    其余的大臣们还沉浸在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之中没有反应过来,呆愣愣地看着这一屋子的人又再重新都出去了,还只留下了这显得有几分空旷的勤政殿。

    若不是这地面残留的血迹和这空气中的浓重血腥气味,还真要让人以为这里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不过是做了一场梦罢了。

    “众位卿家都起身吧,朕知晓你们都是忠君爱国之人,这次若能一举拿下贼人,应该是众位卿家的同心同德的功劳。”宫陵安的眸光淡淡,一番话却说得极其漂亮。

    众位大臣也都叩拜圣上和太后,与此同时在心中也有了个思量了,这个小皇帝虽暂时由长公主殿下辅政,但等长大了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可即便是暂时解了这勤政殿之困了,皇宫外头杨丞相的人马却并未离开,但因这李大人的事情,杨丞相也不由得有些含糊了。

    他明明是和兵部尚书算计好了的,怎么会突然就冒出来那么多的侍卫呢,这些侍卫不都是在外面防守着么。

    总不能是谢淳或宫长乐未卜先知,所以提前安排下了这么多人,只等着自己自投罗网吧。

    但杨丞相很快就排除了这个想法了,若真的是他们未卜先知,只怕也不会任凭自己围了这皇宫如此之久吧。

    现在看来,只怕是宫里还要旁人不知晓的私兵,如今,杨丞相也只愿焕王能够按时到来,以谋胜算。

    他好歹也是三朝元老了,对先帝和焕王之间的那些事情还是有些了解的,只怕这怨气早已在焕王心中根深蒂固了,否则先帝也不会如此防备焕王。

    而此番,虽是新帝登基,但宫长乐姐弟和谢家并未对焕王放松戒备,这恐怕也是焕王最容易生怨的地方,他就不信还有人能抵挡住这皇位的诱惑。

    况且,他这次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了,一旦焕王不来,便直接闯入皇宫,挟天子以令诸侯,让自己做这大梁背后的真皇帝,也算是全了这一辈子的野心了。

    勤政殿里的大臣还在等待着,而宫陵安和谢淳去送了太后回宫,其实只是三人在商量着能有什么办法来突破眼前的困境。

    这人心最是善变,一旦被那些大臣知晓了他们真正的实力,等落了下乘的时候,难保不会有人叛变,还是保险一些为好。

    云紫本是带了人去找那杨贵人,可谁知晓早已是人去殿空了,但云紫不敢耽搁,赶紧派了人在宫中搜寻,不敢放过每一个角落。

    这宫中才被杨丞相带人围住不久,先帝的后妃是没有出宫的令牌的,也没有人敢放了她出宫的,怕是这会儿杨贵人还在想着如何蒙混过去呢。

    太后略点了点头,心中却还是颤颤的,虽然在最要紧的关头,宫陵安想起了宫长乐留给他的私兵,这才解了一时之困了,但毕竟现在连个杨贵人都没抓到,他们的手上可没有半点筹码的。

    即便是这一辈子,太后也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初先帝夺位,一切因有谢家和先帝在前面抵挡的,谢贞义愣是半点风声都不曾收到,一夜之间便成了大梁的了。

    这样的场面,只经历这一次,已让她有些疲惫和心惊了,这时候,她才能切身感受到,宫长乐为了大梁到底付出了多少。

    宫长乐不过是个妙龄的少女,却要独自为他们这些人挡下所有的风霜刀剑,支撑起这一个偌大的江山社稷。

    况且,连私兵这种事情宫长乐都对宫陵安据实已告了,那她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但此时的宫长乐却依旧是生硬的没有一丝回应,只一直在床上躺着不曾起来,太后的心里即便是再怎么痛悔,她也是不知道的了。

    “母后,您先回去陪陪长姐吧,剩下的事情交给朕和外爷就行了。”宫陵安虽然心里也没多少底气,但毕竟担忧自己的母后,便多劝了一句。

    太后原本是不肯的,但谢淳也多劝了一句,毕竟这时候太后在这里也实在是无济于事,倒不如让她先回去歇息着。

    被两人这么一劝,太后便回去了,但想想也是无心休息,还是去了长乐宫了。

    宫未央这几日也一直都在旁边看着这事态的发展,长姐还真是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