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雀仙桥-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桓带着夏侯虞和郑多、谢逾等人返回建康城。
建康城那边安排了大臣迎接,领头的理应是卢渊,卢渊却称病没有出席,改为了谢丹阳。
自北凉签署了岁贡的文书,夏侯有义就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
朝廷南迁这么多年以来,这是北凉第一次同意岁贡。
印林北伐胜利的那一次,不过是掳了些财物回来。
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没有做到的事,他做到了。
也许他会像章含所说的那样,成为中兴之君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他就会想到夏侯虞的婚姻。
郑芬给他阿姐选的夫婿还真是有眼光,不仅能行军打仗,还能和朝堂中的言官唇枪舌战,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左右朝堂的一代名臣。
可惜了,夏侯有道死得太早,不然内有夏侯虞,外有萧桓,他这皇帝还有什么好愁的。
这也算是他的幸运了。
夏侯有道没有福气,给夏侯有道铺得路,却让给他。
夏侯有义让身边的内侍重新举起了铜镜,又打量了一遍自己的衣饰。
他决定亲自去迎萧桓和夏侯虞进城。
除了高兴之外,他还指望着萧桓和夏侯虞帮他对抗卢渊呢!
就像这次任萧桓为扬州刺史。
之前他可是想都不敢想。寻思着郑芬也算是他的舅父,而且郑芬与各大门阀世家都交好,因夏侯虞之前引起的杀戮虽然被卢渊压了下去,可大家并不满意,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做起事来别别扭扭的,气氛也不好。如果郑芬能回来从中调停,那就是最好不过的。正好郑芬又想做那度支尚书,他原来准备让卢泱任扬州刺史,郑芬任度支尚书的。
谢丹阳却来说服他,让他任命萧桓为扬州刺史,把荆州刺史的位置让给卢渊,由卢渊来任命他的心腹,并道:“郑芬在荆州经营多年,襄阳又是萧桓的地盘,就算是把地方让给了卢渊,卢渊想立刻接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们又可以占据扬州这个位置。如果卢渊不同意,就让郑芬去扬州。父子双刺史,卢渊是绝对不会愿意给郑家贴金的。”
他还是他第一次在这样重大的任免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很怕被卢渊强硬的拒绝失去帝王的威严,战战兢兢,还是章含劝他:“这是一次机会,就算卢渊不同意,那也是因为卢渊太强势,大家只会更忌惮他。”
夏侯有义这才下定了决心。
事情果然如谢丹阳所预料的那样,不过卢渊还要走了两个散骑常侍的职位。
谢丹阳觉得夏侯有义完全可以不与理会。
夏侯有义却觉得,什么事都有得有失,一味的占全了,容易激怒对方,引起对方的反抗。
谢丹阳听后沉默良久,笑着恭喜了夏侯有义:“天子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先帝在天之灵有知,不知道多高兴呢!”
这句话取悦了夏侯有义。
武宗皇帝在世时眼角也不曾瞥过他一眼,可武宗皇帝逝世后,最终接任他遗志的,却是他。
武宗皇帝若是在天有灵,恐怕也会瞠目结舌吧?
心不在焉地想到这些事,夏侯有义的心情就更好了。
他大声喊着章含,道:“犊车都准备好了吗?赏赐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萧桓立下了不世之功,在民间和朝廷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他得好好的奖赏萧桓,除了官爵和金银,他还从库房里找出了一对鼎,准备赏赐给萧桓做传家之宝。
萧桓打了大胜仗,还逼着北凉岁贡,让章含也跟着松了一口气,眼底的笑意敛也敛不住。
他笑盈盈地应“是”,像夏侯有义小时候一样,上前帮夏侯有义整了整衣襟,恭敬又饱含深意地道:“天子,大都督回来就不一样了。有大都督和长公主站在您身后,以后谁要说什么话都得掂量掂量了。”
夏侯有义点头,低声对章含道:“我想早点选妃!”
章含的笑意更浓了。
就在前几天,夏侯有义还曾去探望了在长公主府养病的杜慧。
而杜慧身边,常常有萧家的几位女郎侍疾。
天子不仅见到了萧韩家的那位二娘,还和二娘说了好一会儿话,回来的时候非常的高兴,还去后花园亲自选了几朵形态各异的花,说是要亲手做干花。
据他所知,天子问二娘这些日子在做什么事的时候,二娘就曾回答说在做干花。准备长公主回来的时候用干花给长公主做一个小小的睡屏。
可见天子十分喜欢这位萧家的二娘。
若是天子能和二娘成亲,和萧家、和长公主亲上加亲,就更稳妥了。
章含想到这里,上下打量了一番夏侯有义的服饰,觉得太过素净,让内侍给夏侯有义重新换了块玉佩,这才恭迎夏侯有义上了犊车。
夏侯有义到达迎接萧桓的地方,萧桓和夏侯虞还没有到。
谢丹阳和郑芬等人都吓了一大跳。不过,他们随即就明白了夏侯有义的想法。
能打卢渊的脸,两人当然乐于见到,立刻故作惊讶地迎上前不说,话里话外还透着夏侯有义和夏侯虞是如何的姐弟情深,夏侯有义又是如何的器重萧桓,萧桓又是如何的忠勇。
这也是夏侯有义乐于见到的。
君臣同心,整个场面如同繁花似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气氛十分的热闹。
假寐在家的卢渊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他在范氏担忧的目光中冷笑了几声,端起案几上的药一饮而尽,低声问范氏:“阿淮还没有消息吗?”
卢渊是真的病了。
不过只是小小的风寒。
让他心里不痛快和担心的是卢淮。
被贬为了庶民,从今后与仕途无关,还让他一直瞧不起的萧桓坐上了他从前的位置。
卢淮的心情可想而知。
卢渊不好时时刻刻盯着他,谁知道转眼他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范氏心疼地帮卢渊掖了掖被角,柔声道:“阿佛亲自去找了,你别担心。二叔也不是小孩子了,他心里不痛快,出去散散心,应该很快就会好了。这不是还有你在吗?等风头过去了,再给二叔找点事做就是了。二叔心里肯定也是明白的。”
第二百零一章 接风
卢渊也觉得卢淮应该明白。
他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范氏不要再说了。
范氏温柔地笑,心里却把卢淮骂了个狗血淋头。
萧桓和夏侯虞进城时,太阳已经有点偏西了。
夏侯有义带着群臣围了上来。
天子亲自来了,卢渊却没有来。
萧桓和夏侯虞不免有些吃惊。好在是两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笑语殷殷,该问好的问好,该请安的请安,没有让人看出一点异样。
夏侯有义给萧桓和夏侯虞的接风宴设在华林园。
冬天的华林园依旧绿树葱郁,若不是寒风吹得人冷飕飕的,还真看不出来现在已是冬季。
和萧桓同坐一辆犊车的夏侯虞不由笑:“还是建康城里暖和一些,长安城应该已经下雪了吧?”
“嗯!”萧桓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有萧备在,那些马不会有事的。”
这次萧备没有和他们一道回建康城,就是因为那些马——人能够颠簸,马却不能颠簸。
夏侯虞不免有些担心萧桓的安全。
萧桓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道,道:“有尹平,还有钱三,不会有事的。”
何况他刚刚打了胜仗,积威之下,不会有人去主动捋其虎须的。
萧桓亲自扶夏侯虞下犊车。
有人上前来和夏侯虞打招呼。
夏侯虞暗暗吃了一惊。
来人四十来岁,皮肤白净,留着山羊胡须,名叫崔芮,是崔浩的堂侄,崔氏的从兄,新任的崔家家主。
“从前长公主常跟着郑夫人到家里来玩,”他示好地道,“如今长公主大了,郑夫人也总是忙这忙那的,很少回娘家了。长公主得了闲,还是要常常和郑夫人一到崔家去做客才是。”
这才是门阀世家的作派。
不管从前有什么恩怨,此时利益至上,都可以一笑泯恩仇。
之所以记得,也不过是你还没有那本事让人忍让罢了。
夏侯虞想着,情绪就有些低落,强打起精神来和崔芮寒暄了几句,又迎来范氏的问候。
反正她今天就是应酬人来了。
夏侯虞破坛子破摔,索性什么也不想,一心一意地和那些人契阔起来。
宴会一直持续到了亥时,大家都困得不行了才散。
夏侯虞打着哈欠进了屋,发现内室已经收拾好了,阿良正和她身边的侍女说着话。
见了夏侯虞,两人忙上前行礼,恭敬地喊着“长公主”、“大都督”。
夏侯虞讶然,回头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萧桓跟着她走了进来。
两人四目相对,萧桓好像眨了眨眼睛,随后又是一副疲倦致极了的模样,打着哈欠揉了揉眼睛,径直朝内室走去,好像他一直就睡在那里,现在不过是倦鸟归巢罢了。
夏侯虞目瞪口呆。
萧桓已进了内室,脱衣梳洗。
夏侯虞进门就看见了萧桓宽阔的肩膀和紧实的后背。
她羞涩地忙转过身去,气势也因此弱了下去,想问他怎么会歇在这里,又恍惚间想起萧桓没有去襄阳的时候就住在这里了,他如今不过是回到从前,恢复从前的生活习惯而已,她怎么能这么问呢?
不过,萧桓回来了,就意味着他们得同床共枕。
夏侯虞心里非常的矛盾。
这么多年以来,她已习惯了一个人。现在她床上又多了一个人,她以后做什么事都还得顾忌对方,既不可以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睡,也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
可她也不能把萧桓赶走,一来这段时间他们相处的很好,她总不能翻脸无情;二来这是他的权利,她怎么也得给他几分面子吧?
犹豫纠结中,萧桓已经洗漱出来。
见她还愣在那里,他不由皱了皱眉,道:“怎么?你还不梳洗吗?明天一早我们还要去祭祖。杜女史那边也要去看一看。还有舅父那里,要一起用个膳……”
总而言之,就是有很多的事要办。
“哦!”夏侯虞神色恍惚地应了一声,心不在焉地去了浴房。
萧桓松了一口气。
昨天晚上,他看到马车上堆的箱笼,突然间想起了回到建康城后的同寝之事。
他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脑子一懵,叫了萧荣过来,低声道:“回建康之后在长公主府落脚,你和阿良商量着打理我的箱笼。”
萧荣眼里精光一闪,立刻笑眯眯地应了。
萧桓事后想起来,总觉得那笑容怎么看都透着些许的诡异。
只是他当时说完之后非常的心虚,有些不自在,没好意思仔细打量萧荣的神色,也没有多想。
现在再回忆起来,萧桓总觉得萧荣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不仅如他所想的般把箱箱搬到夏侯虞的内室,还按照他的喜好布置了陈设。
他喜欢半夜起来喝一杯水。
床前的案几上就摆放了一套萧家烧制的白瓷茶具。
他习惯睡前看几页书。
枕边就放了几本他近日来翻看的书。
他习惯靠着床边睡。
床边是他惯用的石枕,床内侧是夏侯虞惯用的方枕。
萧桓突然间觉得身体有些发热。
他不由深深地吸了几口气,虽然知道屋里没有旁人,他还尽量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上了床。
石枕有点硬,他枕在上面觉得自己人都是僵硬的。
这样也太不自然了。
还是像往常那样看书吧!
萧桓坐起来,靠在床头看书。
书里写了什么,他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脑子里却不由地浮现出在华林园给他接风时的情景。
崔浩死了,把崔家的精神也带走了,新任的家主崔芮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段时间都不会闹什么妖蛾子,可以不管了。
卢渊不在,大家好像都放松了不少。
夏侯有义一直挨着他说话,谢丹阳从头到尾也没能和他单独相处,几次在他面前欲言又止。
郑芬又喝多了,在酒宴上放浪形骸,还是柳冰看不下去,叫了谢逾,把他给拖了下去。
不知道谢丹阳要和他说什么,他还得找个时间单独见见谢丹阳才是。
思忖间,夏侯虞洗漱完回了内室。
内侍们簇拥着她,或帮她梳头,或帮她涂抹香脂。
萧桓有些不安地挪了挪身子,强迫自己把目光落在了眼前的书上。
时间仿佛变得极长。
萧恒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香风扑鼻,夏侯虞走了过来。
她的枕头被放在内侧。
夏侯虞习惯睡外侧。
她看着正认真地看书的萧桓,想了想,还是去了内侧。
第二百零二章 心乱
萧桓见了,暗暗吁了口气,又翻了一页书。
夏侯虞道:“大都督要先看会书吗?”
萧桓“嗯”了一声。
夏侯虞翻了个身,背对着萧桓,也挡住了灯光。
萧桓悄悄地换了个姿势。
光线就被他挡在了身后。
室内安静无声。
萧桓却心乱如麻。
他应该怎么做才好?
先说两句话?还是直接过去拉了她的手?
萧桓躁动不已。
想来想去,决定还是先拉了夏侯虞的手再说。
他转过身去,却看见她睡熟了红扑扑的脸。
萧桓哑然失笑。
刚才的辗转反侧都成了一个人的笑话。
却让他莫名其妙的心情愉快,忍不住将手轻轻地覆在了夏侯虞的额头,温柔地抚了抚,轻声道了句“好睡”,然后心满意足地放下手中的书本,吹熄了案几旁的宫灯,拉了被子,闭上了眼睛。
寒风吹在窗棂上,呼呼作响。
萧桓的心却很宁静。
他和夏侯虞被这温柔的烛光包围着,静静地成了世界的一隅。
萧桓沉沉地睡着了。
夏侯虞是被透不过气来的窒息感惊醒的。
醒来之后,她才发现萧桓不知道什么时候侧睡在她的身旁,一只手臂还搭在了她的胸口上。
难怪会感觉到呼吸透不过气来了。
夏侯虞面色一红,看见萧桓因为放松而显得格外年轻的面庞,想了想,轻轻地把他的胳膊从自己的胸口挪开。
萧桓睡得非常沉。
他不明的呢喃两声,翻过身去,再次沉沉地睡着了。
这样的萧桓如邻人,让人感觉轻松也让人觉得有意思。
夏侯虞微微地笑,轻手轻脚地起身。
外面值夜的侍女听到动静伸头来探,被夏侯虞一个“噤声”的动作弄得手脚更加轻柔。
“长公主,你是先喝口茶?还是服侍您梳洗?”侍女悄声地问。
喝口茶,就是等会再回去睡个回笼觉。服侍梳洗,就是要起来了。
“服侍梳洗吧!”夏侯虞有些不在地道。
长公主府的侍女训练有素,低头垂目,并没有多看她一眼就退了下去。
夏侯虞轻轻地透了口气,去了旁边的房间梳洗妆扮。
或者太累了,直到她用了早膳,抄了两纸经书,萧桓才醒过来。
“大都督!”侍女们上前服侍萧桓起床。
萧桓却有点走神。
他早已习惯了小厮,乍眼一见满室的侍女,他还真的很不习惯。
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他昨天晚上会睡得那样沉。
从前他可是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惊醒的。
可能是太累了吧?!
萧桓思忖着,等见到夏侯虞的时候才有一丝的窘然。
倒是夏侯虞,非常的自然,笑着问他可睡得好?要不要现在就用早膳?
萧桓不禁轻轻咳了两声,立刻恢复了自然。
他笑着坐到了夏侯虞对面,见旁边放着写满字的笺纸,笑着问她:“这么早就开始抄经书了?今天要在家里歇一天吗?”
如果要在家里歇一天,有些地方就得提前去打声招呼才是。
萧桓在心里盘算着,压根就没有想到夏侯虞若是在家里休息一天,有些事他大可自己一个人去,不一定要和夏侯虞一样呆在家里。
夏侯虞显然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她温声道:“我想着先去给阿弟上坟,抽空抄几页经书,到时候也好烧给他。”然后问他,“你是现在用早膳?还是等一会?”
此时已天色大亮。
萧桓很少起得这么晚。
他道:“就现在用早膳吧?”
夏侯虞笑着应“好”,吩咐下去。
萧桓这才想起自己好像很久都没有去祭拜夏侯有道了。
他不禁坐在了她的身边,道:“我也帮着一起抄吧!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祭拜先帝。”
阿弟看到了萧桓,应该很高兴的。
但夏侯虞还是道:“你今天不是准备出去吗?有空吗?”
萧桓唤人重新搬了个案几过来,摆了笔墨纸砚,一面和夏侯虞一起抄着经书,一面道淡淡地道:“趁着还没有早膳,先写几个字。”
夏侯虞笑着点头。
两人都没有说话,待到萧桓的早膳过来,萧桓没有像之前说的那样放下笔,而是坚持抄完一段这才去用早膳。
夏侯虞感激他的善意,等他用完了早膳,她也去重新装扮了一番,和他一起出了门。
“我们先去宫里谢恩。”路上,萧桓对夏侯虞解释,“之后去拜祭先帝,去谢丹阳那边用午膳。”
之后的安排,就要看萧桓和谢丹阳谈得怎样了!
夏侯虞只担心祭拜夏侯有道需要的祭品。
“你放心好了,都已经准备妥当了。”萧桓淡淡地道,“让萧荣放到别一辆犊车上了。”
因是祭品,不好带着四处走动,这样的安排就很妥当了。
夏侯虞突然觉得,只要萧桓有心,什么事都办得妥妥贴贴的。
她不由回忆起前世来。
她虽然对萧桓心生不满,却依旧能安安稳稳地在那个庄园里过自己的小日子,何尝不是因为萧桓只要答应过她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失言的。
这对于她来说,是不是也是种庇护?
夏侯虞第一次想这样的问题,一时间不免有些心不在焉。
萧桓轻轻地推了推她的肩膀。
夏侯虞忙收敛了心神,道:“怎么了?”
萧桓晒笑,道:“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没事!”夏侯虞忙道,“就是发了一会儿呆。”
萧桓不再追究,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道:“我们从谢大人家里出来就去拜访舅父吧?你舅母那边,你好久没见了。”
夏侯虞笑着应是。
夏侯有义看见他们非常的高兴,仔细地询问了萧桓的战事,还具体问起萧桓是怎么打败北凉人的。
萧桓很耐心仔细地跟他讲着战事的细节,夏侯虞在旁边听着,才知道萧桓北伐的时候不仅遇到过粮草跟不上来,还遇到过被北凉追了一天一夜,被迫在草原上与北凉的骑兵一决生死的事。
好在是萧桓平安归来。
不管是夏侯虞,还是夏侯有义,都松了口气。
或许是战争对于男子来说永远有谜一样的吸引力,夏侯有义听得津津有味,把萧桓和夏侯虞留下来用了午膳不说,还要留下来用晚膳。
盛情难却。
夏侯虞和萧桓在显阳宫用了午膳,千方百计辞了晚膳。
从宫里出来之后,立刻去了谢丹阳府邸。
第二百零三章 裂痕
谢丹阳早已在书房等萧桓了。
见萧桓和夏侯虞俩口子走了进来,他压抑不住心底的欢喜,重重地拍了拍萧桓的肩膀,对夏侯虞道:“大都督果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太好了!这下子我看卢渊还拿什么在庙堂之上耀武扬威。”说着,又问候起夏侯虞来,“从郑公口中得知长公主一切安好,我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说来说去,建康城里的这场杀戮都是崔家引起的。现在崔浩被舞姬刺杀,也算是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了。崔家也应该放下这一段恩怨了。”
夏侯虞笑着应“是”。
谢丹阳恭敬地把她和萧桓请进书房里坐了下来,亲自为两人斟了茶,笑语盈盈地说道:“是不是为册封大都督的事来找我?”他说着,坐了下来,“这件事的确是我和你舅父的主意。当时没有想到天子会同意,大约也是烦透了卢渊。我们瞒着你,也是想给你一个惊喜。”
夏侯虞莞尔。
萧桓也在笑,只是那笑意未曾抵达眼底。
谢丹阳若是真的想帮他,帮他争取到扬州刺史的位置就行了,却偏偏把他推出来做一个从来未曾有过的大都督。有的人会觉得谢丹阳这是在帮他,有的人却会觉得谢丹阳这是在捧杀他——年纪轻轻,位高重权,时间长了,天子会怎么想呢?
萧桓想起了印林。
他想知道郑芬是怎么想的?
在谢家坐了一会儿,萧桓就起身告辞了。
谢丹阳留了又留:“阿逾从襄阳回来之后,明显沉稳了很多,我阿兄一直想谢谢你。只是临时有事被人叫了出去。但他出门前曾反复地叮嘱我,他马上会赶回来的,让我留了你用晚膳,我可是答应我阿兄了。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失信我阿兄才是!”
夏侯虞对这样的应酬都是可有可无的,站在旁边微笑。
奇怪的是这一次萧桓却执意要走:“已经和舅父说好了过去用晚膳的,谢大人这里只能改天了。”
谢丹阳没能留住萧桓,亲自送了萧桓出门。
萧桓和夏侯虞赶到郑家的时候,正好赶上晚膳。
崔氏欢天喜地的迎了两人进来,拉着夏侯虞的手道:“还以为你们今天会在宫里用晚膳。没想到会来看我们,快进来!快进来!”
两人笑着进了门。
得了信的郑多也跑了过来,道:“父亲去了衙门,我已经派人去报信了。”
夏侯虞和萧桓都没有放在心上,几个人在厅堂里有说有笑的,十分热闹。
期间有侍女进来在崔氏耳边低语,都被崔氏面不改色地打发下去,郑芬回来,萧桓和郑芬去了书房,崔氏这才低声向夏侯虞道谢,并眼眶湿润地道:“舅母这辈子都感激你。要不是你让你舅父把那几个孩子送回来,我还不知道有人在外面冒充你舅父的庶长子。”
外室生的儿子不是都能上谱、或被称为庶子的,特别是庶长子,母亲必定是被家中承认的妾室。
郑芬虽然不靠谱,建康城的家中却只有郑多他们三个嫡子女,并没有庶子女。
夏侯虞没想到前世的事还是发生了。
崔氏说她知道了,想必已经做了些挽回手段,不然外面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风平浪静,无人议论。
“是那个李姬的长子吗?”夏侯虞猜测。
崔氏点了点头,声音压得更低了,道:“随着几个孩子回来的,还有李姬长子的乳娘,我也大意了,想着都是做母亲的,担心儿子受了委屈也是有的。我也不是容不得孩子身边有几个服侍的。没想到这个却是李姬的心腹,还帮着递消息,想让她的长子拜名师为徒。”
这样一来,郑家就只能承认这个孩子的地位了。
像他们这样的家族,就算是庶子,以后长大了是可以堂堂正正地分得一份钱财自立门户的。
“可见那李姬是如何的狼子野心。”崔氏狠狠地道。
夏侯虞却担心郑芬的态度,会影响郑多兄妹的利益。
她道:“这次事情发生时,舅父应该在建康吧?他是怎么说的?”
提起这个,崔氏就有点伤心,道:“他当时还想就这样算了。偏生我娘家又没做一点好事,我也不好和你舅父计较。还是郑少这孩子有主意,说什么‘不惩小恶,难有大善’,你舅父就被他说动了,把李姬和她生的三个孩子都迁出了府,送到了田庄。”
夏侯虞的舅父是不管家里的事的,连带着田庄的收益也是由崔氏打理。
送到了田庄,等于是将生死交给了崔氏。
李姬和自己的孩子以后身份不明,再怎样也难以翻身了。
夏侯虞叹气,虽然安慰着崔氏“舅父还是关心你们的”,心里却觉得很是怅然。
这种蝇营狗苟的事到什么时候才有个完。
她不想过崔氏这样的日子。
想到这里,她就想到昨天晚上和萧桓的同床共枕。
她原本很紧张的,犹豫着要是萧桓过来她该怎么办?
不知道是不是太紧张的缘故,萧桓久久没有动静,她心情一松,居然就睡着了……
夏侯虞突然想到了前世的那个南诏公主。
从前她从来不觉得是事,现在心里却像小猫在挠,有点后悔自己当初没有人让去打听一番。
如今那个南诏公主应该只有十来岁吧?
前世是吴桥打的南诏,今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不知道萧桓还会不会攻打南诏。
还有萧醒。若是她没有记错,他翻过年来就会定亲了。明年的这个时候,她的妯娌会因为难产而亡。之后萧醒就一直没有再娶……
她应该提醒吴氏一声。
可她又有点纠结是提醒吴氏重新选个儿媳妇呢?还是在她弟媳生产的时候她派个人注意一下?
不一会儿,郑芬就和萧桓一前一后出了书房。
两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郑芬一看就是真高兴。
萧桓的笑意却只在眉宇间,和刚才从谢丹阳那里出来的时候一模一样。
夏侯虞心中一紧。
等从郑芬家里出来,她忍不住问萧桓:“出了什么事?”
前世,郑芬因为她的缘故,和萧桓站到了对立面。
甚至和郑家两兄弟都有了罅隙。
她不希望今生也是如此。
“怎么了?”她没等他回答,又问了一句。
萧桓侧头,就看见了夏侯虞灿若星辰的眼睛。
他顿时语凝。
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第二百零四章 分歧
夏侯虞看着萧桓眼底闪过的犹豫,心不断地往下沉。
难道今生和前世一样,萧家和郑家还是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前世是因为她的缘故。
今生萧桓和她舅父已经成了同盟,还有什么能横在他们中间的呢?
夏侯虞欲言又止,情绪低落。
萧桓看着,不免心有感触。
夏侯虞并不是普通的女子,她能拥立天子登基,也能跟着他驰骋草原,他不应该把她小瞧才是。
萧桓斟酌了片刻,沉吟道:“晋陵,这个大都督的头衔来的实在太蹊跷了。据谢大人说,这是他和舅父商量好的。我刚才去问舅父,舅父却说这样比较好。卢渊因为卢淮的事,气焰消沉,我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踩着卢渊上位。可你也知道,自外祖父之后,郑家并没有人入主扬州。反而是卢家,在扬州经营多年,势力颇大。并且徐、冀两州都是卢家的。当初卢渊把我从襄阳调到徐州,就是顾忌怕我把襄阳经营得铁桶一般,让他渗透不进去。”
“谢大人和舅父倒好,亲手把我送去了扬州!”
“谢大人和舅父虽然是好心,可也太急了些。就怕我人还没有到扬州,卢家就已经摆好了阵势等着我了。”
“我都能明白的道理,谢大人和舅父未必不能明白。”
夏侯虞闭了闭眼睛。
来来去去说白了都不过是利益之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