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宋-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就不怕小青知道了伤心?”
“回陛下,小青和微臣在一起那年纪,根本就不是稳定感情的年纪。今天爱这个死去活来,明天可以为那个去上吊自杀。说不上什么伤心。看东京,多的是风度翩翩的才子。微臣哪攀得上郡主。”
“唉……说你没野心,确实没野心。”赵玉已经就想欧阳什么都没需求,是不是有阴谋。最近看清楚了,这人还是比较淡泊的。钱不能没有,但也不需要太多。权最好有一点,没有也没关系。她和欧阳似乎都忘了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欧阳忘是正常的,一夜情嘛,在酒吧是很正常的,以后即使遇见,也当做没发生一般。而赵玉忘记,原因要复杂的多。
欧阳转移话题问:“陛下,这小青郡主嫁给谁啊?”
赵玉摇头:“由于朕无子女,小青身份特殊。她既不是皇家血统,但又和朕关系亲密。辽、金两国都派人来提亲。朕倒有点犯难。”
政治联姻啊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坏事是小青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利。好事就是小青会过得很好。按照目前来看,宋越强大,小青地位就越高,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女人嘛,到了年纪就知道,找一个爱自己的人比找一个自己爱的人要好。追求什么爱情,爱情就是流星和那啥……
欧阳再转移话题:“陛下要觉着闷,可以出宫巡游,到处走走。微臣那阳平大学都是大宋将来的栋梁之才。西北军路也可以去看看。对了这七月又是一届大宋蹴鞠赛。本次不仅有大宋各州报名,而且辽金大理都会派人参加。”
“去你那?会不会太打扰地方了?”赵玉慢悠悠道:“前年可是有人说,没事跑来添乱嘛。”
“这个……怎么就传到陛下耳中。”欧阳鄙视九公公一眼,此人是最有可能告密的人之一。欧阳道:“这次不一样,阳平有家金尊大酒店,在郊区有四套豪华别墅,虽然比不上陛下的行宫,但总比县衙改造的舒服。”
“再议吧。朕事务繁忙,未必有时间去。”
第164章 细作
吃过晚饭,天已经黑了。欧阳告辞出宫。宫门特意为其留住,欧阳一离开,宫门就合上。欧阳见此对赵玉还是有点同情的。展铭一干人等了一下午都没走,见欧阳安全出来终于是松了口气。而后早有人联系好客栈,按道理来说,很正常一晚就这么过去了。
但……二更,欧阳在展铭房聊完事,却发现……
“盒子没了?”展铭大惊。轻轻嗅了下道:“迷香。”房间内的两名衙役不醒人事。
“恩,我也闻出来了。”欧阳吩咐:“来人,带他们下去休息。哼!我特意安排了两名衙役和我同屋,没想到还是丢了。看来军厂内有奸细不是假的。”
“恩!”展铭点头。知道欧阳带资料出来人不多,普通人接触不到。能接触到就是几个老师傅和他们亲传徒弟。但要是这些人没必要偷盒子,凭记忆就能写下来。唯一有可能就是有人和外面人说了,或者提到此事。而后被奸细知道。一路上欧阳人多势众没敢下手,只有在东京大家懈怠时候下手。
虽然这么重要的东西丢了,但欧阳也不着急,苦笑道:“原本是拿来忽悠皇帝的,现在反倒不知道是忽悠辽人还是金人去了。”
“也有可能是西夏人。”展铭还是考虑比较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
那配方根本就不是正确配方。欧阳出门咬牙拿上,就是冒险担了欺君的罪名。这火药宁可毁掉,现在绝对不能公开。道理很简单,万一哪天赵玉死了,来个昏君。别人就拿更先进武器打了过来。欧阳早明白,不更换制度,秘密就不公开。不能提前近千年先来八国联军。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由于慷慨,结果反倒是被人拿了火药上门欺负。在这样的思想下,欧阳当然不会带出真配方,这盒子完全是个幌子。要是皇帝问罪也想好了,反正不会杀自己,大不了就当个平民专心当商人也不错。
清末火药配方是硝80斤、硫10斤、炭10斤。非常粗浅的搭配,而阳平军厂已经接近了黑火药最佳威力的配方。至于具体是多少,不方便说。
“很可能是金人。”欧阳道:“辽人未必有这胆子和心机。而金人做事情真有点不择手段的意思。”
“金使节团还在东京。一来是关心我大宋武举,而来是游说对宋关系。”展铭道:“要搜查金使节团,只能是上报朝廷。”
“不可,那事情就大了。展铭,我只有一个要求。通过这件事找出阳平军厂的奸细是谁,但不要惊动。养着将来有大用。”
“大人放心,绝对没有问题。”展铭拍胸膛。先前虽然有查,但敌人在暗处,他不动,就没有什么办法。而今在时间这么紧迫情况下传出情报,必然能发现蛛丝马迹。
细作这词最早出现在军中,军中为调查敌人城池的布防情报而设立情报人员。后发展为国家安插。白居易上表的‘请罢兵’一文就写道:臣伏闻回鹘、吐蕃皆有细作;中国之事;大小尽知。从这句可以知道,当时中原已经叫中国,而且四面八方皆有细作潜伏在中国内。当然,这些人一般上不了大台面,所以危害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可以看出,如回鹘这样和中原少来往的国家已经派出细作,辽、金、吐蕃、大理、西夏自然也有。欧阳悲哀的是,大宋除了自己放的记者,仍旧保持大国风度,并没有向周边诸国派出细作。即使算有,其实也就薛柄一人,伴随着和宋经济和政治交往。精通汉语和女真语的薛柄,外加神棍太虚子的帮助,最近开始受到重用。而薛柄从来没有和除了欧阳之外人联系,专心当好一名金臣。
赵玉似乎忘了有这么一号人的存在,欧阳也没提。但欧阳感觉赵玉可能确实是忘了。薛柄曾经是她下属中难得几名有实在兵权的人,而事前却消失无影,赵玉不可能没有其他想法。赵玉虽然不会派细作,但是却会利用人。西北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们遗孤,是朝廷统一收养。这些小孩长大后,必然是赵玉又可以倚重的一代人。
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展铭单身回阳平,而欧阳暂且留在东京,几天后童贯将回东京,自己这名说客还是要干点事的。
但凡帝王都会顾及下名声。宋徽宗这样的人都一心惦记着燕云十六州,何况是赵玉呢。而童贯前代封王,在西军中影响力颇深,许多将领是其提拔起来。虽然不至于会哗变,但如果是宋徽宗来处置还好,赵玉处置他就有些不妥。所以说服童贯自己请辞是最好的结果。毕竟童贯几十年来也有大功朝廷,这点是无法抹杀的。
宋的几个有影响力的大臣,高俅,此人无功,并且由于当了太尉,东京禁军战斗力下降明显。梁师成,此人有破坏无建设,目无法纪。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朱勔这个怂恿花石纲出现的人没什么好说的。其余如蔡京虽然贪,但还是有贡献有点气节的。童贯跟随神宗的宦官李宪这监军,出入前线,有军事基础。其十余次深入西北,对当地有很深的了解。而西军被誉为大宋最精锐的禁军,他是功不可没。如果说此人是废物点心话,那其他路的禁军更是废物。
童贯回京,并没有太招摇。而不少人都已经听说童贯为本次武举的主考,对他的消息也甚为上心。有没机会得皇帝亲点,也就看此人。欧阳在路边的小食店看着童贯回京,前后加一起不过二十来人,这对他的身份来说已经是非常低调。
“张三!”欧阳吩咐:“下午帮我去童府投名刺,约个时间。”
“是!”张三问:“不过大人,按照规矩,他是武举主考。他一进府,门外全是东京禁军的人。这名刺能不能递上去还真不好说。”这叫武举的封院。为防止出现舞弊,童贯在这期间内不得会客。购买生活所需都是禁军完成。如科举一样,封院的禁军全部由大内统领。即使是记者,也不得和考官有所接触。
“可能会因为我长的比较英俊。”
也许欧阳确实是比较英俊。张三到童府外递上名刺。按照规定这名刺会备案,并且再制止访问。不过备案是备案了,但没有禁止。一名将官拿了名刺进童府商量了好一会,最后回张三:“后天辰时,广阳郡王恭候欧大人。”
……
准备了一些礼物,欧阳带张三李四准时赴约。门房通报后,童贯出厅相迎抱拳道:“久闻欧大人威震西北,今日一见果然是神采飞扬,绝非一般等闲之辈。”
“下官侥幸,倒让郡王见笑。谁不知郡王乃是西军栋梁,而今被尊为主考,可见朝廷对郡王不是一般看重。”
“客气,客气。欧大人,里面请。”
欧阳是第一次近距离看童贯,其人五十来岁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一点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反而有点老将的古风。
看茶完毕,童贯吩咐:“你们都下去吧。”
欧阳这边也点下头,张三李四和一干人等都出了门外。
左右没人,童贯道:“欧大人,本王是个行武之人。什么客套话不爱听也不爱说。欧大人别告诉我,是仰慕本王来的。”
“其实,下官是嫉妒郡王。”欧阳笑道:“本来以为今年主考还是下官,结果没想到……呵呵,郡王别多心。下官有祖训,不得再担这个主考。”
“哈哈,这倒是希奇。”童贯道:“本王还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祖训。”
“郡王有所不知,下官先祖是太祖皇帝猛将中石守信的副将。后来归乡,太祖皇帝特让欧家庄免赋税百年。下官可以说是从出生就是皇恩沐浴。”
童贯抱拳:“失敬失敬,没想欧大人还是名将之后。”
“郡王客气了。我年后回乡省亲,就被族长痛斥。后来才知道欧家祖训上说:后代祖孙当官不得掌兵,掌兵不得掌权,掌权不得封王。”
“……”童贯听出点味道来,并不说话,静静听着。
“下官就纳闷了,问族长,为什么?”欧阳继续道:“族长就反问下官。这太祖英明不英明?下官回答英明。族长又说,那当今皇上和太祖皇帝比呢?下官回答,各有千秋,都是明君。族长又说了,既然这样那我问你,这太祖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下官摇头。族长说了,臣子们对君上自然是忠心耿耿,但是臣子们的亲属和下属呢?他们会不会有想法呢?下官一想,有道理啊。这太祖皇帝释兵权的把臣子们将来的麻烦给抹了,而后这些臣子们富贵一生,荫及子孙三代。又不用戎马苦难,又可以安享后半生。子女金帛,房产土地一应具有。族长又教训下官,说下官在西北掌权又掌兵。皇上圣明自然放心,但是保不齐朝内有人看下官不顺眼,东挑错西找茬总是不妥。”
童贯沉默一会道:“本王戎马二十载,西击西夏,北拒辽人。但朝中常有人弹劾本王,皇上慧眼都压了下去。但本王确实有些心力交悴。”
第165章 武举前夕
欧阳笑道:“这恐怕由不得郡王。下官所知。这西北一战后,皇上有意在枢密院设置一个军机处。”
“军机处?”
“是啊。主要就是战略上的问题。比如对西夏当时用了耗,耗尽西夏人的国力。但这招对辽人却不管用。那要怎么对辽人呢?郡王看看,这枢密院的人要么是没上过战场的。而上过战场的又不熟河北地域,这熟河北地域的却没有战略眼光,时常就求一胜而已。”欧阳道:“皇上说了,这打仗就是要规划。如同盖房子一样,要先定好建多大的房子,柱子要多高,梁要多大,客厅在哪等等。如果是走一步看一步,今天先弄柱子,结果发现柱子挤到了客厅,那客厅只能朝后挪,又发现后面是梁,这样下来真不好办。再看以往打仗,这路出这边,那路出那边,几路齐发声势了得,但是这几路有没有目标呢?是见一个敌人杀一个,还是见一座城占一座呢。”
童贯点头:“有理,皇上英明。如西北对西夏一战来看,本王觉着还是有诸多侥幸。如果从一开始就有打算,那大可不用守天惶县。瓜沙两州防御薄弱,可占据此两地,西夏人大军来救,让其长途奔袭。当然,这皇上定下占据天惶县不可说不是一招妙棋。”
欧阳拱手道:“这当年要有郡王在朝中坐镇,恐怕这拿的不会就七州而已,可以将西夏人彻底驱到北面荒凉之地。”
童贯忙客气道:“欧大人抬举。”
欧阳叹口气道:“可惜啊,皇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组建这个军机处。皇上说,军机处关乎大宋国运,天下可领此处的只有三人。第一个是韩世忠韩将军,但朝廷为打通丝绸之路,而后还要维持此道,韩将军无法分身,再说西北粗定,也不敢轻易换将。第二个是种师中老将军,可惜老将军年世已高,连粗线地图到看不清楚。而第三个人就是……郡王你了。”
“本王?”
“对啊,郡王正处心思慎密之时。而郡王在政和年间总领大将军,四路出兵西夏。对各军路了如指掌。对北面地形又是知之甚深。对辽人脾性又看得透彻,再加军中威望,不做第二人选。”
“军机处,倒是有点意思。”童贯点点头,这是一个运筹帷幄的部门。他一个阉人贪图什么?钱?女人?都不是,自然是权利。而根据欧阳所描述那样,这个军机处的权利可以统领三军。让去哪就去哪,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当然也比不得自己在西军当土皇帝,不过童贯也了解欧阳前面说的话意思。看来即使自己想再回西军,恐怕也做不到了。童贯道:“童某身受皇恩几十载,皇上说去哪,童某自然就去哪。”
“久闻郡王忠心。下官佩服。下官以茶代酒敬郡王一杯。”
“慢,喝茶就没意思了。”童贯招呼:“来人,备酒席,本王要和欧大人痛饮一番。”
难得糊涂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明知道朝廷想对自己下手,这装糊涂,感恩戴德并非一件坏事。再者现在叫先礼,自己不答应或者怎样,那就只能后兵。再说按照欧阳意思说,不仅王不撤,连官都不降。唯一就是实在差遣没了。
欧阳酒场不如童贯,还没到中午就被放倒。童贯见此呵呵一笑,让张三李四扶欧阳回去休息。一出童府,欧阳就醒了:“MD,还好早点装死。这家伙不是一般能喝。”
张三笑道:“兵者诡道,大人在这普通酒场上赢了童贯一局。”
“未必,他是有怀疑的,不过不想在这枝节上去怀疑。既然我醉了,不管是不是装的,就当我是醉了。童贯这做人不差,从这点其实也看得出来。要换了你们几个,没喝趴下是不会让别人走的。”
“还真是。年前喝酒,王五借口老婆一人在家,什么孩子生病。最后急了说房子着火,但我们硬不让。后来王五可是大吃苦头,被老婆跪了三天的地板。想想,那时候我们就装傻,既然他不愿意说他怕老婆,我们就当他借口是真的。这样一来两边都好下台。”
“所以啊,这局我没赢,他没输。”欧阳还是有点头重脚轻道:“这童贯也算是个人才。皇上也是明白人。要帮下面人找准位置。还是喝多了,后劲真大。”说完这话,被风一吹,欧阳吐了出来。
一马远来,大内服饰,下马后道:“皇上有请欧大人。”
欧阳呵呵一笑:“你看我这样,还能去见皇上吗?你是谁?身份证拿出来看看?”
张三忙道:“大人,我家大人这样子真没法见皇上,不如酒醒后再说。”
“也好。”
李四见内卫走后道:“大人还是输给童贯,人家下黑手,专上后劲酒。”
“我猜一早他就猜到大人会装醉,结果就真醉了。现在估计还得意着呢。”张三道:“抬起来走吧。”
……
赵玉笑看着揉太阳穴的欧阳:“喝醉了?”
“是,头疼,想吐。”欧阳最讨厌这感觉了,这是喝到伤了身体才会出现状况。
“事情怎么样了?”
“按微臣看,童贯应该没有问题。否则不会借酒桌和微臣玩这小把戏。”欧阳这边一上头就开始装醉,但没想人家使的是陈年老酒,还很客气说年份不够请多担待。结果后来越喝越感觉上头。该死的童贯还好心打开窗户让自己吹风清醒一点,难道他不知道喝多的人最不能吹风吗?
赵玉很满意点头:“朕越觉着身边离不开你了。你真不想上朝?”
“微臣现在是地方官,陛下再宠信别人不会太计较。一旦上朝,那微臣说的话就会被误会是陛下的意思。要么群起附和,要么群而攻之。微臣如果有蔡相这资历,当然无所谓。但微臣这年纪似乎太早了些。”
“也有道理。”赵玉同意,很多官员没入朝在外放之时还是不错的。但是入朝后人际交往复杂,政见不统一,总是会改变许多。如欧阳这样挺好,一个知县没人难为他,他也不用交往什么大臣。阳平又近,有事招呼来就是。
“陛下圣明,这一个好的官员做出成绩也是要一个好的环境。比如宗泽大人就说过,他外放穷县当知县时候,衙役素质低,没有一人识字。而主簿又是一个酒鬼,他手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以用的人。一个县虽然不大,但也绝对小不了。除了县城还有乡村,无奈之下他只能亲力亲为。”欧阳道:“微臣觉着提高基层衙役的素质最为重要,毕竟这些人是直接和百姓打交道。而陛下也知道,宋开国以来,暴民百起,如果下面人能把事情做到位,微臣想是不会发生如此之事。”
赵玉问:“你有什么想法?”
“第一是提高衙役们的俸禄。而今有些地方衙役一年才七贯的工食钱,如果拖家带口根本没办法生活,只能是或和官员勾结,或欺行霸市。但恶性循环,如此环境商人不敢来,此地就越来越穷。陛下看而今大宋生活还过得去的几个州县,哪个都是私下提高衙役们的待遇的。或者直接发钱,或者是额外补贴。”
“在讨论你入朝与否,倒让你绕到衙役去了。”赵玉道:“朕不怕和你直说,这衙役,快手都是贱业。你阳平一家搞就算了,其他人也是背地里弄。知道为什么?因为人有三六九等之分。就是你欧阳也是这么认为。不识字的连落户权利也没有,小脚女人官府不补贴税赋,连生孩子都不享受你官府的福利。虽然你是想促成这两件事,但是你别忘了,你也在给人分等。朝廷这边也是一样,你可知道为什么朝廷要限制僧侣?”
欧阳想想道:“尊道吧?”
“不对因为僧侣不纳税,不劳役。如果不加以限制,厢军从何处招募?土地谁去开垦?你认为谁会不愿意能不劳而获呢?”赵玉道:“如你说的衙役一般,衙役素质低,但是如果把象你这样高素质的人充了衙役,你是否觉着浪费。你可知道而今各行都缺你所说的高素质人?如你阳平,确实不错。但是你阳平可为大宋贡献了人才?这三年来,无阳平人禁军,无阳平人厢军,人口却是每年翻倍。但你分文不上缴税利。你可知道阳平是为何那般富裕?不是你欧阳能干,而是阳平在抢掠。你们挤垮了东京和寿州多少产业,而把多少好处收进囊中。难道你当朕真的看不明白吗?”
欧阳道:“陛下,微臣不苟同。微臣确实指使大家收购产业。但是陛下比较就知,以前一场每人每天出一件商品,现在平均每人每天出三件商品。生产成本降低,再加技术完善。质量和价格都是之前无法媲美的。当然确实有部分人破产,还自杀。但是如果没有吞并和竞争,社会是没有进步的。”
“朕知道,朕也知道阳平在西北战事,和战事之后阳平商业协会的贡献。但商人贡献都是图回报的。”
“……”欧阳沉默一会:“无利不起早,这不仅说的是商人。即使阳平的衙役没有那份诱人的薪水,他们也不会自律的。”
“说到重点,就是个利字。”赵玉叹口气:“商人逐利千古衡理。而你在让全大宋百姓都开始逐利。以利益而驱使他人,你觉着将来这朝堂上还有宗泽、李纲这样的人吗?”
欧阳知道赵玉说的是真理。因为激进逐利,道德水平必然会下降。一边是社会的进步,一边的道德的沉沦。难道真的是成反比吗?现代人的冷漠是怎么来的?很多新闻都说过,某人因为帮助一人,结果反被那人冤枉的事。为什么要冤枉,当然就是利字。而如此事情一多,全民道德水准下降。前不久一个新闻,一名大婶被车撞了,老外经过下车要帮忙,但同行的中国助理制止了他,助理下车把现场拍完照做为证据后,才对大婶进行救治。而在宋朝,欧阳审案,什么纠纷两边对质,做贼那个必然心虚。这为什么?就因为有一条道德的无形力量在约束。而现代多是法律约束,大家都懂法,大家都玩法。
赵玉见欧阳不说话,语气缓和点道:“朕也知道,你还是有心的。阳平商业协会内部规定,即使是吞并他人产业,也有适当的补偿标准。或入股,或钱买断。也还没有出现用钱勾结官府,无良欺霸之事。但有没想过,哪天你不在了,这些商人还把这些规则当回事吗?陈东上表举例子说,比如东京鸡肉全是一家所产,一旦这场将鸡肉价格提升十倍而追求暴利,那百姓买不买?”
垄断的弊病欧阳自然知道,但如果不垄断,就无法快速推进社会进步。欧阳道:“陛下,微臣会在近期内起草商业法,用此手段对陛下担心问题进行约束。”
“恩,茶有茶法,盐有盐法。”赵玉道:“对商人还是要说法的。你写好之后让人送过来。朕亲自过目。”
“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欧阳发现赵玉已经越来越老道。考虑事情也越来越有逻辑。而自己根本就没进步,都是在吃老本,用的手段也都是借鉴现代社会或者历史上的做法。统治者哪能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暴民,但有时候很无奈。比如说梁山八百里水泊,朝廷因为宋徽宗的无节制挥霍,对西军东军的粮钱根本供应不上,只能把水泊收为公有。
赵玉当然也看见商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国库充实,百姓安康。以前不是没有皇帝想过建立水师,但花费颇为巨大。而生产力提高后,造价等问题就降了下来。但有利必然有弊。如何从中找到一个平衡,才是赵玉这统治者最想知道的。而欧阳立商业法就能把商人有一定的限制,这对平衡之说绝对是个好事。
……
又过了几天,童贯上表朝廷,说自己年事已高,恳请辞去西军监军一职。朝廷同意后下旨,任命童贯为枢密院军机处参知政事,官居二品。同时将河北西路和河北东路合为河北军路。三犄角进可攻,退可守,守护互望的北面军事大体结构正进行大改造。所有细节皆由张玄明负责。
又过几天,朝廷和皇家报同时颁布了大宋商业法。对商人进行了一些限制。比如一些商品禁止囤积居奇,一些商品禁止县外买卖。跨县商业案件都由各州提刑商业司负责,州衙和县衙不再干涉此类纠纷案件。并且规定一旦某商品价格反差超过两成时候,户部有权派人询问,如无正当提价或降价理由,论罪。等等此类,总的来说,如同是加强中央集权一般,朝廷加强了对商业的监视集权。削弱地方官对商业的控制力。同时法令也保障了一些商人利益。总的来说,这次商人利益不仅牺牲不大,而且还有好处。牺牲大的是地方利益,加强了中央权利。
阳平商业协会之前对民生产品都有规定的,而对哄抬物价也有规定。商人们见了这法则,都知道对自己经营的干涉不大。而且一旦当地有官府为难商人,还可以直接去州提刑司上诉,乃至可以直接投递状纸到户部。当然,这么一来,也削弱了阳平商业协会和东南商业协会的影响力。不过股东们却胸有成竹,因为欧阳无意解决了他们一个大担忧。之前已经有非常多人担心商业协会权限过大,影响力过大的问题。而今这法令一出,朝廷采用是比较温和方式,虽然失去了一些权利,但商人毕竟不是政治家,说的毕竟还是利益。
而牺牲最大的地方官们,也很懂事,他们开始对行业入股。不贪污,不受贿,每月只求花红。事管的少,又有钱拿,这商业法出台,对他们来说并非是没有一点好处。
……
武举还半个月,回阳平欧阳正在书房看一张银票样板,边看边摇头:“不行这银票成本是高,但是我们印制的多是百贯,相比之下这成本就很低了。但仿冒成本太低,回去告诉苏千,让印刷厂师傅加紧研究。银票是拿来流通的,必须是有点防伪知识的老百姓都能认清真假银票。这个银票要认还得上两天课。”
“是!”来人带了样板告辞。没人喜欢揣了一大包铜子上街。而交子面额小,流通量少,铜钱还是主要流通手段。银票本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但是技术不成熟,仿造容易,不能为。最少要做到欧阳也仿造不出来,这才算成功。
白莲通报:“大人,完颜兰求见。”
“她来阳平?还求见?”欧阳没说见不见,而是看几份皇家报简报,里面写了,在耶律大石和大批火箭车的帮助下,辽人上月连克三城。而今战火逼近了黄龙府。两边形式似乎回到了护步冈达之战之前。当然,而今女真的军力不会再是两万,而是三十万。欧阳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把简报收起来道:“有请。恩……一会请夫人上茶。”
“是!”白莲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没开口。
第166章 武举惊变(一)
完颜兰似乎没变,脸上还是冷冰冰的,表情不多,貌似韩国人造美女,也没带随从,单身一人。而欧阳身后却有武功比较好的张三和李四两人。没办法,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欧阳拱手迎接:“完颜郡主,好久不见,请坐。”
“是啊,好久不见。这阳平可是一天一个样。我也险些迷路。”完颜兰客气一句坐下,态度还是比较友好。
“看茶!”欧阳说了一声。
“来了!”梁红玉端了两杯茶上来:“请用茶。”
欧阳忙站起来道:“夫人,怎么亲自上茶。”
“完颜姑娘是故知,再说红玉有今天,也要感谢完颜姑娘。”梁红玉把茶放在完颜兰面前道:“完颜姑娘请用。”
欧阳纠正:“夫人说错了,是完颜郡主。”
“谢谢!”完颜兰勉强笑下,拿茶喝了一口。
梁红玉坐在欧阳身边问:“不知道郡主登门有何公务?”
“公务说不上,只是偶尔心血来潮,来阳平看望下故人。”
“也是。早听官人说起,郡主乃是女中豪杰,在阳平也居有多日。而今阳平变化婆大,不如红玉带郡主到处走走?”
两个女人对话,欧阳就在一边喝茶,心里在揣摩着完颜兰上门的原因。辽人而今火器虽然说不上普及,但也是很有威力。特别是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甩手炮,完全抵消了女真人在冷兵器上的优势。年后进的一批攻城专用的炸药包,更是让女真人恐惧。无论多结实的城门,两个炸药包必然摧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