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宋-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老朽也这么觉着。”皇上要钱,自然是有用。打通丝绸之路,能让她在历史上记下重重一笔。但要打通这条路,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要将这路变成常备路,更不知要花费多少银钱。其次封禅泰山,要说赵玉也勉强也有资格,但是根据欧阳无聊时候计算。诸方蕃王跟随,铺设道路等等费用,最少不低两千万贯,这还不算百姓们的损失。

再或者……欧阳大惊:“难道皇上要联辽对金,或者是联金对辽?”对金,舰队连雏形都没有,对辽更是扯淡,两败俱伤,金人捡便宜。但只有这个解释最合理,也最能解释为什么赵玉突然有杀鸡取卵的态度。欧阳忙喊:“来人,把惠兰找来。”

……

惠兰来了一说,欧阳知道麻烦大了。完颜阿骨打派儿子上表东京,而且以藩王身份接受了赵玉的册封,尊宋为父国。并且说将年年入贡朝拜。

苏老爷倒不觉有什么问题,而是道:“大人,你刚才也说了皇上急功近利。这偌大的一个金国成为藩属,等同将金国纳入宋内,这是多大功绩。”

“苏老爷有所不知,这金国……”

惠兰笑道:“大人,如果光是这事,惠兰定然派人快马知会。只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朝廷派户部尚书为钦差前往辽国临潢府商议购买燕云十六州的新州、武州、应州、莫州之事。”

欧阳纳闷问:“什么意思?”

“是杭州舰队。皇上大力组建杭州舰队,并且五月公开武举举将。辽使团说愿意和宋重修盟约,两国一致对金。而金国收到消息则是大为恐惧,一旦宋舰队真和辽盟,宋人从海路包抄金人后路,金人基本就算是败了。所以上书臣服。”

“哦!”欧阳放下心来,这赵玉确实有点急功,急着想拿回燕云十六州。不过在各种办法中,选择了一个很商人的办法。

惠兰道:“大人可能有所不知。这西北大胜后。皇上特意抽选了几十人进行研究。皇上现在很明白,大宋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叫问题。”

似乎是自己和赵玉说,利用货币贬值办法从辽人那抢劫财富的。恩……赵玉发行纸币也有道理。相信其会把最大的损失计到辽人那边。燕云十六州一拿回来,那可是功比汉武。如果兵不血刃拿回来,那是功盖汉武。

第161章 又上京

惠兰笑道:“大人,皇上又不是昏君,大人又常有进言。大人是不是把皇上想得太不堪了。”

“恩,确实是把她想垃圾了。不过怎么不派我去谈判,这我拿手啊。”

“别说,原本还真有这念头。但是上书省说,大人和辽人关系过于亲密,再加上大人省亲,于是就派了别人。”惠兰道:“大人要有兴趣,我这边有临潢府前几日刚到的消息。不过,可能还有个对大人不好的消息。”

“什么?”欧阳疑惑,这谈判还能谈到自己身上。

“本次谈判,朝廷用的筹码是大人的重炮。”

“……”欧阳汗问:“他们知道不知道造一门重炮需要多少时间?”

惠兰想想道:“我想他们是不知道的。据说都是以百门为单位的谈。朝廷从大人处购买,而后交换州县。”

“一艘战船就算是四十门配置百艘就是四千门。阳平也得一年后才能交货。”欧阳突然一悟大汗:“TMD,皇上是要逼我交图纸。”

“啊?”惠兰有政治头脑,但没商业头脑。想想才明白。欧阳这是官啊,难道欧阳敢不支持朝廷拿回燕云十六州吗?阳平军厂的规模根本无法朝廷所需,只能是东京造作局来搞。而欧阳自己和赵玉说正在研究长远重炮,说明普通重炮保密价值不高,再者别人要盗版,也得一两年后的事。根本没有其他理由拒绝交出图纸。

“发克!”欧阳怒道:“原本指望发一笔横财,没想到死女人不仅算计金、算计辽,把我这样老实人都算计了进去。”

“嘘!”苏老爷和惠兰急忙让欧阳禁声。

一旦得出最佳的火药配方,接下来就是密封、铸造等比较边角的问题。普通重炮其实并不难造,结构也很简单,就是用火药推力把炮弹推出去。欧阳不怕赵玉要重炮图纸,他怕她要火药配方和引线配方。这两样流传出去,那才是最最致命的。阳平军厂的火药已将近达到了近代黑火药水准。比例、研磨工艺都大有讲究。一旦这些落到别人手里,那大家将回到同一起跑线上。要知道知晓核心机密之后,配置火药不要太简单。为保证进步,难道自己要开始研究TNT?

……

事实证明,古代人的智商不亚现代人。古人输给现代人有几点,现代人拥有一些知识的浓缩。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人家研究了N年,现代人一听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其次古人受到的道德约束比现代人要强要广。他们在无形中告戒自己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

而欧阳在西北战场的表现给了赵玉很多的思考。她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如果不利用辽金的矛盾好好做文章,而和君子一般碌碌无为的话,她觉着亏了。如她这样的人一旦引用上吃亏、占便宜的观念,道德似乎已经不太重要。

赵玉一方面同意将金国列为藩国,另外一方面也同意卖重炮给辽国。按照欧阳的看法就是两者拆开来看是没有冲突的。这种事在欧洲很常见,两国争端,都想借助第三国的力量,而第三国就从中渔利。说近一点二战的美国吧,日本侵华,侵略东南亚,美国从政治和经济上是支持日本的。而后因为触动了自己利益,美国就翻脸了。同样的例子在欧洲很多,但是在中国却是少有,或者没几乎没有。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约束人行为一种道德准绳。远的不说,现代中国就是这么吃大亏。美越战争中国无偿支援越南武器、资金、药品。但没过多久,越南共产党站稳之后,就发生了持续数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当然而今这个名称早已经和当年战死的英烈们一起消失。

赵玉也是挣扎很久,一方面是野心的膨胀,史书留名,千古一帝的名利,一方面是传统道德的约束,臣子们的约束。很多大臣说,无信不可立国,可以两不相帮,如这般万万不可等等。但凭借西北大胜的威望还有皇家报等各种政策,大家都知道,大宋现在就是她一人说得算。有大臣甚至用刚愎自用的字眼上书。

同时,赵玉也发现欧阳眼光的锐利,这一切的起因就是欧阳强力支持组建大规模的杭州舰队。一个女人在宫中,如同是一种变相的软禁。男人可以有三千佳丽,但女人呢?除了公务,还有什么能打发时间的呢?

赵玉:“宣欧阳!”

……

“要命的圣旨终于来了。”四月,欧阳拿圣旨悲叹。虽然圣旨上写的字不多,但是欧阳很明白这赵玉让自己上京是个什么情况。而今大宋对外有两大优势,一是钱、二是火器。

随便收拾了一下,欧阳看着一个扁盒子犹豫很久,最后一咬牙把盒子揣进怀里。为防止路上意外,还带了展铭另二十名衙役一起上京。什么意外?金使团可是一直没走,保不齐人家半路抢劫。

到了东京,到宫门缴旨。禁军进去通报,两刻钟后就有内卫出来:“皇上有旨,阳平知县欧阳到偏殿暂且休息。”

欧阳被带到偏殿,这本来是妃子的宫殿,虽然早已没有人居住,也有几个宫人正在清洗。总是要找点事让她们干的。这宫人无人管理,现在由宋徽宗没带走的一个妃子暂管六宫。

欧阳到后,宫人们送上瓜果点心退出殿外。前年有个例子。赵玉让新科状元在偏殿休息,结果有宫女勾搭。事后宫女杖死,而状元还是状元。而今女性当皇帝,六宫清苦之甚,不过好歹还有机会熬出头,但赵玉年轻身体好,这一代宫女基本是没指望当什么娘娘了。

“皇上驾到!”下午,欧阳本想打个盹,没想赵玉反倒来了。

除了九公公外,所有人退出。欧阳苦笑一下道:“陛下,微臣怎么有种当妃子的感觉。”

赵玉皮笑肉不笑道:“哦?你有这个志向?”

“不知陛下召微臣上京有何事。”欧阳擦把汗问。这赵玉皇帝当越久,就越来越会笑里藏刀。

赵玉点点头:“坐召你来,是有那么几件事。第一件事,你这阳平知县也当了好久,政绩突出,民间赞誉有加。朕一直在想,这么个能人放在阳平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再者,开国百多年来,没有一个状元到现在还是从八品的官职,也该调整调整。礼部尚书带了几个老学究到辽国,谈了这么久,连一点进展都没有,朕想撤了他。”

“……”欧阳不语。

“这升官可是好事。爱卿怎么不说话?”

好个屁,而今在阳平那多舒服。有钱赚又不用管事。每天就是溜达,无聊可以帮人设计下衣服鞋子。这一当京官,就不是那么舒服。京城御史成群结队,骂句粗话都可能被参。欧阳正色道:“回陛下的话,陛下让臣当一辈子阳平知县,微臣不敢不从。”

“至于装出这样子吗?”赵玉道:“朕知道你当土皇帝当习惯了。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在阳平你最大,在京城,四品官都一抓一大把。不过,这谈判……”

“陛下,不知道派使节出去,有没有给使节们准备回扣的钱?”

“回扣?”赵玉看九公公。

九公公一边道:“陛下,就比如一斤白菜卖给宫里10文,但他想卖这个价格,就得给管事的一斤两文的好处费。”

赵玉点头:“具体说说。”

“比如李处温是权相,而他顶头上司其实是萧奉先。而辽国其实王爷们的权利也很大的。还有天祚帝,此人也是昏庸无能。微臣相信只要金钱铺路,应该问题不大。”

赵玉犹豫道:“这有点不合适吧?”

“什么不合适的,比如燕云十六州,一个州卖一百万贯。但俗话说拿人家手短,他还好意思卖一百万?可能五十万就卖了。而且陛下先不着急拿回这富裕的州县,而是拿贫穷的,让人家感觉这边油水不多,可以卖。一旦这事开了先例,以后辽打仗打穷了,就会第一个想到还有几个州可以卖呢?”

“可是此事传出去的话……”

欧阳豪爽道:“微臣把李逸风借陛下用些日子。此人皮厚油滑之极,非等闲人可以媲美。”

“朕知道,前些年他用每月一百贯的代价,连哄带骗,把朕的亲信都挖去当特约记者。”赵玉点头:“此事可……朕不明白,为什么朕一直头疼的事,你一句话就能解决?”

“陛下的手下都是刚正不阿,读了万卷圣贤书的人。微臣的下属都是三教九流鸡鸣狗盗之土,但凡有出人本事者,皆用。而这些人偏偏还就不会读书。”欧阳道:“而很多事,让这些人去解决反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陛下想想,要蔡相去骂人,蔡相一定文绉绉的写一堆,被骂的根本听不明白。而这事就要街头找泼妇。阳平就有这么一泼妇,从早可以不带重复骂街到晚,微臣着实欣赏其能力,准备介绍其到皇家报公关部上班。”

“……”赵玉沉默一会道:“欧阳,有没人告诉你,不会说话就不要说?朕可以不计较,但这话传到外面出去,你可知自己会有多大麻烦?你说者无心,但他人听了,就觉着你在诽谤本朝科举制度,选才无能,轻者革去功名官职,重者问罪下狱。”

欧阳惶恐道:“陛下,第一件事刚说完就给微臣扣这么大帽子,可是和第二件事有关?”

第162章 论事

赵玉宛然一笑:“你倒比朕想得要机灵。这阳平是个小地方,朕又打算大力发展火器。可惜啊,这东京造作局铁师、火药师,只要经验老到的全被你欧阳挖光了。”

“回陛下的话,陛下乃是大宋第一有钱人,微臣比不了。陛下如果开每人每月五百贯钱,这些人自然又被陛下挖来了。”

“开工匠五百,那朕得开你这八品官几百呢?”赵玉道:“朕不要别的,只要你交出火药、火线配方。朕可以赏你百万。”

“钱微臣看得很轻。”欧阳从怀里拿出一个扁盒子放在桌子上道:“这就是陛下要的配方。”

“……”赵玉一愣,没想到欧阳竟然把配方带来了,挥手道:“呈上来。”

九公公要拿,欧阳一手按住道:“慢!陛下要强军富国,微臣不敢藏私。但……有事要和陛下说个明白。一旦这配方到了东京造作局,一年之后,辽金人等皆可盗配。两年之后辽金火器不下大宋。”

赵玉微笑道:“这点朕知晓,只不过你还可以继续研究……”

“陛下玩笑了,这些是欧阳多年来的心血,投资过百万,耗费心血更是无数,还有许多师傅因此而丧命。而今说没就没,微臣哪还会有心思再去研究。”

赵玉变脸道:“你在威胁朕?”

“陛下,微臣说的都是实话。陛下看看庙堂,哪个不是追权求利?再看平民,但凡没有好处之事,即使被逼无奈,也干起来没有精神。”欧阳道:“包括三千厢军,外加几百名技工,和几名老师傅,所有人要吃饭,他们追求的成求感都在这个小盒子中。微臣来时,几名老师傅听说此事后已经向微臣请辞。他们说,他们的钱已经花不完,一直还致力研究,那是微臣在难时对得起他们,他们富庶了才不能对不起微臣。陛下,这盒子不是我欧阳的,而是他们的心血。谁在哪一行不愿意被称为大师,他们在火器这行就是顶级的大师,就因为有这个盒子。此中之物已经接近颠峰,很难再有更好成果。”

“……”赵玉沉默一会道:“但阳平军厂生产能力,朕信不过。”

“所以微臣带来了另外一些图纸。”欧阳拿出一个纸袋道:“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微臣带来的有重炮结构图、甩手炮结构图、地雷结构图等等,除了里面锻铁的要求,都是没有秘密可言的东西。陛下可以这样,东京造作局全力生产主件,而火药部分,由阳平军厂调配。如此一来,工期就上去了,而秘密却还掌握在我们手中。”

“朕是这么认为的,你将最耗费时间,最耗费金钱的事交给东京造作局,而成本最低,最简单的事留在阳平军厂。”

“……陛下要非这么理解也可以。”欧阳汗一把。

“那将来朕是不是只要付火药钱就可以了?”

“恩,是的。按照我们最新定价。一石调配加工后的火药是一万贯。”

赵玉看九公公,九公公小声道:“陛下,未调配之前一石平均价是六十五贯。”

赵玉一口血没吐出来,加工后竟然涨了一百五十倍左右。除了这人,估计谁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抢劫身为皇帝的自己。欧阳忙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微臣的钱也就是陛下的钱。微臣人口甚多,这个要吃,那个要喝,实在是没有办法。”

“你少哭穷。当朕不知道吗?而等倒卖马匹,而后将质子军,铁鹞子的军马、冷椴甲和西夏剑民间私卖……”

欧阳忙道:“陛下,那是微臣拿点本钱回来。”

“一石一千贯!”

“微臣并非奢靡之人……”

“两千!”

欧阳沉默会道:“一万!”

“三千!”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内有国库千千万。微臣皮厚,不怕丢人。一万”

“你信不信朕将税提高到八成?”赵玉要挟。

“那就重新定价,一万八一石。”欧阳低头道:“陛下也知道,当初微臣是怎么拿钱去填军厂的无底洞。那时候陛下可一点投资的意思也没有,和别人一起看微臣笑话。”

“投资?”赵玉眼睛一亮道:“欧阳,你军厂用的是不是厢军?你军厂用的是不是我大宋的土地?你也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股份要怎么个算法?”

“八千,不能再少了。”欧阳苦丧脸道:“再少,微臣就求陛下收下盒子。”

“八千就八千。”赵玉很满意点头,丝毫没发现自己被欧阳狠狠坑一笔:“把盒子收起来。这事就这么定了。现在说第三件事,相信你也看见了,四月的东京已经非常热闹。由于有前一次武举,再加是选杭州舰队将官,这次武举不仅是朝廷关心的,也是百姓关心的。更是金辽两国关心的。你有什么新招,说来听听。”

“回陛下的话,微臣本次回乡省亲,答应伯父,不敢再当主考官。此事还是问他人较好。”

“学聪明了?”赵玉点头:“也好,朕不勉强你。但说说看法总是好的。”

“恩,这大海作战比不得陆地。首先是设备要跟上。指南针,海图绘制,微臣还在设计了一套非常简单旗语。就是用挥舞旗帜的办法,指挥附近的船只,这事和张玄明大人说过,他将上表让武进士们到阳平大学上课。所以本次科举最低标准是:识字,有学习能力。其次要年轻,资质不能老,最好非某路军的将领。微臣不想有些陋习带到舰队中。再者性格刚强,海战是一个新领域,必然有失败或者是达不成任务之说。如果能吸取失败教训,奋发图强乃是上品。因失败而胆小谨慎,是为中品。因失败而胆怯而一发不振,为下品。陛下到时候安排他们必输之局,看他们表现而定。困兽犹斗,乃是极品。最后一点,任何将官必须有和船共存亡之素质。船在人在,船毁人亡。”

“……朕觉着你倒是最适合担舰队主将。”赵玉审视欧阳,这小子真是文武双全,几乎就没有不懂的。

欧阳惭愧道:“回陛下,微臣家有娇妻后,每发出门都带最少八名护卫。怕死得很。任不得武职。文官不贪钱,武官不怕死,乃是国之大幸。”

“这么说你文武都不行。你当文官贪钱,当武将又怕死。留你何用?”赵玉笑问。

“这个……”

“好了!”赵玉道:“你几句话就解决了三个问题。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陛下请说。”

赵玉沉默了好一会道:“童贯!”

“童贯?”欧阳略有吃惊,这事他猜到一些,但是应该不会是问题吧。

“童贯封王,其在兵部也有人脉。你可知道为何河北西军全会听一个监军的吗?是因为这十几年来,西军的后勤都是他和他亲信一手包办。有一次他病了半月,西军竟然上表朝廷,说不知道去哪要粮草军需。另外此人大方非常,仗义疏财,而且非常有度量。太上皇在时,后宫妃嫔、宦官、宫女、能够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时不时可以从他那儿得到不少好处。因此,太上皇耳边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他的好话,称得上好评如潮。更重要是其心细如发,对太上皇和朕的心理具有极强的洞察力,每每能够事先预知我等的意趣意图,于是说话做事很少荒腔野板,从而大得欢心。”

“陛下,看得出陛下对童大人还是比较赏识的,但为何?”

“手握重兵,但交好大臣内侍。又和地方官员关系亲密。”赵玉淡淡问:“还需要其他理由吗?”

欧阳寒一个,去年自己不就是这样的人吗?而且还得加上,外通辽国,交好吐蕃,与金生隙。欧阳看赵玉,赵玉却没动自己,已经给自己非常大的人情。欧阳不知道,这没打胜战之前,赵玉不会那么想。一旦有威望了,人就会胡思乱想。否则哪会有温饱思淫欲这句话。欧阳问道:“陛下意思是……”

“童贯对我大宋是有功的,朕也没打算将他怎么样。这次请他回来本是担任武举的副考。但既然你推辞,就让他做个主考吧。如果他聪明,暗示都做的差不多,应该会借这个机会上表辞去西北监军一职,这枢密院还有他的位置。如果装傻充愣,只能是……”

赵玉说了一半,不再说下去。这次无论童贯什么态度,一旦来了东京就走不了。看得出赵玉没有什么杀心。欧阳想起,当年篡位时候,这童贯是第一个支持赵玉的高级军方人氏。也就因为有最精锐的西军的支持,赵玉的篡位才会如此顺利。而伴随着韩世忠西北大捷,年轻将领派系的崛起,赵玉已经有了相当的军事资本。再加这一年来,对西军后勤的慢慢控制,实际上已经可以直接到军营对童贯下手,而不会惹出其它麻烦。但赵玉还是希望体面一些。

赵玉道:“人常说,三品的大学士比不得八品的小知县。最主要就是一个实差。但三年一科举,一科举进士少则上百,多则三四百。如此庞大的规模哪有那么多的实差可派遣。”

第163章 万年历

欧阳问:“而今陛下的声望自然没有问题,但换了童贯,谁去西路监军呢?”

“朕打算并西路到东路之中。”赵玉道:“韩将军上表,朝廷兵力配给虚乏。东路西路本是防辽人。马匹后勤配给皆为优先,而西路则是重中之重,囤积了近五十万的禁军。但是这几十年来,宋辽边境一直和平融洽。反倒是兵力物资配给最少的秦凤路,战事连连。”赵玉道:“韩将军的构想是三点为犄角。秦凤路现在改名的西北军路为一点。河北东、河北西为一点。纵深东京和突前的永兴军路为一点。西北军路战线长,一旦西夏人翻脸,永兴军路和东京这点完全可以和西北军路一起驱逐西夏人。而且对吐蕃不能不防,这一点北可进西夏,西可去吐蕃,乃是犄角中之重。”

欧阳摇头:“这个微臣不懂。不过如此一来,河北防御似乎薄弱了一些。”

“韩将军说,辽人不来就算。一旦入河北,河北东军将慢慢朝永兴军路西面靠拢守住敌西扩,将辽人放进河北后,永兴军路由南朝北堵截包抄。同时西北军路直取大同府。如此三军发力,不仅可以将来犯之敌包围,还可乘势拿下燕云十六州。”赵玉道:“但朕看,韩将军过于小心。而今西夏五年之内无再战之力。辽金打得火热,世仇加现仇,可谓不死不休。辽人几乎不可能对大宋动心思。政和年间,东、西、永兴、秦凤四路精锐一起攻西夏,如此内防空虚之下,辽人甚至都没有人上表对宋攻击。更何况其现在内忧外患之际。”

欧阳小心道:“陛下,微臣是不是知道太多了?”

“不多。朕看出来了,这打仗没钱不行。让朕大开眼界的西北军路,那沙瓜几州,朕以为定然会爆发大小暴乱。但没想到商人一到,让当地人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人人有饭吃。朝廷做不到,朝廷多是安抚,拿钱拿粮安抚。而商人则可以开办场业,让当地人干活,而后劳作换钱换粮食。这当地人对新朝廷自然是抗拒,有的还想着作乱多讹朝廷点钱粮,但是对商人却不抗拒。再加上你俘虏的铁鹞子和质子军的人游说,倒是太平得很。所以朕觉着有些事商人出面,比朝廷出面要好很多。”

“陛下说的是。商人逐利。宋好他们就好,他们也自然会为宋做点打算。而今西北军路好大一个市场,不仅有丝绸之路,而且劳力廉价,土地廉价,税利低下,货品完全可以反销大宋。而做生意以和为贵。要部族人下来干活,自然要和部族的酋长打好关系。朝廷人去打交道,再谦恭也有威压之意。但商人去打交道,则全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商业进入总比军队进入要让人能接受,中原对少数民族政策甚好,但人家未必心服。商人不同,你部族不来,总有别的部族来。民族和谐与否他们不关心,他们只关心是否有钱赚。

“恩,听说你已经是东南商业协会的名誉主席,你这身为商人的代表,知道这些自然是必要的。”赵玉道:“有些臣子说,担心商人坐大。但朕不担心。因为朕知道只要你不乱来,商人坐大坐小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李汉写信给朕,说你此人没有一点野心,忠君爱国也不值得怀疑。朕看也是,这有野心的哪个不想朝上爬,你商场影响,如果再进庙堂,甚至是内阁,这天下就是欧家的天下。”

欧阳勉强笑下:“陛下,别开这样的玩笑。”

“朕不开玩笑,朕说的是实情。你结交官员不结交大臣,这点很好。”赵玉道:“其实上次违旨不能全怪你。朕毕竟居深宫之中,即使庙堂大臣对西夏对辽对金又了解多少呢?对了,朕想改国号为宣武,你怎么看?”

“回陛下,这改来改去微臣觉没意思。不如来个万年国号。”

“哦?怎么说?”

“将宋开国定为零年,而今开国八十年,就以大宋八十年计。而后一代一代下去传承。”

赵玉品位点头:“有点意思。这各种年号八十年间用了一轮又一轮,可是真正人们记住有哪几个?小时候听人说政和X年,朕就要掰手指推算是几年前的事。而直接说大宋六十四年,朕就能一目了然。此事准了,回头朕就下旨,定下万年国号。”

“陛下英明。”

赵玉点头:“今晚就在宫中用膳吧。”她心情着实不错,几个问题,欧阳已经一一解决其中关键。而唯一没说的童贯一事,赵玉相信欧阳心中有数。这对欧阳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让欧阳去传达自己的意思吗?为什么叫欧阳呢?朝内文臣对童贯都不太满意。童贯原先交好的人由于改代,或死或贬。内宫、内侍也全部洗过。而让关系好的去说,也不合适,这会让他更加生疑。看欧阳身份得当,官不大,但有个皇家报总编名头,和童贯认识而不熟悉。虽是文官,没看轻童贯。再加本身有军功,童贯也会客气几分。

……

和皇帝吃饭其实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身边都是赵玉亲信就算了,偏偏还有排场。而且这吃饭贼浪费时间。一个时辰了,才吃了一半。欧阳快坐不住了。赵玉看在眼里笑道:“知道这皇帝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吧?特别是女皇帝。”

“是啊!”欧阳赞同附和一声,确实不给力。天天在宫中。男皇帝还可以玩女人,女皇帝除了看公文就是想办法打发剩余的时间。自己当知县,当年可是忙得和狗一样,但凡诸事总是有代价的。要当官,就得十年寒窗。而后靠机缘、靠努力、靠智慧、靠胆识来升官。而看皇帝,牺牲的则是自由,孤独而寂寞。深宫怨妇?欧阳打个寒颤。再看赵玉,没有半点怨妇的味道。而今只有意气奋发,野心勃勃。野心并不是贬义词,特别是对现代人来说。有野心可以理解为有理想有目标。在古代这样的人不多,欧阳看的多数人都是跟随日子飘荡,很少有为命运抗争的人。祖先留下的生活轨迹,他们就跟随着重复。当然,自从自己来了,很多人就有目标了,最少有个赚钱的目标和动力。

赵玉道:“小青快出嫁了,你要是后悔还来得及。”

欧阳忙道:“回陛下的话,微臣已有发妻。这次来东京就是来吏部登记在册。”

“啊?”赵玉一愣问:“谁?”欧阳没一点动静突然结婚,还真是吓到了赵玉。

“梁红玉啊!回乡省亲。我伯父对其赞不绝口,所以就撮合了。微臣想,这伯父和微臣亲爹一般,话不能不听,于是就从了。”

“是吗?”赵玉轻摇头道:“你啊!不是朕干涉,只是朕看你家夫人性情可不象是个安分当做闲内助的人。”

“其实是微臣实在受不得媒人烦扰,干脆就娶了梁红玉。”

“你就不怕小青知道了伤心?”

“回陛下,小青和微臣在一起那年纪,根本就不是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