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表哥见我多妩媚-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吼道:“杀了她!”
    闻姝抵着他脖颈的匕首就深了一分,声音更高,“谁敢?!”
    雨如灌,声如磬。
    宁王妃站得笔直,温柔地望向自己身后缓缓站起来的美丽妹妹。

    第128章 109
    
    李府大宅,新雨冲刷。漫天漫地若玉瓶倾倒,银河洒落。电闪耀目,雷鸣震耳。听着天地间,皆是哗啦啦的水声。人需要很大声地说话,才能压过雨声,才能让人听到自己在说什么。
    在府门前围堵着厮杀的双方人士,在宁王妃闻姝从外进来后,打斗稍缓。军士们一遍遍地擦去脸上的水,眯着眼,透过朦朦胧胧的雨帘,去看檐台下站着的宁王妃。
    她并不高大,衣着也十分简单。她匆匆忙忙地从外赶来,先一箭射偏了先前屯骑校尉的箭,再三两下就挟持了这位校尉。校尉被一个小女子拿下,他现在被冰寒的匕首抵着,自觉丢脸无比。而他身后挟持他的闻姝,却是脸色淡淡,只有看向自己身后闻蝉的时候,才略有温度。
    她端端站在这里,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了。
    这位可是宁王妃……她的独自出现,让人不觉疑惑,前来李府救人,到底是她本人的意思,还是宁王殿下的意思?若是她本人的意思,但她到底是王妃啊。可若是宁王的意思,怎么不见王府的人马?
    闻姝身后只跟着一个娇弱无比的金瓶儿。且金瓶儿喘着气,脸色煞白,抬目看到鲜血淋淋时,就苍白着唇,露出快要晕过去的表情。金瓶儿没吓晕过去,是因为闻姝在旁边冷冷地看着她。金瓶儿抖着嘴角,又低下头去了。她裙裾上全是泥点,衣衫也有几处皱褶。想来闻姝一路将她弄来,没少折腾这位小娘子。
    屯骑军的军士们面面相觑,手中持盾持枪,然在宁王妃的冷目下,颇有忌惮。
    闻蝉从地上站起来,眸子只随意瞥了眼金瓶儿,便落在了闻姝身上。年轻漂亮的女郎即使嫁了人,即使淋了雨,依然是之前那个干净清透的女孩儿模样。她跑到闻姝身后,抿着的嘴角松开了,往下扁去。
    她伸手扯住闻姝的衣袖,蹙着柳叶眉梢,委屈抱怨道,“二姊,他们欺负我!”
    闻姝:“……”
    扭头看妹妹这个样子。
    她厉声:“好好说话!”
    闻蝉被她呵斥,肩膀抖了抖,更委屈了。
    然闻姝下句话说道:“谁欺负你,阿姊帮你打回去。”
    闻蝉嘴角才露出笑,若不是情势不允许,她简直想要扑入闻姝怀中撒娇去。闻姝看妹妹站在她身后,笑容依然清朗明润无比,心中便觉有云飘来,驱散了黑暗。她喜爱妹妹的明澈晶莹,也想要保留住妹妹的纯心。不管世上出什么事,她都只想将自己的亲人好好地护在羽翼之后。
    为此,在所不惜。
    就在这一瞬间,闻姝手中拿下的屯骑校尉忽然手肘往后顶去。他撞开闻姝的挟持,匕首的寒光往身后摔去。校尉缩身往旁边一滚,一个手风就切向傻着眼的金瓶儿。女郎腰腹被他重重一顶,吃痛后退。然他在地上一滚扑向金瓶儿下杀手时,闻姝反应不及,要再强上,几步的距离与校尉纠缠,时间追不上。
    校尉的手已经要碰到跌倒在地的金瓶儿的脖颈了,又一道风声袭向他的手。他待要不管,那尖锐之物划破了他的手腕,闻姝向金瓶儿厉喝,“到我身后来!”
    叮!
    尖锐之物掉地,校尉恶狠狠地甩着手扭头,看到舞阳翁主乌黑如云的长发披散下来。
    地上的簪子染了血,掉下去,摔成了几股。
    而女郎容颜明艳,长发如墨。她情急之下抛来簪子,散开发后,衬得容颜更加夺目。
    雨夜中,宛如朝阳初生,众星拱月。
    闻蝉的美,没有任何攻击力,她站在男人面前时,像水一般柔和又清莹。
    风雨中,闻蝉抬目的刹那,让人惊艳无比。
    校尉晃过神后,咬着腮帮子想:艹,这外邦女子,长得还真他妈的好看。怪不得这么多年,就从来没人怀疑过她的身份呢。
    校尉吼道:“停下来干什么?!杀!全都杀了!”
    闻姝高声:“你跟宁王府对着干?”
    她追上校尉,与对方动手。听到校尉张狂的笑声:“你不过是那个蛮夷之女的从犯,和宁王有什么关系?”
    校尉一声吼,喊醒了自己的人士。众人想到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不可能再往后退。当即吼叫着,重新扑了过去。闻蝉这边的人马,被士气突涨的人,再次压制了一下。然宁王妃都亲自下场跟校尉对打,众人纷纷受到鼓励,也起了豪情之心——
    宁王妃在这里,舞阳翁主也在这里。
    这两尊尊贵无比的人物都陪着他们,就是死了也值得了!
    拼杀更近一层,叫骂声,兵器撞击声,时间往后推进。一方奋力往前,一方将人往外推。他们像是在洪水中搏击,奋力划桨,只为上岸。然屯骑军的人马众多,李家府宅的人终究是少数。即使拿人命去填,也被一点点往后压着。
    闻姝重新退回到了闻蝉身边,隔着数不清的人头,她和愤怒瞪着她的屯骑校尉对视。
    屯骑校尉目光很明显: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本事!
    闻姝冷笑。
    她头也不回,吩咐身边一直在哆哆嗦嗦的金瓶儿,“之前怎么跟你说的?扯开嗓子,说一句蛮族话!”
    金瓶儿:“……”
    闻姝怒喝:“说!”
    照她说的话做,她就保金瓶儿的性命。金瓶儿不照她的计划走,她现在就杀了金瓶儿!
    金瓶儿瑟瑟发抖,脸色惨白。她求助地看向一边的舞阳翁主,闻蝉平静地看着她。金瓶儿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又一张的面孔。最开始是李三郎李晔,后来是质问她的舞阳翁主闻蝉,再是李信,再是闻姝,再是宁王张染……他们所有人,都看着她。
    他们如星光般在她脑海里一一闪过,又碎去——金瓶儿最后看到少年郎君冷硬的侧脸。
    比起那些贵族,他对她,其实是最为尊重的。
    然李二郎也是最厉害、最心狠、最不容拒绝的那一个。
    他在她记忆中,转过脸来看她。几分漫不经心,几分唯我独尊。他看闻蝉的眼神充满笑意,金瓶儿觉得他眼中有星光,灿烂又夺目。但他看着与闻蝉面容相似的自己时,就很平淡了。
    李信对女人不在乎,对美貌没太大感觉。他心动的,只有他少时为之生为之死的那一个人。只要不是那个人,其他美人,他都觉得无所谓,都不会可惜。
    李信说:“留你在我身边待着,是让你必要时,救知知一命。你可以选择现在就走,或者留下来。留下来,你就得听我的。你胆敢违抗我,就是逃到天涯海角,我也势必让你生不如死。”
    金瓶儿双睫颤抖,在他面前跪下来不停磕头。她当然想要留下来,世道混乱,军阀交战,山贼叛乱,她一个弱女子,她再不想颠沛流离,过以前那样的生活了。
    李信说:“不会杀你的。你听我的话,我就保你的命。”
    李信说:“金瓶儿,得到什么,就得付出什么。”
    金瓶儿在雨声中发抖,振聋发聩,全是李信的声音。每次想逃的时候,好像都能看到他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她听到了他太多的传奇故事,她性格懦弱,她真的不敢反抗他。李信,闻姝,张染……所有人的面孔汇聚在一起,盯着她。
    诸天万象,万千神魔,都盯着她。
    金瓶儿颤抖着睁开眼,大声的,用蛮族话喊道,“我才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都不要打了!”
    泪水,从她眼中落下……
    这是第一次,当她开口说话时,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听她的声音。金瓶儿鼓起勇气,她听到周围只剩下浇灌一样倾洒的雨水声音,整个世界好像都在下雨一般。无数张面孔扭头看着她,惊疑,迷惘,深思……所有人都听见了她的蛮族话。
    屯骑校尉看着那个年轻的被宁王妃推出来的女郎,甩甩手腕,踢开眼前挡着视线发愣的一个小兵。
    众人还在发愣,他又拿起了弓,五箭齐射,每一支都对着金瓶儿!他是程太尉的心腹,他知道程太尉不想看到什么样的发展。例如眼前这个碍眼的金瓶儿,能够让闻蝉脱罪,杀了就好了。
    闻姝早在金瓶儿开口的一刹那,心中舒口气的时候,就在提防着这个校尉了。对方明显为程太尉做事,与战斗中什么都不知情的兵士们并不一样。军士们好蛊惑,三言两语就能让他们对自己的行动产生怀疑,从而停手给这边喘息时间。屯骑校尉却不会!他一开始,就想治闻蝉的罪,就不想给闻蝉平反的机会!
    五箭齐发,飞过众人头顶,一支支飞向金瓶儿。
    闻姝脚在柱上一踏,取过长枪,跃空而起。无人反应过来,她的长枪已在斜雨中挥了出去。雨水狠狠砸下来,连续五声嘭声,五支箭羽纷纷撞上了闻姝手中的枪杆上。她手中的黑枪,映着她肃杀的眉眼。当她落在地上再抬头时,屯骑校尉心中开始发寒。
    这个女郎!
    这个宁王妃……
    他心中起了烦躁之感,想下杀手,却几次三番被闻姝搅局。即使没有宁王的军队来,他也觉得今天恐怕不够吉利……正乱糟糟想着这些,一片寂静中,忽然听到了巷子里传来的整齐脚步声,伴着兵器摩擦声。
    校尉脸色大变。
    已经被撞开的门外,爬进来一个满身鲜血的小兵,拼尽全力冲校尉喊了最后一句话——“巷子里全是宁王的兵马!长官,我们被包围了!”
    校尉脸色寒气,抬目看向闻姝。
    闻姝眼中难得带了笑意。
    程太尉行事太过快,若非李信给她留下了金瓶儿,让她一直关注着闻蝉这边,她还真不可能这么快地赶过来。她能最快赶来,府上的兵马却要集合,门外又被程太尉的人围住,没那么容易出来。
    闻姝只好在张染的不赞同中,与他吵了一架,带着金瓶儿先走了。
    她对自己的夫君抱有信心,自己先来牵制这些人,给她夫君争取时间。她夫君冷心冷肺,如果不是她在这里的话,他未必能赶得这么及时。多年夫妻,闻姝太了解不过张染了。
    她抱着手臂,倚在柱上,神色淡淡地看着前方——看整齐的军士从外包围而上,看校尉脸色难看地重整军队,看她夫君衣衫若雪,从外步入府宅大门。
    她擦把脸上溅上的血,平静无比地看他在雨帘中,被众将士簇拥着走来……
    妹妹这边的危机,在宁王到来的这一刻,便真正解了。接下来,不过是收尾的工作。由此虽然宁王那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闻姝仍然有功夫欣赏他的美貌。她觉得他真好看,无比的讨自己欢心。
    他文文弱弱地站在一众人高马大的魁梧将士中,是最为得她喜欢的。
    屯骑校尉不停地回头看,想等着自己的救援军队。毕竟眼下这个情况,程太尉也想过,会让人来接应……
    此时两道巷子之外,曲周侯的府外也被包围了。
    马车被堵在路中,长水校尉领着军士,与曲周侯府上的人在巷中打仗。曲周侯亲自出来,与这些人动刀剑。世子闻若也留妻子在府中看家,自己披上了战袍,与巷子里的将士们打杀。马车中坐着宣平长公主,帘子掀开,她目光冷冷地看着这些人。
    女儿的人突围来通报,府外被军士包围,他夫妻二人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长公主声音发冷:“好大的胆子!你们竟敢拦我的车驾!”
    长水校尉骑在高头大马上,高声喊道,“长公主勿怪!我等是得太尉符节相传,在长安城中练兵。为不伤及无辜,各方人士应自动回避。君侯等人位高权重,尊贵无比,下官唯恐伤了几位,只想请几人在府中好好坐着。等我们练完了,便会挨家挨户地通知各位贵人。现在请几位退回去吧。”
    长公主被气笑。
    这般冠冕堂皇的话!
    闻若在厮杀中,退回到了长公主的车驾前。雨声太大,他几乎是吼出声,才能让母亲听到,“他们的人太多了!阿母,我们根本出不去!”
    长公主道:“你们打你们的,别管我了。我亲自驾车,前往未央宫。”
    “阿母!”
    “扶明,不管发生任何事,我都是长公主。”长公主目光垂下,看向身上溅了无数血液的长子。她温柔了目光,伸出手,拂去长子俊秀面孔上的血痕。她眼睫浓黑,对长子露出慈爱的目光来,让闻若有些不自在。长公主说,“扶明,听我说。”
    “……阿母……”
    “你阿父早年征战,身上有旧伤。我们不敢教你教得太好,恐遭了我那位早年疑神疑鬼的兄长的忌讳。幸好你与阿姝一样,自省颇多,不让我们担心。我要你现在跟在你阿父身边,保护好他。没人敢伤我,但你们就不一定了……扶明,不要出事。”
    “……喏,”闻若唇颤抖了一下,眸光紧缩,盯着车驾上翩然出来的母亲,“那您……您也小心……”
    长公主嗯一声,抬头,看向前方分不开的两军。车驾上的马夫车夫等人,早就被这些人杀了。长公主毫不留情地把车辕上趴着的尸体踹了下去,在吼声中,她握住了缰绳。
    “驾——!”她喊道。
    双马并蹄,甩甩鬃毛上的雨滴,抬起了前蹄,往前奔去。
    “让开!让开!”
    “拦住她!拦住她!”
    “莫伤了殿下!我看谁敢碰殿下!”
    巷中乱起,长水校尉目中寒冰骤起,不可置信地看向这位驾马的长公主殿下。长公主则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无所顾忌。她的目光穿梭无数人潮,穿越高墙高树,望向西南方的未央宫。那宫阙如莲花宝座,团团展开。那宫阙,等着她前去叩门,等着她进宫去……
    她要进宫!
    要她那位多年不理事的兄长来救自己女儿的性命!
    她一身素缟,在雨中被淋成落汤鸡。她全身冰冷,雨水将自己冻得发抖。她要在未央宫外大声哭泣,她要去拍门,要喊“阿兄救我”。她要自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长公主,她要自己成为那位深居幽宫、孤家寡人的陛下的妹妹!她要时光轮回,要当她跪在他面前哭泣时,重新勾起他的兄妹之情!
    当她无家可归时,她能够依恋他。
    当她女儿被害时,她能够求助他。
    宫门一重又一重,雨淋一遍又一遍。长夜渐深,灯火遥遥。长公主跳下马车,飞奔着跑向灯火阑珊的未央宫门外。她身后还在不断地打仗,还有无数人喊着“长公主”,叫着“殿下”。她扑向未央宫的宫门,在守卫惊诧的目光中,喊道,“我要进宫!我要见我阿兄——!”
    “阿兄——!”
    长公主拍打着宫门。
    夜已经很深了,未央宫宫门落锁,阒寂如夜间大兽。
    宫中夫人们被惊醒,却不知该不该管宫门外的哭泣声。良久良久,长公主扑倒在宫门前,宫门忽然大开,无数黄门提着灯笼,蜿蜿蜒蜒数里之外。站在最前方的黄门,在远方将士们的兵火照耀下,扶起衣衫沾满泥泞的长公主殿下,“陛下请您进宫……”
    长公主抬起脸,目光湿润。
    多少年了……
    她那位兄长……
    她那位早就绝情断爱的兄长,还能为她重开宫门……她感谢他未曾在这个时候抛弃自己。
    远远的,长水校尉吐了口唾沫,懊恼地招来手下的人,“去告诉太尉,我们失败了。长公主已经进宫,陛下……”他口中苦涩,“咱们那位常年不管事的皇帝陛下,为了他妹妹,居然还是开了宫门……请太尉做好准备吧。”
    长巷幽深,彻夜之战。
    还有一方人士,在定王府整装待发。
    定王夫妻在夜间被惊醒,王妃隔着幢幢帘子,看到门外灯火雨水下的江三郎身影。定王起身后,与江三郎一同登上了王府中最高的楼阙。江照白指给定王,让定王看四方蜿蜒如火龙的战事。
    定王张桐手扣着栏杆,指节发白,“太尉竟能调动这么多的兵……”
    江照白平静道,“今晚战事胜负难说。我料想曲周侯等人没那般好打退,但您也要做足准备。太尉能调这么多的兵,若有朝一日,他手中之兵对准您,到时候您再警惕,就晚了。”
    定王久久看着长夜。
    他发怒道:“太尉想干什么?!我这便调兵去……”
    “请殿下再等等。太子已与太尉反目,您再于这个时候去助了太子,您让太尉怎么想?您还没有能力与太尉为敌,今夜之战,我们只消让兵士做好准备。如果天亮时仍然没有人压下战事,您再出手比较好。”
    江照白宽慰定王:“太尉只是太尉,现在他还没有反心,您莫要火上添油,激起他的反心。他现在不敢剑指未央宫,我们且看宫中陛下,在这个时候,会不会出面……”
    说这样的话时,江三郎自己都不确信。
    长夜漫漫,而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皇帝陛下,在想什么……
    未央宫温室殿中,皇帝陛下披着衣,接见了狼狈无比的长公主殿下。长公主很久没这么近地看过她这位兄长了,灯火中,兄长盘腿而坐,面容委顿,略有虚胖。他神色疲惫地看着她,看她跽坐于他对面的方垫上。
    帷帐飞起,陛下淡声,“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帝陛下揉着额头:“太尉给朕的说法,小蝉是阿斯兰和一个什么公主的女儿来着?”
    长公主:“……”
    皇帝撩眼皮看她。
    长公主说:“您就当她是我和左大都尉阿斯兰通jian生的女儿吧。”
    皇帝:“……”
    被这个妹妹逗笑。
    他说:“哦,恕你无罪,我不追究。恕与这件事有关的其他人的罪,都由你来担吧。你说说看,朕还挺想知道你当年是怎么瞒过朕,给小蝉讨了这个舞阳翁主的封号……”
    长公主目色微恍:“那是十八年前的事了……”
    雨越下越大,天幕暗暗。
    长安城中气氛僵凝,离长安城千里之外的并州府宅中,阿斯兰懒洋洋地手臂撑下巴,看证据一件件摆在自己面前——
    “十八年前,中山国被覆,中山国公主与她的马夫去往幽州躲避长安的人。”
    “是时,宣平长公主与当时的车骑将军,已经在幽州待了一年之久。”
    “蛮族与大楚开战,长公主离开时,遇上蛮族兵马。她还遇到了昔日曾在长安城中见过的中山国公主……”
    往事历历在目。
    阿斯兰撑头听着,抬起眼,仿佛看到那位长公主坐于自己对面,将旧日伤疤重新撕开来。
    他听了一个悠长的故事。
    最后他们问他:“……中山国公主死后,您也离开大楚,去往蛮族。您不知道您女儿被救了出来,长公主收留了您的女儿。现在证据已经在这里了,您要动身,立刻跟我们去长安,接回您的女儿吗?”
    沉默了一晚上的阿斯兰,在他们紧张中,抬头,面具下,他的声音里带着笑,“去长安?不,我不去。我不会认回什么女儿的……这么多年来,你们以为我在乎吗?”
    “……!”
    阿斯兰一句话,便将一切努力打翻。

    第129章 109
    
    满室灯火,映着窗下的雨光华流连。雨淅沥不绝,耳畔时有春雷阵阵。蛮族与大楚的军马分立府院,目不斜视,彼此不跟对方交流。此时的室内,大楚与蛮族的交涉,也到了一个瓶颈处,双方半晌无话——众人给出证据,指证给阿斯兰当年之事,便是要阿斯兰有所作为,例如去长安认回女儿什么的。熟料阿斯兰轻飘飘一句“我在乎吗”就给打回去了。
    阿斯兰懒洋洋地坐着,漫不经心。晴天霹雳的爆料对他像是一个过往故事般,他从头到尾确实没表现过很在意以前事情的样子来。
    负责谈判的中郎令一慌,急道,“您对大楚仇视,不就因为当年中山国公主被烧死吗?如今我们告诉你……”
    “与我何干呢?!”阿斯兰似不耐烦,他笑了两声,从这笑声中,众人听出他往日的阴鸷狠绝来,“我本来就是蛮族人,我不喜欢你们大楚不是应该的吗?你们连我昔日曾为中山国公主的马夫都能找出踪迹来,可你们怎么就猜不到我最想做的,不过是踩着那位公主往上爬呢?”
    “我绝不屈居人下!”男人站了起来,高大的身材,当他站起来时,带给屋中跽坐的诸人难言的压制感,“我绝不会认一个大楚的人作女儿!”
    “过去的就过去了,我阿斯兰看着像是儿女情长的人吗?”阿斯兰抱臂,冷笑,他居高临下俯视众规规矩矩坐着的人,扣着手臂的手指动了动,几位大楚文官脸色就微变,似乎以为他要动手。
    中郎令张口结舌:“那是您女儿啊!您就不想认回您的女儿吗?我们万事俱备,只欠您……”
    阿斯兰嘿嘿笑。
    中郎令被他笑得面孔涨红,闭了嘴。他心里开始绝望,甚至恨上了那位右大都尉阿卜杜尔:都是这位右大都尉提起左大都尉,就用一种不屑的语气说左大都尉如何如何忘不掉他昔日的妻女。再加上阿斯兰性格不羁,对大楚又很仇视,众人总觉得认女儿这种给大楚打脸的事,他会很乐意做。
    他们都失策了。
    他们没想过阿斯兰不情愿。
    而左大都尉不情愿,他们试图与蛮族交好,又不能绑着对方去长安。
    众人满头大汗:太尉交给己方的任务眼看要失败了,得想想如何向太尉请罪……
    众人不由得打量阿斯兰,想看看事情是否还有回旋的余地。
    阿斯兰立在氆毯中央,今日戴的是青铜面具。面具上的兽类张牙舞爪,映着火光狰狞而可怕,就像是阿斯兰给人的印象一般。
    屋中几乎全是大楚的人,然阿斯兰旋身往门外走的时候,他们因有令在身,纷纷避让。阿斯兰走到门口,停了一停后,重新回头,瞥一眼屋子中乌泱泱的人,“真够无聊的。你们大楚人的花花肠子,我不关心。下次再拿这种小事烦我,别怪我对你们不客气。”
    他甩门扬长而去。
    屋中一片死寂。
    阿斯兰行在大雨中。
    他带来的骑兵们看到大都尉已经出来,纷纷跟上。他们铁甲哐哐,在雨中撞击发出脆响。骑兵们跟着阿斯兰走出了这家宅院,出了大门,又拐了一个巷子,到巷角的时候,阿斯兰忽然停了下来。
    他手撑着墙壁,面具下,吐出了一口血。
    连贯的,更多的积血被吐出。
    压制了那么久……从坐在屋中就开始煎熬,从他们的一言一语就开始热血上涌,从……他一直忍到了现在!
    “大都尉!”被阿斯兰换出来的乃颜从男人微弓的背脊处看到不寻常,心里一惊,忙过去扶人,想看看大都尉怎么了。
    乃颜才过去,一巴掌就随意一挥,扇向他面孔。
    阿斯兰的身手了得,他就是一掌挥出去,也让毫无准备的乃颜往后退了三四步。不仅脸颊滚烫火辣,胸口也一阵沉闷。青年口鼻耳目渗了血,眼前发黑,耳边嗡鸣。乃颜低下头,一声不吭。
    阿斯兰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不杀了你,是等着你戴罪立功。你敢把我的过往随口搬给大楚人!”
    “现在,给我滚!”
    乃颜沉默着,单膝跪下,手撑在地上。他郑重地向左大都尉行礼感谢,然他的大都尉只是冷笑着看他。乃颜行完礼后,也不擦去脸上的雨水,他转过身,走入夜雨幽深处。
    其余骑士仍然在等着。
    得阿斯兰怒吼:“都滚!别在我眼前妨碍我!”
    众人互相看看,不敢忤逆大都尉,只好转身离开。
    阿斯兰靠着墙,看他的手下们一个个离去,终于将空间留给了他。他们不知道,当他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他的手都在发抖。他气血翻涌,周身忽冷忽热,在这一瞬间,有走火入魔的征兆。
    耳边好像忽然响起昔日女子清冷中透着关切的声音:“你不是大楚人,自小学的也是你们蛮族人的武功。你现在要学大楚武功,经脉都得从头打……身负两套不同的武功,现今无事,日后武功精进,比旁的习武人更容易走火入魔。这可如何是好?”
    那时他回答:“我不会走火入魔。我要保护殿下您,绝不会给自己走火入魔的机会。”
    于是便听到女郎的笑声,似不在意他的保护。
    阿斯兰靠着墙,喘着粗气。
    他瞪直眼,盯着从上溅下来的雨水看。雨水打得他眼睛几乎睁不开,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耳边响起女子的声音,而多少年,他都不记得这个声音了……他瘫坐在地,发抖的手,费劲地把面具从脸上揭下来。
    走火入魔啊。
    他没法在那一瞬间杀掉乃颜。又不想在下属面前露出疲态,只好将他们赶走。
    而他坐在雨地中,一边咳血,一边大笑。
    青铜面具被扔到了地上。
    雨水清亮。
    打在男人的面孔上。
    一大半被火烧,一小半完好。
    被火烧的那大半张脸,疤痕坑坑洼洼,形状诡异,如鬼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完好的另一小半,却是清秀,俊俏,光洁无比,若神祇般。他的血从唇角渗出来,被随意一抹。在这半张脸上,非但不显得狼狈,反有妖冶之美感。
    他的面孔实在是很好的。
    非常的俊秀,非常的吸引人,非常的让人见之忘俗。
    阿斯兰常年戴面具,不愿让人看到自己的真容。一是不想为妻女毁掉的半张脸被别人指点,二是不想完好秀丽的半张脸吸引别人的目光。他好的,不好的,他讨人喜欢的,他着人厌恶的,都不想再交给别人评价了。
    阿斯兰从地上爬起来,提起自己的面具,冷绷着脸。男人就这么一张如鬼般的面孔,他在黑夜长巷中行走。
    他本来的面孔非常的好看。如果他不好看,或者他没有漂亮精致到一定程度,当年被俘送到大楚国境的他,根本到不了中山国公主面前。他少年时那般俊俏,却那般命苦。被送到市集上任人买卖,再由中山国买走。再辗转转手了好几次,他先是做公主殿下的脚凳,后成为了公主殿下的马夫。从此以后,他只为公主驾车,才不再如之前那般受苦。
    雨打在阿斯兰身上,每一滴好像都有重量。
    他想她的面孔在记忆中已经很模糊了,他却记得自己最后抱着她的骨骸,在烈火余晖交织的长河边大哭时的痛苦绝望。
    太黑了,也太冷了。雨水滴滴答答,将男人的脊骨往下压。他咬紧牙关,咬的牙龈出血,也不肯弯下脊骨半分。他生有反骨,谁也不服……他生平,也就为那么一个人折过腰。
    他想中山国覆灭后,她也要被问罪问斩。他带她连夜逃出去,他们一路逃到大楚边界,他求她跟他去蛮族。从此以后换他来照顾她,他很能干,他就算不能干,他也会努力去学去做。他在异国待了那么多年,他连大楚都适应了。他不可能在自己的国家活不下去……
    雨如墨啊,抬起头,看不到边界。墨汁瓢泼,整个天地都向着雨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