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表哥见我多妩媚-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害了。”
张术冷笑。
第一次,张染这么平静地把真正的目的说出来。
太子站得笔直。他选择这条路,自然知道什么样的后果。自己这位弟弟的漠然无情,自己绝对不是第一天知道。他对张染也很愧疚,知道自己带张染走了一条张染肯定不愿意走的路。他对旁的人还好,散了就散了。然张染是他弟弟,一直帮着他。当初他和定王斗得那么厉害,如果不是张染在那个时候站队,自己不一定……
太子正要开口,宁王已经先开了口。宁王用复杂的眼神看一眼这位兄长,道,“怎么做?”
太子:“……”
张染声音漠冷:“我已经被你拉到了这条船上,想下船也得付出一些代价。既然闻家都支持你,我只能跟上了。我会继续帮你,继续站在你这边。我不理解你到底要做什么,但你需要用到我的,吩咐就是了。只是兄长,如果你倒台了,莫怪我弃你而去。”
太子微笑点头,他从就没觉得张染这种脾气,会对自己生死跟随。张染在这个时候还跟他站在一起,没有转去投靠定王,他就已经很欣慰了。
张染瞥他一眼,冷静下来后,与太子面对面,反而无话可说。他转身就出了宫殿,只回头看了一眼那个被留在光线阴暗殿堂中的青年。他脚步停顿一下,某一瞬,感觉到了太子的倦意与苍老。
太子立在玄重色内殿中,尘土飞扬下,他袍袖宽大,眼眸幽深,看着虚空中的尘埃晃神。他一动不动,一直那般站着。不知什么时候,大厦会将倾,瓦片会碎屑纷飞。墙塌了,楼倒了,而张术必然还站在那里。
金光阳光从顶罩入,隔着一排排窗子,张染离开宫殿,走在廊檐下。他一步步地走前,侧着头,每一眼,都看到窗扇后的青年。那青年微笑着看他,让张染心中骤然大恸。
隔着一排排窗,张染听到太子说话,“五弟,若你有能力,请尽力护佑这个王朝。只有你这般性情,才能佑护我大楚……这是为兄最后求你的了。”
张染从窗下走过,窗纹映在他面上。一时亮一时暗,而他默然无语。
他原先以为自己了解太子,现在才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这位兄长有抱负,有想守护的。定王也一样,定王只是和太子的理念不和……然而他们都和自己的理念不和。
张染就从不操心谁做皇帝,大楚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也没清楚两位兄长真正在争的是什么……
张染立于白玉扶栏前,望着一座座宫殿出神。在这一时刻,他有所感应,觉得自己会见证些什么……他想他和妻子,和闻家,和太子,和定王,他和他们都不是一类人。然而那又怎么样?漠不关心的人才有能力帮他们做他们做不到的人。往往没感情,比有感情的人做起事来,更加完美。
他不理解太子,他始终觉得太子是蠢货,硬生生将自己作到了今天这一步。
但是大楚需要蠢货,他也依然会帮助太子。
很多人都在这个时候离开了太子身边,然宁王与闻家始终不弃。正是有这几人的势力在,于兵马生意一事上,太子才能立于主场之位。在宁王的安排下,太子快刀斩乱麻,先对并州程家军出手,向太尉问罪。
太子要停了所有的兵马生意,更在宁王的建议下,既然已经开了头,就把锋刃对准程太尉一人,莫要牵连太多了。
世家依然不罢不休。
程太尉却被逼得没有立场。
在五日的大朝小会不断后,在死了不少人后,程太尉于一日早朝后卸冠下跪,亲自撸下了并州郡守等几位要职,换上了旁的人。程太尉轻描淡写,将一切错事推到了并州手下,自己只担个“管教不严”的罪。太子胸中憋着口气,却也知道自己现在动不了程太尉。程家在长安势力有多广,他这次才看明白。太尉不能动,动了反扑更加严重。
太子只能任太尉认罪。
朝会散后,太尉仍然跪于甬道路上自省。他将在这里跪一个时辰,作为兵马一案的终结。朝中很多大臣倒了,并州程家军的好几个要职也倒了。太子要求重新制定御律,严禁贩卖兵马。之后还有些细枝末节双方需要谈,程太尉的认罪,起码将大处结束了。
太子伤筋动骨,这帮大臣们也不如何光鲜。世家的回击还在之后,太子正严正以待地等着……
许多朝臣从跪着的太尉身边走过。
大楚不兴跪拜。平时上朝,都基本没有需要下跪的礼数。然程太尉身居高位,竟然要在众目睽睽下跪一个时辰。众大臣从他身旁经过时,对着太尉指指点点,小声评价。程太尉不愧是太尉,这么多人看着他,对他面露各种神情,他也能面不改色。可以见得,即使被唾骂,程太尉也不会变什么脸色。
能走到他这一步,取舍之间,程太尉想得比旁人要深远多了。
定王张桐与江照白也路过程太尉身边。定王在程太尉身边留了两步,面露古怪复杂之意,却又透着几分不忍。定王要跟程太尉说话,旁边江照白低声,“殿下,太尉戴罪之身。您若好言相谈,反招了旁人的眼。”
张桐便随江照白一同离去,走了段路程,张桐道,“兵马生意向来有之。太子殿下在这个时候动手,伤及己身,实在是……”
江三郎随口道:“他们损的都是百姓们的利益。太子也是为国为民。殿下您莫太过心慈,您还没看明白吗?程太尉在并州、在长安的势力,都比你以为的要雄厚得多。太子不过试探了程太尉一下,太尉不过脱个冠而已……殿下您想想,太尉若是针对于您,您能撑得住吗?”
旁的人这般与太子等皇子说话,皇子必然震怒。然他们这位定王殿下不一样,定王殿下是出了名的好性子,江照白说话说得不客气,张桐非但不生气,还真低头反思去了。
张桐蹙着眉。
江照白再说:“等过两日,我将李二郎写的证据给您抄一份,你看看并州、陇西都在做些什么,就不会同情程太尉了。蛮族犯我边关,已经不可阻挡了。程太尉虽是您的外舅,您可不能太过相信他。您是想大楚和蛮族和平相处,程太尉却是想干脆把大楚卖给蛮族。”
张桐低声斥道:“我知道你与程太尉不和,然你这般中伤他,也不妥吧?”
江照白微微一笑,不跟定王殿下辩了,“您再看看就是了。”
“看什么?”
“太子殿下眼下看似胜了,然太尉是那般好对付的么?您且等着看,您眼中为民请命的太尉会如何对付太子殿下。我倒不是挑拨您与太尉的关系,只是让您提防着他便是。”
“太尉与太子是师生关系,太尉与您是外舅关系。对太尉来说,谁又比谁的关系近呢?端看有没有用,听不听他的话就是了。”
张桐自然是不信江照白的话的,并心中好笑。江照白隔三差五说起程太尉,评价一直是不太好。张桐原本疑惑,后来找人探知,得知江照白曾经差点娶了自己的妻子时,才知道若非程太尉阻拦……张桐心中别扭了两日,然他素来心性宽和,又从不见定王妃与江三郎私下有什么交情,江三郎也一直坦率无比,才没有将心事拿来疑神疑鬼。然张桐终于理解为何江照白不喜程太尉了。
只是江三郎的口才实在了得。
江照白并不是逮着机会就踩程太尉,小事他从来不说,每次说的时候,必然是程太尉与定王的原则有了冲突。
例如这次……定王口中斥责江三郎,实际上边关的兵马生意,比他以为的要严重得多。当他第一次得知时,也是心中惊骇。太子殿下拿大臣们下手,定王想到自己,若是他在太子那个位置上,他也会那么做……这帮大臣们,确实太过分了。
定王垂眸,想到:江三郎说太尉必将报复太子。不知太尉会如何做?
太子有闻家保护,世家想要动手,应该没那么简单吧?
程太尉跪了一个时辰后,上马车回府。马车中,程大郎为父亲揉着膝盖骨,面上冷寒,有愤恨之意。程太尉瞥他一眼,反而安慰他道,“不过是跪了一跪,没什么的。程家没有伤筋动骨,为父也算跪的值。”
“张术那厮竟如此侮辱父亲你!我程家定不饶他!”程大郎恨声。
程太尉闭了目,并不接程大郎那般口。侮辱么?确实挺侮辱的。他自然会报复回去,给太子吃些苦头。程家在长安扎根多年,势力庞大,又背靠并州的军队。哪是太子这种小娃娃动得了的?不自量力——既然太子扶不起来,换人就是了。
虽然觉得定王性格太软,容易被江三郎那种货色蛊惑。然性格软,也有性格软的好处……
想除掉太子,得先动闻家。
程太尉手扣着扶板,慢慢想着:动闻家吗?闻家皆是军人出身啊。要动闻家,双方就要打起来……
程太尉摸着胡须喃喃自语:“我一贯是不想动粗,不想打仗的……”
程大郎理解他父亲,若是程太尉想打仗,在并州那边的军队,又何必跟蛮族的右大都尉打交道?程太尉并不想跟蛮族打仗,并试图结束一切战争……
程太尉与程家大郎回去了府中,接到了来自并州的急报。同时程三郎家的三夫人也等候在外,程太尉让人叫她进来。三夫人林清河急急跟程太尉欠身行礼,就赶紧开口,“尊嫜(公公),我父亲说他的信函给您了……”
程太尉抬了下手,示意她不要说了。
林清河紧张地看着程太尉阅信,心中实在不安。她偷偷让自己的父亲去查当年丘林脱里一事的疑案,并没有跟两位程老说过。她想查出真相,想一个个去报仇。之前一直好好的,父亲并没有提出不对劲的地方。却是这一次,父亲来信说消息太过重要,他已经越过她,直接写书给程太尉了。
林清河并不知道父亲在边关查出了什么,但是林清河知道君舅清楚了自己不相信他们,应该会震怒……林家娘子在家中目下无尘,嫁到长安程家后,家中她最怕的,就是程太尉。
林清河忐忑不安地等着程太尉的审判。
却是太尉并没有发怒,而是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看完信函后,交与了程大郎。程大郎一目十行,慢慢露出了惊喜之意,听程太尉笑道,“这可真是瞌睡递了枕头过来……闻家女蛮夷出身,一个外邦女子,我倒看闻家要如何解释,太子要如何兜住。太子那般仇视蛮族人,他自己的表妹却是蛮族人……呵呵……”
林清河:“父亲……”
程太尉打断她:“你先闭门反省去。虽然你这次自作主张,却给了我们一个好消息。”
林清河疑惑。
程大郎看了这位弟妹一看,看父亲并不反对,于是一五一十地把陇西林将军的信件内容告诉了林清河。林清河渐渐欣喜:“我就知道!他们隐瞒真相,害了我夫君。那闻家……”
程太尉说:“这是我们的事,你不必操心了。”
“我想为夫君报仇……”
“报仇?”程太尉好笑,“政事一瞬万变,岂是你的小儿女情长说得清的?莫来捣乱。来人,将她关起来。”
林清河愕然,愕然后又愤怒。从程太尉和程大郎这里,她看出那两人所谓的报复,肯定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他们是为了换取更高更好的利益,他们并不像自己这般仇视那些人……她夫君的牺牲,在他们眼中,根本不算什么!
林清河心中发冷,为这一家子的没有情谊。可是她毫无办法!她在君舅跟前,连话都说不上!为他人做嫁衣!何等可笑!
程大郎在林清河被拉下后,挽了袖子,激动无比地跟父亲说,“那我们现在就叫破这件事……”
程太尉笑容加深:“不急。先计划一下,找到更多的证据。闻平那厮,对他小女儿如何,我是最清楚的了。我们先斩后奏,才能让他说不出话……对了,你去查查那个闻家幺女,到底是谁的女儿。林郎疑心是阿斯兰和长公主的女儿……长公主?呵呵,我是不信的。让我们的人去查,这背后,肯定还有一个被忽略的人……”
“通知人手,在并州稳住阿斯兰。让阿斯兰主动来长安,来认回他的女儿。这般奇耻大辱,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记住!让阿斯兰亲自来确认这件事!对阿斯兰礼待再礼待!我们送他女儿回去,想来他会高兴得很……”
程家的人,在程太尉的示意下,悄悄开始了这一系列事件的安排。
某日暴雨之夜,在并州某处将军的府宅中,众大楚人士,恭恭敬敬地将蛮族左大都尉阿斯兰请来了府上。
他们一开始通过右大都尉阿卜杜尔,向阿斯兰示好,说找到了阿斯兰的女儿。后来阿斯兰的骑军队到来,阿卜杜尔便被挤了出去。阿斯兰根本不想和阿卜杜尔分享自己的事情,阿卜杜尔纵是万分好奇,在这位凶残同僚的眼皮下,也只能灰溜溜退回了自己的地盘。阿卜杜尔天天望眼欲穿,想知道阿斯兰和这帮大楚军人谈得怎么样了……
大楚军人也不知道他们谈得怎么样了。
阿斯兰只说了一句:“证据。”
就把一切事交给他们去忙了。
之后阿斯兰住在并州某府上,却沉默寡言,对此事再没有说话。
直到此夜,长安城中送来了所有该有的证据,众人才将阿斯兰请来。将军当面,恭恭敬敬地向那位不知道什么表情的面具男人揭示当年被刻意掩饰住的真相……
同一时刻,雨水哗哗作响,天地间只听到雨声。
闻蝉坐于屋中,向青竹讨教女红。她想给自己的新婚表哥做双鞋,然她的秀气女红又不够用,便向青竹询问。一室灯火温温,一众年轻侍女们围着翁主,说笑着陪她玩耍……
忽然间,哐哐哐,府宅大门被重重拍响。
有人在府门外吼:“开门!我奉太尉之命,前来捉拿蛮夷之女入狱!我有太尉符节为证!开门!”
众侍卫通报。
众侍女面色大变,苍白无比。
于一众惶惑中,闻蝉站了起来。
第127章 019
侍卫冒着雨出去看后,说外面的人是北军中的屯骑校尉所带领的军队。长安的兵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军基本是宫廷宿卫军,北军一部分是执金吾,另一部分则是北军的主力军队,由五校尉所统。今晚前来李府中喊着要缉拿闻蝉的,便是五校尉所统军队中的屯骑校尉一支。
太尉在朝廷中,历来对军队有最高指挥权。更何况现今皇权旁落,皇帝根本不理朝政,长安的军队,更是一心听从太尉的安排了。只年前李信在南军中待的那段时间,宁王趁机换了南军的一班人马,没有让太尉完全控制宫廷。然长安的军队,大体上还是太尉所领。
今晚雨夜叩门的屯骑校尉,自称拿了太尉的符节,要捉拿闻蝉这个所谓的蛮夷之女。
侍卫们小心去前方打探情况,后院屋宅中,侍女们围着翁主转,又慌又茫然,“什么蛮夷之女?他们是不是弄混了?他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捉拿翁主您!”舞阳翁主可是皇亲贵胄,这帮军士竟这样大胆?!
侍卫长一身淋着水,落汤鸡一样站在屋外檐廊的下方。雨太大了,从外飘进来,他不停地伸手擦脸上的水。
隔着一道帘子,侍卫长跟屋中的翁主汇报情况,“属下去问了。外面那帮叩门的,就是说您混淆了什么血统,他们要拿您下牢狱拷问。属下让人隔着府门跟他们说话,好稳住他们。但恐怕也稳不住多久……翁主,眼下情况不明,您万万不能落入他们手中。不如我们从后院小门中出去,属下等拼死护送您离开。”
侍卫长条理分明的一段话,听得青竹连连点头。
闻蝉却并没有被说动,她想了下,问道,“外面有多少人?”
侍卫长咽口唾沫,苦涩道,“数不清。一整条巷子被排的密密麻麻,看不到尽头。估计一个营的人都来了。”
闻蝉心中一惊,走了两圈。她父亲曾是将军,她虽然小时候不习武,也耳濡目染,从父亲那里听了很多故事。一个营的军队啊,少说也三四百人了。太尉调了这么多人来自己这里……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必然会惊动人,然太尉仍然这么做了……
望着众女慌乱的面孔,闻蝉心中也一时茫然,举目无措。她不觉地想:程太尉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说我是蛮夷之女?为什么要拿我问罪?还这般有恃无恐?他们不知道我是翁主么,不知道我阿父阿母都在长安吗?他们……
冷静。
闻蝉闭上眼,这般告诉自己。
她忽然一瞬间,想起李信曾经跟她说的话。他说:“当你看不透别人想什么时,就不要去想了。对方如果急切,他们肯定急需你知情。你不着急,他们反而要着急。你不如等等看——进攻永远比守卫来说是最好的防备。尤其是第一面接触。”
李信擅长打仗,擅长进攻,擅长跟人玩心理战术。当他闲聊时,会与闻蝉说很多……
咚!
她心头疾跳,骤然睁开眼。大雨瓢泼中,又有侍卫冲来了屋外,“翁主!他们在撞门了!”
咚——!
话声未落,又一声撞门声响起。后院与前院隔着那么长的距离,然屋中这帮娘子们听来,都觉那破门声近得仿若就在耳畔。有些胆子小的,更是在震耳欲聋的撞击声中,吓得跌坐在地,捂着嘴啜泣。
一个人啜泣,更多的人跟着啜泣。屋中弥漫着悲观又沉闷的气氛,众女纷纷慌了。
“哭什么?!”闻蝉叫道,“我还在这里,还不到你们哭的时候!”
她几步走到门口,一把掀开了帘子,与惊讶的侍卫长对面。女郎刷的一把抽出他腰间的剑,雪亮的剑锋在雷光中闪着寒光。闻蝉抽出长剑,直指身后屋中哭泣的侍女们,声音清晰而坚决,“谁再哭,堕我之名,我先一剑杀了她!”
屋中青竹和碧玺等几女,领会过来翁主的意思,立刻斥责众女,制止了她们的哭声。
咚——
“报!长官,啊不翁主,”又有年轻侍卫从院外跑了过来,想向侍卫长禀告,过来时才看到翁主就在侍卫长身边,忙换了称呼。他声音里的焦急不加掩饰,“门要被撞破了!”
侍卫长心急:“翁主,您快跟属下走吧。郎君临行前,嘱咐我们……”
“不管我表哥临行前嘱咐过你们什么,当我还是女君的时候,你们就得听我的命令!”闻蝉打断他的话,众侍卫少见翁主这般有主意的时候,都不由愣了一愣。他们见翁主往前走,裙裾拖到了长阶上,风中雨水飘上她的衣衫,而她望着雨水凝视。
闻蝉不由分说地提着剑沿着长廊往外走:“我不能走。他们要拿的人是我,我走了,这里就溃不成军了。”
她在长廊中行走,风雨如吞龙般随行两边。它们从外飘入,溅在女郎的眉眼上。她衣着繁华,长裙在雨中拖成了一道。手中的剑,天边的雷,映着她秀丽无比的眉眼。依然是那般的明艳动人,明艳中,有说不出的让人惊艳的韵味,更有风雨无催的强硬。
她提着剑往前,众郎君跟随在后。
翁主一心要往外走,侍卫郎君们跟随着劝说,“败就败了,留得青山在……”
闻蝉回头打断他们:“这是我的家!是我表哥留给我的!我不能让他回来,看到他的心血被付诸东流!”
“……”众郎怔忡。
“你们派一队人从后院小门那里突围,我在前院帮你们争取时间。太尉敢派人来这里拿人,必然是着人绊住了我阿父阿母他们。你们托人去送信,其他人都跟着我走。我一介翁主,虽不如公主之贵,却还不由人说拿就拿!”
“今日,也许要跟他们打一仗了。”
“女君……”前行中,另一对人马跟了过来,抹把脸上的水。这些人是李信留下来的,从会稽调过来,是李信的私兵。他们身上有军人的血腥戾气在,平时怕吓着翁主,得李二郎吩咐,不要去后院打扰翁主。现在府中出了事,他们原本打算与要冲入府的卫士们大干一场。不料听到消息说翁主来到前院了,便匆匆过来接应。
这些人也想劝翁主离开:“咱们在前面挡住他们,女君从后门走……”
闻蝉说:“我知道你们的主意,不过是拿命为我搏路而已。你们是我夫君麾下,是要随他打仗的,而不是为我无辜牺牲。”她看着满天大雨,出了一会儿神。她其实向来无视地位远低于她的人的性命的,从认识李信开始,她才渐渐把他们的命也当做性命……
闻蝉说:“我表哥说,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就进攻。我站在这里,我不走,所有人就都还有机会活命。派人出去突围,比带着我突围更方便。既然我已经派了人,不如我留在这里,起码让他们顾忌一二,不敢下杀手。”
“女君、女君……”众人深深望着闻蝉,良久说不出话来。他们吸着腮帮子,无比的激动,热泪盈眶。李二郎在意他们,他们知道。他们从没想过翁主这般身份的人,也能平易近人……众郎君心中热血汩汩流动,恨不得肝脑涂地以报翁主知遇之恩,“属下定不让人冒犯翁主。”
闻蝉不言不语。
她依然知道这不过是言语激励。不管是她父亲,还是她夫君,面对兵士时,都会采取这种激励人心的手段。她心中其实愧疚,她其实觉得自己利用了这些人对自己的忠心。她越是态度温和,他们越会为自己去拼死……闻蝉咬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拖住撞门那些人!留自己的人前来接应!
闻蝉高声:“郎君们,你们要么是我的人,要么是我夫君的人。今日我府中有大难,你们且随我杀出去!好留有一线生机!”
“喏!”
“唯!”
郎君们站在雨中,与舞阳翁主一道站在大雨中。他们在风雨中擦着手中冰刃,他们跟随闻蝉走向前府门的方向。每往前一步,撞门声、府外的怒吼声,都震动着脚下之路。他们跟着闻蝉,站在府门前,迎接接下来一场大战!
雨如注倒,倾泻万里。
府门在撞击中,终于砰地倒地。门后,一大批穿戴铠甲的军士,与门前的众府上护卫们迎视。大门倒地,尘土飞扬。然尘土刚扬起来,又被湿润的雨水压了下来。
屯骑校尉看到了府宅中众郎君护着的闻蝉,他高举手中符节,大吼道,“闻氏女!太尉已经查得,你根本就不配是什么翁主!你不过一介蛮夷之女,你父亲乃是蛮族左大都尉阿斯兰!你这个蛮夷之女,你欺君之罪、罪大恶极!你若有脸,便当场自刎于此,我方留你府中人性命!”
蛮夷之女?!
府中众人神色不动。
从他们拍门时,这个词就被叫喊了。到现在,大家已经从一开始的震撼,到听得麻木了。再有翁主有令,众人已经做好了厮杀的准备。对方军士仍然叫阵大骂,这边的人,却握紧了手中武器。
闻蝉抬了手:“放箭!”
砰砰砰!一支支箭从高处射下来,向府门插进去。无数的箭枝如密雨般,直指军队前方的屯骑校尉。校尉差点被迎胸的一支箭射中,心惊肉跳地往后跳开。
隔着无数雨帘,隔着数不清的人头,舞阳翁主的轻笑声如在耳畔,“不管你们抱有什么样的目的,我现在还是翁主。你们闯入私宅,闯入我的家。我拿下你们,并没有什么罪!”
校尉咬牙,没想到这个小女子没有被自己手中令牌吓到。他不敢再说话,唯恐自己成为箭靶子。他抬起手臂,身后的军士们大吼着,冲向了前方的王府侍卫们。兵戈交战,双方混战一处。
门前大战,双方人马打得根本看不清楚。
校尉不停地吼:“擒下舞阳翁主!擒拿住她!”
闻蝉微笑:“你不是说我不是翁主吗?”
校尉狼狈无比。
一个小兵大叫一声,提着枪冲向被护在后方的闻蝉。他手中的枪对准闻蝉,冲扑过去,想要擒贼擒王。闻蝉一个躲闪,再反手握住那小兵手中的枪,她身子旋开,手腕灵活一扭,枪便转了方向,往来的方向挥去。
眼尖的校尉看呆了:舞阳翁主还会武?!
他叫道:“你果然是蛮夷之女!劝你不要做无谓的反抗了!跟我们走……”
闻蝉在打斗中,看己方势力处于弱势,被一面倒地压下。她心中焦急,眼看对方校尉在冷笑,便抬高声音说话,让自己的声音被所有人都能听到——
“我夫君前往边关,为太子做事。你们趁他不在时,来府宅针对于我,是为不义;我身有封号,我是翁主,你们没有拿到陛下的圣旨,就想要我认罪,把我指认为蛮族人,是为不忠;我只是一个弱女子,你们一帮男人对我下手,还要调集军队来,是为不仁。你们这般不忠不仁不义,有何颜面立在这里?!”
打斗有一瞬间迟缓。
“你!”校尉怒红了眼,看自己这边的军士们被闻蝉三言两语压住。他意识到这个小女子没那么好对付,太尉说要她认罪,现在看只能让她先死了。他一把夺过旁边一人手中的弓弩,长箭对准远处的翁主。
嘣一声。
长箭脱手,直飞向闻蝉。
屯骑校尉在军中被称为“神射手”,他先前不屑于跟一个小女子动手。然这个小女子这般能说会道,绝不能留了!
那支长箭穿梭众人,向人群后的闻蝉飞去。
闻蝉往旁侧躲闪,那箭却仍像长了眼睛般跟随着她!
“翁主!”众人吼道,一个个扑过去想救翁主,却被对方的人拦住。
闻蝉跌坐在地,眼见箭支离自己越来越近。她心口一阵发冷,看那支箭……
在一众嘈杂的声音中,有一声极轻极脆的嘣声响起。
另一支箭从旁侧飞了过来,准确无比地射向了之前那支箭的箭杆。后面的箭气势汹汹,力道又稳又快,在眨眼的时间,就让之前那支几乎要射杀闻蝉的箭枝偏了方向。
大雨中,所有人听到了一个冷厉的女声——“谁敢动我阿妹,从我尸体上跨过去!”
一只冰冷的匕首,在屯骑校尉毫无反应时,从后抵上了他的脖颈。
众人齐齐看去,见府门后,白衣女郎从外步入。
闻蝉惊喜叫道:“二姊!”
闻姝挟持着屯骑校尉,一步步走入府宅中。她走在雨中,衣裳湿水,面容雪白而寒气森森。她身后只跟随着一个低着头的女郎,便敢这般进来府宅。众人皆被她周身的强大气势所惊,纷纷为她让路。
雨飘落。
某一瞬间,跟随闻姝的女郎被雨弄湿了眼睛。她揉眼睛的时候,抬起了头。众人齐齐深吸一口气,看到了这位女郎的面孔——与他们要捉拿的舞阳翁主,竟有七八分相似!
这般相似!
屯骑校尉顿时生了不妙预感。
他吼道:“杀了她!”
闻姝抵着他脖颈的匕首就深了一分,声音更高,“谁敢?!”
雨如灌,声如磬。
宁王妃站得笔直,温柔地望向自己身后缓缓站起来的美丽妹妹。
第128章 10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