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之逐鹿中原-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崩!”大成军的两侧同时发出一声巨响,无数巨大的弩箭从那巨型的机弩中咆哮着飞了出去,如同一片乌云遮住了阳光,以近卫军身上的甲胄,别说这种威力巨大的机弩,就算是普通的弓箭在这种距离都可以对他们造成致命的伤害,在重型机弩的攻击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即使是某些聪明的抄起了盾牌的人也一样躲不过这场灾难,他们那轻便的盾牌顶多能够挡下普通弓箭罢了,面对机弩形同虚设。
“啊!”同样的惨叫,被重甲步兵砍死的人与被机弩射杀的人叫声完全不同,这是一种绝望的惨叫声,声音中甚至带了一丝哭腔,因为他们发现面对这种变态的武器,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御能力,自己的甲胄也好,身体也罢,均被无情的穿透了,自己整个人就像是一块豆腐一样不结实。每个人在临死前都几乎有同样一个想法,还不如被重甲步兵杀死好些。
轻型铠甲面对重型机弩,毫无抵抗能力,一根弩箭在射穿一个士兵的身体之后,大多会余力不歇的奔向下一个人,甚至有的连续将三个人射穿后才力尽落在地上。比起刚刚面对重甲步兵,现在更加像是一场屠杀,敌人没有死伤一个人,而自己这边却死伤惨重,虽然机弩的发射速度慢,但是杜绍权却不会浪费这点时间,在机弩发射一轮完毕之后,往往会有一队弓箭手上来填补空缺,直到机弩重新装箭完毕之后,弓箭手才会退下,在这样的轻重武器的配合之下,大梁近卫军体验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恐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不过朝前冲出了五十步的距离,两侧的士兵已经有近万人倒下了,这是一条用鲜血铺成的道路,每一步都要付出甚多。
华御廷和陈宏此刻心都快滴出血来了,尤其是陈宏,他最为担心的就是大成的机弩,没想到越是担心越是碰上,自己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就这样被人家像割麦子一样收割了性命,没有一丝抵抗能力。华御廷一阵阵心寒,杜绍权果然名不虚传!以重甲步兵挡在前面迎接骑兵的冲击,而后在两侧布下了如此强劲的远程攻击武器,自己所有的战术都事先被人家预料到了,自己就像是一只没头的苍蝇扑进了敌人的陷阱中,毫无反抗之力,他不禁对自己产生了一丝怀疑,“我真的是他的对手吗?”华御廷不敢确定。
第二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
————————————————————————————————————
“干得好!”杜绍权身边的将领们大声叫着好,大帅的手段果然不同寻常,以寡敌众,到现在为止不仅没有落入丝毫下风,反而一直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敌军最为强大的八万骑兵发动的攻击被大帅无形中化解了干干净净,并且对其进行了有力的反击,截至目前为止,足有一万余敌军被诛杀,而己方的损失不过是最前面的数千长矛手而已。
无论是看到敌军疯狂的攻击,还是听到属下的叫好声,杜绍权的脸上总是波澜不惊,作为一军统帅,他要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急躁冒进,不仓皇失措,“机弩再发射一次就撤下来,”他命令道。
现在大梁近卫军已经距离机弩所在的位置不过几十步远了,机弩再不撤下就可能会被毁坏或者夺走,这都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它太珍贵了,整个大成军中也不过有一千架而已。
“第三套方案准备实施,”杜绍权的声音那样冷静。
“是!”传令兵迅速的跑了下去,传达主帅的命令。
又一轮的射击之后,机弩被迅速撤了下去,但是对面的近卫军却不肯答应,他们在这种机弩下面损失了太多兄弟,至少要毁掉它才能平息心中的怒火。
“冲啊!”近卫军骑兵高声叫嚷着冲上前去,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那些机弩,却不是敌军的士兵,每个人心中都是一样的想法,两条腿本来就跑不过四条腿,再加上笨重的机弩,近卫军越冲越近了,最前面的士兵狂笑道,“你们给我留下…啊!不好!”没等自己的话说完,他就觉得坐下战马动作一滞,然后自己就猛地朝前面飞了出去,凭经验他知道,地上有绊马索。
不错,地上有绊马索,并且有数十道之多,近卫军的速度过快,看到前面的同伴被绊倒,后面的人即使想要勒住战马也是做不到的,惯性让他们无奈的冲向了前方,然后毫无例外的被绊倒,有些人被摔死,有些人被战马压死,而更多的则是被后面的同伴砸死,知道数百人被绊倒之后众人才得以停住脚步,一个个大骂不已,刚刚众人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远处的机弩身上,地面上尘土飞扬,谁也没有注意到竟然有这么多绊马索。
正在这时,无数步兵突然涌了出来,死死的拦在了近卫军前面,近卫军像是一块海绵,而大成士兵则像是水一样侵入其中,两军将士混在了一起,这时近卫军骑兵的冲击力再也发挥不出来,只能被迫与敌军进行混战,而与此同时,原来后面用来牵扯重甲步兵的同伴却已经顶不住了,渐渐有了溃败的趋势。
“该死的!”华御廷和陈宏心有灵犀般同时恨恨的骂了一句,从开战至今,己方的一点便宜也没有占到,所有的优势都被对方随手化解掉了,自己一直束手束脚,得不到发挥的机会,杜绍权的招数连绵不绝,用同样数量的步兵将敌人的骑兵缠的无技可施,华御廷现在感觉自己像是被绳子捆住了手脚,浑身是力气却没有办法挣脱,胸口一阵发闷,难受的很。
“全军上前!”华御廷再也顾不得什么了,再这样下去,八万步兵非得被人生吞了不可,现在只能依靠人数上的优势了。
“全军压上!”陈宏看到华御廷的动作之后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一共十五万大军一股脑的冲向了战场,再也没有留半分余力。
陈宏带着自己的亲兵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挥舞起手中的大刀扫平前面的一切障碍,寻常大成士兵哪里能够敌得住他,一个个被砍倒在地,直到陈宏的亲兵队与重甲步兵相碰撞的时候才嘎然而止。
就像是一脚踢到了一块铁板上,陈宏这样形容自己与大成重甲步兵的第一次碰撞,他真切的感受到了重甲步兵与普通士兵的实力差距,大成的普通士兵已经足够强大了,但是重甲步兵却更加强大,陈宏身边的亲兵都是从近卫军里面十里挑一选出来的精锐,但是遇到了重甲步兵,往往己方需要付出两个人的代价才能杀死对方一个人,而且差距还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实力上,重甲步兵之间的配合简直妙到巅峰,没有一点瑕疵,陈宏不禁想到,这样一支部队,也许就算是十万大军也难以与之抗衡吧。
陈宏和他的亲兵队完全陷入了包围之中,他们左突右闪,可就是冲不出包围圈,陈宏有些后悔自己的大意了,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武勇怎么样也能杀出一条血路来,为己军涨些士气,没想到敌军竟然是如此的强悍,以致于自己数百亲兵却无法脱困。
看到陈宏被包围,华御廷有些慌了手脚,急忙指挥人赶去营救,一个近卫军步兵千人队被派了上去,结果不仅没救出陈宏来,反而把自己也陷了进去,华御廷眼睛都急红了,亲自带人冲了过去,他武功尚在陈宏之上,手中的大刀也是一件利器,大刀起处,虽然有些费力,但还是能够割破重甲步兵的铠甲,将其杀死,不一会儿功夫,六个重甲步兵死在了他的刀下,他身边的亲兵也勉强挤出了一条小小的通道,与陈宏得以汇合。
“这些人太强了!”华御廷忧心忡忡,凭借他的武功,不敢说是万夫不当之勇,起码寻常士兵百十个还不放在他眼里,年轻时万军中冲锋陷阵也是常有的事情,可是现在却完全不同,仅仅杀了几个人就已经累得够呛了,他必须要倾尽全力才能够杀死一个人,对方的防御力实在是太强了,而且手中的长刀也十分具有杀伤力。
“快走,此地不可久留!”华御廷一边砍翻了一个敌人,一边大声招呼着陈宏,陈宏不敢怠慢,手中大刀连挥,将身边的几个敌人逼退半步,纵马冲了出来,与华御廷汇合一处。
“大帅快走!”两人的亲兵拼尽了全力打开了一条通道,拼命的高喊道。
“杀!杀了华御廷!杀了陈宏!”显然,重甲步兵都认出了这两个人是谁,杀了这两个敌军的主帅,敌军必定一溃千里,因此许多勇悍的士兵已经冲了上来,两人亲兵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恐怕马上就要撑不住了。
“看刀!去死吧!”一个重甲步兵大汉猛地撞开了人群,身着数十斤的重甲竟然高高跃起,手中长刀闪电般砍向华御廷,而此时华御廷的兵器却被另外一个人架住,难以回头,“我命休矣!”他知道自己可能要完了,只是他十分不甘心,因为看那人的甲胄,显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罢了,死在一个这样的低级军官手下,对他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大帅小心!”华御廷身边的两个亲兵见此情景,丢掉了各自的对手,拼着被人在背后砍上一刀的危险猛扑到华御廷身前,死死的挡住了那必杀的一刀。
好锋利的刀,好大的力道,两个挡在华御廷身前的亲兵竟然同时被砍成了两截,华御廷大惊,不敢稍作停留,手上加大力道,一刀砍下了敌人的脑袋,然后拨马便走,他受了这一惊吓,刚刚一刀已经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再也难以战斗了,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是万幸了,更勿谈为亲兵报仇。
两人亲兵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两位将军开辟出了一条生路,两人先后脱险。“上!拖垮他们!”脱离陷阱的华御廷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就急忙命令道,眼前的敌人不是等闲就能够战胜的,以大梁军目前的实力,只有依靠人数多的优势将其拖住,试图待其力气衰竭的时候一举杀之。
两军近三十万大军混战在了一起,大梁的步兵和大成的重甲步兵,大成的步兵和大梁的近卫军骑兵全部都混在了一起,挤成一团,甚至有些人都难以挥舞起兵器来,打的难解难分,每一刻都有无数人失去了生命,地面渐渐被人们的鲜血所染红了,鲜血和泥土相混合,甚至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沼泽,三十万人在这个鲜血的沼泽中苦苦挣扎,每个人都失去了理智,失去了目标,到了后来,他们甚至只是本能的挥动兵器而已,只是为了保证自己不被人杀死,到了这时候,士兵们再也体现不出实力上的差距,彼此相差无几。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太阳落山,两军将军一个个累得手都抬不起来了,手中原本轻巧的兵器现在变得重逾泰山,华御廷也好,杜绍权也好,都知道今天打到了这种程度,已经难分胜负了,两军实力相当,士气上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在最初的突施奇计之后,杜绍权也没有了有效的动作,只能由得双方进行这种没有技巧的死斗。
“鸣金收兵!”这次轮到了杜绍权和华御廷心有灵犀,既然事不可为,那就不要为之了,这样打下去谁也占不到便宜,大梁军胜在人多,大成军胜在有重甲步兵这个杀手锏,因此两人决定各自收兵,再想其他办法。
看着自己身边一个个退去的敌人,甚至没有人想过要去偷袭,大家都累了,累得只想好好休息一下,吃个饱饭,仅仅是把军队撤回城里,大梁军就用了足足两个时辰,天黑了才全部退了回去,当然,大成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两军各自收兵清点伤员,大梁军伤亡惨重,仅仅是近卫军骑兵就战死一万余人,受伤者数千人,其中有三千人左右暂时失去了战斗能力,近卫军步兵战死四千人,轻伤三千,重伤一千五百余,其他部队战死近一万五千余人,伤者不计其数,这一战下来,大梁军整整损失了近三万七千战斗力,可谓是触目惊心了,其中近卫军骑兵的伤亡大多数都是由大成军的重型机弩造成的。
大梁伤亡惨重,大成却也不好过,以重甲步兵如此强悍的防御力还损失了近三千人,其他部队更是损失了一万余人,兵力迅速降至六万余,这还多亏了杜绍权的奇谋,否则损伤人数怕不是要增加五成。这一战可谓是以少胜多了,以八万兵马抵抗二十三万之众,双方损失的比例还能够达到一比二,算得上是一场大大的胜利了,只是局面却并未因此而得到多大的改变,大梁军仍有近二十万人,而大成军则只有六万余人,就算以后每天都能够保持这样的胜利,大梁军凭借人数的优势也足以将敌军耗死在这里了。
城内城外此时都在做着一样的事情,炊烟袅袅升起,拼杀了一天,每个人的体力都到了极致,能够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每个人都倍感庆幸,虽然有很多同伴都已经不在了,可是幸亏自己还活着,很多人都是平生以来第一次这样真实的感觉到生命的珍贵,活着真好。
夜里,在汶西城内的大部分大梁军将士们都进入了梦乡的时候,城外的大成军却并没有闲着,杜绍权派出了每队三千人,从夜里二更天开始,每隔一个时辰换一队人马,在城下敲锣打鼓,人喊马嘶,害得城内的所有人都没有办法好好休息,用厚厚的棉被捂着耳朵都无法阻挡那吵人的声音,华御廷气得快要炸开了,不顾士兵们的疲惫,大半夜的带兵出城,可是每次守军出来了,大成军就退回去,固守营地,三更半夜的华御廷想要攻营也不方便,只能讪讪的退回,当大梁军退回城内,大成军便又上来吵闹,如是大梁军再次出城,一切照旧,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天亮,城内自华御廷而下,没有一个人休息好了,第二天大家互相一看,全都是兔子一样的眼睛,红的快要渗出血来了,经过了一天的厮杀,又是一个晚上没能休息好,大梁军的疲惫可想而知。
就在华御廷和陈宏整顿大军气势汹汹的准备出战的时候,从后方传来了一个消息:郑虎从东山郡出兵,八万大军直扑淮西郡,同时宋仁率七万大军直奔陇西郡,赵凌云率十万大军与驻守在彰武郡北边梁河郡的王颍的十二万大军接火,东部四郡的三大势力范仲逸、阮雷、黄远光不知道什么时候达成了一致,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兵临莱芜城下,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五个势力共四十五万大军同时发动,大成、大梁两国的南部诸郡同时受难。
此时大梁的淮西、陇西两郡的守军加在一起也只有不到十万人,且其中大多数为新兵,只有不到两万的老兵,而由大成大将黎岳明镇守的莱芜郡虽有十万守军,可是面对的却是倍于自己的敌军,也是难以长时间支撑下去,梁河郡的王颍虽握有十三万大军,但是精锐也只有七万而已,面对赵凌云身上的压力也很大,显然没有余力帮助黎岳明了,四郡同时告急,再不派出援兵的话,恐怕半月之内就会落入敌手了。
“大帅,城外有人请大帅相见,”正在华御廷和陈宏等人发愣的时候,一个传令兵进来禀报道。
“哦?什么人?”华御廷问道。
“听说是大成主帅杜绍权。”
华御廷和陈宏为首,一众大梁将领走上了城头,只见城外不远处有一队人马,是一个大队的重甲步兵,在他们中间是一个金盔金甲的将军,整个大成军中,能够有资格做这幅打扮的,不用说,当然只有杜绍权了,他这身夺目的铠甲还是当年大成王石义所赏赐的,全大成国除了石义之外只有杜绍权有资格着金色的盔甲。
从听到传令兵报告的那一刻起,华御廷就知道杜绍权肯定也接到了相同的情报,而他来到这里的目的估计多半是商议退兵,如果是杜绍权主动提出退兵,华御廷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要怎么赚取一些好处了,虽然他也是心急如焚,这个消息传到这里来的时候,从南面来的大军已经发动攻击足有三天之多了,这样长的时间,恐怕淮西陇西两郡早就已经不保了,即使援军杀到,也只能保证更多的领土不被侵犯罢了,否则被人家长驱直入,一直杀到京城,大梁就全完了,但即使是着急,既然杜绍权先站了出来,那多多少少也要占些便宜才是。
华御廷没有想好要提些什么条件,陈宏却有了主意,“大帅,大成的那种机弩威力强大,我们要求他们留下几架机弩你看如何?”
“大**肯给吗?”华御廷犹豫道,这种超出其他人许多的强力武器往往是无价之宝,谁愿意把它送给敌人呢,一旦敌人依样画葫芦,研制出了一样的兵器,那么自己的优势便全部都消失了,这种蠢事寻常人是做不出来的。
“试试看,不试怎么知道,再说就算是杜绍权不肯,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话语中判断出大成现在的真实情况,这对我们日后是有很大用处的,”陈宏执着的道。
第二百五十一章 精兵为匪
“上面可是华元帅吗和陈元帅?”杜绍权的声音平稳的飘了上来,“在下大成杜绍权。”
华御廷和陈宏对视了一眼,杜绍权的指挥能力昨天已经见识过了,今天却又见识到了其武功,从这一声中足以听出他内力之高强。
“杜元帅请了,华某见过,”对方礼数周到,华御廷也不能失了礼节,还礼道,“不知道杜元帅有何贵干?”
杜绍权轻笑一声,“华元帅何以明知故问?杜某相信大梁的情报系统不至于如此之差吧,想必后方之事华元帅也已知晓,杜某不喜欢兜圈子,今日杜某打算撤兵回援,还请华元帅成全。”
“呵呵,杜元帅这是哪的话,既然杜元帅将话说的这么明白,华某也就不多说了,不过杜元帅就这样走了恐怕不太好吧。”华御廷满脸堆笑,此刻像足了一个精明的商人。
“华元帅如果还想再战,杜某奉陪便是,我大成于梁河郡还有十二万大军,却不知贵国淮西淮东两郡如何?华元帅如不走的快些,恐怕很快就能传来江都城陷落的消息了,河东军二十余万压境,仅凭贵军在东犁郡的十几万人怕是挡不住吧,华元帅是聪明人,杜某就不多说了,若有缘,日后再叙,杜某告辞!”杜绍权没等华御廷说出什么话来便转身离开,而华御廷和陈宏却也真的说不出什么来,杜绍权说得是实话,如果把他惹急了再打下去,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结束战斗的,仅仅是三万重甲步兵就不知道要怎么消化的了,现在杜绍权耗的起时间,但是华御廷却耗不起。
“呸!”华御廷气得恨恨跺脚,淬了一口,虽然心中恼火但也无计可施,“留下五万人守住汶西城,余下的全部跟本帅回援!陈将军,这里就交给你了。”
“大帅放心,小心,”陈宏也不多话,两人眼神交流便足以明白对方心中的想法,华御廷快步走了下去,待城外大成军撤走之后便要撤军了。
杜绍权边走边悄悄回头看了一眼城头守军的动静,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其实他此刻的心情比起华御廷来还要着急,恨不得率领大军马上杀回去,不仅仅是因为梁河、莱芜战事紧张,更加重要的是河东的五万绿甲军已经趁着赵凌云拖住王颍大军的时候绕过了梁河郡直插大成腹地,现在已经逼近了梁河郡北部的武凉郡,现在大成唯一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只有京都的近卫军七万人,但是现在东边的黎岳明也是情势危急,仅仅凭借着七万兵马,能够把两个窟窿都堵住吗?这显然是不够的,所以现在只能指望着杜绍权迅速回援,不需要动用围歼烈镇北的大军,只要这六万余兵马回去再加上七万京师的近卫军便足够了,因此现在杜绍权真的是心急如焚,他必须要和时间赛跑了。从武凉郡到京都晋阳之间还有魏武、临平、怀远三郡,如果杜绍权不能在绿甲军攻破这三郡之前抵达的话,大成威矣。
※※※
“方云!肯定是方云!他一定没死!”石义几乎,不,是已经抓狂了,刚刚收到烈镇北被围的好消息没几天,梁河、莱芜告急的奏折就送到眼前了,听到了这个消息,石义可以肯定是方云在作怪,他肯定没有死!
“王上请息怒,”一向冷静的郑文录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他现在必须保持镇定,还要安慰石义才行。
“息怒!你让我怎么息怒!我们都被方云给耍了!他肯定没有死!魏剑可能也没有死!我们中了人家的诈死之计了!否则本来已经闹翻了的岳枫和郑虎,还有范仲逸他们三个怎么可能这样凑巧的同时出兵?现在东部四郡和河东五郡沆瀣一气,他们连成一体了!没有方云怎么可能!没有方云他们内斗还忙不过来,怎么可能会有精力出兵攻打我们,而且还是三面同时出兵,他们挑了这样一个时机,摆明了是谋划很久的了,这下好了,一个不小心大成、大梁就全都会被方云给干掉了!他妈的!”石义暴怒之下,顾不得自己的身份,像是当年在军中一样爆出了粗口。
“王上,微臣以为,仅靠大将军回援,怕是力有不逮,况且耗时长久,不如将轻骑兵军团调四万人回来,轻骑兵军团战斗力强,且脚程快些,三日之内必可赶到,不会耽误什么事情,”右丞相许令明建议道。
这个提议令得石义心中微动,现在几路大军围歼烈镇北,共有二十余万,其中有轻骑兵八万,重甲步兵近五万,这样的优势兵力,即使减少四万轻骑兵,仍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而四万轻骑兵回援,他手中就有了足够的力量,再等到杜绍权回来,他可以用的兵力就多达十七万之众,这十七万精兵足以抵挡任何强敌了。
“王上万万不可!”郑文录急忙道,“打蛇不死,必遭反噬,烈镇北非同常人,以现在的形势都未必能够将其二十万大军全歼,更不要说调走四万人了,到时候烈镇北必然发现形势有变,一旦被他突围出去,这样的好机会就再也不会有了,况且现在东线也好,南线也罢,都足以暂时抵挡敌军的攻势,唯一棘手的只是那五万绿甲军而已,可是他们自从进来我国境内就消失不见了,一会儿在这里出现,一会儿在哪里冒头,显然其志不在攻城略地,这样一支机动性如此强且目的不为我等所知的军队,即使将八万轻骑兵全部调回来也派不上用场,偌大的南方数郡中想逼住其决战,无异于大海捞针一般困难呐。”
“王上,烈镇北现在以成瓮中之鳖,就算是少了四万轻骑兵他也一样逃不出去,五万重甲步兵,四万轻骑兵,完全可以以一敌二,再加上其余各军,我军在总兵力上也不输于他,焉能放掉烈镇北?”许令明不是很懂军事,但是在他看来,围歼烈镇北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而在这个时候,最为紧急的是河东五万绿甲军也许马上就要打到眼前了,为了大成的存亡也好,为了自己的安危也罢,抑或是为了和郑文录作对,力主调回轻骑兵。
“许令明!尔敢误国耶!”郑文录双目圆睁,暴喝一声,大步走上前去,扯住许令明的衣襟,眼睛血红,一副要吃人一般的模样。
许令明吓了一跳,他与郑文录作对已久,可是每次都是无论他怎样进攻,郑文录就是不还手,可谁知道今天郑文录竟然如此暴怒,竟然直接动起手来了,并且直指他误国,这样的罪名他怎能承受的起,虽然口中想要辩解,可是被郑文录气势所摄,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快快放手,成何体统!”石义不悦的喝道。
“王上!”郑文录松开许令明,跪倒在石义面前,“且不论河东军现在的首领是方云还是岳枫,至少他不是一个糊涂人,谁都知道,仅仅凭着五万绿甲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大成造成沉重打击的,他们的目的不过是引得王将军和黎将军心浮气躁,为两面的同伴分担压力罢了,甚至也有可能河东与大周达成了同盟,或者河东不想看到大成吞掉大周一家独大,我们不能让奸人的计谋得逞啊,失去了这一次机会,给大周喘过气来,我们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王上三思啊!”
许令明刚刚被郑文录揪住,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憋死,被松开了以后正要开骂,郑文录的一番话却令他心头一动,坦白说,郑文录说得不错,这些年的明争暗斗下来,许令明也意识到了自己处理内政也许能够跟郑文录相媲美,但是比起用兵和天下大势来,自己便有所不如了,他虽然争权,却也是对大成忠心耿耿,此刻更加想起了自己从西凉灰溜溜回来的时候郑文录没有落井下石,罢了,就还你一个人情吧。
“王上,臣以为郑大人所言…甚有道理,微臣刚刚考虑不周,还请王上责罚,”许令明道。
许令明突然出来替郑文录说话,石义和郑文录都是一愣,看着两人差异的目光,许令明淡淡一笑,“臣虽不才,平日与郑大人多有不和,但是臣忝为大成臣子,却也知国事大于天,臣不通军事,但是仔细思忖一下,觉得郑大人所言甚有道理,还请王上三思。”
“好!”石义用力拍了一下手,哈哈笑道,“寡人这么多年来有什么没见过的,有什么困难没经历过的,没有什么能够难得倒寡人,只要我大成内部不乱,就算是天塌下来我们也能顶住!好吧,就依二位卿家所言,围歼烈镇北的计划不变,七万近卫军两万留守京城,余下的五万分成五个万人队,在南部诸郡分别搜索,发现敌军动静立即示警,拖住敌军,另外四队迅速赶过去,在杜将军回来之前,一定发要把局势稳定住,传旨黎将军,叫他务必顶住,五日即可。”
“臣等遵命!”石义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大臣们就再也不用说什么了,只要照做就是了,出了留下郑文录拟旨,其余人都退下去了,郑文录向许令明半是感激半是歉意的看了一眼,许令明只是微微一笑便罢。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为了最大程度的达到目的,更好的缩小自己的目标,五万绿甲军也是分成了五个万人队,由五名将领分别率领,这五个人正是赵凌云麾下的彰武五虎,分别是韩桐、武魁、冯远、吴大海、楚天南武人,这五个人在整个河东的年轻将领中堪称优秀,本来就是一个个良材美质,在赵凌云麾下经过了几年历练,此时更加了得,尤其是五虎之首韩桐和武魁,韩桐本身资质优于众人,而武魁却经过了河东对大梁的一战,整个人成熟了许多,其他三个人虽然略逊一筹,但是在赵凌云手下受了这么多年的熏陶,也足以称得上优秀了。
这次的任务不知道为什么会派五虎来,五虎自身也不知道,他们是军人,只能接受命令,却没有资格问其他的事情,况且有些事情也不是他们现在可以知道的,虽然他们每个人都在奇怪为什么自己能有机会统率绿甲军,不过还好绿甲军虽然骄傲,却是赵凌云的旧部,对于五虎不是很排斥,否则这个任务也不会交到他们手上。
他们接到的任务很奇怪,本来他们以为命他们出战是为了夹击王颍,赵凌云手中的十万彰武军再加上五万绿甲军,这样一来他们便可以在战斗力上和数量上同时占据优势了,打败王颍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是没想到赵凌云却是命令他们悄悄绕过梁河郡,出现在大成腹地,但是又不许他们攻打城池,这是令他们最无法理解的,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