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之逐鹿中原-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能够击破他们,陈宏这样想到。

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大成军也知晓了,但是让他如此不安的却是,得知援军到来,应该是要拼命攻城,尽量在敌方援军到来之前将城池拿下的不是吗?可为什么大成军竟然休战了!

“将军!将军!”陈宏的贴身小校从外面飞跑进来,大口喘着粗气,“将军,不好了,你快出去看看吧,城外、城外的敌军有点不对劲!”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援已至

—————————————

“嗯?”陈宏心中一惊,发生什么事了?他顾不得多问,急忙快步冲了出去,这些天来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甲胄一直都没有解开过,大成军的攻击虽然不急不缓,但是却十分耐久,每天早上起来先打上两个时辰,战事不顺立刻退兵,休息一个时辰以后再打,就这样一直持续不断,一直到了深夜还时不时的会有大成军发动进攻,将汶西城中的守军折磨的够呛,因为全部都是枕戈待旦,不但大意。

陈宏快步来到城头之上,放眼望去,不由得大吃一惊,指着下面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少了这么多人?”

十九万人和八万人,相差了一半还多,这样明显的人数差距,站在城墙上一眼便可以看的出来,这时候敌军突然消失了一半多的人,究竟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他自然抛给了城头的守军将领,那将领答道,“末将只看到他们朝东边开拔,本来还想看看等下会有什么动静,可是没想到他们就这样一去不返了…”他说着说着额头上已经流下汗来,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万一真的因为这样耽误了什么军情,恐怕他是万死难赎其咎了。

陈宏怒道,“为什么不早点通知我!?哼,你退下吧!”他本来想要恨恨的责备一番,可是终究还是忍下了火气,显然当前最重要的不是追究过错,而是弄明白究竟为什么敌军会有这样古怪的动作呢?

向东开拔?总不能是回去了吧,陈宏摇了摇头,自己很快就否定掉了,这怎么可能,除非杜绍权疯了,难道是烈镇北已经向渝北城发动进攻了?陈宏突然冒出了这个想法,被大成军围住了好多天,整个汶西城就像是与世隔绝了一般,没有任何消息能够传进来,也没有任何消息能够传出去,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陈宏一无所知,援军将至的消息都是从信鸽身上得知的,华御廷也许早就料到了汶西城的状况,因此放出了数百只信鸽,虽然被大成军射下了不少,但还是有成功飞入城中为陈宏所得的,华御廷显然也不在乎自己的行踪被大成军知晓,还趁机施压。

因为烈镇北开始攻打渝北城,渝北的大成守军顶不住压力,所以杜绍权才会派出援军吗?陈宏想了半天,得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可是仔细想想还是不对,杜绍权早在攻打汶西之前就应该料到了烈镇北会趁机攻打渝北,所以他才会在渝北留下了五万重甲步兵和三万骑兵,并且在西陵、奉化两地留下了五万兵马作为援军,他既然这样安排了,自然是有恃无恐,烈镇北就算是天纵奇才也未必能够在短时间内攻破渝北城,那么杜绍权就没有派去援兵的必要了,除非…除非他要全歼烈镇北?

陈宏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虽然感到这种想法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他不确定杜绍权是不是有这样的魄力,亲自带九万兵马在汶西城拖住时间,实际上却是声东击西,他真正的目标是烈镇北?陈宏心中一阵发寒,如果这猜测是真的的话,原本的十三万兵马再加上这十万左右的援军,也许真的能够一举击破烈镇北!况且陈宏注意到了,消失了的那部分兵马是大军阵中最显眼的两种颜色,银白色和黑色,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轻骑兵和重甲步兵都不在了,如果赶往渝北的真是这两队人马,陈宏相信,烈镇北多半会遭遇一场惨败,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面对大成两支精锐部队全部的力量,不败才怪!

陈宏的脑子乱成了一团,刚刚想到的这种可能让他久久无法平静,如果自己猜想的正确,那么杜绍权在这里就是摆了一个空城计了,那两支部队的消失极其神秘,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汶西城守军无法得知情报,无法派出探子搜寻的情况下,谁都会想到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两支军队隐藏起来了,其目的当然是对付从西面开来的大梁援军。可是,这种可能是不是也存在呢?陈宏感到一阵头疼,这两种可能究竟哪个才是接近事实的?他不知道,他找不到可以商量的人,这让他无比痛苦。

“如果我是杜绍权…”陈宏把自己当成了对手,企图站在对手的位置上来考虑这件事,“我会不会甘于冒如此风险把自己置身于险地之中呢?”他再次摇了摇头,他不知道这是自己第几次摇头了,总之他感觉似乎自己想的什么事情都不对。如果他是杜绍权的话,是绝对不会甘冒如此风险的,如果对手孤注一掷,汶西城中的守军加上援军共二十几万大军,没有了轻骑兵和重甲步兵的大成军能够抵挡住倍于自己的敌人吗?绝对不可能!因为这其中还有着十余万的大梁近卫军,打起来大成军多半会输。

虽然想想自己不会这样做,但是杜绍权会不会这样做?陈宏不敢保证,因为他毕竟不是那个从来未曾一败的杜大将军,也许他很有自信?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可不是简单的自信,这简直就是疯了,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拿整个大成军开玩笑,不管能否在渝北城打败烈镇北,只要大成失去了主帅,必定军心大乱,一溃千里,这个风险,不是一个主帅应该冒的,陈宏肯定的想到,他现在比较倾向于杜绍权故布疑阵,以回身袭击烈镇北为假想,而实际则是将这两支精兵隐藏了起来,为的是突袭自己的援军,如果华御廷的援军被击败了,那么就算是汶西城再坚固也没有用,敌军一支轻骑便可绕过汶西城直扑大梁腹地。是的,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杜绍权的陷阱!陈宏越发肯定自己的判断,可是要怎么把自己的判断告知华御廷,要他小心呢?

这个问题的难度显然更大一些,信鸽是行不通的,华御廷可以用信鸽来通知他援军将到,这是因为他不怕被大成军拦截,可是自己用信鸽通知华御廷大成的阴谋,一旦被拦截就没有任何用处了。派一队敢死队冲出重围?这个似乎也不行,如果这一切真的是陷阱的话,恐怕他们往东开拔只是虚晃一枪而已,他们真正的目的一定会是汶西城以西,在援军前来的路上设伏,这样即使自己派出死士也是没有用的,冲出了重围也会被前面的敌人杀死。

“老天啊,请保佑大梁吧,”一向不信鬼神的陈宏竟然合什祈祷起来,他现在确实没有办法做什么,只能祈祷华御廷能够看透敌军的阴谋了,华御廷的能力在自己之上,自己能够想到的事情想必他也能够想到吧。

不知道是不是陈宏的祈祷生效了,正往汶西城赶来的华御廷在接到了前方探子的回报后也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这次华御廷可是下了血本,除了在奉化城损失掉的和汶西城中的守军,华御廷手中还握着二十三万大军,这次他将手中所有的八万近卫军全部带来了,又在其他军中挑选了两万精锐,共十万精兵来援汶西城,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这可是大梁最精锐的军队了,人数虽少,战斗力却足够强悍。就算是对上大成的轻骑兵或者是重甲步兵也有一战之力

其实虽然即使没有援军仅凭着陈宏手中的十五万大军也未必不能守住汶西,但是华御廷想的却是更远,一味的防守,早晚会被敌人找到破绽攻破,与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趁着这个机会将大梁所有的精锐集合在一起,倚着坚固的汶西城,给大成军一次沉重的打击,也许就能扭转整个战事甚至整个天下的局势,虽然其中有些风险,但是其诱惑足以让华御廷去赌一次。

大军从东犁城开出即全速前进,十万大军由五万骑兵五万步卒组成,骑兵一马当先,步卒在后面紧紧跟随,一路上马不停蹄,人不歇脚,很快就来到了汶西城西百里之处,这时前面派出去的探子回报其探听到了消息让华御廷放慢了脚步,甚至停了下来,他必须要好好思忖一下。

比起陈宏来,华御廷用兵更加谨慎,听了探子的回报以后,他就命令部队缓行,到了后来甚至停下了前进的步伐,他越发觉得这是一个陷阱,可能是用兵风格有些相似的缘故,他仔细想了一下,得出了和陈宏一样的结论,于是他决定不能再往前了,一定要探明情况才行,还算不定大成军就在前面的哪里埋伏着等他,虽然手中有十万精兵,但是对方也有相等的兵力,并且是天下最为强大的两支军队,即使他对自己的士兵有着强大的自信,但是这种实力上的差距他并不会因此而忽略掉,他不能拿着士兵的性命开玩笑,况且他也输不起,一旦这支军队被击溃,那么大梁就真的要完了。

如果能够跟陈宏联系上就好了,华御廷这样想到,如果大成轻骑兵军团和重甲步兵军团拦在路上做埋伏的话,那么汶西城前的敌军肯定少了许多,守军在人数上占据了优势,况且城中还有五万近卫军,如果陈宏能够果断的下令出城作战,将杜绍权的大军全歼了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恐怕陈宏没有这个魄力,华御廷无奈的摇了摇头,其实换作是他也没有这样的魄力,因为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是猜测,没有人能够确定那十一万大军究竟到哪里去了,陈宏没有办法派出探子,所以就算是那十一万大军埋伏在汶西城不远处,由杜绍权做诱饵引陈宏出城决战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所以为了保险起见,陈宏是一定不会出城的。

“唉…”华御廷重重的叹了一声,没想到刚刚和大成交手,不,还没有交手就陷入了这样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杜绍权这一招玩的真是高明,十一万大军就这样凭空消失了,谁也不知道究竟到哪里去了,让华御廷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广派探子,在方圆百里之内搜寻敌军的影子,以便确定敌军的具体位置。探查结束之前,华御廷只好将大军就这样驻扎在汶西城西六十里的地方,全天戒备,防止敌军的偷袭,耐心等待探子带回来的情报。

华御廷派出的探子足有上千人之众,以大军驻扎的地点为圆心,往东、南、北三个方向形成一个半圆形进行探查,五天过后,探子们将所有的地方搜了个遍,几乎要挖地三尺,将石头都搬起来查看了下面是否有人躲藏,可是仍就是一无所获,探查的结果表明:从这里到汶西城之间没有任何敌军存在。

这样的结果让华御廷十分困惑,难道自己猜错了吗?莫非杜绍权摆的是一个空城计?他心中不禁这样想到,可是这真的可能吗?杜绍权敢于这样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得知真相的大梁军全军压上,在兵力多出一倍以上的情况下,足以令杜绍权的八万兵马灰飞烟灭,杜绍权是不是真的这样大胆?

就在华御廷还在思忖的时候,从渝北城传来了一个消息,令他震惊不已。烈镇北的近二十万大军被大成军抄了后路,抄了他后路的大成军包括三万西陵守军、两万奉化城守军以及八万轻骑兵和三万重甲步兵,这样一来,前前后后大成军共有兵力近二十三万大军,已经超出了大周军的兵力,并且这几乎是大成全部的精锐,谁都知道,烈镇北这一败是难免了。

其实烈镇北这个亏吃的不冤,那十一万的援军是从奉化城方向而来,他们来的太迅速了,以致于当大周的探子得知情报的时候,对方已经到了眼前,更何况有奉化城守军严格控制了情报的外泄,最重要的谁也想不到杜绍权竟然出此奇招,明着看起来像是要全力攻打大梁,实际却不顾自身安危摆了一个空城计,回兵对付大周,这样一来杜绍权将面对三倍于自己的敌军,这可以说是一个疯狂的举动,烈镇北就算是想破头也是想不到的,所以他也只能痛骂杜绍权疯子了,顺便祈祷大梁军能够迅速将杜绍权击败,解了自己的危难,虽然原本还想着陷害大梁,但是到了现在却希望大梁能够记起双方的盟友关系,施以援手了。

“全速行军!”华御廷在得到了确切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下达了进军的命令,以二十几万大军对杜绍权的八万人马,况且其中没有轻骑兵和重甲步兵在内,这样的好机会不会常有的,即使烈镇北大败又能怎样呢,即使大周被灭国了又能怎样呢,只要除掉了杜绍权,哪怕并没有让大成军遭受太大的损失,就算是以几万人的伤亡去换取杜绍权一个人的人头也是值得的!杜绍权的存在对大成来说太重要了,一旦杜绍权死了,大成军将受到沉重的打击,就算是石义亲征也一时难以挽回颓势,这对大梁无疑是太好的一次机会了。

华御廷虽然得到了消息,但是陈宏却没有,在大成军的封锁之下,他几乎是与世隔绝了,面对城外数量不及自己,每天像是玩游戏一样发动进攻的大成军,他第一次有了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虽然他敏锐的感觉到了似乎有哪里不对劲,大成军的样子似乎像是在拖延时间,那消失了的十一万兵马没有再度出现,一切都像是一个阴谋,但是他有些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他第一次这样没有自信,也许是杜绍权的大名震慑住了他吧。

这一日,依旧是像一场游戏般的攻防战,杜绍权仅仅派出了数千士兵,在城下晃了一圈就跑回去了,只有几个倒霉鬼跑得慢被弓箭射死,这就是大成军全部的损失了,接连几天内,大成军的损伤人数不足百人,这也算是创了一个另类的记录了。

陈宏站在城头上迷惑的看着对面的敌军大营,他有些忍受不住了,正在考虑要不要派出一些兵马出城试探一下,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这么多天过去了,援军还没有到,想必是华御廷在路上停下来了,但是却未必遇到了埋伏,否则城外的敌军也不会这样安静了。

“将军!西边有大军来到!”传令兵飞快的跑了过来,禀报道。

“什么!?”陈宏一惊,急忙一路小跑来到了西面城墙,心里不停的祈祷,千万不要是敌军啊,如果出现的是大成军,那么也就意味着华御廷遭遇不测了。

只见远处尘土飞扬,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可是在扬起的厚厚尘土中,陈宏还是清楚的看到了军旗上面的一个大字:华!

“是华元帅!”他身边的将领高兴的大叫道。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两军初战

——————————————————————————————————

不错,是他,是援军到了,陈宏没有叫出来,在心里默默念道,赶来的大军全部为骑兵,分成了两个方阵,前面一个小方阵,有数千人的样子,后面则是大批的军队,足有数万人,从那熟悉衣着上看确是大梁军无疑!而此时,西面城墙下的大成军也迅速整队,向东边退去,他们可不会留在这里被人包了馄饨。

奔在前面的方阵很快来到了汶西城下,一名将领一马当先,一边狂奔一边朝着城中高呼,“元帅有令,陈将军出城杀敌!”

连续喊了三声之后,这支数千人的队伍已经从汶西城下急驰而过,朝着东面的大成军营直杀了过去。陈宏愣了一下,随即命令道,“整军!出城!”虽然他不知道华御廷为什么会这么果断的要求发动攻击,但是他相信华御廷不会胡来,而且种种情况联系到一起,他也隐约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

兵贵精而不贵多,面对大成这样强劲的对手,陈宏绝不会认为简单的人数多就会取胜,因此他将城中的精兵全部挑选了出来,五万近卫军以及另外两万精兵,共七万大军,留下五万战斗力稍差的守城,为了以防万一,这些人用来守城还有些用处,用来同大成军进行野战的话就远远不够了,一旦遇到挫折逃跑起来,反而会将全军都打乱掉,这也是陈宏一直不敢出城迎敌的原因之一。

等到陈宏整军完毕准备出城的时候,从西边赶来的那一小队骑兵早已经与大成军正面碰撞了,而后面的大军也已经到了汶西城下,但是并没有发起冲击,陈宏远远的看到了华御廷。

一个骑兵从华御廷军中来到陈宏军中,向陈宏施了一礼,道,“陈将军,元帅有命,杜绍权虚张声势,大军已经赶往渝北郡夹击烈镇北,此处只有八万兵马,等下听元帅号令,陈将军从左侧攻击。”

“嗯,本将知道了,”陈宏点了点头,说实话,这番话着实令他有些震撼,他也同华御廷一样,没有想到杜绍权会这么大胆,不过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那就没有道理不把他留在这里了,只是陈宏心中还有一丝担心,难道杜绍权真的会这样冒险吗?他不会留下什么杀手锏吗?可是无论怎样担心,现在也不可能放弃这次机会,如果因为担心对方的陷阱就放弃的话,以后自己和华御廷就不需要再带兵了。

先头那数千骑兵似乎是华御廷的一个试探,试探杜绍权是否会有什么奇招出现,可是结果令他失望了,杜绍权对付这几千骑兵使用的完全是传统的方法,长矛手弓箭手相配合。虽然骑兵的冲击力很强,但是毕竟杜绍权手中握有八万大军,这数千骑兵的冲击还不足以冲垮他的阵形。

华御廷见事不可为,连忙下令前军骑兵退下,同时命令大军全面压上,他现在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必须要与敌军决一死战了!

早在华御廷的援军到达之际,杜绍权便命令大军向后退了三百步远,这看起来很像一个昏招,因为敌军有数万骑兵,而他手中却大多都是步兵,给了敌人这么长的冲锋空间,无疑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可是这件看起来十分愚蠢的安排却是出自杜绍权之手,这就让人有了一丝遐想的空间。

但是华御廷也好,陈宏也罢,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使对方有什么计谋也顾不得了,至少现在可以确定方圆百里之内再没有大成的军队了,敌人只有眼前这八万人,己方是他的近三倍,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

“冲锋!”华御廷和陈宏几乎同时发出了命令,陈宏手中的三万近卫军骑兵和华御廷手中的五万骑兵同时朝着大成军大阵发起了冲击,人喊马嘶,声势震天,地面剧烈的颤抖着,就像是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毫无疑问,被这样的一股洪流卷入其中,势必没有生还的希望。然后对面的杜绍权却仍就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大成军的将士们也有着同主帅一样的镇定。

“长矛手上前!”随着杜绍权一声断喝,五千长矛手分成了前后两层,将手中锋利的长矛平举起来,矛头自然是对准了狂奔而来的敌军骑兵。

“弓箭手,上前!预备!攒射!”在长矛手的队列后面是三排弓箭手,每排一千人,听到了命令,第一排的弓箭手松开手指,一千只羽箭形成了密密麻麻的一团朝着对面的骑兵席卷过去,射完之后第一排弓箭手立即蹲下,从箭壶中取出箭来搭在弓上,当他们再次站起身来发射的时候第三排的弓箭手已经完成了射击,并且迅速的装箭,这样的三排射击,保证了攻击的连续性,对敌人进行了最大程度上的打击。

大梁军的骑兵多半是轻骑兵,身上虽有甲胄,但是为了保证其轻便性,甲胄往往都十分轻薄,这样的甲胄哪里抵得住弓箭的射击,第一轮的三千羽箭就导致了不下一千人中箭落马,然后他们的落马又造成了后面部分同伴被绊倒,在这种队形密集的冲锋阵形中,弓箭所能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十分大的。

但是仅仅以弓箭还是无法阻挡他们的,轻便的甲胄虽然不利于他们的防御,但是却有利于他们的速度,在敌军弓箭手第二轮射击完成之后,他们已经冲到了近前,牺牲在弓箭下面的不过是两千余士兵而已,这是无法避免的代价,但是面对敌军的步兵,只要冲到了近前,剩下的就是简单的杀戮而已,没有其他的结果了。

“杀啊!”骑兵们高举起手中的马刀,大声呼喊着向前冲击,丝毫不理会面前的矛山,虽然他们知道冲在最前面的自己多半是必死无疑,可是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勇往无前。

“啊!啊!”一连串惨叫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近卫军骑兵和大成长矛手大阵进行了激烈的碰撞,无数大梁骑兵被活生生的插死在长矛上,他们简直就是主动送死的,将自己的身体撞到了矛山之上,但是他们的牺牲却不是白费的,他们也因此为后面的同伴铺出了一条道路,用自己的性命帮助了他们继续前进。

“杀!杀!杀!”看到前面的同伴被敌人的长矛高高挑起,许多人身在空中还一时未死,不断的挣扎,惨呼,近卫军将士们都红了眼睛,挥起手中的马刀,尽量避开对面的长矛,用力的砍下去,伴随着一声声惨叫,一个个敌人的头颅高高飞起,他们心中无比的舒畅,但是这种舒畅也仅仅是维持了片刻,因为他们随即便会被大成军第二道长矛阵拦住、扎死。

近卫军骑兵们像是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浪高过一浪,一个人推着一个人前行,后面的人不断的前冲,整个队伍就像是一个硕大的拳头,重重的砸在了大成军的大阵之中,将其砸出了一个深深的坑,经过了不到一炷香时间的抵抗,大成的两道长矛手防线彻底崩溃了,但是近卫军也为此付出了数千人的代价。

“兄弟们,冲啊,他们完了!杀了杜绍权!”有人高声呼喝,气势十足,周围人也跟着高声叫了起来,“杀杜绍权!杀杜绍权!”冲过了大成军的这道长矛防线,意味着没有人能够拦得住他们了,他们将用迅猛的攻势瓦解掉大成军的军阵,彻底击败敌人。

然而就在这时,在后面的指挥作战的华御廷和陈宏同时发现了一丝不对劲,在大成军阵中,在两排长矛手后面似乎出现了一片黑色,漆黑漆黑,黑的像是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深夜,这种颜色令他们二人心里一颤,同时有了一个不好的想法,难道是他们?

“杀!”简单的一个字,三万人同时开口。“刷!”同样的一个动作,三万人如同一人,三万黑甲,三万精锐,三万天下闻名的重甲步兵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任何人也冲不垮,击不烂!

冲在最前面的近卫军骑兵还在庆幸自己冲过了敌军的防线,可是随即他们的眼前就被一片黑色所笼罩了,他们看到了无数柄长的不像话的战刀,看到了一片无边无尽的黑色,然后就感觉身子一沉,座下的战马发出一声嘶鸣,猛地倒了下去,再然后,每个人都感到了脖子上一凉,眼前一片红光,接着失去了知觉。

为什么这里会出现整整三万的重甲步兵?虽然远处的华御廷和陈宏看不清楚,但是那一片茫茫的黑色足以让他们知道这绝对不是少数的几个人,那种惊人的战斗力也证明了他们不是冒牌货,他们就是大成重甲步兵,他们就是号称天下防御能力最强的部队,可是为什么他们会出现在这里?两个人隐隐都感觉到了心里的一丝凉意,也许大家都中了杜绍权的计了。

他们猜得不错,重甲步兵的出现确实是杜绍权的计策,在所有人所获的消息中都提到了八万轻骑兵和三万重甲步兵已经赶赴渝北去围歼烈镇北,可是谁知道杜绍权却暗暗留下了三万重甲步兵,一来是渝北之战不差这三万人,二来有了这三万人在,杜绍权有信心凭借手中的兵力抵挡住大梁的攻击。

自从那十一万大军开走之后,这三万重甲步兵就全部进行了乔装,在他们的甲胄外面套上了一层衣服,并且很少出营,这样一来,远远望去是看不出任何问题的,而陈宏也好,华御廷也好,谁也没有办法能够派出靠近大成军营探查清楚的探子,因此就这样被杜绍权瞒了过去,同时他们也有些先入为主了,当得知大成十一万大军赶往渝北郡围歼烈镇北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杜绍权会留下了三万精锐重甲步兵在身边,虽然两人心中都有些怀疑杜绍权不可能不做一些准备,但是击杀杜绍权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就算是冒些危险也要试试看才行。

重甲步兵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对付北疆蛮族,因此对于面对骑兵作战自有一套,此刻士兵们一个个将长刀挥起,轻松自若的砍断迎面而来的敌人的战马腿,然后轻易的割断他们的喉咙,这是在平时训练和战时使用过无数次的招数,这些动作甚至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不用大脑去想,身体会下意识的去完成这些动作。

单纯个人的威力再大影响也有限,但是三万训练刻苦,战法成熟,配合默契的士兵就很难对付了,更何况他们身上还穿着寻常刀剑难以伤到的重型铠甲呢。

如果说近卫军骑兵是海浪的话,那么重甲步兵则是一块块礁石,他们挡住了海浪一阵阵的冲击,始终屹立不到,凡是碰到他们面前的人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

此刻面对这三万重甲步兵的如果是寻常骑兵,也许就会这么垮掉了,但这毕竟是大梁最精锐的一支军队,能够与河东绿甲军匹敌的强军,天下有数的几支劲军之一,虽胜不骄,虽败不乱,更何况他们现在还远没有到了败的程度,只是稍受挫折而已。

“变阵!变阵!绕行两侧!”华御廷的命令被以最快速度传达了下来,正面硬撼重甲步兵,无疑是自己想不开,寻常的步兵很容易就会被骑兵给冲散掉,但是重甲步兵则不同,他们的战斗力如何尚在其次,他们身上沉重的铠甲却是难以突破的,就算是三万如此沉重的铠甲摆在哪里也如同一座小山一般,如何能够冲撞的开。显然华御廷不想这样硬碰硬,这样他完全得不到好处,以重甲步兵的战斗力,两军相撞只有两败俱伤,这八万近卫军如果损失惨重的话,那对大梁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即使击败了大成军也是得不偿失,因此华御廷打算绕过重甲步兵方阵攻击大成后军,而后将这队重甲步兵围困住。

平时的训练成果此刻在战场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接到命令的近卫军骑兵迅速的在急驰中分开两侧,除了前军的部分人牵扯住敌军,后面的所有人都变换了方向,朝着大成后军发起了进攻。

“你看那是什么?”最前面的骑兵发现了绕过敌军的重甲步兵之后,后面的大成军中推出了数百架奇怪的武器,一个个看起来像是弩箭,但是体型又十分巨大,与寻常弩箭不同,有些与河东军进行过战斗的人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们发现眼前这东西与河东的那种巨弩十分相似,并且比河东的巨弩还要大些,心思灵敏的人已经迅速的抽出了自己战马上的盾牌,挡在自己身前,但是一切都晚了。

“崩!”大成军的两侧同时发出一声巨响,无数巨大的弩箭从那巨型的机弩中咆哮着飞了出去,如同一片乌云遮住了阳光,以近卫军身上的甲胄,别说这种威力巨大的机弩,就算是普通的弓箭在这种距离都可以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