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芳菲[封推]-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哀家听说,闵夫人以前有什么大主意拿不稳,总要问问这孩子的意思。看来,闵夫人竟十分信赖四姑娘啊!”太后笑望着大太太:“这就是哀家说的,闵夫人好福气!像哀家,有什么心里话,能和谁说呢?先帝倒是有几个公主,可都与本宫不亲近,几个儿媳妇好虽好,却也是各存了小心思。哎,倒不如闵夫人,还有个贴心的闺女,比十个儿子还强。”
大太太连忙道:“太后谬赞,叫臣妇不敢担当。家中小女焉能与宫中的金枝玉叶相提并论?臣妇听说,先帝爷的几位公主也都极孝顺。太后这次大寿,外面不知道忙成什么样子,但臣妇想,公主们肯定都在尽心竭力的为太后娘娘准备寿诞之礼。”
温嬷嬷忙附和的赔笑:“闵夫人真是神了,虽说没有亲眼看见,可老奴也听说,九公主几位正在演排歌舞,就预备大寿当日亲自表演给太后瞧呢!”
太后不带丝毫笑意,反而皱紧了眉头:“歌舞?这必又是九公主的主意!”
先帝晚年多宠幸品阶不高的嫔妃,就算有孕也不肯加封。九公主年岁不过十三四,生母是梨园之中的一名琵琶女,因生的貌美被先帝相中,得幸有了身孕,可惜不是儿子,便早早被先帝抛在一边。
如今自请去了皇陵陪伴先帝。
九公主的生母是个聪明人,知道以退为进。正因为她的自请,圣懿皇太后才肯抬举九公主。
在先帝的这些女儿之中,九公主算是风头比较强健的。
可惜。。。。。。圣母皇太后并不喜欢。
温嬷嬷知道自家主子的心病,便连忙给芳菲使眼色:“太后这些日子一直在为朝臣争论行宫的事儿而头痛不已。万岁力主重修,可太后又不愿意劳民伤财,闵四姑娘是个主意多的,不妨给太后出个好主意?”
芳菲被温嬷嬷推到前面,这架势,大有不说也得说的模样!
大太太心思一动,也看向女儿,轻声道:“既然是太后的意思。。。。。。你便不用怕,只要于国有益就好。”
芳菲心里暗暗腹诽:这怎么可能呢?她就算没去过洛阳,也从史书上看见过。前朝梁帝奢靡无度。为修建洛阳行宫可以说是举国之富,结果百姓民不聊生。
百年过去,行宫就算没有成为废墟之地,但要想重建,也绝不是一日两日之功!
“回太后娘娘。臣女以为,这行宫修建与不修,关键不在朝臣怎么说,而是皇上心里怎样想。”
太后蛾眉轻蹙:“什么意思?你倒是说的明白些。”
芳菲轻巧的一鞠躬,笑道:“皇上得民心,得朝臣支持,就算举国之财给太后您修建行宫。那也是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御史台不敢有人发出微词。这便是民女所说的皇之心,话句话说,也是民心所向。”
太后这次听明白了,不过。。。。。。
“这民心最难捉摸。如你说所,行宫岂不是重建无望?”
在太后眼中,老百姓关心的只有自己的衣食住行,而绝非朝廷动向。不过,重修新宫便要动用税赋。加重徭役,老百姓岂会愿意?
芳菲听了太后的忧虑,轻声笑道:“何必加重徭役税赋?只要万岁能体恤百姓不易,百姓自然不愿意与朝廷对着干。这正是皇上安抚民心之时候。回禀太后娘娘,臣女以为,皇上完全大可以借此机会重新清理以往冗余的徭役制度。百姓得到切实利益,心中必怀有感激。新的徭役便以行宫修建为例,娘娘便可安枕无忧。”
太后听明白了几分,迟疑道:“你是说,叫皇上破除先帝时期的徭役赋税制?”
大太太一听这话可还得了?四丫头真是信口开河,她怎么能妄自议论国事?
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大太太紧张兮兮的看向太后,太后却并没怪罪于此。实际上,太后心里一直为先帝遗留下来的祸患而深深担忧。
先帝为给自己修建皇陵,使用了大量人力,如今国库虽然富裕,但不能不说,这是压榨出来的民脂民膏。为修皇陵,徭役制度一直比太祖和高宗时期更加苛刻。
太后做妃子的时候不敢非议,而今做了皇帝的母亲,她在敢表达自己的担忧。
“皇上早为此事与朝臣们商议过,只不过圣懿皇太后断言拒绝,她以为,先帝之策若轻易推翻,岂不是显得先帝苛待了子民?这一顶帽子压下来,皇上便再也没能开口。”
原来这其中还有圣懿皇太后在搀和。
不过芳菲倒是能理解,圣懿皇太后既然处处与皇帝母子对着干,就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百姓们朝皇帝归心。
这减免徭役一事可是大事,无论放在哪朝哪代,处理得当,都是收买民心的好办法。
圣懿皇太后一直贼心不死,希冀她抚养的九皇子有朝一日继承大统,所以这件事还是留给九皇子处理的好。
而圣懿皇太后是先帝嫡妻,皇帝不能不尊重她的决断。
大伙儿的目光渐渐都落在了芳菲身上,连大太太都想听一听,这丫头究竟有什么好办法,不但能叫两宫太后满意,更实惠了天下百姓。
芳菲迟疑片刻,才轻声道:“其实,这件事还要看太后娘娘!”
“哦?此话怎讲?”
“万岁重建行宫,御史们不肯答应,朝中议论纷纷,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那就是陛下越过了圣懿皇太后,只说给太后娘娘贺寿修宫。大伙儿心中难免有些想法,加上圣懿皇太后亲随众多,只要给万岁下了绊脚石。。。。。。此事必难以实施。小女以为,太后若能主动提出,将行宫让给圣懿皇太后,不但躲避了锋芒,更可以助万岁实施他的惠民大业!”
太后闻言勃然大怒:“要哀家低头?哼,莫说此话,否则休怪哀家翻脸无情!”
温嬷嬷吓得浑身乱颤,心里只骂芳菲不懂事。这孩子,怎么胡乱出主意呢!太后虽然从不在外人面前表达对圣懿皇太后的不敬,但这二三年来,除了卫皇后,还谁敢给太后添堵?
尤其是这个闵芳菲,太后先前对她可是抱有极大期待的。现在倒好,几句话就挑的太后雷霆震怒!
****
最近一直在养病中,东北天气阴晴冷暖不测,小荷这次是被深深击倒了,请原谅我没有加更,等缓和缓和,我好起来,会像以前一样爆发的!
☆、第251章、上上之策,太后转喜
东配殿里顿时鸦雀无声,温嬷嬷几次想开口,却在见了太后的怒容之后,硬生生都给憋了回去。
大太太也是心惊肉颤,更替芳菲悬了一颗心。
倒是芳菲她自己,脸上笑容始终没有更改,见殿中无人开口,便道:“太后问小女,小女才胡乱说了这些,其实不过是些稚嫩荒唐的想法,太后大可以不必理会。以娘娘今时今日的地位,您大可以高枕无忧,行宫修与不修,也不过就是万岁爷一句话的事儿。太后只等着洛阳重建好,带着儿媳孙儿去颐享天年便是。”
太后开始还有些气恼,但被芳菲这样一说,反而陷入了沉默。
去洛阳颐享天年?
那岂不是把这后宫又拱手让给了圣懿皇太后?
不行!
她拼了这几年,又是提拔王贤妃,又是拉拢贵太妃,影太嫔,为的就是能与圣懿皇太后分庭抗争,给儿子收拾出一片清净的后院儿。
后宅不宁,何以安天下?
太后就这么一个亲生的儿子,除了自己和温嬷嬷,再也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她当年为了保住这个孩子平安成长,究竟费了多少心思。
要不是先帝过于讨厌废太子,要不是大皇子太无能,也轮不到自己的儿子登上储君的位置。
太后早就暗自发过誓言,要活的长久,也给儿子管好这个后宫。
叫她去洛阳独自享福?太后不愿意。就算那行宫修的比天宫还漂亮,也不能叫太后完全动心。
如此看来,闵家的小丫头所出主意倒也还有几分可取之处。
太后凝神看向芳菲:“孩子,若陛下真的对外宣称,那行宫是为圣懿皇太后重修。。。。。。你所预料结果又将如何?”
“回太后,结果无非两个,一是圣懿皇太后欣然接受,轻松寡然一身前往;二是拒不肯受,甚至诋毁万岁这样做是别有用心。”
太后郑重的点点头。这丫头猜的都对。圣懿皇太后就是那样一个人,她们母子就算掏心掏肺,也会被说成是别有居心。
“那哀家该更期盼哪个结果呢?”
芳菲从始至终都不像大太太那样担心,太后不会真的震怒。因为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深深迎合在了太后的心坎里。太后只会被自己的办法打动,顺着自己的心意走。
“小女以为,不管最后得到的是哪种结果,获利最多的,还是太后与陛下。”
圣懿皇太后欣然接受,皇帝便能清理后宫,将先帝时期后宫毒瘤彻底清除,一举拔除圣懿皇太后的暗桩。
可万一她不接受,那就是拒绝皇帝的孝心。渐渐就会把自己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太后想通了里面的关节,不由得大笑:“这丫头,怪不得闵夫人也要看重,今日才知道,竟是个办法极多的。好好好。温嬷嬷,你这就去与皇帝说,修缮行宫之事不可中辍,只是名目要换一换,暂就听闵四小姐的意思!”
温嬷嬷连忙答应,欢喜的去了。
太后拉着芳菲不愿撒手,越看越觉得这姑娘顺眼。几乎就差开口要收做义女!
大太太乐见其成,顺势说了许多芳菲小时候的趣事,有些连芳菲自己也记不得,没想道大太太却都印在心里。
大太太说的风趣,其间又夹杂了许多江南地带的俏皮话。太后原也是江南女子,进宫十几年。从未回过家乡,对乡音却还熟稔。她听了大太太的话,二人不觉拉近许多,待芳菲和大太太越发的和蔼。
东配殿里气氛融洽,笑声不断。外面一干伺候的宫女太监都暗暗羡慕这闵家母女俩。
正这时,远远几个太监抬着一顶肩舆往这边来。
后宫里能用肩舆的并不多,两宫太后与皇后自然不用说,余下的也就是王贤妃还配使用。前一阵子大伙儿都听说,万岁重新复宠华昭仪后,隔日就往欢喜殿也送了一顶榆木雕着春桃的肩舆。
宫人们眺望一瞧,果然就是华昭仪那顶。其中有个小管事太监连忙领了几个人迎上去,跪地便要请安:“奴才们见过华昭仪。”
闵芳华坐在肩舆之中,心情甚好:“快起来,麻烦几位公公帮忙通禀,臣妾亲手熬了些甜汤,想请太后品尝。”
那小管事太监略有几分为难:“这。。。。。。昭仪娘娘,并不是奴才不给您通禀,而是太后此刻正在东配殿里与人说话,怕不得空吃甜汤。娘娘若是放心,就请将甜汤放下,等稍后得空儿,奴才亲自呈给太后。”
闵芳华知道今日太后宣见的是她娘家,也听说早起王贤妃涎着脸,自仗着生了皇长子,所以又巴结来说话儿。不想连太后的面都没见着,就被赶了出去。
后宫这些妃子们都在背地里嘲笑王贤妃的不自量力,却又没人敢站出来学一学,直到闵芳华。
她现在迫切要见见自己那个亲妹子,闵芳华自得的以为,只要见了闵芳菲,就一定能说动对方帮自己。
因此,她明知道太后不见外客的情况下,还是坐肩舆来了寿康宫。
闵芳华一个眼神过去,心腹大宫女素茶连忙递上去好几个荷包,口中不忘嗔道:“谁不知道太后现在正和闵夫人说话儿?你知道闵夫人是谁?那是我们昭仪娘娘的生母。公公只管往里面去回消息,我再不信,太后还会拦着不见?”
寿康宫这几个小太监闻言面面相觑,却谁也不敢拿荷包,都用眼睛瞄着管事。
那小管事太监沉吟片刻,这才道:“素茶姑姑说的有道理,也罢,奴才就往里面走一趟,太后娘娘肯不肯见。。。。。。还要看昭仪娘娘自己的造化。”
闵芳华大喜,连忙开口叫素茶打赏。
小太监收的好不心虚,就为华昭仪跑这一趟腿,说不定就要会被温嬷嬷大骂一通。他也只是收些辛苦钱而已。
将沉甸甸的荷包收在袖子中,小太监去的快,回来也快。见了闵芳华就笑:“太后听说昭仪娘娘亲自来送甜汤,心中大悦,请娘娘里面说话呢!”
闵芳华不由得暗中长出一口气。
幸好幸好,这要是被直接赶出去。她也就没什么资格在后宫立足了。
可见,太后还是心疼她的。
而且这样一来,自己再见王贤妃时,看那女人还敢不敢小瞧自己!
闵芳华从素茶手中接过食盒,快步进了东配殿。一进大殿她就听见太后爽朗的笑声,心下不觉一沉。
闵芳华进宫也有三四年的光景,只见过冷冰冰的圣母皇太后,却从未见过今日这般欢愉的模样。
难道说闵芳菲是修炼成精的老妖,不然怎么一个个都被她魔住了似的。大太太是这样,太后也是这样。
真叫人觉得不公平!
闵芳华强压忌恨。拎着食盒上前请安。
太后见了,只笑道:“快起来,好孩子,大热的天,干嘛亲自跑一趟?只打发个宫女来便是。”
“嫔妾为母后做事。不敢称辛苦。”闵芳华笑容腼腆的从食盒中取出了晶莹剔透的水晶盏:“臣妾听说母后这两日总是咳嗽,所以特炖了这道五果甜汤。”
芳菲实在好奇,情不自禁的抻了脖子往水晶盏里看。
她可从没听说闵芳华还有下厨这项本事,在富春的时候如此,在京城的时候也没二样,难道进了宫,另多学了一项本事不成?
芳菲这一看不要紧。却叫闵芳华有几分羞恼。
甜汤自然不是她亲手炖的,可这个四妹妹,也用不着故意露出小瞧人的样子吧。叫太后看见,怎能不多心!
闵芳华心里不高兴,脸上难免流露出几分。大太太瞧的分明,却不出声提示。
太后没有在意。她从不吃外面孝敬来的食物,华昭仪也不会例外。
“哀家才按蒋太医吩咐用过药,这五果甜汤就留在午后用不急。”
闵芳华终究有些失望,但想到今日还有正经事,她也没过多纠结。而是笑道:“儿臣想着母后这两日胃口未必好,所以叫御膳房做了几道清淡的小菜,都是江南特色,母后一定喜欢。”
经她这一提醒,太后才惊觉,已快至午膳时,当即就留大太太和芳菲在寿康宫。
“母后,儿臣许久没见四妹妹,心里十分想念。我们姊妹打小在一处玩耍,感情极好,上一回没说上几句话,儿臣想。。。。。。”
闵芳华小心翼翼打量着太后神色。
这个婆婆可不像慈宁宫那位,面冷心更冷,闵芳华见过不少人在圣母皇太后跟前吃过闭门羹,虽说自己往日还有几分薄面,可到了节骨眼儿的关头,闵芳华也不敢说太后会不会直接把自己回绝,丢尽颜面的赶出去。
所以,她只能试探的问,小心的问。
太后一听完这话,的确有几分不悦,手更是拉住了芳菲:“四丫头进宫一次不易,哀家还想留着她在跟前多坐坐呢!”
闵芳华十分尴尬,又不得不赶紧开口赔笑道:“都是儿臣思虑不周,还望母后原谅。”
“罢了罢了,你们终究是血浓于水的姐妹。”太后见闵芳华认错倒是快,也就没放在心上:“带着四丫头去玩儿吧,她三次进宫,都没能尽情逛逛。你那欢喜殿也是宫中一处好景致,哀家记得,每逢此时节,殿前有两株芙蓉海棠开的极是绚烂。芳菲这孩子老实,你做姐姐的,千万不能委屈了她!”
太后一声令下,芳菲就相当于多了一面免死金牌!
****
明早起来改错字,先睡觉去!
☆、第252章、挑唆毁约,暴露目的
华昭仪的欢喜殿位于整个后宫东的东南角,虽然有些偏僻,但是整个欢喜殿只闵芳华一人独居,算得上是得天独厚。
而今时今日,卓昭仪和康昭仪都晋了位份,皇上却丝毫不提单独给她们分宫室的事儿,仍旧是一个主位妃子,加上两位没有什么太大名分的美人,簇簇拥拥挤在一起。
后宫之中,有华昭仪这份体面的,除去皇后,便是王贤妃。
所以,欢喜殿虽然位置偏僻点儿,却丝毫不影响这里的人气儿。
一路行来,眼中尽是繁花似锦的绝妙景致,宫中饲养的雀鸟又都非凡品,那些老太监都有绝活儿,早上放了群鸟出笼,这些鸟并不远走,只在附近盘旋,寻觅食物,到了傍晚一定回笼。
近来是闵芳华最得意的时候,皇上恩宠时时常在,雀鸟司就格外殷勤,选了许多娇小玲珑,歌声却清脆嘹亮的名贵鸟儿在附近放生。
芳菲一路行来,果真是大开眼界,鸟语花香,明明都是人工雕琢,但在这些能工巧匠手中,却又显得处处和谐恰当,没有丝毫不妥之处。
欢喜殿的外庭院不大,修建的却漂亮,月亮垂花门连着绵延的围墙,从上往下流水似的下坠着各色仙藤,结着珊瑚豆子一般的果儿,累累可爱。
院墙内一株参天大树依墙而立,绿叶葱茏,群鸟齐鸣。更有花香四溢而出,沁人心脾。
闵芳华得意的笑道:“四妹妹瞧,本宫这院子可还好?”
芳菲连连点头,由衷称赞道:“鸟语花香,倒不像是人间之地,恍若神仙仙境一般。大姐姐真是好福气。皇上肯赏了这么个好地方与你!”
素茶一听这话,连忙在后面假笑:“又赎奴婢多嘴一句,如今是在宫里。比不得家中,四姑娘还是改了口。叫我们主子娘娘为好。”
闵芳华扭头瞪了心腹宫女一眼,嗔道:“这里又没有外人,本宫与四妹妹什么样的感情,要你多嘴!实在该打!”
素茶连忙垂首:“娘娘教训的是,奴婢这就掌嘴。”
芳菲见她挥起手掌真要打,心中不悦:“昭仪娘娘要教训奴婢,什么时候不妥?若叫人看去,只当民女是仗势欺人呢!”
闵芳华尴尬一笑:“这怎么会。。。。。。四妹妹万万别多心。本宫从没将你当外人。素茶跟着本宫的时间又久远,心里总是多些维护,你啊一向是个大度的姑娘,就当看在本宫的面子上,将她那些扫兴的话都忘了吧。”
闵芳华亲亲热热挽住了芳菲的手:“为宫女一句无心的话就败了游兴,岂不可惜?四妹妹随本宫来,昨儿万岁赏了一尊白玉小像,你帮本宫瞧瞧,究竟好不好?”
芳菲忍不住轻笑:“皇上赏赐的,岂有不好之理?民女算是沾了昭仪娘娘的恩惠。所以才有幸一瞥!不过,民女不大懂玉石,即便看了。也无非就是做个门外汉,瞧瞧热闹而已。”
“四妹妹还说自己不懂玉石?这可是打嘴了!”闵芳华嗔道:“在富春时,母亲有两三样压箱底的好玉佩,最后都送了四妹妹。当时本宫就羡慕不已,听老太太说,那几块玉佩都是前朝古物。四妹妹若不懂玉,母亲岂会都送了你?”
说及这件事,闵芳华始终耿耿于怀。
那几块玉佩纵然好,倒也没叫闵芳华惦念不忘的地步。她只是恼母亲太过偏心。好东西自然该她这个嫡出的女儿分,而非一个小小的庶出丫头独占。
当时为这几块玉佩。闵芳华不知收了多少冷嘲热讽,其中闵芳蕤那些尖酸刻薄的话。气的她差点没一头撞墙。
这口气一直憋在她心里,始终叫闵芳华耿耿于怀。
芳菲轻声一笑:“罪过罪过!昭仪娘娘不说,我竟不知那是前朝古物!可惜放在我这里,也不过是明珠蒙尘,待回了家去,一定叫大太太收回去,总好过在我这里白白糟蹋。”
“你也不用如此小心。本宫想,太太既然给了你,多半是想叫你留作将来的嫁妆。”闵芳华引了芳菲进大殿:“说起来,你的婚事可一直是本宫的心病。咱们闵家今时不同往日,过去不敢给你高攀,是觉着咱们家论实力论背景,都不及那些名门望族。可现在,有了本宫给四妹妹你撑腰,难道还怕寻不到可信的亲事?所以这样看,那佟鹤轩也并非什么良配。”
闵芳华拉着芳菲坐上首位,这里是整个大殿的正中部分,视野极好,东西两面有通透大窗,此刻尽被敞开,阳光直射,洒在白玉石地面上。
殿中不用冰就已十分凉爽,坐在这里,还能听见后殿传来的淙淙水声。
芳菲好奇的扭头搜寻,闵芳华忙道:“本宫这后殿有一处泉眼,陛下知道我喜欢养鱼,就吩咐人开凿了一个池塘,十几种锦鲤,四妹妹喜欢,等会儿本宫带着你去?不过那都是后话,现在要紧的是你的婚姻大事。”
闵芳华苦口婆心的劝道:“佟鹤轩一无长物,出了人长的俊秀些,还有什么能般配咱们家?我在宫中辛辛苦苦,也无非就是盼着家里的日子能更好过些。”
芳菲笑了笑:“昭仪娘娘千万不要为难自己。咱们家和王贤妃的娘家又不同,原就是有些家底的,皇上又看重父亲才华,等哥哥将来出仕,想必扶摇直上也是指日可待。昭仪娘娘又何必挂心我的婚事?连大太太也曾说过,依咱们家现在的门第,也无需什么井上添花,只要本本分分就好。”
闵芳华脸上有几分不悦:“母亲糊涂,你怎么也跟着胡乱起哄?这件事不能随你自己的心意来,还是要听本宫的,与佟家的婚事尽快解除,本宫才好为你另觅佳婿。”
芳菲饶有兴致的望向闵芳华:“那么,在昭仪娘娘眼中,何人称得上是佳婿?”
“傻妹妹,我一颗心为你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连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你说,谁才是良配?听本宫的,你若能进宫伴驾,咱们姐妹就可联手。好丫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照过了这好时节,你就算想进宫也没了希望。”
芳菲听了这话,不由得在心中腹诽,她才不喜欢做娘娘呢!又何必在乎什么希望?
☆、第253章、东西两宫,效仿前人
“四妹妹你瞧,本宫如今这宫室,这摆设,大约神仙也住得了。”
闵芳华难掩得意之色,手随意往周遭一指。
欢喜殿之中此间屋子确实摆设不俗。
芳菲当然记得,她的这一位大姐姐在家时就以眼界高而闻名。那时候周粟乔还没来家中,老太太最疼的便是这个嫡出的长孙女,加上大太太不理会,大老爷又溺爱,闵芳华堪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老太太那些家底儿古董,有很多都搬进了闵芳华的屋子。
一年四季,二十两银子一丈的银蝉纱,只用来糊窗户,一季便扔掉,从来不吝惜。床幔被褥都是最时兴的样子。
芳菲记得有一年老太太叫金线楼的大师傅们齐集府中,耗时三个月,只为给闵芳华绣一床锦被。
那被子上都是金丝牡丹,彩蝶穿云,价值不菲,老太太却只是送来给孙女儿做被面。
当时这还成了富春城里的一件谈资,许多人家都为之津津乐道,不但夸赞了闵老太君怜惜晚辈的一片拳拳之心,更对闵芳华这个闵家长孙女充满了崇敬感。
后来,芳菲品了品这件事背后隐藏的目的,闵芳华确实通过这件事扬了名声。
单说在富春,此事之后,就少有人敢上闵家登门提亲,都说这样的闺女不是寻常富裕人家能供奉起的,大约也要皇亲国戚。侯府王府才能娶去!
老太太对这些评论不置可否,大太太也懒得去理会,闵芳华借着那阵传言。很是风光了许久。
而如今,再比照起来,当时那一床锦被,简直不值得一提。随随便便哪一样,都在千金之上。
芳菲笑道:“昭仪娘娘这屋子叫人大开眼界,刚刚在太后那里,我也只是看见几样好东西。可到了昭仪娘娘处,满屋子的家具无一不是紫檀打造。透着富贵逼人的惊心动魄之感。”
闵芳华的粉嫩俏脸上都是炫耀之意:“太后娘娘素来简朴,宫里的摆设也自然就趋向于沉着。本宫却不同,四妹妹应该知道,在家时。我便喜欢这些好东西,进了宫之后,万岁的赏赐又是从不间断。故此,本宫这里自然与别处不同些。”
闵芳华说到此处时故作恍然大悟的模样:“哎呦,忘了忘了,本宫还没叫人取出万岁赏的玉像与妹妹瞧呢!”
素茶得了吩咐,赶紧领着几个小太监去了偏殿,不多时,就见四人抬着一尊三尺余高的玉石出来。上面还蒙着红色杨花缎。
这四个小太监抬起东西并不吃力,只是太过小心,竟个个都冒了冷汗。每走一步都是极为小心。
素茶甩了帕子,款款走到芳菲跟前:“按理说,该请四姑娘去偏殿赏玉像,不过四姑娘是咱们娘娘的亲妹妹,当然与别人不同。四姑娘许是不知,这尊玉像极不寻常。是按照我们娘娘的容貌精心打造,你只需瞧上一眼。便会知道万岁待我们娘娘的心!”
素茶扯住杨花缎的一角,轻轻往后抽拽。
这尊玉像终于缓缓露出了它的真容。
高耸的云鬓,细长柔婉的眉角,如星子般璀璨的双眼,秋水浓情,满含神韵。
虽然只是一尊玉像,但神采间,仿若如生。
芳菲呆立了半晌,良久才走上前,将素茶手里的杨花缎拽走,又轻轻将其蒙覆在玉像之上。
“昭仪娘娘,这么贵重的东西,还真该像素茶姑姑说的,该小心收藏起来,千万别搬来抬去,若真是一不小心摔在地上,娘娘可不辜负了万岁的苦心?”
闵芳华一直盯着芳菲的神色,又听她说这样的话,便冷冷的屏退了众人。
素茶机敏,忙叫四个小宦官随了自己出大殿,更不忘殷勤的将殿门紧封。
屋中温度陡然增高,被放在桌角盛开名花玉珠含笑,香气更加浓烈了些,芳菲善于挑弄香脂,心中熟稔这些花的效用。玉珠含笑配上檀香有轻微的催情作用,虽然不是十分强烈,但长久吸入,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她不知道闵芳华将此花摆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或许是对方过去就常用此手段蒙得恩宠,又或者,这盆玉珠含笑只是专门用来“款待”自己的?
芳菲轻声一笑:“昭仪娘娘有什么话不能说?还要特意关了大门!这里幸而是娘娘的地界,我才知道你绝没有坑害我的心思。”
“四妹妹,你总算说了一句中肯的话。”闵芳华长叹息道:“本宫这么做,为的是谁?没有人比你更清楚。那玉像从送来欢喜殿,本宫就没敢叫素茶以外的第三个人看!王贤妃嫉妒本宫得了这宝贝,就想尽办法使坏,一次一次带着人来登门闹事,可本宫不敢啊!要是叫那些人认出玉像的真人是谁。。。。。。四妹妹可还有活路?”
刚刚那尊玉像,活脱脱就是芳菲的容貌,一模一样,连腮边的酒窝也纹丝不差。
前番素茶说玉像是按照闵芳华的容貌精心打造而出,纯粹是胡扯。
也怪不得要用杨花缎遮住,不遮住的话,从偏殿到大殿这短短几十步路,就能叫欢喜殿里所有人看的清清楚楚。
皇上到底是照谁的容貌雕刻,心里装的女人究竟是谁!
芳菲冷笑:“昭仪娘娘这是要威胁小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