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师系统-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的小国!呵,就搁在一百多年前,谁信周王会被烧死在成周,周王子嗣被砍下头颅扔进鼎中?谁会信姬姓宗邦的鲁国会在一年多之内就灭的不剩影子!“
舒愤怒道:“我晋国与他们不同!我们复国花了多少年,我晋国百姓——”
商牟嗤笑:“晋国百姓?!那要按着你当年大晋的算法,以晋国被一分为三,赵国人不都也是你晋国百姓,魏国人不也是你晋国百姓!百姓会在乎你复国不复国?他们只会在乎富国!”
舒:“你!可鲁国被灭,战火烧及,鲁国百姓流离失所难道不是真的?”
商牟:“是真的。可一年多的战争之后,鲁国百姓能像齐人一般,普通人家能五谷丰登,士子学子可登堂入室,你觉得有几个鲁人还会咬牙切齿的恨齐人?”
舒:“你的意思就是说,你楚国富强,你楚国有的是稻谷土地,你要灭我晋国,我晋国百姓还举手欢迎么!”
商牟:“这不是举手欢迎与否的问题。你就算算近二十年,宋灭陈,齐灭鲁,赵灭中山,魏灭郑国,楚又灭了蔡国、吴国和巴蜀。就连你晋国,都灭了几百年前就游荡在黄河南岸的陆浑戎。二十年内,七八个存在数百年的国,就这么消失了,楚国现在还有蔡城呢,那儿的人不照样生活的好好的。如今大鱼吃小鱼的局势不能改,你晋国难不成还以为就你们如今的国力,还能一统天下不成?”
舒急道:“晋国没有想过要一统天下,我们只想——自保罢了!”
商牟翘着脚笑起来:“自保?等一群大鱼周围只剩你一条小鱼,你只能会被各方撕咬,最后连个全尸都剩不下。你想想,假设秦国被赵国灭了,魏国要打你,楚国也打你,赵国也想掺和一脚,那晋国境内的百姓才是苦不堪言了。”
舒冷笑:“你这就是歪理,所以如果为了晋国百姓,晋王就该跟你楚国投诚?直接说‘哎哟求您把我晋国灭了吧’。”
商牟脸色严肃了几分:“晋国自然不肯这么说。但晋国不肯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所谓淳氏的留存,是不愿意放弃王位,是晋国贵族们不愿意让自己成了下等人,所以拼命驱使无知的百姓走上战场。”
舒:“呵?楚国会把晋人当做自己的国民?若国君无能,又怎么保护自己的百姓!”
商牟:“要是别的国家灭了晋国,屠城杀戮,把晋人比作下等人还有可能,那是你们中原人最爱玩这套三六九等。可我楚国从立国之初,就是无数部落小族合并而来,楚国境内至今还有数十种方言。再加上楚国向来地大物博,就你们晋国的人口,我们还能养不活?当时攻打晋国屠城是为了战略,若真的灭了晋国,那每一个晋人都是赋税徭役征兵的人口,为什么要去特意苛待?苛待难道不会让晋人更容易联合起来反抗么?”
舒:“可、可……”
商牟也算是与荀君学过几年,荀君就是个不太有国家观念,而放眼天下的人,他自己又从来不把自己当贵族,自然接受了这样的想法。
商牟又道:“更何况,楚国吞并大国早就很有经验,荀君在世时就一直在阻止屠城,甚至开始吸纳周边各小国的流民,鼓励开垦。我们屠杀晋人干什么?顶多是说让晋人搬到楚境来住罢了。”
舒:“你那都是你自己幻想的,若是楚王,他会这么做?”
商牟:“他会不会这么做我不知道,可是晋楚此次结盟,要一起攻打成周,而且魏国现在正要突袭晋国境内,我楚也会派兵襄助。他的态度,已经完全不把晋国当敌人了。”
舒还要再开口,商牟摆了摆手:“行了吧,你维护晋国的很,为防止吵架,咱俩以后少说这方面的事儿。我愿意重用你,楚国愿意给你一席之地,甚至连楚军的将领们都以那么和善平等的态度对你,你却对楚国抱有这样大的敌意。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给你!这是你兄长给你的牍板!我没看。“
商牟说着,将一只布袋扔过来,布袋里装着一张打磨过边角的牍板。
上头字迹很清晰,却也看得出来又改字时候刮掉的痕迹。
舒不想跟商牟再说话了,她虽然自知自己是淳氏,但对于商牟来说她只是个落难的小贵族,他对她的态度也已经够纵容重用了。
她转过身去,背对着他,偷偷把牍板拿出来。
字细细的,话是闲言碎语。
但那老婆子似的担心的口吻,确实是狐逑。
先说了上阳被灭的事情,说是晋国几乎不费多少兵力,夺下了上阳。他怕是知道她很关心那个“小晋王”,便说了很多关于小晋王夺城的事情,说那小晋王如何在列国之中声名鹊起了几分。
他又问她宋国这边的战况,问她缺不缺衣裳,如今他在楚军中又升了官,管控的后备更多了,手头有好多特别新的好布料,如果她想穿新衣,他可以找裁缝做了给她寄过去。
他还说小晋王已经和楚国会盟,而且听说狐氏家督现在就在小晋王身边做事,他正打算找机会能与狐氏家督联系上。他没敢说的太详细,但狐逑肯联络,说明就是狐氏中和他很亲近的人,说是联络家督,其实就是想把她的消息,告知给小晋王罢!
他又转开话题,说军中生活也是需要钱的,如果有需要就跟他说,不要伸手问那个商牟借钱。他还写了一行银钱的数量,说着舒就摸到了那布袋里摸到了好几个蚁鼻钱,还有一块大拇指甲盖大的金郢爰。
看来他还怕送信的人偷拿了里头的钱啊。
有些话看的她心惊肉跳,有些又让她忍不住埋怨他琐碎。
一张牍板是军中通信的上限,他已经把字写的够小了,但仍然是不够。
他只得写了似乎觉得最最要紧的事情。
“你出生的时候,办的规模很大,我虽只比你大一两岁,但也知道你的生日。那算来你也十八了,我提早把这封牍板寄出去,不知道能不能赶到你生日的那天。不过如今军中捎东西很麻烦,我怕是没法给你寄东西过去,只能寄些废话给你。”
“身在异国他乡的十八岁生辰,希望你能好好的,收到这封牍板的时候,一定要吃饱饭别淋雨。之前我就说过,一定要让你早日回家,现在依然没变。早点回来吧,舍予。”
这封信,也……太平实了。
像一封家书。
她从来没有远离过家,从不知道家书是什么样的。
但若她出生在普通人家入军为官,怕就是会有这样的家书来往罢,说一说家中的大事,问一问银钱与衣服还够不够。
但她也没想到,快到了自己的生日。
舒一下子翻身坐起来:“今天是?”
商牟:“七月十四。”
舒一惊。看来他真的是掐着送信的日子!今天竟然还真的是她的生日!
她脸上神情有些柔和了,忍不住低头又看了看牍板。
商牟忽然笑道:“今天是你生日罢。十八了,不容易啊。没什么别的礼物,让你躺在老子的位置上好好睡一晚,也算行了吧。”
舒猛地抬起头来:“你怎么会——你看了!你看了我兄长给我的信!”
商牟:“啧啧啧,别生气啊。咱们军中特殊行动的期间,其实是不准家信的,我是看你奔波的辛苦,特意让人留意了给送过来的。你俩都是晋人,你又要专心做事,我怕他胡说八道些什么影响你,所以才看的。再说了军中家信,本来都是要审阅的。别瞪我了啊!”
舒气鼓鼓的捏紧了牍板,猛地躺了回去,不想跟他说话。
商牟:“不过,不是我说,你兄长真抠门。那块郢爰还没老子喝趟好酒花的多呢——”
舒一把拿起铜爵,气得朝他扔去:“商牟!你闭嘴!”
第113章 椒聊
从黄河到洛水之间,一路上的圆木开始撤掉; 楚军的民兵开始一个个套着绳索将圆木从泥潭里拽出来。打仗拼命的是冲上战场的骑兵车兵步兵水兵; 但最苦累的怕是这些民兵。
而一支军队中; 八成以上都是这些民兵; 能够打仗的人要是有两万,后头就要有八万人奔波在养马、运粮、军备、扎营等等上。
就算是加官论爵往往也轮不到这些人,但洛水上能有编队的战船出现,却多亏了他们。
入夏之后,连绵的暴雨,使得白日的天色也昏暗极了。
暴雨滂沱,成周城内家家户户想要足不出户也不成; 他们都要推着小车到城墙边去徭役。因连日的暴雨; 成周城内泥泞淤塞不堪; 而城墙也被暴雨冲刷的有些发软。
上头的要求说是还要把城墙修高,各家用自家干草麦秆混着粘土,还要去补高城墙。
然而如今暴雨,干的活还没有淋坏的多; 他们却要硬着头皮干。
一些成周居住的百姓忍不住骂骂咧咧起来。
他们这些上数不知道多少代就在成周生活的人; 才是最不知道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的人。周王早就分封的除了西周城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当年各国甚至敢来向周王要赋税,周王就拼命搜刮自己仅能管控的那一点百姓,一部分养自己王宫,一部分拿出去讨好周边的诸侯国。
甚至连周朝被灭的最后几年,成周修缮王宫和城墙; 都拿不出钱来,只能由周天子写信请求晋国齐国,还有当是仍存在的郑、蔡等国,请他们前来修缮。各诸侯国有的置之不理,有的则是为了凑个好名声,为了个面子,去帮一帮。
但没有好处的帮忙,肯定做的能有多敷衍就多敷衍。
所以成周的城墙,明显能看得出来国力的变化。
城墙根下都是多少年前,周平王时期修建,那城墙的厚度,简直厚到了荒唐的地步,让人觉得修那么厚是不是打算里头挖窑洞住人。然而随着雨水风力冲刷泥墙,泥墙这种东西自然会就越来越矮,后来周王势力越来越差,请各国前来帮助修建城墙的时候,各国都是来做面子工程。
因为成周的面积大的荒唐,城墙的周长甚至远超各个强国的王城,他们本来就想随便帮一帮,材料又不够修建这么高的城墙,但厚度不容易瞧出来,高度达不达标还是会一眼瞧出来,自然后期加筑的城墙又薄又软,高度却足够了。
若是成周的城墙能够有个横截图,那怕是个三角形。
底部厚的像轰炸都炸不毁的堡垒,顶部却越加盖越薄。
后来魏国夺下成周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那时候成周都已经被列国的铁蹄踏过一遍,魏国逐渐扩大势力,才把成周包裹进了自己的领土内。魏王是很喜欢成周的,他一直想抛弃自己的大梁,重修成周的王宫,把成周作为魏国最终的都城。
但这个计划一直在耽搁,一是魏国开始学习齐国,鼓励商贸生产,大梁的交通更便利也能和齐国更多来往。二是成周……大的很荒唐。
它为了周天子的尊严,最早设立之时,修建的过于广大。
大多数国家的王城,都是内宫一圈城墙,内宫外再有王城外城墙,内外城墙内住的人并不是非常多,绝大多数的王城百姓都住在外城墙以外的郭内,等到发生战役时再躲进城墙内。
但成周不是。成周修建了圈起大片农田的城墙,城墙内甚至还能有一片片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荒地……
真是打肿脸充胖子,仿佛砸锅卖铁买了套别墅发现自己装修不起,还交不上水电费。
魏国占据下成周之后,成周的城墙已经有不少倒塌破损之处,也考虑过抛弃这超长的外围城墙在内部再修建城墙呢,但天底下为王者,都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憧憬和想象。
魏国国力膨胀,都城大梁已经住不下了,如果要迁都来成周,那到时候还是修建的大一些好。
成周的百姓住不满,不代表以后魏国的百姓住不满。
于是魏国也继续在成周旧有泥墙的基础上加建城墙。但曾经修修补补的根基已经不大好了,再往上修建还是个大工程,这么多年来,成周的王宫还没修建好呢,这座旧日王城已经像无底黑洞似的吸着魏国的银钱了。
不过城墙在原先的基础上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高度怕是列国都无法比拟,十分令人生畏,甚至再木构又楔泥的结构下,柔韧和坚固看起来也完全足够。
魏王膝下几位公子,但觉得城墙虽然好了,但王城也太费钱了,都纷纷建议放弃成周,可魏王就是不肯。
不过魏王老了,虽然有点固执,但也没完全到了昏聩的程度。他果然预料到,晋楚如果合盟,下一步一定要来抢夺成周,于是派了大量黄河南岸的兵力来到成周。
在成周领兵的是魏王膝下公子,负黍君。听着是个公子,但人家也快五十了,自己孙子都能要上战马了。
魏国宫室子嗣众多,勾心斗角,争端不断,随着舞阳君入齐,魏国境内虽然松了一口气。但舞阳君走的时候,也带走了一众将领与军队,此举虽然惊世骇俗,但老魏王又疼爱她又畏惧她,竟然也就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负黍君一直都想知道,怎么会有好几位魏国将领,会跟一个老娘们走了!
舞阳君年轻时候纵然貌美,如今也这把年纪了,就算是受她色貌蛊惑走的,难道不知道她是嫁过去的么?怎么还能跟着走呢!
负黍君觉得自己理解不了这个老妹妹,但至少她走了,魏国境内就要他们几个兄弟争破头了。
负黍君此次带军来到成周,也是势在必得,他到了成周,就立刻让人突袭楚国的渑池宜阳两个城池,堵塞楚国穿过崤山进入成周的唯一道路。
但他也不是不提防晋国的船队,但成周的城池内部宽阔空旷,也给他提供了好处。他可以让大量军队进入成周城内,也从周边城池村庄强行征召来大量的民兵,来帮忙修筑城墙。屯粮人手都够,只要做好防御,成周可不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只要能拖住一时,渑池和宜阳也站住脚的魏兵就能回援,以老魏王对成周的看重,肯定还会派兵再来对付晋楚。
这是怎么想都不会输的战役啊。
不过他心里虽然觉得自己被派到成周来还不错,但还不是最好的。
他的兄长,魏太子被派往了西侧,去攻打晋国——
晋国是不太好打,但那可是攻城掠地,能富了自己的家财不说,也能占据大量自己的城池。魏国对待这些公子,态度基本就是谁打下来的城池就算半分封给了他,拥有城池的数量不但代表了拥兵的数量,也能有更多地方和中央的小贵族支援他们。
魏国的快速扩张,也与魏王的这一半分封的策略有关,太子公子之间为了竞争,便拼尽全力对外开战尽力扩张。
舞阳君能有如此地位名声,不过也是因为她年轻时候,也曾随军出谋划策,扶持几位年轻将军,打下一大片属于她的城池。那时候老魏王只想给她食邑,不想把那些城池分封到她名义下,她也状似娇憨实则几近逼宫一般,和老魏王兵不血刃的闹上一闹。
最早只是封了舞阳这一城给她,但在开了公主也能分封的先河之后,她的野心便一发不可收拾。
而如今派去攻打晋国的魏太子,万一真的能围攻曲沃,就算是最后没灭了晋国,那也能让晋国大伤元气,沦落成宋国那样的三流小国。
到时候晋王肯定就要成了魏太子的附庸,甚至对魏太子百依百顺……
负黍君想一想,怎么都觉得去攻打晋国才是美差啊。
不过如今老魏王一直身体不佳缠绵病榻,但意识还清醒,他这时候跟太子争,反而得不到好处。先再稳一稳,他还有别的法子。
而此刻负黍君已经带着大军,自己已经住进了老魏王夜思梦想的成周王宫。
虽然还没修缮完全,但单是那连绵仿佛通天的白石台阶,灰色齐整如鱼鳞般的瓦片,回廊下琉璃的灯罩,还有涂着暗红朱漆的柱子和木门上雕刻,都让他觉得成周王宫……或许真像是个通天的神宫。
只可惜老魏王身子已经坏了,他怕是活不到搬迁进成周王宫的那一天了。
那他算是住进这王宫的第一人了。
别说是第一人,也可能是时间最长的一人。
负黍君坐卧在榻上,宫室内极其空旷,随便一声呼喊仿佛就能回荡几十个来回,也放大了外头的雨声,这里仿佛不止能卧听风雨,还能卧听天下大小事。他一张榻摆在空空荡荡的宫室里,就像是一粒米放在宽大的桌案上,他还是很享受这种奢侈的空间。
然而,巨大的门被费力的推开门缝,吱嘎的声音改过了风雨声,用力到脸都憋红的卫兵终于挤进身子来,一打眼甚至都没看见负黍君那张床榻,喊道:“负黍君——”
回音荡的卫兵吓了一跳,负黍君的声音远远传来:“怎么了?”
卫兵急忙道:“晋楚来攻打成周了!他们分别从洛水与黄河而来,已经兵临城下了。”
负黍君抬了抬手:“咱们不早有计划么,守城就是了,若是再有计划,再通报与我。”
负黍君一派闲情逸致,但城墙上的士兵却不觉得。
是,对于过分绵长的城墙来说,晋楚所来兵力并不算多,他们甚至是堂而皇之的白天冒着雨就来的,行进速度还相当缓慢,在高高的城墙上看过去,简直有几分狼狈的荒唐。
晋楚的将士推着奇奇怪怪的战车与投石机,走的慢吞吞,如同度假一般,却坚定无比的朝城墙延绵如同长城般的成周来了。
第114章 绸缪
士兵慢慢腾腾的来了,成周外的泥地不好走; 倒也是阻碍他们的一大原因。
城墙实在是绵长; 晋楚的联军站的也相当的松散; 连个列阵队形都没有; 他们就跟马路牙子上站了一排等公交的大爷大妈似的,成周守城的魏军赶紧到他们站过来的城墙上去,向下放箭。
然而对方站的那么散,还齐齐举着盾牌遮挡箭矢,两拨下去,都没扎中几个盾。
然而刷刷发令两声,几千枚箭矢就这么下楼了; 城墙上的魏军将领都噎了噎……
你们这是来攻城的!还是来遛弯的啊!你说我们打还是不打啊!打又嫌浪费; 不打又看着你们在眼前作精么?!
不过那场面下; 晋军和楚军的天壤之别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晋国步卒看着满地是箭,简直如同地里冒了金子,开始一脸兴奋拔着地上的箭矢往自己箭囊里装,楚国士兵从来不缺军备; 就在那儿一脸嫌弃的看晋军捡垃圾。
好些个站在城墙上的魏军士兵; 真想给那些低头捡箭矢的晋兵来几发,让他们命丧黄泉。
可军中规定,混战之前,士兵不许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随意放箭,他们气得牙痒痒的,也只能憋着。
但晋楚军队也紧紧贴着城墙; 长长的一字排开,靠近过来了。
站在城墙上的魏军,这才瞧见了他们的战车。
在鲁班发明云梯之后,各国就有了带轮子可以推动的云梯,不过眼看着晋楚这次的云梯,似乎做的更精巧一些,有主梯,副梯之分,分成两截,副梯可以用机关立起来,而后顶部带一排铁钩,能直直勾进城墙的上沿。
这云梯一下子引起了城墙守卫的注意,果不其然,眼见着云梯的副梯在绳子拉动下,一个个像立起的长蛇般,在城墙边上探起头来,一口咬住城墙上沿。
攻城的士兵人数不多,但配备的战车却齐全的不得了,另一边还有冲车狠狠撞击向成周的城墙。
但战车和各类攻城器具用的多,却没看到有几个晋楚的士兵开始往云梯上爬,似乎攻城都是装模作样懒懒的。
而在数不尽数的云梯之间,还有一些奇怪的安着轮子的塔楼被推过来了,那塔楼前端有好几个铁质长矛,在用力撞到城墙上的同时,也狠狠的钉在了墙上,似乎其中分着好几层,最顶上是几层牛皮使劲撑开的棚子,还有吹鼓的羊皮气囊。
下头几层可以看到士兵的踪迹,他们还在试图向城楼上射箭,但高度角度导致能射中到城墙上的箭矢并不多。
看起来像是齐国魏国在攻城战是也用过的塔楼车,只是一般这种塔楼车,都会修建的比城墙要高,好让城外攻城的士兵,也能攀上塔楼车,占据一些高位的优势。而成周的城墙远比普通王城的城墙高,晋楚的士兵似乎事先并不知道这一点,毕竟那塔楼车的高度,可比成周的城墙还要矮上一截。
成周的城墙过于绵长,但晋楚联军似乎选择了好几个相距甚远的城墙位置,开始了出奇一致的举动。
仿佛在等些什么。
守城的魏军将领坐不住了:“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没见到投石车,不是说楚人造投石车的技术极佳,有牛马拉动的投石车,甚至可以发射一百五十石的石块么!他们人倒是也不少,为什么也不列阵,这是因为来的先后有差别,他们在等另一部分人来?”
给他出主意的副将道:“我倒觉得是他们准备不充分。而且晋楚联军,又能有什么战斗力,半年前他们还互掐呢。你也不是没看到,刚刚晋国士兵在那儿捡箭矢,楚军就斜眼看着。根本心就不齐!您什么时候见过连列队都不成样的军队!”
魏军主将淋着雨站在城墙上往下看,神色并不轻松:“还是派人去把这些状况报给负黍君。负黍君毕竟带兵多年,经验丰富,他怕是能猜出来晋军的意图。”
副将看着传令兵点头,朝王宫的方向奔去,雨下的更急,天色更昏暗,副将倚在城墙边,道:“将军,楚晋并不齐心,这也是咱们预料中的事情。晋国有船又如何,又不可能直接开船驶进来。我倒是真觉得是他们没做好准备,第一波先到的士兵又被命令要来提前搭好云梯,所以才不情不愿的来了。就算他们不攻城,我们也不能眼见着云梯就搭在这儿啊。”
魏军主将走近,去细看那云梯的铁钩和底座,道:“但我们现在毁了云梯也没有用,你看底座处,每个云梯准备了好几个副梯,我们砍断了他们勾在城墙上的部分,或者毁坏了副梯,他们也用备用的副梯直接就能续上,只要主梯和底座不受影响,他们就能随时修复云梯。而且最近暴雨,一般对付云梯用火烧,现在也不可能。”
云梯其实一旦搭上,其实就相当麻烦。
云梯的斜度一般都是事前设计好了,再加上底座重量可观或者有专人按着云梯下半截,城墙上的人想要推开云梯,那非要长了三丈长的胳膊不可。
而且所有的士兵、军械都躲在城墙跟底下,就是躲在了魏军投石的盲区内。
一般用人力推下城墙用的石头,重量看起来不足以砸坏晋楚这次带来的云梯和塔楼车。而那边晋楚的冲车倒是撞不开城墙也使着劲,锲而不舍的撞击声听得城墙上士兵一个个烦躁起来。
副将:“要不,我们就把投石车才用的巨石推过来,那些石头的重量,绝对足以把云梯砸的粉碎。“
魏军主将也很谨慎:“你看看光这一边城墙,就有多少云梯。他们的间距可都不窄,你一块巨石下去,只能砸碎一座云梯。要是想都砸了,我们留存的巨石怕是都要用光了,那投石机就算是没用了。你觉得这样做合适?”
副将毕竟不如自己上司有经验,听到这样说,也沉思了:“这小晋王最近名声也算响亮了,听说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而且那楚王打仗也动不动就出奇招,治军也有方,有时候看楚军打仗经常没有队形,黏黏糊糊的就像泥巴似的,士兵都乱走乱转,但只要战鼓一响,身边的楚军一下子转了脸,往往那时候才发现自己入了套。”
魏军主将显然也了解这些,但他想了半天,也是在想不出来,这些士兵除了是提前到来,给后头即将来的大军铺路,还能是来干什么的。
魏军主将道:“这样,让人偷偷劈砍断云梯的上头半截,但不完全毁坏,就先放着。然后命人把巨石推过来,待命着,如果晋楚的主力大军来袭,就准备推下巨石把云梯砸毁。我们毕竟是守城,不能因为战战兢兢,就在对方还没出主力之前,就太过消耗自己的军备。”
副将点了点头:“您也不用担心,楚国的投石车就是再厉害,以咱们城墙的高度,很难砸进来。再说砸进来又如何,成周城内空旷的地方多得是,能在投石车范围下的地方,全都是空场,他们砸进来,还相当于是送了石材给我们。负黍君也说,我们只要能拖,就是胜利。”
魏国主将还有有些忧心忡忡:“城门防御还是以前一样,堆巨石堵死城门,让他们冲车去撞也不怕。城墙上要有人彻夜守着,千万不要掉以轻心,特别是深夜之后,一定要提防他们。”
副将连忙道:“喏!大家心里都紧绷着,一定不会松懈。也请将军不必太担忧,咱们粮食充足,城墙又是新修建的,就算是巨石砸在城墙上,也会纹丝不动。”
魏国主将回头,遥遥望向雨幕里灯火燃起的王宫,道:“有些情况,一定要通知王宫,尽量请负黍君多到城墙上来走一走。咱们看不出来的蹊跷,未必他也看不出来。”
一直到入夜幕,晋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
城墙上向下反击的手段,很多都不管用了。推石还暂时只让推动中等大小的石头,虽然也让城墙下有所伤亡,但也有不少士兵就盯着头顶,很快就躲开了。火攻或者浇油,在如今的暴雨下早就成了不可能的选项。射箭虽然有一点点成效,但晋楚士兵一直顶着盾牌,或者躲在塔楼车的遮蔽下,射中的人少得可怜,城墙上管事的各个军官点了一下剩余的箭矢,顿时觉得这样太不划算,也不许城墙上随意放箭了。
直到深夜,雨小了些,成周城墙周围渐渐安静,仿佛不像是已经两军都在城墙上下的景象了。
魏军主将就睡在城墙上的箭楼里,他本就满脑子胡思乱想,睡得不甚安稳,人贴着箭塔内的土墙,半天没睡好,耳边……或者说墙壁上,似乎传来了一些细小的声音,他还没觉得蹊跷,忽然就有城墙上的传令兵冲进来,喊道:“大将!他们攻城了!”
魏军主将连忙起身,戴上头盔冲出箭楼。
各个城墙上都开始又晋楚的士兵登上云梯,放箭攻城,阵仗并不是太凶猛,但城墙上的士兵紧绷了一整天,终于等到他们攻城,也一个个跳起来放箭还击。
对方攻势显然缺乏统一的号令,甚至攻城的士兵不也像真正赶头功的士兵那样着急,反而是在云梯上放几箭走几步,似乎犹豫不决,自己都不知道是要攻打上来还是要退下去。
有些魏军直接砍毁了云梯的上半截,或者推下巨石砸坏了云梯车。
但魏军主将却觉得对方这攻城的样子不太对劲,就让各个城墙上保存实力,不要过分反击,先缠斗着。
这一缠斗下去,折磨的城外的士兵和城墙上的魏军,都一夜没睡,倒也真没死了多少人,就是累。
到了第二天早上,暴雨又来,甚至还开始雷鸣,外头攻城的晋楚士兵才又退下云梯,龟缩在城墙下。有的士兵还在修补副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