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师系统-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
大概是辛翳面上的表情有点看穿她似的似笑非笑,南河自己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辛翳看她臊眉耷眼的样子就觉得想笑,点头道:“有。可以。此事便交给楚国去做。”
南河:“我们还是要考量魏国到底会把多少兵力放在成周,而且在战役中,我们也要尽量留存实力。楚国从境内调兵容不容易我不知道,但晋国并不是有那么多兵可用。”秦国那头还在战线吃紧,晋国确实无兵可用。
而且楚国调兵也不是易事,还要有大量的民兵紧随着调兵来运送粮草。
辛翳低头看向地图:“确实,尽量减少正面对战。而且我怀疑,魏国可能还有一部分兵力,进攻晋国中部。”
南河神色一凛:“你认为魏国突然动作,是因为害怕晋楚结盟?他们不容易直接威胁楚国,便想要来威胁我晋国,迫使我调兵回国,中段晋楚结盟?”
辛翳:“我认为可能性非常高。如果他这么做,我们的目的就不该是威慑魏国,而是真的要联手扼杀魏国。”
南河神色犹豫:“光这么说……能做到么?”
辛翳:“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必须做到。我已经在整顿楚国腹地的部队,调派大量部队北上,我看这阵仗,已经不能再想着逼退或威慑了。如果晋国又被魏国进攻,楚国愿意北上协助,只看你们晋国是否信任了。”
不只是南河,周围近臣不论晋楚,都微微一愣。
上次还是局势紧张,楚王突然伸手薅晋王衣领子,突然这次会面又跟相见恨晚似的好起来了。
南河没多想:“我信。但只要是进了晋国的军队,可以自有领将,但必须听我指挥,你又愿不愿。”
周边近臣倒吸一口冷气。
其实楚国派兵进入晋国,那是想随时翻脸,一路攻到曲沃云台都有可能,到时候晋国就可能被人釜底抽薪了。
而晋王说要楚国的部队全权听他指挥,那他也可以随时翻脸,在楚国协助他们之后,围攻楚国的军队让他们回不去家。
其实对于互相不信任的国家来说,任何深度的合作,都冒着被反捅一刀的巨大风险。
但如果不开始尝试信任,所谓的结盟也会形同虚设,最后结盟之下仍然什么都做不了。
辛翳也明白这一点。
南河先提出借船,便是对他的信任,那他必定要报以信任。
这甚至已经不是当年君臣之间的信任,如今他们的每个决定背后都有太多的人命与机遇。
他们两个彼此相信总是容易的,但难得在于如何让两支军队相互信任,两个国家相互信任。
这最起码要从一次真正成功的合作开始,这次合作到底会不会出差错,也决定了晋楚的结盟到底能走多远。
辛翳点头:“好,只要进入晋国的军队,虽有将领治军,但由你指挥。若将领不听令,可以晋国军法惩治!”
南河张了张嘴,她眼底有点酸。这不但是对她品性的信任,也是对她治理国家,管理军队朝堂能力的信任。
她此刻忽然有点想伸出手去,偷偷的在宽袖下,去拽一下他的手指。
不论是去勾一勾指尖,还是捏捏他指肚,她忽然心底有好多好多温柔又汹涌的想法冒出来,只想稍微传达给他一点。
第106章 陟岵
但她也是这么做了,她好似没头没脑似的朝地图另一侧走去; 与他擦肩而过时; 南河就像是抬手不经意间一般; 手指蹭了他手背一下。
就轻轻的一下; 她也觉得没原因似的,这么想就这么做了。
她没了小指,只能用无名指轻轻的刮过他手背,却忽然感觉手指那一截都烫的发疼。
辛翳一下子转过脸来看向她,呆了一下。
南河转身,几乎摒不住那张道貌岸然,无欲无求的脸。
辛翳眼睛就跟要在她脸上烧两个洞似的; 他倒是不像她那样虚伪; 不在意场合; 开心就是开心,忽然就咧嘴笑了,眼睛里洒光,脚后跟恨不得都颠一颠; 忽然把被她碰了的那只手背到身后; 对她眨了眨眼睛。
南河本来也不是撩他,就是没多想,但辛翳整个人一下子就跟插了电似的焕光,满脸得意,脸上写着“哎哟你想干嘛注意点影响哎哟”的娇羞兴奋,南河一时都想扶额倒退回一分钟前……
她真不不该给这个狗子一点甜头。
尝点糖味他都会手舞足蹈的骚起来了。
南河连忙四处看; 幸而周围近臣全都低着头若有所思,没人瞧得见他们两个这内容丰富你来我往的眼神。
而原箴当了令尹自然也继承了南河的心力交瘁,站在地图一角,对于辛翳这样的承诺,几乎要急眼了。
辛翳以往可不是这样冲动的性子,在与其他周边国家或势力接触的过程中,他基本就是狡猾且冷漠,总是诱骗别人先提出好处,自己用些含糊不清的话语蒙蔽人。
因为楚国一开始就总被骂蛮夷,那他一直也贯彻着蛮夷的国策,任何事情只要不是落到竹简牍板上写成的盟约,说过的话经常就会随机而变、不算数了——
这也不算是诈,更不算善守且盗。
只是辛翳习惯这样做事了。楚国被骂了这么多年不要脸,自然也就干脆一切都以利益为先了。
但这会儿辛翳所说的话,却显然不像是往日那个他了。
这会儿有大鼎通天为证,又有他如此笃定确实的语气与说辞,这就是想狡辩也难。
除非说是辛翳就压根没打算狡辩。
而且小晋王,也很奇怪……
俩人哪里像从未见过的两国君主,简直如同是多年故交重逢,发现彼此未变,言辞之间甚至有隐隐的熟稔与信任。难道真有两国君主能一见彼此,就惺惺相惜了?!
南河道:“盟书可以再定,但军情却等不得。魏军控制渑池与宜阳,怕是有人已经打探到了楚国大营的位置,楚王还是让自己军营驻扎的位置早日转移、分散,避免被魏国釜底抽薪。”
辛翳退后两步,俯瞰向晋国如今的版图,道:“好。到底能借多少船,运送到洛水的距离到底需要多少时间,这些还都需要开始做了才知道,但却是已经不能等了,如果可以请晋王今日便决定到底借多少船只。”
南河点头:“好,孤与众臣商议后,今日必定给楚王一个结果,此事还需双方多联络,我建议彼此暂有兵力按此不动,如果有事便立刻会面商议。”
辛翳心里一跳,这就是说不但晚上见,以后白天也不少见?
那倒是……也挺好的。
虽然他总觉得晋王那张脸很陌生,但南河的神情总是不陌生的,与他的相知也是不陌生的。
就可惜每次白日会面的时候,周围总是围着一大群人,无数双眼睛紧盯着,他想跟满口自称“孤”的南河开句玩笑也不成了。
他就忽然想戳一下南河如今还有点圆润的脸颊,喊她一句“小屁孩”。
但南河哪里知道他蠢蠢欲动的手指,一脸正经道:“如今各国相互攻伐,形势胶着如犬牙,还望楚王能珍惜晋楚之间会盟的信赖。”
辛翳面朝她,心已经跑飞了,满脑子都想着是伸出手去捏一下她那张正经严肃唇角紧绷的脸。
这会儿南河行礼,辛翳还在那儿站着没动。
原箴从后头戳了他一下,辛翳才连忙抬手,对南河作揖行礼。
还微微抬头打量她脸上的神色。
南河注意到他目光,忍不住微微一笑。
妈耶好刺激。这场面上可没有人知道他们俩还夜里住在一个帐下啊!夜里偷偷摸摸虽然也没干什么,但白天忽然在如此正式的场面上见面,好像守着个秘密对着演戏一般——
南河和辛翳是谈的皆大欢喜,但这俩人回去却没少被急的跳脚的近臣围住。
师泷这边都已经简直是要哄不好一般的生气了,仿佛南河信任辛翳,就是猪油蒙了心,要不是暂住的营帐下没有廊柱,他差点学作蔺相如状,一言不合就要在君王面前闹自杀。
师泷真的是气得唾沫星子乱喷,手指遥指天空,恨不得现在就降一道雷劈在辛翳头上,现了他原型,好让她能看个清楚。
狐笠在一旁倒是淡定些,但也对南河的行为有不认同之处,只是不像师泷那样激动。
师泷:“他要是想随时倒戈,灭了我们晋国就易如反掌了!”
南河倒是一派风轻云淡,在那儿让宫之省给倒了些果浆,道:“除了秦国,谁与我们结盟,你都能说这句话呢。要是不与楚结盟,我们依然是身处困境之中。”
但狐笠仍然道:“这样不设防,也不像是您的性格,我还以为您会跟楚国谈更多的条件。”
南河低头晃了晃杯子,忽然想起辛翳也曾经说过得话。她道:“其实这事儿,我自己笃信,但是没法说服你们。但既然为王,就自然会遇到这样的场合,我做的选择无法解释,但我相信且愿意承担。我就像是斗舰艨艟上指挥的将领,在这种事情,希望你们能完全相信我的选择。我也认为,如果不迈出第一步,就永远没法合作,如果迈出了第一步,你们就会相信我的所作所为。”
狐笠一向知道见好就收,自然不会再过问,二人退下时,师泷倒是放慢了脚步,看狐笠走出去后,才转头回来,有些敏锐的问道:”大君是和楚王有些什么交集么?”
南河知道他心里对于她的事儿,总装不住的想问,她也早想过该如何神秘兮兮的解答:“小楚王,与南公似乎有些交集。此事,你就别再多问了。”
一提起南公,自然也跟她身份有关,师泷微微松了眉头,颔首道:“我信任大君,也请大君一定要多有防人之心。”
南河点头。
我防,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防着他。
她在这头,不知道那边原箴他们是不是也会对辛翳一阵逼问,但南河在夜里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坐卧在宽敞的马车内,外头大雨还未停,辛翳就在车内,探头拉开车窗,朝外望去。
他似乎听见南河醒来的声音,回过头来。
南河:“怎么?这是在哪儿?”
辛翳眉眼笑着,什么都没说,忽然伸出手来,一把捏住了她的两颊。
南河:……?!反了吧你!
辛翳眼睛在昏暗的车窗里微光闪烁,他笑道:“怎么?白天对我施舍个笑容都不愿,现在在这儿了,还要对我冷脸么?”
南河:“……你放手。”
辛翳就是不撒手:“先生对我笑我就放手。”
南河无奈,感觉这小狗子真是拿刀拿剑太多,下手捏脸没轻没重,她只好挤出了个笑容。
辛翳忽然咬了一下嘴唇,双眼不知该往哪儿看似的挪了一圈又还是看向她,以一种南河从未见过的极其纯净甚至堪称蛮憨的模样笑了。她一时间甚至无法形容,心头狂跳,目瞪口呆。
甚至她连辛翳什么时候松开手的,她都没意识到。
第107章 十亩之间
南河心头烟花乱炸似的懵了,辛翳却似轻松起来; 笑道:“外头雨下的很大; 这架大车你也坐过; 高度也够; 车内什么都有,夏日有冰鉴冬日有暖炉,你就在这儿坐着就是了,什么也不需要下车。”
南河看他神态自如的看着车外行进的军队,道:“我以为你会下车骑马。”
他回头,很自然的抿了抿嘴,似撒娇似的道:“先生不愿跟我坐在一起?想让我下去淋雨?”
南河连忙道:“没有。我只是吃惊。”
辛翳知道她吃惊什么。
自从他那天直说喜欢她之后; 南河的态度都有些微妙。说她躲着也不算; 但说她完全没听进去当耳旁风也不算; 但她又想与他保持距离,又难以与他保持距离。
辛翳忍不住幻想,南河的心态会不会像往日的他一样胶着。
但这种幻想,使他觉得她连犹豫的沉默; 等待的间隙都是甜蜜的; 都是得意的。
他心底在得意洋洋笑道:你看看你,还不是要像我一样。
但这种心情不是笃定的,就算不确定是不是真的,他总是开心的。
甚至有种摊手摊脚的无所谓:反正他该说的都说了,再有什么他也不怕了,他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他甚至自顾自的想; 天底下没有比单恋更快乐的事情了,没人能知道他现在脑袋里有多少想法,没人知道他在自己胡思乱想的世界里到底有多开心。
·
但南河凑上来了,他呼吸一下子紧了。
她侧头道:“不过,我们怎么在马车上?”
辛翳微微偏头:“你白天说的话,就忘了?不是说魏国可能知晓楚军扎营的地点,我就临时更改扎营的地点,不过还不能告诉你。”
南河睁大眼睛:“为什么不能告诉我?”
辛翳忍不住想笑:“万一你告密了呢?”
南河瞪眼:“你觉得我会——”
辛翳摇头叹气笑道:“你真是不懂开玩笑。我们在往崤山的西部走,这样方便未来我们的计划。不过我不会亲自上战场,我建议你也不要亲力亲为。如今不过是面对一个成周,就是未来打他魏国真正的国都大梁的时候,我都不会亲自露面。”
南河:“我不露面,是因为我不会打仗。”
辛翳:“那也挺好的,至少安全。”
南河抱膝点了点头。神情有些奇怪,显然多想了:“那这赶路要一夜么?”
辛翳尽量压着自己的嘴角,让自己不笑,淡定道:“路途不近,下起雨来又不好走,我也总要歇息,坐车也不行了?或者先生想要去坐低矮的小车,也不愿意在这儿?”
南河看外头雨下的急,而且周围的马队走的也不像能挺的样子,她总不能叫停车队让自己去别的车上去住,而且一时半会也未必能空出来一架她能住的马车。
南河暗自叹了一口气:“没有,在这儿也挺好的。”
辛翳姿态放松的斜靠在软垫上,转过头来,道:“我白日看到先生的小指了,小指是怎么回事儿?看伤口不像是陈年旧伤。”
南河跟他没什么秘密,叹口气:“自己砍断的。”
她没料到辛翳一下子坐起来了:“什么?!”
南河:“没,只是舒被人砍断的小指,那截小指被人捡到了。我要想伪装成她,不照着做不行。”
辛翳真的愣了,他是万万没有想到。
南河以前身上虽然有些细小的伤口,可是大的伤害一次都没有过,忽然断了一截小指,还是这种理由。他陡然拧眉:“你何必如此!你完全可以不帮他!你回来就好,你回我楚国就好!还、还把自己手指给——!至于么!那个什么太子舒怎么值得你这么做!你——”
辛翳陡然想起来,南河以前也曾想过替他挡刀,甚至胳膊差点被人卸了,她也毫无犹豫。
然而那时候他们已经相识许多年了。
她却肯为了那个相识没多久的太子舒做这样的事!
辛翳心底翻江倒海似的怒起来,他伸手拽住南河的手指,道:“你总是摸小指你自己都没意识到么?你自己都适应不了!十指连心!我受过那么多伤却也没断过手指!那有多疼我心里有数,你少要在这里说什么不疼没事儿!你怎么就肯对自己这么狠!”
南河手指被握在他手里。
南河垂眼,想抽手却没能抽出来,她叹气:“……并不是为了谁,是为了我自己活命。如果我不伪装成太子,那个场面下我自己也没活路。小指又算什么。不过事情过去了,也不重要了,对吧。”
辛翳急了:“谁说不重要!”
南河:“你不说不喜欢那张脸也不喜欢晋王么。那个身子断了根小指也没什么吧……”
辛翳:“可我想到那是你在疼,我就——!而且你还是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受了这种伤!那个舒又算什么玩意儿,他怕是还不知道你为他做了这么多吧!先生为我做的事我可都记得,一清二楚!”
南河笑了笑:“断手指的事儿我甘愿,给你做的事儿我更甘愿,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别在意这些。”
辛翳还是眉眼垂下去,毕竟先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除了当时章华台避难,让她受了很多苦,他就没让她受过苦。他也发誓过,不要让千里迢迢来到他身边的先生再受苦了。
却没想到……
辛翳似乎生起闷气来,低头没说话。
南河喜欢他平日里兴奋多话手舞足蹈的样子,看他神情有些消沉,也连忙哄他道:“白日里我哪里没有跟你笑,再说我又不是你,我平时习惯绷着脸,也不可能没头没脑的就在那儿傻笑。不过我就怕原箴他们瞧出来,所以以后白日如果见面,还是低调些吧。”
辛翳微微偏过头:“你是说我傻笑了?”
南河抬起手,戳了一下他的脸颊:“本来就是傻笑。”
辛翳有些发愣,大概没想到南河会做这种动作。
但南河真是说收就收,她手才刚撤回来,脸上还笑盈盈的,话题就扯到正事儿上去了:“不过你说的魏国要派兵攻打晋国的事情,怕是极有可能了。我这里收到信报,说是魏国确实在魏晋交接的边境有集结部队。而从魏晋边境,到曲沃的距离可并不远。”
辛翳也收了心思,微微皱眉道:“可我这边从境内调拨的军队,没法很快赶到黄河沿岸。就算赶过去,在晋国境内行军,也可能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魏国短时间攻打云台,你是不是要回撤一定的晋军?”
南河:“不,我不打算。一是云台没有那么好打,二是回撤不但耽误时间,更可能什么结果也没有。曲沃毕竟曾经被血洗过,在复国后,曲沃便被加固,屯有一年半的粮食,内中驻兵又很多。魏国就算打曲沃,怕是三个月也打不下来。如果危急真的到那种地步,我就拼一把,集结所有的兵力,顺黄河而下,看看魏国都城大梁的城池坚不坚固。”
辛翳生长在地域辽阔的楚国,郢都作为楚国的王城,顶多是被自家地方的县公兵临城下过,他不能理解王城都被人围攻的状况,总觉得不至于此。
但真正的战国历史上,国家被拦腰斩断、王城被轮番围攻甚至占下的战争从来不少过。
往往一场战争就能让鼎盛强国变成二三流附庸小国。
楚国这种坐卧南方数百年的老大哥,自然不会理解中原国家的活法。
辛翳:“这也太……不至于此吧。”
南河摇头道:“像晋国这种国家,都是年年月月活在刀尖上的,每一场战争,每一次决策都是国家上下震荡,所以在如今极其紧张的局势下,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存活。幸好跟楚国结盟了,否则赵、魏、楚三国围攻,晋国会死的比一百多年前还惨。”
辛翳皱眉:“赵国不是意欲与晋国结盟么?我记得赵国向晋国提交国书,请求会盟了不是么?”
南河瞪大眼睛:“楚国的手到底伸的有多长了,你居然连这种事情都能知道。”
辛翳自然不会说,当年南河构建的军探的体系,早在这些年她关注内政之后,由他和范季菩开始进行了完善。
辛翳笑了笑,南河道:“赵国明显只是做个样子,如果我晋国容易被赵国表现出来的和善样子利诱,懦弱的选择了和赵国这样的强国站在一起,那么当赵国开始攻打秦国的时候,晋国因为依赖与胆怯,就不好与赵国为敌,赵国再嫁个公主来,可能又安抚了晋国。到时候赵国面对没有晋国帮助的秦国,就会容易很多。”
南河又道:“我当时就觉得不太可靠,而且赵国和晋国的联盟在地理位置上也不如和楚国结盟占优势。而且如果赵国用结盟离间了秦晋,等他们攻打下秦国,晋国还不是他们囊中之物。”
辛翳看她说话时认真的样子,忍不住叹气:“我以为先生决意让晋楚结盟,是因为觉得楚国是你的故国,又信任我。结果你还是把各国都考虑一遍,从理智上觉得和楚国结盟最好……如果从理论上来说和魏国结盟最好,那先生是不是都不会考虑我了。”
南河认真道:“怎么会和魏国结盟最好呢,这从地理位置和国境上来说就不可能。”
她真是压根没抓住重点,有理有据,讲事实摆道理的和辛翳说了一大堆为什么魏国不可以结盟的理由,听得辛翳如同上英语课上开小差的学生,眼睛都开始数车内软垫上绣了几只蛤蟆。
不过她讲了一大堆不解风情的理论,最终的总结倒是有点让他觉得爱听。
南河:“再说,跟你很了解,跟楚国也很了解,也是要与楚国结盟的一大原因。别人说不定会坑我,但我想,大不了我就把身份告诉你,你就应该不会坑我了。”
辛翳托腮,勾唇笑道:“我说不定也会坑你。”
南河又展露出她那份不懂开玩笑的傻气,认真道:“不。你不会的。”
明明是玩笑话,她这么认真笃定的跟他回应,他脸上都有点烧,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回话,真想赶紧糊弄过去:“好吧。我不会的。”
南河点点头,展露一点笑意:“对呀,我对你还是很放心的。”
她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这么较真的样子到底有多可爱,辛翳真想四脚朝天求饶。
南河道:“不过,虽然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但我希望如果能和平的统一就好了。至少是能让晋楚这样的国家,和平的……统一。”
辛翳:“你明知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你以前不是跟我说,你的家乡,有个人叫马子,他的理论就再说人越来越多,战争就不能避免么?”
南河愣了一下,大笑:“我那时候是这么跟你讲的啊。为了教你,也不容易。马尔萨斯改名叫马子,以后要是跟你讲马基亚维利怎么办,岂不是两个马子要成一家人了。”
辛翳一愣:“马集雅什么?怎么名字这么长!你们那边人都这么起名字么,你不会也叫什么荀找一条南边的河,简称荀南河。”
南河笑的上气不接下气:“我早就与你说过,我旧家高唐南边有条小水沟。就你总说什么星宿南河。好好好,不说我,就说我跟你讲的马子,我当时怎么讲的。”
辛翳陷入回忆,显然那时候南河最早与他讲这些的时候,他心头很是震撼。
“你说,天底下人数都不是一点点增加的,而是两个人生好几个娃,每个孩子长大了又生好几孩子,就是二变四,四变八,八变十六,增加的越来越快。但是种地可不是这样,虽然能开垦新地,但是开垦的速度肯定没有那么快,一块地能种的粮食又很难成倍增加。所以如果不打仗,人就越来越多,粮食就越来越不够吃,就会有人饿肚子,就会有矛盾产生。”
南河点了点头:“对,再加上人数增加,土地变成稀缺资源。越是稀缺,上层贵族的垄断就会越严重,导致分配更不均,内部矛盾就更严重。”
辛翳:“你说,如果境内有那么多矛盾,身为王也不能让天上下粮食,没有办法,就只能打仗。因为打仗既可以掠夺其他国家的粮食和土地,而且自己的人口也可能因此减少,人少了,境内人和粮食之前的矛盾就减缓一些。打仗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矛盾,转化到战争本身和其他国家上。就是因为所有的国家都不太缺人,而是缺粮食和土地,所以这也就是现在各个国家打仗之后都会屠城的原因。”
南河:“是,你记得很清楚,我确实是这样说过。”
辛翳垂眼:“其实你自己都不记得了,你那个时候,你的表情非常……无望。你说其实历史本身,就是这一行为的循环。粮食余量增加导致人数上升,人多起来是很难控制住的,一旦开始增加就会迅速导致人数过多,粮食不够吃,然后就会引发荒灾、动乱或战争,就会有大规模的死亡,然后人数就会降下来,人少了自然又会有余量,就会再循环一次。这个循环有的快有的慢,但就在不停地进行。”
南河往后倚了倚,轻轻叹气。
辛翳神情有些触动:“我那时候可能还幼稚,还听不太懂,但现在我开始努力一点点理解你跟我说的那些事情。不过我还记得,你那时候跟我说,现在天下,就到了这个循环中战争前一刻的节点了,就是东君太一,也没法阻止战争的爆发。是……武王伐纣时,天下才有多少个城池,朝歌当年才有多少人生活,而如今每个国家都坐落着大大小小数座城池,乡野之间到处都是炊烟与村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辛翳:“如果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如果你我也是这个循环中不可挣扎的一环,如果避不开,我就下定决心,要成为最终留下的那个胜利者。”
马尔萨斯的这个理论,是她曾经回忆战争,有感而发,才跟辛翳提起的。
这个学说的影响十分广泛,人口学至今还称其为“死亡推动”。
再加上遍观中国历史,朝代更迭,战争频发,皇土改姓带来的战争和死亡,更像是对这一理论的印证,也让中国不少学者、普通人,都成了这个诞生于十八世纪的经济理论的拥戴者。
确实,它听起来那么绝望,却又那么容易理解,简单易懂。
历史的车轮这一比喻,又与这个理论不谋而合。
但南河毕竟是学者出身,她自己知道这个理论之后,引发了多少关注和争议,一直到她的时代,关于传统农业和人口关系的理论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学派之间的纷争极其对立。甚至连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在这一问题上保持中立的态度,尽量将奖项颁给一些更中间派的学者。
但她不能说自己是身处这个时代,实践出真知,但当她脱离了书本与课堂,成为政策的制定者,成为管理国家的一份子时,她心里诞生了模糊却不同的理论。
历史真的是车轮么?这个看起来如此笼统的循环理论,真的能适应如此厚重复杂的中国历史么?
认为中国的历史是原地打转的人,是否因为不了解历史脚印的纹路与细节,所以太武断了呢?
南河的声音,过了许久才在雨声闷闷的马车里响起,她身子微微前倾,那张温润如玉雕的脸被油灯映照出柔和的虚光,她用很质朴也很坚定的声音轻轻道:“但我一直在思考,战争真的完全无法避免么?真的非要死那么多人才能度过这一关口么?你知道我后来几年,一直不太涉及外政,一直在忙着楚国的内政,我就是在考量……或许阻止这一切不用东皇太一。”
她抬起眼来,看向辛翳:“如果,战争只是因为人们的偷懒呢?因为人们在懒惰面前,对于死亡漠不关心。明明也有路子可走,但因为以战争为名的抢夺不被律法制裁,所以人们宁愿偷抢,也不愿意自己努力。统一是必须的,但屠杀却不是必须的。辛翳,或许你会说我幼稚,但我一直在想,或许我有法子,避免未来眼前数年的生灵涂炭。”
第108章 伐檀
辛翳愣了愣:“什么……?”
南河:“因为比如现在,我们还能打仗; 是因为有对手。我们能看见; 齐国有钢铁; 魏国有粮食; 我们能看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就堆在别人家院子里。而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