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情客道:“镇国公和汪阁老的意思,只要辽王老老实实地祭拜过大行皇帝之后带兵回到辽东,无旨勤王的事就算了。反正以后当皇帝的是皇长子。”
    都是一帮老狐狸。
    姜宪不屑地道:“是因为三岁的小皇帝比三十岁的老皇帝更容易摆布吧!”
    这就不是情客能回答的话了。
    姜宪还要问什么,有小宫女过来替太皇太后问话。
    说是太皇太后想知道姜宪醒了没有。若是没醒就让她继续睡,若是醒了,就去东暖阁陪太皇太后用午膳。
    她自然愿意去陪太皇太后了。
    梳洗一番之后,她去了东暖阁。
    只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刚刚绕过大殿,就听到东暖阁传来了一阵欢声笑语,期间好像还夹杂着男子的声音。

☆、第七百一十一章 逗笑

    姜宪心中一跳,想到之前李谦的神出鬼没……会不会是李谦?
    她顿时心跳如擂鼓,加快了步伐。可待她走近东暖阁,这才发现那男子的笑声是曹宣的。
    姜宪肩膀一垮,面无表情地走了进去。
    屋里不仅有曹宣,还有王瓒,白愫,房夫人等人,大家正笑语殷殷地围着太皇太后坐着,太皇太后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与昨天的灰败不可同日而语,看得出来,她至少此时已不去想赵翌的驾崩了。
    这是好事!
    姜宪却莫名地在心里叹了口气,笑着上前给太皇太后行礼。
    白愫就起身拉着她在自己的绣墩坐下。
    太皇太后却笑着阻止白愫:“你别管她,她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自己找个地方坐着,要你给她让座?印霞,你给郡主搬个凳子过来!”
    姜宪懵然。
    怎么一觉醒来,她就失宠了!
    太皇太后看着她那傻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道:“我们掌珠啊,要做妈妈了。这还没有三个月呢,你说,你要不要给她让个座?”
    “真的!”姜宪惊喜的差点跳了起来,上前几步就要去摸白愫根本看不出来的肚子,好在是手刚扬起来就想到王瓒还在屋里,忙改去拉白愫的手,欢喜的笑容则止不住地从她的眼底溢了出来,“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你怎么也不小心一点!昨天还帮我守着太皇太后到深夜。”她说着,不由心生内疚。别人不知道,她是知道的,白愫性子温柔,或许是从小就被送进了宫里陪她,最怕给人惹麻烦,有什么不舒服或是不方便的事总是忍着,要不是她也很喜欢白愫,常和白愫吃住在一起,白愫还不知道要遭多少罪呢!
    昨天她就觉得白愫的神色疲惫,却没有往这方面想,白愫肯定也是像从前那样一直忍着。她也太粗心了些。若是出了什么事,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想心里就发慌。
    白愫忙安慰姜宪:“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若是吃不消,我会跟你说的。”
    可每次她开口的时候,都是特别严重,她忍不了了。
    姜宪依旧有些垂头丧气。
    太皇太后看了笑道:“你这孩子,一面让掌珠别担心,一面又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你让掌珠怎么放心?快高兴起来,不许哭丧着个脸!”老人家说着,示意白愫快坐下来,道,“这屋里现在你最大,你快坐下来。这么多天里,就这件事最让我欢喜了。”
    是啊!
    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
    不怪太皇太后感慨万分。
    念头闪过,姜宪微微一愣。
    白愫怀着孩子还没有三个月,按风俗,是不能报喜的,怕恭贺声太多,吓着了孩子。白愫怎么会……
    她朝白愫望去。
    白愫正巧也朝她望过来。
    两人在空中交换了一个眼神。
    姜宪瞬间明白了白愫的用意。
    她不由得眼睛一涩。
    让失去了亲人的人摆脱痛苦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是迎接一个新生命!
    所以白愫才会在这个时候让别人知道她怀了孩子。
    那孩子的父亲……
    姜宪不由自主地朝曹宣望去。
    曹宣笑吟吟地望着白愫,眼底有些许的担忧,可更多的,是温情。
    他也是赞同白愫的决定的吧?
    不然他不会流露出这样的表情来。
    曹宣,依旧还是前世的曹宣,有手段有谋略,可还保留着心底的一份赤诚,就像他前世坚持不娶妻,怕连累了将会为他生儿育女的女子一样。
    而自己又是何其幸运,还能遇到这样的曹宣。
    能让白愫得偿所愿。
    这一刻,姜宪再一次对自己的重生表示感激。
    不管是哪路神仙促成了这样的事,她都愿意为他重塑金身,日夜供奉。
    好像是嫌喜事还不够多似的,房夫人笑着对姜宪道:“你没来的时候,还有件好事——石家得了阿瓒送的消息,很是相信他们家的这位姑爷,连夜就准备好了吃食躲进了家中的地窖里,加之石大人住的地方多是京中的居民,搜刮不到什么贵重的金银珠宝,石家因祸得福,反而全家都躲过了这一劫。只是吓坏了石家的老安人。从地窖里一出来,老安人就发了话,让俩人立刻成亲。亲恩伯和夫人已经和媒人在看日子了。保宁,你若是不急着回西安,说不定还能参加阿瓒的婚礼。”
    前世的姻缘没有因她的出现而发生什么变故。
    姜宪松了一口气,笑道:“好啊,好啊!阿瓒表哥,你可得把日子定得近一些才是。”
    王瓒红着脸,喃喃地道:“这,这得问我爹和我娘!”
    他和所有就要当新郎倌的青年一样,露出羞涩的表情。
    太皇太后呵呵地笑,很是喜欢的样子。
    他们都是为了安慰太皇太后吧?
    姜宪也跟着笑,笑容里流露着满足欣喜,让她的脸闪闪发亮,像阳光照耀下的宝石。
    在这样的大劫过后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还能这样的团聚,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可有欢笑,也就有烦恼。
    闵州带着赵玺过来用午膳。
    众人俱很意外。只有太皇太后,叹息道:“宫里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孩子也可怜,我能照顾他点,就多照顾他点。”
    从前,这宫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受过太皇太后的恩典,可前有曹太后,后有韩同心,又有谁真心实意报答过太皇太后?
    何况这个赵玺前世还是个白眼狼,今生也很有可能继续是个白眼狼。
    姜宪不以为然。
    太皇太后却像看出了她的心思似的,安抚般地轻轻拍了拍姜宪的手背,吩咐孟芳苓:“把那孩子抱进来吧!”
    孟芳苓应声而去,不一会就抱了赵玺进来。
    闵州神色不安地跟在她们的身后,看到姜宪的时候眼睛徒然间就亮了起来,神色一松。
    姜宪知道他这是担心自己现在的位置被别人抢走,想到答应过他的事,索性当着太皇太后等人道:“皇长子这么小,身边离不了服侍的人。这两天乱得很,我也没顾得上他。我看闵州从前在万寿山的时候就服侍着皇长子,不如继续让闵州服侍皇长子,免得吓坏了皇长子。”
    小孩子特别容易夭折。
    他们打算的再多,赵玺若是活不下来,他们将面临着比现在更加糟糕的局面。
    此时他们至少有赵翌的两封继位诏书在手,可等到赵玺做了皇帝,谁在他之后继承皇位,得赵玺说了算。赵翌的遣诏最多做为参考。血缘关系上,辽王是与赵玺最近的。别弄得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回,却为辽王做了嫁衣,那可真是笑死人了!

☆、第七百一十二章 拔河

    在座的诸位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太皇太后更是当场就指定了由闵州做赵玺身边的总管太监,并道:“若是有人有异议,你就说是我定下来的。他有什么话,让他来跟我说。我倒要看看,他们安的是什么心?”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谁也接不住。
    闵州当时就激动的两眼湿润“扑通”一声给太皇太后跪下了,连磕了九个响头,直呼太皇太后慈悲,不愧是赵玺的曾祖母,是真心疼爱赵玺的,还当着众人的面对赵玺道:“有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给奴婢做主,奴婢以后就可以一直陪着皇长子了。”
    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就适合在宫中生存,还是闵州私底下给赵玺灌输了些什么,赵玺小小年纪,却像听懂了似的,忙跪下来向太皇太后谢恩,还奶声奶气地道:“曾祖母是世上对我最好的人了!”
    听得太皇太后很是激动,抱着赵玺在怀里“儿啊”、“肉啊”的叫了一通,还对闵州道:“你把皇长子教得很好。以后也要这样好好地教导他才是。”
    闵州一副感激涕零、誓死效忠的模样儿跪下来向太皇太后道谢。
    太皇太后就吩咐孟芳苓:“把我后面的碧纱橱收拾出来,皇长子暂时就在那里安歇。等大行皇帝的棺椁上了山,再搬出去住也不迟。”
    这就是要在赵玺继位之前都把他养在眼前了。
    孟芳苓笑着恭敬地应诺。
    闵州却有些慌张起来。
    他怕到时候自己被排斥,被架空了。
    赵玺毕竟还小,从前在万寿山的时候,曹太后不喜欢他,那些宫女内侍自然也不敢给他好脸色,只有他,想着曹太后毕竟年事已高,又被困在万寿山,他不能靠她一辈子,他还指望着能回宫里去呢!加之他是万寿山的大总管,背着曹太后干点小事,没有谁敢去曹太后面前告状,赵玺看着他总是帮他,才对他慢慢亲近起来的。
    如今虽然没有谁明说,可若是不出什么意外,赵玺就会成为下一任的皇帝。慈宁宫里的人还不得死命地巴结赵玺啊!
    赵玺这么小的年纪,他乳母不见的时候也只不过哭了两声就被自己给哄住了,嘉南郡主分明是要控制赵玺,所以才对他又是敲又是打,恩威并重的,赵玺要是被慈宁宫里的人给笼络去了,他还有什么指望?
    他们在这些宫里的贵人眼里就像个小猫小狗似的,随便逗你的一句话,他们要是敢当真,到时候就能要你的命!
    这可怎么办啊?
    闵州愁得不行!
    姜宪比他更懂宫里的规则,看他那样子,想着自己既然已经用了他,就应该好好地用,不能总让人觉得担惊受怕没有安全感,虽然很多人喜欢这样的御下,但姜宪喜欢身边的人都一团和气,彼此爱护、照顾,而不是勾心斗角,你阴我狠。
    她索性对闵州道:“你这些日子也要少说话多做事,跟着太皇太后身边的人好好学学怎样服侍人,这宫里,能在慈宁宫当值的,都是顶尖的人物。以后你跟着皇长子从这里搬了出去,也就不会手忙脚乱的了,有什么事也能有个商量的人。”
    闵州听着眼睛一亮,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地。
    他连声应好,恭敬地给姜宪和太皇太后磕头。
    太皇太后满意地“嗯”了一声,细细地问起了赵玺的日常起居来。
    闵州从前也是用过心的,回答起来一丝也不马虎。
    太皇太后看着就更满意了。
    等到用完午膳,孟芳苓那边也收拾好了。
    太皇太后就催着他抱了赵玺去碧纱橱先歇下:“孩子年幼,休息好了才能身体好,你可要好生服侍他,等他醒了,要吃点什么,喝点什么,我会吩咐下去的,直接叫御膳房的准备就行了。可不能因为新到了个地方就忍着,你受得住,孩子可受不得。”
    闵州迭声应了,抱着赵玺跟着孟芳苓走了。
    原本小身子绷得紧紧的赵玺身子骨很快就软和下来,他悄悄地问闵州道:“闵公公,曾祖母,是不是喜欢我?”
    刚才太皇太后不仅抱了赵玺,而且亲自喂水给他喝的时候发现他有些不自在,也不勉强,就把他交给了身边擅长照顾小孩子的宫女,让那宫女喂水给他喝,一切都以他的舒适为先。小孩子心无外物,被照顾得舒服了,就觉得是对他好了。
    闵州没有想到赵玺这么快就适应了太皇太后,他迟疑道:“太皇太后当然喜欢你,你可是她的重孙。不过,太皇太后有好多个重孙,你要是听我的话,以后太皇太后只会越来越喜欢你。你就不用回到曹太后身边了。”
    他觉得自己这么说也没有什么错。
    辽王不是有好几个儿子吗?
    那也是太皇太后的重孙啊!
    赵玺乖巧地点头,奶声奶气地向闵州保证:“我一定听闵公公的话。”
    他喜欢慈宁宫胜过万寿山。万寿山的人看见他都像没有看到似的,总板着张脸。可慈宁宫的人看见他远远地就露出笑容来,好像他是什么奇珍异宝似的。
    这让他觉得很好。
    他搂着闵州的脖子亲昵地对着他身后的宫女抿着嘴笑。
    那宫女善意地朝着他眨了眨眼睛。
    他咯咯地笑了起来。
    可太皇太后那边,等到闵州抱着赵玺出了暖阁,笑容就淡了下来,一点也看不出欢喜的模样。
    姜宪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蹙,温声地问太皇太后:“您累了吗?要不我扶您回屋歇会儿吧?”
    “不用了!”太皇太后恹恹地道,“你来之前西三所的人跟我说,皇后凤体微恙,要请了东阳郡主进宫来安慰安慰皇后。我同意了。阿翌的丧礼是什么时候?让她搬去那边好了!鞑子退了兵,她是一国之母,皇上大行,她总住在我这里算是怎么一回事?”
    “知道了!”姜宪笑道,“我这就派人去问问。”
    自太皇太后知道外面的形势之后,就紧闭了慈宁宫的大门,不允许宫里的宫女和内侍在慈宁宫外行走,而且什么消息也不去打听,什么事也不参与,就怕有什么不当的言行影响了王家,影响了姜宪。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道:“去吧!有什么消息让你身边的人来回我一声就行了。”
    这就是让姜宪退下的意思了。
    她难道真的失宠了?
    姜宪啼笑皆非地辞了太皇太后。

☆、第七百一十三章 打牌

    太皇太后打发了姜宪,就和太皇太妃说起体己话来:“我看着那孩子就想到方氏和曹氏,心里就不舒服,也不知道外面的事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太皇太妃怪道:“那您还把那孩子留在碧纱橱?您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你没有听到说东阳郡主要进宫了吗?”太皇太后老神在在地道,“韩同心毕竟是赵玺名面上的嫡母,我这不是怕东阳郡主给韩同心支招,让她把赵玺抱到她身边去养吗?虽说保宁、王家支持他登了基,可孩子这么小,通常都是谁和他亲近他就听谁的,要不保宁怎么会抬举赵玺身边那个叫闵州的内侍?我现在什么忙也帮不上他们,却自认还有几分眼色,不会拖他们的后腿!”
    “您这何止是没有拖他们的后腿啊!”太皇太妃知道太皇太后这些日子心里不好受,有意哄着太皇太后高兴,道,“我看您这简直是在给他们查漏补缺呢!你就这么一出手,就立刻让简王、韩家束手无策了。”
    太皇太后听着忍不住嘴角微翘,彼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
    孝宗皇帝和先帝都不是好相与的人,简王能一直呆在京中没有就藩,与他一惯表现出来的与事无争有绝对的关系。可在权力面前,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做到与事无争呢?而且你进了这个圈子,就算是你不想争,也会因挡了某些人的道,而让你不得不争。现在的简王,就是这样的情况——以后可能成为太后的韩同心是他的外孙女,可能成为皇上的赵玺年纪太小,什么也不懂,这个时候,谁能得到韩同心和赵玺的信任,谁就是赢家。简王和韩同心是天生的盟友,他就算是想退后,也会有趋炎附势之辈出面推着他去争,帮着他去抢,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何况在她看来,简王也不是真的那么没有野心的人,否则他大可在五军都督府里担任一个闲职,何必去管什么宗人府,管谁家和谁家结亲,谁家又添了孙子女儿之类的琐事?
    也是因为如此,简王手中没有实权。
    一旦韩同心成为太后,简王想在朝廷上站稳脚步,能用的也不过内宫里这两个人罢了。
    她把赵玺养在自己的面前,就等于是卸掉了简王半边胳膊,简王就是想使力也使不出来,除非和她联手!
    至于韩同心,比起她的保宁可差远了,这姑娘好像从小就没有长脑子似的,根本不足为虑。
    所以东阳郡主再厉害也没有用。
    太皇太后的所作所为却能成为姜宪的筹码!
    “我还没有老吧!”太皇太后含笑着问太皇太妃。
    太皇太妃捂了嘴笑,道:“您何止没老,我看您是活成精了。三下两下的就让韩家没话说了。”说完,太皇太妃夸奖似的朝着她翘起了大拇指。
    太皇太后呵呵地笑。
    原本韩同心可以赶在她之前把赵玺抱去养,争取得到赵玺的喜欢,韩同心又占着道理,就是太皇太后也不好拦着。可韩同心却宁愿躺在床上装病也不去操持赵翌的身后事,那就没有办法了。以后就算是韩同心反应过来了,赵玺已经住进了慈宁宫,谁还敢强行把赵玺从慈宁宫抱走不成?
    太皇太后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她道:“要不,我们去看看掌珠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打叶子牌吧?”
    白愫怀了身孕,曹宣想接她回去住,却被太皇太后阻止了,说宫里安全,又有田太医当值,一定要等白愫三个月胎儿稳定下来才让她出宫。曹宣正好有事要办,也就谢过不提。太皇太后也因此不敢让白愫在跟前服侍,把偏殿收拾出来让她住了进去。这也是太皇太后为什么想要韩同心快点搬出去的重要原因。
    太皇太妃来之前去看过白愫,知道她只是躲在床上看书,遂要宫女去叫白愫和姜宪,回过头来则高兴地对太皇太后道:“说起来两个小姑娘出了阁之后,我感觉我们好多年都没有在一起打过叶子牌了似的。”
    “谁说的?”太皇太后笑道,“明明今年龙抬头的时候还一起打了牌的。”
    太皇太妃仔细想想道:“可不知道为什么,不怎么记得了。反而是那年的重阳节,曹氏还活着,您和我、保宁、掌珠一起在东暖阁里打牌,慈宁宫冷冷清清的,支着耳朵也听不到一声人响,突然觉得特别的难受,那感受我还一直记得呢!“
    两人说着话,白愫和姜宪一前一后地进了屋。
    知道太皇太后要打叶子牌,大家自然极力配合的。
    不过刚刚支好了桌子,就有小内侍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焦急地道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妃,郡主,乡君,辽王刚刚去斋宫哭了灵,还说要过来给太皇太后请安……汪阁老和镇国公都不同意……”
    那跑来禀了太皇太后干什么?
    太皇太后微微愣了一会儿,道:“是让我说皇帝刚刚宾天,我不舒服,暂时谁也不想见。等到大行皇帝的丧事办完了再让他来给我请安吗?”
    赵翌是晚辈,按礼,太皇太后不必戴孝,也就不披白了。
    那小内侍松了口气,忙道:“奴婢这就去回了汪阁老和镇国公去。”
    “去吧!去吧!”太皇太后慈爱地笑着朝那小内侍挥了挥手,等到那小内侍谢恩退了下去,这才小声嘀咕道,“我一个老太婆有什么好看的?要真想看我,早干什么去了?”
    辽王从前在宫里的时候,太皇太后说不上有多喜欢他,但也不讨厌他。可秦贵妃却看着太皇太后和曹太后走动频繁,生怕太皇太后对辽王不利,每次来给太皇太后问安,都死死地护着辽王,以至于辽王和太皇太后根本没有什么接触,俩人之间就更谈不上亲密了。
    太皇太妃闻言不由得想起了从前那些受辱的日子,她没有说话,在心里暗暗长叹了一口气,面上却笑盈盈地,招呼着大家打牌。
    打了几圈牌,又有新消息传过来。
    说辽王没有看见皇后和赵玺答谢,提出来要见见这两个人,想当面安慰这俩人几句。汪几道同样以“伤心过度,身体不适”为由推了。辽王就可怜起赵翌走的时候都没有人守在身边,提出由自己沐浴净身,在斋宫陪伴赵翌二十七天。
    天子守孝,以日代月,共计二十七天。
    辽王这是要干什么呢?
    这次没有用镇国公说话,汪几道就明明白白地拒绝了辽王。

☆、第七百一十四章 必须

    辽王肯定不会死心,和汪几道争辩起来。
    来回话的是刘小满的另一个徒弟。
    刘小满年纪大了,在鞑子破城之后一直帮王瓒守卫着慈宁宫,如今鞑子退了兵,他就像憋在心尖的气一下子泄了似的,身子骨眼看着虚弱下去了。
    太皇太后就不叫他在跟前服侍,派了几个小内侍去照顾他,依旧让他在慈宁宫当差,只是闲下来的时候叫他过来说说话。
    姜宪听了那小内侍的话不由眉头紧皱,道:“汪阁老没有说什么时候大朝会吗?”
    那小内侍忙上前几步,恭声道:“没有!自辽王进宫之后,几位阁老就一直陪着辽王,这会儿还没有说大朝会的事。”
    举行大朝会,宣读遗诏,赵玺就可以继位了。
    和辽王说那么多干什么?
    难道还要等辽王在京城里足足呆上二十七天不成?
    姜宪觉得自己都知道的道理,几位阁老不可能不知道。
    她顿时气得一阵发抖。
    不用说,迟迟不召开大朝会,肯定不是赵玺有没有继承权的问题,而是几位阁老的利益还没有分配好,一旦赵玺登基,他们就没有了讨价还价的借口和余地。
    这就是所谓的肱骨之臣!
    前世也是这样,任何一个涉及到几位阁老利益的事都会反复地被讨论,反复地被衡量,等到事情好不容易确定下来,那些官吏又为了自己的利益推诿搪塞,哪里有半点为公为民之心。
    这样的王朝,烂到了根子里,只留下来表面的一层光鲜。
    他们费这么大的力气去保住这个王朝,值得吗?
    姜宪第一次怀疑起她大伯父的付出来。
    “保宁!”太皇太后的声音让她回过神来。
    “怎么了?”她笑着问外祖母。
    太皇太后担心道:“你这是怎么了?刚才和你说话你也不理?”
    “我在想事情。”姜宪不想让太皇太后担心,笑着解释了几句,对那小内侍道,“你去叫了镇国公世子爷过来。”
    小内侍应声而去。
    太皇太后不解地望着姜宪。
    姜宪忙笑道:“我们也不能总这样等着,还是快点召开大朝会的好。各司其位了,才能各司其职。”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朝着西三所的方向撇了撇嘴,道:“你说得很对。免得在这慈宁宫里说个话都要小心。”
    她老人家还不知道韩同心给过姜宪气受,不然早就跳了起来。
    姜宪闻言也庆幸自己叮嘱孟芳苓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不然把太皇太后气着了她韩同心就是拿命也赔不起。
    不一会,姜律就过来了。
    太皇太后知道他们有正事要说,让人叫了刘小满过来凑角儿。
    姜宪笑着向刘小满道谢,并开玩笑般的说了一番“你只管打,输的算我的,赢了算你的”这样调节气氛的话,看了几张牌,这才和姜律去了正殿。
    “是不是辽王现在的兵力让你们忌惮?”姜宪问姜律。
    姜律很是意外,想着自己这个堂妹也算得上是巾帼英雄了,略一思忖,还是说了实话:“是!他手里不仅有辽东卫还有密云卫。而且之前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伤亡。你公公和杨俊等人的兵力加起来我们才勉强能够与他抗衡。”
    如果李谦在这里就好了!
    姜宪想起前世的事,心中不由一阵烦燥。
    “那就答应辽王的要求,让辽王今天晚上给大行皇帝守灵。逼着汪几道立刻召开大朝会。他要是还磨磨矶矶的,你们就去找左以明。以左以明的资历和声望足以担当此事。而且他和熊正佩是知己,这是朝野都知道的。由他指责汪几道是最好的人选。你们最好再提醒他一下,如今熊正佩去了,熊正佩的遗志由谁继承,也是件迫在眉睫的事。他听了,肯定会答应的。”她说着,原本还有些柔和的面孔此时居然犀利的如同刀锋,一双眼睛更是寒光四射,咄咄逼人,“至于辽王,你们只要记着派了忠心耿耿的人在斋宫,重兵把守好就行了。若是他有异样,先杀了再说,一劳永逸!”
    那语气,杀人,还是杀个王爷,在她眼里好像杀只鸡似的简单、容易。
    “你……”姜律目瞪口呆,不由打了个寒颤,道,“那可是辽王爷,还有辽东卫和密云卫的支持……”
    “那又怎样?”姜宪毫不在意地道,“辽王敢谋逆,他们全都是乱臣贼子。难道你还指望着跟他们和解不成?指望着和他们在战场上相遇时手下留情不成?成王败寇,谁心软,谁就等着被抄家灭族!”
    “我不是这个意思!”姜律不自在地轻咳了一声,道,“我是怕辽王出事,辽东卫和密云卫会趁机作乱,京城的百姓已受不了再次的战乱了。”
    “你这话说得好生稀奇?这是你的意思还是伯父的意思?”姜宪像望着个白痴般地望着他,心里琢磨着,如果她的伯父也这么想,那姜家还是趁早退出这名利场吧,免得位高权重跌跤的时候会摔个粉身碎骨。“若是你们忍让他们也不准备退步,你们又当如何?拥辽王继位吗?”
    “当然不行!”姜律忙道,“汪阁老的意思,是先哄辽王退到城外——他已发了密函,天津卫明天一早就会到达京城了。蓟州总兵府也派了人过来。”
    天津卫也好,蓟州总兵府也好,都是姜家的人。
    姜家在京城经营几代人,可如今的京卫又是怎样一副光景呢?
    姜宪不是不相信姜镇元,而是这个世道已经变了。
    姜宪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吩咐姜律:“你只管照我说的去做!我不会害你的。明天必须召开大朝会。”
    姜律犹豫道:“如果辽王质疑赵玺的身份呢?”
    “那就让他质疑去。”姜宪不在乎,非常强势地道,“大朝会嘛,就是让群臣说话的时候。正好可以看看还有哪些官员有疑虑,一次都解决了。总好过背后捣鬼,和辽王勾结起来。”
    这是要把朝臣也一网打尽的意思!
    姜律额头冒出汗来。
    他还没有自己这个娇娇柔柔的妹妹有胆量。
    这么一想,也激起了他的血性。
    他早就看不惯汪几道那几个阁老在那里前怕狼后怕虎的了!
    “好!我就听你的。这就去跟爹说去。”他一副要拍胸的样子,“爹要是不同意,我就拿京卫说事,保证让他们明天一早召开大朝会。”
    姜宪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送了姜律出门。

☆、第七百一十五章 暗线 

    送走姜律的姜宪并没有立刻就折回东暖阁,而是站在树下望着天空发起呆来。
    有当值的宫女、内侍从她身边走过,屈膝给她行礼,低低地称着“郡主”。
    姜宪回过神来,吩咐身边的小宫女:“去帮我把情客叫来。”
    小宫女疾步而去。
    姜宪继续琢磨着宫里的这些糟心事。
    等到情客到来,她对情客道:“你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