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嬷嬷就道:“大舅爷成亲,我们家世孙太小,一时也离不开母亲,世子夫人没办法回去,只能让世子爷一个过去了。世子爷则过了初十就启程,月底就能赶到太原。晋安侯府的大姑奶奶生了个儿子,过几天晋安侯府就要外孙送满日礼了,我们家夫人到时候肯定是要去道贺的。夫人只怕是碰不到郡主了。管事回去见了郡主,代我们家夫人给郡主问声好。”
    京城里的功勋世家之间都能拐弯抹角地扯上点亲戚关系。
    晋安侯府添了外孙,姑奶奶又是嫁去了靖海侯府,安陆侯府肯定是要去道贺的。
    而金媛让贴身的嬷嬷专程给自己带了这样一句话,是怕郡主误会她交好晋安侯府吧?
    不过,是不是会误会,这是郡主的事,容不得他置喙。
    刘冬月笑着应下,送了那嬷嬷出门,折回来就开始收拾行李,终于赶在了腊月十二六赶回了西安的甜水井。
    姜宪这边在应酬客人,等客人走了,她便立刻见了刘冬月。
    刘冬月笑着将手中的锦盒递到了姜宪的面前,笑道:“郡主,幸不辱命!”
    也就是说,工部的火枪图到手了。
    姜宪忍不住就嘴角翘着笑了起来。
    “拿过来我看看!”她笑着吩咐。
    她从前看过工部保存的河工图,这个火枪图却是从来没有见过。
    刘冬月恭敬地打开了锦盒,把有些发黄的图纸铺在了大炕上。
    构造很复杂,姜宪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明白,她问刘冬月:“这是原图?”
    “是原图。”刘冬月笑,“拓的那一版我仔细看过,和这图一模一样,若不是纸张的缘故,不仔细看压根看不出来。”
    姜宪点了点头,穿着暗红色菖蒲纹锦衣的李谦走了进来。
    两司的人名已调整,现在他在两司说话落地有声,再也没有人置疑他的决定。或许是人遇喜事精神爽,他看上去神色飞扬,神采奕奕,非常的精神。
    刘冬月忙上前行礼。
    李谦在他面前素来不摆架子,笑着朝他点了点头,凑了过去,道:“这是什么?”
    “火枪图!”姜宪笑着让到了一旁,让李谦仔细地观看,“有看得懂的人吗?若是能仿一支出来就好。”
    她比前世的赵啸前早一步拿到这图纸,若是也能先他一步开发出新型的火枪来就好了。
    李谦也不大看得懂,但他能感觉到这火枪的威力。
    他的神色不由凝重起来,静静地看了半炷香的功夫,这才道:“这件事先别泄露出去,我让谢元希过来看看。”
    姜宪就怕李谦不重视,如果李谦重视起来了,姜宪也就甩开手让李谦去折腾去了。
    李谦问起刘冬月太皇太后的身体。
    刘冬月笑道:“她老人家好着呢!还把那个陈田氏新寡的侄女招进了宫,每天由陈田氏和她的侄女陪着练太极。前些日子还去登爬了香山,太皇太后一直走到了半山腰才由肩舆抬上去的。”
    姜宪听了喜上眉梢,道:“真的吗?”
    太皇太后已经有好多年不曾出宫,更不要说爬山了。
    “真的!”刘冬月笑道:“房夫人也去了。可房夫人走了不到三分之一就走不动了,由几个健妇架上去的。太皇太后还说,明年二月初二,大家再去香山爬山,房夫人知道了,找陈田氏要了个人跟着学太极呢!如今满京城里的贵人都在学太极,那陈家突然红了起来。”
    姜宪笑着打趣:“难怪我之前让陈田氏给我安排一个人她没有理我呢?”
    这话也不知怎地就传了出去。
    还没有过完年,常大夫来给她把平安脉的时候对她说陈家差了个人来西安,专程来教习她太极的,只因没有人引荐进不了门,这才先在他那里落了脚。
    姜宪笑道:“田太太有心了!”
    但她却并没见陈家的来人,而是把人晒在了常大夫那里。
    不要说陈家的人了,就是常大夫,心里也惴惴不安的。
    他从前只觉得姜宪是个娇生惯养的千金闺秀,现如今反过头来思商姜宪的所做所为,分明是个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再给姜宪把平安脉的时候,不由就多了几分恭敬。
    却说姜宪这边已准备启程去了太原。
    虽说那边还保留着她的宅第,但到底是不常住人,平日惯用的什物也都陈旧了,需要什么东西,还得从西安带过去。这样一来,二、三十个箱笼都不够,最少也得安排七、八国内马车,偏偏李谦还交待:“水也要带上惯用的!”
    他还记得自己把姜宪从京城带出来的时候带的是玉泉山的水。
    这样一来又要多准备两辆马车。
    常忍冬见状心情沉到了谷底。
    姜宪这是烦了陈家的人?
    宫里人若是要惩责你,通常就会这样晾着你不理。
    陈田氏是田家推荐进宫的,若是得罪了人,田家很有可能会被迁怒!
    常忍冬寻思着得想个办法在姜宪面前为陈家美言几句才行,谁知道姜宪却突然要见陈家的人。
    陈家的人不免战战兢兢。
    常忍冬心中一凛。
    姜宪,毕竟是宫里长大的,这上位者的手段用得倒娴熟得很,陈家的人还没有见到她就已经被吓着了。
    他原想交待那人几句的,可转念又觉得没必要——姜宪若是有心,他就是说得再多,她也有的是办法让陈家的人胆颤心惊。若陈家真的因此被姜宪所厌,那也是他们家气数已尽,与田家何干?
    常忍冬领着陈家的人去见了姜宪。
    姜宪见来人是个花信妇人,长相周正,行止拘谨,看着是个老实人,只问了问名字,就让情客把人给留下来。把常忍冬准备的千言万语都给堵在了胸口,犹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让他半晌才透过气来。
    不过,这对姜宪来说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她苦恼着和李谦的分别。
    她去了太原之后,谁来照顾李谦的生活起居?

☆、第六百五十二章 赫然

    从前李谦在甘州,也算得上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她可以不管。可如今李谦每天都回自己的府第,这生活起居姜宪作为妻子就不能不过问。她在家里的时候当然由她照顾,她不在家里,由谁服侍李谦好?
    难怪好多女人嫁了人难得回娘家一趟,就凭这一点,姜宪也不想和李谦分开。
    姜宪支臂托腮地想。
    百结,不合适。
    前世,百结就是她送去李谦身边的,不管过程怎样,李谦最终接受了百结是真,她若是留了百结服侍李谦,李谦会不会误会她的用意。虽说他之前答应她两人一生一世只一人,可她只要想到前世的事就会觉得不舒服。
    情客,那就更不适合了。
    她要把情客留在家里做管事嬷嬷的,去太原那边会有很多的应酬,情客留在这里,她身边就少了个得力的臂膊,很多事就得她自己费心了。
    再就是印采和水苏了。
    这两个小姑娘都不错,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担当的起这件事。
    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缘故,李谦的日子过得不舒服。
    姜宪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把百结留在了家里。
    她觉得自己应该对自己有点信心才对。
    谁知道李谦听了却呵呵地笑,道:“你把人都带走吧!我知道情客百结都是你身边得力的人,你去了太原,我就去甘州看看,正好直接从甘州走。”
    莫名的,姜宪觉得有点开心。
    她抿了嘴笑。
    若他从甘州走,西安这边的人会以为他在甘州,甘州那边的会以为他在西安。
    她道:“你难道不是为了混浠视听?”
    李谦笑而不答。
    姜宪也不会二百五地去追问他。
    等看了灯会,姜宪就启程去了太原。
    李谦亲自把她送出了十里路。
    之后路上倒也平安顺遂,一路风和日丽地到了太原。
    让她没想到的是,山西巡抚胡以良居然亲自来迎接她。
    他还把她的公公李长青拉了来。
    两人就在城外的驿站摆上了酒宴,要为姜宪接风。
    姜宪目瞪口呆。
    刘冬月苦笑着禀道:“除了胡大人和老爷,李大人、鲁大人听说胡大人在这里给您洗尘,也急急地跑了过来,此时只怕板凳还没有坐热乎。还有丁夫人、李夫人等人也都来了,我,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不怪刘冬月拿不定主意。
    大概还没有哪个郡主像姜宪这样,出个门而已,却被当朝官员亲自接待不说,还亲自设宴款待。她毕竟是后宅的女眷,就算皇后和朝臣之间,也还讲究个男女之别,这胡以良到得多想巴结她,居然不顾官威官声,就这样连块掩羞布都不用,赤|祼着意图靠了上来,还怕自己靠不上,把她的公公李长青也给叫来了。
    后面来的李大人和鲁大人十之*是看见胡以良做到了这个份上,他们若是不出现,怕姜宪心恨在心。两人心里说不定正骂着胡以良媚上无骨,斯文败类呢!
    姜宪再一次领教了官场上的无耻。
    偏偏一群女眷还在那里不安生。
    上前她来的时候她们可没有这样出城迎接。
    这混乱的局面不要说是刘冬月了,就是换成了刘小满,换成了孟芳苓恐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主要还是因为以姜宪的身份地位,本不应该享有这样的尊荣。
    可姜宪前世是做过太后的。
    她不以为然地吩刘冬月:“你去跟胡大人说,他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急着回去拜见家中的长辈,就不在十里亭多做留停了。让我公公好好地陪胡大人喝几杯酒,然后拿了银子过去,把胡大人的开销给结了。至于丁夫人和李夫人那里,我下轿和她们说几句就走。等回府安顿好了之后再请她们喝酒。”
    刘冬月松了一口气,应声而去。
    心里觉得不得劲的李长青听了刘冬月的回禀,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这都叫个什么事?
    他的上级为了奉承他儿媳妇,把他给拉来做壮丁,还好他这个儿媳妇是个通透人,把胡以良给回了,这样是坐在这里和胡以良喝起酒来,他这个做公公的难道还要在旁边倒酒不成?
    长辈没有个长辈的矜持,晚辈没有晚辈的谦逊,李家岂不乱了套!
    若是别人跟着有样学样,他家的媳妇岂不是抛头露面给人看光了,他儿子还怎么出门?怎么做官?怎么御下?
    他回去后得好好表扬表扬姜宪。
    这个儿媳妇真是不一般。
    李长青想到这里,不由一阵牙酸。
    听说姜宪杀晋安侯家出仕有弟子,不管是晋安侯还是兵部、吏部、阁老、皇上没有一个吱声。
    他这媳妇也太厉害了些!
    不过,嘉南无缘无故的,怎么会杀人呢?
    他想到自己隐约听到的传闻,说是姜宪看中了陕西布政使周照的便宜小舅子,结果被蔡霜无意间撞破,姜宪杀人灭口,李谦知道后,杀卓然……他现在仔细琢磨,他这儿媳妇还就真有这本事做出这样的事来。
    看来他得写封信去问问儿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他们李家的长子长孙,必须是他们李家的种,李家的根。
    可不能乱了血脉。
    这么一想,这酒李长青就有点喝不下去的了。
    他装着喝醉了胡以良才放人。
    李长青一上轿就恢复了之前的精神,可他回到家之后,姜宪已经歇下了。
    “这么早!”李长青站在东西跨院的间的长廊里,喃喃地道,“不是说丁夫人、李夫人都都来给郡主接风了吧?”
    来回话的是情客。
    她笑道:“几位夫人来给郡主接风,郡主就一定就非得和几位夫人应酬啊!”
    这话说得,可真够霸气的。
    李长青连姜宪身边的丫鬟都多看了几眼才回屋。
    而离他们不远的布政司衙门的后院,丁留正在那里气得骂:“……胡以良不要脸,怎么李奎也跟着他去丢人显眼?堂堂正二品的封疆大吏,不想着怎样治理治下,而是涎着个去媚献个十五、六岁的丫头片子,他把巡抚当成什么了?那个李奎也是,明明答应了我不去的,临头却自己一个人跑了去,他是不是从今往后再也不和我见面了!”
    丁夫人在旁边听着却不好作声,心里嘀咕着:也不知道老爷这是气胡以良不要脸还是气李奎跟着去凑了热闹而没有叫上他……

☆、第六百五十三章 拜会

    丁留狠狠地发了一通脾气,丁夫人想着自己去城门外迎接姜宪也是丈夫的主意,可见丈夫还是非常重视和嘉南郡主的关系的,她只好安慰丁留:“胡大人不是没有女眷在山西吗?他多半是怕平时见不到嘉南郡主,和嘉南郡主没有交集,无奈之下,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李大人,胡大人都去了,他哪敢不去?何况之前还答应了你不去的,就更不好意思来约你了。你莫为了这些事气坏了身子骨。再见面,大家还是要和和气气的。
    “嘉南郡主那边,不是还有我吗?金家这次长子娶妻,是大事,流水席怎么也要摆个七、八天,到时候我好好和嘉南郡主说说话,怎么也会让嘉南郡主和我们家交好的。”
    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丁留情绪低落地点了点头,还顾忌着自己的那些官威,道:“也不用那么巴结,像嘉南郡主这样的,不知道见过多少巴结她的人,未必就能打动她,差不多就可以了。”
    可不巴结她的人,肯定是打动不了她的。
    丁夫人在心里腹诽着丈夫的话,面上却依旧笑盈盈的,恭顺地应是,和丁留商量着送给姜宪的礼物:“听说胡大人准备了一尊赤金铸造的三阳开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看我们把前些日子那个江南行商送给我们的那两支百年老参送给郡主吧?”
    “可以!”丁留道,“胡以良那里,你就别听他们乱嚷嚷了。他是什么人你不知道吗?赤金我相信,可三阳开泰,我看最多也就巴掌大,花个一百两黄金也就到顶了。你不必听这些,我们该怎么准备就怎么准备好了。”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背着他去驿站迎接姜宪的李奎,不由又道,“除了那两支百年老参,你再准备些适合妇人用的燕窝、银耳之类的,若是家里没有好品相的,就去外面买。”
    送礼当然不可能只送这些就完事,这些不过是拿得出手的,还有些绫罗绸缎、金银珠宝之类的就不多说了。
    丁夫人点头,立刻就让人送了拜帖去姜宪那里。
    姜宪身边的情客正在那里分拣着拜帖。
    水苏是姜宪去了西安之后提拔上来的,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场面。她不由惊讶道:“这么多啊!郡主什么时候见得完啊!”
    情客也有所感触。
    从前郡主回太原的时候这些贵夫人也都会来拜访姜宪,可大多数都只是客气话,派人送个礼来就算完事了,可这一次,每一家的夫人都是准备亲自来拜访的。这一个个的接待下来,郡主这几天就别想做其他事了。
    这件事该怎么处置,还是得问郡主。
    等到姜宪用了晚膳,情客把拜帖拿给她看。
    “就按品阶吧?”姜宪想到去年这个时候李谦还为了得到同僚的支持应酬着山西官场上的这些人,道,“但六品以后的不见。我还想去金家看看呢!”
    她可是来喝金家喜酒的,可别把客人都引到自己这边来了,那金家得多尴尬啊!
    情客忙给那些不能被姜宪接见的人家准备回礼,派人送过去——随拜帖过来的通常还有礼单,郡主向来讲究,来了礼单的都会还了同等价值的回礼。亲自见的,走的时候送上一份回礼就是了,不见的,就派人上门说一声,送上还礼,这样被拒绝的人家也不至于没有面子。
    她忙忙碌碌一直到快天亮的时候。
    姜宪收拾好去给李长青夫妻问安。
    姜宪昨天下午到的太原,按理应该一到府就去给李长青夫妻问安,可李长青一早就留下了话,说姜宪一路辛苦,让她先去安顿好了,明天再和家里的人一起用早膳。姜宪的确很累了,也没和李长青客气,好好睡了一觉才过来。
    李长青按理回避了。
    何夫人却拉着她的手像抓到了一块浮木似的,絮絮叨叨地和她诉起苦来:“……冬至不在,阿驹也被你公公丢给骑射师傅,整天不见人影。我现在一个人在家里,无聊的很。你们快点生个孩子吧!我也能帮你们带带孩子。”
    就算是生了也不敢给何夫人带啊!
    姜宪在心里嘀咕着,道:“阿驹开始学习骑射了?”
    何夫人神情一愣。
    李长青为了确保李谦的地位,从前只请先生教李驹读书却没有安排他学习骑射,现在开始让他学习骑射了,可见李长青是准备让自己的这个幼子也参与到家族事业中来了。
    何夫人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有个明确的答复。
    姜宪不由暗暗好笑,觉得有何夫人这样一个婆婆也不错,藏不住话,心思全摆在明面上了。她难得好心地安慰何夫人:“之前宗权还在说,他常年在外面,家里的事恐怕要靠小叔了。可看小叔一直一心一意地读书,宗权还怕他不乐意。如今小叔开始上骑射课了,也算是让宗权松了一口气。”
    何夫人居然相信了她的话,顿时欢天喜地起来,道:“他年纪还小,以后还得要哥哥嫂嫂帮衬的。”
    姜宪笑着应了一声,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神色略有些紧张地坐在旁边的李冬至:“你这些日子都没有陪陪夫人吗?怎么夫人会有这样的抱怨?”
    李冬至笑道:“康太太给我布置了很多功课,我要做功课啊!”
    那也不可能功课多到连陪陪自己母亲的时间都没有。
    可见是不想听何夫人念叨。
    姜宪笑着端起茶盅来喝了口茶。
    有小丫鬟跑了进来,说高妙容过来给何夫人问安。
    姜宪起身告辞。
    何夫人不解地留她:“妙容又不是其他人,你们也有些日子没见了。有什么打紧的?”
    姜宪含蓄地道:“我那边还有客人。想这两天都应酬完了好去参加金家的婚礼。”
    何夫人知道姜宪向来很忙,没有再多挽留,把她送到了门口,索性在门口等着高妙容。
    高妙容见了惊讶之余不免有些心喜,忙笑吟吟迎上前去挽了何夫人的胳膊,道:“婶婶怎么站在这里?虽说已经立春了,可这风吹在脸上还是有些冷,您小心着了凉。”
    何夫人是无心之人,不然也不会在姜宪面前说出那样的话来。她闻言笑道:“我也不是专程在这里等你,刚刚送走了郡主,正巧你要来,就没有回屋去。”
    高妙容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第六百五十四章 对策

    在何夫人眼里,高妙容之前是那个讨好自己的晚辈,现在是自家的侄媳妇,看谁的脸色也不会去注意高妙容的脸色,也就压根没有注意到高妙容的异样,而是一面往里走一面道:“你怎么今天过来了?前些日子推荐给你的大夫怎么样了?”
    高妙容和李麟成亲也有一年多了,却始终没有消息。何夫人闲着无事,不敢管姜宪,却把满腔的热情都用在了高妙容的身上,不仅每次去庙会的时候会帮她求上一签,前些日子出去喝喜酒的时候还和李长青那些属下的太太说起这件事,把一位据说求子十分灵验的大夫推荐到了高妙容那里,开了一大堆药给高妙容吃。
    何夫人算算日子,高妙容用药也有两、三个月了却还没有喜讯报过来,所以才见面才特意问了一声。
    高妙容一口气就堵在了胸口,均了均呼吸,这才露出个笑颜道:“那大夫说我没事,多吃几副药调养一下身子骨更好。”
    言下之意,就算是没有孩子,也是李麟的关系。
    可惜何夫人不大听得懂这样的话,闻言不住地点头,笑道:“那大夫有用就好。”
    两人在上院的宴息室坐下。
    高妙容接过丫鬟捧上的茶亲自递到了何夫人手边,笑着四处打量道:“怎么不见冬至?”
    何夫人不以为意地笑道:“说是康太太布置了很多的功课,怕是去做功课去了。”又道,“我们别管她了,她现在不像小时候了——她小时候软软糯糯的一团,说什么是什么,多有意思啊!她现在是我说一句她能顶我两句,看我会都不顺眼,要说上两句。反正你叔父把她交给了郡主,我也懒得管她了。”说到这里,她想起高妙容的来意,忙道,“你怎么这么早过来了?”
    按理,姜宪回来了,像她们这样的叔伯妯娌都应该过来看看,可考虑到人刚回来,要休整安顿,通常都是次日过来拜访。
    高妙容来得早了点。
    她不由笑道:“我这不是准备先在你这边坐会,陪着你说说话再去看郡主吗?”
    何夫人满意了。
    小穗却直皱眉。
    这里的人都看出来了,李长青不喜欢这个侄儿媳妇经常来拜何夫人,郡主也不太喜欢这位大少奶奶,他们这些做下人也防微杜渐才是。
    她朝着身边的另一个小丫鬟使了个眼色,你声道:“快去跟三少爷说。”
    要说这府里有谁给管得住何夫人,就是李驹了。
    小丫鬟一溜烟地跑了。
    不一会,李驹就过来给何夫人问安了。
    何夫人惊出望外,忙迎了出去,拉着儿子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儿子,心疼地道:“你看你,又瘦了。前两天还让你到我这边来吃饭,给你做了你最喜欢吃的荷叶鸡,结果你说你有事来不了。今天你嫂嫂回来了,丁夫人、李夫人都递了拜帖要过来拜访你嫂嫂,我怕等会要帮你嫂嫂去应酬客人,你倒跑了过来……你这孩子,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偏偏过来了,我这就去吩咐厨房给你做个荷叶鸡……”
    “娘,您别忙了。”李驹对他这个不着调的生母既同情又忍不住有时候觉烦燥,他一把抓住了母亲的胳膊,道,“娘,我也只是过来看看您。既然您等会儿可能要帮嫂嫂待客,我就不在这打扰您了。您快去梳装打扮吧!免得几位夫人来了您还在这里磨磨蹭蹭的,半天也没有出现,别人还以为您摆谱就不好了!”
    何夫人听着有理,连连点头,道:“我这就去梳妆打扮。”
    跟在何夫人身后听高妙容忙道:“我来帮您吧?”
    “不用了,大嫂!”李驹阻止道,“您从前是高先生的侄女,是我们家的晚辈,这样做无可厚非,可现在您已经是我大嫂了,再这样就有些不合适了。我大堂兄走出去好歹是正四品的将军,您有时候行事也要顾着点我堂哥的颜面才是。大嫂还是到前面花厅奉茶吧!我让人叫了小妹过来陪你吧!”
    一席话说得高妙容面红耳赤,半晌都没有说话。
    李驹则去了何夫人的内室,隔着屏风坐在那里和梳妆母亲说话:“大嫂过来干什么?爹如今让大哥管着山西总兵府粮草军需呢!原来这些事都是舅舅管的。现在舅舅还要听大堂兄的,你这样和大嫂亲如母女的样子,让舅舅和舅母怎么想?你要是有这空闲,还不如常去金家看看,何家表姐都快生了,你常去金家探望何家表姐,也算是给何家表姐撑腰了。就是嫂嫂,金家大爷成亲,都从西安赶了回来,亲自道贺。你也应该常去金府走动走动才是。”
    何夫人不悦道:“是我不去吗?是你爹不愿意我单独过去!”
    李驹头痛,只好道:“小妹不是在家吗?你让小妹陪站你过去就是了。”
    “冬至要是去西安呢?”何夫人道,“你们一个两个的都只知道哄着玩。”
    这也的确是个问题。
    李驹心不在焉地和何夫人说了半天原话,确定了等会何夫人不会带着高妙容去姜宪那边应酬,这才辞了母亲出了上院,往姜宪那边去。
    姜宪是不想见高妙容才回的西跨院,李夫人或是下午见或是明天见,正闲着和几个小丫鬟说话。听说李驹来见她,吃了一惊,去换了身衣服,在正堂见了自己的这个小叔子。
    李驹对姜宪很是恭敬,委婉地说明了来意:“母亲也就是闲着无聊,我想,能不能让母亲收个干女儿,这样一来,母亲也有个人陪着,小妹也能安心地跟着嫂嫂在西安读书了。”
    这倒是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姜宪眉眼微动,笑道:“这是你的主意还是别人的主意!”
    “是我的主意!”李驹有些不安地道,“当然,这个干女儿年纪不能太小,也不能人云亦云,能不能收?收谁?还能嫂嫂帮着拿个主意才行。”
    郡主的小姑子,这身份能让那女孩子一步登天,这样的好事,谁知道了都想抓住。可到底还是借的姜宪的势,李驹觉得最要紧的是姜宪同不同意。
    “那就收个干女儿好了!”姜宪无所谓,若是听话,准备一笔嫁妆,找个好人家嫁了就是。若是不听话,李家大不了出份嫁妆,其他的,自要那女孩儿的亲身父母做主,他们毕竟是干亲。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来,也不是个没脑子的,姜宪饶有兴趣地望着李驹。她没有想到李谦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有这样的脑筋。看来从前太小瞧他们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让我,我去办?”李驹睁大了眼睛,磕磕巴巴地道着,满脸的诧异。
    穷在闹市无近邻,富在深山有远亲。
    他小小年纪,已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李家从前在福建的时候是怎样受人歧视的,现在就有多少人上赶子巴结。特别是姜宪嫁到了李家之后,不要说李长青的同僚和上司了,就是李长青从前的那些属下和李家都更亲近了,在李长青面前如同仆妇。若是传出风声去,不知道多少人家挤破了脑袋往里钻。
    让他主事,到时候选谁?不选谁?众人还不都觉得是他在拿主意。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嫂嫂这是要抬举他还是要害他呢?
    李驹的头都大了,望着姜宪的目光中不禁流露出些放的哀求:“嫂嫂,是给母亲选干女儿又不是给我选干兄弟,我哪里知道这些啊?”
    姜宪看着这傻愣愣明知是坑还是得跳下去的李驹莫名觉得心情悦愉。
    她抿着嘴笑,道:“谁生来就会?慢慢地学着,自然就会了!你哥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已经跟着那些卫所的将士上阵杀敌了,他难道是天生就会的?还不是慢慢学的。这对你来说,也何尝不是个机会?让他们知道我们家三爷也是个有主意的,他们以后在你面前也就不唬弄你了。以后在我们家三爷面前行事,也得睁大眼睛,别把我们三爷当成那不谙事实的小伙子似的随意就行。”
    一席话说得李驹跃跃欲试。
    他大哥能做到的事,他也一样能做到。
    不然以后怎么能成为像他大哥那样的人?
    可这么大的事,万一他选错了人呢?
    他心里还是有点担心。
    姜宪就给他出主意:“你要是觉得拿不定主意,可以去请教大姑奶奶或是何大舅太太,她们都是有眼光的人!”
    李驹听着眼睛一亮,郑重地向姜宪道谢:“嫂嫂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办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