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谦一阵哀嚎,却依旧厚着脸皮钻进了姜宪的被子。
    姜宪一个晚上没有和李谦说话。
    李谦却一个晚上都在逗姜宪说话。
    “这样好不好?”
    “要不我们换个姿势?用你最喜欢的后背式?”
    “你真的不和我说话?要不我们试试*****我们还从来没有这样过呢?”
    天快亮的时候,姜宪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道:“你知不知道你一去就没有了消息,我很害怕!很害怕……我不要你为我出头,我只要你平平安安地,一直呆在我身边,一直陪着我……”
    李谦愣住,他望着珠泪滚滚的姜宪,觉得那些泪水仿佛滴在了他的心尖上,让他的心也变成了氲氤一团。
    “对不起,对不起!”李谦温柔地吻着姜宪的眼睛,额头,嘴角,“这件事是我的错,全都是我的错!

☆、第六百四十七章 邱家

    姜宪紧紧地抱住了李谦,把头埋在了他的怀里。
    李谦亲吻着她的鬓角。
    那是个没欲|望,没有攻占,只有心疼、怜惜,充满爱意的亲吻。
    印在姜宪的心间。
    让她觉得比起刚才的激情拥抱更让她心动,情悸。
    “宗权……”她喃喃地喊着李谦的名字,藏在他怀里,一动也不想动。
    李谦暗暗地叹气,亲吻着她的头顶,并不觉得自己做得过分。
    如果有人还敢觊觎他的保宁,他还会这么做。
    李谦抱着姜宪亲自给她做清洗,没有像从前那样的闹她,姜宪感觉很温馨。
    一个急着赶路,一个折腾的一夜没睡,用过早点,两抱在一起又沉沉睡去。等到姜宪醒过来,已是华灯初上,李谦正依在床着的大迎枕上拿着几张纸在看。
    她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道着:”你在看什么?”
    “陕西行都司和都司的人员名单。”李谦淡淡地道,把纸笺放到了床头头的小几上,温声问姜宪:“渴不渴?我叫丫鬟给你倒杯水进来?”
    姜宪点了点头。
    李谦就去抱她,道:“你都睡一天了,快起来吃点东西,小心饿坏了。”
    他的怀抱总是那么的温暖,散着着她熟悉的气息,每当他用结实的手臂抱着她的时候,她的心就会软成一团,沉醉在其中不愿意离开。
    姜宪在他怀里拱来拱去的。
    李谦微微地笑,任她在自己身上撒着娇。等到百结送了茶水进来,又喂了她半盏温水,这才用薄被裹了她抱在自己的膝头,道:“天气越来越冷了,得小心点才是,别着了凉。”
    姜宪点头,把邱梅的事告诉了李谦。
    李谦非常感兴趣,“哦”了一声,细细地问起邱梅的事来。
    姜宪把知道的都告诉了李谦。
    李谦就笑着用额头抵了她的额头,轻笑道:“那你以后可以天天给我写信了。”
    从前姜宪曾经抱怨过兵部的八百里加急“不知道一天能不能跑三百里”。
    姜宪抿着嘴笑,依在他的肩头道:“你就不能想点正经事。飞鹆传书呢!是传说中的飞鸽传书。你想想,要是你有了飞鸽传书,日行千里,京城里发生的事你立刻就能知道了。还有福建那边,我总觉得不大安生,你也应该派人看着才是。”
    她吐气如兰地在他耳边轻语,温热的气息扑打在他的颈边,酥麻的痒意从他的耳朵一直传到脊背,让某个不合时宜的地方快速地有了反应。
    李谦低骂了自己一句,手却不由自主地把姜宪搂得更紧了,说话也有些心不在焉:“那我们还得编一套密语。飞鸽传信说着好听,实际上半途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有很多——有些还被山中猎户给打下来吃了。”
    姜宪讶然,道:“鸽子也打?不浪费箭吗?”
    李谦沉声地笑,道:“有时候也不为吃,只为练个准头。不过现在的世道不好,鸽子肉虽小,好歹也是肉。一样有人打的。”
    姜宪嘟了嘟嘴。
    李谦就笑着啄了啄她的唇,笑道:“所以要编一套密语。重要的消息要放飞好几只鸽子才能确保送到。不过,信鸽的确是最快的。等我见到邱家的人再说。如果真的不错,就留下来在我们训练信鸽,如果不行,就留下来做个小吏,总之不会让他们吃夸。”
    姜宪气馁道:“我是不是好心办了坏事?”
    “没有!”李谦笑摸了摸她的头,道,“我也没有养过信鸽,这些也不过是我听说的。具体怎样,要自己经历过才知道。你可不能因此有什么想法就不告诉我。”
    事实上,每次姜宪做的都给了他极大的收获。
    姜宪被李谦哄着,又高兴起来。
    两人磨磨中间蹭蹭地起了床,黏黏糊糊地梳洗了一番,用过晚膳,都没有睡意,干脆一起去了院子里散步,到打三更敲才上床歇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就又起迟了。两人不由相视而笑。花了两、三更的功夫才把时间调整过来。
    李谦开始每天去衙门。姜宪则闲在家里看书。其间杜慧君来过一趟,把重新改过的戏拿过来要给她看。姜宪对改过的戏也并不感兴趣,可帮杜慧君写戏的那个文士却觉得好,一定要杜慧君公演,杜慧君不知道碍于情面还是觉得这戏没问题,最终还在西安城一座历史悠久的茶楼唱了新戏。
    刚开始的时候捧场的人很多,渐渐地,老戏迷们开始要求杜慧君还是唱老戏,来听新戏的人也越来越来。
    过了八月十五,杜慧君又开始唱旧戏。
    改编新戏的事,正式失败了。
    杜慧君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见姜宪的面。
    而姜宪则被邱老爷带来的鸽子给吸引住了。
    或雪白或灰色居羽毛,毛毛的身躯,温顺的小眼睛,非常的招人喜欢。
    邱老爷和李谦说话的时候,姜宪就拿着眼稻草像逗八哥黄鹂似的逗着那些鸽子。邱老爷很想说鸽子不能这样逗,可想到那些关于姜宪的传言,他到底没敢吭声,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李谦的身上,恭谦又不失敬重回着李谦的话:“我们家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既然大人想在卫所里养信鸽,这鸽子就不能是在集市买的,得有好的品种才行,我就擅自作主将家里最了的一批种鸽带了过来。原本想着八月十五之前一定能赶到,但是带着这些鸽子,路上不敢走快,这才耽搁了几天。但愿没有耽搁大人的正事。”
    说话非常的谦逊,给李谦和姜宪都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邱梅家带来的是她的长子,叫苗仁,十四岁,少年郎正是长身材的时候,虽然瘦瘦高高的,五官却俊朗,长大以后肯定是个美男子。邱梅的侄儿叫邱晌,比苗仁大两岁,中等个子,沉默寡言,看上去很老实,说起信鸽一却头头是道,看得出来,不是邱家最优秀的人也是最优秀的人之一。
    李谦对此很满意,抬兴邱老爷道:“你考虑得很周到。信鸽的事让你费心了,以后苗仁和邱晌都在我这里当差,老爷子若是没有什么事,可以常来探望他们。”
    这就是要送客的意思了。
    邱老爷已经很满意。
    从前像他这样的身份地位,想和父母官说上几句话都有点艰难。李家这样,已经是非常厚道了。
    何况,姜还是老的辣,邱老爷见李谦说上几句话就要朝身边的姜宪看上两眼,便赶紧寒暄两句就起身告辞了。

☆、第六百四十八章 告状

    李谦把邱晌留给了姜宪用。
    姜宪不解,道:”邱晌是邱家的人,我又可能真的把人弄给我当信差使,邱晌当然是留给你用。再说他比那苗仁年长,看着也持重,去了你那边用处应该更大才是。”
    就是因为这个邱晌年长持重,所以才知道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懂事,留在姜宪身边他才更放心。
    “我那边的人是要派去甘州的。”李谦道,“可你也听那邱老爷子说了,不是什么鸽子都能训成信鸽的,得有好的品种,我们想用信鸽传信,就得先养一批信鸽,邱晌是邱家的,手艺家传,把他留在府里,一是你有事可以随时给我传认,二来府里清静,他可以早点培育出合适的鸽子送到各地,还可以帮我们教出几个能养信鸽的人——邱晌留在西安才更好。”
    姜宪听李谦这么一说,觉得也很有道理,笑盈盈地点头。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邱梅过来给姜宪磕头请安。
    她准备这两天就启回扬州了。
    姜宪赏了她一桌席面,等到邱梅启程的那天送到城门外的长亭里,是极有面子的做法。
    邱梅恭敬地磕头,把长子交给了李府,回扬州。
    而此时在泰山的蔡定忠,刚接到儿子蔡霖的信。
    他气得脸色铁青紫,深深地吸了好几口气才把心氏的愤怒压下去,咬着牙对来报信大管家道着:“欺人太甚了!欺人太甚了!那嘉南郡主以为我们晋安侯府是死人了不成?”
    大管事低着头没有吭声,心里却道: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去找皇上为晋安侯府做主吗?这样叫嚷着“欺人太甚”有什么用?那嘉南郡主又不会掉一块肉!侯爷到底还是顾忌着嘉南郡主的厉害,只敢在嘴里说说,不敢真找嘉南郡主的麻烦。
    他在晋安侯府当差多年,不知道见过多少公王贵族,蔡定忠这样显然是还没有行事就已经开始胆怯了,死了的蔡霜指望着自己的叔父帮他出头,只怕是要失望了。但恐怕这件事就要这样算了,晋安侯府百年的声望也就完了。
    侯爷此时肯定很为难吧?
    大管事在心底叹了口气。
    蔡定忠此时的确很为难。
    太皇太后是出了名的护短,当年为了永安公主,连孝宗皇帝都敢顶撞,虽说现在太皇太后不如从前,可到底是皇上的祖母,他若是就这样和嘉南郡主撕破脸,根本就没有把握一击而中,未必能赢得了嘉南郡主。可他又不能不有所表示,不然他还怎么做蔡家的族长?
    蔡定忠头痛得不得了,思前想后,去了汪几道那里。
    汪几道听清楚了他的来意,完全傻了眼。
    他见过大胆的皇族,可还没有见过像姜宪这样无法无天的,功勋子弟,朝廷命官,她居然说杀就杀,还把嚣张地把尸首送到了晋安侯府,她就不怕被言官弹劾?皇上惩处?
    这些皇戚皇族,也太不像话了!
    可气恼过后,更让他胆颤的是蔡霜被嘉南郡主杀了,他竟然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汪几道急急地招了身边的人问,“陕西巡抚夏哲可有折子递上来?”
    “快两个月了!”蔡定忠迟疑地道。
    身边的小吏则低声道:“或者是写了折子我们没有注意,我这就去看看!”
    夏哲是封疆大吏,他的折子可以直通内阁,直送皇上,若是有折子递过来,不可能忘记。
    汪几道指尖都是冷的。
    他丢下蔡定忠,去了熊正佩那里。
    熊正佩知道了他的来意,半晌没有说话,一开口却是官腔:“这件事毕竟只是晋安侯府一言之堂,到底怎样,应该问问夏大人才是,他才是陕西巡抚,我们这样,未免有僭越的之嫌。汪阁老,这件事还是要慎重。何况皇上马上就要登山封禅了,这个时候说这些,恐怕皇上心里会不高兴。”
    拖而不决,只会显得晋安侯府无能,显得朝廷无能。
    熊正佩这是要站在嘉南郡主那边了。
    他想到了和熊正佩向来共同进退的左以明……若是皇上态度不明,他的确没有什么胜算!
    汪几道从熊正佩的厢房出来,想了又想,还是去见了赵翌。
    赵翌已沐浴戒斋,正在那里冥想,听说汪几道求见,心里有点烦,见到他就不太客气,沉着脸问他:“是黄河决了堤还是泰山崩峰,有什么事你非得这个时候找?”
    汪几道把姜宪杀了蔡霜事告诉了赵翌。
    赵翌张着嘴巴,半天才合扰,道:“那蔡定忠怎么说?”
    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去查嘉南郡主为什么要杀蔡霜或是雷霆大怒,押压嘉南郡主回京吗?
    嘉南郡主杀的,可是朝廷命官!
    汪几道沉着气,温声道:“晋安侯气得不得了,可他毕竟是忠君之臣,说全凭皇上处置。”
    “哦!”赵翌松了口气的样子,想着自己正在戒斋,思忖了片刻,道,“人死不能复生,总不能让嘉南郡主给他赔命吧?我看这样好了,我给晋安侯府一个荫恩,再让嘉南郡主赔那个蔡霜家里一千两银子,这件事就这样算了。”
    汪几道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赵翌又一细想,却越想越觉得这法子真心不错,笑道:“嘉南素来心高气傲,她就是做错了事也不会跟别人道歉的,让她赔一千两银子,她说不定连朕都要记恨上。这对她来说,也算是奇耻大辱了。”他说着,有些苦恼的挠了挠了头,自言自语地道,“万一她要是不坚决不赔银子,那一千两银子你让蔡定忠找我要好了,我帮她出,免得把她弄恼了,她跑到京城来找我算帐,让人不得安生。”
    这是个皇上说的话吗?
    汪几道气得差点闭过气去,刚要再为蔡定忠说几句,却想起不愿意出头的熊正佩,他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赵翌见状就挥了挥手,道:“这件事就这样说了,我还要戒斋呢!”
    汪几道只好退了下去。
    为了赵翌封禅新修的泰山别宫松涛声声,锦衣绣刀的禁卫军沉默威严。
    汪几道只觉得有些刺骨的冷。
    这个王朝已是千疮百孔了,还有这样一个皇帝,以后会怎样,他也说不清楚了。
    他慢慢地朝自己的厢房走去。
    得到了消息的熊正佩面露冷意。
    蔡定忠向来亲近汪几道,现在蔡家出了事,他找得是汪几道,他凭什么跟蔡定忠出头。但皇上对嘉南郡主的态度,还是让他心中一凛。

☆、第六百四十九章 得罪

    熊正佩和左以明因为帝师之故结缘,两人都世代官宦出身,不管是在朝政上还是在政治国家大家的看法上都颇为一致,虽不像别人那样私交甚笃,可关键的时候也能说得上话。
    他琢磨了半晌,悄悄去了左以明住的厢房。
    左以明正要看家信。
    他在家里排行第三,他大哥的小儿子已是舞勺之年,却因为读书资质一般不太想找媳妇,左以明的大哥就托他在官城的读书人家里找个聪明伶俐点的小姑娘——儿子不行,只能指望着孙子了,所以未来孙子的母亲一定要聪明,又因孩子小时候是由母亲教养,孩子母亲的修养不能太差。
    左以明接到了信在心里直骂。
    他是朝廷命官,又不是给人拉纤保媒的,还是给侄儿找媳妇,他怎么可能知道谁家的闺女好啊?他哥这是病急乱投药吧?
    左以明把家信拍到了书案,起身就准备出门,抬头却看见正阻止小厮通报走了进来的熊正佩。
    “你怎么来了?”他吓了一大跳,道,“是皇上那边有什么事吗?”
    他晚饭前才刚把赵翌送进斋戒室冥想。
    熊正佩摇了摇头,表情显得有些凝重,道:“你现在应该没什么事吧?我们出去走走。”
    这就是要单独和他说事的意思了。
    左以明点头,和熊正佩去院子里头。
    两人一面沿着抄手游廊慢慢地走着,一面低声说着话:“刚才汪阁老来找我……”
    熊正佩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左以明。
    左以明半晌都没有吱声。
    这件事可大可小。从小了看,赵翌不过是包庇了自己的一个表妹,相比素昧平生的霜霜,当然是嘉南郡主更亲近,这是人之常情,大多数人都会如此做。从大了看,赵翌毕竟是皇上,发生了这样的事,他应该以一个帝王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朝廷命官无缘无故被皇亲国戚杀了,最后还不了了之,你让那些负责治理州县的小官吏们怎么治理自己的辖区?怎么保障自己的人生安全?官员的颜面何在?朝廷的威严何在?
    熊正佩道:“这件事,你觉得好么?”
    在他看来,应该给嘉南郡主一个教训,不能让她再这样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否则以后还会闹出更大的事端来的。
    左以明明白熊正佩的意思,可他有自己的打算。
    这个世道,已经不能用好或是坏去衡量了。很多从前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堂而皇之的发生了,很多从前大家遵循的规矩现在却开始快速的崩塌。很多人会觉得姜宪不好,他看来,姜宪比很多人都要好很多,至少她做坏事也做得坦然,不骗人,光明磊落,不像有些人,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手段龌龊,行事下流,还要陷害无辜的人给他们背黑锅。
    “主要还是看皇上是什么意思?”左以明笑道,“我们毕竟都是当差,做多了,未必就能讨好皇上。皇上这几年也渐渐有了主张,不是你我能撼动的。”
    “可郡主杀的是朝廷命官……”熊正佩不甘心地提醒左以明。
    “朝廷命官也是皇上的臣子啊!”左以明再次道,“皇上要是不高兴,我们什么也做不成。”
    除非是像汪几道一样去求皇上。
    可在皇上眼里,嘉南郡主杀了个小官员根本就没有他沐浴戒斋重要。
    熊正佩感觉到了自己和左以明的差距。
    他没有了赵翌,什么也不是。
    左以明没了赵翌,他还有左家。
    他所依靠的,是左家。而左以明一直是靠家族庇护的,换个皇帝,大不了他在家丁忧几年,还可以趁机教教族里的孩童,培养几个进士和举人。
    在这点上,左以明和熊正佩是没有办法统一。
    熊正佩失望地走了。心埋却隐隐明白,还是左以明的办法妥当。
    时序很快到九月底,赵翌已经回了宫。
    他无意间在群臣的影子里发现了蔡定忠。
    赵翌也就想起那一千两银子来。
    他让身边的内侍招了蔡定忠上前说话。
    赵翌的辇轿宽敞明亮,华美中又不失风雅。
    蔡定忠挂着两个黑眼圈上来给他行礼。
    赵翌道:“郡主的一千两银子赔给你了吗?”
    姜宪那边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别说银子,就是句道歉的话也没有。
    蔡定忠明明知道自己此时应该温顺些,可他却没办法控制住自己的坏脾气,笑道:“喜主可没觉得这有什么错的?臣不敢要郡主的赔银。”
    这就是不满意他的决定了?!
    赵翌非常的不满。
    蔡定忠无意间犯了赵翌的逆鳞。
    赵翌冷冷地道:“朕这就让人传旨给嘉南。”说完,叫了行人司拟旨,只是那一千两银子的赔偿却是说也没说。
    蔡定忠这才冒出冷汗来,知道得罪了赵翌。
    连个实际上的惩罚都没有,又怎么能算是责处?
    他又怎么向蔡氏族人交待?
    外面的人又会怎么看待他?
    蔡定忠此时后悔极了。
    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派人去向姜宪讨那一千两的赔银了。
    好歹那嘉南郡主也算是被皇上教训了一番。
    至于姜宪,收到圣旨,已经是十月,既然只是让她给蔡定忠赔个不是……她不是外嫁的郡主吗?没有奉圣,不得承受意进京,当然是哪天进了京才能去给蔡定忠赔不是。
    她把圣旨束之高阁,开始准备春节的节礼。
    可俗话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考虑到谢元希的年纪不小了,陆谢两家最终把婚期定在了十一月十日。这样俩人能早点成新,谢家了有了主持中馈的妻子,谢元希也能早点去帮李谦——这是李谦兼任陕西行司的第一年,需要拜访的人比较多,来拜访他的人也比较多,琐事很多,少不了谢元希帮忙。
    两人给陆谢两家都准备了厚礼。
    陆家大小姐进门的第一天就由谢元希带着来给姜宪和李谦问安。
    姜宪看着把头发梳起来,露出光洁额头的陆大小姐抿了嘴直笑,道:“以后得称你为谢太太了。”
    新晋的谢太太羞红了脸,低着头,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好。
    姜宪就邀请她:“你未出阁的时候就和我交好,如今嫁到西安来了,没事的时候就更应该来我这里坐坐,我也有个伴。”
    谢太太红着脸点头。
    坐在姜宪身边如乖乖女的李冬至朝着谢太太眨眼睛,道:“嫂嫂可要常来看我们。”
    谢太太赧然地笑。

☆、第六百五十章 参加

    送走了谢氏夫妻,太原那边送来了喜帖,金宵和安国公府大小姐的婚事定在了明年的二月二十六,请李谦和姜宪去喝喜酒。
    李谦是官吏,不能随便离开治地,能不能去还两说,但姜宪是闲着的。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金家我专程给姜宪送了一张喜帖。说她是大媒人,请她务必要回太原喝喜酒。还在喜帖里夹了张便条,说给她准备了媒人鞋,大多还是从江南买回来的。
    姜宪一看就知道是金宵的手笔。
    只有他才会这样和她说话。
    姜宪大笑,把喜帖给李谦看,道:“看样子我不回去还不成了?从江南买回来的媒人鞋啊!也不知道是不是说大话?我要是不回去,岂不是便宜了他。”
    姜宪说这话的时候眉眼飞扬,说不出来的快活。
    李谦心里就直冒酸泡。
    什么时候姜宪说起金宵也这么高兴了。
    从前姜宪只对一个人欢喜的。
    可这一点点小小的情绪又不能宣之于口,否则岂不是显得他非常的小气。
    李谦只好在床上折腾姜宪。
    姜宪不知道李谦又发了什么疯,好不容易好一点,又开始了。
    但也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李谦又别有一种英俊,让她心动。何况两人在一起久了,她的身体也渐渐习惯了他,虽有些吃力,却也有别样乐趣,姜宪也就不管他了,随着他疯去。
    李谦看着就有些不得劲。
    这样温顺的保宁只会显得他很恶劣,不像个男人。
    他的脾气像突如其来的风暴来的快,去得也快。
    他们的床|第间又恢复从前的温柔绻缱。
    姜宪松了口气,时序已经进入腊月。
    喝了腊八粥,李冬至就要回太原去过年了。
    来西安一年多,她长高了一个头,亭亭玉立,和十四岁康大小姐一样高了,举手投足间已有了千金闺秀的淡定从容,眉目也越来越像李谦了,姜宪因此更喜欢李冬至,不仅给她准备了丰富的礼物带回西安做人情,还给她准备了大量的衣裳首饰回去好交际应酬。
    李冬至很是感激,离开西安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拉着姜宪的手不想走,眼泪朦胧地道着:“嫂嫂你要早点回去!”
    姜宪对李冬至是爱乌及屋,哪里会因为李冬至缘故就舍得离开李谦,闻言自然只能含含糊糊地安慰了李冬至一通。
    李冬至还以为姜宪怕太忙,不好给她一个准确的回答,哭过之后倒有点后悔自己提了无理的要求,直到马车走了很远,西安的城墙看不见,她才回过头去。
    之后姜宪也和李谦商量好了,金宵的婚礼两人是一定要参加的。姜宪过了元宵节就启程,李谦骑马过去,二月二十日启程。回来的时候也是李谦先回来,姜宪选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带着护院坐着马车回来。
    姜宪这边忙着过起年来。
    京城的晋安侯府的太夫人却把蔡定忠骂了个狗血淋头:“我们府里死了个人呢!不是什么小猫小狗,是我们府里出过仕的子弟,你居然就这样算了。你还是不是个男人?你怎么做人家的长辈?”
    蔡定忠直皱眉,有些不悦地道:“娘,那您让我怎么样?皇上不是已经补偿给我家一个荫恩了吗?我难道还能和皇上去拼命不成?”
    晋安侯太夫人闻言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有喘过气来,等喘了过气来,已不想和这个儿子说什么了。她吩咐身边的人:“我要去见东阳郡主!”
    在她看来,只有皇后的母亲,简王的女儿能给她拿个主意了。
    晋安侯懒得管她,挥着衣袖让人给老母亲准备车马,并小声嘀咕道:“您要是觉得东阳郡主能制得住嘉南郡主您就只管去!正好让她给您讲讲去年嘉南郡主回京的时候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晋安侯太夫人脚步一顿,可准备马车的事已经吩咐下去了,她不得不去了东阳郡主那里。
    有太夫人屋里的小丫鬟蹬蹬蹬地跑去了晋安侯世子夫人邓氏那里,和邓氏贴身的大丫鬟一阵耳语之后,手里捏着个荷包高高兴兴回到了太夫人的屋里。
    邓氏贴身的大丫鬟则快步去了邓氏那里,有些兴奋地低声道:“夫人,都让少夫人说中了。嘉南郡主杀了那边的蔡大爷,皇上给了晋安侯府一个荫恩,太夫人想把这个荫恩给家里的十三爷,不想给蔡大爷的弟弟,就虚张声势地嚷着要给蔡大爷出头,现在去了东阳郡主那里。估计等会回来就会哭天抢地说没人愿意给蔡家出头,如今蔡家要任人欺负了。等到那边蔡大爷的父母找过来,就会说这是皇上的意思,她和侯爷都没有办法,然后把这个荫恩的给十三爷。”
    蔡家十三爷是太夫人亲生的幼子,因为不学无术一直闲赋在家里,是太夫人的一块心病。
    邓氏听着目瞪口呆了片刻,叹道:“难怪我哥哥和我嫂嫂现在越来越好。我嫂嫂可真聪明。家里的事全都瞒不过她。我这边,也多亏得了她的指点,不然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蔡家人多口杂,不像邓家,上上下下都很和睦,她刚嫁进来的时候,很是吃了些亏。后来全是金媛帮她出谋划策,她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她对贴身的丫鬟道:“你把这些事都告诉我嫂嫂去。还有,跟我嫂嫂说一声,就说我们这边的大姑奶奶生了个儿子,太夫人高兴极了,这两天就会派人去给福建给重外孙送百日礼。”
    邓氏所说的大姑奶奶,是指嫁到福建靖海侯府的世子夫人蔡如意。
    金媛曾问过她蔡家什么时候派人去福建给蔡如意送东西,到时候记得提前告诉她一声。
    邓氏虽然不知道金媛为什么关心这些,可金媛非常擅长处理这些家务事,她就算是妯娌之间的人情往来也会派个人回娘家请金媛给她拿个主意,她觉得金媛不会无缘无故问这些,自己又没有金媛聪明伶俐,唯有把金**待的事放在心上、办得好,才对得起关心她的嫂嫂。
    那丫鬟笑盈盈地应“是”,从邓氏的库房里拿了块上好的淞江三梭细布,借口邓氏要送给娘家的侄儿做件小衣掌,去了安陆侯府。
    等那丫鬟从安陆侯出来,金媛贴身的嬷嬷挽着个包袱施施然地去了帽子胡同。
    李家在京城的居所,就在帽子胡同。

☆、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往

    金媛贴身嬷嬷去见的人是刘冬月。
    姜宪在京城还有很多的产业,年底了,刘冬月过来帮姜宪处理一些产业上的事,如今事毕,他要回去复命了,金媛特地让自己贴身的嬷嬷送来仪程。
    刘冬月知道金媛是个讲礼数的,仪程也不是特别的贵重,何况送他仪程也是看在郡主的面子上,形同打赏。他也就没有辞推,笑着让那嬷嬷代他道谢,把东西收下了。
    那嬷嬷就道:“大舅爷成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