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狂帝追妻1000次:绝色长公主-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慢慢地蹲下身子,他想抚摸她的面容,苍灵却在这个时候睁开眼来,定定地对上他的眸子。
良帝的呼吸忽然一滞,他突然发现,在她面前,他有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仿佛他心里不管在想什么,她都能看得见。
“灵儿……”良帝抬手去抚摸苍灵的脸颊,却被她侧身躲开,良帝不禁尴尬地笑笑,“怎么?”
“你的身上,有一股很浓重的杀气。”
“杀气?”良帝不明所以,低下头仔细地嗅嗅,然后抬起头来看着苍灵,“你说杀气?”
“嗯。”苍灵点头,“我不喜欢。”
良帝怔愣许久,有些失笑:“那,如果有一天我拿起刀来杀人,你是不是”
“你要杀人吗?”
“当然。”
屋子里一下变得好安静,那一刻苍灵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总之她的心很凉。
第120章 暗夜偷袭
站起身来,拖着长长的裙裾,苍灵慢慢地朝前走去,她的背影显得有些孤单而落寞,带着几许淡淡的悲凉。
良帝的呼吸忽然一滞,他很想过去把她抱住,要她不要难过,可是苍灵的身影显得好飘缈。
“我一直以为,”苍灵低头看看地面,“我可以忽略那残酷的,血腥的一切,可是那一切为什么却始终如影随形地跟着我?我是如此的痛苦和绝望……”
她觉得自己有些想哭出声来,然后有什么尖锐的东西刺中心脏。
“良帝,”苍灵转头看了良帝一眼,“……”
良帝本来想安慰她,他知道苍灵不喜欢血腥和残忍,可是
“你去歇息吧。”苍灵轻轻地道,她的嗓音里带着一种深浓的疲倦,良帝心中不由一痛。
良帝很不想离开,他只想这样守着她,和她天长地久地过一辈子,可是天长地久有时候很遥远。
苍灵轻飘飘地走了,良帝傻傻地站在那里,他不知道苍灵在想什么,或者也看不明白她在想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有想。
良帝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他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却又不知该去找谁。
直到夜深人静,浓浓的疲倦感袭来,良帝方随意靠在榻上,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许久,他忽然感觉一丝冷意,良帝霍地睁眼,侧身一闪,一柄冷利长刀砰地砍在床栏上,溅起几星火花。
良帝又一闪身避到壁边,唰地抽出长剑,和对方两两相对。
屋子里本来很狭小,两人这一交上手,更显得腾挪不开,良帝左突右闪,朝对方攻击,对方左右闪动,身法十分灵活,就在良帝又一次侧身闪过时,黑暗角落里忽然蹿出来数名黑衣人,各自用手中的武器对着良帝。
原来,这竟然是一次有预谋的暗杀!
良帝不及思考,已然拔剑开始反击,他每一击精准而不留余地,只几个回合间,便已经刺伤五名黑衣人。
领头之人见无法取胜,唿哨一声率着所有人离去,良帝这才退回桌边,将长剑放在桌上,呼哧呼哧不停地喘着气。
“大将军!”
外面的将领这个时候才听到动静,纷纷奔来,围在帐篷外。
“我没事。”良帝摆摆手,他确实是没事,但今天夜里发生的一切,完全出乎他意料。
“将军!”何岩踏前一步,拱手道,“请让卑职率领人马,守护将军!”
“不必!”良帝又一摆手,整个人看上去格外地振奋,“这点小阵仗,本将军还能应付!”
“大将军?”
“眼下最重要的,是集结人马,迅速进京!”
听罢这话,何岩眼里却燃起几许微光:“将军说的是真话?”
“当然!”良帝毫不迟疑地点头,“立即进京。”
他这个命令下得相当突兀,以至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良帝会在这个时候突兀地下定决心。
而良帝心中却是十分地淡然和平静。
当这个决定一下的瞬间,他知道会改变很多的事,甚至是整个良国的未来,不过于他而言,却是整个地轻松了。
第121章 集结兵马
阴风怒号。
十万人马集结在江边,一个个年轻的士兵们,抬头看着那个站在山石上的飘飘男子。
他是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然而,他们心里也很清楚,这一次出征,胜负难料。
“我大良帝的勇士们!”良帝清清嗓子,终于开始他长篇大论的演说,“你们都听好了,现在,我们就要出发返回京城,那里是你们的故乡,有你们的亲人,爱人,他们正遭受着。。”。
底下的一群人无动于衷。
这些人里各有各的心思,更多的是两面派,看谁胜利就往谁的那边倒。
良帝向来也不是一个说空话的人,见自己发动了半天,底下的人居然毫无反应,最后涩然一笑:“看来我良帝还真是一无是处,这样吧,诸位,但凡愿意跟本将军进京的,便都留下,倘若不愿的,那就各给一笔遣散费,愿去哪去哪。”
众士兵们不由一愣,要说这些人,其实大多都是“务实”的,所谓“务实”,那就一条原则真金白银,装在自己口袋里的,那才是自己的。
当即有不少人便离开了队伍,剩下的原本有些意志坚定,可是看很多人都走了,顿时有些畏缩,便又有部分人离开,最后剩下几千名士兵。
良帝的目光缓缓从他们身上扫过:“诸位!从即日起,诸位便是我良帝的亲兄弟,我们有难一起当,有福一起享!我良帝在此发誓,每遇危难,必先挡在诸位面前!”
“大将军千岁,大将军千岁千岁千千岁。。!”底下响起阵阵欢呼之声。
良帝心中升起丝丝豪情,他深知自己此去前途难料,或者是死,或者帝业大成,但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他都已经倾尽全力试过了!
“大将军!”这时高见岭走到石台下,冲良帝一抱拳,嗓音低沉地道,“末将已经准备好一头大肥牛,以祭军旗,壮我军威!”
“好!”良帝一挥手,“把那头大牛带到江边来!”
“哞哞!”
随着一阵牛叫声,一头小山般的大牯牛被带到江边,士兵们纷纷抬头观看,交头接耳。
良帝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天空昏暗,压着淡黄色的云。
良帝拔出腰间长剑,举向天空,他寒光闪烁的冽锋,反射阳光,耀花每个人的眼!
那是一种冲天的壮志,令人胆寒的意志力!
“誓师!出征!”
随着良帝一声断喝,大刀落下,将牛头瞬间斩落!顿时,整个队伍都沸腾起来,人潮像翻滚的洪水,奔腾呼啸着朝前涌去。
“这场面可真是壮观。”其中一个文弱秀气的男子道。
“喂。”另一个人碰碰他的肩,“你说大将军这一次,是动真格的吗?”
“你说呢?”
长长的队伍出发了,一直朝着京城的方向,良帝几次回头,想要看到苍灵,然而望见的,却只是一排排闪亮的戟尖。
他再一次转头,看向远方。
远方,那是京城的方向。
“报。。”
第122章 迫在眉睫
再说京城之中,早有人飞马报与良王:“良帝,良帝大将军已经率领十万人马,匆匆直奔京城的方向而来!”
“什么?!”良王正高踞于台上,怀抱美人饮酒,乍然听得此消息,面色不由微变,“你说什么?”
“良帝大将军,率领十万人马,连下齐水,登阳四关,日夜兼程,正朝京城的方向而来!”
良王霍地起身他接连安排下数条策略,想要阻止良帝,然而均以失败告终,莫非,莫非……
“来人,传群臣上殿!”良王蓦地大声吼道。
浑厚的钟声在金銮殿上空炸响,文武大臣们鱼贯进殿,纷列于朝掌两侧,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动弹,朝掌上的气氛一下子十分压抑。
“众位爱卿。”良王高踞于座上,变颜变色,“现下叛兵来势汹汹,诸位爱卿可有好的建议?”
众臣一个个缄默不语。
良王暴跳如雷:“怎么都不说话了?你们一个个平时不是很得意吗?觉得自己个个胸怀韬略,可定鼎江山,怎么现在都一言不发了?平时的胆量都去哪了?”
众人还是不说话,任凭皇帝在那暴跳如雷。
“都不说话,”皇帝快步下了丹陛,在群臣面前走动,“都成哑巴了!”
“皇上,”终于一个穿褐袍的文臣站出队列,朝良王一鞠躬,“大将军原是一名将材,若皇上能善加利用,必能保土为国,可是皇上却处处猜忌,设限于他,大将军心怀不满,这才……”
“一派胡言!”
不等文臣说完,良王便怒声斥道:“你一介小小文官,竟敢申斥朕的不是,谁给你这样大的胆儿?来人,拖下去,砍了!”
那文臣却半点不以为意,反而梗着脖子:“微臣句句皆是实言,还请皇上三思!”
良王已经气得直抖,哪里能听得进半句话:“来人,来人!”
立即有两名侍卫上来,架起那个褐衣文臣,把他给倒拽了出去。
良王目光从众大臣脸上扫过:“朕还是那句话,谁有本事,外出打退良王,朕便封他为侯,不!朕封他为王,赏赐万金!”
良王满心以为,如此一来,必定众人响应,谁知却没有一个人理会,众人都沉默着,仿佛对良王的话置若罔闻。
“你们都傻了吗?”良王突兀地冲到一个臣子跟前,伸手揪住他的衣襟,“没有听到朕的话吗?不懂得朕要什么吗?”
“皇上……”终于,其中一个臣子眉头微微扬起,“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皇上与大将军,毕竟是亲兄弟,血浓于水,只要皇上亲临丹陛,对大将军晓以深意,必定会令大将军臣服。”
“是啊,”边上也有人纷纷附和,“皇上,大将军向来忠心为国,不可能有反心。”
众人纷纷劝说,良王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他也觉得,众人的话很有道理,只要自己出现在城楼之上,对良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良帝必定会缴械投降。
第123章 乱我社稷江山
“来人,准备仪仗!”
良王全副仪仗,率领众文臣武将,一同登上高高的城楼,往下方看去,但见远处烟尘滚滚,大军逶迤而至,领头一竿旗帜,上书一个大大的“帝”字。
见此情形,众人不由齐齐吃了一惊若是之前他们还心存侥幸,以为良帝只是和良王赌赌气,开个玩笑,那么他这次是玩真的了,公然打出旗号与朝廷为敌,如此一来,将再无回还之余地。
众人心中皆是一震,甚至有人开始双腿发软看这情形,良帝和良王势如水火,接下来定然是一场硬拼。
“王弟!”良王提高嗓音,“你我本乃手足,何故如此?”
“王兄!”良帝微微仰头,唇角浮起几许笑意,“臣弟此来,只为探望王兄,顺便澄清臣弟之冤情。”
“冤情?”良王双眸微微一沉。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纵然傻子,也明白了良帝的用意,晓得他们兄弟俩不过是在说场面话,接下来那就是真刀真枪地拼命。
边上看的人不由纷纷捏了把冷汗。
甚至有人暗暗担心自己的脑袋和妻儿老小。
“王弟说笑话了,愚兄哪里敢冤枉王弟?”
良帝心中冷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如今历练世情,显得愈发地冷沉,心机内敛,
“王兄,如今朝中奸佞当道,贤愚不分,臣弟是怕王兄一时为小人盅惑,乱了我社稷江山啊。”
良王脸上浮起几许机械的笑:“王弟,俗话说得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我一母同胞,打断骨头连着心,有什么事,不能坐下来好好商议?王弟说朝中有奸佞,那不妨告诉为兄,谁是奸佞?为兄这就将之除去。”
风吹过,众人的衣袍猎猎作响,都感觉出一股森冷刺骨的寒意。
人间转瞬有如鬼魅,而你完全不知道,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突兀间会落得如此下场。
众臣纷纷把脖子给缩了回去,就怕被指为奸佞。
“王兄,”良帝却很是怔愣了一下,他确实欲夺天下,却不喜伤及旁人,而看良王这情形,分明是想将己过推委于人。
不如……
“王兄既有这番诚意,不如暂下城楼,与臣弟坐下来,仔细地商议商议,如何?”
“呃?”良王目光一闪,他当然不愿意出城,和良帝“坐谈”,不过箭在弦上,此时开打,他又全无胜算。
一向胸襟狭碍,且贪财好色的良王,到了这节骨眼,竟然全无章法,乱了套路,他心下惶急,却又不知该向谁去求助。
“良王?”
旁边一个文臣忽然站出来,朝良王一鞠躬:“微臣愿往城下,与大将军面谈。”
此时还有人站出来,真正令良王喜出望外,他将手一挥,赶紧道:“好,好,你便去吧,倘若能令他退兵,朕必有重赏。”
“是。”文臣复又鞠了一躬,方才转头慢慢地朝城楼下而去。
良帝正等得不耐烦,忽见一人缓缓从城楼上而至,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却见那文臣缓步走到良帝马前,先朝他一拱手:“见过大将军。”
第124章 痴人说梦
见对方气度从容不迫,良帝也甚为感服:“请问阁下是?”
“下官乃翰林院院士,姓许,名知秋。”
“哦?”
“下官想凭三寸不烂之舌,退将军数万大军。”
“是吗?”良帝唇边浮起几许冷笑,“我自长江边一路急行军至此,许翰林可知本王来意为何?”
“将军所为,无非是帝之宝座,无上权柄。”
孰料许知秋从容不迫,竟一口道破众人不敢语之异事。
“既然如此,你更应清楚,要想阻挠本将军行事,无异于痴人说梦!”
“将军可知今日今时,天下数千双眼睛,都在看着将军?将军若行此非常之事,数百年之后,难道不怕背负谋逆之罪名吗?”
“谋逆?”良帝微微冷笑,踞坐在马背上,双手摊开,“帝不奉诏,擅自领兵入京,已然等同于谋逆!纵然再多加一个罪名,又有何妨?”
许知秋脸上微微变色,复沉膝跪下,叩头及地:“看来将军已经铁了心,既然如此,那便请将军,先斩许某于马前!”
他本抱着求死之心,谁知头上良久寂寂无声,许知秋正欲抬头,一只手从半空伸来,将他扶起,良帝朗声大笑:“许翰林乃忠正耿价之士,且满腹文章,本王爱才若渴,怎会涂毒大夫?”
说完,良帝还亲自将自己的衣袍解下,披在许知秋身上,定定地看着他。
许知秋顿时感动得无以复加要知道他在朝廷里供职十余年,一直默默无名,饱受冷遇,谁知道却能被良帝所赏识。
“许翰林,我有句话想问你,”良帝面色一肃,整个人看上去,顿时显得无比地威严,见他如此,许知秋也不免慎重起来,“臣在,请将军赐教。”
“未知许翰林出身如何?”
“下臣自小清贫,于市井中成长,深知民之疾苦。”
“那么以你看来,方今天下如何?”
许知秋不由一愣。
“方今天下,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路有冻死,饿殍遍野,而帝上昏庸,滥用奸吏,任人唯亲,不思民瘼,只求一己之私欲!”良帝刻意提高嗓音,任自己的话语远远地传播开去,城上城下,无不听得清清楚楚,皆为他惊人的气势所慑。
“如此之君王,怎能服人?如此之天下,万民之指望何在?”
良王身体一阵冰冷,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真地养虎为患,那城下男子字字如刀,直刺他的胸膛,就像锋利的匕首,鲜血淋漓。
“想我良帝,领王命前往江边治水,心存万民,全力而为,却遭这昏君追杀、剿灭,昏君置江河泛滥于不顾,反歌舞升平,纳众美于后宫,罔顾国事,怎堪为帝?”
他一番话说下来,字字句句铿锵有力,震动寰宇,军中上下顿时群情涌动。
众臣子均觉汗颜,纷纷低下头去。
“良帝,你不要太过分!”
“是我过分?”良帝厉声冷斥,“真是我太过分吗?”
良王一瞬无声,面对下面那双犀利的眼睛,他忽然间觉得,自己再无任何言语可回答。
第125章 真假圣旨
似是有千万钧的力量,从四面八方呼啸而至,要将他整个挤成碎片,良王自然能感觉到那种令人惊怔的庞大力量,不由往后退了一步。
“再则,”良帝犹不解恨,拿出最后的杀手锏,“这良国帝位,本就属于本王!”
他说完,忽然从怀中掣出黄卷:“诸位请看,这是什么?”
所有人齐齐一震。
良帝已然将黄卷抖开,却见其中丹朱如赤,字字犀利:“朕传位于二王子良帝,统率群伦,不得有误!”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
众人本已动摇的心更加晃动不安,宫闱中事本就高深莫测,没有人能完全确定那之间发生的一幕幕。
良王的脸色忽青忽白,难看到了极点,他本想怒斥良帝伪造,可又吃不准他手里那道圣旨的真假。
雄兵、正理、圣旨……情势对良王越来越不利,就连一心效忠良王的许知秋,此时也不禁疑惑起来其实他原本效忠的,也并非良王,而是心中之“正统”,是那至高无上的皇权!
在他看来,良帝是起兵,是谋逆,是乱臣贼子,可是他此刻有了王诏,那一切情形那就全然不同了。
“王兄,”良帝双眸炯炯,看着良王,“我敬你为兄,希望你可以迷途知返,下诏让位,这样,你仍可退居重瑞宫,做你的闲散王爷,可好?”
“嘿嘿,”良王心中恨得咬牙,表面上却不得不端着一张笑脸,垂在身侧的手握成拳头。
“请皇上禅位!”不等他回过神来,周边所有的臣子齐齐跪下,口中山呼万岁,“请皇上禅位!请皇上禅位!”。
“你们!”良王恼怒异常,“你们全都反了!”。
“请皇上禅位!”。
大局已定,良帝缓缓吐出一口气,忽听身后蹄声阵阵,接着一骑飞奔到他身边,大声喊道:“齐禀大将军,我们被包围了!”
“什么?”良帝脸色微变明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为什么会突然间风狂雨暴?
“哈哈哈。。”而此时,城楼之上的良王发出一阵尖利的笑声,“良帝啊良帝,你到底还是太大意了!传朕旨意,就地斩杀所有的叛逆,一个不留!”
淡淡晕染开的夕阳薄暮里,良王的脸就像一张凄厉恶鬼,张开血盆大嘴随时准备噬人。
箭上弦,刀出鞘,淡淡的血腥味飘散开来。
良帝握住剑柄,唰地一声拔出长剑。
就在他准备率领众人决一死战之时,两匹马忽然飞奔到他跟前,马上之人翻身落地,朝着良帝纳头便拜:“左山营统领吴浩,拜见将军,愿誓死效忠将军!”
所有人齐齐怔住,险然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如此惊人的变化。
良王的脸色更是涨得像猪肝一样难看,吭哧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良帝坐在马背上,看去威风凛凛。
“王兄,眼下情势,想必王兄比小弟更清楚,小弟希望王兄能自行禅位,免于刀锋。”
自行禅位,免于刀锋?
第126章 设下的圈套
良王的手开始发抖,他当了多年的帝王,早已习惯那种高高在上的滋味,突然要自己向一个下位者服输,无论如何,他都是做不到的。
可良王也绝不是那种有血性之人,不会在明明不利的情况下依然硬撑。
“禅位不是小事,朕需要慎重考虑,再往太庙一行,王弟,你既要承接王位,何不随王兄亲往太庙?”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如果良帝不去,显得极没有诚意,如果良帝前往,则有可能陷入良王所设下的圈套之中。
一时众人都看向良帝,而良帝双眸微眯,略一思索,便抛开缰绳跃下马背,就在他大步流星准备朝前走去时,苍灵轻浅的声音忽然传来:“良帝。”
良帝浑身一震,赶紧回头,趋步走到马车前。
隔着薄薄的车帘,苍灵深深凝视着这个自己衷爱的男子。
“灵儿……”
“把你的手给我。”苍灵的语音就像一片漂浮在空气中的羽毛,良王眼里掠过几许疑惑,随即抬手,苍灵握住他的大手,在他的掌心烙下一个印记。
两个人又喁喁轻语了好一会儿,良帝才转过头,朝城楼的方向走去,他一面走,还一面回过头,深深地看了苍灵好几眼。
终于,良帝的身影消失在城楼门口,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城门。
和良帝有着休戚相关利害关系的,想知道自己未来命运的……很多的人,悬着一颗心。
从正午到傍晚,整整三个时辰过去,良帝仍然没有出现,人们忍不住开始喧哗起来,谁都不知道,在城楼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太庙。
放置牌位的桌案前,兄弟俩并排而跪,此时的良王,显得格外地虔诚,完全没有平时那种贪好酒色庸碌无能。
他先朝着先祖牌位,重重叩了几个头,然后清清嗓音道:“良国第十一任帝王良语,自知罪孽深重,不可饶恕,特在祖先灵前发誓,禅位于良帝。”
不得不说,他的态度确实唬住了良帝,让他放松了警戒。
“王弟,”良帝转过身来,竟以帝王之尊,跪对良帝,“王兄有个请求,王弟务必答应。”
“王兄请讲。”
“王弟承王位之后,是否可以允王兄侯爷之尊,一切供奉有如从前?并且不计从前之嫌隙?”
“这个自然。”良帝答得毫不迟疑,“王弟待王兄,一如从前。”
“那就好。”良帝长长呼出口气,表示放下心来,“王弟请先至门外等候,为兄要在先祖灵请叩头乞罪。”
良帝心下略一思索,觉得良王之言确实如此,便站起身来,调头朝外走去。
可当他刚刚迈出门外,身后的门板便轰地合拢,与此同时箭矢如雨,蝗虫般扎向他!
良帝大喝一声,拔出腰间长剑,舞得雪花也似,将飞来的箭矢纷纷打落于地。
太庙之中,良王霍然站直身体,面对着桌案上的牌位,下垂双手紧攥,唇角淡淡浮起几丝冷酷的笑是,他确实是在祖先灵前发誓,要将王位禅于良帝,可那只是在良帝活着的情况下,如果良帝已死,那么王位自然收回。
第127章 新王登基
直到外面的声音完全停下来,良王才走到门边,缓缓地将门扇推开,他满心以为,自己看到的将是良帝鲜血四溅的尸体,可是映入他眼帘的情形却让他惊呆了……
“苍,苍灵?”过了许久,良王方才难以置信地喊出声来,“是你?”
那姿态妙曼,立于良帝身侧的男子,确实是苍灵,此刻她那双清澈的眼眸里,充盈着一种无谓天地的坦然。
“苍灵……”良王不禁吞了口唾沫,眼前的情形完全出乎他意料,任他怎么想,却料不到那个文弱的,楚楚可怜的灵国公主,相反,他看到的像是一只“金凤凰”。
“你……”良王心中懊恼,暗暗后悔自己当初有眼无珠,居然将苍灵给放走了。
苍灵双眸微垂,看上去就像一朵静水莲花,悄然不语,恍惚一朵盛开在岸边的水仙,又似一株暗夜里的丁香花。
“本王认输。”终于,良王有些泄气地道,“王位,本王给你们!”
良王说完,有些负气地将一纸诏书扔到地上,谁知良帝看都不看一眼,反而低沉着嗓音道:“王兄,直到现在,你还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
良王怔住。
“王兄素来聪明,只是识天下万民为刍狗,不将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以至民怨沸腾,危及江山社稷,王兄沦落至此,是因为没有一颗身为君王怀泽天下的仁心。”
“你毋须多言!”良王一摆手,神情很是焦躁,“你如今还未称王,便在这里絮絮叨叨个不停,如然一朝得势,那岂不是更加没完没了?”
“王兄?”良帝眉头微微皱起,他其实真心不愿夺取良王之位,若非良王步步相逼,他也不愿出此下策。
末了,良帝也只能轻轻一叹:“还请王兄迁至广成宫,那里人烟稀少,必将适合王兄修身养性。”
“你”良王气得脸色发青,很想痛骂良帝一顿,却失了言语,只冷哼一声,便拂袖而去。
良帝这才缓缓呼出口气来,转头握紧苍灵的手,眸中满是感动:“灵儿,还好你来得及时,否则我就……”
“你我无需分彼此。。”苍灵握紧良帝的手,“原本不该如此生分才是,你既有难,我怎会袖手旁观之?”
“灵儿!”良帝紧紧地将她抱进自己怀中。
他们俩静静地依偎在一起,暂时忘却了所有的一切,直到山呼万岁的声音传来,良帝方才如梦方醒他成了帝王,就这样梦幻般地成为了帝王,凌驾于万万人之上,可是他却感觉是那样地不真实。
“良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的面孔都变得是那样地热切,他们跪在他的面前,山呼万岁,从前那些对良帝心存诋毁的,讥刺的,嘲讽的,一切一切的,在这一刻全部都露出他们卑微的嘴脸。
纵然一向谨慎自持,良王也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
“平身,平身。”他一摆手,令众人起身。
“良帝,本月有好些个黄道吉日,良帝请登基吧。”
第128章 胆颤心惊的日子
“登基吧良帝。”
良帝始终没有言语,而是转头看向苍灵,他希望可以从她的眼眸中,读到更多的东西,而她的目光却是那样澄静,无惊无喜,仿佛把眼前的一切悲欢喜乐都已经瞧得平淡了。
“诸位爱卿,”良帝一摆手,“诸位爱卿请先各回各位,本王有些事,需要仔细思虑。”
众人对视一眼后纷纷离去,良帝这才携起苍灵的手,深深地凝视着她:“灵儿,你在想什么,是不是觉得此举不妥?”
“灵儿是为良帝担忧。”
“灵儿,你何出此言?”
“这些日子,我左思右想,其实觉得良王本性不坏,只是身处奸佞之中,听惯了阿谀奉承之言,行事愈发乖谬,所以才……”
“你是担心我,变得像良王那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