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狂帝追妻1000次:绝色长公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一旁的高见岭仔细地观察着他的脸色,却揣度不出良帝心中任何的喜乐,仿佛他整个人就像是一潭沉静的水,看不出其下都有什么。
“你去,”良帝忽然抬头,扫了他一眼,“命令所有人原地不动,静候消息。”
“将军?”高见岭眼里闪过几许诧异原本都已经商议好准备出兵,大伙儿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建一番功业,封妻萌子,可是为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将军却要下令按兵不动?
“没有听到我的话吗?”良帝的脸色像冰一样冷。
“是。”高见岭这才退了出去。
“砰”地一声,良帝重重一拳砸在桌上,“景盛啊景盛,你还真把我当成良王了,真敢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丞相之位!也罢,就让本王暂时先满足你!”
思虑清楚,良帝提起笔来,唰唰唰在纸上写下数行字,然后叠成一个方胜,轻轻地塞回信封里,再拿起信函走了出去。
他的脚步很沉稳,带着一种坚凝。
景盛的来使正在帐中坐立不安,忽然瞅见良帝从外面走来,立即霍地站直身体:“大将军。”
“这是我给景丞相的回信。”良帝将信函递过去,“你一定要收好,倘若落在他人手里,景丞相性命堪忧!”
“我知道!”来使赶紧点头,把信函收进怀中。
“事情紧急,你不要耽搁,这就回京去吧。”
“是,将军!”来使匆匆抱拳,脸上流露出一副接受重大使命的模样,赶紧转身,朝门外而去。
京城。
丞相府。
秋已经深了,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下坠。
负手站在树下,景盛陷入久久的凝思之中他知道自己此举牵系到整个景家,兴衰荣辱只在一念之间。
倘若此举成功,景家可继续在灵国呼风唤雨,可倘若失败如果不是景贵妃传回来的信,他也许仍然犹豫不决,可是现在,却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
那就放手一搏吧!
“老爷。”
一名长相精瘦的男子走到景盛身后,压低声音道:“左将军秦将军他们,已经回信了。”
“哦?”景盛双眸一跳,赶紧转头朝书房而去,书房的桌案上,已经整整齐齐放着一叠信札,景盛摆手令管家退下,拆开书信仔细阅看。
直到将所有书信浏览一遍,重新放到桌上,景盛方缓缓吐出口气来。
他深知将领在每次政变中的重要性,同意拥立新君的将领越多,他们取得胜利的可能性便越大。
眼下他已经联络了军中数十名高级将领,只要在约定的时间内打开城门,引良帝入城,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第112章 押上身家性命
即使如此,景盛心中却一直隐隐有种不安,说不上来是为什么。
其实也不难揣测他的心理纵然最完美的计划,在没有来得及完全实施之前,也是没有人能够完全肯定它是否成功的。
这是一场赌博啊。
他押上的,便是他景盛的身家性命。
在椅中坐下,景盛仔细地沉思着,一面在纸上一个接一个地写着字,很快他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妥当,形成一纸文书,再封在信函里,正准备将下人叫来时,他却犹豫了。
毕竟这事太过重大,最好他自己亲自去一趟,再则就算是要实行整个计划,也必须得先进宫与景贵妃商议。
思虑清楚,景盛方站起身来,大声喊道:“来人!”
“老爷!”没一会儿,一名家丁便匆匆地奔了进来,朝景盛一拱手,“请吩咐。”
“备朝服!”
家丁转身离去,没一会儿便将景盛的朝服捧来。
景盛接过朝服放在桌案上,却见家丁双眼眨也不眨地盯着他,脸上微现薄怒,嗔道:“做什么在此探头探脑?还不赶快下去!”
家丁吓得打了一个颤,赶紧转身走了。
景盛看着桌上的朝服,忽然明白过来,自己竟然忘记了一件事,他立即唤进来两名使女,在她的伺候下换上朝服。
无意之间,景盛见其中一名侍女粉颈白嫩,发丝低垂,娥眉如黛,喉咙不由有些发干,摆手令另一名使女退下,单留下这名年轻貌美的女子,柔和面色:“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使女脸上浮起几许娇羞,往后退了两步,先蹲身一福,然后语声如黄莺:“小女名叫香奴。”
“香奴?”景盛不由咧嘴一笑,“确实是个好名字,今天晚上,在这儿等着本相。”
“是。”香奴眼中亮光大炽,勾唇一笑。
见小美人儿欣然可可,景盛也是十分地神清气爽,加快脚步走出府门。
“马车呢?本相的马车在哪里?”
“相爷。”
一名仆从匆匆奔过来:“您的马车立即就备得。”
景盛冷哼一声,没一会儿,仆从牵过来马车,景盛坐进马车里,还仔细地理了理自己的朝服。
马车缓缓地朝前行驶,很快在北宫门前停下,景盛下了车,迈开大步朝宫中走去,旁边两名侍卫“哐当”一声,将两柄长枪横架于前,挡住景盛的去路。
“你们干什么?”景盛面色冷沉,看起来相当不悦。
“相爷,皇上有旨,凡外官未奉诏,不得擅自入内。”
景盛闻言一怔,随即道:“这是什么时候下的命令?”
“今晨。”
景盛不由怔住,蓦然感觉阵阵凉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让他冻得透心凉。
他似乎感觉一柄寒光闪烁的宝剑,对准了他的后心。
难道,他已经发现了什么吗?
略一沉思,景盛很快冷静下来,转过身朝马车走去,上了马车,他沉声命令道:“去中华门。”
“相爷。”马车刚在左华门外停下,值守的侍卫便走上前来,朝景盛执礼。
第113章 惊心动魄
“本相要进宫。”
“相爷,请。”
景盛迈着急促的步伐进了宫门,急速奔向景贵妃的寝宫。
到得近前,他并不着急去与景贵妃会面,而是将一个小太监叫到近前,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小太监心领神会,连连点头,急步离去。
没一会儿,小太监重新走出来,站在檐下朝景盛招招手,景盛略略松了口气,整整衣衫,加快脚步越过廊下,匆匆奔进景贵妃的寝宫里。
景贵妃正坐在榻上,眼观鼻鼻观心,屋子里香烟缭绕,让她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尊佛。
景盛屏息立在一旁,没有说话。
凭心而论,他还从来没有见过景贵妃如斯模样。
过了许久,景贵妃方才睁眸,淡淡看他一眼:“哥,你来了?”
“参见贵妃娘娘。”景盛赶紧上前行礼。
景贵妃摆手:“这个时候,不需要多礼。”
“前次娘娘传出信息,要我多和大将军亲近……不知眼下,是否改变心意?”
“你问我是否改变心意?”景贵妃霍地站起身来,在屋子里疾步走动着,“当然不,他既已经不把我放在心上,我又何必还虑及他的生死?”
“娘娘?”
景盛心中微震,他也知道景贵妃对良王心中积怨,可是这怨到底积得有多深,他却并不清楚。
“看来娘娘已经铁了心,不会再后悔了?”
“这个自然。”景贵妃毫不迟疑地点头。
“可是这一场仗,良帝并没有必胜的成算。”
“哥哥不须担心,”景贵妃唇边浮起几许诡谲的笑,“我既然敢让哥哥与良帝联手,自然是有万全的准备。”
“万全的……准备?”景盛目光微闪,他忽然感觉,眼前这个女人,和自己从小看到大的那个纯真少女差别极大,从她的身上,他只能感觉出一种对于权欲极度的贪婪,以及一种难以形容的悲凉。
“哥哥?”景贵妃轻轻地低喃一句。
“微臣知道了,娘娘可还有什么交代的?”
景贵妃先是抬手朝窗外看看,然后再朝景盛招手,景盛走到他面前,两人附耳低语,景贵妃把自己探听到情报一一告诉景盛,两人正在密议,外面忽然传来“嗒”一声轻响,景贵妃霍地起身,厉声吼道:“谁在外面?”
回答他们的,是一阵惊急的脚步声。
拖着长长的裙裾,景贵妃飞速地追了出去,却只看见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宫女连滚带爬地朝前飞奔,景贵妃一面追,一面大声喝道:“把她给我拿下!”
几名侍卫飞速地冲过来,截下小宫女。
景贵妃一步步走到她跟前立定,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
“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小宫女朝前景贵妃连连叩头,满脸泪水。
“饶命?”景贵妃一声冷哼,“来人,赐酒!”
一听“赐酒”,小宫女全身瘫软,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很快,就有人端了一碗毒酒来,递到景贵妃面前,景贵妃冷冷地看了一眼,随即一摆手,那人便弯下腰,将酒碗凑到小宫女唇边,小宫女睁大一双眼,呆呆地看着景贵妃,拼命地摇头。
第114章 心狠手辣
“怎么,不想喝啊,你在这宫里呆了这么久,难道就没有人告诉过你,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地方该去,什么地方不该去吗?”
小宫女不答话,只是缩着脖子不停地哭。
“喂给她喝。”景贵妃站直身体,冷冷地下令。
侍卫们凑上前去,捏开女子的下颌,就要朝她嘴里灌。
“等等。”一道清亮的女子声线从身后传来。
景贵妃闻声抬头一看,脸色更是剧变:“你”
却见一个身着紫色长裙的女子,翩翩而至。
小宫女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奋力挣开侍卫的手,爬到女子脚下,一把抱住她的双腿,满眼哀求地看着她:“娘娘,求您救救奴婢,救救奴婢吧!”
小小的黛眉微微扬起,看到这个楚楚可怜的女子,她就不不禁想起,那个在深宫中饱受煎熬、凌辱的自己……
看来这宫女的命运,到底都是一样凄惨。
“敢问姐姐,这小宫女犯了什么错,惹得姐姐这般大怒?”
“姐姐?”景贵妃一声冷笑,“谁是你姐姐?”
小小一下子怔住,万万料不到,景贵妃会如此说话,不过他们之间现在已经势同水火,确实已经没有任何于做表面功夫的余地。
“狐狸精,”景贵妃眼里全是冷笑,“你给我听好了,这宫里没有谁跟你亲,你也别乱攀扯关系,明白吗?”
对着她那双凶狠的眼睛,小小不禁打了个寒噤,然后转开头去。
“识相的话赶快滚蛋,我这儿的事,还轮不到你过问!”景贵妃说完,一拂衣袖。
看着躺在地上的小宫女,小小开始犯难,她心里很明白,只要自己一走,这个小宫女定然没命,可是不走,她又凭什么替小宫女求情呢?
“姐姐,”小小跪下来,抬头看着景贵妃,“还请姐姐开恩见怜,饶这小宫女一命!”
“嗬!”景贵妃一声冷笑,“你还真把自己当活菩萨了,小心本宫把你一块给宰了!”
见小小始终跪在那里不为所动,景贵妃心中恼怒,索性把手一挥:“来人,杖刑处置!”
立即有两名侍卫拿着木杖走来,景贵妃一挥手:“各打四十大板!”
侍卫们面现迟疑,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楚妃眼下可是良王的新宠,现在打了她不要紧,要是良王追究起来。。
“怎么?”见侍卫们一副窝囊样,景贵妃心中气恼更甚,“不敢动手?那就让本宫来!”
景贵妃说完上前数步,一把夺过其中一名侍卫手里的木棍,照准小小的后背就是一棍,小小立即被抽倒在地,景贵妃犹不解恨,拿着棍子照着她的后背又是数下,直到小小口中血沫飞溅。
当景贵妃再次举起手来时,景盛上前将她拦住,压低声音道:“娘娘,万毋旁生枝节。”。
景贵妃冷哼一声,这才扔了竹杖,见楚贵妃已经晕死过去,也暗觉出了口恶气,遂转头对侍卫道:“拿条绳子,勒死干净。”。
第115章 巫蛊之术
侍卫们会意,立即有人去找了条绳子来,套在那小宫女脖子上,正当他们准备用刑时,却蓦然听见身后一声冷喝:“住手!”
侍卫们吓了一跳,纷纷转头看时,却见皇帝正缓步从辇车上下来,众人脸色顿时发白,扑通一声全跪在地上,朝着皇帝重重叩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良王目光淡淡地扫过一片狼藉,脸上顿时浮起浓浓的嘲讽:“爱妃,你这可真是大手笔啊。”
景贵妃本想当场与良王撕破脸,却见景盛在一旁不停地朝自己挤眼,当下强摁胸中怒火,屈膝跪倒于地:“臣妾参见皇上。”
良王根本不理会她,径直走到小小面前,见她躺在地上,气息微弱,脸色顿时大变,弯腰将她抱起,转身踢了旁边的士兵一脚:“愣着做什么?还不赶快抬朕的辇轿来。”
良王抱着楚妃大步流星地朝前走去,而景贵妃则长长地呼出口气如此一来,良王就没有精神去理论小宫女的事。
可令景贵妃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当良王走到宫门时,他停了下来,转头看了一眼躺在地上脸色发白的小宫,面无表情地道:“来人,把她一同带走!”
景贵妃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她不确定这个小宫女到底听到了多少,不确定她是不是清楚自己的“内幕”,但一时间又想不出任何理由,来阻止良王。
两名侍卫走过来,架起小宫女就朝外走,景贵妃心中发急,忽然踏前一步:“启禀皇上,这个小丫头心存怨毒,用巫盅之术诅咒本妃,本妃要将她带下去,好好处置。”
“巫盅之术?”良王眉头微微皱起,见他神情有所动摇,景贵妃又语气急迫地道,“她不但诅咒臣妾,还诅咒皇上!”
“是吗?”良王一向惜命,对所有胆敢触犯自己的人和事更是深痛恶绝,面色顿时一沉。
“皇上日理万机,就请把这种小事交给臣妾吧。”
景贵妃一面说,一面朝旁边两名太监使眼色,太监会意,立即上前,将小宫女架起,小宫女本想大声喊冤,却感觉后背一阵冰凉,转头看时,却见景贵妃正用一双怨毒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她,小宫女心中一阵发麻,赶紧把下剩的话全部咽回了肚子里她怎么能跟这样的人扯上关系呢?
良王是个多疑之人,见景贵妃一再阻挠,心中已然生疑,本来已经决定,要命人将小宫女带走,谁料他怀中的小小忽然低喃一声,抓紧他的衣襟,轻轻地喊了一声:“皇上……”
良王一颗心顿时像荡漾的春水一般,哪里还顾得上其他?低头亲亲美人的脸庞:“小美人,别害怕,朕会好好保护你的。”
抱着小小,良王大踏步走了出去,景贵妃站在原地,呆呆地看着他,心中忽然一阵透骨冰凉曾经,那个男人的怀抱,也是她依靠的温暖怀抱,曾经,她也对他怀着少女般的期待和希冀,可是
第116章 他手里的一颗棋子
“哈哈哈哈!”景贵妃忽然发狂般大笑起来,越笑越觉得凄凉和痛苦,她笑自己太蠢太天真,居然会相信这样一个薄幸的男人,如今她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这个冰冷无情的皇宫里,她真地不该相信任何人。
笑声落下,景贵妃转头看看四周的人,迈步朝寝殿里走去,旁边一个人凑过来,压低声音道:“娘娘,那个小宫女……”
“杀了。”景贵妃面无表情地吐出两个字,她向来杀人如麻,早已不在乎眼前这一点事。
她终于迈过那道高高的门槛,殿门在后面轰然阖拢,殿中的光线黯淡下来,景贵妃定睛看着前方下垂的丝幔,两行眼泪从眸中缓缓滑落。
碎了。
什么都碎了。
曾经那样最深刻的,最热切的向往,那样唯美的感情,原来在他眼里一钱不值!
景贵妃心中的痛苦有如奔腾的长江,一泻千里,她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才能宣泄心中的绝望。
大笑着将所有的东西扫倒在地,她忽然觉得这雕栏玉砌,变得有如腐烂污泥一般。
原来,没有人心的世界,竟然是如此荒凉。
从前,因为要陪伴良王,所以她已经习惯了和各式各样的女人斗,用尽手段争风吃醋,对付朝堂上的那些男人,可是到今天,她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毫无意义有什么意义呢?
她到今天才明白,原来自己只是他手里的一颗棋子,随时都可以扔弃。
可她还贪恋着他怀抱的温暖,还想着,要不要……
还有什么可以想?就这样吧。
“嘟嘟。”
殿门忽然被人敲响,景贵妃转头,却见一个小太监正探头探脑地朝里边张望,满脸的战战兢兢。
“什么事?”
“那个,那个……”小太监的脸色有些发白,“小宫女已经死了。”
“死了就死了。”景贵妃一脸冷然,“有什么好怕?”
“那,奴才告退。”
小太监离去后,景贵妃过了许久方才回过神来,她有些急迫地想起,自己和兄长还在商议的“大事”未完,结果却被一个死妮子给打断了,不行,她得赶快找到兄长,坚定他跟随良帝的决心!
做出这个“重大”的决定后,景贵妃整颗心都放松下来,她甚至暗暗祈祷,最好良帝明天便能打进京城来,这样她也可以解脱了。
离开这个皇宫,不再是什么贵妃,不再在三宫六院七十妃间周旋,不必再担心明天一大早,是不是会被皇帝给拉出去,拖进冷宫之中。
转身进了内室,景皇妃打开柜橱,从里边挑了两件黑色紧身的衣服穿在身上,急匆匆地离开了寝殿。
她行动迅速地穿过整个御花园,最后在右华门附近的一座小小宫殿里,找到了景盛,他正在那里候着。
“哥哥。”
“情况怎么样?”景盛转头看着脸色发白的她。
“那个碍事的小丫头,已经被我处置掉了。”
“那就好。”景盛缓缓地吐出口气,“我还怕这件事会被搞砸。”
第117章 隔墙有耳
“哥哥,你现在就离开宫,立即给良帝发一封信,要他立即领兵进京!“
“什么?”景盛面色微变,他虽然设想过很多次,引良帝进京的情景,可是从来没有想过,景贵妃会如此急切。
“你……为什么突然要为兄这么做?”
“大哥,俗话说,夜长梦多,更何况,良王是个多疑之人,现在他必定已经有所察觉,所以我们,必须在他采取行动之前,先给他一个有力而沉重的打击。”
“你这话说得也没错。”景盛点头,“不过总体感觉起来,还是太操之过急了一些。”
“就这样吧,我会在宫里,运用我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小小的破坏,来配合良帝的行动,让他更加顺利地取得最后的战果。”
“好。”景盛点头,“我这就出去准备。”
商议妥当后,两人匆匆分手,却全然没有想到,他们会面的情形,被一个打更的老太监全看在眼里。
要说这个老太监,也是个长心眼之人,在深宫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因为不会讨好他的领头太监,不会寻门路,所以几十年下来仍然只是在偏僻之处打更而已。
太监到了他这个年纪,那就是混吃等死,也不会再去想什么光宗耀祖,捞大把油水。
可是这老太监心内也有桩事他本来无子,只是前些事侍奉良王去陵墓祭祖时,偶尔拾起一个小叫花子,养在宫外,经常借着倒夜宵的机会去瞧瞧,与那孩子间的感情愈发地好了。
只因那孩子一天天渐渐长大,需要一笔安身之资,老太监平时无积蓄,哪来银钱给他使?想着自己只有这么一点“香火”,故此心里发急,思谋着要寻条财路,给孩子积下点银钱。
可是他人在深宫中,门路哪是那么好寻的,或许是上天可怜见,今儿偏让他赶上这么一个“发财的机会”。
老太监深知这个消息的重要性,自然是立马朝御风殿赶去,可是到了殿门外又开始犯愁他晓得宫中规矩繁多,尤其是在皇帝面前,一个弄不好,那可是会掉脑袋的。
他探头探脑在外面张望许久,到底不敢入内,正想着转身回去,肩膀却被人一拍,老太监吃了一惊,转头看时,却见是大内总管孙如海站在那里,正满脸笑眯眯地看着他。
老太监吃了一惊,赶紧屈膝跪倒在地,朝着孙如海连连叩头:“给孙大总管见礼。”
“起来吧。”孙如海摆手让他起身,盯着他上下细看,“你是哪个宫里的?本座从前怎么没有见过你?”
“奴才叫张二,一向在右华门附近当差,大总管从未见过。”
“哦。”孙如海点头,“那你今番怎么到这里来了?”
“奴才,奴才,”张二从来没有办过如此“重大”的事,掌心冒汗,舌头打结,不知道该怎么说。
“你,你怎么不说话?”
“我,我……”
“说吧。”孙如海的脸色看上去十分和蔼,“不管有什么事,只管对本公公说。”
第118章 捕风捉影
“那个。。”张二心虚的转头朝四下里张望着,“孙总管,咱们能不能……”
一看他畏畏缩缩的模样,孙如海便明白过来,旋即将他带进一个偏僻的到子里,又令所有人退开,这才定睛瞧着张二:“有什么事,说吧。”
“是是是是是,”张二结巴了许久,“奴才今天在右华门附近,看看看,看到景贵妃和相爷……”。
“什么?”他一语未落,连孙如海都吃了一惊,要知道,景贵妃和相爷,在京城中那可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但凡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不少人注意。
“你可有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离得太远,听得不是很清楚,隐约听见他们提到‘良帝’二字,还有‘带兵,进京’什么的。”
张二的话还没说完,孙如海的脸色已经全变了带兵?进京?
他心中剧震,脸上却保持神色不变,拍拍张的肩膀:“你做得很好,先回右华门去吧。”
“是。”张二头一次得到统领太监的表扬,自然是开怀异常,转身脚步匆促地走了,孙如海站在树下沉吟良久,一时却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良王。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纵然孙如海一直跟在良王身边服侍他,也揣摸不透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譬如这件事,其实也算得上“捕风捉影”,根本没有任何的证据,倘若他就这样去禀报良王,良王信还好,倘若不信,自己反而会落下“挑拨皇亲”的罪名,倒不如别去理会这种费力却不讨好的事。
孙如海盘算得清楚,转身准备去大殿,却忽听良王的声音传来:“孙如海!”
孙如海吓了一大跳,赶紧紧走几步,伏倒在地,口呼万岁。
良王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他:“你在那里做甚?”
“皇上,奴才刚刚看到一只小狐狸跑过,便赶紧着追了过去,要捉住给皇上玩。”
“是这样?”良王怔愣,“我怎么没看到狐狸?”
孙如海只好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算了。”良王一摆手,“你且退下吧。”
孙如海喏了一声,赶紧退下。
良王一直站在门边,看着孙如海的身影完全消失,这才一个人折回殿里,来回踱着步,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那就是派往江边的大军直到现在都没有回信,真实情况怎么样了呢?良帝到底会不会?
良王越是想,心里越是有些急躁,他来回转了几个圈,方走到旁边的墙壁前,摁下墙上的开关,闪身进入密室。
密室中一片漆黑,良王站在当地,轻轻一拍手掌,立即有两道黑影跳下来,跪伏于地:“圣上。”
“朕有一件机密之事,要你们亲自去办。”
“请皇上吩咐。”
良王压低声音说了几句,黑衣人点头,起身离去,良王一直站在黑暗里,嘴角浮起几许诡谲的笑。
“杀!”“杀!”“杀!”
再说江边,数万大军各自手持长枪,正在努力刺杀,良帝站在山石上,仔细检看。
第119章 浓重的杀气
“将军。”高见岭走到石下,抬头看他一眼,“五万人马已经集结完毕。”
“嗯。”良帝点头,眉梢微微朝上扬起,显得思虑深重。
“将军?”
“有些事,本王需要仔细思考。”良帝说完,自己离开山石,进入帐篷中。
就要发兵了,虽然眼前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顺利,良帝却十分忧心,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直觉告诉自己,在暗处正隐藏着一股可怕的力量,随时会将眼前这看似平和的一切颠覆。
“将军!”
一名将领走到近前,喊了一声,良帝却恍若未闻,直到对方叫第二声:“将军!”
良帝这才回过神来:“何事?”
“将军,一切准备完毕,何时进京?”
“命令三军原地待命,等候本将军命令。”良帝说完从山石上跳下来,大步走进帐篷里。
再次站在地图前,良帝深深地陷入沉思从江边到京城,中间共有数十个关口,五万人马,无论怎么想,都是无法打到京城的,他要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么长远的一步呢?
直到天色黑尽,良帝再没有出帐篷一步。
夜深了。
帐中灯火如炬,良帝在桌案前忙碌着,看着桌上的地图陷入深思之中。
一名黑衣人突兀闪进,在桌案前跪下,良帝霍地抬头,看了对方一眼。
“将军,请及早发兵。”对方抬头,定定地看着良帝。
“及早?”良帝微愣,“要多早?”
“将军。”对方似乎有些急促,“请将军勿再迟疑。”
“本王知道了。”良帝一摆手,令对方退下,自己靠坐在桌案边,单手支颌,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终于要发兵了,要打回京城去,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良帝不由得张开双手,看着自己的掌心,这场战斗对其他人而言,或许是可有可无,可是对他自己……
站起身来,良帝匆匆出了帐篷,朝苍灵的房间而去。
在那张小小的床上,苍灵呼吸均匀,已经睡熟了,良帝站在床边,怔怔地看着她。
他喜欢她此时恬静的模样,更希望这种恬静永远都不要被打碎。
慢慢地蹲下身子,他想抚摸她的面容,苍灵却在这个时候睁开眼来,定定地对上他的眸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