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安陌上柳-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山王不置可否,王继祖自言自语了片刻,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如果皇后已经做了选择,为什么不告诉咱们家一声呢?”
对此疑问,平山王没回答,还是王夫人做了解释。
“你们男人家哪里懂做女人的苦楚,皇后殿下从前是王家女,可嫁给陛下就是李家妇,她老是想着娘家,那把夫家置于何地?”
“殿下是皇子公主们的嫡母,她偏心谁那是他们李家的事,咱们要是插了手那情况可就不长这样了……”
“同理,你让我进宫去探口风,这是应该的,但若事情真的成了,咱们必须要把殿下撇出去,万一……你懂得……”
万一登基的不是这位,而是那位,那当初看走眼的嫡母,还能享受尊荣吗?
王继祖打了个冷颤,“对,你说的对!这事我只跟父亲母亲和你说过,再无第五人知晓,你可得保密!”
王夫人不屑的瞟了丈夫一眼,“我会不懂?”
王家夫妻在窃窃私语时,入宫请安的李淳茜也在跟生母说话,“……裴氏过些日子就要生了,情况却不是很好,已经两日没有下床了……”
秦氏心中一紧,忙问道:“医者把过脉没有?孩子怎么样?会不会早产?”
“哎呀!足月出生的孩子才健康呢!你回去交代下人好生照顾裴氏,别让她有什么闪失!”
李淳茜耷拉着嘴角满心不悦,生母拉拉杂杂的说了一通,可没有一句是关心裴氏的。
嘴上说的心里想的全是孙子,明明妻子才是最辛苦的那个人,她这么说岂不让人寒心!
或许……背着人说的话才是真心实意的话吧。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浑浑噩噩的,从下午一点睡到四点,完全不知道自己干了些啥
第266章 争执
李淳茜一股气憋在心里,郁闷极了,从想起妻子刚把出喜脉时阿姨就让人送走了她的奶母,到妻子被阿姨耳提面命,挺着肚子还要去跟二嫂争抢服侍嫡母……
到前天在新章侯府,王家舅父客气又含糊的应付,还有兄长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秦氏全然不觉,自顾自的唠叨着:“我跟你说,那两个奶母是你舅父精挑细选的,一家子性命都握在他手里,定会用心再用心的照顾孩子!”
“让你媳妇别那么小家子气,事事都要如她的愿才高兴,又不是小孩子了,你舅父舅母还能害她不成!”
“对了,颜氏和赵氏服侍的怎么样?你关心裴氏是应当的,不过也该分些雨露给妾侍,争取来个三喜临门!”
“你父亲一定欢喜!”
李淳茜忍不下去了,不中不重的把手拍在几案上,秦氏愣住,“我儿怎么了?”
李淳茜冷冷道:“裴氏若是小家子气,那天底下也没有大气的女人了!”
秦氏脸色‘唰’的一下变了,“你什么意思?”
“是不是她在你耳边吹什么风了?”
“我知道,她出身高贵,一向就瞧不上我这个庶婆婆,她娘说什么她都听,我说一句她就拉着脸老大不高兴!”
反正已经说到这里了,秦氏干脆把对儿媳的不满竹筒倒豆子一般倾洒而出。
“做个事也是磨磨蹭蹭,曹氏出身比不上她,可人家有本事,把皇后哄的眉开眼笑,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亲婆媳~”
“我这个媳妇好,整天就盯着男人盯着内宅,眼皮子比王八还浅,她怎么就不想想,她男人出息了她也有脸!”
“肚子里有个蛋就万事足了,还大家闺秀,要不是我给你撑着,还不知她怎么拖累你呢!”
李淳茜忍无可忍,铁青着一张脸反驳道:“这就怪了,当初父亲替我选了这门亲,阿姨也没说个不好出来,还跟我说娶了裴氏要好好待她,要疏远妾侍,你和父亲都想抱嫡孙,结果现在你又说裴氏性妒!”
“先前你以裴氏年轻、子嗣为先送了个嬷嬷入府帮着管家,裴氏被生生压得交出了对牌,整日闲着无事可做……”
“这也不算什么,说出去旁人都觉得阿姨是心疼她,可等她有了身孕,你又让秦舅母送了个老虔婆来,裴氏吃什么喝什么她通通都要插手!”
“仗着背后是阿姨就不把主母放在眼里,还说怕我没人服侍让赵氏入府!”
“说她好的人是你,说她不好的还是你,怎么现在都把责任推给了裴氏?”
“她一个世家贵女倒了哪辈子的霉嫁给了我,下人欺压、婆婆刻薄,连秦家人都打着为我好的名义插手王府的事!”
“现在她怀着身子情况很不好,岳母来看望过几次,次次都哭着出府,我生母呢?她心里只有孙子、孙子、还是孙子!”
秦氏还真不知一向孝顺至极的儿子居然对她有这么多埋怨!
她气的浑身发抖,指着儿子的手哆哆嗦嗦举不稳,“你……你这个逆子!”
“我十月怀胎生你养你,结果你就为了一个女人来指责我?”
“我是她婆婆,我就是骂她打她她都得受着!你心疼她怎么就不心疼我,若不是为你筹划,我至于做到这一步吗?”
“但凡她裴氏立得住,我何苦被人指指点点做那恶婆婆!”
“你……好啊,我真是养了个好儿子,上辈子我是欠你的吧!”
李淳茜失望又失落,摇摇头道:“阿姨不必说这些,你的恩情我认,可你何必对裴氏如此刻薄,她也是父生母养的,难道就因为嫁给我,她就不是个人了?”
“殊不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你说的话做的事要是传了出去那些属臣幕僚该怎么想?父亲怎么想?”
“父亲早早的给我立府就是想让我自个儿立起来,结果阿姨什么都要插一手,父亲的心血岂不都白费了?在他眼里,我跟那没断奶的婴儿有什么区别!”
秦氏被驳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心中一半是对儿媳的愤恨,觉得她在背后唆使儿子跟自己争吵,就是想把儿子抓在她一个人的手里。
另一半则是伤心加失望,她为这个儿子付出了那么多,结果他却一点也不领情,眼里只看见了他媳妇的矫情,没有看见她这个生母的不易。
她这是养了头白眼狼啊!
一时间,秦氏心里恼恨悲苦交加,她从没有这么狼狈过,还是被亲生儿子逼得,于是捏着帕子就哭起来。
开始还只是小声呜咽,然后变成嚎啕大哭,吓得李淳茜手脚都不知怎么摆才好,他一贯是个机灵人,却在此时如块木头般愣着。
早在母子俩争第一句嘴时,段嬷嬷就让霜降出去把正房近处的宫人赶走,她竖着耳朵守在帷帘外。
耳听这对母子越吵越厉害,段嬷嬷急的团团转,却不敢插嘴。
这会儿主子都哭起来了,她也顾不得许多,两步上前‘噗通’一声跪在李淳茜跟前,含着眼泪苦苦劝道:“郎君如今也是要做父亲的人了,怎么还像孩子一般跟娘子顶嘴!”
“娘子生你的时候疼了一天一夜,差点把被子蹬烂,生下来又怕你养不活,凡你的事都亲力亲为,冬天怕吹了风、夏天怕淋了雨,叮嘱十遍都嫌少,郎君自己也该记得,娘子养你这么大,可容易不容易!”
“郎君怪娘子对王妃刻薄,奴斗胆倒是要问问如何刻薄了?”
“王妃每次来请安前一天,娘子就会吩咐下面的人准备好王妃爱吃的糕点,一年到头大大小小的节日,都亲口嘱咐郎君挂心着岳家。”
“王妃嫌娘子压制着不让她管家,可其中原因郎君也清楚,王妃最要紧的是赶紧怀上身孕,管家这事没有半年能理得清?”
“你只看看燕王府,曹氏倒是大权在握,可成婚三年多了,她哭了多少回恐怕自己都数不清……”
“咱们好不容易盼来了王妃肚子里的孩子,正是小心谨慎的时候,娘子让秦娘子送赵氏入府服侍就是怕有那不长眼的冲撞了王妃!”
“王妃但凡把眼界放远一点,看到娘子为郎君的付出,也不该整日哭哭啼啼,在郎君面前编排这些是非!”
这通话落在李淳茜的脑袋上,把他砸的头晕眼花。
他下意识的想辩解自己不是这个意思,他只是想让生母对裴氏宽容一点,把她当成许王府的主母,他的妻子,而不是上位夺储的工具……
可这话他没法说,要说出来那就真的逃不脱一个‘不孝’了。
见他满脸不知所措,伸出手想要安慰生母,可秦氏一下躲过,歪过头去哭的撕心裂肺。
嘴里还哭诉道:“是你跟我说你父亲很是看重你,都是他的儿子,无论骑射还是书画,你都比二郎强,所以你才想跟他争一争!”
“从小你要的东西我都会给你,就是没有,我去求人也要放在你手上,何况你要得是那个位置……”
“我这个做生母的没本事,在你父亲跟前说不上话,要不是你舅舅勤学苦读一步步高升,你父亲哪里看的见我!”
“你舅舅为了你殚精竭虑,还把你大表妹嫁去了松州那穷山恶水,就是因为你在松州有人脉,你大表妹也可在官眷中为你奔走一二,添一份助力!”
“你不但不感念舅家恩情,还眼睛蒙了猪油似得胡乱指责,我看我们秦家是欠你的,要剥皮抽筋来还是不是!”
李淳茜双目怔怔的看着秦氏,大表妹嫁给松州司马刘月明的长子他是知道的,但阿姨不是说因为刘月明是舅舅的同窗,把表妹嫁给他家放心吗?
怎么又说是为了他?
猛然间李淳茜突然想到前两日听到的消息,松州刺史吴江泊,在大周战胜吐蕃之后,受到了父亲的赏识,距离入阁,恐怕也没几年了……
而刘月明不仅是吴江泊的下属,还是他的学生。
吴江泊是支持自己入主东宫的,可他若是调回京城,紧挨着吐蕃的松州,就少一个令敌人忌惮的将领。
那时的刘月明一定会受到重用……
这样想来,阿姨的指责没有错。
李淳茜心中懊恼无比,他双膝着地跪在秦氏面前,顾不得许多,拉着她的袖子哀求道:“阿姨我错了,千错万错都是我,只求你别这么说让儿子无地自容……”
“从小到大你为我把心都操碎了,舅舅舅母的好我时刻都不敢忘,阿姨不要生气,是我混账、是我脑子糊涂、是我不该说那些话伤你的心……”
李淳茜语无伦次的认错,急的舌头都要长泡了,可秦氏已然一副被伤透了心的模样,理也不理苦苦哀求的儿子……
李淳茜只得把求救的目光投向段嬷嬷,低声下气道:“嬷嬷快帮我劝劝阿姨吧,你也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这次是我说错话了,嬷嬷帮帮我吧!”
段嬷嬷早就等着他这句话了,抹了把眼泪,点点头对着秦氏苦口婆心劝道:“老奴知道娘子心里难受,可既然郎君已经认错了,你就原谅他吧!”
“娘子只想想,咱们郎君从小到大是多乖巧的孩子,大暑天练字满头大汗,练射箭把手指都磨破皮了,却一声都不吭……”
“娘子心疼的直抹眼泪,郎君却说,只有他争气,陛下才喜欢,娘子才好过……”
秦氏想起幼时懂事体贴的儿子,哭声小了不少,李淳茜趁机插嘴道:“阿姨,儿子一时失言,不该跟你那么说话,请阿姨原谅,儿子就跪在这里负荆请罪,阿姨不松口绝不起来!”
第267章 立储
秦氏轻拭眼角,吸了吸鼻子,侧过脸还是不看他,段嬷嬷赶紧冲李淳茜使了个眼色,比划了着嘴型道:茶~李淳业了然,慌忙膝行到几案旁捧了盏茶过来,双手恭敬的递给秦氏,还没张口,秦氏冷冷道:“免了吧,如今你也是堂堂的亲王,在外面呼风唤雨,耳朵里听不得‘不’字。
我哪敢受你的礼,想来是我不配,若你是托生在皇后肚子里,要什么有什么,还要我画蛇添足干什么!
这话说出来直戳人肺管子,让李淳茜既难受又惊慌,他喃喃道:“没有阿姨哪来的儿子,就是我七老八十,老的牙齿掉了走不动道了,只要想着阿姨我就什么都不怕了,阿姨……”
“你生气打我骂我都行,就是别说这种话,儿子……无地自容了……”
听着儿子是真心实意的悔过了,再加上有段嬷嬷在一旁帮腔,三说两说,秦氏的心就软了。
翻开这一篇,李淳茜亲自服侍生母洗了把脸,母子俩重新坐下说话,秦氏呷了口茶,道:“方才你进门时脸色不大好,可是跟王家谈的不满意?”
李淳茜本来进宫请安就是要说这事的,结果却扯的老远,他点点头,满脸凝重道:“是,我跟新章侯说希望得到王家的支持,为此我可以许以丰厚的回报……”
“但他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含含糊糊的绕过去了,那日阿兄也在,我想,他跟我的目的都是一样,王家要么就是在我们之间二选一,要么就是谁也不选,只忠于父亲。”
“可我担心的是,母亲那边的态度……”
秦氏越听眉头皱的越紧,“那你有没有想过要是王家选了二郎怎么办?若是他们不选,却把这些事告诉了你父亲……”
“这一点阿姨不用着急!”李淳茜打断秦氏的话,肯定道:“我当时只是那么一说,没有留下纸墨或信物,就是我不怕传了出去,王家也会怕,若选了阿兄,恐怕以后会因此事起嫌隙,若选了父亲,又要被父亲疑心,如此麻烦,不如隐瞒下来!”
“阿姨或许不知,王家虽是母亲的外家,可母亲无子,他们将来的处境尴尬,凡事留一线,才是他们立足的办法!”
这么一说秦氏就放心了,不过皇后那边……
她耷拉下嘴角,目光阴森道:“曹氏那个贱人,把皇后供的比菩萨还高,生不了儿子,就去巴结皇后,讨好那些王太妃,仗着自己得了三分脸色,真以为自己是太子妃了!”
“指甲盖大小的事都要显摆一下,生怕别人不知道她贤良淑德!”
李淳茜知道秦氏说的是高平王府的太妃独子病逝,只留了个刚满十岁的孙儿承爵。
某日王太妃感染风寒,曹芳蕤拉着申王妃提着大包小包就上门探望去了,还给老人家尝汤喂药,说什么李淳业小时候得过高平王的照顾……
天知道那不过是李淳业下马的时候高平王扶了一把,这也算什么大恩大德?
可曹芳蕤做的坦坦荡荡。
王太妃病愈之后,渐渐的京城里就流传起这位燕王妃的贤良,不多久又有许多溢美之词越传越广,连李晖知道后都说了句‘乃我李家贤妇’的话。
这么一比较,秦氏对裴氏又恨上了三分,不就怀个身孕,至于天天躺床上吗?
若当初知道她是个举不起的棒槌,不如就娶了秦家的侄女,好歹跟自己是一条心的。
“阿姨,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母亲会偏向阿兄那边,人心都是肉长的,二嫂日日讨好母亲,母亲若是被她说服了,那可如何是好!”
李淳茜忧心忡忡的道,秦氏眼皮子一跳,这着实是件棘手的事,不过她迅速想到了主意,安抚儿子道:“我儿莫慌,你一个大男人,不好对付她一个女人,皇后那边我来解决,你只管盯着李淳业,如今他复了爵,朝中也不是没人支持,可不能让他更进一步!”
“若是皇后和王家偏向那边,咱们再计划就是了!”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你做好自己的事,在你父亲面前多多表现,选孺人一事是我失策了。”
“皇后想卖我一个面子,却没想到你父亲生这么大的气,还把皇后也责备了一顿。”
“想来,皇后现在打的主意是两边都交好,虽然不知道以后如何,可现在这样也好,等你媳妇生了,就让她也去宣微殿多多走动……”
“最好能给曹氏使个绊子,让她丢脸、摔跟头,怎么都好!”
李淳茜不住应是,现在,也只能这么着了。
临走前秦氏嘱咐他道:“这几日你不要四处走动,就在家守着裴氏,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可千万不能有什么闪失!”
李淳业心里有那么一丁点不舒服,可他是再也不敢表现出来更不敢说出来,只胡乱的点头。
还道:“我已经跟一些大臣联络过了,只要裴氏生下的是男孩,就会奏请父亲立储……”
秦氏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双手合十捧在胸前道:“阿弥陀佛,肯定是男孩!”
……
随着裴氏生产的一日日临近,不说许王府和宋国公府,就是燕王府、楚王府、寿安公主府、南陵公主府、荣国公府等等都在暗中等待。
就是那街头小儿都知道陛下将近半百,总算是要当祖父了。
可真不容易~
四月十六的时候,裴氏发动了,十三个时辰后,李淳茜亲自入宫向父亲报喜,裴氏产下了一个男孩……
虽过程有些波折,但总算是有惊无险,诞下了许王府的嫡长子。
这是李晖的长孙,也是关于立储一事的关键点,许王妃生下了长子长孙,且许王人品好、行事沉稳,虽是弟弟,可比他兄长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因此许王府办过满月宴后,就有不少大臣一面祝贺一面明示暗示李晖该立太子了。
思政殿内,郑良泽、高琦等人盘坐在蒲垫上,看着李晖漫不经心的一边翻开奏折一边嘀咕道:“河南府、赵州、渝州、凤翔府、苏州、松州……”
念到松州,李晖停顿了一下。
高琦既想笑又不敢笑,毕竟李晖的脸色看起来不像是高兴。
等他念完了,高琦才忍不住道:“陛下,外放的官员都为储位忧心,京城里都快乱成一锅粥了,这可如何是好?”
昨日是朔望日,李晖要上朝视察,聆听百官述绩。
就在宣政殿里,由御史牵头,率先抛出了请立储君的引子,李晖还没说话,大臣们已经吵得口沫横飞了。
立太子是必须的,可李晖很明显的问题是不知道立谁,大臣们就是为这个吵的。
一共分为三拨,支持立长的占三成、支持立贤的占四成、保持观望的占三成。
后面两个不算,单说立长和立贤,立长的无非是说自古以来礼法如此,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才是保持江山稳固的最佳办法。
而且燕王如今改过了,办的事也漂漂亮亮,让人挑不出错来。
若立他为太子,陛下还好好的,多教导几年就是了,再不济还有那么多太傅太师呢,还怕燕王走歪路?
支持立贤的呢,便反驳说许王从小打到是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他刻苦读书的时候燕王在风花雪月,上战场的时候燕王在儿女情长,接手重任的时候燕王家事都理不清,燕王如何同他相比?
自古高位有德者居之,燕王虽是兄长,可没有那个本事就该让贤!
原来的东宫党自然是保持观望那边的,抄着手抱着笏板躲在一边看热闹。
直到宣政殿的屋顶差些被掀翻,臣工们觉得吵得口水都干了也没用,还是该李晖表个态。
甚至还有几位须发皆白、弯腰驼背的大臣瞪着眼虎着脸,作出一副陛下今日必须给个说法的模样。
李晖毫不慌张,听够了看够了,把袖子一举,坐在龙椅上放声大哭,谁劝都不好使。
哭什么?哭他那苦命早逝的大儿……
这下文武百官目瞪口呆,多说一句李晖就哭的更厉害,然后就没人敢说了,这事也就过去了。
但谁都知道,这只是一时的妥协,只要李晖一日不立太子,大周上上下下就不会安宁。
郑良泽扶须道:“陛下,臣知道其实陛下对于储君心中早已有数,可臣不得不讨这个嫌多句嘴,这件事拖得越久,影响就会越大!”
“若是被一些包藏祸心的人拿去做文章,无论对朝廷还是天下,都不是一件好事。”
“还是请陛下早日做决断吧!”
无论如何,跟随自己几十年的忠臣的话,李晖还是要听一听的。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先前那幅不屑的表情消失,换做了欲言又止。
郑良泽等人知道他有话要说,静静的等他开口。
李晖站起身背着手踱来踱去半晌,才缓缓道:“二郎三郎都不错,然我心中最属意的储君……是六郎……”
对高琦来说此话如平地一声雷,震得他目瞪口呆。
而郑良泽与沈季平相视一望,虽感到震惊但也不至于像高琦那般。
“陛……陛下……”高琦结结巴巴的开口道:“六皇子至今还未封爵,而且也并未去朝堂观政,他做太子……合适吗?”
李晖不满的瞥了他一眼,冲冲的回道:“除了这些,你告诉我他哪里不好!”
高琦悻悻的闭了嘴,他不过就那么一说嘛,陛下生气干什么~以前那么多御史指责燕王时,也没见他上火嘛~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手心的肉要厚一些,啧啧,陛下也不能免俗。
沈季平一张脸看不出什么表情,他先是打起了圆场,道:“六皇子天资聪颖且纯善至仁,这都是陛下教导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一碗水端的平的家长,十分稀有了……
第268章 选定
这还像句话嘛!李晖脸色缓和了不少。
但沈季平接着道:“可六皇子既不是嫡又不是长,若要越过兄长们入主东宫,须得有过人之处!”
“臣知道陛下为了六皇子的学业给他挑选了几位名士大儒,六皇子的诗书骑射样样俱佳,但若他做太子,一来,前面的兄长恐怕不服气,直接影响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二来,陛下属意六皇子,朝臣们却未必肯,毕竟燕王和许王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做太子未必就比六皇子差,这淌水会变得越浑浊,于国家就越不利,陛下不如再考虑考虑吧!”
沈季平虽是分析,但任谁都听得出他是持反对意见的。
太子不稳则国不稳,李晖已经拖得够久了,现在要是说他想立六皇子为太子,恐怕整个大周都要乱了。
再说了,立储不是儿戏,不是皇帝喜欢谁就能立谁的。
汉高祖刘邦喜欢幼子刘如意,不喜刘盈,可刘盈是嫡出,动了他就等于动了臣工的利益,所以易储一事只得作罢。
曹操喜欢曹植,不喜曹丕,可曹昂战死,曹操诸多事只能交付给曹丕,只懂吟诗作乐的曹植如何能与其相争。
六皇子就算是个天生奇才,到底也没有做出什么功绩,大周江山稳固,可不能因他而起动荡。
沈季平隐晦的劝了几句,李晖心里却是越发肯定自己的决定,他沉吟片刻,道出了为何要立寄奴为太子的原因:“诸卿认为,为君者应当具备何种品德?”
底下人面面相觑,高琦才吃了排头,这会儿又恢复精神了,雀跃作答:“孝、仁、文、武、明、睿!”
李晖赞同的点头,“不错,历代先主我不敢评价,我自身也未能做到全部,然我今日敢当着诸位的面说,我儿寄奴,诸般德行俱全!”
他说起心爱的儿子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和满意。
逐句解释道:“且先不论孝,天底下就没有几个不孝的人,不光是寄奴,我有八子六女,个个孝顺至极~”
“论仁,诸卿可以去打听打听,我儿虽年幼,可无论面对何人,都是以诚相待!”
“因怜悯农民辛苦,我儿一日三餐,餐餐朴素;冬日体恤浆洗宫人,把自己烤火的炭拨给宫人烧热水以免冻了手,凡此等等数不胜数……”
“论文、武,沈卿方才也说过了,寻常十人不如他一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辩是非,睿智豁达,皆在我儿一身!”
郑、沈、高几人目瞪口呆看着李晖夸得天花乱坠,纷纷无语,心道这六皇子真这么好?
世上还真有这般高山景行的人?
若真有,也难怪陛下如此喜欢他了,沈季平回过神来,暗暗摇头,不行不行,六皇子品行好不代表他当的好太子!
燕王许王为长,且已成年娶妻,还是从他们中间二选一更稳妥些。
李晖见他们都不说话就知道他们是什么态度了,虽然心中失望,但他还是坚持己见。
“诸卿可信我一信,寄奴虽仁厚却不软弱、虽聪慧却不自大,若以他为储君,定是国家之幸、朝廷之幸、百姓之幸!”
评价这么高!
郑良泽盘算李晖是不是言过其实了,但他也不忍泼冷水,只是语重心长道:“陛下,就算六皇子在你心中千好万好,可要说服了文武百官才行啊!”
意思是你光说给我们听没用,立太子不是你一个人和我们几个人的事~李晖气鼓鼓的道:“从我登基后这些年,我自问是一个公正严明、虚心纳谏的皇帝,你们说,我可有一日懈怠过?可有视国事为儿戏过?”
“当然没有!”众人异口同声道,“陛下英名必将流芳百世!”
李晖并没有多高兴,他瞪着眼捏着拳道:“那我就向天下人证明,寄奴就是最适合做太子的人!”
郑沈二人默契的交流眼神,又不知陛下要搞什么动作了,可别闹出什么事才好……
话说李淳业那边,他在家忐忑的等待了两日,等到了王丰带着下人上门来。
“这是产自成都府的枇杷,皮薄味甜,连京城里也不多见,家父令我特意送来府上,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请大王笑纳~”
李淳业笑眯眯的点头,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对王丰道:“舅父客气了,这个季节还有枇杷,真是有心了,替我多谢他的美意!”
“大王喜欢便好……”王丰顺从的坐在李淳业下首。
李淳业拿起一个枇杷看了看,打趣道:“善宁,估计来我家之前,你也给宫里送了不少去吧!”
王丰嘴角噙着客气的笑,回道:“这是自然,虽是只是一些不值钱的果子,可送进宫去也是一番心意。”
侍女轻手轻脚的捧上茶来,王丰点头示意了一下,礼节性的呷了口,赞道:“好茶!”
“跟姑母赏下来的茶一个味道,不愧是贡茶!”
见李淳业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王丰仿佛拉着家常解释道:“昨日家母入宫送枇杷,也正好我的一位堂叔父,他的长女今年及笄,母亲想去向姑母讨一支簪子,及笄礼插簪用……”
“姑母听了很高兴,不仅赏了簪子,还赏了十二匹锦缎、四团茶,说当作贺礼~”
李淳业眼睛一亮,不动声色道:
“我估摸着你们王家的小娘子都应该是像母亲那般温柔娴静的,一家有女百家求,若是定了人家,到时我和王妃一定上门吃喜酒~”
“还早着呢~”王丰一副不急不急的模样,摆摆手道:“大王不知,我那位叔父虽无一官半职,却是我们王家难得的文采斐然,一肚子墨水,历年上门来求墨宝的人都要把门槛踏破了……”
“我那几个堂兄弟堂姐妹,个个还没说话就先学会了念诗。”
“我堂叔父说,男子读书是为了建功立业,女子读书则是相夫教子明事理,所以他家的女孩儿教导的尤为贤淑,我家祖母总念叨着若有这么个亲孙女,那可真是此生无憾了~”
李淳业搓了搓手指,印象中王家确实有这么一号人物,他心里有了谱,便笑眯眯道:“既然你这么说,内子也是出身书香门第,时常也爱诗啊画的,恰好明日她要去奉恩寺上香,不如就让你家堂妹一同前往吧,奉恩寺可有一片碑林呢!”
王丰为此事而来,自然应诺,“小妹若是能得到王妃的青眼,那可真是三生有幸~”
送客出门后,李淳业兴奋的团团转,王小虎也笑的见牙不见眼,“郎君,这下如了你的意,奴不用去盯着丹凤门了吧!”
李淳业忍不住笑骂道:“去!你这偷奸耍滑的,别跟我叫苦,只是守了两日而已,哪里就苦了你了!”
“去请王妃来……不,还是我去找她~”
“是~”王小虎笑嘻嘻的命人赶紧去内院通传。
曹芳蕤听完丈夫的话,虽也十分高兴,可还是有一些疑虑道:“既然王家愿意支持咱们,那这位王小娘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过我在担心,四叔的腿……他们家果真愿意?”
“当然!”李淳业肯定的点头,“若不是四郎的腿,那位王家娘子的父亲身无半职,凭她怎么可能做曹王妃!”
“只要她是真心实意的跟四郎过日子,我绝不会亏待他们家!”
曹芳蕤听罢点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