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陌上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姐夫身子有些单薄,皮肤却很是白净,一张脸上总是带着笑意,到岳父家不管是对长辈、小辈,还是贩夫走卒的邻居,都能和气的说话。
他笑眯眯的说:“还有大阿翁家的十五姨也去,你们两个人一起去就不害怕啦!”
蓁娘嘿嘿笑,要真是一个人去,她还有点害怕,毕竟姐夫家的门第对他们家来说,如同隔了条天河那么远,不过她真的想十姐了,还有那个很可爱的小外甥女!
阿翁侧头对蓁娘训道:“好生陪着你阿姐,你是长辈要照顾好外甥,去了不要闯祸,要守规矩…”
蓁娘急急的点头,十姐夫笑出声:“四阿翁太见外了,芸娘说十七姨很是乖巧,大郎他们也很喜欢和她一起玩!”
他接着对蓁娘道:“是去阿姐家玩,就跟家里一样的!”
阿翁阿婆听了这话心里妥贴极了,忍不住笑,嘴上还是嗔道:“就是自己家,闯了祸一样要挨打……”
待送走了六伯娘和十姐夫,蓁娘兴奋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厨房里的嫂子和阿姐,关于蓁娘要去做客的事儿,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话来。
十姐夫说了,后天就来接十五娘和蓁娘,这次去呆到除夕,正月里再去,等十姐生了就回家了,那时候六伯娘就有空去照顾十姐了。
阿婆和阿娘对蓁娘训了一晚上的话,不外乎就是守规矩,不乱说话、不乱跑、不乱碰东西这些。
腊月初十下午,十姐夫亲自领着车夫,驾着牛车来接蓁娘姐妹,阿娘准备两个包袱,装着冬衣布鞋这些,等见到了十五娘她吓了一跳,足足有四个包袱…十姐夫骑着马,大阿翁家的八郎骑着驴送她们去徐家。
蓁娘还是第一次坐这么漂亮的车,像个小房子,从后面上了车她转来转去仔细打量,车上铺着草席,垫着软垫子,坐起来比家里简陋的车舒服多了。
车厢两边和前面各开了一个窗口,后面是挂着细细的竹帘,阳光投进车厢里就不那么昏暗。
蓁娘看着十五娘的包袱低声询问:“你都带了些什么东西?这么多?又不是搬家!”
十五娘名蕙,只比十六娘韩潇大五个月,因九岁时宣义坊一清观的诚元住持说,她过了十六岁再定亲比较好,因此如今十五岁了还没有说亲。
不过蕙娘是韩家长得最漂亮的娘子,高高的个子,匀称的身量,一张鹅蛋脸上两弯柳叶眉,两滩水汪汪的杏仁眼,笑起来还有一对梨涡。
四伯娘是三十多岁才生的这个女儿,因此养的很是娇惯。
蕙娘露出了个神秘的笑:“先不告诉你,等见到了十姐你就知道了!”
“是给十姐的东西吗?什么啊这么神秘?”蓁娘追根究底问道。
蕙娘却不肯透露,顾左言他:“哎呀,这车坐起来真是平稳!”
说着悄悄掀起窗帘:“蓁蓁你看,那边的阁楼好高啊!真是漂亮,每层楼的檐角还挂着铃铛呢!”
蓁娘也凑过去看,长安城太大了,很多老百姓就是在附近几个里坊活动,节日里只是偶尔去曲江池畔转一转。
特别是东边这种官绅阶层的人住的地方很少有人来,很多的官家一户就占了半个里坊,听人说他们在自己家有广场、马场和湖,真是奢侈!
姐妹俩嘀嘀咕咕的看这看那,眼睛都不够使,很快就到了十姐夫家,停了车就有六个四十岁左右的婆子上来接了包袱,十姐夫吩咐小厮牵走马骡牛车,领着他们进门。
真不愧是官家气派,眼前四四方方的院子,被离地两尺的走廊分割开来,进了大门,地上铺着青石地板。
没几步到了第二道大门,进了这道门眼前立刻开阔起来,两边是悬着竹帘的走廊,正面是一座屋檐飞拱、雕梁画栋、只有三面墙的房屋。
因正是冬天,正面没有墙便挂着帘子,脱了鞋上了几步台阶进屋,早有婆子举起帘子请进室内,十姐夫见蓁娘和蕙娘脸上满是好奇,解释道:“正面没有墙是因为有时筵宴,便可以坐在里面看庭院里的伎人表演!”
两人恍然大悟,蕙娘好奇道:“那是一边吃饭一边看表演吗?”
十姐夫耐心解释:“也不是全都这样,像我们家也只是宴请时才会在这里吃饭,请一些教坊的伎人来表演……”
“那些王公贵族家里自己就养了许多伎人,不光是宴请,有时就是吃顿早饭也会让伎人奏乐起舞!”
三人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穿过这个大客厅绕进了一条走廊,又是一道门,这里面便是女眷居住地方,一般称之为内院。
七拐八绕的,经过一个个雅致的屋子,来到一个院子里,院子里种着花花草草,还有两棵海棠树,不过这个季节树叶儿都掉光了。
上阶走进一间小巧些的客厅,早有婆子打起帘子笑道:“是亲家娘子和舅郎吧!快请进来,夫人和娘子正等着呢!”
蓁娘等人刚进屋就感觉暖和极了,绕过一面蝶戏牡丹的插屏,眼前地下是青黑色地板,屋角花几上摆着水仙,室内飘着若有若无的花香。
顶上是平悬的承尘,地上中间铺着几张垫子,上首摆着一架方床,一位花白头发的慈祥老妇人歪坐着,怀里搂着一个小姑娘。
左下方是轻抚着肚子倚在凭几上的韩芸娘,垫子上两个垂髫小男孩正头对头趴在地上玩木偶。
“蕙娘,蓁蓁!快过来!”芸娘惊喜的冲两人招手。
“十姐!”两人甜甜的喊道,徐老夫人也含笑望着他们:“亲家舅爷娘子来啦?路上可还好?”
韩八郎领着妹妹们先给老妇人磕了个头见礼:“拜见老夫人!”
徐老夫人忙让十姐夫搀起他们,笑道:“舅郎不必客气,快坐!”
她又唤道:“初娘、大郎二郎!快去给舅父姨母问好!”
一番舅姨甥见礼后,徐老夫人才问道:“亲家老祖宗、娘子们可好?”
三人起身走到老夫人右下方跪坐着,韩八郎双手交握回道:“回老夫人的话,阿祖现在乡下,她老人家身子还算健朗,几位阿翁阿婆也整日忙活着,都不习惯歇息!”
老夫人笑眯眯的点头,听韩八郎继续道:“家里人都好着呢!兄弟们做工的做工,读书的读书,妹夫整理了一些书给十一郎和十二郎,都说看着很受用!”
“开春了十一叔家就要准备十六娘出嫁,还有六叔家里九弟妹也要生了…”
韩八郎嘴里的九弟妹正是芸娘的亲嫂子,正因她将要生产,所以六伯娘无法分出精力照顾女儿。
徐老夫人很为亲家高兴,特别是关于人丁的事,要搁以前,她听到谁家子嗣兴旺心里就跟猫爪子挠似的。
自己家里冷冷清清,女儿出嫁后就剩自己一个寡妇跟体弱的儿子相依为命。
正因为如此,以公公曾是东宫弘文馆大学士,丈夫是京畿司衙门主薄这样的身份地位,都没人看得上儿子!
幸好是娶了旺家旺子的韩十娘,否则如今这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怎么享得到…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房屋的描述,请大家参考日本的古建筑,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

第12章 新奇

徐老夫人笑道:“这就好!如今亲家家里有个老祖宗,又要添丁又要嫁娘子,老妪听着真是欢喜~”
“你们家的娘子都是有福气的,如今你妹妹进了门生了两儿一女,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呢!阿元的祖父和父亲也能安心了…”
芸娘看着婆婆满是欣慰的看着自己,忙嗔道:“阿娘待我如亲生的一般,连夫君都有些抱怨阿娘偏心~”
“只要阿娘身体康健,夫君仕途顺利,初娘他们平安长大,等肚子里这个再生了,你要享的福还多得很呢!”
众人都笑起来,蓁娘和蕙娘陪着笑,徐夫人仔细打量着她们,称赞道:“真是两个乖巧的孩子,跟你们阿姐长得七分像!”
蓁娘和蕙娘抿嘴笑,老夫人又问了些关于姐妹俩婚嫁的事来,大周民风开放,婚姻大事一般也不会瞒着孩子,韩八郎一句一句答话,芸娘不时打趣两句。
蓁娘悄悄观察着屋里的陈设和人,她的目光落在老夫人怀里的小女孩身上。
六岁的徐初娘规规矩矩的坐在老夫人怀里,两只小手合十拢在胸前,表情很是认真的听大人们说话。
细软发黄的头发梳了两个小揪揪,系着红头绳,穿着杏红的衣裳,露出墨绿的裙子来。
蓁娘发现她坐了这么久都丝毫未动,有些佩服,初娘这么小的年纪就能看出来端庄的仪态,可想而知那些高门贵女是何等的大方…她转头再看挤在十姐姐夫中间的两个小家伙,他们兄弟俩隔得近,就相差一岁。
今年一个四岁,一个三岁,上一次见他两还是正月里十姐带着他们回娘家,是两个调皮也很可爱的小家伙。
见蓁娘对他们笑,大郎还有些记忆,也对着蓁娘笑,露出一对小小的虎牙,二郎不怎么记得蓁娘了,好奇的歪着脑袋看着她。
芸娘侧头看见了,问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十七姨母?去外祖母家就是她带着你们堆雪人呢!”
大郎抢先说道:“记得记得,十七姨堆得雪人最高!”
二郎还是茫然的看着她,一会儿才摇摇头,蕙娘摸摸他的小脑袋逗他:“二郎,我也是你姨母呢!我们是专门来陪你玩的,好不好?”
听了这话二郎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来,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大郎膝行几步过来抱住蕙娘的胳膊撒娇:“姨母也陪我玩,阿娘肚子里有小弟弟,都好久都没陪我玩了…”
大郎小嘴嘟了起来,淡淡的眉毛皱起,一双黑珍珠似的眼睛埋怨的望着阿娘的肚子,看着小人儿那副样子,在座的几人都笑了起来。
坐在老夫人身边的初娘很是羡慕的望着弟弟,因为刚生下来就生了一场病,初娘看起来跟四岁的弟弟身量一般,因此一家人很是疼宠她芸娘心里对女儿觉得很是亏欠,对不能让她和弟弟们一样跑跑跳跳的也很怜惜,冲女儿招招手,初娘望了祖母一眼,才带着些喜悦起身走到母亲身边。
芸娘搂着女儿‘吧唧’亲了一口,摸着她的小脑袋轻声哄道:“初娘认不认得姨母?姨母陪你玩小木偶好不好?”
初娘皮肤雪白,长得更像徐敬元,唇红齿白的像个瓷娃娃,看着今天人多,小娘子有些脸红,但还是慢声细气回道:“好!”
说完悄悄的看了蓁娘一眼,发现这个小姨母正笑着望着她,一时有些羞涩的开口:“姨母,你可以陪我玩吗?”
这实在是个乖巧可爱的女孩,以前因着她身子弱,几乎不怎么出门。
蓁娘也是在她三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她,那时候初娘就是整天被奶母抱在怀里,几乎不下地。
这两年又比以前长大了些,性子也大方了许多,实在是可人疼,蓁娘逗她道:“姨母就是来陪你玩的,初娘每天在做什么?”
初娘乖乖答道:“每天早上跟着阿婆散步,然后吃饭,上午跟丫鬟玩,中午睡了午觉要跟阿娘念书,晚上吃了饭跟弟弟们玩…”
她扳着小手指一件一件的数着,表情认真可爱,蓁娘忍不住把她搂在怀里。
姐姐的肚子这几年就没停过,分给她的关心肯定有限。
蓁娘垂下头平视初娘,笑着问她:“你都玩什么呢?我可能不会,你得教教我才行呢!”
初娘的眼里光彩熠熠:“那我教姨母玩好不好?我有七巧板,会拼小鱼、小狗还有小马!还有阿耶给我买的一套小木偶,里面有好多人,很漂亮的,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看着她兴奋的小脸,蓁娘一口答应了,芸娘笑道:“先不要急,姨母还要住一个月呢!有的是时间!”
作者有话要说:
徐家算是一个过渡,女主的未来也由此改变
第13章 讨论

吃过饭韩八郎便告辞了,虽然天还早,可是城里是有宵禁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徐老夫人领着大家把韩八郎送到内院门口,做了道别。
傍晚时分,徐敬元去了书房,蕙娘两姐妹便陪着徐老夫人和芸娘几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三个孩子偏要缠着新来的姨母一起玩,蓁娘是带惯了弟弟妹妹,对付这种精力过剩的小孩子最有方法,一晚上,四个人笑着闹着差点把屋顶掀了。
蕙娘是个大姑娘,在一边陪着老夫人和芸娘说话,东家长西家短的,时不时就被一边孩子们的声音吸引过目光。
到了歇息时刻,一向文静的初娘也是小脸红扑扑的,破天荒的说还想玩,蓁娘答应她明天继续玩,她才安心的被奶母抱着去洗漱。
芸娘暗暗点头,果然叫妹妹来是没错的,孩子们也比往常开心了许多,特别是女儿,芸娘希望她沾染些蓁娘的活泼,这样身子骨也能慢慢强健些…晚上蕙娘和蓁娘就住在老夫人的院子里,姐妹两睡一间屋,先前的行李早就放在屋里了。
蓁娘脱衣时忽然想起蕙娘的那几个大包裹,忙问起蕙娘怎么回事!
蕙娘小心翼翼的左右张望一番,两人身边有两个婆子四个丫鬟服侍,蕙娘小声道:“待会儿说!”
每次都这样,吊着人家的好奇心,蓁娘翻了个白眼,那婆子问道:“小娘子们是洗漱了还是要说会儿话?”
两人都觉得先洗漱了再说会儿话也不错,这里的一切蓁娘都有些不习惯。
比如那个叫佩儿的丫鬟正拿着个巴掌大的碳盒熏烤被子,洗脸的时候另一个丫鬟要亲自上阵服侍,被蓁娘拒绝了。
玲珑可爱的漆木妆案上搁着一盏缠枝花铜镜,比蓁娘自己的那面清晰多了,案上还有一堆瓶瓶罐罐。
好奇的两姐妹挨着打开看,有朱红的口脂、闻起来清甜的玉女霜、梳头用的玫瑰花油、洗脸用的澡豆。
另外郑娘捧了两个方正的朱红漆盒出来,说里面是芸娘给两姐妹的首饰。
蕙娘雀跃不已,轻轻打开盒子,有四对素银簪子、两对花钗、两对金环、几根头绳并头花,是蕙娘和蓁娘从没见过的款式。
蓁娘也凑过头打量,蕙娘拿起簪子靠近灯光,两人头挨着头赞叹一番,蓁娘悄悄的抬眼看了屋里其他人一眼,生怕被人笑话了,要知道笑话的不仅是她们,还丢了十姐的脸。
“蓁蓁,你看这个真漂亮,可是咱们也不知道该梳什么头发带着才好看…”
蕙娘对那根牡丹花金钗很是爱不释手,干脆对着镜子不断地往头上比划,小圆正在铺床,听言笑道:“十五娘只管选钗子就是了,佩儿是除了娘子屋里的宋大娘之外,最会梳头的了,你要什么样式她都能梳出来!”
蓁娘看着佩儿满眼敬佩,今日十姐梳了个单刀髻,怀着身孕有些圆润的脸蛋儿配着这个发髻,看起来真是雍容华丽,佩儿不过比自己大四岁,可比自己能干太多了!
佩儿有些羞涩道:“哪里就那么厉害呢,我是宋大娘的表侄女儿,我们家表姑祖母就是走街串巷梳头的,不过为了糊口饭吃,后来才进了主子家的…”
蓁娘点头,难怪呢,街上就有好些个专梳头发和缴面的婆子,靠的就是一门手艺吃饭,就连阿珠成亲都是叫的梳头婆子梳的头,因为好些复杂的发髻一般人家根本就不会梳。
蕙娘倒是兴致勃勃,“我也不知道梳什么头发,反正明早听佩儿姐姐的就行了!”
说罢仍在翻来覆去的看匣子里的东西。
洗漱后,两人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舒服的叹了口气,被子是新做的,还熏了香,蓁娘深深吸了口气,却不知是什么香气。
两姐妹难得睡一个被窝,挨在一起你揪我一下我蹬你一脚的嬉笑玩闹。
塌旁的案几上摆着一盏糊着细纱的灯,昏黄的灯光照在屋里的一应陈设上,朦胧的似是梦境。
不过徐家比梦境要震撼多了,今日到徐家,她俩见识了传说中书香门第的模样,所有的人和物都给两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怪道大家都说十姐嫁得好,我原以为只是姐夫家的门第高,今日见了才晓得不光是门第!”蕙娘小声嘀咕道。
“不说姐夫,没想到老夫人是个这么和气的婆婆,像以前在娘家,六伯母就是再疼十姐该干的活也不会少!”
“这下十姐嫁了个好人家,莫说眼前,以后的福气更是享不完呢!”
蓁娘双手举起手就着灯光玩起了倒影,听了蕙娘这番话,她道:“十姐是个有本事的人,不然老夫人什么样的媳妇找不到!”
“十姐既有这些福气,那也是她命里该得的,我倒是好奇我们的十五娘会嫁到什么人家去!”
“呸,你个小蹄子整日只管调侃人!”蕙娘唾了一口,因着诚元主持的话,蕙娘在宣义坊的未婚小娘子中算是个异类。
只要提起她准有两句话反复说,‘真是个漂亮的小娘子,不知谁家娶了去!’
又者‘不知那主持说的过了十六再定亲是个什么缘故,难道是有病?’
因此别看蕙娘整日里无忧无愁的,说她漂亮可以,却最不喜欢别人议论她的终身大事。
蓁娘一时嘴快惹来了蕙娘的挠咯吱窝,蓁娘最怕的就是这个,别人只一碰就笑的停不下。
“阿姐我错了,饶了我吧,快停下…”蓁娘忙求饶。
里间突然出现的哈哈大笑吓了睡在外间的小圆一跳,她敲敲门道:“夜深了,娘子们快歇息了吧!”
蕙娘‘哎’了一声继续挠,直挠的蓁娘笑的没了声音才狠狠道:“知道错了没?”
“…知道了…”蓁娘好半天才喘上气,笑的实在肚子疼,爬起来喝了口水才继续躺着。
两人实在睡不着,继续嘀咕着徐家的一切。
比如这房子是谁修建的,那些仆从是从哪里来的,十姐为什么不自己给孩子们喂\奶…蓁娘又想起蕙娘的包裹,侧头问起这事,蕙娘却扭捏了一下,片刻,才慢腾腾道:“我跟你说了你可别人别人说啊!”
蓁娘翻了个白眼,“咱们小时候跟着十二兄去河里摸鱼,你掉进水里差点淹了,害怕挨打不许我跟大人说,你可听见过我告过状?”
这倒也是,蕙娘‘嗯’了一下,凑近蓁娘耳朵,道:“包裹里是阿娘让我给十姐带的东西,她想拜托十姐给我说个人家…”
说罢带着两分羞意,蓁娘愣了一下,十姐给蕙娘说亲?
以十姐现在的交际圈子,也就是说,四伯母想让蕙娘嫁个和十姐差不多的人家?
唔…先不说可行不可行,蕙娘生的漂亮,四伯母不想让她低嫁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事的确不能让人知道…不过…“为什么不让八兄跟十姐说?你难道自己去说这件事?”蓁娘有些不明白。
蕙娘解释道:“这种事八兄怎么好开口,不过阿娘也说了,让十姐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要是没有,就算了,毕竟咱们的身份在那儿摆着,不是谁都有十姐那样的福气的…”
话到最后,蕙娘的声音带着些低落。
蓁娘难得见到她这样正经的时候,十姐是六伯父唯一的女儿,从小看着兄长跟着父亲识字,她也闹着要学。
六伯父宠着她,便抱在膝上教她念书,到后来,却发现这个女儿十分的聪慧!
六伯母却怕女儿学的多脑子就乱想,不肯安分过日子,十姐脾气倔强,强硬的表示要念书,女孩家该做的事她也不会少做,六伯母无可奈何,只得由着她去…到了十姐说亲的年纪,她的表现已经与其他姊妹格格不入,说亲的人可糊弄不过她,六伯母急的不得了,抹着眼泪责备丈夫把女儿引错道了…十姐却十分淡定道:“有什么样的瓮就有什么样的盖,我既是这个样子,自然就有合适的人许配我,阿娘别急,你急了就找不着北,你自己看看上门来说媒的都是些什么人家!”
六伯母气急,什么什么人家!
家里田产几十亩还不够好?
在长安城里有两个铺子不算好?
就说不能让她念书,这心比天高的底气是哪来的?
任凭六伯母如何着急,十姐淡定的做好家事,还隐隐做起了家里的主!
那时阿祖都对十姐的盲目自信担忧不已,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十姐真的飞出鸡窝成了金凤凰了…现在的十姐,左邻右舍提起她来谁不羡慕的不得了!
不过蓁娘觉得,十姐不光是靠运气,她是真的心中有数,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风气里,她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优点,若是光靠运气,徐夫人会把家给她当?
十姐夫会与她相敬如宾?
世上只一个韩芸娘,不过想起十姐的瓮盖道理,她还是觉得好好笑!
拉回思绪,却见蕙娘看着帐子愣神,从蓁娘这个角度看过去,蕙娘美丽的五官在灯光下像一幅画似得。
朦朦胧胧近在眼前却看不清楚,真是赏心悦目,蓁娘暗暗赞叹。
许是感受到了她的眼光,蕙娘忽的转过头蹙眉道:“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蓁娘嘿嘿笑,“十五姐真好看!”蕙娘被她的话逗得一笑,眼里的郁色褪去,眉眼弯弯,“你也很好看!”
“…我觉得你在嘲笑我…”
作者有话要说:
没买到银魂的T恤,不高兴。

第14章 认字

许是到了陌生的地方睡得不甚自在,第二日天刚朦胧亮两人就醒了,被窝里暖乎乎的,谁也不想起。
等外间的小圆起来打了热水进来,两人才穿衣洗漱。
因为是住在徐老夫人的院子里,两人先是去了她的屋里问安,得知徐老夫人早起先要焚香诵经,俩人转而带着初娘去了芸娘院子里。
徐敬元五更钟响时就出门了,芸娘也早起了,正在镜子前抹脸,初娘松开蓁娘的手忙不迭的扑向阿娘。
芸娘亲了口女儿脸,见两个妹妹进来,忙问昨夜睡得好不好,夜里冷不冷…蕙娘笑眯眯回道:“昨夜的风倒是挺大的,不过屋里有火盆,一点也不冷呢!”
芸娘点点头,“那就好,在阿姐这里别客气,缺什么就跟郑娘说…”
蕙娘蓁娘忙应是,奶母把初娘抱在一边,几人一边闲聊一边看着那个叫阿沁的侍女给芸娘整理头发。
一些复杂的发髻一般梳好了是要管好几天的,晚上睡觉只是除了簪钗,并不解开头发。
姐妹两看得津津有味,倒是让芸娘笑了起来:“索性今儿也没事,等中午出了太阳,给初娘和你们洗个头,还要给你们做些衣裳!”
“来的时候带着衣裳呢,不用做了…”蓁娘听了这话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做件衣裳很麻烦的,况且又是冬衣,又费料子,若是让阿娘知道了会挨骂的。
蕙娘也道:“阿姐别管衣裳了,我们是来陪你的,这倒像是专门来要衣服的!”
芸娘伸手弹了下蕙娘的额头笑道:“就你心眼儿多,不光给你们做,这要过年了,你外甥也要穿新衣呢!”
“要做新衣服吗?我也要!”话还没落地呢,大郎就噔噔噔的跑进来。
奶母抱着还在揉眼睛的二郎跟着进来,一时间屋里倒是挤得满满当当。
大郎兴冲冲的扑在芸娘怀里大声问道:“阿娘要做新衣服吗?我也要做,上次赵伯父带阿藤来玩,他姑母给他做了件绣着狮子滚绣球的衣裳,那狮子真漂亮,阿藤可得意了…”
说完他嘟了嘴,童言童语引得众人大笑。
芸娘给蓁娘蕙娘解释道:“大郎的赵伯父是我们家隔壁的邻居赵郎君,他也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名叫阿藤,赵郎君跟你姐夫一起长大,时常带阿藤过来找他说话…”
原来如此,两人点头,芸娘搂着着大郎道:“是要做新衣服,还要给姨母做呢!”
大郎眼睛一亮搂着芸娘的胳膊撒娇:“我给姨母选料子好不好?好不好嘛阿娘?”
“那可就拜托大郎了…”蕙娘蹲下身也逗着他,“只是我不知道你选的好不好看,要是不好看…”
大郎有些急:“肯定会好看的,我们家有好多布料,我进库房里挨着选,保证给姨母选匹最好看的布料!”
说着倒是要出门了,蓁娘忙一把拉住他笑道:“这会儿不急呢,咱们有的是时间选,不急不急…”
众人忙哄着他,才让他打消了进库房的念头,收拾完毕几人去了偏厅里等老夫人来吃早饭。
饭毕芸娘要处理家务,其余大大小小的人都去了老夫人院子里玩。
徐家很大很漂亮,但是规矩有些多,让蓁娘有些不习惯。
比如连吃饭要慢嚼细咽,饭桌上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发出咀嚼声,因此她也不敢开口添饭。
晚上小圆给她拿出一碟点心,让饿的在榻上翻来覆去灌水的蓁娘快要哭了,小圆说是阿姐专门吩咐的,想着她胃口历来不错,晚上吃那么点肯定不够!
蓁娘为自己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脸红,原来阿姐都知道…等第二日吃饭她就发现,自己的饭菜要比别人多,饭吃的一粒不剩,小圆就会主动的给她添一碗。
原以为会让徐老夫人不高兴,没想到她笑道:就喜欢能吃的孩子,能吃是福,吃得多所以长得好,看着她吃得香心里就高兴…老夫人的这话倒是缓解了许多蓁娘的尴尬,大郎二郎以往是奶母喂饭吃,现在却闹着要自己吃,不会使筷子就用勺子,弄得一脸一身都是饭。
徐老夫人倒是很赞成,说衣服脏了洗就是了,孩子会自己吃饭才重要,男孩子就是要养成好的习惯才行!
蓁娘想起十九郎,很是赞同这话。
芸娘顺便提起要做衣服的事,说起就顺便把下人们的冬衣一起做了,免得麻烦。
徐老夫人并无异议,还命人从自己的库房里挑了好些料子给蓁娘蕙娘。
让芸娘做些好看的款式,蓁娘二人认真谢过,芸娘闲着无事就拉着他们挑布料,选款式…红黄间色裙是素面,上衣就要搭配印花短衣。
腰带要绣上宝相花,鸦青色或黛蓝色哪一个更喜欢!
头花的颜色要搭得上衣服,鞋子要做的厚实点,就连鞋面子绣什么图案都一一讨论一番,蓁娘大开眼界!
徐敬元要忙着公务,家里剩下的男人就只有整日里调皮捣蛋的大郎二郎。
一群女人们没事做也只好在打扮上费心思,连六岁的初娘都参与了。、这个平时软糯糯的小娘子坚决不穿黄色,任凭芸娘怎么劝说都摇头,问起原因,她只说看见过二郎小时候出过恭…这天午饭过后,徐老夫人指导蕙娘绣花,二郎还在午睡,蓁娘则领着大郎去厨房里看庄户送来的鸡鸭鹅。
玩了许久才去洗手换衣服找芸娘,芸娘正在教初娘认字。
大郎熟练的爬到榻上啃点心,蓁娘站在书案边好奇问道:“初娘认得几个字?会不会写?”
初娘跟姨母相处的很熟悉了,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害羞,大方的点头:“只认得几十个字,不过写的不好…”
蓁娘鼓励她:“初娘真厉害!会认那么多字,我就不会认字呢!你真棒!”
芸娘笑道:“当初你六伯父时不时教我认字,你伯母说他是吃饱了没事干,男孩子念书是正道,女孩子念书做什么?就是念得再好有什么用!”
“我那时候被你伯父宠着,你伯母不让干的事非要干,她不让我念书我就非要念书,不光念书我还要跟着阿兄写文章呢!”
“虽然后来书读了几本字认得几个,到底很多东西都不懂,你伯父后来有了差事就没空教我,倒是你七哥下学了就教我…”
蓁娘从没听过十姐说读书的事,那时候连阿翁都批评过六伯父,说他不该教十姐读书,“姑娘读了书未必是好事!”
蓁娘懂事了却很羡慕,笔墨纸砚书贵着呢,她好几个阿兄下学回家要练字都舍不得用纸墨,就是蘸着水在石板上一笔一划的练习。
而且十姐念了书什么都知道,过节日她知道为什么要过节。
中秋节给她们不讲嫦娥,讲一个月有几天,讲太阳东升西落是为什么!
一群弟弟妹妹崇拜的不得了,蓁娘很长一段时间觉得十姐的形象比阿翁还要权威,十姐说什么都是对的。
后来十姐从一个在家里整日做家务的姑娘,嫁到了穿金戴银呼奴唤婢的徐家,真是惊呆了宣义坊的人,要知道南边大多数的人就是迷路也不会走到东边去…如今韩家居然跟永宁坊的官人家做了亲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