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丑女如菊(原野)-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菊花有些头疼,爹这么惯青山,养得他越发娇气了;娘虽然骂得凶,其实也是心疼小儿子的。

可是,如今连大哥青木也不好管教青山了,况且青木说了他之后,这娃儿晓得爹护着他,居然转头就跟爹告状,说大哥如何骂他;刘云岚更是不敢吭声,只把葫芦几个拢得紧紧的,轻易不让他们去招惹青山。

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她上前把青山从郑长河身边拉开,温言细语地对他道:“出去跟他们玩吧。自家人,吵过了就算了,在外还是一家人。要不然人家欺负伱,谁来帮伱哩?黄豆那小子,待会让大哥揍他。去,小心不要把头上的布碰掉了。晚上姐姐烧个好汤把伱吃。”

青木忙保证一定不放过黄豆。青山点头,笑着出去了。

待他走后,菊花见郑长河还不放心地瞧着他背影,仿佛这一出去又要受侄子们欺负似的,便搀着他胳膊,扶他坐下,一边帮他整整衣领,一边嗔怪地对他道:“爹,我是伱闺女么?如今就见伱心疼青山,也不心疼我,也不相信我。”

她真是郁闷死了,劝慰爹教导青山还不能直说,只能撒娇卖萌,好几十岁的人了,这么干还真不容易。

郑长河忙傻笑道:“闺女,咋又生气了哩?爹最是心疼伱了。这不是青山还小么?爹总也放不下他。”

菊花道:“青山其实就跟爹一个性子,心眼实在又开朗,脾气也好……”

话还没说完,郑长河就笑得见牙不见眼,高声打断她话道:“可不是么,爹也觉得青山好哩。伱哥性子还闷了些,不大像我,青山最像我了,咱爷俩一个脾气。上回碰见李爷爷,他见了青山吓一跳,说跟我小时候一个样……”

菊花截断他喋喋不休的自夸,道:“青山本是个好的,根本不用爹娘多操心,将来也会跟哥哥一样,是个出色的。可是爹这么惯着他,养得他脾气有些傲骄,愣是把一棵好苗子弄坏了哩。”

郑长河见她说得郑重,忙辩解道:“爹也没多惯他哩。”

菊花早晓得他不是这么好劝转的,无奈地说道:“惯不惯爹心里有数。我只跟爹说,将来青山不如人,只怕会怪爹哩。眼下他小,觉得伱护着他,他就得意,有一点事就跟伱告状,咱哥啥时候这样过?连葫芦都没这样哩。来财小时候的事,爹都忘了?”

杨氏见闺女郑重地劝爹,晓得她也是为了青山好,便瞪了郑长河一眼道:“疼娃儿要搁心里,偏他都摆在脸上。”

张大栓跟何氏笑着打圆场道:“小娃儿,慢慢教。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郑长河不乐意了:“青山比来财,那能比么?来财小时候,撵狗抓鸡的,又喜欢哭闹,咱青山比他听话懂事多了。”

菊花无力垂头,只觉万般言语,在此皆不中用。

算了,还是从青山那边突破吧!

可是,如今青山竟然让她觉得比来财难管多了。为啥?因为她打来财可不会管二舅母咋想,如今哩,她跟哥哥略动一动,老爹就开始咕哝了,真是比林氏还麻烦!

郑长河见闺女不说话了,好像不大高兴的样子,有些伤感地说道:“爹跟伱娘还能干几年,伱跟青木也忍忍,再操些心,帮青山置办些家业。等他长大娶媳妇了,那时候爹也放心了,死了也能闭眼了。”

菊花听了满头黑线。

青木和槐子本还等着菊花创造奇迹,把老爹劝好哩——关于青山,郑长河也就能听菊花说几句——谁料说着说着老人家伤心了,于是不敢再静听不言,急忙起身相劝。

青木道:“爹,啥叫帮青山置办家业?这家业往后还不是我跟青山平分么。就算我生了多些儿子,往后也不会多要一分的。爹放心好了。”

槐子也保证说会跟菊花一块照应青山的,请岳父放心。

菊花听了担心地看了青木一眼,这可是不合理的,嫂子会没意见?

青木对她摇头,转身又劝郑长河,说他跟菊花劝他不要惯青山,那是怕他把青山惯坏了,他总是为青山好,希望青山长大了能更出息些。

杨氏也骂郑长河,吃闲饭操淡心,“指望伱帮儿子置办家业,顶多不过帮他买几亩地,伱以为自个有好大本事么?”

郑长河忙赔笑道:“爹是个没本事的,要不咋说青山往后要多靠着哥哥跟姐姐哩。青木,菊花,伱俩甭担心,爹往后一定不惯青山那小子。就心疼他也放在心里,不叫他晓得。”

菊花有些疑惑,咋觉得老爹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哩,连娘也很欢喜的样子,虽然嘴上还在埋怨郑长河。

她马上又否认,自己爹娘,这么多年,那性子她已经摸得透透的了,应该不会帮青山争家产,再说,她跟青木是啥样人,爹娘还不清楚,用得着费这个心思么?

感谢亲们对丑菊的支持,求粉红票、评价票

第四百九十九章哪根手指最疼

不管爹说的是真是假,她还是叮嘱道:“爹,我不是说了么,青山是个好的,你要是不惯他的话,往后他肯定有出息;要是你老护着他,他就有了指望,就不上进了。其实小娃儿都一样。那小奶娃哭的时候,娘要是不在跟前,他哭一会就歇了;要是娘在跟前,越哄他哭得越带劲!”

何氏在一旁听着,本来一直不好插嘴的,这时终于插上话了,立即笑着说,是这么个理,还说张杨小时候就是这样,然后就跟杨氏回忆起从前来。

菊花和青木槐子找了个借口出来,三人同时松了口气。

槐子见菊花有些颓废无奈,捏捏她的手,柔声安慰道:“咱慢慢教。青山是个好的,也不能变到哪去。说不定等他再大一些,就懂事了。”

青木沉声道:“回头我好好想想,这样也不是个事。要不等他们大一些,送去清辉读书?”

菊花摇头道:“再想想吧。葫芦他们还小,送去清辉哪成哩。爹娘也不会同意的。”

小娃儿们这时都聚集在青木住的西屋厅堂里,刘云岚让妞妞端来了粽子让他们吃,菊花他们进去的时候,正听嫂子说“每人吃两个,就要吃饭了。”

她便接过话茬道:“就要吃饭了,还吃两个粽子,那还能吃得下饭?咦,这粽子咋这么小巧哩!”

红椒见了娘,一头扑过来,举着手里剥开的粽子对她道:“娘,大舅母包的粽子好小哩,我一口就吃完了。真好玩!”

她手上那个红豆粽子精致极了,跟小奶娃的拳头差不多大,怕是还要小些,连紫茄都是一口一个。

菊花笑着问刘云岚道:“云岚姐姐,咋包这么小哩?”说着也从桌上的盘子里拿起一个端详,这模样。要是串起来的话,跟风铃似的。

青木跟槐子在桌边坐下,笑道:“我就说忒麻烦。昨晚忙了半天包这个。也就哄小娃儿。要我们吃,吃五个也不抵一个。”

刘云岚一边帮紫茄剥粽子,一边抿嘴笑道:“可不就是为了哄他们么!粽子每年都包好些,他们也不稀罕。包得小小的,让他们觉得新鲜好玩,只怕就乐意吃了。”

果然葫芦他们一个个都新奇的很。吃得津津有味,仿佛粽子变小了,味儿也变好了。

葫芦牵着山芋走到菊花跟前,笑说小表弟也吃了几粒糯米。

菊花抱起儿子。忽地瞧见葫芦左边衣袖绷得紧紧的,像塞了啥东西。她将山芋放在腿上,扯过葫芦,纳闷地掀起他袖子问道:“这是啥?”

却见胳膊上包裹着细白棉布,遂皱眉问道:“这是咋弄的?刚才咋没跟姑姑一块去云姨那瞧瞧哩?”

葫芦忙缩回手,道:“没事,就破了点皮。”

板栗上来,在娘耳边叽叽咕咕说了几句。

菊花叹了口气,拉着葫芦问道:“胳膊肘碰伤了没?那儿可是有关节软骨的。要是你觉得很疼,可要说出来,咱去云姨那瞧瞧,不能等伤重了才说。”

青木也诧异地问儿子,咋就受伤了哩?槐子便道,再去找云大夫瞧瞧,路又不远。瞧瞧放心些。

葫芦笑着摇头,并不说话;刘云岚忙掩饰道,没啥事,不过是跌破了皮,已经上了药,也包扎了。

青山见姐姐不住地摩挲葫芦脖颈,也挤到菊花身边,仰脸对她道:“姐姐。我头上不疼了哩。”

头不疼了也要说?菊花很无语,断定这小子是吃醋了。她不过就是摸了葫芦几下而已,连板栗小葱红椒都没吃醋哩!

可是又不好责怪他的,只得对他道:“不疼了就好。不过还是要小心些,要忌水,晚上洗脸的时候。上面那一块不要弄湿了。”

青山心满意足地答应了。

葫芦见他挤过来,便不动声色地让到一旁,跟板栗站一块。

红椒可是个藏不住话的,奇怪地问道:“小舅不疼了还跟娘说?”

青山便有些不自在,靠在菊花身边不说话。

菊花见小娃儿们都在这,想跟他们说说这个问题,不要老是争宠,总想让大人关注自己,希望自己是最重要的那个。

她便道:“你们虽然是两辈人,又是两家人,可都是亲戚。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我跟葫芦爹是兄妹,青山又是我们弟弟,我看你们都是一样的喜欢,就是爷爷奶奶也是一样的喜欢。”

说到这,见小娃儿们都露出明显不相信的神情,尤其是几个大的,一副你哄我们小娃儿的模样,不禁十分的郁闷!

她微微一笑,问道:“你们不相信?”

板栗赔笑道:“娘,我们相信。我们是手足兄弟,都要和和气气的,往后不吵架,相互帮衬着。”

菊花气得瞪了他一眼,这小子,咋跟发表宣言、写保证书似的?这口气,这态度,像极了前世那些调皮的小学生在老师面前的保证,很流利,都不带打草稿的。

见青木槐子也好奇地瞧她,她深吸了口气,道:“也难怪你们不相信。比如爷爷,就好像喜欢青山一些——”葫芦等人不料她就这么说了出来,有些失落伤感,都低下了头——“比如云岚姐姐,好像更喜欢紫茄一些;比如我,好像疼山芋多一些。可是,我们就不喜欢其他人了么?当然不是。”

她伸出双手,对众小娃儿道:“你们就跟爹娘爷奶的十个手指头一样,虽然有长短——长的代表喜欢一些,短的代表不喜欢一些,可是都是爹娘爷奶的身上长出来的。我问你们,这十根手指头都被石头砸了的话,哪一根最疼?”

大家面面相觑,继而皱眉苦思。葫芦跟板栗小葱几个大的,则狐疑地盯着菊花,心道姑姑(娘)又出脑筋急转弯了?

刘云岚已经明白菊花的意思了,笑道:“你姑姑说的再容易不过了,想想看,十指连心哩!”说着对菊花眨眨眼睛。

十指连心?

黄豆眼珠一转,掰着手指比划了一下。又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高声抢答:“大指头最疼。”

槐子和青木瞅一帮萝卜头挖空心思地想答案,觉得十分有趣,于是笑吟吟地倒了杯水捧着,边喝边瞧热闹,待听见黄豆的话,十分诧异,不知他为何得出这结论。

菊花也纳闷地问道:“哦?你说说。为啥是大指头最疼哩?”

黄豆得意洋洋地说道:“昨儿姑姑跟我们说了,‘两点(间)直线最短’,娘说‘十指连心’,瞧。大指头离心门口最近,那疼跑得最快。等它跑到了,疼好长时候了,这长长的指头才得疼哩。”

槐子一口水喷出来,撒了一桌子,青木也哈哈笑了起来,刘云岚则抿嘴微笑。

黄瓜提醒道:“姑姑是问哪根手指头最疼,不是问哪根手指头先疼。”

黄豆争辩道:“先疼就疼的多些,就最疼。”

众小娃儿们见大人都笑了。估计黄豆肯定没答对,于是也一齐笑了起来。红椒嘲笑他鬼扯三经。

黄豆不服气地嚷道:“咋不是了?你们瞧——”他伸出右手掌,左手食指顺着那大拇指沿着右胳膊一直划到肩头、胸前——“这不是最近?”

菊花虽然觉得他想得匪夷所思,却没笑话他。说实在的,她还真没这么想过哩,这小子算是灵光的了。至于神经传播疼痛的感觉,有没有时间差。这个她可不知道。

于是她很是夸奖了黄豆一番,赞他用心想了,并跟他说,这个“疼”是不是近些就先跑到,远些就后跑到,姑姑也不晓得,所以不知他这样想算不算对,可也不敢说他想错了。就算有先后之分。也会因为太快了,快得我们都分不清谁先谁后了。

见菊花这么说,槐子和青木也被弄糊涂了,不明白她是哄娃儿还是真这么想;葫芦板栗则拧眉细思。

黄豆乐坏了,咧着小嘴儿笑道:“姑姑,肯定是大指头先疼。从姑姑家跑到我家。先到,李敬文家,后到。”

菊花不敢答了,这要是再探讨下去,得一个物理老师来跟他们解释才成,自己肯定不成的。哪天倒是可以跟他们说说光速的问题。

红椒见黄豆居然得到了娘的赞赏,顿时嫉妒了,她使劲想啊,也想了一个答案,嚷道:“娘,我猜是小指头最疼。”

众人忙又把目光投向她。

有了黄豆的奇思妙想,菊花不禁期盼地望着小闺女,看她能说出什么子丑寅卯来,对不对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敢于想象,善于想象。

红椒见大伙都瞧她,便甜甜地一笑,抬起细巧的下巴,郑重地说道:“小指头最细,最容易砸烂,砸得稀巴烂不是最疼么?”

“哈哈哈……”槐子顾不上闺女瞪眼看他,捶着桌面笑得前俯后仰;其他人无不弯腰大笑,除了山芋有些莫名其妙地望着大伙。

菊花忍住笑,也夸赞了小闺女一番,真心实意的,因为她觉得自己也想不到这上面去。

有两个小的开了头,其他娃儿也都说了自己的看法。

青山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黄瓜也说是小指头最疼。

板栗看白痴一样看着黄瓜问道:“你觉得红椒说的对?”

黄瓜分析道:“不是。我就是想啊,咱们手上,用得最多的是前面几根手指头,最不常用的是小指头。前面的干活多,就皮实些,能挨打;小指头不常干活,怕是娇气些……”

他的话又引来一阵笑,不过有了黄豆和红椒在前,大伙渐渐接受各样怪诞的想法,不再如开始那般狂笑了。

感谢亲们对丑菊的支持,求粉红票、评价票

第五百零零章教弟

小葱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她对几个小的撇撇嘴道:“一个个咋这么傻哩,管它大的小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被石头砸了,还不都是一样疼?除非有的骨头砸断了,有的只是碰了一下,没砸狠。娘,你要说清楚才成,是不是砸的一样狠,我们才好选。”

葫芦和板栗也连连点头。

菊花感叹,这几个大的都是被自己往常提些古怪问题给弄得警惕了,不过他们想的对,是该设定一个条件,是自己疏忽了。

她无奈地说道:“就算砸一样狠吧!”——越来越复杂哩,离她的目的好像远了些。

板栗和葫芦、小葱都说一样疼。

小葱的理由是,砸一样狠,对骨骼经脉血肉的伤害也是一样的,当然一样疼了。治疗的时候,用药也是一样的。她还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葫芦和板栗的理由是,没有理由,因为他们是猜出来的。

他俩笑道,姑姑(娘)说的意思他们已经清楚了:用手指比娃儿,甭管手指头长短,砸了娘都会疼,也就是说,就算平常对哪个娃儿喜欢多一些,其实所有的娃娘都心疼。

刘云岚投给儿子一个赞赏的微笑。

菊花笑眯眯地问道:“你俩是先猜出我的用意,然后才觉得都一样疼,其实,到底是不是一样疼,你们也是不知道的,是吧?”

不就大了几岁么,咋这么不可爱哩,就不能胡思乱想一回?瞧瞧,最小的反而最敢想,大的虽然答对了,却理性多了。

葫芦老老实实地点头,板栗说小葱说得对。

青山没想出来,想是觉得怪没面子的,这会儿听姐姐说葫芦板栗和小葱答的对。便反驳道:“小葱说,甭管长短粗细都一样疼,那也不对。你打脸一巴掌,再打屁股一巴掌,看哪个疼?当然是脸更疼了。”

菊花又是一愣,虽然青山有些扯远了,可是他提出的这一点,关系到人身上的神经分布问题。或者说敏感度的问题,不过她也是不大懂就是了。

黄豆也支持小叔,说不能一样疼,他用自身实践证明这点:娘打他屁股时。他疼一下就好了;要是揪他耳朵,那可是火辣辣地疼,还疼好长时候哩,还发烧。

惹得众人再次哄笑,刘云岚气恼地瞪了小儿子一眼,道你要是不调皮,娘能打你么。

红椒没有挨打的体验,听黄豆说得有鼻子有眼,有些将信将疑。便跑到菊花跟前,让娘打她屁股,再扭她耳朵试试,她也好尝尝滋味。

槐子青木等人又大笑起来,菊花很无语地看着小闺女。

黄豆眼珠一转,笑得鬼精,凑到红椒跟前道:“红椒妹妹。我来帮你打。我打得比姑姑好,打过了你就晓得哪儿更疼了。”

打得比姑姑好?真亏他能想得出来。

几个大人已经笑软了,声音不再高亢,变成无力哼哼,只是身子不停抖动,证明他们控制不住自己。

红椒也不是傻的,见黄豆贼兮兮假笑的神情,跟娘说的大灰狼骗小红帽一个模样。便断然拒绝,说他想得美。

青木见紫茄转着眼珠瞧众人,忙问道:“闺女,你是咋想的哩?说来让爹娘跟姑姑姑父听听。”

刘云岚听了醒悟过来,忙推了推小闺女,让她想啥就说啥。不要紧的。

紫茄见众人都瞧她,歪着小脑袋,眨巴了两下眼睛,道:“娘最疼!”

大伙没听明白,继续望着她。

菊花怕她人小,不明白题意,又解释道:“紫茄,要是你娘的五根手指都被石头砸了,砸的一样重,你觉得哪根手指最疼哩?”

紫茄先是摇摇头,接着又道:“娘手砸了,紫茄最疼;紫茄手砸了,娘最疼。嗯,爹也疼,姑姑也疼,爷爷奶奶都疼,哥哥姐姐也疼……”

嗳哟!这小闺女!刘云岚觉得心都要化了——闺女这么乖巧,咋怨得人喜欢她哩?葫芦他们也都欢喜地瞧着妹妹,觉得她的话中听。

才两岁的小人儿,很能体贴大人的心思,晓得手砸了亲人都心疼,至于谁更喜欢谁一点,她根本就没想过。别看她在家最小,却从不哭闹争宠,甚至连撒娇都很少。

菊花也感动的要命,这娃儿心性纯良,跟她真正的姑姑一个样,自己么,已经没那么单纯了。

她乘机揽住青山的肩头,在他耳边低声教导了一篇话。

青山听了,看着小侄女点头,还跟她保证了几句。至于能不能遵守,往后看吧,小娃儿教育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过,他却做了个让菊花很开心的举动:跑到葫芦跟前,拉着他胳膊,问他还疼不疼,说小叔冤枉了他。

葫芦急忙说一点都不疼了,随即看着这个小叔咧嘴笑起来,又朝姑姑瞟了一眼。

板栗见小舅难得认错,也高兴极了,便招呼他们出去玩,“快点,再玩一会就要吃饭了。”

待娃儿们出去后,几人说起刚才的事还觉得好笑和感叹。

菊花懒懒地倚靠在椅背上,问青木:“哥,你说爹咋变成这样哩?要是咱家是那复杂的人家,或者哥哥嫂子是心狠不顾兄弟的,他这样护着还说得过去,明明一家子和和气气的,他偏要多事。”

青木哪里能说得上来,唯有苦笑。

刘云岚见菊花看她,抿嘴笑道:“妹妹别想了。这事哪有道理可说?我娘家爹娘当年可不就是这么对云根的,我说了他们也不管用。所以公公这样子,我一点都不奇怪。倒是你跟青木,往常和气惯了的,见不得这种事。不过今儿我可要多一句嘴,这事急不得,你们越想管青山,公爹肯定越要护着,因为他想着你们咋老是嫌弃青山哩,就没见你们说葫芦和板栗。”

槐子恍然大悟道:“爹指不定真这么想哩。”

菊花皱眉道:“可是青山有些傲娇了,不管咋成哩?”再大些就定型了。

刘云岚失笑道:“爹自个可不是这么想的。”

她心想,婆婆那一年因为她娘家老娘说菊花没多分些钱给青木,不顾娘家,还指桑骂槐地冲公爹发了一顿脾气,说小娃儿就要自己出息才成,靠谁都是不中用的,如今,她还不是一样偏心青山?

她算是看透了,老人家心思说起来也简单的很,他们也没想那么多,就是心疼小儿子,生怕小儿子多吃了苦,又怕他吃亏,想着哥哥姐姐能干些,那就多照应些他吧。也不知自己老了会不会变成这样。

青木用手指敲着桌面道:“等我想个法子……”

菊花提议道:“要不想个理由,让他们去帮着采木耳。干活的时候也好教他们些道理。青山本是个憨实的性子,要是没人跟着捧他,他未必就会这个样。”

青木点头道:“这倒也不错。让他们去刘叔那帮忙。就在你家门口,省得去我那,爹又要不放心。”

槐子忍笑道:“也好,我正缺人哩。他们好歹也能干些活计,吃的还少,还不用付工钱。瞧我咋整他们。”

青木几人都笑起来。

吃晌午饭的时候,男女分坐,满满当当两大桌。饭桌上气氛热闹,小娃儿们已经和谐如初,好像没有吵架那回事一样了。

饭后,又来了一桩喜事:张杨派了两个人送信回来,说是已经外放为榆州治下三元县县令。因三元县在清辉县往南六百里,途中经过清辉县。他特地请旨提前赴任,路过清辉时,好归乡探望父母,估计六月中旬能到家,将在家居住二十多天。

张大栓两口子喜出望外,顿时浑身来劲,一叠声地叫着赶紧回家,要好好收拾准备,小儿子就要回家来了。

槐子好笑的看着爹娘,道:“爹,娘!家里样样齐全,空屋子又多,也没啥要准备的。杨子是爹跟娘的儿子,当了官也是爹娘的儿子,那些面子情上的假礼就不要了。娘还不如好好想想,等这小子家来,烧些啥好吃的让他吃哩!”

何氏不好意思地笑道:“我也是高兴昏了头。这臭小子,这么些年不回来,等家来看我不抽他!还煮饭把他吃哩,想得美哩!该让他跟他媳妇煮饭把我吃才对。”

众小娃儿听了大笑,板栗对小葱挤挤眼道,二叔惨喽!

杨氏见她一副死鸭子嘴硬的模样,好笑地劝道:“虽说是自个儿子,也是要做些准备的。他又不是一个人回来,还带着新媳妇家来哩,小孙子也是头回见爷爷奶奶,可不能马虎了。菊花,帮你婆婆张罗着些。你是大嫂,弟媳妇不跟你们住一块儿,虽是一家人,进门也算客,要尽心招呼。”

菊花含笑点头。

妯娌也,不知是咋样的?常常听说村里那些妯娌婆媳争斗的故事,觉得自家实在是太清静单调了,老天爷可别缺啥给她送啥啊,这个她可不需要啊!

张大栓满意地瞧着菊花道:“他娘,你甭瞎咋呼了。有菊花在,你有啥不放心的?要我说,你还是甭乱出主意。菊花跟槐子读的书多,懂得也多,比咱们有见识,让他们去张罗最好了,也省得咱们弄了不合适的,让人家京城来的儿媳妇见了笑话。就算儿媳妇不笑话,他们带来的下人也要笑话的。”

何氏听了正中心意,连连点头,转身就要托付菊花。

感谢亲们投出的宝贵粉红票

第五百零一章小儿子要家来了

菊花却正色对张大栓道:“爹可不要这么说。杨子在外见识惯了各色样人,回家来图的就是个舒心和爹娘的疼爱。爹娘只管如往常一样,当他儿子待就是了。就算弟妹是京城来的,既出身书香门第,更懂得侍奉公婆的规矩,哪能笑话哩?再说,咱们本就是庄稼人,就算有些钱了,也还是庄稼人。要是装模作样,学那大家子的规矩,也是学不像的。”

她可不想束缚自己,还是保持本色比较好,若是费尽心思装模作样,硬要充当暴发新荣之家,往后日子怕是难得清静。有那工夫,不如多些心思教育下一代。

张槐狭长眼眸一闪,目光有些清冷,沉声说道:“菊花说的对。庄稼人又如何?杨子不是从清南村出去的?小石wωw奇Qìsuu書网头和四顺不是从清南村出去的?李长风不是从清南村出去的?来寿这回肯定也能中秀才的。英雄不问出处!那些当官的,难道祖辈生来就是权贵不成。哼,能传个一百年两百年不衰败,算是他治家有方。好些人家风光了几十年就倒了,大多数人还不都是出身寒门。爹娘不要想太多,正好趁此机会,让咱瞧瞧杨子媳妇的品性。”

来寿已经过了县试和府试,眼下正在日夜用功,准备参加六月底的院试。周夫子对他寄予了厚望,觉得他极有希望考取生员,入县学读书。

张大栓两口子一贯心性纯朴,又爽快不造作,听了儿子的话,也反应过来,连道有理,不必另外费心张罗。又说杨子走的时候,家里才四间瓦房,如今住的园子,比下塘集上方家的园子也不差——这可是宋掌柜上回来说的——还能委屈了他们?

“哼!他一个月才那么点俸禄。爹如今都比他挣得多哩!敢嫌弃爹,瞧我不抽他。”张大栓得意地说道。

青木低头躲着闷笑起来。

槐子咳嗽了一声,忍笑对他道:“爹,这个话哩,就不要在外说了。可不能这么比,那是要被人笑话的。”

人人都争着当官,难道是奔那几十两银子的俸禄去的?

郑长河忙安慰亲家:“杨子这娃是我看着从小长大的,不是那样人。大栓你就等着瞧好了。”

说到这,一干人就好奇地猜测张杨的媳妇是啥样人来。

原来,张杨两年前高中进士,殿试被圣上朱笔钦点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加上他乃当朝宰辅的得意弟子,京城权贵家族就惦记上了他的亲事。最后,还是现任国子监祭酒、周夫子的老友曹渊亲自去求皇帝,将嫡孙女许与张杨,于是皇帝下旨赐婚。

其他家族只好惋惜不已,方家就是其中之一。

方靖宇的大伯父乃工部尚书,他本就属意张杨,后又听侄子说了跟张郑两家的渊源。更加坚定了结亲的念头,还特意嘱咐侄子去拜访张杨父母,无奈终究是白忙一场。

方靖宇当年一念之间,不过多说了几句话,后来数次跟郑家合作,赚的钱根本不能对外人言说。

那打稻机经方家不断改进,如今作坊越办越多。业内始终独占鳌头;香肠、各种酱菜等,如今倒是人人都会做了,可是方家依然独领风骚。

下塘集这一片,气候水土、猪肉、作料,各种因素成就了青山香肠独特的口味,成了这地方特色土产。就算他家在别的地方也做香肠,味道也不错,可就是跟青山香肠、青山火腿味道不一样。旁人更没法比了。

当年一个储藏辣椒的方法,菊花想着他家势力大,能赚一万银子不得了了,谁知他在别的地方收辣椒,加上自家种辣椒,愣是一个冬季赚了好几万。

因此种种。方家一直盯着郑家和张家的,也刻意与之交好。为了张杨的亲事,方靖宇亲上张家,拜见张大栓跟何氏。虽然没明说结亲的意图,但相谈甚欢。本以为就要成为亲戚了,谁知被人抢了先,气得倒仰。

张杨被赐婚后,本想接爹娘去京城的,又不忍他们经历奔波跋涉之苦,便想告假归乡成亲,却未能如愿。

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