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虐恋]迷谍香-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耐
但又或许,她演的每一个神态都是一面真实的她。她从小飘零、长大后更多命运羁缚,岂非比‘算命小瞎’更加可怜而又坚强?她以死士之身,笑待人生百态,在无间道中付尽真心、燃尽所有,岂非比‘赌坊公子’更加潇洒不羁?
视线迷蒙中,他翻开另一卷丝绢,里面裹着一枚赵国刀币,绢上写着“从舟给的金刀币”。这是何时之事?他几乎想不起来。他何曾给过她这金刀币?
难道……是从白芜崖下爬上来、深夜赶回邯郸的那一路上?虞从舟心中内疚追悔,那时他明明是自己动了心,却将这违誓之过怪在她的身上,常常对她生无名之火,任她委屈、强忍,却不肯让心靠近。那夜他逼她下马,还向她扔了这枚金刀币,要她一人独自回邯郸。
他依稀记得,隔着树林,他看着她一路甩着柳条、轻哼着单薄曲调,走在漆黑夜路。当她见他终肯回马相迎时,笑得清洌纯媚。
从舟忽然不自禁地哼起那夜她唱过的曲调,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喉咙哽咽、曲难至尽,原来她说过的话、唱过的歌,一字一句都早已印在他心上。是他自己为了当初“永不爱她”的誓言,一再蹉跎,一再禁锢,没能待她好一些、爱她多一些……
另一个绢帛中,竟是他与哥哥的两枚毕首玉、对称合放。原来哥哥的那枚毕首玉也早已给了窈儿?他并不知道,那是嬴淮决心放下父仇、忘却前尘,又怕睹物生恨,才将这玉交给姜窈保管。
那绢帛内侧、画着他与她被公子市囚于茔城地牢,她吞下毒药、想换他逃脱时,他抱着她哭泣的模样,旁边一行小字写着,“从舟为我流过泪”。但那时、他明明还骂她竟拿生死之事相欺、甚至还掴在她脸颊……
数揭疮痕,他究竟伤她多深,为何她竟不恨他几分?
……
那一夜虞从舟从梦中惊醒,梦里依稀是窈儿在哥哥怀里含血挣扎,就仿佛从前哥哥为解她的命追绵毒,强迫她饮下天下至毒时的情形。从舟微拭冷汗,忽然想到、从前每次窈儿遇险,都是哥哥救她于生死之际,或许… 这一次… 哥哥也曾救下她?
任何一点希望,都犹如午夜阳光。虞从舟紧着心跳,立刻冲去取了马,向秦国奔去。
虞从舟一路抱着那点希望、不几日、已过赵秦边境。正行在通往咸阳的官道上,忽然竟遥遥看见嬴淮在马上迎面而来。他心思微紧,正待上前,却见哥哥双目空洞,似神游魄外,甚至走近他、从他身边擦肩而过时,亦未认出他来。
从舟心中一沉,不知该做何想。他兜转马头,缓缓跟在嬴淮身后几丈开外,不知他要去何方。
嬴淮竟行入赵境。傍晚时分,他下了马,步履恍惚地走进一座水边亭园。
虞从舟在园外踌躇良久,自己不请自来、不知道若是跟他进园、会不会太过唐突。
夜半时,淅淅沥沥下起细雨,初春的雨水依旧冰寒渗骨。虞从舟微微发着抖,终于鼓起勇气、入园一试。
走进园中,远远看见一座翘檐红亭立于水边,哥哥曲身坐在亭里,暗夜之中再无他人。
这里的景致似乎依稀在何处见过,虞从舟慢慢回忆,却想不出所以。
他脚步轻疏,但衣摆依旧翻惹雨丝。
嬴淮在亭中听见声响,身上微微一怔,下一瞬间、忽然起身回首,失魂般地急切喊道“小令箭?!”,语声中带着十二分的冀盼。
虞从舟亦被这一声急唤怔在当下。但他分明看见,当哥哥看清来者是他、而非他所等的小令箭时、眼中顿起冷冷怒火,那怒意像浪卷狂沙一般向他袭来。
须臾之间,嬴淮狠戾向他冲来,目光如箭、震得从舟不由向后退了半步。
‘镗锒锒’连声金属划响,嬴淮从从舟腰间猛地抽出他的佩剑,一扬手、长剑噬风、已架上虞从舟肩颈,嬴淮的指节握着剑柄格格作响,
“谁允许你求死?!你是嬴姓子弟,谁准你自我了断!”
剑锋锐利,嬴淮手腕颤抖间、宝剑已割破从舟颈项,鲜血顺着他的衣襟寂静染下。
一语诘问,从舟只觉四肢僵痛、自责如断矛扎心,泪水肆意而下,未敢有一言分辩。
嬴淮见他的血沿剑刃滚落,怔怔抽了手,但口中仍旧忍不住颤声怆喊,
“谁许你在她面前求死?……是你害死她!”
从舟再也受不住这千钧重压,猛然跌跪在地,是他害死她的,哥哥说的没有错,是他害得窈儿身受车裂酷刑,没有坟,便化了尘……
嬴淮拖着剑,跌跌撞撞地又走入亭中,
“我不杀你… 她没有死,我信她还活着,我不需要替她复仇……”
嬴淮面朝江水、无语问天,为何要这样残忍地撕裂他的骨血之爱?!待他知晓时、已是太晚,竟连一丝转机都不曾给他。
兄弟二人,一人瘫坐亭中、一人立跪亭外,细雨簌簌,溶不下两心憷憷。
若连哥哥都不曾救下窈儿,那么… 一切,真的到了绝望的时候了……
这样的恐惧与自悔之中,从舟命火渐熄,仅剩的最后一点火光,将他的心、燃成齑末。
☆、104诀别信笺
雨越下越大;天边已换了黎明,藏蓝色的夜空渐渐泛起浅灰,但连朝阳都失却了明暖的橘色。
嬴淮以剑支撑,站起身来,面色不似昨晚那般沉厉。他走出红亭,见从舟仍旧跪着、血染前襟;心中又有些不忍,向他行了几步道;
“昨夜,是我过激了;你若非绝望到底、也不会求死……我不该那样责骂你。”
从舟没有反应、一动不动地垂着头。嬴淮略感不安,仔细看去,他竟然闭着眼、似乎早已昏迷。
嬴淮惊喊一声“从舟!”;伸手去搭他双肩,一碰之下,从舟的身躯如久立的陀螺、顿失重心,向一旁雨沼中失控倒去。
嬴淮又惊又慌,急忙抱起他、连拖带拽地将他拖进一旁的花房里。他体温冰凉,嬴淮探手去搭他的脉,越探越失了方向,他竟已是大寒入肺、重痈瘀滞、血髓滑涩。
嬴淮急忙摸出一颗濡心续命丹,喂进他口中,但良久、他仍无一丝反应。
嬴淮稳住情绪,快速除去从舟身上湿透的衣裳,又解下自己的干燥外衫、欲给他换上,却突然看见从舟腰背上深深的刀伤痕迹,似乎因为处理粗糙,伤口愈合之处参差不齐,仍旧渗着些微淡红色的脓。而他胸口的烫伤割痕更是细细密密、纵横狰狞。
越盯着那些伤痕,嬴淮越是觉得双眼扎痛。
他不是没有后悔过,当初不该利用从舟的一句酒后之言、去夺赵国两城、杀赵军三万……从舟对赵国赵军的拳拳牵挂之心,他分明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那时却完全没去想过、那样的屠杀之后,以从舟的重情重义、必定难以自恕、不肯偷活……
昨夜他斥责从舟,怪他自寻绝路、害死小令箭……但难道不正是自己,利用从舟待他的兄弟之信、屠尽他军中战友、在从舟本已陡狭的命途中再筑绝壁,才会逼得他自罪自责、将小令箭送去他身边、而自己领罪伏诛以求赎罪么?
嬴淮生平第一次这么悔恨自己的选择。他得了两座城,却害了两个最爱的人。
从舟的脉息几乎虚无,嬴淮不敢再迟疑,取出袖中银针,深深扎入从舟天柱与曲垣两处痛穴。从舟的身体终于无意识地在地上迸弹了两下,嬴淮趁他有了些反应、再次给他喂进一颗续命丹。从舟眉尖跳颤,似在灵魂深处挣扎,终于猛地蜷起、痛地哑嘶一声、睁开了眼。
嬴淮怕他受不住、迅速拔出银针。痛意犹自在从舟脉络中游走,他下意识地抓住花房里的一块碎瓦,紧紧捏着、不肯痛呼出声。
嬴淮知他伤入经脉、寒侵骨髓,此处又没有火盆取暖,只能再次将他抱进怀里。他哑声问道,“你身上的伤… 都是战场上… ”嬴淮喉咙酸得说不下去。
在从舟听来、却似乎是哥哥的另一场质问,他艰难发声道,
“我,我没做武将… 没杀秦人,是… 打匈奴。”
“我知道… 我没有怪你。”嬴淮愈加心疼,“为何都没人为你上药缝伤?”
……他只不过是个冲锋营里戴罪的骑兵,夜间不锁他已是宽限。
虞从舟怔怔道,“王上要我战死沙场… 我只恨自己是武将的体质,竟然… 还梗在这世上”
……
到了午间出了日头,嬴淮扶从舟去园中石桌边坐下。从舟这才看清周围的景致,原来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竟是来自梦中。
小园依河而建,因而只有三面有墙,园中的红亭立于水边、扶匾上写着“莫梨亭”。偏右侧有一个玉砌拱门,完美的圆弧下,映出远山黛黛,古朴而安逸。
“这里… 我梦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亭台庭院,常想着未来的家就要这样……怎么竟会真有此处?”虞从舟自语低喃。
嬴淮在一旁出神回忆,“我常听小令箭说,以后的家,要依山、或傍水,厅堂厢房都与她无关,只要有一座景色独好的小亭,翘檐彩梁,凌波微醺,周围环绕碧瓦玉墙,墙内外遍种繁花。”
虞从舟这才想起,这是他与窈儿在五碧斋宿聊时、他们一起想象的家。那时她笑如春风道,“临水造园、就只需要三面墙、可以省一面墙呢”,她还说,“亭子要造在水上,因为那样、上有仙鹤常来,下有碧水常流”……
嬴淮抚摸着石桌上他一经一纬刻下得棋格,语声中浸满等待,“她説园中要有石桌石凳、可以在晨光里下棋对弈…”
说到此处,嬴淮忽然恍然苦笑,“我竟忘了,她并不爱下棋……原来这一切不是她想要的,是你想要的?!”
“不,是她想要的,她説不单要种花树、还要种果树,这样一年到头都会有花有果,园中就不会萧瑟寂寞…”
二人静静对望,再说不出话来,他们的小令箭不喜欢寂寞,但却始终如斯寂寞。
这里原本只有那红亭,嬴淮与小令箭曾约定、每年初春梨花开时,就在这亭中相见,以报平安。后来他听她说过那些向往,便一树一花、一砖一石地按她所说建起这个园子。
“她从没有失约过,她若还活在这世上… ”嬴淮哽咽着别开脸,看着红日、眼中尽是祈求,“她一定会来的。”
今年春天似乎特别冷,已比往年晚了半月、梨花依旧未现芳华。嬴淮却以此为幸,再多等几天再开吧,或许他的小令箭就会赶得及。
虞从舟仰望着那“莫梨亭”三字,这名字,该是哥哥取的吧,莫散莫离、莫忘莫梨……
只是今年… 伊人何辜,梨花何在?
……
嬴淮从安汾镇上的各家药铺中觅得各味良药,每每趁从舟日间昏沉时灌给他喝,以驱除他体中濡寒。见他心脉渐渐强了几分,那日黄昏,嬴淮拆了两片竹简,要从舟咬在口中。从舟也并不问是何原因,只是静静照做。嬴淮摸出从舟怀中的毕首玉,以匕首的尖利锋刃重新划开他背上残乱愈合的刀伤,引出他体内血脓。嬴淮见他强忍着一声也不吭,怜惜地叹了口气,仍是狠下心、将他两度受创的刀口上暗长的发炎息肉一一刮去,方才为他敷药包扎。
见从舟背上冷汗直溢,嬴淮想喂他一口水,这才发现他已昏在榻上,口中鲜血一滴一滴顺着竹简淌落。
处理过伤口,嬴淮略微放心。但是次日清晨,梨花树上毕竟还是绽开第一朵梨花,纯白清雅、迎风窕窕。
嬴淮凝着那朵柔嫩小花,再望了望小园拱门,眼中潺潺泪下,似乎再也没有理由欺骗自己。往年,小令箭总会在花开之前就早早在莫梨亭中相候,从不让他空等一天。他知道那是因为她总是以他为尊,但她那时常玩笑着说,
“因为我最喜欢听、第一朵梨花绽开的声音。”
而今,她失约了,多年来第一次失约。嬴淮身形摇晃,扶着园墙向园门外走去,凉风萧瑟吹过,将周围一切涤荡成惨灰一色。
有人默默拉住他衣袖,是从舟。嬴淮喘得很急,胸中却愈发缺氧,他挥臂掳开从舟手指,眼神怔怔道,
“或许今年你来了,她只想见你一人……我不在这儿,她可能会早些回来…”
……
数日后,梨花盛开,芳满江边。虞从舟一人孤孤单单在亭中守候,守得住残息,守不到人迹。
日升日落,芳华易谢,等过几度星辰,已有朵朵梨花开始凋零。
看见柔白花瓣在风中分崩离析,虞从舟眼前惶然又是姜窈的身躯在马蹄之下顿时被生生撕裂的惨酷血景。那些花瓣随风扑面而来,仿佛竟像是窈儿满腔的血水泼淋在他身上。
他身体霎时瘫溃,向后倒了几步,被一株梨树撑住,胸中气血乱涌,嘴角潆出点点暗红。
梨树一震一晃之下,更多梨花静静飘下,再也没了生气、如血一般粘在他身上。
若梨花尽谢,窈儿就真的不会来了?虞从舟心中恍惚,视线掠过处,看见园外一片翠竹,忽然便起了念,每日将翠竹沿皮打削,削下近乎透明的薄薄圆片,每一片不过指甲大小,又用染料涂成白色,五片一合,制成梨花样子。幸好他雕玉的功夫极俊,削竹刻花亦可栩栩如生,只是那薄削的竹片常常割破他的手指,但那也好、血色染在‘梨花’芯上,恰似花蕊的红润。
从舟小心翼翼地将竹雕小花一朵朵黏于树枝上。春去夏至,这片梨花林竟然好像从未凋零,始终灿烂荼靡。
梨花不谢,她或许、某一天就会回来
……
直到夏尽秋临,从舟还是一天一天在莫梨园中枯守,甚至、只是等一个梦影。但每当日落,仍是只影空对,他又失了一天的希望,剩下更深更冷的哀绝。
夜晚宿在花房,夏花的淡香如星光般笼在他周身,他又想起她在悬崖底、嚼着一根草穗,笑得淡泊而又通透,“从舟哥哥,你知道吗,有一种花、只需要一点水汽蕴湿,便能存活下去… ”
他怎会不知,那是水边的迷迭香,带着“永恒怀念”的花意。
而她,是他的迷‘谍’香,缱绻迷雾、生死谍恋,他若还能闻见她的一点香气,即使无法再存活下去,亦无所谓。
他拭去泪,学着她释然一笑,天地间寂火燎燎,燃在他眼前如蜃景迢迢。
……
那晚狂风大作,秋意肆虐,从舟清晨起身时、才发现十株梨树上的竹片小花一夜之间全都被风吹零,淡粉愔愔地落了一地。
那一瞬间,他不知该作何想。原来,即使自欺欺人,也不得恩准、不被成全。
但竹花落尽,他才忽然看见,一枝梨树枝上竟缚着一段墨竹,墨竹通体透亮,内中卷藏着一卷锦扎,似是一封书信。
这是何人所留,又是何时之事?或许因为从前每朵梨花谢去时,他就雕一朵竹花替上,枝上总是繁花满溢,遮挡之下、他居然从未看见这卷书信。
他急忙取下,下意识间手指已难止颤抖。那锦扎微黄,似乎藏在枝上已有多年,而及至全部推延展开…
…那竟然、竟然是窈儿的笔迹!
“淮哥哥,见字如面。
“数月前曾于褒山历劫,那时深悔不曾与你细说道别……”
褒山?是她险些被李兑冻死在桦树林中那一回?这是窈儿数年前给哥哥留的信?!从舟自知不该往下再看,但此时任何一点窈儿的音讯都犹如枯海甘露、让他极难把持,他的目光难以自禁地沿着她的一笔一句游走下去。
“若他日,我不能再守这梨花之约,又恐连累你苦等焦虑,故留此信。当花尽落,而我尚未来,你应会见此锦扎缚于枝头。
“淮哥哥,若见此信,莫生悲戚,所谓‘梨花之期’,花有期、离有期,离尽繁花是归期。
“数年以来,我有一事欺瞒了淮哥哥,常令我寝食不安。生虽不能说,死则不相瞒。我自幼与家人失散,逾十数载,复得相认时,竟知我亦是秦人。因而我早已盟誓入了大秦死士营。只是既已为死士,则不可泄露身份。多年隐瞒,淮哥哥莫要怪我。
“自幼甘叔叔要我起誓,这一生要护你安全。我入死士营后,身不由己,不得再陪你左右,想来愧疚。所幸你已得秦王信任,而庙堂之高,我本也无能相帮。若我能在敌国潜伏、乱世相助,也是好的。
“家父姐姐相继过世之后,我受命伺伏于赵国虞卿身侧,不觉两年。其间悲喜挣扎,愿起缘灭,具难言表。淮哥哥曾说,若我心中牵挂一人,盼念倾扎,从无日无夜、到日日夜夜,则我已成年。
“我猜,我已成年。
“我并非不知、此心此情,不容于家国。只是心止虞卿、难抑情丝妄动。即使覆手紧压心头、这般不堪心思依旧从指缝间冒出根芽,结成孽花,就开在眼前,挥之不下。
“所幸,淮哥哥既见此信,一切应已杳然。乱念之罪已殇,愿此一命可偿。
“今生一程,我得伴淮哥哥左右、亦曾尝过痴爱奢味,并无遗憾。淮哥哥无须挂记,更无谓为我伤怀。来生再遇,小令箭再报恩于淮哥哥左右。”
绢至尽头,隐在竹管中,竹管上淡淡刻着两行字:
“花落不回,
“暖风宜归”
☆、105翛然放手
诀别书……窈儿竟然、多年前就曾给哥哥留下过诀别书…
原来她早就想好、即使消失于人世;也不会让哥哥知道她堕成死士是为救他所致,生前生后,她都不想让他伤感。
原来她早就爱他,他从前还问哥哥,窈儿究竟是否爱他一点、还是、只爱哥哥……但其实,她早就刻进心里、蚀入命中般的爱他。爱到自责自弃;忧惧都藏在心里,那时却得不到他的回应。
“花落不回;暖风宜归……”从舟又默默在心中重复了一遍。
喉咙涩涩的,眼眶却干干的;似乎很久以前就已经被泪水锈结。
他握着这一张薄绢,在十株梨树间彻夜静立,所有渺茫的冀望在这一刻全都化为青烟;如同早已逝去的梨花一般,再也没有影踪。
不知还能何去何从……王说过,他不能死、不能辜负姜窈的牺牲,哥哥也说过,他是嬴姓子弟,没有允许不准自绝。孑世独立,原来不是一种洒脱,而是一场束缚。
他看着手中锦扎,而今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应把窈儿的信送去给哥哥
……
终究还是离开了莫梨亭,虞从舟如幽灵般行在雪中,向咸阳而去。
那一日已入秦境,却在小酒馆里听见旁人议论,不久前平原君赵胜入秦、被秦王扣为人质,而相邦范雎已引七万兵马驻于秦赵边境,皆因当年判他受笞刑的魏国前相魏齐如今藏匿在赵境。
范相扬言,若不交出魏齐,便要向赵国宣战。平原君赵胜亦会永为囚质,不得还国。
虞从舟心绪微紧、思绪渐明,哥哥早就知道当年是他派人嫁祸于他,魏齐不过是个被他利用的卑劣小人,充当了一颗残杀忠良的棋子。如今哥哥以此为藉口,又怎会是为了复仇,应是为了吞夺赵城而来。
他心中矛盾丛生,明知自己是秦王后嗣,本当助哥哥远交近攻、吞并诸国,但脑海中怎么也抹不去离石、蔺祁城下三万赵军尸骨的血腥……罪孽感又深深袭来。
虞从舟摊开掌心,看着命纹弯曲分岔,又想起平原君总说他与他掌纹一样,所以小时候他们一起几经生死,平原君总是舍身相救,末了只笑说,“我不准你有事,你我命线一样,你莫连累了我。”
哥哥有仇,赵胜有痴……
而对他来说,窈儿已经不在人世,他早就心无可依,这一命已成多余,那么不如…
…不如换出平原君,不如替哥哥复仇。
其实他也不懂,少年时、游走于政局险恶之间,但他从来都是踌躇满志,后来、他官至上卿、也终于得偿夙愿与哥哥相认,为何他的人生反而满目疮痍…
他缓缓喝下最后一樽酒,眼前浮现出赵王和哥哥的脸。一个,是他自幼追随、誓愿生死守护的王,一个,是他错落三生、却注定血浓于血的兄。
他生命中挚爱的人一个一个都因他而死,世间仅剩的、他还看得见、触得到的,只有王、和淮。他不能再失去任何一个。
但秦赵对立,又怎么可能兼得?
他放下酒樽,握起剑,大步向门外走去。冷风扑面,他苍凉一笑,用笑容应和雪中冰寒
……
已是隆冬季节,赵王立于殿外,任雪飘掩全身。
赵王说不清是何心情。一年前的隆冬,从舟认下死罪、一心伏诛,之后几聚几散,从舟每次都更憔悴了形容,而如今,已是半年多未有音讯。
他本以为他或许入秦了,但前几日却收到虞从舟近卫送来的上卿之印,他竟仍旧在赵国、在邯郸……但不知为了什么,他只身去见了魏齐,又辞去卿印、执意以庶人身份送魏齐回魏国。
人都说、虞卿放弃高官厚禄、去营救魏国前朝相邦,只为成全赵国包纳百川、礼待文人的美名。但赵王明白,这是他一石二鸟之策。他救魏齐是虚、使魏齐离开赵境、以缓秦兵压境之困才是真。而今、因魏国信陵君不肯庇护魏齐、使其自尽于魏国,倒是解了秦兵攻赵的借口,也无人会怪赵人怕强凌弱,但是……
赵王皱了眉间,从舟这般做,岂非揽祸上身?魏齐是秦国相邦范雎的死仇,从舟救他还魏,秦人又怎会放过他?
他在雪中缓缓走着,回到清攸殿时,远远竟看到一道灰紫色的修长身影、静静跪立在殿门之外。
“从舟?!”赵王心弦铮响,疾步踏雪而过。从舟闻声蓦然回头,想要迎向赵王,又不敢立起身来。
赵王走近了,怔怔站在他面前,过去几百个日夜中想说的话反而说不出口,他颤着手指,轻轻拂去他肩上白雪,道了一声,“你受苦了……”
从舟叩了一礼,抬头看着王,道不明心中的眷恋与仰望,原来还是一如儿时。终得再见一面、他落落一笑。
他的浅笑,令赵王心中愈加酸梗,从舟往日那颠倒众生的双眸依旧耀人心扉,但他唇色灰白得犹如林中灰烬。
他的从舟,本像是彩虹中的一束光,却是什么、令他凝成寒溪上的一片冰?
赵王欲扶他起身,虞从舟避了避,指着一旁的一个木匣低首道,
“从舟僭越了… 未得王上之令、擅做了决定……魏齐已在魏国自尽、这是他的人头。王上可交与秦国范相,他‘旧仇’得报,应无理由再陈兵赵秦边境。”
“我知道,你特意把魏齐带离赵境,是为解我燃眉之忧。但又何必辞了卿印?”
雪花无声地融入二人发间,丝丝凉意浸衍入肤,凝作一阵短暂的沉寂。
“从舟愧对王上……早就不敢再领上卿之印。”
赵王看着他跪在面前数尺之远,顿时只觉千重山水早已将他们隔开天地两边,忍住多时的话语还是问出嘴边,
“你,真的是秦人?”
“王……”虞从舟身上一凛,双眼晃过一丝无措的灼痕。
“我查过虞太傅……他事秦多年,却辞官入赵…少年时我与你交善亲近,他反而严词斥你,之后愤而隐退,多年后竟还是自尽于家中……我猜想,他定是为了围护你的身世。”
听闻旧事重提,虞从舟难掩心中愧疚悲意,滴滴清泪在膝边雪层上融开淡淡水氲,“从舟死罪,隐瞒了王这么久……我不敢再骗王,我… 的确是秦人。”
“父母出身,不由人选;命运转折,非在掌控。即使你是秦人,我也知你曾经待我真心……我不怪你,你不是想瞒我,你只是说不出口。”
赵王语音淡泊,但视线略过,见他卷发散逸、仅是微束于肩后,并未簪着他多年前赠他的扁舟御桨簪,心中还是霎时落寞,
“只是… 从舟,若有一天,你我在战场上相遇,情势所迫、你可会取寡人性命?”
“从舟绝不会!”他急切坦述,一腔忠心分明从未变过,早已如海浪灌心、只恨无处可倾。
他抬眼、对上赵王深沉的眼神,那是悲是喜、是怜是惜,他忽然觉得看不清楚。乱世之中,信与不信,本就最难决断,他似乎忽然明白了赵王的深意,俯首对赵王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礼,伏在地上道,
“我答应过王,有朝一日、若我与王有敌对之嫌,必会自绝、以解君忧。是以当初、我才想要伏诛偿命、了断恩怨。后来王上给我机会、要我战死沙场,我… 我却违了旨意……请王处死从舟,以绝后患。”
赵王淡淡笑了笑,他的从舟还是像从前一样、决绝以示永不相负。他没有变过,他又何曾?
“我不会杀你。国家身份,你无法选择、我也无力改变。但你是我的知己,这是我选定的,亦不会改变。”
赵王伸出右手,示意从舟平身。恍然间二人仿佛又回到林间少年、殿中君臣。虞从舟不觉含泪而笑,握定他的手,半身的力气都托在赵王掌中。他摒力站起,那一刻缓慢得、仿佛这半生的信任都如数家珍般在脑海中掠过。
他与赵王平视一笑,风卷飞雪、拂起他的长发、亦化解了他些许的愧疚。
“平原君可有消息?如今魏齐自尽,秦人可已放他归赵?”念及赵胜,虞从舟又忧了眉宇,“秦国宣太后心狠手辣,曾幽禁楚王、诱杀义渠王,平原君怎会犯险入秦?”
“你数月没有音讯… 我猜你是秦人,所以三弟以为、你入秦去了。他心中烦闷,忍不住入秦去寻你。”
竟然又是为了他??虞从舟心中愧疚如云。赵胜痴念,他怎会全无感觉,只是过往难从,转而固封于心。怎料到还是拖累他至此…
“王上放心,我立刻入秦,定会保护平原君安然归赵。”
赵王握着他的手紧了紧,“但你私纵秦国范相的仇家,范相必不会放过你!”
范相… 虞从舟心中苦笑,若教王知道,数度领军攻赵、夺城屠军的范相、就是他的亲哥哥,王上可还会原谅他?
说好不骗不欺,但他真的开不了口,只是闪躲道,“王上… 不必担心,我…既然我本就是秦人,自有办法化解。”
赵王猜出他有难言之事,抿嘴一笑道,“命途多变,让你为难了。我… 我就不再令你添难了。我知道,你在秦国定是另有牵挂,这便去吧。不过我也知道,终有一日,你还是会回来的,对吗?”
赵王从袖中摸出那枚红玉卿印,揣在掌心,“所以这上卿印,我会一直替你留着。你何日回来,我便何日还你。”
虞从舟红了眼眶,答不出话来。来生再为君臣,只盼能同血同宗,再也不用离君远走、君亦不用与我伤别。
他伏在雪中,跪磕三声,终是转身离去,口中忍着一句“珍重”,却一刻也不敢再回头。
“从舟!”看他就要转出宫门,赵王捏着那卿印、极是不舍,踏雪追出几步。
“王… ”虞从舟定定转身,隔着天地空蒙、遥遥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