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珠娘子-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青看着更是暗暗点头,语气也亲切许多,翁婿之间很是融洽。
直到婢女来禀报,显王李密陪着顾明玉回来了,二人的脸色才有了些变化,顾青看了眼崔临,道:“走吧,咱们去迎一迎显王殿下。”
认真论起来,此时的顾家与崔家的关系,比起与显王府怕是要亲近许多了,此时朝中局势微妙,顾青与崔临对着李密难免要多思量几分。
好在李密依旧是耿直的性子,并不因为朝中局势就改变了态度,还是态度温和朴实,倒也不会冷场。只是三人都像是有默契一般,只字不提朝中的事,只是捡着军中的趣事和长安的风土人情来说。
顾明珠与毛氏却没有这样的担忧,顾明玉带了新制的宫花与衣裙来,三个人凑在一处挑得不亦乐乎,拿着各色宫花比划,换衣裙挑选着好不热闹,毛氏有了身孕,不方便换来换去,便笑着坐在一旁看着她们姐妹二人闹腾,时不时搭上句话,都是难得地轻松自在。
到用饭的时候,顾青留了李密与崔临在前院用饭,让顾元作陪,还让人开了坛玉梨春,一副要把酒言欢的样子,让毛氏与顾明珠姐妹松了口气,三人也欢欢喜喜在内院花厅里用了饭。
到了该回崔府的时辰了,毛氏扶着婢女的手将顾明珠送出府,满眼不舍:“明日我不能去送你了,你到了博陵就让人捎了信回来,也好教我放心。”
顾明珠看着毛氏殷切的目光,也是心中不舍,拉着她的手:“二婶多多保重,有什么事让人带信给我,待身子重了也让人与我说一说,我记挂着呢。”
毛氏连连点头,眼眶泛了红,别过脸去哽咽起来,这一走与之前有不一样,顾明珠嫁去博陵之后难得能够回长安了,她们相见也就难了。
顾明珠也不好过,只是担心毛氏的身子,低声劝慰道:“二婶母宽心,终究不过几日的路程,待过些时候我又回来看你们。”
顾明玉在旁看着,轻轻叹了口气,上前道:“二婶母放心吧,我会去送大姐姐的,你安心在府里安胎。”
毛氏声音哽咽,点头望着她们姐妹二人:“好,好。”
终究是离别,回崔府的路上顾明珠情绪有些低落,静静地靠在马车壁上想着心事,思量着日后自己去了博陵,将军府只有毛氏一个人打理了,而顾明玉要忙着宫中的事,太后与李密如今是这样的情形,后面还会有什么样的风波,只怕谁也不知道。
长安终究不是安稳之地,顾家之后会如何,谁也说不好,可她人在博陵,只怕也是难以
崔临察觉到了顾明珠的情绪,转过头望着她:“二婶母的身子可好?”
他猜不出顾明珠为了什么会在去了将军府回来之后,突然心情变得不好了,只能猜测着问道。
顾明珠弯了弯嘴角:“医官说脉息稳当,想来是好的。”
这倒是真的,毛氏怀了身子之后除了最初有些干呕倦乏,后来全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健步如飞能吃能睡,连医官都说难得。
崔临有些不明白了,他看着顾明珠微微蹙着的眉尖,忍不住开口问道:“可是有什么事?”
话一说出口,他不由地蹙了蹙眉,像是也觉得自己这句话有些唐突。
顾明珠也有些发怔,好一会才明白他是在关心自己,犹豫了一下才道:“只是想着日后远在博陵,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长安。”
看着她有些怅惘又不舍的神色,声音柔软了下来:“你若是日后想念长安,我们可以回来探望他们的。”
他又向顾明珠眨了眨眼:“何况七郎还在长安,有什么事他会让人加急送了消息回博陵的,他可不敢瞒着你。”
这举动在素来冷清的崔临做起来实在有些格格不入,可是却成功地逗笑了顾明珠,她抿着嘴低下头悄悄笑了起来,这样的崔临若是让崔奕小圆他们看见了,怕是要吓坏了,哪里还是那个冷口冷面的崔五郎。
崔临却是也轻笑了笑,看到顾明珠的笑容时,他眼中那一抹忧色已经散了。
马车忽然颠簸了一下,靠在马车壁上的顾明珠不由自主跟着摇晃了一下身子,崔临伸手将她揽进怀里,护着她不让磕碰上。
顾明珠坐稳了身子,便发现自己在崔临的怀里,姿势很有些不雅地趴着,手还放在他的胸前,很有些暧昧,让她不禁回想起这几日夜里他那温热宽厚的胸膛,亲热的肌肤,还有索求无度的精力。
她的脸突然红了,如同摸到了烧红滚烫的旺炭一般,忙不迭抽回了手,坐直了身子。
崔临瞥见了她脸上那抹未来得及消退的红霞,也坐直了身子,只是嘴角还是忍不住扬了起来。
只是回到崔府,崔临便去了前院,忙到了响了暮鼓才回来。
顾明珠回了院子换了家常的衣裙,思量了一下,带着阿碧去了崔大夫人的院子。
“回来了,”崔大夫人依旧是那副淡淡的神色,“没有多留一会吗?”
又问了问顾青与顾元夫妇的情形,语气不近也不远,让人捉摸不透她的心思。
顾明珠轻声应着,陪着她闲话几句,才开口道:“我有件事要请阿家帮我拿个主意。”
崔大夫人目光闪了闪:“你说。”
顾明珠笑容有些为难:“明日就要启程回博陵了,那些陪嫁过来的箱笼也要送过去,却又着实太多,人多手杂实在不是个简单的事,我身边的只有韩嬷嬷一个老成持重经过事的,只怕也难以顾全。”
“所以想求阿家能赏我个脸面,给我几个人手帮着打点打点。”
第537章 不一样的崔临
崔大夫人有些吃惊,只是看了眼顾明珠,见她坦然平静地望着自己,慢慢露出笑容来,微微颔首:“我让王嬷嬷过去帮着你打点。”
顾明珠笑着道谢。
崔大夫人留了她用饭,崔丞与崔临却都没有回来,婆媳二人简简单单地吃了,顾明珠便告辞回了自己的房里。
崔临到了暮鼓的时分才回来,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一进门就吩咐人准备热汤沐浴更衣。
顾明珠想着今日的事,脸上有几分不自在,笑着上前迎着他:“可要备点醒酒汤?”
崔临看了看她:“也好,你怕是不惯有酒味。”
顾明珠吩咐了紫鸳去准备,自己在榻席上坐下,将陪嫁的单子收拾好,放进小匣子里,吩咐阿碧收起来。
崔临梳洗了一番换了衣袍出来,精神奕奕地进了内间来,在榻席上坐下:“在忙什么?”
夫妻二人这样安静地对坐着说话还是第一次,前两日都忙着亲迎宴客的事,崔临回来都是要就寝了,顾明珠陡然还有些不习惯。
她倒也不隐瞒,笑着道:“是陪嫁的单子,明日要回博陵了,陪嫁也是要送过去,那许多箱笼零零总总,怕有什么疏漏,跟阿碧她们几个又对了一遍。”
崔临扬了扬眉,他也见过顾家和宫里送来的陪嫁单子,的确是十分丰厚,就连崔家这样的百年世家家底深厚的见了都惊讶,要把那么多箱笼运送去博陵的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不要我安排人帮着你?”崔临道,“七郎这几日都在长安,我让他带人帮你把这些押送过去?”
顾明珠却是笑着摇头:“不必劳动七郎了,你留他在长安必然还有别的安排,这些不过是些死物,让各处的铺面管事帮着押送了,走水路去涿郡,那边已经安排了马车等着了。”
她说着又狡黠地一笑:“我还请了救兵,阿娘答应了让王嬷嬷过来帮我打点。”
崔临看着她,烛光下她的脸光洁如玉熠熠生辉,笑容满是温暖,他不由地也笑了:“王嬷嬷是夫人身边最为得力的管事嬷嬷,素来精明能干,有她帮你能省不少事。”
顾明珠笑着点头,问起他博陵的事来。
“……老夫人已经回了安平,安平族里也都准备好了,我们回了博陵就去安平祭祖,也能认认亲。”他靠在凭几上,舒展了一下身子。
顾明珠想起了郑媛来,她如今也是崔家的媳妇,与自己算是妯娌了,只怕认亲的时候少不了要见面的,还真是有些戏剧。
还真不知道到时候是什么情形。·
烛光灼灼,一对璧人的对影透过窗纸映出来,如同窗外的夜色一般分外和谐。
到了就寝的时候,顾明珠已经让人铺了榻,卸了发钗换了衣裙,望着坐在窗边翻看书卷的崔临,脸上火辣辣的。
这几日上了榻的崔临都是热情似火,榻上极尽温柔缠绵,像一个毛头小子刚刚尝到甜味,带着点莽撞新奇又满满是欢喜地探索,倒是把顾明珠折腾得够呛,每日早起都是懒洋洋的,身子骨都是酥麻的。
顾明珠私下里腹诽着,崔临看着实在是个性情冷清的人,身边也没有亲近的婢女伺候,怎么也不像是会这样的。
她一想到崔临那温热的唇,在她耳边低低的呢喃声,身子便有些发烫,忙忙收拾心神,目光闪烁:“郎君,已经收拾好了。”
崔临放下手里的书卷,从容起身来,走到她身旁:“歇下吧。”
阿碧与小葵已经是有眼色的了,忙忙收拾妥当退了下去,紫鸳与红鸾也带着小婢从外间退了出去,阖上了房门。
顾明珠深吸一口气,上前替崔临解衣带,看着她那副视死如归的模样,崔临忍俊不禁,闷闷地笑了起来,伸手揽住了她:“我来吧。”
顾明珠却是记起了新婚那一夜他手把手教自己解开他的衣袍,覆上他滚烫的皮肤,一寸寸地攻城略地,让她溃不成军。
软榻上,崔临伸手搭在她细软的腰肢上,凑近她的耳边:“之后几日都要在路上,我怕是不好一直陪着你。”
顾明珠却因为他那一只手心猿意马,低声道:“无妨,我陪着阿娘……”
崔临笑了,笑声就在她耳边:“辛苦你了。”
手却贪恋着她温热细软的身体,探进了她的衣襟,向着深处而去。
顾明珠的身子发着颤,咬着唇瑟瑟靠在他的怀抱里,如这几日一样,连一点反抗的力气也没有了,只能任由他采撷。
在迷糊之中,她只有一个念头,明明她不是一个贪恋这些温柔的人,可为什么对着崔临便会缴械投降?
崔大夫人的房里,崔丞还未回来,崔大夫人坐在榻席上,贴身的婢女与嬷嬷陪在一旁。
“……她既然要你去帮着打点,你便尽心做,那些都是她的陪嫁,你只当是去帮衬的,不必事事来回我。”崔大夫人放下碗盏,与一旁的婢女道:“收下去吧,这酥酪甜的有些齁了。”
王嬷嬷却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宫中与将军府送来的陪嫁很是丰厚,只是四少夫人身边也有不少得力的人,婢实在是不敢擅自做主,若是有个什么差错……”
毕竟那是顾明珠的陪嫁,不是崔家的家财,若是真有什么闪失,也不是她一个嬷嬷能够受得起的。
崔大夫人却是一笑,摇了摇头:“你当她真是缺了人手,才来与我说的吗?”
“她是特意要我与了她人,也好能让我放心,那些陪嫁会稳稳当当送去博陵。”崔大夫人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抹欣赏之意,“看着年纪不大,行事倒是想得不差居然会想到这样的法子,倒算是两全。”
王嬷嬷这才明白过来,心里放了心,忙道:“是,必然打起精神来替四少夫人分忧。”
崔大夫人却是笑了笑:“她未必就要你真的出力,不过是要你出个名头罢了。”
一旁的黄嬷嬷倒是笑着道:“如此大夫人倒是能放心了。”
崔大夫人挑了挑眉,顾明珠虽然聪慧,心思性情也算是极为难得的稳重,面对崔家的复杂,却未必能够做到周全了,她还不能完全放下心来。
第538章 不一样的归宿
可是真到了第二日帮着张罗的时候,王嬷嬷发现自己是半点用处也没有,陪嫁的箱笼都已经被安排得妥妥当当,马车护卫也都早就准备好了,她不过是过去被请着坐下客客气气给她奉了茶,请她帮着对了对单子,又听着她们吩咐安排。
她到这个时候才明白崔大夫人话里的意思。
只是顾明珠也半点不慢待她,不仅亲自向她道了谢,还让阿碧陪着她一起,伺候茶水跟前跟后,很是给足了面子,她自然也是个识趣的,利利落落地帮了一整日才回去。
“……箱笼都不曾拆开,原样封好了送上了马车上去,跟车的也都是府里的护卫,都是五郎君手里的人。”王嬷嬷回去了,一五一十地与崔大夫人说着。
崔大夫人听说是崔临的人,沉吟一会才点头:“罢了,她能安排妥当就好。”
一家人启程回博陵,顾明玉亲自送到了北城门外,拉着顾明珠的手叮嘱不舍了许久,才依依惜别。
上了马车,崔临看着顾明珠微微泛红的眼眶,蹙眉柔声道:“可是舍不得长安?待过些时候,
我们再一道回长安来。”
顾明珠扯出一丝笑,摇了摇头:“无妨,我只是舍不得二婶与三妹妹。”
崔临却是看了她一眼,没有开口。
她没有提顾青,顾青也没有来送他们,看起来父女之间的关系如同当初他知道的一样,只是崔临却是记得前两日归宁的时候,顾青在书房里与自己说的话。
二人对弈之时,顾青落下一子,却是低低说出一句:“这些年她很是不容易,盼你能好好待她。”
声音轻得几不可闻,崔临却是脸色一正,望着顾青,只见他目光里满是挣扎与无奈:“博陵离长安千里之遥,她独自一人嫁过去,愿你好好待她。”
他说出第二个好好待她的时候,语气慎重恳切,像是在托付十分重要的事,让崔临心中一沉,认认真真地应承了下来:“岳父放心,明珠是我的妻子,我不会让她受委屈。”
这句话顾青倒是相信的,崔临的为人品行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他很满意,只是崔家却未必能如此,他还是难免心中沉甸甸地,只有希望顾明珠能够顺顺当当地过日子。
想到这里,崔临伸手握住了顾明珠放在膝上的手,包裹得满满当当:“你什么时候想回来,我就陪你回来。”
顾明珠听出了他满含的情意,心中那点郁郁慢慢也便消散了,含笑望着他。
此时的太极宫百福殿里的气氛却与这远行的马车里全然不同,已经是沉闷至极。
李裕阴沉沉坐在榻席上,案几上散乱着酒壶酒盏,杯盘狼藉一片不堪,他却赤红着眼瞪着那战战兢兢回话的小宦:“你说什么?崔临回了博陵了?”
小宦想着先前得到的吩咐,低声道:“是,崔家族长带着崔五郎君与崔家人回了博陵去了,零陵郡主同去了。”
顾明珠走了!
坐在一旁一直面无表情的顾明月慢慢抬起了头,盯着那小宦看了一眼,又很快低下头去。
顾明珠真的嫁去了崔家,嫁给了崔临!顾明月说不出心里什么感触,像是已经麻木了,那些像是离她很遥远的事了。
李裕却并不肯罢休,他愤怒之下狠狠将案几上的杯盏一股脑全部扫到地上,狠狠咒骂着:“崔家,崔家居然连世家的脸面都不顾了,居然连世家以外的女子都娶,也不怕毁了百年清誉。”
他越骂越气,愤愤然看向一旁默不出声的顾明月,盯着她那张苍白姣好的脸,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你怎么不说话?”
顾明月这才低声道:“殿下想听妾身说什么?”
语气依然柔顺,却是干巴巴地毫无生气。
李裕看着她那张毫无半点生气的脸,怒火更是上涌,咬牙切齿地道:“她不是你的姐姐吗?你不是顾家娘子吗?为什么半点用处也没有?!”
他要的是那个深得顾青看重,得太后器重,能够掌控局势胸有成竹的顾明珠,不是眼前这个无用的弃子!
顾明月却是脸色丝毫不变,淡淡道:“妾身是奉太后娘娘之命在殿下身边伺候,其余一概不知。”
她真的麻木了,刚入宫之时她还曾心存侥幸,李裕终究是太后嫡出的贤王,虽然被软禁在宫中,但太后始终未曾明下诏谕,兴许还是有转机的,她如今虽然被委屈地给贤王作侧妃,但说不定日后能够另有机缘,至少凭着她的聪慧,只要有一线生机,都能再一次如愿以偿。
可是进了百福殿,她才发现自己是异想天开。
殿前的宫门已经被牢牢看守起来,除了那一道厚重的宫门,别的出口都已经被封死,四下的林园也都被砍伐掉了,只有正殿中天井处留下了几盆花木。
殿中伺候的小宦与宫婢也很是不一样,口风极严,顾明月问了几句宫中的事,他们居然一个字都不回答,一径地沉默当差,分明是有人早就交代过了。
而李裕已经彻底变了模样,他被关在殿中太久,已经消磨了最初的意气与期盼,只剩下一片灰败,每日让小宦准备了酒菜,一个人吃得醉了就胡乱砸东西,然后醉醺醺倒在狼藉之中,浑然不知天日。
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坏,当初身为贤王意气风发之时,总是一副温文尔雅谦谦有礼的气度,如今却是阴晴不定,吃醉了更是时时打骂呵斥身边伺候的人,让宫婢与小宦都是惧怕不已,谁也不愿意近前去伺候。
顾明月来了之后,因着太后吩咐了让她留在李裕身边伺候,宫婢们便都躲开去,顾明月也没有法子,她不过是挂名的侧妃,在这百福殿里却是什么也不是,她只能忍气吞声上前伺候李裕,挨过好几次打骂,却也不过是寻常。
时日一久,她那颗不安分的心终于慢慢成了死灰,她知道了,自己怕是永远也别想再有出头之日了,顾明珠早就打算好了,才会把她送到这里,断绝了她最后的希望。
第539章 静水深流的崔府(第一更)
崔府挂着红,婢仆都是一身簇新的潞绸衣袍,精神奕奕地在府门前等着了,崔大夫人扶着黄嬷嬷的手下了马车,顾明珠已经快步上前在旁陪着了。
崔大夫人看了她一眼,却没有拒绝她伸过来的手,让她扶着自己往府里去。
顾明珠倒是不惊讶,以她对崔大夫人的了解,虽然是个别扭的性子,却是个护犊子的,不会在二夫人三夫人面前让她难看的。
果然,二夫人三夫人带着崔娉崔婷迎了出来的时候,大夫人的手紧了紧,握住了她的手,微微昂起头进了府里,与她们寒暄着。
二夫人袁氏笑颜如花,上前与大富人家见了礼,又一把扶住了给她行礼的顾明珠,笑眯眯地道:“郡主这一回可是要常住了。”
“怪不得上一回我一见郡主便觉得亲切,原来是自家人,真真是合了眼缘。”袁氏拉着顾明珠的手,转头与一旁的三夫人郑氏说着话,“这样好的容貌人品,终究是五郎有福气呀。”
那样亲热的语气有些夸张了,顾明珠上一回便觉得这位二夫人待她似乎有些不一样,这一回更是明显,只是她不知道为什么。
三夫人倒是憨厚地笑着,与大夫人和顾明珠道:“得了信便让人收拾妥当了,院子也都准备好了,一会大亲自去瞧瞧,可还满意。”
崔大夫人对着三夫人倒是亲热了些,笑着点头:“三弟妹吩咐的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晚些我让晚晴带人去瞧瞧就是了。”
崔娉崔婷姐妹二人这时候上前来,崔婷倒是如先前那样,带着点打量地看着这位新嫂嫂,虽然先前与顾明珠见过了,却终究身份不一样了。
崔娉却终究是年纪大些,上前笑着给顾明珠行礼,又亲亲热热地唤:“五嫂。”
顾明珠也笑着与她们见了礼。
这会子她们身后才缓缓走过来一位,海棠红的湘裙走出一片涟漪,脸上却是淡到没了半点颜色,到跟前才屈膝行礼:“大伯母,五……弟妹。”
是郑媛。
中间那一丝停顿极为短,若不是有心人都无法发现。
顾明珠自然也稳稳当当地与她笑着回了礼:“三嫂。”
她们自此就是妯娌了,都是崔家的媳妇,日后见面的时日还要多,顾明珠无奈地一笑,估摸着这会子郑媛看她也是满厌恶吧。
如她所想,郑媛向她笑得谦和有礼,目光却是掠过她扶着崔大夫人的手,抿嘴轻笑:“大伯母与五弟妹真是亲热,叫人好生羡慕。”
说得众人都看向顾明珠与崔大夫人,目光各有各的意思。
崔大夫人蹙了蹙眉,却是拍了拍顾明珠的手,露出淡然地笑容:“明珠很是细心,有她在的确是让我觉着很放心。”
郑媛的脸色不由地变了变,笑容也有些不自在,却还是上前在二夫人身后站住了,目光凌厉扫过顾明珠,笑得更是温婉,转头与身后那两位年轻的妇人道:“我们当嫂嫂的倒不及五弟妹了。”
那两位顾明珠上一回来时也见过,是二房里庶长子崔大郎崔源的夫人谢氏,还有三房里崔二郎崔达的夫人王氏,这时候也笑着上前来与崔大夫人和顾明珠见礼。
王氏与顾明珠年纪不相上下,是琅琊王氏的嫡女,她望了望顾明珠,又瞧了眼郑媛,目光闪动着:“五弟妹是新妇,难怪大伯母偏爱,咱们自然是不能比了。”
谢氏是陈郡谢家的旁支所出,素来说话行事不如王氏那般张扬,当着诸多长辈的面难免有些拘束,笑容有些单薄,和稀泥地道:“大伯母与五弟妹刚回来,咱们进去说话吧。”
说着,招呼着婢女给崔大夫人和顾明珠奉上茶汤。
众人坐下了,二夫人袁氏又眉眼飞扬地说起了过两日回安平族里的事:“老夫人前些时日就回去了,让阿宁跟着一道过去了,还吩咐了族里准备开祠堂,几位族老都请了,很是看重这门婚事呢。”
说到开祠堂,她嘴角的笑容更是漾开来,带着点得意地往向崔大夫人:“这可是族里的大事呢。”
大夫人却是眉眼也不动:“让阿家费心了,明日我便过去安平帮着操持打点。”
她看向三夫人郑氏:“府里的事还要劳烦三弟妹帮着分担,我让黄嬷嬷留下,有什么你吩咐她就是了。”
三夫人郑氏忙忙道:“大嫂这是哪里话,原本该是我们尽心的……”
二夫人袁氏听着,满不在乎地一笑:“三弟妹多费心,郎主与玮郎他们从魏州回来,我还得张罗着,回族里的事要紧,不能耽误了不是。”
崔大夫人眼中闪过一抹阴霾,又与她们说了几句话,才摆摆手:“散了吧,明珠也是刚进府,接着还有好几日忙碌,辛苦大家了。”
众人纷纷道着不敢,这才散了。
顾明珠陪着大夫人去了长房的世安苑坐了一会,大夫人虽然对她不像方才在众人面前那样的亲热,却也不为难她,交代了几句话,让她有事就使了人来问黄嬷嬷,便让她回院子去了。
崔临与顾明珠的院子是玉笙院,一直是崔临所住,院子宽大幽静,种满了梧桐树,翠华如盖亭亭而立,厢房不远还萦绕一潭碧水,和一处小巧的八角亭,再无别的装饰点缀,瞧起来倒是与崔临的喜好极为相称。
因为顾明珠新嫁进来,玉笙院摆了大红的百子莲,院子天井里的花架上蔷薇也开成了一片绯红的云彩,虽然不像长安贵府那样张红挂绿,却是更觉得一片喜气洋洋。
正堂与花厅里的摆设也是焕然一新,低调中是稳重,顾明珠在榻席上坐下,吩咐人唤了院子里管事的嬷嬷与大婢女来见一见,她刚嫁进府来,这院子里伺候的必然都是崔临身边的老人,或是大夫人赏过来的人,她自然是要见一见。
借着这当头,韩嬷嬷亲自接了小婢端上来的茶盏,上前来轻声道:“方才在内堂,只怕这府里不是那么简单,郡主还要多加上心才好。”
顾明珠轻轻挑了挑眉,抿了一口茶汤:“嬷嬷吩咐下去,让人悄悄去打探明白,这三房究竟有什么。”
崔家这样大的世家,崔府必然也不是那么简单,她不能瞎着眼坐在这里,任由人利用或摆布。
第540章 伺候的人(第二更)
玉笙院的婢仆看得出都是训练有素,不到片刻就已经齐齐整整等在花厅外了。
院里的管事高嬷嬷带着两个打扮体面的婢女给顾明珠行了礼,垂手立在一旁,等候顾明珠的吩咐。
“嬷嬷不必拘束,坐下说话吧。”顾明珠打量着高嬷嬷与那两个婢女,笑笑让小葵送了榻席给高嬷嬷。
高嬷嬷已经有些年纪,两鬓微微发白,但衣着整洁,发髻干净利落,说话得体又是有条有理,对玉笙院里的事随问随答,看得出是个能干的。
顾明珠没打算给她们什么下马威,也知道这些世家里的婢仆也是要脸面有性子的,乐得给她个体面,让她觉得自己还是看重她们这些在崔临身边伺候的老人。
只是高嬷嬷看来是个有眼力的,谢了顾明珠之后,并不敢拿大,请小葵收起了榻席,倒是端端正正踞坐在地上,一双手放在膝上绷直了身子听候吩咐。
顾明珠也不难为她,看向那边的两个婢女。
在长安崔临身边是没有婢女服侍的,都是小圆与大方几个小僮伺候,崔府的院子里有两个大婢女,顾明珠自然是有些留心的。
一身淡紫短襦石榴裙的是留香,她长相并不出众,只算得上是清秀,却是落落大方给顾明珠行了礼:“五少夫人安好。”
另一位穿着莲青束袖襦裙,双垂髻上半点首饰都没有,脂粉不施瞧着眉眼还是清丽动人,她低着头恭恭敬敬给顾明珠行了礼,头也不敢抬地立在一旁。
她是大夫人送的玉兰。
顾明珠看了她两眼,笑着道:“你们是在郎君身边伺候久了的,日后只要安安心心当差,不会亏待你们。”
高嬷嬷肃然起身,敛衽拜下:“是。”
留香与玉兰也忙跟着行礼称是。
顾明珠笑着点头,又与高嬷嬷说:“那是我从长安带来的管事嬷嬷韩嬷嬷,以后有什么事,两位嬷嬷商量着办吧。”
韩嬷嬷与高嬷嬷见了个平礼,高嬷嬷听说是顾明珠带来的嬷嬷,自然也不敢小看,客客气气与韩嬷嬷说了话,这才告辞退出去。
看着她们都退了出去,顾明珠才慢慢收了笑容,问起阿碧来:“涿州可带了消息来,那些箱笼可到了?”
阿碧点头:“都已经下了船,李管事亲自押送往博陵来了。”
她给顾明珠打着扇,却又有些犹豫,低声道:“郡主,你瞧这房里伺候的……”
来了崔府不比在郡主府,身边伺候的人怕是要新挑了,因为如今这院子的主人不止是顾明珠,还有崔临。
顾明珠挑了挑眉:“先不变吧,留香与玉兰打点郎君的事,你和小葵料理我这边的,还有红鸾与紫鸳就在外间和茶水上伺候吧。”
阿碧低声应着,却是有些担忧,毕竟一个院子有六个大婢女始终是不合适的,她们可都知道,就连崔大夫人的世安苑也只有四个大婢女,若是这样安排,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顾明珠轻笑一下:“无妨,这不是才进府吗,还不知道底细,那几个都是长者所赐,自然是只好先收着,再慢慢安排。”
她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