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珠娘子-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一会,她却分明感觉到那呼吸声平缓了下来,四下里一片安静。
她悄悄挪了挪身子,转过头看了看他。
借着青庐外投进微光,他的轮廓分明而坚毅,双眼轻轻闭着,呼吸均匀,分明是睡着了。
顾明珠心里一松,这才放松了身子,挪了挪摆了个舒服地姿势睡去了。
迷蒙睡去之前,她心里还暗暗感叹了一句,幸好崔临是个不挑剔睡觉安分容易的人,日后时间长了她应该也能慢慢习惯了。
只是睡着了的她没有看见,她呼吸轻柔下去之后,一直闭着眼的崔临缓缓睁开了眼,望着像小猫一样蜷缩着的她,嘴角的笑容慢慢漾开来,伸手将她揽进自己的怀里,再次闭上了眼。
青庐就在长安崔府精致茂盛的园子里,顾明珠一早是被叽叽喳喳鸟叫声给吵醒的。
她睁开眼,一看见透进来的晨光,吓得一个激灵坐了起来:“什么时候了?”
新妇一早是要拜舅姑的,还要亲自动手做羹汤才算是贤淑,她若是耽搁了时候,还不知道会让崔家的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阿碧带着婢女端着手巾铜盆与衣物进来了,轻笑着:“郡主,才寅时过半,时辰还早。”
顾明珠恍然想起来,转头望向一旁的榻上,空空如也,平整得不像是睡过人一般。
阿碧看出了她的疑问,笑着道:“郎君一早起来,已经去了前院了,说是看完密报便回来,与郡主一起去正堂拜舅姑。”
顾明珠心里一松,她还没有做好准备在一夜缠绵之后,与崔临这么快面对面。
前一夜她不知道怎么,睡着之后竟然滚到他怀里去了,直到翻身之时才感觉到他揽着自己,一只手还搭在她腰上,她僵直着身子好一会才侧了侧身再睡去。
第532章 拜舅姑
到顾明珠梳妆打扮停当,崔临才回来。
一身天青暗银缎面长袍,腰间坠着白玉魑纹佩,头上银冠葳蕤,俊美的脸上微微含着笑大步进来,目光灼灼望着顾明珠。
阿碧与小葵忙退到一旁,垂手恭立着。
顾明珠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起身来轻笑道:“郎君。”
崔临看着一身妇人装扮更显娇艳动人的她,笑着道:“咱们走吧。”
羹汤是早就准备好的,虽说规矩是新妇亲自下厨,可也不过是意思罢了,没有哪一府上的新妇是亲自动手做的,都是娇养的娘子,自然是婢仆帮着做好,新妇端过去全了这么个规矩。
内堂里,崔丞与崔大夫人高坐在上席,长安崔氏的人都陪着坐在一旁,挤挤攘攘也是一堂。
顾明珠跟着崔临进去,行礼拜下。
崔丞倒是一如既往,温和地笑着点了点头,说了几句夫妻和睦开枝散叶的话,便接过顾明珠奉上的羹汤吃了一口,放在了一旁。
崔大夫人却是仔仔细细看了顾明珠好一会,才伸手接过羹汤,语调淡淡地:“府里规矩重,日后若有什么不明白的,还是谨慎仔细地好。”
这话听起来没有什么,但顾明珠心里却是一紧,大夫人的态度有些不一样了,先前看起来分明是已经接纳了,可是如今却为何有了变化?可是发生了什么?
她自然面上是不露半点,笑着应着:“是,日后有不明白地,便去请教阿娘。”
态度十分恭敬。
崔大夫人脸色和缓了些,吃了一口羹汤才放下了。
长安崔家的人就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都是笑着与顾明珠认了亲,客客气气的没有别的话说。
拜舅姑如此顺利,顾明珠心里却是清楚,这只是在长安,等回了博陵才是真正的认亲礼,那时候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她起身退到一旁,跟着崔临在一旁的榻席上坐下了。
崔丞看了看崔大夫人,崔大夫人吩咐婢女端了一个漆木大盘出来,望着顾明珠:“你刚嫁进崔家,这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收下吧。”
是认亲礼,顾明珠也就不推辞,大大方方地让人收下了。
崔丞与崔临又闲话了几句,才含笑开口:“明日你们还要入宫谢恩,就先回去吧,待三日归宁之后,便动身回博陵吧。”
崔临与顾明珠齐齐应了是,崔丞便起身来,崔大夫人也与他一起起身往外走去,崔临与顾明珠送了他们出去,这才一起回了自己的院子。
崔临还要去前院处理事情,顾明珠自己留在了院子里。
出了新婚之夜,他们就不用住在青庐里了,顾明珠回了院子里,唤了韩嬷嬷说话。
听说归宁之后就要出发去博陵,韩嬷嬷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么急,可是顾明珠的陪嫁那许多,要统统运去博陵那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顾明珠倒是早有准备,与韩嬷嬷道:“无妨的,长安这边的铺子上早已做了准备,让李管事带着马车过来,将箱笼都送去洛阳,洛阳那边已经准备了船只等着了,会送到涿郡,那里也安排人接了。”
她说着,有蹙了蹙眉:“只是这事怕是要与郎君说一说。”
虽然是她的陪嫁,崔家人却是能看到的,没必要引起些不必要的误会。
韩嬷嬷点头应着:“那婢这就去安排。”
顾明珠想了想,道:“船行的事不必与他们说了。”
船行、矿井与私兵是她的保命手段,虽然与崔临不像当初与李裕那样,但顾明珠始终还是有所保留,她实在是怕了,害怕付出所有之后又有一日会落到被赶出去凄凄惨惨的地步。
顾明珠这边商量着怎么搬运陪嫁,崔大夫人的房里也是气氛低沉。
崔大夫人坐在榻席上,脸色沉沉的,手边放着一盏茶汤,却是半点都没有动。
一旁的宋嬷嬷看着,也知道她的心事,轻声劝道:“……难得五郎君喜欢,如今也算是皆大欢喜,夫人还是……”
崔大夫人叹气:“若不是他那样喜欢,如今怎么也不会是这样一门婚事。”
宋嬷嬷心里却是一笑,嘴里说着不满意,却是在五郎去族里求老夫人点头允准的时候,夫人还是忍不住悄悄回了族里,帮着在老夫人跟前说了不少话,又对顾明珠的事格外上心。
宋嬷嬷替她换了一盏茶汤:“如今得了宫里的赐婚,五郎君也是欢喜,夫人还是宽宽心。”
崔大夫人苦笑着摇头:“我只怕他是一时糊涂,为了这门婚事他是费尽心思,不惜去老夫人和各位族老跟前求情,还亲自入宫求亲,他那样骄傲的人,都肯为了这门亲事低头,我如何能够不答应他,可是,可是他连……”
她终究没说下去,只是连连叹气。
宋嬷嬷低声道:“郎主就不曾开口?”
崔大夫人闭着眼摇头:“他的性子你不知道吗?这些年来都是一副端正公平的,说是各房都是嫡支子弟,不分长幼。”
“可是,可是难道要我就这么看着五郎他……”她摇了摇头,叹气连连。
宋嬷嬷自来在崔大夫人身边伺候,也知道她心里的心结:“必然还有法子的,夫人莫急。”
她转了话题:“郡主虽然是贵府出身,行事说话却瞧着颇有进退,夫人也能放心许多。”
说起顾明珠,崔大夫人的神色有些复杂,她皱了皱眉,又舒展开去:“瞧着倒是个不错的,只是不知道去了博陵,对着那些能不能应付得住。”
“毕竟咱们不比那寻常人家,她嫁过去也算是宗妇了,那一大摊子事若是打理不明白,只怕族里还是会不答应的。”
这门婚事眼下看着是定了,但不稳定的因素太多,崔家暂时与太后结盟了,可若是日后起了变故,朝中局势有了变化,崔临与顾明珠还能这样安安生生度日吗?就算是眼下,要当崔家的宗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崔大夫人并不觉得顾明珠能够做得好。
她想到这里,也只能深深叹了口气,满脸担忧与郁郁。
第533章 不可示人的秘密
新婚的第二日要入宫谢恩,顾明珠再不敢贪睡,早早起了身。
换上郡主的装束,顾明珠带着阿碧出了府来,崔临已经在门前了,马车也已经等着了。
看见崔临,顾明珠的脸还是忍不住红了红,不自在地上前去:“郎君久候了,我们动身吧。”
崔临见她面如桃花,神色很有些不自然,自然是知道为了什么,露出些笑容来:“走吧。”
看见他的笑容,顾明珠更是脸上烧热,忙忙低头进了马车去,不敢再多看他一眼,心里却是有些埋怨,前一夜里又是好一番折腾,到了夜里还让人准备热汤沐浴,阿碧与小葵伺候她更衣的时候脸都还是臊得厉害,折腾了好久才睡。
早上阿碧与小葵进来伺候,脸上带着笑容,她都看着心虚,何况到这会子她眼皮子还打架呢。
只是这种埋怨也不是当真的,倒有些甜蜜地嗔怪。
入了宫到了太极殿,崔临去了正殿见显王,顾明珠去了东阁觐见太后。
太极殿东阁与先帝在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太后如今已经常住在这里,殿阁里多了许多屏风摆件,靠窗的榻席上也多了几张大迎枕,案几上多了只青玉花斛,里面插着一枝开得正好的木槿,给原本威严的殿阁添了几分温柔。
顾明珠进去,给太后行礼拜下,坐在榻席上看着奏章的太后笑了起来:“起来,起来,过来让我瞧一瞧。”
顾明珠有些羞赧地走上前去,太后拉着她的手上下看了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气色不错,看来崔家会疼人。”
一旁的徐司言笑了起来,端了茶汤送到顾明珠的案几上:“太后娘娘唤了朱女官到跟前细细问了,听说崔家办得热热闹闹的,这才放了心。”
顾明珠屈了屈膝:“让娘娘挂心了。”
太后松开她的手,让她在榻席上坐下,笑眯眯地问起来:“崔五郎如何?待你可算好?”
顾明珠一时面红耳赤,声如蚊呐:“好,好的……”
那副模样与往日里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模样大为不同,引得太后与徐司言大笑起来,太后更是连连点头:“算他识趣,得了明珠就该好好爱惜着。”
正说着话,外边宫婢禀报:“显王殿下与显王妃觐见。”
太后脸上的笑容却是淡了许多,挑了挑眉坐在榻席上:“他们怎么来了?难道不知道我在见郡主?”
顾明珠忙起身来,向着太后屈了屈膝:“殿下与娘娘必然还有要事要说,我先告退了。”
太后却是道:“不忙,我还有话要与你说,你过两日就要去博陵,难得再回来。”
她指了指殿中那一张屏风:“也不必麻烦了,你就在屏风后等一等吧。”
顾明珠不敢违背,转身到屏风后坐下了。
显王李密与顾明玉进来给太后行了礼坐下:“母后身子可好些了?太医署可拿了方子,吃着可大好了?”
顾明珠心里一时惊讶,太后竟然病了?可是方才见她精神奕奕,说话也不见有什么不妥。
只听太后语气淡淡地道:“让你们挂心了,不是什么大病,太医院说是气郁于心,让日后不可动气。”
李密的语气满是恳切:“是儿臣的不是,让母亲为了朝中之事动气,还伤了身子。”
“母亲为了朝中之事费心费力,一心为大唐天下,儿臣却是为此伤了母亲的心,都是儿臣之错,母亲若有气只怪责罚,只求莫要气坏了自己的身子,”李密的话字字恳切,满是真情意,“母亲若是有什么不好,儿子万死难辞。”
顾明珠听到这里也明白了,只怕是太后与显王在朝政之上意见不合,太后因此还气得“病倒”了,显王李密这是来负荆请罪的。
一旁的顾明玉也帮着道:“娘娘的身子要紧,殿下那日回府便一直懊恼不已,后悔自己心直口快,竟然让娘娘动了怒,埋怨自己糊涂了,这几日也不曾安心,今日特意让我跟着一道过来,求娘娘恕了他。”
他们夫妻语气都是真真切切,满是愧悔之意。
顾明珠最是知道太后的性子,若是真遇见强硬的有心计的,只怕是半步不会让,反倒是这样的,怕是要心软。
果然,太后沉默了一会,语气柔软许多:“你们也不必如此,先帝驾崩,圣人又是病得不起,我也是没有法子,不能不替他们守着这天下,可我终究是妇人,年岁也长了,难保不会有疏失的,你也是想替我提个醒。”
这已经是给了显王台阶下,只要他肯接了这个话,将这一页翻过去不提便过去了。
可是让人们大吃一惊的是,显王倒像是真把这话听进去了,竟然赞同道:“母亲英明,朝中事物众多,处理朝政费心费力,母后如今正是清闲自在含饴弄孙的时候,若再让母亲为朝中的事操心,便是儿臣的不孝,何况这天下终究是阴阳乾坤分明,母亲为这些费心,那些无知的平庶却是……”
显王的话顾明珠没有听完,心里已经咯噔一声,心叫不好。
果然,太后没想到显王会如此说,气得笑了起来:“原来这还是你一片孝心,怕我费心,所以盼着我日后就安生待在宫中,不要再妨碍你们对吗?”
这话说的很重,却没想到李密闷闷地道:“母亲,自古阴阳分明乾坤清明,朝中之事终究该由阁臣商议之后廷议决定,当初先帝驾崩之前也是如此决定的,还请母亲体谅我一片为母亲打算的心思,莫要再动气。”
太后呵呵冷笑起来:“果然是个有孝心的,只是你打算让我如何做?是要我去嘉寿殿送佛念经,从此不要再过问朝事可是?”
顾明玉听出了母子之间的剑拔弩张,忙忙劝道:“太后娘娘明鉴,殿下并非是……”
李密却是打断了她的话,毫不退让地与太后道:“请母后交出玉玺,在内宫安心颐养天年,儿臣必然不敢辜负母亲的教养。”
顾明珠的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没想到今日入宫谢恩竟然会成了这般情形,这些宫中不可示人的秘密就这样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太后与显王母子不合,这样的消息传出去只怕朝中又会是一番动荡!
第534章 太后的贺礼
显王与太后的对话很是不愉快,东阁里的气氛很是僵持,母子都没有开口,只剩下尴尬的沉默。
还是顾明玉开口缓解了气氛:“娘娘,昨日尚宫局把秋衣的料子和样式都送来了,我是个没眼力的,瞧不出好歹来,一会让她们端来请娘娘过目可好?”
太后终于再开口:“罢了,你拿主意就是了,横竖往年都是有定例的,照着办便不会错。”
声音却还是僵硬的。
兴许是顾明玉给显王递了眼色,显王也无奈地起身:“母亲好生养着,儿臣先告退了,明日再来给母亲请安。”
太后冷冷哼了一声便不再开口。
顾明玉在一旁忙道:“我留下来陪娘娘说说话。”
太后却也拒绝了:“不必了,我乏了,你们回去吧。”
顾明玉只得起身告退。
等到他们都走了,顾明珠才跟着徐司言出了屏风来。
太后脸上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笑容,只有一脸疲倦:“你都听到了?”
她也不等顾明珠回答,便苦笑一声:“我以为我病着,他过来也该是问安的,怎么也不会再提那句话。”
“没想到他全然不顾,还是听了那些人的唆使摆布,逼着我交出玉玺来。”太后说着闭了闭眼,满脸愤怒。
顾明珠一时不知该如何说,只能上前低声劝慰:“娘娘,显王殿下性子耿直,素来是赤子之心,并无别的意思,您千万别往心里去,慢慢与他说吧。”
她说着又低声道:“当初娘娘病着,显王殿下也是不管不顾前来问安,也不曾在意先帝的不满。”
她说着轻笑一下:“不然怕也不能得个倔三郎的名头了不是吗?”
太后的脸色和缓了许多,叹口气道:“我何尝不知道他是错听了别人的话,只是心寒呀!”
“先帝驾崩,他两个兄弟又是这样,只留下我与他母子两个撑着这天下了,偏偏他不但不与我亲近,反倒听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浑话!”
她说着又气愤起来,愤然起身来:“说什么妇人当政祸乱天下,说什么阴阳颠倒乾坤不明,难道当年先帝病重我帮着处置朝政有什么错吗?这天下又有了什么动乱灾劫?”
她盯着顾明珠,眼中阴沉愤怒:“难道只因为我是妇人便是十恶不赦了吗?”
她说完,愤然又坐下,许久才摆摆手:“你是我身边出去的,便是被你知道了也无妨,只是徒增笑柄罢了。”
顾明珠心里却不认为这是凑巧,她屈了屈膝:“娘娘多爱惜身子,莫要往心里去。”
太后喟然一叹:“只怕我愿意作罢,那群人还不肯答应,显王终究年轻,又不曾知道这里面的各种凶险残酷,难免会听他们唆摆,我便是有心教他,只怕也……”
“郑家与卢家已经是插手了,崔家就是想要置身事外也不能了。”太后望着她,“若是崔家还想这样只求自保,那只怕要不了多久世家的格局也会改变,他们未必还能在博陵安然度日。”
顾明珠低下头,她猜对了,只怕今日这一出是太后有意让她看见的,为的就是要她转告并劝说崔家。
她面沉如水,却还是恭恭敬敬屈膝:“太后娘娘说的是。”
太后也知道她才嫁到崔家,许多事怕也还不能拿主意,她点点头:“你是个通透的,不必我多说也知道,怨不得顾青最看重的还是你。”
顾明珠心里一沉,也知道太后提起顾青的意思,紧抿着嘴不再开口。
太后又与她闲话几句,才笑着道:“我也不多留你了,你还是新妇,怕是夫婿与公婆还看着的,莫要回去晚了。”
顾明珠拜下去要道别,太后却又叹道:“只是你终究在我身边这许久,对我尽心尽力,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回长安,我心里也着实舍不得。”
她说着又是叹了口气,顾明珠心中终究还是有些不好受,这许多时日来她在太后身边,虽然说是无奈的选择,却也真是相互依存,面对宫中风云变幻不定的局势,说是君臣之份,却也有如盟友一般。
到这一刻真要分别,她心里对太后也有不舍和钦佩,这世上怕是没有哪个女子能坚强如太后,也没有谁能出色如太后一般了。
看着她脸色流露出的难过不舍,太后的笑容里也多了几分明亮,唤了徐司言来:“把我的贺礼拿过来吧。”
顾明珠一时不解,太后不是已经赏了许多陪嫁,现在却又是要给什么贺礼?
徐司言端上来的却是一道明黄的凤诏,展开来念道:“……赐蠡县为封邑,领郡王俸百金。”
居然是封邑!顾明珠愣住了,许久说不出话来,她万万没想到,太后居然将蠡县赐给她作封邑,让她领郡王俸禄。
如此一来她不再是一个空有头衔的郡主了,而是有实实在在封邑的宗室,而且蠡县就在博陵,与崔家族里的安平相邻,这也是在为她撑脸面,让崔家人不敢小瞧于她。
她望着太后的笑容,终究是心中一酸拜下去:“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让宫婢扶她起来:“你伺候我的情分我记着的,何况我与宣阳也有故旧,就当我替她尽一尽心吧。”
顾明珠接了诏,这才告辞带着阿碧乘了马车出去,封邑是大事,还要礼部与户部交接,在户部留档交割,再制了印玺与诏文送去与顾明珠,还要费不少时间。
只是顾明珠却是难掩欢喜,对于这许多世颠沛流离的她来说,能够有一处封邑便是一份安心,就算是前方是绝路,终于也有可以退避之处了。
她的马车刚出宫,就看见银冠玉面的崔临等在宫门外了,看样子是等了有一会了。
顾明珠不由地惊讶,他竟然没有先走,反倒在这里一直等着自己。
她忙让马车近前去,撩开帘子歉意地道:“郎君久候了,怎么不先回府去?”
崔临看着她淡淡一笑:“一道来的,怎么也该一道回去,我也是刚出宫来。”没有半点不耐。
顾明珠这才放下心来,笑着道:“那便一道回去吧。”
崔临上了马车与她同乘,让小圆牵了马跟着。
小圆看着那放下的帘子,撇撇嘴,心里道郎君又扯谎了,他们都等了大半个时辰了,偏偏他还说刚出宫,而且现在郎君扯谎都能面不红心不慌了,真是越来越不一样了!
第535章 误会与愧疚(第一更)
新婚三日回门,顾明珠早早醒了,吩咐阿碧与小葵伺候更衣梳洗,怕耽误了回顾家的时间。
崔临依旧是一大早便起身了,顾明珠醒过来的时候便不曾见到他,她已经开始渐渐了解了,崔临其实是个很自律的人,每晚都是亥时一刻钟睡下,卯时便起身,绝不会早一刻晚一刻,就如同他处事一般严谨。
顾明珠没见到他,前一晚他也没有提起今日归宁的事,倒是一直在前院忙着,到了很晚才回来歇下,她只能先吩咐阿碧与小葵:“去准备准备,我们回将军府去。”
阿碧愣了一下:“只是郎君他……”
顾明珠想到明日就要启程回博陵,只怕崔临还有许多事要安排,未必能有空用去大半日的功夫陪她回顾家,她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当初李裕从未陪她回过顾家,只有朝中有事才会请了顾青去贤王府说话。
她摇了摇头:“只管去吧。”
她还是习惯凡是不依赖于人。
崔临在早饭前从前院回来,看见的便是已经收拾妥当的顾明珠,还有准备好了的婢仆们,他有些疑惑,望向顾明珠。
顾明珠倒是笑了笑:“今日是归宁,郎君怕是有许多事,就送了我到将军府便可,也能不耽误正事。”
她说得很是坦然:“若是归宁之日你不随我一道过去,只怕会教他们担心。”
崔临却是蹙了蹙眉,神色像是有些不虞,开口道:“走吧,先去用早饭。”
没说好还是不好。
顾明珠也便不提,随他去了崔丞与崔大夫人的荷园。
摆了早饭,顾明珠给崔大夫人布菜,被她拦住了,语气依旧是淡淡地:“不必了,一会你们还要回将军府去,安生用饭吧。”
顾明珠依言坐下来,这几日崔大夫人都没让她伺候用饭,虽然看着对她还是不亲热,但也并不难说话。
一家人沉默地用了饭,崔丞去了前院,崔大夫人与崔临、顾明珠用了茶汤,才缓缓开口:“带去与亲家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顾明珠一愣,正要开口,却听一旁的崔临道:“都备好了,母亲放心。”
崔大夫人看了一眼一旁有些愣怔的顾明珠,点了点头:“既然这样,你们便过去吧。”
又转头与顾明珠道:“明日就要动身回博陵,若是那边府里留你,你们多留一会也无妨。”
顾明珠一时惊讶,道了谢跟着崔临出了门。
到夫妻两上了马车,崔临才望着她:“今日我没什么事,你若有什么便让人吩咐小圆告诉我,我陪岳父说说话。”
他没打算走,要留在将军府里?
顾明珠不由地心里有些心虚,有些讪讪,她错怪崔临了,原来他早已经安排妥当了,还是她小气了。
“郎君要留在府里用饭吗?我与二婶说,让厨里准备汤浴绣丸。”顾明珠吐了吐舌头,轻声问道。
崔临看着她那副带着点堆满笑容的脸,水汪汪的眼眸中带着点巴巴的讨好和忐忑,与往日里明艳沉稳的她大为不一样,他原本有些冷的脸色,终究软了下来,闷闷道:“只有汤浴绣丸?”
顾明珠心里顿时踏实了,看着崔临那有些郁闷的俊脸,忙忙点头:“还有许多,厨里的黄婆子手艺很是不错。”
崔临轻声叹了口气,伸手握了握她的手,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顾明珠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她知道是自己的太过小心提防,即便是与崔临,她都忍不住还是会悄悄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只因为不想会有一日再落到一无所有的地步。
就像一个受过重伤的人,不论遇见什么,都会本能地退一步想要保护自己,怕再把毫无防备的一面展露在别人面前一般。
原本这种本能保护着顾明珠一路走来,可是在此刻,她却有些后悔不安。
顾元与毛氏带着婢仆在府门前迎着她们,看着崔临与顾明珠一对玉人一般下了马车来,笑得合不拢嘴:“快请五郎与郡主入府。”
毛氏拉着顾明珠的手更是笑着上下打量:“好,好……”
顾明珠红了脸,崔临倒是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地与顾元和毛氏行礼:“二叔父,二婶母。”
顾元好些时日不出去与人吃酒作乐,每日只是在府里与铺子上帮着打理庶务,人也发福了几分,肉团团的脸上堆满了笑:“五郎快进府,大兄在书房里。”
崔临笑着与他一起去了前院书房见顾青。
毛氏这才拉着顾明珠往府里去:“一会三娘子就回来,也要留在府里用饭,说是要好好说说话。”
顾明珠看着已经有些显怀的她,笑着点头。
只是坐下来之后看着崔家送来的礼物单子,毛氏直咂舌:“……这也太过厚重了吧!”
给顾青的是岭南名酿云溪博罗,送给毛氏的是一对高丽的百年野山参和两块整银狐肷大毛料子,给顾元的是一块珍品峡州明月茶饼和一只青玉
别的毛氏不知道,只是那一对百年野山参她却是知道的,先前罗氏换走的正是一对高丽野山参,能让她铤而走险的自然不是什么寻常之物,可是崔家送来的礼物就有这么一对,实在是教她咂舌。
更别说整的银狐肷大毛料子,更是难得。
她放下那单子,摇头笑道:“看来崔家很是看重你呢。”
回门礼也是婆家对新妇的认可,崔家送来的礼物这样丰厚,对顾明珠自然很是重视,这让毛氏很是松了口气,先前还担心崔家因为世家的身份,对顾明珠难免会有些芥蒂,现在总算是放心了。
顾明珠也没想到崔家准备的回门礼这样丰厚,想起先前来时崔大夫人与崔临的对话,看来这是崔临亲自让人准备的。
他连顾青与顾元的喜好都打听了,送了顾青陈酿美酒,送了顾元珍品茶饼,分明是早有准备。
可她先前还误会了他。
顾明珠心里再一次泛起浓浓的愧疚,打算好了一会回去的路上一定要给他赔个不是。
第536章 归宁(第二更)
比起顾明珠的愧疚来,顾青却是十分满意。
崔临正在书房里陪着他下棋闲话。
顾青并不擅长下棋,只能算得上是粗通,却能跟崔临下了一个多时辰,你来我往竟然旗鼓相当,分明是崔临有意让着他。
他可不傻,自己一个臭棋篓子,崔临却是世家郎君,书画棋术必然是上佳的,怎么也不会与他不相上下的。
顾青不由地露了点笑容,看来崔临很是看重与顾家的关系。
他一边落子,一边与崔临看似闲闲说着话,问起崔家的事来,崔临却也能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半点犹豫,语气坦率。
顾青看着更是暗暗点头,语气也亲切许多,翁婿之间很是融洽。
直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