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珠娘子-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消息的其他府邸也都各有心情,但大都是对这门婚事满是嫉妒和羡慕,毕竟这样由皇家赐婚嫁去世家这数十年来可是头一例,何况还是人中龙凤的崔五郎亲自去求的,更是想也不敢想。
赐婚诏谕下了之后,崔家家主崔丞带着崔临入宫谢恩,言辞之间都是对这门婚事的满意和感激,这倒是让太后很是吃惊,她看了一眼崔临,笑容破有些意味深长了。
那一日崔临独自一人入宫求亲,她便思量着必然是崔家对这门婚事是不答应的,毕竟世家不与外族婚嫁的规矩森严,也算来重清誉,顾明珠就算嫁过去,世家也不会因此与顾家有什么太多结交,何况顾家不止一个女儿,还有顾明玉,顾青不会不思量的,如此倒也免了不少担忧。
而她之所以松口答应这门婚事,也是因为崔临,他开出来的条件让太后不能不答应,毕竟用一门婚事能够换来这么多,她没理由不答应。
只是今日看来,崔丞倒像也十分满意这门婚事,这倒是奇怪了。
也让她不能不更深思一番。
这些时日朝中看起来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太后提出的让淮南官吏富贾开私仓赈济灾民的打算被显王与诸位大臣给否了,显王还是提出要户部出赈灾粮,不够之处再挪用部分军粮送去淮南,让太后大为震怒。
而更有密报送到了太后手里,郑家与卢家的旁支子弟竟有几人已经投效显王府,如此一来朝中局势便有些变化了,原本是太后亲手扶持上来的显王,如今却是支持起那些儒家道统,也不肯听从太后之意,还有了两大世家的支持,如虎添翼。
太后越发烦闷,也知道此时,剩下的崔家与袁家的支持便极为重要,若是几大世家都支持显王,那即便日后圣人殡天,显王登位,她这个太后也只能被赶回内宫,将手中的权势尽数交出,任人宰割了。
她还不能任由这样的事发生!
看了看一脸谦虚恭敬的崔丞与平静而坐的崔临,太后挑了挑眉,或许这门婚事也是个不错的契机。
第519章 担忧的事
顾明珠的婚事激起了不小的波浪,贵府与世家的联姻是数十年都没有的,何况这一次是太后最看重的零陵郡主,一时间在长安激起千层浪。
只是崔临实在太过优秀,世家的身份也过于炙热,即便是零陵郡主,也还是教人猜测,不少人以为是太后主动赐婚,为的就是要笼络崔家。
毕竟这时候的郑家与卢家已经极力支持显王,并上奏请太后交出玉玺,由显王执掌朝政。
也有人猜测,是崔家主动向太后提起的婚事,为的是要与郑、卢两家对抗,需要得到太后的支持。
各种流言揣测满天飞,还有不少夫人登将军府的门,旁敲侧击想从毛氏那里打听出来些许消息,以此揣测出太后的心意。
只是毛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打起精神应付着一波又一波前来道贺的人,一时忙得不可开交,顾元担心她的身子,也帮着出来打点,倒不像从前那样不务正事了。
饶是这样,为了帮着打点,连顾明玉也回府来了,帮着一起操持,也是脚不沾地。
可是这件事的正角儿顾明珠却是闲闲地在千秋殿里,与安平公主对弈,有一搭没一搭地下着棋。
安平公主放下一枚黑子,抬头看着顾明珠,看她捏着一枚棋子怔怔出神,偏偏嘴角有一抹清浅的笑容,这样的顾明珠她可从来没有见过。
“嗯哼……”安平公主轻轻咳嗽了一声,“明珠,该你了。”
顾明珠猛然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走神了,忙忙掩饰着自己的心虚,低下头放下棋子,抿了抿嘴:“这一局我怕是要认输了……”
安平公主忍不住笑了起来:“方才便一直心不在焉,依看我你哪里还有心思下棋,只怕这会子都已经不知道飞到哪一处去了。”
顾明珠不由地红了脸,收拾起棋局来:“你又胡说,我不过是想着别的事,哪里有什么。”
安平公主这些时日以来一直未曾露过笑脸,这会子却是笑得畅快:“我还没说是什么事,你怎么就知道我说什么。”
她看着脸红到耳根的顾明珠,用团扇掩着嘴笑着:“这几日瞧见你都是这样,还真是有趣。”
顾明珠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忽然又笑了起来:“听闻太后娘娘让庄王妃寻访人才出色的郎君呢,说不定就是……”
安平公主闹了个大红脸,却又很快敛去了笑容,低声道:“莫要提这个。”
她也听到了消息,这些时日太后虽然忙于政务,对她的婚事却也是上了心,让庄王妃在勋贵与贵府中四下打听,想要替她挑一个出色的驸马,只是她心里却是不知为何始终觉得难过。
她当然知道太后是一心为她,可是想到躺在病榻上就已经被太后安排好后事的圣人,还被囚禁在百福殿的贤王,不知为何她便觉得心里凉飕飕的,像是失去了最初的依靠与安慰感。
她也知道身为公主,婚事从来不由得自己选,历来公主的婚事便是国事,她也早就已经接受这样的命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这一刻却是忍不住心酸,更是忍不住想起除夕那一夜,那个站在自己身边的身影,仿佛就在昨日,却很快只能湮没在回忆里了。
顾明珠看她心绪不佳,收了笑轻声道:“这是怎么了,你若是有什么心思,不如与我说一说。”
安平公主苦涩地一笑,摇了摇头。
只是此时别人却没有顾明珠的清闲,太后很是看重崔临与顾明珠这桩婚事,将婚事交给了礼部与尚宫局,礼部打点婚礼仪程,尚宫局却是替顾明珠准备嫁妆。
吉日定在九月初八,这也是太后挑的,是说秋高气爽,顾明珠一路去博陵也能顺顺当当的。
其实顾明珠心里明白,太后是怕圣人的身子撑不住,若是真的国丧,只怕婚事要被耽搁了,而太后此时对这桩婚事却是寄予不小的希望,自然是越快越好。
只是如此一来,时间便不多了,要准备的东西却还很多,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来。
崔家看起来也十分上心,按照礼部安排的时日交换了庚帖,再送去合婚自然都是千好万好,用红绸包裹了庚帖送到宗祠里供着。
顾家更是张罗了起来,虽然宫中赏赐了陪嫁,尚宫局样样都安排妥当了,但是顾青还是让毛氏将府里的两处庄子折了现,要给顾明珠置办上好的头面衣料做陪嫁。
可是纵然如此,贵府里还是有不少人不看好这一桩婚事,尤其是府里有待嫁娘子的,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情,眼看着就要是小定了,崔家还真能认真对待吗?
历来小定礼上男方家眷都要给准新妇梳头簪钗,若是真的满意的,来的都会是男方得脸的女眷,可是崔家远在博陵,而崔氏一族对于这一门亲事的态度也让人看不明白,他们真能认认真真对待这一门亲事,会给顾明珠体面吗?
于是七月十六小定的日子,将军府的宾客多到令人咂舌,长安城的贵府都来道贺了,连宗室里都惊动了,庄王妃与端王妃都亲自来府上观礼,还带着自己的长媳,这样郑重的对待,只有在宗室的婚事上见过,顾明珠的婚事却也让她们如此重视。
只是没有人会觉得惊讶,因为比起宗室,太后的态度才叫人惊讶。
郡主的婚事虽然大都是赐婚,但小定礼都是娘家准备的,太后却是命徐司言来帮着打点,更是赏赐了不少物件添彩。
只是这些只能让宾客们觉着太后的看重,却依旧无法打消对于崔家态度的疑虑,人人都抱着等着瞧的心思,倒要看看会如何。
顾明珠坐在榻席上,阿碧小心地替她绾了发髻,簪上七宝累丝步摇,整理好衣裙,仔细看了又看,这才退到一旁。
小葵忙碌地唤着小婢端了披帛上来,又替顾明珠系上腰佩襟步,笑盈盈地道:“今日外边可是格外热闹,都是来贺小定的,听说府里都忙不过来,还让人出去定了好几桌席面呢。”
阿碧抿嘴笑了笑,却没有她那样的欢喜,忍不住轻叹一口气:“还不知道一会崔家会是哪一位来行小定礼……”
连她们也都在担忧,一会的崔家会是什么情形。
第520章 小定
看着满是担忧的身边人,顾明珠倒是从容如常,到榻席上坐下:“时候还早,小定礼要晚些才能送来,还是先歇一歇吧。”
她说着,倒是毫不顾忌自己今日是准新妇的身份,歪在凭几上,信手翻起案几上摆着书卷来,倒是自得其乐。
这几本都是崔临让人给她送来的,知道她这些时日必然是被拘着哪里也去不了,怕她烦闷,特意寻了闲游杂记给她解闷的,她还真是喜欢。
把阿碧与小葵看得直摇头,苦笑着:“郡主,今日可是小定礼。”
顾明珠拈起一颗蜜渍梅子放在嘴里,酸甜的滋味让她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吐了吐舌头,才笑眯眯地道:“我知道呀,一会我就坐好了让她们好好看。”
全然没把崔家会是谁来下小定礼的事当回事,就好像那是无关紧要的事一样。
阿碧与小葵叹口气,只好退下去安排别的事,一会有那么多宾客过来观礼,还有许多要打点的事。
在前院众多人的猜测下,崔家的人按着吉时到了。
崔家的马车停在了府门前,下来数位婢仆上前撩开帘子,从马车里扶出来一位女眷,簇拥着向着将军府进去。
宾客们得了通报,顿时都打起了精神来,翘首以盼地朝着堂外张望着,毕竟人人都好奇,崔家究竟会是谁来下小定,已经有不少人知道崔家旁支在长安开了府,所以也都猜测到了,崔氏一族没有得脸的女眷在长安,只怕来的会是那位旁支的当家夫人。
嫉妒的人暗暗撇了嘴,心里嘲笑着,虽然也是世家的夫人,旁支与嫡支可是天差地别,零陵郡主就是再品貌出众再荣耀无限,却也是不得婆家看重的,有了这么件事她们心里总算平衡一些了,不然有了零陵郡主这一门婚事珠玉在前,之后长安这些娘子定下什么样的婚事都是黯然失色的。
婢女已经快步进来通禀:“崔夫人到了。”
内堂里的诸位夫人娘子都起身来,虽然来的是崔家旁支的夫人,却是代表崔家的长辈来下小定,谁也不敢拿大,也就客客气气地见礼。
直到那位崔夫人踏进内堂来,淡然却不失礼数地与诸位夫人回礼的时候,女眷们才惊愕地愣住了。
崔氏旁支到长安也有些时日了,当家的崔二夫人许氏与勋贵府上也时常走动,不少夫人娘子都识得她。
可是眼前这位却不是崔二夫人,气度更是端庄雍容,言谈举止都让人心生敬畏,她是谁?
还是坐在上席的庄王妃认了出来,她先前入宫时在太后跟前曾经与崔大夫人曾见过一面,眼前这位不就是那位崔氏当家主母崔大夫人。
她惊讶地起身来:“竟然是大夫人亲自来了。”
众人一片哗然,崔大夫人不是还在博陵?怎么会赶了过来下小定?
难道是为了与顾家的婚事才赶过来的?
崔大夫人迎着一众吃惊的目光,微微笑着,与匆忙上前来的毛氏见礼:“吉时已到,还请夫人引我去行小定礼,再来谢过诸位的厚爱。”
毛氏瞪大眼看着眼前的崔大夫人,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夫人请随我来……”
这位崔大夫人先前并不是个容易亲近的,现在却是态度平和,没有半点骄矜,教人心生好感。
她亲自陪着崔大夫人往落英院里去,因为小定礼是要在娘家行礼,顾明珠便暂时住在这里。
那些夫人们自然是不肯错过这样的时候,也都起身离席前去观礼。
“是崔大夫人,崔大夫人亲自来了……”
小葵得了通禀欢喜不尽,忙忙吩咐婢女们撩开帘子摆下榻席,自己快步进了房来,喜滋滋地与顾明珠道:“郡主,崔家来下定的是崔大夫人,她从博陵赶来长安了。”
一旁一直提着心的阿碧顿时松了口气,笑容满面地念念有词:“这可真是再好没有了,如此一来也不会再有什么闲话了。”
这些时日虽然宫中与府里没有人敢当面说什么,但是背地里却难免猜测,毕竟崔家不是寻常人家,是百年世家之首,历来不娶世家以外的女眷。
顾明珠看着她们两个那副欢喜的模样,嘴角也弯起一抹笑容:“好了好了,去吩咐人准备好吧,她们怕是要过来了。”
毛氏陪着崔大夫人进来,看着明**人的顾明珠,崔大夫人的脸色有些复杂,片刻之后还是笑着向她颔首:“郡主。”
顾明珠从容行礼:“大夫人。”
毛氏与顾明玉在一旁,看着已经等着观礼的夫人们,笑道:“吉时就要到了。”
崔大夫人带来的婢女端来了定礼,漆木大盘上盖着大红锦缎,看不见下面是什么,让一众夫人们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瞧,倒要看看崔家会拿出什么样的定礼来。
婢女揭开了锦缎,定礼终于展露在别人面前。
是一整套赤金累丝羊脂玉的头面,十二支精雕细琢嵌白玉的花钗,两对金丝白玉珠步摇,数把雕刻着出水莲花的梳篦,还有项链臂钏腰佩一样也不少,花纹古朴简洁,一看便知道是珍藏多年的珍品,最为难得的是那一件件的首饰居然都是一块块莹润无暇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
这着实让观礼的人都不由地抽了口冷气。
要知道一块上好的羊脂玉都是千金难求,寻常人家便是得了也是用作传家之宝,怎么舍得用来作为首饰头面,如此大手笔怕也只有世家才能做到。
可是崔家居然用这样贵重的首饰作为下定之物,足以见对顾明珠的看重,看来大家都想错了。
崔家居然对这桩婚事是满意的?!
众人的目光从那小定礼上转到了崔大夫人的脸上,有些不敢相信,看来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是真的,这门婚事真是崔家去求来的,这实在是教她们心情复杂。
崔大夫人却是没有理会那些吃惊的打量的目光,而是伸手接过那一套头面,小心翼翼地替顾明珠簪在发髻上,贴心地整理好她脸颊边的流苏,看着容颜如同羊脂白玉一般光洁的顾明珠,柔和地道:“芝兰茂盛,琴瑟和美。”
顾明珠柔顺地举手及额,大礼拜下:“敬诺。”
第521章 夏夜的心事
崔大夫人的到来让将军府更是热闹了,前来观礼道贺的人们不管是真心,还是怀着打探之意都是给顾家捧了场,让这一场小定礼热闹非常,以至于长安城里都议论着这一场婚事。
将军府也因此忙得不可开交,毛氏身子终究不能久累,顾明玉便替她张罗打点,一直忙到天色擦黑快要响暮鼓的时候,她才与顾明珠作别,带着人匆匆忙忙赶回了显王府。
“宫中可有让人带了话来?”顾明玉现在还要打理六宫之事,难得有清闲的时候,今日去了将军府,便吩咐了宫中若有事就送来显王府。
小菊上前替她解了腰佩荷包,又端了青饮来:“不曾有人来,倒是殿下……”
她咬了咬唇,悄悄打量了一下顾明玉的脸色:“今日早早下了朝,去将军府道了贺就回来了。”
顾明玉听着这话,却是眉眼也不抬:“梨香院可让人收拾好了?”
从顾明月被送去了柳曲的庄子上后,顾明玉便吩咐了人将王府偏院给收拾出来,家具物件都照着侧妃的规制打造,虽然她没有明说,但王府上下都猜到了,只怕顾明玉是要替李密纳侧妃了。
小菊这几个身边人不是没劝过,只是顾明玉像是打定了主意,并不肯作罢。
而这几日李密下了朝,也是日日往内院来,留在正院里用饭,与顾明玉商量宫中之事,凭谁都能看出来,他心里是内疚了,为了先前顾明月的事,只是他性子素来端方,不会小意讨人欢喜,便用了这种最为笨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歉意。
只是顾明玉却没有了从前的热情,他来便淡淡地对着,不来也不曾开口问过,小菊几人冷眼看着,倒像是冷了心了,更是觉得着急。
这一回,果然又是这样。
小菊心里暗暗叹气,只得道:“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还未挑好人……”
顾明玉不由商量地道:“明日都挑好了送过去,再让人请了冰人来。”
看她很是坚定,小菊不敢再劝,答应着下去了。
到了晚间,李密又回了正院。
顾明玉吩咐人去备了饭,自己默默坐在一旁,并不主动开口与李密说话。
李密用了一碗鲜汤奶白的白龙臛,又用了几块风茄儿,舒坦地吐出一口气,笑着与顾明玉道:“今日的小定礼还真是热闹,连母后都使了人来帮着照应。”
顾明玉低垂着眼,低声嗯了一声:“来了不少人。”
李密望着她:“二夫人身子不便,倒是让你受累了。”
语气里带着关心。
只是顾明玉依旧不为所动:“多谢殿下挂怀。”
她放下了手里的饼饵,慢慢坐直身子:“大姐姐婚期紧,过不了多少时日就是添箱,我思量着……”
李密听她肯主动开口跟自己商量事情,顿时脸色松了松,忙道:“你安排就是了,明日让人开了库房挑几件满意的送过去。”
顾明玉却是冷冷淡淡:“多谢殿下,还是不必了,我这里还有不少合适的,我打发人挑了自己送过去就是了。”
李密一时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好一会才皱了皱眉:“你决定就是了。”
顾明玉这才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又开口:“明日打发人去请冰人来,不知殿下有什么……”
她话还没说完,李密却已经皱紧了眉头站起身来,脸色阴沉地难看,盯着她好一会才开口:“不必了,前院还有事,我先去处理。”
再也不与她说一句话,闷闷地出去了。
小菊几人吓得不敢开口,缩着脖子站在一旁,看着他出去了,才苦着脸上来劝:“……王妃这又是何苦,殿下怕是没有那个意思。”
顾明玉吩咐人收拾了碗筷,面无表情:“殿下不能分心,我不能不思量周全,纳侧妃为殿下开枝散叶也是我该做的。”
这话说的很是冠冕堂皇,然而里面有多少赌气的成分怕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初夏的月色却是不解人意,一弯月牙半挂在柳梢头,照见了顾明玉的心酸,也照见了顾明珠的“惊喜”。
或许说是惊吓更贴切。
回了郡主府的顾明珠刚刚沐浴完,洗去了一身的疲惫,刚刚擦干的长发也懒得绾起,索性让小葵替自己用缎带束作一束垂在身后,一身家常的襦裳石榴裙,在园子里散了一会步,最后在莲池边的秋千上坐下了。
晚风徐徐,月牙儿在柳树枝头若隐若现,顾明珠含笑听着小葵说着小定礼上的事,说到汉阳郡王府的二夫人听说崔大夫人亲自来下定时,脸色变得很是不好看,还早早找了由头告辞去了的时候,她也忍不住笑了笑。
“……由得她们去想吧,这世上人心复杂,自然会有各种说法,难不成还能一个一个去拦着。”顾明珠看着有些愤愤的小葵,笑着摇头道。
到此时,她已不在意旁人怎么说,日子都是自己过的,不是替别人过的,别人口中的好歹又与她有什么相干,不过是拂耳而过的清风罢了。
阿碧也一旁道:“郡主说得极是,要紧的是把眼下过好,旁人如何无关紧要,何必为了她们那起子心思动气。”
顾明珠笑容畅快,银铃般的声音打破夏夜的寂静:“好了好了,别为了这些坏了我们乘凉的兴致……”
话音未落,却听身后有人道:“为了什么要坏了兴致?”
声音低沉带有磁性,却难掩语气里的笑意,竟然是个男子的声音。
顾明珠吃惊地回头,却看见崔临一身素白大袖长袍拂开垂柳大步过来,清俊的脸上含着笑,眼眸闪亮望着她。
她倒是真的吓了一跳,说不出是惊还是喜,忙忙从秋千上下来:“你,你怎么来了?”
他们如今是定了婚约的未婚夫妻,照着规矩是不能见面的,可他就这样来了,而且不知为何婢女不曾通禀。
崔临看她手足无措的样子,更是忍不住露出笑容来,却是促狭地指了指身后的院墙:“从这里来的,不然怕是见不到你。”
他居然翻墙进来的?!顾明珠目瞪口呆望着崔临,这还是那个风姿不凡的佼佼儿郎崔五郎吗?
第522章 不一样的崔临
崔临看着瞪大眼吃惊地看着他的顾明珠,她微微张开的嘴唇娇艳地如同初初绽放的花朵,卸去了心防的她此刻表情有些呆萌,更像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了,他的笑容不由地更深了。
直到发现了崔临脸上的笑容,顾明珠才回过神来,顿时脸上大红,忙忙转开脸去,咬着唇:“你,你怎么来了……”
不是不让见面吗,却是翻墙来见她。
难不成有什么急事?她脸上的火热褪了些,冷静又回来了,抬眼望着他:“可是有什么急事?”
崔临却是笑着向着秋千下的榻席上走过去,点点头:“有事。”
顾明珠黑白分明的眼眸望着他:“什么事,你这样着急过来,必然是很紧要的事。”
崔临却是笑望着她,眼神温柔如水:“见你。”
只这两个字,仿佛是夏夜里微醺的风,吹得顾明珠的心顿时乱了,原本已经消退的火热又爬上脸颊,眼神里也都是慌乱,她不曾想到崔临那样冷清的人,却会说出这样热烈的话语。
可他依旧是风姿凛凛俊秀出尘地立在那里,只是专注的眼神让人心折。
“可,可你怎么……”顾明珠有些结巴,感觉到那目光的炙热,不安中满是欢喜,不敢看他,“怎么会翻墙进来?”
崔临看出了她的不自在和羞涩,笑着看了看四下的景色,不急着就开口。
顾明珠慢慢平复了心情,吩咐阿碧端了青饮上来送到崔临跟前,自己在秋千上坐下:“大夫人在离庄?”
崔大夫人的出现让顾明珠也吃了一惊,虽然崔临让她放心,她也相信崔临一定会安排妥当,但她真的没有想到崔大夫人会亲自来为她下定礼。
崔临颔首:“离庄更为清静。”
却是一句也没有提是如何说服崔家接受这门婚事,又说服太后允准赐婚,对于他用来交换的条件更是只字不提。
顾明珠望着他,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甜蜜感动又有些不安,摆摆手让阿碧几人退到一旁,才开口问道:“那一日你与太后说了什么?”
她没有扭扭捏捏,坦然开口相问。
崔临看着她,看清楚了她眼中不加掩饰的担忧。
“陈留王叛乱一事是卢家所为。”崔临没有回答她,却说起了看似不相干的一件事来,“卢家已经将卢钧那一支交给了大理寺。”
顾明珠并不惊讶,陈留王叛乱的事太后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过,倒是蹙了蹙眉:“只是卢家旁支?”
崔临摇了摇头:“郑家与卢家连同朝中不少大臣进言显王殿下,请求太后将玉玺交与显王与阁臣,朝事由阁臣议后奏请显王决断。”
顾明珠已经听说了,她脸色淡了下来:“他们是要太后交出监国之权。”
“郑家进言显王,不可再有吕氏乱国之事,大唐乃是李氏天下,袁氏掌权久矣,对朝政掌控越深越为祸端。”
崔临的话让顾明珠的心一动,望定他:“显王信了?”
崔临也知道顾明珠担心的是什么,叹口气:“马元济任了安南节度使,过不了几日就要离开长安上任去了。”
顾明珠的脸色变了变,沉默了。
马元济是后党的中坚,自太后还是中宫之时,马元济就忠心耿耿,为今日的局面立下汗马功劳,太后也没有亏待他,让他位居一品,几乎可以与顾、郭二人比肩,也是他在先帝病危之时力撑太后,才能保住局面。
可是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被显王送去了安南,虽然是一方大员节度使,可是谁也不难看出,显王只怕是要对后党动手了。
崔临看着她:“我答应太后,崔家不会坐视这样的局面。”
这就是代价?
顾明珠有些迷糊,虽然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她却隐约觉得,太后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就答应了,虽然太后的确需要世家的支持,可是眼下的局势也不难看出,即便没有这门婚事,崔家不会坐视郑家与卢家坐大,借拥戴显王的机会,想要壮大势力,崔家在这件事上毫无益处,即便追随郑、卢两家,却也只是拾人牙慧了。
所以,太后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就答应了崔临的求亲。
只是崔临不肯说,顾明珠只得咽下疑问。
崔临倒是笑得很是轻松:“这些时日还有许多事要处置,只怕不能时时在胡同口等你了,只能想法子来见你一面。”
胡同口……
顾明珠原本已经恢复常态的脸上又烧热起来,她想起了崔临的马车常常在胡同口停着,像是不经意地与她遇见,便会陪她同行。
她从前只当是凑巧,却也难免有些怀疑,为什么次次都能这么凑巧,可是到这一刻崔临挑明说了,她再也不能装糊涂了。
看着崔临带着点坏笑的脸,顾明珠一时哭笑不得,崔临这副模样只怕也没什么人见过了,谁能想得到,名扬天下的崔家五郎居然私下里还有这样的一面。
可是这一面只有她看到了,顾明珠的心里软软的,如同这夏夜里的风。
夜色深了,崔临起身来:“你有什么事,使了人去西市铺子里,会有人递了消息给我的。”
他来一趟,大概也是想要跟自己说几句话,叮嘱上几句吧。
顾明珠抿着嘴,低头轻声道:“你却要如何出去?”
她唤了阿碧过来:“让人开了侧门,送了郎君出去吧。”
已经入夜了,崔临若是坦然从正门进出,实在是太过打眼,虽然不怕别人说什么,却还是会有所不便。
只是崔临笑着道:“不必了,我原路返回便是了。”
原路返回就是……翻墙?
顾明珠惊愕地望着他,上下打量着:“方才你真的是翻墙过来的?”
可是他衣袍雪白,毫无半点狼狈的痕迹,实在看不出是翻墙进来的,脸上也是云淡风轻的从容,也很难想象他会做这样的事。
崔临笑着:“无妨,你放心。”他向外走了几步,才又道:“西院墙有几处颇为低矮,还是让人修葺一番才好。”
顾明珠一时看着他的背影愣了愣,好一会才哭笑不得地吩咐了阿碧,第二日让人去修葺。
第523章 以德报怨
深宫不知岁月,高高的宫墙隔断了长安城的繁华,也隔断了外面的消息,只有那一枝从墙外探进来的金合欢长得极好。
贤王李裕坐在百福殿的回廊下,抬着头望着那一角瓦蓝瓦蓝的天空,痴痴怔怔目光呆滞,连婢女端上来的青饮都不曾伸手去接。
若是见过他的人此时再看见他,只怕会吓一跳,此时的李裕已经与从前判若两人了。
他身上依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