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话[榜推]-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湘娟扫过众人。微眯了一下眼睛,问马家一个还算本分的婆子道:“人都来齐了?各房的主事、各院的姨娘……”
婆子看了一下,道:“都来齐了。”
陈湘娟扬了扬头,“现在开始,我要说一下马家后宅的新规矩。迎春院乃是大老爷、大太太的屋子,大太太已经不是马府的当家主母了。现在打理内宅的是我与闹春院的小太太,小太太掌管大厨房、花木房、杂库房。而我打理大库房、账房、绣房。
从明日开始,大老爷的几房姨娘每月领例一两五钱,未满十三岁的爷、小姐一律领一两银子的月例。”
有人议论了起来,来的除了各房的新管事,便是侍妾姨娘们。
最得宠的七姨娘大声道:“大奶奶,我们几个以前都是领二两银子的月例。”
“改成一两五钱的月例,你是嫌少吗?若是嫌少,你自个跟大老爷讨去,这马府是什么情况,你们比谁都清楚。我和大爷愿意养活你们这些吃闲饭的,你们一个个不知感激,就会添乱。
我大奶奶可以禀报大老爷,就说七姨娘想攀高枝,那我便成全了她,叫了人牙来,另行高价转买就是。”
七姨娘本想争取,没想陈湘娟张狂得连句好话都没有,直接就说要把她给转买了。
她可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要照顾,她才不要离开这里。
“姨娘屋里的大丫头,月领六百纹银子,粗使丫头、跑腿小厮一律降为四百纹银子。姨娘、庶弟、庶妹们,多是几人住一处院子,每个姨娘只能有一名服侍下人,庶弟们只能留一个服侍书僮兼小厮,庶妹们每人只配一名服侍丫头,每院另配两个粗使丫头、一个跑腿小厮。庶弟、庶妹的服侍下人月领六百纹。
记住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若是下人犯错,扣其主子一半月例,严重者,扣主子一月甚至半年月例;另,相对的,要是主子犯错,也扣服侍之人的月例。
从今儿开始,每院会另配一个管事婆子,管事婆子的任务是每日按时把定例饭食领回各院,再安排各院打扫、诸事。管事婆子领每月一两银子的月例,若是院中的粗使丫头、跑腿小厮犯过,便罚其月例。
马府的情况,各位早有耳闻,这次各房核查账簿,都有些什么,大家心下也都清楚。
我答应大家,待以后日子好过起来,会给大家增加月例,对于一些表现好、尽忠职守的下人,我也会另有奖赏。
从即日起,大厨房每日晨食两样羹粥,三样小菜,备有包子、馒头,再一人配一个鸡蛋;午食是二荤三素再一样汤,备有米饭;晚食是一荤两素一样汤和米饭。要是有人不想在大厨房处,请你自行掏银子在各院小厨房里吃。”
马庭妻看着四下,轻声道:“大嫂,你说了姨娘、庶弟、庶妹们的月例,那我们的呢?”
“你们的?”陈湘娟含着笑。
邓氏却先开口了,“二奶奶怎说这话,如今是我们在供养全府上下,二奶奶也是嫡媳奶奶,是不是也该学学大奶奶,拿自己的嫁妆银子出来养家?”
其间一个穿茧绸的十三四岁小姑娘走出来,愤然道:“大嫂既可以给他们发月例,为什么不给我们发?昔日母亲与二嫂也曾养过家……那时可是给大……小娘也发过月例的。”
邓氏这会子只作没听见,用手捋着头发,又摸了一下头那支红瑚的发钗。
她现在虽是平妻,打扮比马夫人还要富贵三分。
马夫人贴多少东西在养家上,她们不过是新回来的,就敢说这样的话。
“为什么?”陈湘娟反问着,“二奶奶也有嫁妆,照着规矩她住在马府、吃在马府,这是不是该交一份供奉银子?”
二爷娶妻纳妾,那是他的事,没道理让她这个做大嫂的给他养妾?
哪怕是几两银子的月例,对于嫡次女的五小姐来说,那可都是一笔进项,她都已经很久没添置新裳,很久没上街了,就连去参加赏花宴都不敢去,就怕被别人给比下去。
陈湘娟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与大爷成亲,是我婆母与翁爹张罗的婚事。”
马夫人说过不会打理他们的婚事,最终也真没管。她这话的意思再是明显不过:我不会管给你们银子花,你们自己想法子。
陈湘娟又道:“听江南的百姓们议论,你大姐因为欠了孙家八千两银子就做了填房,五小姐,该好好学学《女德》。”
这是在提醒,也是在要胁五小姐,别以为你是嫡女,弄个不好,就与你那大姐一样,也是个出嫁后被人欺负的主。
五小姐一脸俏脸涨得通红,过往仗着她的出身,没少欺负其他的庶出兄弟和妹妹,这会儿他们都在用讥笑的眼睛看着她。
她咬了咬唇,垂首紧握着拳头:“母亲与二嫂是有嫁妆上的田庄生活,可我……总不能没个月例。”
这传出去,她还要不要颜面。
陈湘娟道:“有啊,你的月例找大太太与二奶奶要,迎春院那边我可不会管的,大太太是嫁妆丰厚的,也不屑来抢我这个做儿媳妇的,再说了,我也有自己的嫡亲婆母要孝敬,二奶奶也自会孝敬她的嫡亲婆母,哪需要我多此一举。”
马庭妻气得不轻,“这么说,大嫂是不打算管我们了?”
“我有说过不管吗?要我管可以,你们得向公中交一份银钱,不交供奉,我拿什么养活府中上下。你们是有收益进项的,与姨娘、庶弟、庶妹们能一样吗?
你们不能给他们更好的,我给,我替他们娶体面妻子,寻风光婆家,但前提是,她们必须得给我安安分分、守规守矩的,姨娘们都有本事的人,我愿意出钱与他们一起做生意赚银子,也给他们替各自儿女赚聘礼、嫁妆的机会。
至于二奶奶和大太太那边的人,需要我帮忙吗?”
听听这话,摆明了就是告诉府中上下所有人,谁要是与她一条心,这好处自然不能少,还给做生意赚银子的机会,要是与她为难,对不起,她绝对不会管那人的死活,也休想花她一两银子。
一时间,屋子里所有的人都有些神色激动,果然有钱就是好,马庆娶了个嫁妆丰厚的陈湘娟,一跃就飞上枝头了,好事一桩接一桩,而今还成了嫡长子。
陈湘娟冷哼一声:“对于庶弟们,丑话我可得说得前头,成家了,你们就得自己学会赚钱营生,没成家的,只要有赚钱的本事,我也会帮衬一把,谁要是想做吃闲饭的,就得给我老老实实的。”
☆、第255章 马府内宅
ps:ps:鞠躬求粉红票!(*^__^*)有的话,投一张吧。
她又继续道:“还有府里的妹妹们,我会写信回陈家,请我大姐姐送一个宫里的教引嬷嬷来教规矩,你们素日没事,就乖巧懂事地在家里待着,若有外出参加赏花宴、茶会的机会,我这做大嫂的,不是不通情理的,自会替你们安排,谁要是想在家里给我生夭蛾子、生是非、挑剥矛盾,对不起!那就到佛堂里住上一年半载。
无论是哪个妹妹许了好人家,我这做大嫂的只会挑最好的红绸送去给她绣嫁衣,至于嫁妆么,也会看各人是否懂事、听话而置备了……”
总之一句话:听我话的,与我一条心,我就给你准备得好,要是给我惹麻烦,许量一纹钱的嫁妆都不能有。
这话说得硬气,更说得大声,屋子里的人听了这话,谁还敢与她对着来。
二姨娘竟有些泪眼花花的,若是这大奶奶早两年过门,许她唯一的女儿就不会嫁给知县当贵妾了,虽说比马大小姐的日子过得好,可到底是个妾,上头有主母,说话都不敢大声。
邓氏一脸肃色地附和道:“大/奶奶最是个能干、贤惠又仁义的,谁要上敢在后宅里惹是,我便第一个饶不得他。”
回马府第一天,直接杖毙大库房的管事,还让各处的管事、小人去观刑。
陈将脸转向一边。“对于未成家的庶弟、庶妹,每月可领一两又六百纹月例。对于成亲的庶弟,会读书的得潜心苦读。准备下届赴考。能赚钱的,就得设法赚钱。”
有庶子提高嗓门,“大嫂,我会经商,那……你看……”
“想让我拿钱给你经商么?”陈湘娟笑,“不瞒你说,我也会经商。但我的陪房有数十人,有擅厨艺的。我便开酒楼;有擅刺绣的,我就开绣庄;而有的最会侍弄庄稼,我就安顿到田庄上当庄头……”
她根本就不需要他帮忙。
不过,她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会做什么生意?”
邓氏低声道:“我瞧着他长大的。他哪会做什么生意,倒是喜欢赌赙。”
陈湘娟摇了摇头。
那庶子又道:“这赌坊也是一门生意,怎就不行了?小娘说这话可不妥,只要能赚来钱,许就能替马家还债。”
赌坊倒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陈湘娟垂首想着,她这辈子就从未计较过所谓的声名,能让她上心的人和事都不多,上心的人是陈湘如,上心的东西是银子。这上心的事么……大概就是关于这人和东西的事。
庶子抱拳道:“大嫂,只要你开赌坊,你七。我三,如何?真的可以的,这可是一笔极好的生意。”
陈湘娟又问邓氏:“婆母,他赌技如何?”
“能如何,十赌九输。”
陈湘娟摇头。
六房侍妾里,其间一个穿着整洁的妇人走了出来。行礼问道:“大奶奶,婢妾早年原是绣娘。不知……能不能到大奶奶的绣庄上帮忙?”
她身后的两个半大男女惊呼一声“姨娘”。
她所生的孩子瞧着就要大了,尤其是女儿,因是庶出,又不得大老爷欢心,这往后可如何是好,就连马府嫡长小姐都只是与人填房的命,嫁到孙府还被婆家刻薄,上交回娘家,手臂上被打的都是瘀痕,瞧着就让人心疼。
嫡长小姐是这命运,这庶女又会是怎样的?
六姨娘不敢想,只想尽一份力、用一份心,早早替两个儿女攒些银钱,有了嫁妆,总好过没有。
陈湘娟正色看着她,“若是大老爷不反对,我允你去,可允你从绣庄上拿活回家做。”
六姨娘连声道:“谢大奶奶。”
五姨娘走出来,道:“大奶奶,婢妾会种西瓜。”
陈湘娟依是很认真地样子,“好,到时候我给你二十亩地,你或种西瓜,或种庄稼,收获赚钱时,你五我五,若赔了算我的。”
这样也行!
早前姨娘们还觉得不公,这会子似看到了新的希望。
二姨娘支吾着左瞧右看,她只得一个女儿,早年已许给一个知县做了贵妾,瞧着倒比嫡长小姐还过得舒坦些,这些年她吃斋念佛,也不指望做什么,不过是得过且过,微眯着眼睛,嘴里念着经,只是静默地听着。
四姨娘虽说上了年纪,却颇有些风韵,道:“大奶奶要弄个渔塘么?”
陈湘娟张嘴惊愕。
邓氏低声解释道:“三姨娘原是渔家女,最会打渔。”
陈湘娟道:“一会儿散了,你留下说话。”
四姨娘应声“是”,她身后的庶子倒认为这太丢人了,轻扯着她的衣袖,“你怎说这事。”
四姨娘道:“没瞧她们都在争呢,我可听人说,陈家大院的大小姐出手阔绰呢,说不准这个也是阔绰的。那二十亩地,许就给老五了。”
七姨娘不甘示弱,大声道:“大奶奶,我原是勾栏里的艺伎,弹琴、跳舞我样样精通,你开不开青楼?如果开,我可以……”
立时,所有人有鄙夷的,有暗自发笑的,表情各异。
七姨娘原是风尘女子,早前也是个绝色女郎,如今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也是一个珠圆玉润之人。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失声大笑起来。
七姨娘又气又恼地看着四姨娘,“你……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你早前还是个寡妇呢。”
这话一出口,惊得陈湘娟险些坐不住,马大人这是什么人物。种瓜的、打渔的、寡妇、艺伎、绣娘全都齐全了。而大姨娘邓氏,原就是买回来为妾的,与她们相比。竟成了她们中间身份不差的人。
四姨娘扬了扬头,颇是得意地道:“我早前是守过寡,那又如何,我这辈子只跟过老爷和那个死鬼,可你,一双玉臂千人枕……”
邓氏学着早前马夫人的样子,厉喝一声“够了”。打断二人的话,“今儿我与大/奶奶叫你们来。是议事的,可不是听你们在这儿拌嘴。”
大厨房新上任的管事闵大娘来了,哈着腰禀道:“小太太、大/奶奶,今儿大厨房又给采买了。米粮、面粉、油,还有菜蔬。”
马庭妻扬了扬头,“大嫂,我们二房和大太太屋里可不敢劳你操心,既然如此,我庄子上的供给也会停了。”
这应对的招术来得够快!
陈湘娟可不怕,“好啊,从今儿开始,大太太屋里、二爷和五小姐那边就不必到公中大厨房取食物了。”她吞了一口唾沫。冷声道:“你们这三处自给自足吧。”转而对闵大娘道:“米粮还够几日的?”
“许还能吃五日。”
陈湘娟想了片刻,“这不打紧,两日后。从江宁府过来的粮船就到了,我陪嫁庄子就有数千亩,供这府里几十号人的吃食还是足够的,只是这菜蔬还得自个种。”
她一转头,又对大管家道:“叫你儿子盯紧些,我要置处田庄。用来种瓜果、蔬菜的。”
大管家道:“现在已经五月了,这一时半会儿怕是买不到好的。”
“还有。昨儿用我嫁妆银子买下来的几个店铺,也得尽快装修好了,赶紧营业。”
大管家应了。
闵大娘见她把话扯远了,又重复了一遍:“大/奶奶,这鸡、鸭、鱼、蛋等物还得采买……”
陈湘娟颇有些头疼。
闵大娘道:“早前在陈家,这些都是自家庄子上养着的,一年到头吃的、用的、穿的,都是自家有的,只买些燕窝、人参什么的备用,再就是主持中馈与各家往来花些银钱。大/奶奶,我们府是不是也得学着陈家。”
邓氏连声道:“对!对!我们也开绣庄、田庄,也养鸡、鸭、鱼,自家吃不完还可以卖。”
陈湘娟摆了摆手,“婆母,你是打理后宅的,你拿过主意。”
这都得花钱啊,她心疼了,这一下怕得不少呢。
邓氏哪敢应,她手头有些银钱,怕是这一回就得花进去,只笑问道:“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闵大娘道:“木耳、莲子、燕窝都得预备些,先支二百两银子,过了这个月,奴婢就知道一月需多少花销了。”
二百两啊!
陈湘娟叫嚷着,要她拿银子啊。
一屋子的人都盯着她。
就在她要拿,却又舍不得拿时,只听一个陪房小厮进了花厅,喘着粗气道:“大/奶奶,江宁府来人了,是周夫人遣人送吃食了,鸡五十只、鸭五十只、鲜鱼二百斤……”
有了!
陈湘娟顿时跳了起来,“一个个还愣着做什么,快去搬东西呀。”
各房的婆子招呼了跑腿小厮,一时间下人们就忙碌开了。
三姨娘嗫嚅着道:“这陈家大小姐好奇怪……”后头的话还没说完呢,邓氏就恶狠狠地盯着她,一副要与她拼命的样子。
倒是邓氏身边的婆子先开口了,“三姨娘这话怎么说的,啊?什么叫奇怪?这是陈家人仁义,虽是出嫁的姐妹,有哪家的姐妹能像我家大奶奶与周夫人那样情感深厚的。”
陈湘娟也听到了,也是一样看着三姨娘。
直吓得三姨娘所生的三爷连忙扯了她一下,忙碌抱拳道:“三姨娘是夸周夫人好,是天下奇女子,怪不得江南人都赞她是第一贤惠的。”
陈湘娟心下欢喜,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陈湘如对她真是太好了,知马府要采办东西,就着人送来了。
吴奶娘与小桠都知陈湘娟的性子,对她们来说,陈湘如快成菩萨了,总是在帮着陈湘娟。
小桠也跟着不悦起来:“周夫人乃是正五品宁远将军嫡妻,更是大/奶奶嫡亲的姐姐,就是在江宁府谁不敬重,谁要是敢在背后非议周夫人,那就是忘恩负义。”
☆、第256章 礼物
谁还敢再说话,一个个低垂着头。
几人正说话,就听外头有人道:“绿叶姑娘快请!”
绿叶一袭翠绿色的茧绸褂子,下身穿了条嫩绿色的石榴裙,挽着双髻,神采奕奕,又带着几分风尘,笑着行礼,“夫人近来挂念着二小姐,让奴婢带了一船的吃食、物件过来,着奴婢过来探望。”
她一抬头,后头相迎的婆子递过一只绿绸包袱,包得四四方方,长约一尺,宽亦有一尺,高有半尺,瞧着还沉甸甸的。
绿叶道:“夫人说,这是二小姐搁在她那儿的东西,当时走得匆忙许是忙了,夫人说许是大小姐给马府众人的见面礼。”
陈湘娟笑得灿烂如花,抬手令人接过,启开一看,里面竟是各式各样的银质首饰,还有男子使的坠玉折扇等,还腰上挂的银鱼佩饰等,其间又有二十几盒胭脂水粉,更有一只只鲜艳夺目的封红。
邓氏愣了一下,没想即便陈湘娟来到苏州,陈湘如也是挂念着的,居然令人送吃食,连陈湘娟给马府众人的礼物都备好了。
陈湘娟想着反正不是她自己的银子,笑得更灿烂了,“是我搁大姐姐那儿的,是让江宁府王记首饰铺子打造的呢,那天还是让吴奶娘、小桠去挑的……”
各位姨娘、爷、小姐们站列好,陈湘娟坐在尊位,叫一人就上前领了自己的礼物。
虽说他们的月例降了。但这首饰也值几两银子,一个个如过节一般,尤其是庶出小姐们。已经许久没添置东西了。
三姨娘、七姨娘这几日给陈湘娟添了堵,这会子,陈湘娟拽着了机会,只给了她们最薄的东西,连现下没有儿女在府中的二姨娘都不及。
七姨娘则明白,这是自己早前仗着老爷得宠,没将陈湘娟和邓氏放在眼里。惹恼了她们,故意要给她难堪。
三姨娘则是因为近来与马夫人他们走得亲近。
小姐们多是一样的:一支漂亮的钗子。再一对银耳坠,再一条银项圈珍珠花坠。
爷们,各人一把折扇,再一对腰上佩饰的银鱼挂佩。又一只男子头上的银嵌白玉发钗,又只一只封红,各人掂了一下,那里面许有一两银子。
虽说得的一样,可各人的式样又有些不同。
比说如银鱼挂佩,有的是鲤鱼跃龙门花样的,有的则是鲤鱼戏水,还有的是莲花鲤花图纹,就算同是鲤鱼跃龙门。摆尾的动作也各有不同。
姨娘们各得了两盒胭脂水粉,又一对银镯子,到了三姨娘时。只给了两盒胭脂,七姨娘也是如此。
若在大富人家,不过是对银镯子,也没什么要紧的,可马府则不同,一对银镯子就得不少钱。况上面还嵌了珊瑚、玛瑙的,虽是寻常的珊瑚珠儿。但那也得花银子的。
因着七姨娘惹了陈湘娟不快,就连她三岁的儿子也只得了对鱼挂佩便没了旁的。
三姨娘也是如此,她生的庶子、庶女也比别人的少了一半。
邓氏见没自己什么事,道:“儿媳,我得打理内宅,我去大厨房瞧瞧,让人把鸡、鸭都养好,这么多好东西,够我们府吃好几月了。”
陈湘娟淡淡地应了一声,笑微微地看着众人,“各自都散了!待家里的日子好过了,该添置我都会添置。姨娘们留下,我有话说。”
二姨娘依旧半眯着眼继续捻佛珠。
三姨娘又不敢张口问:为什么给我的这么少。
两个庶子也跟着对三姨娘生了怨恨,其间一个已经成亲,还有一个没成亲呢。
早就听闻江宁府陈家乃是富贵人家,家里的家业多,日子过得又好,如今瞧来,还真是出手阔绰的。
吴奶娘轻咳一声,道:“大/奶奶请你们留心,是要与你们商量,你们屋里早前的小厮、丫头着实没个规矩,午后牙行会送来一批丫头、小厮,你们各人替爷、小姐们挑选新的服侍丫头和小厮。”
而牙行们得了令,送来的丫头都是姿容平平,更有的长得着实是丑,甚至还有几个被毁容的,瞧着这样的丫头,能吃得下饭才怪。
小厮们倒是一个比一个清瘦,瞧上去倒也是聪慧的。
“三姨娘身边的丫头是个爱挑驳是非的,年纪也大了,我做主将她配人。七姨娘身边的丫头牙尖嘴厉,也得赶出去。你们屋里的服侍丫头都另挑吧。”
各处各房早前的丫头,转卖的转卖,配人的配人,新来的丫头也充实到各处。
此刻的迎春院,马庭妻与五小姐正在说发生在青花堂的事,尤其看到那么大盒子的东西,连姨娘们的礼物都是体面的,马府已许多年没有这样打赏下人了。
陈湘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马府上下的管事、下人都换了,留下来的也都是胆小老实的,唯有迎春院方向的马夫人母子三人屋里没有换了。
马夫人沉吟道:“真没想到,这周夫人竟下如此大力帮衬陈氏……”
马庭妻勾唇笑道:“可外头的债务那么多,陈氏总不能变卖了自己嫁妆还债吧?”
马五小姐想到所有人都有东西,独他们姑嫂一件也没得,早前还说大厨房给他们每日派送食物,如今大厨房也不管他们这边了,连月例也没有,这日子过得竟是连侍妾姨娘都不如,府里上下都知道,现在当家的是陈湘娟,便是邓氏都得看她的脸色。
马夫人道:“且由着他们闹腾,你们也处处避让一二,等陈氏还完外债,我再想法子收回打理权。我名下的陪嫁庄子。再有你的陪嫁,就我们这么几个的日子还过不好么?那么多吃闲饭的,我倒要瞧瞧陈氏如何打理这马府。”
马五小姐面露不悦。“爹还真是,为什么要逼娘交出掌家权,连下人们的卖身契也要给她。”
“今日他们是如何夺去的,他日我便如何抢过来,不同的是,他日夺回之时,却是马家过上荣华富贵之日。”
马夫人盘算着。用陈湘娟的嫁妆还了外债,再用陈湘娟的嫁妆过上好日子。
她招手唤过马五小姐。轻声道:“你一定不会像你姐姐那样。”
马庭妻嗫嚅道:“听说陈家是极厉害的。”
“再厉害也会有毗漏,总有机会下手的,陈家仰仗的最大靠山是内务府的汪公公,要是汪公公没了。他们还能仰仗什么?
马庆蹦得这么高,不就是想抢了庭儿的嫡子之位,想让老爷把这世袭的官位给他么?
庶子就是庶子,永远也成不了嫡子。”
她就暂敛风芒,且由陈湘娟折腾去,他们过他的日子,她们也过自己的日子,虽说她们婆媳的嫁妆不够风光体面,但若只顾他们自个几人。还是能过得极好的。
*
绿叶在马府暂住了两日,陈湘娟让吴奶娘、闵大娘等人帮衬着在苏州新买了几个绣娘,有十七八岁的。亦有十二三岁的半大绣娘。
陈湘娟又从马府挑了几个好绣娘一起,统共有十二人,取了卖身契一并交给了绿叶,道:“上回你家夫人说要开绣庄,这是我给她挑的。”
绿叶谢了陈湘娟,拿了卖身契。带着周宅来的下人启程回了江宁。
一到周宅,绿叶就给陈湘如禀报了马府那边的情况。
“吴奶娘说。二小姐在苏州买了座二百八十亩的田庄,离苏州城得有七八里路,再近的也买不上,许多都是几十亩的小庄子,要寻上三百亩的太难,不过各大牙行都答应帮忙。
二小姐又在苏州城买了几家铺面,要开绣庄、酒楼、杂货铺等。”
卖了江宁府不好的铺面,去苏州置了新的,就是江宁府这边的陪嫁田庄也卖了一处,现下是五月,这个时节转卖田庄也不合算,再过几月,地里的水稻就该要丰收了,若是买又觉价格偏高,倘若卖又觉一年的粮食就没了。
吴奶娘道:“二小姐把北桥镇的田庄给卖了,北桥镇的铺子也全卖了。”
陈湘娟这么做,自有她自个的思量与打算。
陈湘如道:“那是她的东西,她有处置权。”她近乎自言自语地道:“能助她的,我已经做了,往后如何就看她自己的,我把老夫人给我的、最好的陪房都给她的,她若是再做不好,连我也没法子。”
陈长寿一家、闵家人都是老夫人给陈湘如挑的陪房,可陈湘如却把这两家都给了陈湘娟。
刘奶娘想到陈湘如对陈湘娟的好,世上的姐妹多了,却少有像陈湘如这样的长姐,为了这个妹妹,为陈湘娟置一份嫁妆,为了陈湘娟甚至把自己名下陪嫁庄子上的鸡、鸭送到苏州给她食用,便是庄头都舍不得,刘奶娘也舍不得,只因陈湘如的一句话就送走了。
而陈湘娟送来的不过是十二名绣娘,统共花了不到五百两银子。
刘奶娘问:“夫人,你看这些绣娘如何安置?”
“挑几个充实到西院绣房去,针线可以差些,但人一定要够沉稳,剩下的送到新开的绣庄上。”
刘奶娘应了。
陈湘如道:“绿枝,你陪我走一趟松柏苑。绿叶一路辛苦,且歇两日。”
绿叶与绿萼告退离去,绿叶道:“绿萼,小桠嫁人了呢,嫁的是陈庄头的儿子,不,现在他是马府大管家的长子陈大东,也是个精明能干的。还有那个绣娘闵应雪,也嫁了陈大南为妻,还提拔成了绣房管事……”
待她们走远,刘奶娘轻声道:“夫人,绿叶、绿萼不小了,也该配人了。”
☆、第257章 帮衬
绿叶、绿枝与陈湘如年纪相差不大,但绿萼当年是从东院过来的,比陈湘如还大些,“你留心些,先给绿萼挑个好男人。至于绿叶、绿枝……”
绿枝羞红着双颊,“夫人,奴婢不嫁人,就留在夫人身边侍候。”
陈湘如想到那时她也与老夫人说过这样的话,到最后听从了老夫人的安排,现下回想起来,反而认同老夫人的决定。
陈湘如道:“你和绿叶比绿萼还小些,你们都嫁了,谁来服侍我,我想再留你和绿叶两年。到了时候,总还是要把你们嫁了的,你们放心,我会给你们挑好的。”
刘奶娘笑呵呵地道:“我家那小子也该娶媳妇了……”
陈湘如的乳兄去了范阳,与刘管事等人在那边发展,听说这几年也锻炼得精明能干,但与老金的女婿小佟,却少了小佟那份机灵、应变和处事能力。
刘奶娘倒有意在绿叶和绿枝两个里挑一个做她的儿媳,一来这两个丫头是她看着长大的,二来当年买到陈家时,也是她挑选的,两个人都是好容貌,但性子各不相同,绿叶是个能出众的,行事也泼辣;绿枝则是喜欢宅在家里的,性格内敛,言语不多,但处事沉稳。
她这一提,是希望陈湘如记得,她的儿子也到了婚娶之龄,没有个合适的人选。
松柏苑里,陈家三奶奶赵珍儿正在查看账目。
丫头禀道:“三奶奶。大小姐来了。”
赵珍儿搁下账簿,又招呼着苏儿继续看账,迎出门来:“大姐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