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话[榜推]-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头,已经漆黑一片。
    五月,榴花盛开,周八在周宅里种了几株榴花,这个时节,正开得如火如荼。几株栀子花,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
    邓大姨娘母子与陈湘娟告辞离去。
    刘奶娘虽没在,却也听到这边的说话,低声道:“夫人要把陈记的生丝转卖给马大爷?”
    陈湘如并不隐瞒,转身进了偏厅,倚坐在小榻上,轻声道:“老金来信,他那边并不需要生丝,只要往年的三成就够了,我们今年的生丝买多了,总得设法销出去,这是双赢之局。”
    朝廷派了官员去范阳看适合做军服的布料,特意问过,若是减少生丝量,再加重毛麻,是不是说织出的布就耐用。早前也曾试过,加毛并不会耐用,但多加麻线却是耐磨,长乐坊更需要的是毛、麻,而这些江南和南方都少,主产地还在北方。
    黄历记载今岁是“瑞年”,而记忆里证实明岁蚕茧产量会呈现二十年难遇的大丰收,各地的生丝产量比往年多出一倍,供大于求,生丝跌价。紧接着,因为蚕茧价格大跌,一些以养蚕为生的桑户会一怒之下砍伐桑树,大部分桑户减少养蚕数也观成效,结果在下一年导致上半年生丝大涨,而下半年又再度下跌的情况。
    只要她运用好了,不仅可以大赚一笔,也能让马庆与陈湘娟改变他们在马家的现状。
    刘奶娘又问道:“你要马大爷和二小姐回马家争夺嫡长子之位?”
    马庆一旦成了嫡长子,就会凌驾于马庭之上。
    “只有两个法子,他们要么回苏州一搏,要么就居安江宁府,你瞧马大人和马夫人的意思,会让他们过安宁好日子的吗?既然不能求得一份安宁,他们倒不如奋力一搏,掌控主动,而不是任由别人来给他们添乱。”
    陈湘如神色淡淡,她支招,是因为陈湘娟是她妹妹,她只期陈湘娟可以过得更好,活得更体面,至于旁的,她并没有想过。
    “若是成功便好,倘若不成功,反倒拖累了二小姐夫妇。”
    “马家最大的难题是外债问题。只要湘娟和马庆偿还外债,他们就是马府的大功臣。”
    这笔钱,对于陈家来说是轻而易举。就是陈湘娟那些嫁妆,也能偿还外债,但为他们的长远计,陈湘如还是忍不住出了招。
    说到底,她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自私的希望自己的嫡亲妹妹能过得更好,自私地想助陈湘娟不再受人欺凌。
    马夫人为了几千两银子,就把嫡亲的女儿嫁给苏州孙知府之子做填房。马大小姐嫁过去后,还被孙大爷想打便打。想骂便骂,一个官家嫡长小姐的尊严全无。就算马夫人知晓了,除了伤心流泪也没有半点法子。
    马车里,马庆一番思忖。想着往后仰仗陈湘娟的地方尚多,陈湘如愿意这样帮他,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娶了陈湘娟。
    不管早前老夫人待陈湘娟如此,但陈湘如是在乎这个妹妹的。
    “娘子,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陈湘娟心下猜了一会儿,可猜不着。
    “什么?”
    “《喜鹊登梅图》找回来了。”
    陈湘娟勾唇笑了,“太好了。”
    早前还想用这图打点关系,现在有了陈湘如的主意,他们才不要知县老爷什么的官。就打自家翁爹的主意,把那世袭的官职弄到手。
    *
    陈湘如沐浴后,正准备歇下。绿叶来禀“夫人,三奶奶到了。”
    她沉吟道:“珍儿莫不是有要事?”
    否则,也不会这个时候来访。
    赵珍儿携着贴身丫头进了内室,陈湘如只着中衣,招呼她坐下,打趣道::“都是自家姐妹。我就不穿戴隆重迎接你了。”
    浅呷两口茶,赵珍儿面露忧色地道:“三爷。今晚用暮食时与我说,他要参加童试。”
    陈相贵虽娶了妻,可当时那情况,老夫人留下遗言要尽快迎娶赵珍儿过门,就是为了给陈家大院寻一个女主人,更是为了给陈湘如寻一个帮衬之人。
    童试又有县试、府试和院试,三试通过了,称之为“秀才”。县试多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县试一般考四场或五场,第一场通过者就可参加府试。府试由知府主持。府试通过者方可参加院试。院试是童试的最高一级,它由学政主持。院试通过者才可进入官方学校,成为一个地方生员。
    陈相贵年纪虽幼,自赵敬、赵小舅来后,一面也听先生授课,但更多的时候则是赵家叔侄俩给他授课。早前的两个先生皆说他们的学问远不如赵敬和赵小舅,相继请辞,如今书房那边暂时还没有请到先生。
    赵珍儿想到陈相贵告诉她时那郑重的样子,似认真想过一般。
    “五哥和五叔说,秋天时要回徽郡参加下届的乡试,一旦考完会赶回江宁府。年节一过就上京赶赴会试。三爷只说羡慕得紧,想和他们一样。”
    童试还没过呢,难不成就要去直接赶考了。
    过了童试,便有参加乡试的资格,过了乡试才有入京参加会试的资格。
    “三弟有这份上进的心极好,虽然他年纪还小,既然他有这想法,就让他考吧。”
    陈相贵今年虚岁才十二岁,若是明年二月参加童试,要是过了,也是一件光鲜的事,赵敬便是在十一岁时考中秀才,一时间在六安都被百姓们当成了传奇人物一般传诵。
    陈湘如又说了些宽慰赵珍儿的话。
    有时候,她也曾想,赵珍儿一个妙龄少女,面对着还是半大孩子的夫君会是何感受?可赵珍儿更多的时候,待陈相贵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父母命、媒妁言,就算陈相贵年纪再小,到底也是她的夫君。
    她想劝阻陈相贵,别看陈相贵素日里文质彬彬,一旦倔起来,便是九头牛也拉不转。
    陈湘如又问道:“后宅的事,现下可都熟络了?”
    “大厨房、绣房都会打理了,主持中馈这儿,有赵婆子帮衬着,倒也容易。”

  ☆、第252章 给机会

陈湘如颔首点头,“赵婆子、茗儿、苏儿几个早前都是老夫人身边的下人,人可靠,行事也沉稳,你可以绝对相信他们。”
    赵珍儿应了声“是”。
    见陈湘如没有阻止,反而有鼓励之意,赵珍儿的心也落回到肚子里,在她看来,陈相贵要参加童试,这年纪到底太小了些。
    *
    端午佳节后,大管家从闽、粤两郡载着满满一大船的生丝归来,赵武闻讯,带着江宁织造府的人前来选购生丝,一次性就买走了四成,剩下六成还得再给马庆分两成。
    马庆与马大人一说就约好了,马大人听说陈记愿给苏州织造府分一批生丝,也颇是欢喜,带着众人就赶到码头,也从中挑了二成生丝,并依照约定,当场支付银票,又雇了大船把上等生丝运回苏州。
    夜里,陈湘如刚完用暮食,陈湘娟夫妇与邓大姨娘就来了。
    据说几日前,邓大姨娘与马庆曾回过一趟苏州,所为何事,陈湘如也没问,但今儿来时,邓大姨娘倒穿戴得比上回还要得体,红光满面,说话的底气十足,但见到陈湘如时一口一个“周夫人”,神色之中颇是恭谨。
    邓大姨娘递来一只偌大的包袱,笑道:“周夫人请笑纳,这次我和庆儿回苏州,特意带了苏州的好东西,这是苏绣的绸缎、夏纱,夏天就到了,周夫人正好可以穿这新式的夏裳。”
    陈湘如与刘奶娘一点头。刘奶娘打开包袱,里面竟是一套透明的苏绣夏纱衣裙,上面绣着粉色的荷花。碧翠的荷叶,竟是道之不出的雅致漂亮,一瞧就喜欢上了。
    刘奶娘轻抚了一把,“这纱织得好,又轻薄又透气,到时候夫人里面着个诃子外头穿这个,最是好看的。”
    陈湘如轻声责备道:“你们也要过日子。花这钱作甚?”
    陈湘娟眉眼含笑,唇角有笑。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翁爹抬了婆母为平妻,我夫君现在是嫡长子。”
    如果不是陈湘如帮忙出的主意,再加上邓大姨娘、陈湘娟夫妇三个人合计后一番闹腾。一是马庆答应把马夫人母子从牢里弄出来;二是马庆还许诺帮苏州织造府收购一批生丝。这生丝是从陈记分来的,虽然马大人让自己的一个兄弟去了徽郡等地收购生丝,可每年也收不了多少,一来是手头的银钱不足,二来各大织造府都有定下来的规矩,是不会预支生丝的,防的就是其间出现毗漏,给了钱,带回来的生丝却不是最好的。
    也不知是从何时起。三大织造府都有当场验收生丝,当场结账的习俗。
    江宁织造府以织上等绸缎、精致绸缎等为主,也给皇帝织龙袍、皇后及皇妃们织专用凤袍。再织一些花式、色彩都很别致、精贵的绸缎,多是用于当朝权贵、皇亲贵戚所用。
    苏州织造府以刺绣为主,他们进贡的衣料又是另一种风格的,通常是织专用素绸,上面并无花式,织出来后。再令织造府的绣工、绣娘在上面绣上最精致的花样,偶尔也绣屏风等物。
    扬州织造府则以织茧绸为主。专供宫中宫娥、太监所用衣袍的绸缎,这种不及江宁织造府的珍贵,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其质地比江宁织造府的绸缎略差一等,其精致程度也远不及宫绸、贡缎。
    马大人没钱,原想找人借钱再设法收购生丝,可寻了几家交好的,竟是一两银子也没借到,再加上马夫大此番闹腾,马家亏空厉害的消息传了出去,早前借过的几家哪还敢借银子。
    陈湘如扭头对一边服侍的绿萼道:“取一万两银票来。”
    绿萼应声“是”。
    邓大姨娘,不,现在她已经马府的平妻,是邓氏了,虽位不及马夫人卢氏,却也是妻位,能入得马家祠堂,也是持香禀告过马家先祖的。
    陈湘娟乐成了花,连邓氏也是笑容灿烂。
    邓氏道:“此次回马府,全家上下,全都说湘娟是个旺家、旺夫的祥瑞人,一嫁给我家庆儿,我家老爷都被衙府高看两眼。就是今岁以来,各处姨娘、爷、小姐们都没添置新衣,这一回去,人人都做两身新裳,对湘娟都是赞不绝口。”
    马庆的面容也含着笑,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这还是当年他初来江宁做代理郎中时才有的笑容。
    陈湘娟笑道:“昨晚翁爹与我们说,想让我们早些回苏州马府。”顿了片刻,又得意地道:“卢氏在牢里染了病,怕是打理不了内宅,得请我和婆母回去主持大局。”
    哪里是请他们,是知道陈湘娟有丰厚的嫁妆,而现在陈湘如又要一力帮扶,马大人想着自家那日子,只有把陈湘娟请回去,全家人才能过上好日子。
    “那你们都商量好了?”
    陈湘娟道:“我的嫁妆还留在江宁府,但我找了牙行,先把镇子上的铺子转卖了,换了银子再回苏州置产业。”
    陈湘如的记忆里,陈湘娟一开始就嫁入马府,只是那时马家的日子似乎没这么艰难,又或是因为陈湘娟的嫁至苏州,情况得到了缓解。
    “好,你遇到难事,要懂得与邓姨、妹夫商量,只要你们一条心,把你们自个儿的日子过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早前唤邓氏“邓姨娘”,现在又更为“邓姨”了,毕竟抬了平妻,虽然妾抬为妻,总被人不耻,但总比妾要尊贵些。
    陈湘娟垂眸笑着,抿着嘴儿,神色里露出少有的幸福模样:“我……我省得。”
    绿萼从东院回来,手里拿着几张银票。细细清点了一番,陈湘如接过后也看一遍,“这是一万两银票。你赚的生丝钱。”
    陈湘如完全可以直接把生丝卖给马大人,但她却故意给了马庆这个赚钱的机会,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陈湘娟在婆家过得更好些。
    马庆起身接过银票。
    陈湘如打趣着:“点清楚了,出门若是少了,我可不认的。”
    陈湘娟倏地起身,一把夺了银票。全是一千两一张的,细细地点了一遍。笑道:“姐姐,是一万两。”
    邓氏笑呵呵地道:“儿媳,这银票不能给庆儿,男人可不会攒钱。以前就吃过亏,总被卢氏哄骗了去,还是放到我这儿……”
    陈湘娟不管邓氏的话,一把用帕子包了,往怀里一揣道:“婆母也是个心软的,听翁爹一说软话,就说他是大好人。还得放我这儿,婆母不也夸我是个会过日子的么?
    再说了,那天你不是丢了件我孝敬你的钗子么?婆母。你只说是搁失了手,虽然你瞒着我和夫君,我可知道那钗子是被翁爹拿走了换了银子使。所以这东西就得搁我这儿。搁到我屋里……”
    反正到了她手里,谁也别想她拿出来,就算要拿,她也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再说了,说起来像是马庆赚的钱。还不是她嫡亲姐姐给的机会,否则马庆去哪儿赚这么多的钱。
    马庆的脸色有些难看。不是为陈湘娟要保管钱的事,而是马大人拿走邓氏首饰换银子的事,他没听说过,在他看来,这是件大事,邓氏应该与他提,可邓氏倒好,居然替马大人隐瞒着。
    邓氏支吾了一阵,“他身上着实没银钱使了。”
    “没钱,他到江宁府头天,我就给了他二百两银子,那可不少了,怎就用完了。”
    马庆想着,陈湘娟虽然有时候脾气坏,正因为这性子烈,把马夫人都给斗败了,“娘,就让湘娟管钱吧,你就我们俩,她也孝敬你。”
    邓氏有些不高兴,“我去西院找二姨娘聊天。”一转身离去了。
    陈湘娟坐到陈湘如身边,笑嘻嘻地道:“姐姐,我们准备明天就回苏州,别苑那边留下人了,能干可靠的下人我也要带回去,嫁妆一部分都搁到铺子上卖钱了,那绸缎可真好卖,这才没几天呢,就全都卖完了,价儿比别的绸缎高一成,可别人就是喜欢……”
    刘奶娘按捺不住,“二小姐,那些绸缎都是老夫人特意攒下的,每年遇上花式好的就留下几匹来,预备成嫁妆和聘礼、礼物用,能不好卖吗?花式、颜色都是百里挑一的好。”
    陈湘娟顿时有些懊悔,早知道这样,她应该告诉管事的,比同类绸缎贵出二成才对。
    马庆道:“大姐,我想去找小舅和五表哥说说话儿。”
    陈湘娟道:“明儿我们就要回苏州,该与他们打过招呼,别待太久,他们俩都是书呆子,你待太久,许嫌你打扰他们读书呢。”
    马庆去了西院藏书阁,人还没进院门,就被看守的小厮给拦住了,“二姑爷是来见谁的?”随手指了指大门上挂着的牌子,上面写着“安心学问,谢绝拜访!”
    马庆道:“我是与五舅老爷和五表少爷辞行的,明儿我与二小姐要回苏州了,特来拜见,烦你通禀一声。”
    这些日子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想着不比过往,马庆说话行事也得体了许多,心头有抱负,身上流露出一股自信。
    小厮回阅书室回禀,不多会儿赵小舅便出来了,笑道:“我们去书房说话,近来相贵和阿敬都在用心读书,实在打扰不得。”
    马庆陪赵小舅说了一阵话,又说了近来发生的事等。
    而这边,邓氏颇是得意,正与二姨娘说她如何被抬为平妻的种种事。
    见都是可靠的下人,方神秘地道:“周夫人仁义,这会可帮了我们不少忙呢。”
    二姨娘心头一沉,难不成邓氏被扶为平妻还有她家大小姐的事,“她如何帮你了?”

  ☆、第253章 掌马家

邓氏心里想着,两家原就是亲戚,也没什么不能说,“她卖了好些生丝给苏州织造府,给我家庆儿赚了一笔银子,呵呵……怪不好意思的,所以我们从苏州回来的时候,特意给她备了份厚礼,八十两银子一件的纱裳,那花样还是我儿媳挑的,近二十个绣娘忙了两三天才绣好呢。”
    二姨娘又问:“你家赚了多少银子?”
    邓氏比划了一根指头。
    二姨娘忆起前几年便听到下人议论,说马庆把原是陈记卖给织造府的上等生丝转身卖给金老爷,只买了一半,就赚了六千两银子,那这回……指定是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仅听听就觉得胆颤心惊,这么多银子能办多少事,能置多少店铺、田庄。
    二姨娘不由得有些羡慕起来。
    周宅安好院花厅里,陈湘如正与陈湘娟说着话儿。
    “你要待妹夫好些,该管的得管,关起门来如何吵闹都成,但在人前得给足他面子。”
    陈湘娟依旧是笑。
    陈湘如对左右道:“刘奶娘留下,你们几个丫头许久没见了小桠,小桠明儿就去苏州了,也请小桠去偏厢小厅里吃茶玩去。”
    绿叶几个一听,拉了小桠就走。
    小桠与她们几个说着话,虽说绿叶、绿枝、绿萼三个是交好的,但毕竟她们也是打小相识的,自然有些不舍。
    这一去苏州。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面了。
    陈湘如放低嗓门:“马府日子艰难,妹妹可曾想过原因?”
    陈湘如与她说话向来直来直去,今儿却这么问她。定是有一定的用意。她在别人面前,便是与马庆相处时,也留了一份心思,唯独对陈湘如,再不玩心眼的,一片坦诚。
    陈湘娟娇笑道:“姐姐不必绕圈子,直接说吧。”
    “越发懒了。”陈湘如颇有些无奈地道:“你且回答我。”
    陈湘娟也曾想过的。跟在陈湘如身边那么久,学打理店铺、学主持中馈。要是这事儿都答不是,岂不真成无用之人了。
    “马府日子过得艰难,最大的原因是马府内众人各怀心思,妻妾太多、子女太多。翁爹有嫡出子女四人,庶出子女九人,姨娘、小姐、爷每月的月例就得不少,而每人又有服侍的小人,这花销就得不少。”
    且这些全都是吃闲话的。
    没有进项,只有开支,马大人虽有官职,可他一人的俸禄若养五口之家,再几个可数的下人许是勉强够的。妻妾七房,而马庭又有一妻二妾,每月光是想想就得不少银子。
    早前马大人有几个兄弟。他是嫡长子,见马府日子过得艰难,一个个便吵着要分家,虽说多数是庶子,可马大人还有一个嫡亲的弟弟,既是嫡弟分家时家业就不能少。马大人就给他分了大头,又给庶出弟弟分了可以生存的家业。就算最少一个五十亩田地,有五个庶弟,就得二百五十亩,还得给他们建房屋、置下人等,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陈湘如见她心里还是明白的,颔首道:“今儿我们姐妹说的话,你得烂在肚子里,便是对你婆母、妹夫都不能说一个字。”
    “我晓得轻重。”
    刘奶娘也曾私下与陈湘如说过去这事。
    “二小姐,奴婢听说你翁爹还有个只得三岁的庶子?”
    陈湘娟道:“确有此事。”
    刘奶娘轻声道:“总这么下去哪里能成,马大人没这个能耐养活这么多的妻妾、子女,如今都落到你们头上。二小姐还得有个打算才是,这男子活到六七十岁都能生,总不能让你们一直这样给他养孩子……”
    凭什么?
    陈湘娟也觉得冤,她也不乐意,这会子听刘奶娘一说,对这事的恨意又浓了一成。
    她面露果决地道:“往后我给他配通房丫头,不会再许他纳妾。”
    这通房丫头的倒也好说,玩上几年,便另许了人家,可这育有子女的庶出子女当真有些不大好办。
    刘奶娘问:“若是通房有了身孕,马大人要抬为侍妾,你允还是不允?”
    阻止,她是儿媳,没道理管到翁爹房里去。
    不阻止,又得让他们来养活。
    当初,陈湘如提醒过陈湘娟的,是陈湘娟一定要嫁过去。
    陈湘娟心头一沉,这是防不胜防呀,马夫人卢氏就是个不贤的,倘若她用心些,也不至弄出这么多的侍妾姨娘。“我明白刘奶娘的意思,是要让他再不能生儿育女?”
    陈湘如低声道:“生出来的庶出弟妹,就让他们好好活着,万不能害他们性命,但却可以防备,也得防着给他人做了嫁衣。回马府后,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你就得想明白。
    妻妾一多,后宅难宁,今儿你算计我落胎,明日我算计你偷盗……你不仅要防备别人害你,也得坐在一边把他们都瞧得分明。
    为防万一,我让刘奶娘再给你挑一家陪房给你,一家四口,男的唤作陈长寿,可做马府大管家,女的人称长寿婶,可做你身边的管事婆子。长子叫陈大东精通账目的,可由他掌管账目和马府公中库房,次子叫陈大南,是个做生意的好手,我瞧小桠的年纪不小,你把她许给陈大东,上回与你说的闵应雪也是个能干的,你可让她掌管绣房,把她许给陈大南……”
    陈湘娟明白陈湘如的意思,“姐姐是说,我一到马府,各处管事得换成自己人?”她思忖片刻,继续道:“不仅要换成我的人,对于底下不听吩咐的,便要转卖、打发掉。婆母、夫君回苏州时,卢氏倒是交出了钥匙。我回去还要核对各处的账目,就算他们有亏空,我也一定要一目了然。”
    陈湘如微微点头。
    “你年纪尚轻,今岁四月才刚及笄,在未来一年里最好先别有孕,年纪小,到底对生养子嗣不利,也伤你的身子……”
    这话,吴奶娘也给陈湘娟说过。
    陈湘娟也让吴奶娘给配了避孕的汤药,自不能让马庆母子知道。
    陈湘如让刘奶娘唤了陈长寿一家四口来,刘奶娘又把陈湘如姐妹的意思细说了一遍,陈长寿远在庄子上当庄头,两个儿子都是读过几年书的,此刻听说要去苏州马家当大管家,自是欢喜,信誓旦旦地道“请转告大小姐,小的一家定会效忠二小姐,以二小姐马首是瞻。”
    陈湘如拿了这一家四口的卖身契,语重深长地道:“他们一家原是我的陪房,现在我都拨给你,你要好好待他,我相信他们是值得你信任的。”
    陈湘娟笑着应了,便是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能为她想到的,陈湘如都想到了。
    陈湘娟道:“姐姐还想要什么,到时候我在苏州备了托人给你捎来。”
    “你还真是,只给我买新衣,不是还有珍儿么,原是表姐妹,又是弟妹,你怎么把她给忘了。”
    陈湘娟心里暗道:虽说是表姐妹,可到底没甚感情,她只想待陈湘如好,这是因为姐姐也待她好。
    “好了,我不白要你的东西,你替我再寻一身那样的夏裳,需要多少银子我补给你。还有,你去了苏州帮我寻些绣技好的绣娘来,我准备买几个死契绣娘,婚嫁与否皆可,但一定要绣技好。”
    陈湘如是想买一批绣娘送到范阳去,那边有长乐坊绣庄,虽然送了一批绣娘过去,可老金还嫌少,现在老金都打上做军服的主意,如果有了绣娘就可以做军服。
    陈湘娟吃吃笑道:“听说西院的绣娘又有几个嫁人了,如今就剩可数的三四个绣娘了。”
    陈湘如告诉旁人的也是这个借口。
    “今儿一看你送我的夏裳,那绣工就是好,与马家的绣娘一比,我更是觉得自家的绣娘差太多了,我可眼馋得紧呢。”
    陈湘娟吃吃笑道:“好,回头我就挑几个绣娘送来,姐姐可别提什么银子,算是我给你的。”
    “多给我挑些,我想开一家绣庄呢。”
    陈湘娟觉得陈湘如的眼光向来不错,“姐姐,不如我也在苏州开家绣庄如何?”
    “自是好的,你身边有几个管事了,你做什么决定可与他们商量商量,田庄要置,这店铺也是要开的。”
    姐妹俩又说了一阵话,邓氏与马庆已回来,陈湘如又领厨房备了些路上吃的果点、干粮等物,让陈湘娟带上。
    *
    次日一早,陈湘娟领着护卫、下人等前往苏州。
    一到苏州马府,第一件事就是接掌内宅,先是领人与大库房对账,而她身边有精通账目的,很快就把账目理清楚了,却与账簿不符,陈湘娟便下令惩处早前的大库房管事,邓氏叫嚷着直接打死,陈湘娟并没有阻拦,整理好大库房,便是杂库房、大厨房等各处……
    马府上下的人,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
    马夫人卢氏坐在屋子里,听着马庭妻说着府里的事,“一回府就领人查核账簿,寻了好些错处来,直接把大库房管事给杖毙了!一个大活人,直接打死了……”
    这手段,不可谓不狠。
    而马庆自是不管这事,邓氏又站在陈湘娟那边,婆媳两一个鼻孔出气,直瞧得各处的人都胆颤心惊。
    陈湘娟在各房都寻了错处:大库房的东西与账簿不符,许多东西不翼而飞,当差不力,杖毙!

  ☆、第254章 下马威

大厨房管事克扣公中吃用,中饱私囊,辜负主家信任——转卖!
    绣房管事言语不敬、顶撞主母——降为绣娘!
    只用两天时间,各管都换成了陈湘娟的陪房,大管家换成了陈湘如给她的陈长寿,人称陈大管事。
    陈湘娟听从陈湘如的主意,又把小桠、闵应雪配了人,让闵应雪掌管绣房,至于小桠还留在她身边当差服侍,又让闵大娘与吴奶娘一同做她身边的管事婆子,不同的是,闵大娘管大厨房,吴奶娘则主要掌管陈湘娟屋里的大小事。
    这一回,陈湘娟重用陈大筹和闵家人,有的安排去瞧店铺,她准备在苏州城开始做新的生意,但江宁那边,先将生意的不好的铺子卖出去,留下赚钱的。
    马庭妻道:“婆母,瞧这样子,她们是动真格的了。”
    “这家不好管,我倒要瞧瞧,即便她有丰厚的嫁妆,又坚持得了多久?”
    马夫人是没法坚持了,就连她自个儿的首饰都变卖了度日。
    外头可有几万两银子的债务,现在那些债主听闻陈家二小姐当了马府的内宅做主人,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寻上门来。
    以前,她可是说了多少话,抹了多少泪,这才把债主们劝回去,这回她倒要瞧瞧,他们又有何法子挡住债主。
    就算陈湘娟的嫁妆够多,换成谁拿自己的嫁妆贴补也是不乐意的。
    小桠一袭年轻妇人装扮。头戴银槐花钗,不是一小朵槐花,而是一簇。约有酒蛊大小,银片薄如蝉翼,颤颤微微很是动人,身上穿着茧绸紫褂子,下身是条浅紫色的石榴裙这等打扮,便是马府的侍妾姨娘也没这等光鲜了,脸上还抹了恰到好处的胭脂。人本就年轻,更显清秀美丽。
    她进了迎春院。欠身禀道:“小的是青花堂大奶奶屋里的小桠,请二奶奶去青花堂议事。”
    青花堂,是陈湘娟夫妇住的小院,这院子不大。听说旁处,两个侍妾姨娘带着自己的儿女挤一院,很是拥挤。
    谁让马大人妻妾众多,连儿女也是一大群。
    马庭妻小心翼翼地道:“不知大奶奶要议什么?”
    “商议马家新的后宅规矩,二奶奶若是不去,回头领不着月例等东西,可别怪小的没提醒。”
    小桠因着升了位,又到了马府,一看这马家的人还真不少。想着自己是陈湘娟身边的,连看人的眼光都有些变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陈湘娟扫过众人。微眯了一下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