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宫燕-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其说是讨厌道别的场面,毋宁说是没有心情。
    自从明月姑娘死了之后他就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伤和失落当中,整个人脆弱得仿佛随时都能倒下。
    一个沉浸在悲伤中的人往往会害怕走到人群中去,何况他如果要跟他们道别的话就得强装笑颜。可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笑过了,他猜测自己对他们笑时可能会比哭还要难看。
    他这段日子里也很少说话了,除了工作上必须要说的之外,他有时候甚至一天都说不上三句话。
    没有人知道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大家也都隐约感觉得到——他对于明月姑娘的死是多么的难以释怀。
    他不想让明月葬身它乡,但是这里又没有保存尸体的办法,因此他选择了先请人将她的尸体火化,然后用一个瓦罐子装了她的骨灰,如此,他返京时便可以直接带着她的骨灰回去了。
    现在,装着明月姑娘的骨灰的那个瓦罐子就放在房间的书桌上,用一块红色的绣花布包裹着。
    他下意识地扭头朝那里看了一眼。
    隐约间,他仿佛又看到了明月姑娘的音容笑貌,他的嘴角便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眼眶也随即红了。
    “今天,我就要带着你回京城了,明月,我打算回去之后便封你为妾,将你葬在天家家属的陵园里。”瑾王在心里默默地对她说。
    然后,一滴泪水措不及防地从他的眼角滴落,落在了他的碗里。他将碗移开,并扭开头去。
    自她死后,若不是因为身上担负的责任,他可能没有办法在南方苦撑这么久。这段日子,对于他来说,每一天都是带着心碎过的。
    现在,终于要返京了,即便他拼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但也还是没有办法开心得起来。
    这三个月里,忧郁已经深深地入侵他的身体,直透血液和骨髓,要想将这忧郁清除开并非易事。
    他也无意于将它从自己的身体清除开了,反正她不在了,他觉得自己活着跟死去也没有什么分别了。
    被巨大悲痛入侵着他的缓缓地站了起来,走向窗边。
    他的那名下属赶忙帮他将窗帘撩起一些,以便他能看得见下面站着的人群。
    小镇上的人很清楚——瑾王赵聿珣这一走之后他们也许此生也没有机会再见得着他了,加上念及他这段时间对整个小镇所做的贡献,这些都使得他们发自内心地想要来送他一程。
    瑾王赵聿珣当然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他暗叹了一口气。
    “笃笃笃”外头有人敲门。
    瑾王问:“谁?”
    外头的人恭敬答道:“三殿下,是京城那边的人给您报信来了。”
    为了能及时地得知京城那边的情况,赵聿珣在南方赈灾期间有安排京城那边的人帮他留意局势,他让他们一旦得知京城里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时便马上通过信件的方式告诉他。
    眼下既是京城的来信,可见是京城里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瑾王赵聿珣不禁心头一紧,忙说:“进来。”
    门随即被推开了三分之一,他的一名手下三步并两步地从外头进来,在他跟前单膝跪下道:“三殿下,这是京城那边给您寄来的信。”
    赵聿珣赶忙将信接过,当着众人的面展开来看。
    在信里,他安排在京城观察局势的那名下属跟他说了兵部尚书牢中自杀和张昭仪中毒身亡的事,也跟他说了皇上和敬庄皇后一起到日月山庄休假的事。
    才短短的三个月,京城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瑾王赵聿珣颇是吃惊。
    兵部尚书为何要自杀?张昭仪为何要对皇上下/毒?自己回去之后会不会有生命危险?瑾王赵聿珣忍不住皱眉深思。
    然而,不管如何,他的任务完成了,便没有了继续呆在外头的借口,所以他还是得立即回去的。
    他当场将这封信给烧了,然后对下属们说:“我们启程吧。”
    见他从旅馆里走出来,百姓们立即朝他包围过来。
    一时间他的四周都被围得水泄不通,想要往前移动一点点都难。
    瑾王赵聿珣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一边用眼神示意他的下属们赶紧给他开一条路。
    顿时,三十多名牛高马大的男子便举着长剑硬硬地开了一条路,瑾王赵聿珣遂沿着这条被开的路快速地离开了现场。
    到得外围,瑾王一把跳上早已等候在此的马车,让马车夫立即启程。
    很快,一行人便沿着华江镇唯一的一条大路绝尘而去。
    当瑾王到达京城时已经是六天后了。
    他先到英华殿去跟皇上汇报工作情况。
    听完瑾王的汇报后皇上赞许道:“不错,干得漂亮。”随即重赏了瑾王。
    瑾王见皇上气色红润、精神抖擞,便微笑道:“父皇最近身体应该康健吧?”
    皇上笑,点头道:“还行。倒是你,怎么瘦得这么厉害?”
    瑾王赵聿珣便趁机说:“说起来是儿臣的不对,儿臣在去南方的途中认识了一位姑娘……”
    皇上听着听着便拉下了脸,等瑾王赵聿珣说完时皇上沉声喝道:“混账东西,竟然为一个女人消沉至此,以后还能指望你干什么事?”
    瑾王赵聿珣不敢反驳,脸含愧疚地道:“是儿臣的错。”
    皇上盯着他看了良久,放低声音道:“一个萍水相逢的女人而已,不要把她看得这么重要。你明年五月份便可娶彭文滔的女儿彭素为妻了,你现在身边也有青莲服侍着,何愁没女人?”
    瑾王不由得腹诽——你倒是说得轻巧,随即又感叹——果然君王都是不把儿女私情当一回事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夜风

然而,瑾王表面上并不露声色,依旧一脸恭敬地答道:“父皇说的是。”
    皇上又说:“如今你既已回京,从明早起就每天来上早朝吧。”
    以前,皇上并不要求他每日去上早朝,所以没有皇上的准许时他自然是不敢擅自去的。如今听得皇上这么说,瑾王心里莫名地一阵欣喜,但这种欣喜很快又过去了。
    他猜测,皇上允许他每日上朝,也许是因为觉得他成年了,可以涉足政事了,也有可能是想以这种方式来提醒和督促太子,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其实都表示皇上有意给他机会踏上政治舞台了,这不正是他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吗?然而此刻的他却说不清楚自己为何还是没法高兴得起来。
    但他还是马上恭谨地说:“儿臣遵命,多谢父皇!”
    皇上淡笑了一声,半眯着眼睛望着他问:“你还是放不下那个女人?”
    他看起来那么忧伤,皇上不可能不明白。
    瑾王赵聿珣忙避开他的眼睛微垂下头去。
    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了,他不想让皇上看到这一幕。
    明月姑娘给予他的是一种心魂相授的爱,不是其他女人所能代替得了的。正因为这样,他才那么的伤心。而这些他要怎么跟皇上说?
    跟君王讲男女间的感情,就好像将自己的缺点露出来给他人看一样,是可笑又无益的。于是瑾王赵聿珣朝皇上摇了摇头。
    皇上也不拆穿他,笑着转移了话题。
    在两人聊天期间瑾王始终没忘自己还有事要跟皇上请示,便寻了个谈话的空隙将自己想要将明月的骨灰安葬在天家家属陵园的心思向皇上表明了。
    瑾王不是很喜欢拐弯抹角,所以总是有什么就直说什么。
    “儿臣知道这样的一个要求是有些过分,为了不留话柄,儿臣会先追封她为妾,然后再做安葬。”瑾王在表明自己的想法后又补充道。
    皇上听了脸色大变,冷声道:“你倒是打得一手好主意,可你这么做就是破坏了天家的规矩,所以朕不能同意。”
    瑾王一听就有些急了,忙跪下道:“儿臣知道这会让父皇很为难,可是……儿臣与她的感情实在太深,且她曾怀了儿臣的孩子,儿臣……应该给她一个名分。望父皇体谅。”
    皇上冷哼道:“你只求你的心安,你有没有想过他人的难处?珣儿,即便你和她之间再有感情,你们毕竟不是明面上的夫妻,朕绝不能容许你这般乱来。”
    就算瑾王是因为当时远在南方不便于赶回来将此事向皇上禀报,可他也可以通过写信或者让人送信的形式来将此事告知他的啊,瑾王没有这么做可见这个明月姑娘并非出身名门,因此恐怕达不到天家子嗣所娶纳的标准。
    天家人结亲有一套严格的标准,身为天家人的家长,皇上当然不会轻易地在这种事情上让步。
    毕竟一旦让步了,日后要再将此规矩严格地遵守起来就很难了。
    瑾王见皇上不肯让步,忙跪着前移几步道:“父皇,儿臣与她的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望父皇能够特殊对待。”
    “这么多年了,你‘得寸进尺’的性格还是一点也没变。”皇上叹气道。
    瑾王忙说:“儿臣惭愧。”
    皇上将目光从他的身上掠过,闭上眼睛默默无言。
    其实要追封明月姑娘为瑾王的妾,并允许将她安葬在天家家属的陵园里并非一件完全不可行的事,但皇上深知瑾王的个性,知道如果自己这次一时心软满足了他的请求的话势必下次他还会提出更过分的要求来。那么,这样下去反而会助长了瑾王的野心,所以皇上打定主意拒绝同意此事。
    但念及瑾王此次在南方赈灾的功劳和他刚刚失去挚爱的心情,皇上没有明着一口回绝,而是表示会再考虑看看。
    瑾王赵聿珣没敢逼得太紧,遂起身告辞。
    当瑾王从英华殿出来时已是大半个时辰后的事了,他立即去了皇贵妃那里。
    皇贵妃先前便得知他回到皇宫的消息了,但也知他得先到英华殿去见皇上,所以耐着性子等。
    好不容易等到瑾王来时却发现瑾王形容枯槁、神色哀伤,与先前判若两人,顿时惊讶万分,忙拉他进屋里问因由。
    瑾王遂又将自己与明月姑娘之间的事跟皇贵妃说了,也提到了皇上不同意他将明月的骨灰葬在天家家属陵园的事。
    皇贵妃听后拍着瑾王的手背说:“我认为这件事陛下的态度也没有错,虽然我知道你很爱明月姑娘,可天家人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曣国的门面,即便陛下再开明,有些规矩还是不能坏,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瑾王赵聿珣忙说:“母亲教训得是。”
    皇贵妃见瑾王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又不免心疼,耐心宽慰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逝者已矣,多想无益,珣儿,你还那么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一定要尽快地振作起来啊。”
    瑾王忙强自抖擞精神道:“是。”
    与皇贵妃用过晚膳后瑾王回了瑾王府。
    青莲立即迎了出来。
    三个月没见,她看起来圆润了不少,也比先前更有风韵了。
    然而瑾王的心里只有明月姑娘,因此见了她之后也没有一点心动的感觉。
    夜色沉沉,是该歇息的时候了,但瑾王并没有睡意,他独自站在廊庑下,望着漆黑的夜空发呆。
    八月的夜晚已经没七月份时那么热了,偶尔会有些凉风吹来,当风吹过园子中的树木时,那发出的唦唦声又让他想起了明月的轻言细语,不禁一阵悲从中来。
    他恨自己为何要这么晚才与她相识,也恨上天为何要这么快就将她从他的身边带走。现在,没有了她的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不成了。
    “我该怎么办?”他望着夜空喃喃地说。
    当年那个英明神武、才艺超绝的瑾王不见了,现在这个站在廊庑下默默垂泪的不过是一个因为失去爱人而萎靡不振、忧郁成疾的断肠人。
    。。。。。。。。。。。。
    亲们,一更来了。二更大约在18:00。

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况

青莲披了件外套出来寻瑾王,才出到门口,她便在屋角的这一头远远地看到了站在廊庑下的他。夜色朦胧,他的身影有些模糊。青莲犹豫了一下才慢慢地朝他走去。
    一个开开心心出去的人,回来就变成了一个伤心欲绝、形容枯槁的断肠人,这个中的缘由委实不难猜。
    可是一个人总是这么伤心、这么放不下恐怕也是不行的,毕竟生活总得继续下去的啊。
    青莲走到他的身后,关切地说:“三殿下,外头有些凉了,还是回屋里去吧。”
    听得她的声音,瑾王微微转过头来看了她一眼,道:“我想一个人呆一会儿,你先歇下吧。”
    青莲微笑道:“说来也奇怪,你不在家时妾每晚一沾床就可入睡,可你回来了,你不歇时妾竟然也歇不着了。”
    瑾王淡淡地笑了一下,转过身来看着她,说:“我宁愿你不要把男女间的那种感情投射在我身上,那不值当。”
    青莲明目一转,脸上的笑容便荡漾开了,声音柔婉地道:“感情这种事情如果真的能自个儿控制得了,恐怕也就不叫感情了,有些事,妾明知道真相是怎么样的,明知道努力或许也是徒劳,可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心啊。”
    瑾王籍着夜色盯了青莲好一会儿,忽然失声笑道:“你不怕有一天心碎吗?”
    “如果这心碎是因为一个妾认为值得的人,那么妾并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青莲的声音很轻、很柔,但也很坚定。
    “那滋味生不如死,我劝你还是别向往的好。”瑾王说,从她身边走过,大步流星地往屋里去。
    青莲也跟着进去。
    那晚,在青莲的主动下,瑾王还是与她行了一次。
    不过,在做着这件事时他是不带任何感情的,但青莲依然感到了幸福。
    事毕,她钻进他宽阔的怀中,轻声问:“能让三殿下这般上心的那个女子,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瑾王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僵硬,冷冷道:“闭嘴。”
    青莲赶忙乖乖地闭上了嘴。
    瑾王猛地坐立起身,连外衣也不披便离开了房间,到了另外一间房去睡。
    夜半时分,瑾王做了一个恶梦,到了凌晨时他便发起烧来。
    他不太当一回事,继续蒙头大睡,可等到他要起床上早朝时才发现头痛欲裂、两眼昏花,根本连站都站立不稳了。
    青莲立即派人去请大夫,并对瑾王说:“你这样子上不了早朝,还是让妾去帮你请个假吧。”
    瑾王摇头道:“不用,我能行。”
    可是他还没走几步路便又头晕目眩了。
    青莲很果断地说:“别去了。”
    瑾王将她用力地推开,踉跄着继续往前走。
    青莲没法,只好安排两人搀扶着他去。
    那日早朝上的大臣们究竟说了什么,有多少人发了言,瑾王也不太清楚。他只知自己在整个早朝期间脑袋都在嗡嗡作响,而且呼吸困难,心情无比的沉重。
    忽然间,他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他也不想去跟它们扯上关系,他只想回到自己的床上躺着,什么也不想地沉睡过去。
    当张公公高声说退朝时他才下意识地跟着众臣跪下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等他再次起身时他发现自己的四肢都在发抖。
    太子发觉了,忙问他是不是病了。
    “昨晚着了凉而已,不碍事。”瑾王忙说。
    “那得赶紧找大夫来看看。”太子说。
    瑾王浅浅一笑,道:“已经请了大夫来,不过由于我赶着来上朝,所以还没给他们看,我现在就回府去给他们看。”
    太子便主动护送他回瑾王府去。
    在路上时瑾王的身子好几次往一旁歪,都被太子伸手拉住了。
    太子隐约觉得他这情况不对劲,便问:“你这次去南方是不是受了什么打击?”
    瑾王立即摇头道:“没有,只不过是比较操劳,把身体给累坏了而已。”
    “你以前一直生活在宫里,没尝试过这般艰辛紧张的生活,身体吃不消也不奇怪,现在既然回来了,就好好地把身体给调理好吧。”
    “是,多谢殿下关心!”
    太子将他送到瑾王府门口便站定了,道:“就送你到这吧,多保重!”
    瑾王也不留他,点头道:“是,殿下慢走。”
    太子拍了拍他的肩头,转身走了。
    两名大夫早已经在府里等着了,见瑾王进来,大夫们立即起身朝他行礼。
    瑾王在主座坐下,伸出手给其中一名大夫把脉。
    青莲守在一旁,虽然面上竭力地保持着镇定,但眼神里依稀可见担忧。
    他的情况不得不让她担忧。
    大夫认为瑾王这症状是因心头郁结而导致的脏腑、气脉之气阻碍不畅所致,需要服药和针灸。
    “按照这个药方的药和分量来熬汤,每日给他喝三次。另,在下每天的这个时候会过来给三殿下进行针灸治疗一次。”大夫跟青莲交代道。
    青莲点头,并重赏了他们。
    到了午后,瑾王清醒了过来,立即掀开被子下了床。
    青莲忙问:“殿下是要去哪里?”
    瑾王道:“去一下陛下那里。”
    “你身体抱恙,不宜到处走动,如果不是要紧的事的话,就交由妾代为转告吧。”
    “不,这事我得亲自跟他讲。”
    “是为那位死去的姑娘?”青莲小心翼翼地问。
    瑾王顿了顿,点了一下头。
    他想让明月早日入土为安,至于是不是下葬在天家家属的陵园,他现在不那么在意了。
    于是,他强撑着病体来到了英华殿。
    桌面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奏折告诉瑾王——皇上和太子已经将今天的奏折批阅完毕了。
    而且太子也已经走了。
    很好,他本就不想在太子的面前谈这件事。
    皇上见他进来,脸上有微微的错愕,随即又笑了,指着距离自己最近的那张凳子说:“坐。”
    瑾王毫不客气地坐下。
    事实上他此时已经感觉浑身难受了,若再多站一分钟估计都会倒下。
    。。。。。。。。。。。
    亲们,二更来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番话

皇上身子略往前倾,目光锐利中带着淡淡的关切,问瑾王赵聿珣:“气色怎么那么差?昨晚没有休息好吗?”
    瑾王的脸便不自觉地红了红,有点局促地答道:“着凉了,不过找大夫来看了,大夫说问题不大。”
    皇上的头又微微往后仰,望着他瘦削的面容叹气道:“你还二十岁不到,就虚弱成这个样,这可不是个好现象,要好好地补一补,再将作息时间给调整一下。”
    “是。”瑾王忙点头,又不失时机地说:“父皇,儿臣昨晚考虑过了,明月姑娘的事儿臣还是决定不为难您了。”
    这正中皇上下怀,因此皇上笑了笑,道:“你能这么想朕很高兴。你可以将她下葬在天家家属陵园旁边的那座山上,这样你每年去拜祭祖先时也可顺便到她那里拜祭一下。”
    “儿臣也正有此意,多谢父皇!”瑾王忙笑着说,又道:“儿臣没别的事了,就此告退。”
    皇上点头,又忽然道:“找个吉日将她葬了吧。”
    瑾王回头看了看皇上,点头道:“是。”
    将这件事说清楚之后瑾王觉得心里轻松了一些,因此回去的路上时他感觉脚步也没那么沉重了。
    回到瑾王府,他立即派人去请了个会看日子的人过来,让其帮他选一个适合安葬故人的日子。
    这人算了算,对瑾王说:“后天就很适合。”
    瑾王便重谢了他,然后请人到那座山上去看风水、选合适的安葬地点。
    次日,风水大师一大早便来将选好的地段以图示的方式告诉了他。瑾王遂于中午时亲自到现场去看了看。
    到了下葬的那天,瑾王也到了现场,并亲自给她掩土。
    望着墓碑上明月姑娘的画像,瑾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他慢慢地蹲下,伸出一只手扶着那墓碑,说:“我知道你不会介意,但我还是非常抱歉,我没有办法实现诺言……是我的不对。我常常想,如果我当初没有被船上的琴声所吸引,我们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局,答案是可以肯定的,可人生没有如果,我见到你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和你的命运将会纠缠在一起,这纠缠,谁能说它不是美好的呢?”
    他边说边流泪,却也忍不住微笑。
    “我早该明白,生命的意义,不是以长短来衡量的,但是现在明白也未晚。这一点,我总有一天会用行动来向你做解释。现在,你可以安然地长眠于地下了,我也了却了一桩心事。我今日上午派人给你堂伯父和堂伯母送去了一封信和一笔钱,信里将你过世的前因后果跟他们说了,也做好了会被他们咒骂的准备。那笔钱,算是我对他们那些年照顾你的一点的心意吧,虽然我知道他们其实并没有真的把你照顾好。你不会知道,自你死后我有多难过,有多孤独和彷徨,你彻底地改变了我,你的离去也彻底地带走了我。这几天我常想,我这一生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但现在我不再纠结于答案了,种下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这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愿你安息,在九泉之下不再有烦恼。在装着你的骨灰的瓦罐里,也掺融着我们的孩子的骨灰,虽然我不知道这孩子是男是女,但这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个孩子会陪伴着你,使你在那边不会感到孤单,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们会在那边相遇,所以,请你安心地等着我吧。”
    说完这番话,瑾王擦干了眼泪,慢慢地站起身来,又深深地望了墓碑上那张画像一眼,才转身离开。
    此时,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倦鸟也成群地拍打着翅膀往丛林的巢飞去,天地一片静谧、祥和,瑾王站在山坡上,望着眼前的景色,嘴角泛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回到瑾王府后,瑾王的身体就越发地虚弱了。
    虽然大夫们每天都来给他针灸,且给他开了好几个药方,但他的身体还是一天比一天糟糕了。
    见此情景,大夫们也非常的着急和心慌。
    “他的抑郁情况已经非常之严重,而且情绪也极不稳定,要格外小心地照看。如果可以,试着每天陪他聊聊天,多说一些宽慰和鼓励的话。”大夫私下里跟青莲说。
    青莲忙问:“他这情况能治愈吗?”
    大夫犹豫了一下才答道:“这因人而异,有些人能,有些人不能。”
    “那三殿下的能吗?”青莲又问。
    “他这是心病,药物虽然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得靠他自己。”
    已经严重到这个程度了吗?
    青莲的脸色瞬间变白,好一会儿才说:“知道了。”
    大夫见青莲一脸惨白,心里很是同情,便说:“你尽力开导他吧,说不定经过你的开导他真的能慢慢地走出来呢。”
    青莲点头。但其实她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之后的几天里,青莲一直试着宽慰瑾王,可瑾王就像一个绝缘体一样,对她的话似乎都没怎么听得进去。
    看着他现在的模样,她才真正体会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明月姑娘的死对于他来说就好像是他自己也死了似的。他们间有这么深厚的依恋,她真的没有信心可以将他从那个情绪和状态中拉出来。
    但她还是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去拉他一把,毕竟,她爱他,不希望看到他这般痛苦下去。
    这天上午,青莲来到床前,俯下身子望向闭着眼睛的瑾王问:“三殿下,百花园里的那几棵木芙蓉开了,想不想去看看?”
    瑾王的眼睫毛动了动。
    青莲以为他要睁开眼睛来,忙朝他微笑,可他并没有将眼睛睁开,而是继续闭着眼睛淡淡答道:“我浑身没劲,头也不太舒服,还是不去了。”
    “要不要妾帮你揉揉?”青莲忙问。
    瑾王侧过头去,道:“不用。”
    深入骨血的疼痛并非用手就可以缓解的。
    “那妾马上请大夫来给你看看。”
    “不用。”瑾王不耐烦地道。
    。。。。。。。。。。
    亲们,一更来了。二更大约在19:00。

第四百一十五章 苍松图

“可是,看见你这么难受,妾也很难受。”青莲边说边伸手去握住瑾王的手。
    这双曾经非常好看的如艺术品般的手,如今却如那干枯的柴一样,让人想到‘触目惊心’,想到‘行将就木’来。
    不过短短三个月而已,他的身体就像被什么侵袭和主宰了一样,从健硕变孱弱。青莲心头的悲恸顿时像决堤的水般涌向全身,不知所措地俯身去抱住他,将头紧挨着他的头。
    这一刻,她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无助和恐慌。
    大夫说了,这种病症很大程度上是要靠他自己的意志来挺过去的,可是,他现在看起来是如此的消极。
    青莲决定好好地跟他谈一谈。
    “三殿下,还记得你以前画的那幅苍松图吗?”青莲轻轻地问,嘴唇温柔地掠过他的耳朵,然后停在他的侧脸上。
    瑾王听到了,但他没有回应。
    青莲微笑着继续说道:“那棵长在悬崖峭壁上的苍松,狂风暴雨没有把它摧毁,电闪雷鸣没有把它吓倒,历尽风霜,傲然挺立,三殿下在画它时心里也一定是在佩服着它并希望自己也能像它这般的吧?”
    瑾王还是没有做声。
    青莲将脸埋在瑾王的脖子间,继续柔声道:“苍松因为能历尽千年的风霜,因此得览尽千年的风光,三殿下,妾还想看到当年那样的你,更想看到像苍松那样历尽沧桑依然屹立不倒的你。”
    瑾王睁开眼睛,眼眶已有一层水雾,他伸手去拍青莲的后背,说:“谢谢你,谢谢你,没错,我还那么年轻,是应该重拾当年的勇气,像个英雄一样重新上战场。”
    青莲将头贴在瑾王的胸膛,说:“好,妾热切地期待着那样的一个你回来。”
    瑾王微微地伸展了一下四肢,说:“我头好痛,一抽一抽地痛,难受死了,你快帮我请大夫来吧。”
    青莲忙说:“好,妾这就派人去请。”
    大夫进来时瑾王已经难受得快要受不住了,大夫忙开了药,又对青莲说:“努力说服他出去散散步吧,他这状况不能老是呆在屋子里。”
    青莲便半哄半劝地把瑾王给拉到了百花园里去散步。
    那几棵木芙蓉都开花了,因为每棵的颜色不一样,所以远远看去红、白、黄、粉四色相映,姹紫嫣红,艳丽无比。
    看着这些花,瑾王赵聿珣却忽然有种强烈的不安,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忙说:“看过了,我们回去吧。”
    可是这才看了一眼啊。
    青莲忙侧头望着他问:“三殿下不喜欢木芙蓉吗?”
    “没什么兴趣。”瑾王道。
    事实上何止对这花不感兴趣,他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青莲只好挽着他的胳膊回了屋。
    ……………
    下午,协助皇上批阅完奏折的太子立即三步并两步地往东宫赶,他要陪闻莹愫回宫家去探亲。
    原先他们是和李元约好八月二日和三日齐聚宫府的,后来太子这边有点要紧的事忙,而李元那几天也正好因查破了一单案子需要协助上头审理此案,因此也没有办法腾得出时间来,于是双方便将聚会的时间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