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府嫡女上位记-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堂与江湖,相隔甚远,两不相犯,他有许多的时机可以对付他,而且是在暗地里。
  在宫中安插亲信,在尉迟夜的身边安插亲信,这是他的第一步能做的。
  “皇上。”一人来通报道。
  “司真阁可有什么动静。”他问道。
  “暂且还没有。”来人低声回禀。
  “是时候该引蛇出洞了。朕命你放出消息,将那内贼带出来作为诱饵,引司真派的人上钩。具体如何做,不用朕再提醒吧。”尉迟夜放下奏折凛凛道。
  “皇上放心,一切交给属下去办。”来人便退了下去。
  七弟,他冷哼了一声,还是这么喜欢藏着啊。
  思绪飘去了很远。
  “太子哥哥,等你日后登位了,可不要忘记我哦。”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
  “放心吧七弟,我们是最好的兄弟。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太子哥哥,我们玩捉迷藏吧。”
  “七弟还跟女孩子一样,喜欢藏猫猫哈哈,羞羞脸……”
  回忆褪去,尉迟夜手上的宣纸被揉的紧紧,厌恶的丢弃。
  到了将军府,姜瑾缓缓扶着老先生下来。
  丫鬟阿俏机灵的看看四周,发现管家刚好不在,大夫人也不知在哪里。
  这时,几人便一路匆匆的去了二姨娘的房内。
  姜乐看到了,便惊诧道:“阿姐?!”
  老先生看到了床榻上看到的人,更是一抖。
  “静颦?”他震惊的揉了揉老眼。
  静颦浑然转头过去,道:“卓老先生!”
  此间,几人便愣在了原地。
  “这,阿姐这是怎么回事?”姜乐诧异无比。
  “我见二姨娘病榻如此,便,便自行找了医者过来,听闻老先生医术精湛,遂请了过来。”姜瑾知晓这事情忽的变的不对起来,所以不想将君无弦牵扯进来,当即便改了口。
  “卓老先生,没想到今生还能再碰到你。”静颦满是尊敬的眼眶热道。
  “是啊,一别已有二十余年了。”他叹了口老气道。
  而后,转过头来,迟疑的看着原地站着愣神的几个小辈们。
  姜瑾反应过来,微微笑道:“二姨娘,这是我为姨娘请来的治病的老先生。现在看来,像是你二人相识的,那我们这些做小辈的也不好在这干站着了。”
  说着,便拉过身旁的阿妹,将房内滞留的人也都遣散了去。
  姐妹两人默默的在院子外头散步着。
  “阿姐,方才是怎么回事呀。”姜乐还有点木然。
  她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竟这般巧的。本想前几日答应阿妹你为姨娘的病寻个好大夫。却不想方才所见,看来他二人是相识的。”
  “二十多年,那我还未出生呢,娘亲恐怕也还未过将军府的门。那位老先生看上去有很大年纪了,也不知是我娘亲的什么故友呢?”她疑问道。
  姜瑾眨了眨凤眸。这世道真是有缘。
  还是等老先生出来再问问看吧。
  蓦地,姜氏见下人将马车牵回了府内,就晓得是阿瑾回来了,微动身想去瞧瞧。
  却发现自家女儿同那贱蹄子在那静颦的院落里说这话,那房门也是紧闭着的,外头站着下人。
  她一时有些狐疑的,便带着丫鬟阿俏一并过去那后门瞧瞧。
  “大夫人,这样不太好吧。”阿俏疑虑道。
  但是,还是只能跟过去,一并隐蔽着。
  姜氏鬼祟的后门外探着脑袋瞧着里头,微听到一些声响,似有两个人。
  她定睛仔细一看,发现还有个老者在与她说话,真是怪事了,这老者是如何进来的?进来又做什么?神神秘秘的,难不成那静颦屋里还能藏人?
  想到这里,姜氏便倾听着里头的对话。
  “大……”阿俏还未说完,便被眼神警告的憋了回去。
  这下子死了,她心中暗暗道。
  偏偏好巧不巧的,谁让她被大夫人看到自己在闲着,所以才被叫了过来呢,还是偷听墙角的事情。
  “卓老先生,没想到二十多年了,竟然还能再见到您,真是世事无常。看到您还安好,我便也放心了。”静颦虚弱道。
  “是啊,当年姨娘也只是个小姑娘。现在已经嫁为人妇了。噢,想必姨娘的夫君一定是那萧公子吧,哎呀也不知他现在生得如何了。当年啊……”其越说越看面前的人脸色不对。
  “难道……”他立即闭口,一双老眉凝着。
  静颦无声的点了点头。
  其便深深的叹了口气,“我见夫人的小女生得也是极好的,这府上的条件也最是好。过去的事情,便过去了吧。”
  她也道:“是啊,二十多年了。如今我这副残破的身子,还能再想什么呢?”
  说着,便苦笑着摇了摇头。
  “姨娘放心。老夫一定会以毕生所学医术,替姨娘诊治的。”卓老先生道。
  “有劳您了。”静颦缓缓无力道。
  房门外的姜氏一个字都不漏的听完他们的对话,心中暗暗有气。
  这个静颦,竟然还有这么一段过往!方才她的话,难道还想着过去的那情人么!真是不可饶恕,此事若是同老爷去说,老爷定然不会放过她的!
  就连阿俏也听完了,她心中暗暗担心着,想着怎么也得同小姐说说。
  这万一大夫人去大将军那边闹事,可如何是好。
  二姨娘的病又是这样,万一禁不起什么刺激,又该如何是好。
  姜氏细细的思忖着,不行,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若是告发到老爷那里,无凭无据也是不会相信的。
  二十多年了,她那情人也不太好找啊。
  这个静颦,她既然这么想着旧情人,便让她去会会去。
  姜氏在心中想到了好的主意,于是便悄然的离开了。
  丫鬟阿俏趁着空档便跑去了自家大小姐身边,因为顾及到姜乐,所以便小声道:“小姐,阿俏有件事,只能跟你一人说。”
  她看了看阿妹,便走到了一旁询问,“什么事?”
  阿俏便轻声的将方才的事情说了出来。
  “竟有此事?!”姜瑾眉头蹙了蹙。
  “是啊,大夫人气的不得了。奴婢担心……”
  说来也真是的,那二姨娘都过了二十多年了,怎的话语间还似放不下当年的那萧公子呢。
  她皱着秀眉,道:“此事不能同任何人说起,去我母亲身旁看看,若母亲真有那想法,尽快同我道来。”
  阿俏诺了一声,便疾步的离开了。
  姜瑾深深的思忖着。
  “阿姐,你们方才说什么啦?”姜乐忽的走上前来问道。
  此时,房门缓缓的打开,卓老先生走了过来,道:“姨娘的病确实有些复杂。”
  “那我娘该怎么办。”姜乐担忧道。
  卓老先生刻意的多瞧了她几眼,而后道不用担心,自己回府会想想法子根据姨娘的病进行调理。
  “有劳先生了。”姜瑾命下人出去送送。
  “阿妹好生照料姨娘。”她道完,便悄然去了母亲那儿。
  姜乐走进了屋内,迟疑的望了眼娘亲,而后掖了掖被角,问道:“娘,方才那位老先生……”
  “是娘在年轻时候认识的一位老者,娘很尊敬他老人家。”静颦跟后道。
  这样说来,便只是一个故友而已。阿月想了想,对于他们长辈的事情还是不要多问了吧。
  姜瑾走至院落,欲要去母亲的房内,恰巧府外有人出声,她便多看了几眼。
  “进去吧。”府门外的侍卫道。
  “大小姐。”一个小太监看到了她,便及时的叫住了她。
  她站定,看着他。
  “噢大小姐,奴才是想来告诉大小姐。公主殿下说近日都未见小姐入宫,有些想念,便请小姐进宫一叙。”小太监诚恳道。
  姜瑾叹了叹,确实。
  于是便答应,说今日有点晚了,明日早时便去,劳烦他了。
  小太监见大小姐依旧礼貌之致,便开了笑脸道:“奴才这就回去告知公主殿下。”
  她点了点头。
  以往有些宫中的消息,也都是从公主那听闻的,近日这个风头,若想秘密的得知宫中事宜,也只好通过公主了。
  姜瑾只是这段时日事情过多,无暇应接,正好明日清闲,便去宫中一趟。
  经过了正厅,发现母亲与父亲正在谈话,她便停了停,在外头听听。
  “阿瑾。”姜氏发现了,便轻声唤道。


第三百一十章 故人
  她走了进去,道:“父亲,母亲。”
  方才未曾听到母亲提及什么事情。
  “阿瑾啊,母亲先前瞧见一位老先生从静颦的院落里出来。那位老先生是何人啊,你可知晓。”姜氏说着,瞟了眼一旁饮茶的姜怀。
  “是阿瑾擅作主张,见二姨娘的病反反复复都不见好,心下有些在意。恰好去了趟王侯府中,得他引荐,带回来这位医术精湛的老先生。”这个时候,同母亲说起君无弦,是最好的。
  在母亲的心里,这件事情若是想要做点功夫,得看王侯的面子。
  遂姜瑾希望,母亲息事宁人。
  “原来是王侯大人。”姜氏有些诧异。
  姜怀则是在一旁赞赏,道:“王侯大人他有心了。”
  她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
  而姜氏心头却百般奇怪,有这么巧的事情吗?不管怎么样,还是不应打草惊蛇。
  “母亲与父亲,方才在聊些什么呢。”姜瑾似作无心一般的问问。
  姜氏笑着放下杯盏,瞧了眼道:“没什么,我与你父亲不过是在说些素日里府内的事宜罢了。”
  “嗯。明日晨时,阿瑾要去宫中一趟,许久未去,公主殿下闲闷的很。”她提了提道。
  “那便去吧。我阿瑾能够同公主殿下关系这般好,母亲也是荣幸。”姜氏笑道。
  姜怀饮了杯茶水,两厢也无话。
  “近日,怎的未曾见着世子殿下啊。”他忽的问道。
  她迟疑了一瞬,说道:“阿瑾也不知。”
  姜氏与姜怀互相看了一眼,不知女儿与世子殿下发生了什么,近日也不曾见到二人来往。
  但这些小辈们的事情,他们也操心不上,左右在他们内心,王侯大人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姜瑾与父母亲说了几句话,便回到了自己房内去了。
  还好母亲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让人担心。
  毕竟她希望府内能够和和气气的,和睦共处,若不再生事端,那便再好不过了。
  只是逊之在北疆,怕也是回不来西谟了,他有他的使命要完成。
  想到这里,她不禁叹了口气,这不是莫名的叹气,而是担忧。
  在皇帝的心中,逊之早就是西谟的质子了,但明面上也并未提过。
  若是终有一日皇帝发现他回到了北疆,也不知会如何。
  但姜瑾也不希望他有去无回,回到了北疆,自是比待在西谟安全。
  这厢,顾逊之收到了日思夜想的人儿的来信。
  上面娟秀的字体写着自己在西谟一切安好,很安稳,什么事情也没有,日子反而过的越来越清闲起来了,并问他在北疆如何,是不是公务很繁重。
  再忙碌之时,也要顾惜好自己的身子才是。
  顺便还问了北疆王与王妃如何。
  他看着嘴角的弧度上扬,为她在西谟一切安好而舒心,为她关切顾念自己与北疆而开心。
  “如果可以,真想尽快回去寻你呢,瑾儿。”顾逊之微微叹气道。
  他铺好宣纸,立即着墨给她回信,命人送回。
  其实这两方,谁也不知晓,他们各自为了让对方安心,遂只报喜不报忧。
  竹苓日常调理北疆王的身子,剩余的时间不是去寻世子殿下,便是自己一人坐在院子里发呆叹气的。
  纠结啊,真的好纠结,快要崩溃了。
  到底该留下,还是该回去呢?
  那日王妃娘娘对她语重心长的说了那么多的话,而且自己的初衷本愿也是想留在他的身边的。
  但是有很多的因素让她不得不考虑回去啊,为什么人总是要做抉择呢。
  竹苓撑着脑袋,不断的叹着气。
  “竹苓姑娘,因何叹气。”顾逊之出来放松了一下。
  她听到声音,立即坐了起来,有些不自然笑道:“没什么,有点闲闷罢了。世子殿下处理好公事了吗?真是辛苦殿下了。”
  “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都是为了北疆。”顾逊之实话实说道。
  竹苓便什么话也不说了,只是低低着个头,也像是在走神一样。
  “我母妃那日同你说的话,我听到了一些。竹苓姑娘不必当真,何去何从,皆是你自己的选择。”他正色道。
  她看着面前欢喜的人自从回来过后,便极少有那样的笑容了,起先纨绔倜傥的他,现在却稳重了不少,或许是,她不是他合适的那个人吧。
  在西谟的时候,她见殿下每回看到瑾儿姑娘,都会变得十分的小孩子心性,也很不正经,面上时时带着笑容的,也从未正色过。
  竹苓点了点头。
  “我父王如何了?他约莫还有几时能痊愈?”顾逊之问道。
  唉,这正是她纠结忧心之处,一边呢又期望北疆王能够早日康复,一边时间越快她就越担忧。
  北疆王痊愈之后,她就不知该何去何从了,说要离开吧,也是不舍,不离开吧,还是得回去。
  所以陷入了两难的纠结之中。
  竹苓老实对他说,北疆王若恢复的好,一月多便能够康复,若缓一缓,两月也可。
  顾逊之了然的点头,也就是说他很快就能够回去西谟,见到瑾儿了。
  思及此,便高兴的想要将此事通过书信告诉她,但奈何才想起来,方才已经回信过去了,一时有些懊恼,暗道自己回的太急了。
  她看他面上情绪丰富,有些疑虑不解。
  “世子殿下,如若大王他的身子痊愈了。殿下还会回去西谟吗?”竹苓问道。
  如若他说回,那她便坚决的跟着他回。
  如若他回不去,那她,那她或许会抵抗不住内心,选择自私的留下来。
  “本世子一定要去西谟。”顾逊之坚毅道。
  竹苓心头一阵喜悦。
  “好,我一定会努力,让大王他早日康复的,帮助世子殿下能够早些去西谟。”她道。
  至于到时候能不能,或是殿下回不回得去,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少她现在还抱着点点的期望着。
  果然,只要他的一句话,就能够让她的心中顿时烟消云散。
  “竹苓姑娘,多亏有你了。”顾逊之诚恳道。
  竹苓摇了摇头,说道:“若非有世子殿下,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他是她的救命恩人,也给了她现在的一切。
  即便是他们之间毫无关联,她都会做这些的。
  北疆王妃在树旁转身离去。
  方才他们所说的话她皆听见了。
  “娘娘,世子殿下他依旧要去西谟,这可如何是好。”身旁的侍从担心道。
  她是怕他们的世子殿下留恋别国,不专心自己的国土了,这样下去可不妙。
  “我只当逊儿此番回来,能够体会下他父王的苦心与艰难。日后可以一心一意留在母国,帮助他父王打理要事。可是,本宫终究是低估了逊儿对那女子的情意。”北疆王妃心中的心结,便是此。
  “世子殿下欢喜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竟能让殿下如此?要不娘娘,奴婢差人去打探打探?”侍从忽的灵机一动道。
  “若是极好的女子,那便由殿下去,哪日带回来做了王妃也是一样。如此便可长久挽留世子在北疆,若是不好的女子,相信殿下过了意气风发的时候,便能开始沉稳,知道孰轻孰重了。”她又道。
  北疆王妃一直也是对于这个瑾儿姑娘感到很是好奇,但从没想过要去打探打探,此番听侍从说来甚是言之有理。
  “你说的对,既如此,就照你的吩咐去做吧。”她缓缓道。
  “是,奴婢一定会办妥的。”侍从领命。
  但愿如此吧。至始至终,她都希望自己的孩儿能够独当一面,沉稳愈加。
  他早已成年,也该懂事些了,望他能够早些看开,明白自己的身份使命。
  侍从寻了个人秘密的说了几句,那人便离去了。
  此间,第二日的清晨,丫鬟阿俏给姜瑾梳洗打扮,道:“今日小姐要去宫中,可别忘啦。”
  “记着呢。”她将最后一根钗子递给她。
  “好了小姐。”阿俏钳完看了看镜子道:“小姐真是仙子般的好看。”
  姜瑾听惯了此等话,已经无视了。
  待出府的时候,瞧见前头有另一马车停下,走下了昨日的老先生。
  “大小姐这是要出门吗?”卓老先生道。
  “是,许久未进宫了,公主殿下邀我一叙。老先生是过来给姨娘瞧病的罢。”姜瑾微笑道。
  “是啊,昨日老夫研究了一夜,终是合理的列出了该如何诊断她的病了。”
  她微微颔首,命守门的侍卫带其进去,到二姨娘的院落里。
  “老先生,我先走了。”姜瑾掀开帘子,进了马车里。
  即墨从一旁飞身而来,跟着阿俏一并上去。
  到了宫中,看着那宫墙吹拂的风,树叶飘零,她不由得感叹,多看了几眼。
  自七皇子宫变之后,又是一番景象了。
  姜瑾呵着气,有些冷,来到了公主的寝殿里。
  “公主,姜大小姐来了。”婢女过来通禀道。
  尉迟茗嫣听见了,连忙迎过去,看到了清丽的人儿便道:“阿瑾姐姐几日未见,倒养好了些。”
  “公主此话是谁教的,倒颇有些老一辈说话的风范。”她不由得轻声笑着,由她领着自己落座,而后递来暖炉给她捂着。
  “快将温过的烧酒端过来。”她解释道:“这烧酒小饮一杯是不会醉的,酒性不强,可以暖暖身子的。”
  姜瑾见她似是懂事了许多,这说话与举止比以前也是小不一样了。
  “前段时日发生了很多事情,今日见公主似是成长了许多。”她缓声道。
  “唉,是啊。”尉迟茗嫣附和了一句,而后道:“阿瑾姐姐可知晓,今日要涌进一批新尚书郎入职。”
  她微微蹙眉,摇头道:“不曾听过。”
  “一大早的,就吵死了,好多人呢。听说这外头科举中了为首列选举,有一些儒家子弟也来呢。但本公主自是不感什么兴趣了,就觉得烦人。”尉迟茗嫣晨时都未睡好。
  那些个人初次进宫,哪里分得清东南西北往哪儿走的,好死不死的都来她寝殿前面聚着呢,后来自是被轰走了,气了她许久。
  姜瑾笑。
  “阿瑾姐姐你还笑呢。”尉迟茗嫣嘟着嘴道。
  “对啦,姐姐最近都在做什么呢?”
  “也不曾做些什么,只是在府中闲着罢了。”她道。
  其实是不想将一些没必要的烦恼告诉公主而已。
  “哦……”她沉寂了下来。
  “公主呢,想是很忙罢?”姜瑾询问道。
  尉迟茗嫣轻轻吐了吐气,道:“说忙也不忙。不知怎的,总觉得什么也没做,但确实做了不少,这一天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唉,倒要让人开始思虑整日要做些什么刻骨铭心的事好,仔细一想,都不记得先前的每日都在做什么。”
  公主竟也开始想这般多了。
  姜瑾正了正色道:“公主保持这样便好。”
  “真的吗阿瑾姐姐?”她纯真问道。
  她温和的点了点头。
  “对了,阿瑾姐姐。我近日在宫中闲得慌,你明日要去王侯大人府上吗?带上我吧。”尉迟茗嫣道。
  可是尉迟夜那边,应该是不会允许她出宫的吧,更何况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了。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啦,没关系的。昨日我同皇哥哥提过了,他竟然答应了。说是王侯大人府上,同阿瑾姐姐一起就没有关系。呃,然后还给我加了很多的侍卫。”她说着说着,声音便很小了。
  姜瑾都能想象,公主去了王侯府,要带着许多拖油瓶的壮观景象了。
  至于皇帝为什么会答应,大概也是觉得同她在一块比较安全吧,也有可能是他太忙了,也不想让公主一直缠着索性便答应了。
  “好吗阿瑾姐姐?还是姐姐吃味,不想让我去王侯大人府上,打扰你们二人呀。”尉迟茗嫣挑挑眉。
  “这倒不是。”姜瑾想起年年还在府上,会不会有点。
  “那就这么说定啦,明日我便先去姐姐府上,我们再一道同去。”她开心道。
  说来其实也是一时兴起,在宫里头闷,但也不能出宫去街市玩。
  她想了想,关系比较密近的就是阿瑾姐姐了,遂跟着阿瑾姐姐一并去王侯大人的府上去玩,那再好不过了。
  不过她也是会看这些分寸的,有她在,一定要给王侯大人和姐姐多制造些甜甜的氛围出来,嘿嘿。
  想到这里,尉迟茗嫣就很兴奋很高兴。
  姜瑾瞧见她笑得这样,也不知她是在想着什么好事。
  对了,好些时日未见到元小公子了,也不知他都在做些什么。
  “阿瑾姐姐,你可瞧见过元堇德了?”恰好,尉迟茗嫣问出了她想问的。
  “未曾。小公子也没有再进宫来吗?”
  “不知道呀,反正没有来本公主这儿瞧过我了。”她扁了扁嘴,看起来有些不开心。
  姜瑾凤眸微动。
  “没关系的,想是元小公子在忙些什么罢。得空了,定会来寻公主玩的。”她宽慰道。
  “我才不要他来呢。”她有些傲娇道。
  这时的司真阁内,随从来回报道:“阁主,人手已经安插进去了。”
  尉迟弈露出十分阴侧的笑容,什么也没说。
  “该做什么,不用我吩咐了吧。”他笑容骤歇道。
  “是。”随从缓缓退下。
  皇帝哥哥啊,我的好皇帝哥哥,你千算万算也不会想到,我会在你宫中安插亲信吧。
  接着,就等着好消息听了呢。他轻声冷哼。
  公主寝殿的外头,有一些人经过。
  “外头怎么回事,又是那些晨时的人么?烦不烦啦。”尉迟茗嫣道。
  一旁的婢女说选举已经结束了,是从公主寝殿边上路过的。
  “这么快就结束啦?”她微微有些惊讶。
  姜瑾思虑,问道:“是何人呢?”
  婢女被问到了,方才去端茶的时候有听到一些蜚语,说道:“奴婢也不清楚,只是选举的几个尚书郎,有其中一人是另一位大人推举而上的。”
  “是哪位大人?”尉迟茗嫣好奇问道。
  “好似是户部的尚书大人。”婢女诚恳道。
  “好啦好啦不用说了,本公主不想听这些了。”她摆了摆手,婢女便退到了一旁。
  姜瑾稍稍有些疑惑,但也并未放在心上。
  略在寝殿里坐了一会儿,同公主聊了一两个时辰,便准备出宫了。
  丫鬟阿俏与即墨等在外头。
  她忽的腹部有些疼痛,想去解个手,便绕了一段路,只让阿俏跟着。
  待出来过后,隐约瞧见树影下有人头攒动,瞬时一惊。
  “你可看见了,那边有人。”姜瑾问道。
  阿俏放远看过去,确实有人,还是两位,在窃窃私语着什么。
  其中一个身穿朝服,想是宫中的某位大人,能在此隐蔽的地方商谈事宜,定然不是什么见得光的事情。
  她眯起凤眸望向另一人,衣裳不似宫里的行头。
  “小姐,我们还是快走吧。”阿俏提醒道。
  姜瑾点了点头,最后再看了两眼,便没再多关注了。
  宫中近日风头正紧,诸事许多,遂她什么事情都会多比常人思虑一些。
  朝中大臣与外部人商谈,所谓何事?
  怀着心事回到了将军府,想起了二姨娘的病情,便去了其院中看看。
  发现那老先生还未离去,门口的下人欲要唤她,她示意不用,并遣散了下去。


第三百一十一章 当年往事
  “姨娘的这病怕是不好治。但老夫会竭尽全力的。另外,老夫昨日忽的感慨,旧地重游了一番。”
  静颦没有说话。
  “发现旧时之地早已物是人非。姨娘猜老夫看到了什么。”
  “老先生,看到了什么?”
  原来自这卓老先生回去之后,他便改了条道,命人前往了故地,因见到了故人便愈发的感慨。
  待回到了那地,发现早已一片荒芜。
  感慨之余,还是觉得早已物是人非,人去楼空。
  欲要离开之时,却见一中年男子悠远的望了许久,叹气着便走了。
  卓老先生当下猜疑,回去后仔细作想,便怀疑或许正是当年的那人……
  静颦听着心头颤了颤,一滴眼泪无声的滑下。
  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确定真的是他。
  那要从以前开始说起了。
  当年,静颦还不过是八九岁的小姑娘,懵懵懂懂天真烂漫。
  家境虽不好,但爹娘疼爱,唯有一长兄好赌,但为人又孬,从不敢同那些赌坊的人赌钱,只同那些无所事事的游民一起。
  要说静颦与那萧公子的相识,还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上元佳节时候。
  那会子家里穷,静颦不能够似旁人一样,买些好看的花灯点缀,着实气气派派又热热闹闹的过那上元节。
  长兄虽然好赌为人又孬不学无术,但是对这个妹妹还是较为关照的。
  于是其便思忖着,如何能寻到几盏好看的花灯来为妹妹助兴。
  但是吧偷又不敢,买也没钱。
  遂便想了许久,才想到,这偷也要偷的有点技巧。
  店家不能窃,会报官。有钱人不能偷,会被打死。
  普通的老百姓,瞅个老实点的就去拿了就跑,这样就会好一些。
  这长兄思来想去,就这个法子可行一些,但真当在街市上看来看去,盯了大半日的还是不敢下手,瞅着每个人都觉得可怖不老实的。
  待快到夜间的时候,急到快要崩溃了去,遂咬牙一横,冲去闭眼随便寻了个顺了几个花灯。
  “我的灯!”那人道。
  其便拿了就跑,被偷花灯的是一位公子,倒看起来有几分涵养的,便就此作罢了,只认自己倒霉。
  这约莫就是其所说的,老实人。
  还真应了这点,长兄觉得自己太过走运了,但人不找他就觉得心中有些愧疚。
  但管他呢,为了妹子,也就只能良心过不去一下了。
  绕到一巷子里,见妹子与娘亲在一块儿卖鸡蛋,便将她拉了出去,神神秘秘的亮出了花灯。
  妹,也就是静颦,高兴不已。
  这一幕正正好让那先前被顺走花灯的公子看到了,公子只是略微一想,便猜了出来。
  他走了过去,长兄骇的如同见鬼一样,生怕对自家妹子怎么样,于是忙拦在妹子面前道着有什么事情冲他来,拿了他的花灯日后有钱再还给他。
  但公子并不恼怒,也没有要回花灯,只是说见其小妹有缘,便赠给她了。
  瞧小姑娘也生得很可爱。
  这公子看上去也不过大不了她多少些岁数,但都已经这样少年成事了,想是家教甚好了。
  静颦知道真相后怎么也要将花灯给公子,长兄也不好说什么,心虚的很。
  公子左右权衡一番,便做了个决定。
  说不如一起看花灯吧,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