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进化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儿恭迎父皇,父皇万福。”
皇帝拉着女儿的小手进了正殿。
然后就看到摆放花的地方上上摆放了两盆植物,枝繁叶茂,绿油油的很是可爱:“这是什么?”皇帝看着眼熟,却又看不出到底是什么。
“空心菜。爬藤的,不占多少地方,长的却很繁茂,想吃的时候掐一把就是一小盘,足足够吃了。”
淑妃瞪大了那双漂亮的眼睛:“原来还可以这样,而且摆在这里也很漂亮。”
“确实不俗,冬日里都是一片枯败,猛然一见这绿油油的,心情都好。”
“父皇,要不要去暖阁看看,还有别的呢。”
“好,咱们一起去看看。”
进了东暖阁,这里的蔬菜更多,错落有致,不但不庸俗,反而带着点点温馨。
“父皇,看,这里面的香菜,熬制鱼汤的时候放一点点香菜,味道极佳。”
“嗯嗯。”皇帝频频点头。
“那边的小白菜,冬日里弄出来几颗,一碗白菜汤,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
“那边的是……”二公主举着自己的小肥手,问道。
“那边的是茼蒿菜,还有茴香,都不错,喜欢吃什么就随便儿撒点儿什么,我让他们下人的房里也种了些,给皇祖母,给父皇,还有姐姐都够了。”
“陛下。”眼看皇帝陷入沉思,淑妃轻声喊道。
“康乐,你种这些菜,够这么多人吃的?”
“不是顿顿吃,当然够了,其实顿顿吃多种点儿就行了,下人房里女儿并没有命他们种太多。”
“哦。”
“陛下,如果各个宫里都种些,那样冬季的菜够吃不说,还能省下不少麻烦,以及运送的银钱,尤其是那些作为配料的菜,完全不用运进来。”淑妃脑子活络,在对比皇帝的样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这得省下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件事你明日同其她三人商议一下,如何种植。”
“臣妾遵旨。”
“父皇,皇姐,淑妃娘娘,留下用晚膳吧。”
“好。”皇帝一口答应。
伺候的一听皇帝用膳,除了将御膳房准备的膳食外,公主的小厨房立刻忙活了起来,特意用清脆的蔬菜做了好几道菜。
“父皇,咱们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吧,女儿听说,平民百姓家就是这么吃的。”
“好。”皇帝心中高兴,一口答应。
淑妃的身份就有些尴尬了,平民百姓家,她就是个婢妾。人家吃着,她看着,人家坐着,她站着。
“来。”皇帝将淑妃叫到自己的身边。
“臣妾逾越了。”淑妃脸上带光,这绝对是无上的荣光,哪一个妃嫔没有做过皇后的梦呢。
秦康乐心中不虞,那是自己美人妈的位置,不过看到淑妃到底是错了半步之后,心中给这个女人点赞,果然是守规矩的女人。她不能拿后世看小三的眼光看淑妃,她们不一样,在这个朝代,男人一妻多妾是正常,淑妃的身份在这个朝代没有任何毛病。这没有道德问题,后世那是人品道德问题。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眼见淑妃知趣,做了初一,秦康乐乐得做十五,对淑妃也颇为热络。
这一顿饭吃的所有人都心满意足,大公主,二公主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与皇帝相处的时间不多,如今得了机会,一个乖乖的,一个萌萌的,让皇帝颇有成就感,都是他的女儿呢。
临走,淑妃道:“陛下,臣妾厚着脸皮想同公主讨一盆香菜,陛下帮臣妾说说情。”
“这可不行,你同康乐讨东西,自己说去。”
“公主,赏我一盆香菜吧。”淑妃脸上表情鲜活。还将双手交叠压到腿上。
一屋子的人都开始笑,秦康乐也抿嘴笑,笑够了才说:“看你这么诚心的份上,我就赏你一盆。”
“哈哈……”皇帝大笑出声。
当晚,皇帝在淑景宫睡下的,第二天一早处理宫务的时候,其她三妃心里酸归酸,事情该做的还要做,四妃因为宫务面和心不合已久,此时也不过是走走过程。
“最近没什么大事,我们也闲了。”贤妃心中不悦,却不能多说什么。
“闲不到了。”淑妃掩唇一笑:“昨儿陛下去了丹凤阁,探望了三位公主。”
“听说了。”贵妃吃了一瓣儿橘子,这才开口,昨儿那么大的阵仗,谁能不知道呢。
“三公主聪慧,在明玄阁中种植了不少菜,冬日里吃起来颇为爽口,陛下欣喜,想着如果宫里面都种,能省下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她三妃彼此对望一眼,都有些皱眉,皇城中种菜?开玩笑呢吧?
“这菜都种哪里了?”
“花盆里。”
(o)三妃的表情是这样的!
“我也是没想到的,菜还能种到花盆里。”淑妃一个眼风扫下去,跟随的宫女立刻将昨天要来的香菜呈上。
三妃睁大了眼睛仔细观看,心中惊讶不已,还是德妃说:“想不到将菜种到花盆中,还挺好看的。”
“可不,还有比这更好看的,叫空心菜,枝繁叶茂的垂下来特别的漂亮。”冬日的皇城见纯粹的绿色也不容易。
“原来是这样。”
“不如我们去三公主的明玄阁走一趟?”贤妃也来了兴致,她更高的兴致是赚钱,皇后的陪嫁那里冬日里卖的青菜,实在让她红眼,如今有陛下发话,她去看看也是正大光明了。
“那就走一趟,许修媛,你也跟着来吧,去看看二公主。”
“是。”
五个人分别上了步辇,浩浩荡荡去了丹凤阁。
德妃见到了皇长女,许修媛见到了皇二女,然后又去了明玄阁。
如同皇帝一样,一眼看到了绿油油的空心菜就爱上了:“公主,这就是空心菜?”
“是啊。”
“真好看,公主蕙质兰心。”贤妃这句夸的真心实意,看到了花盆的样子,贤妃心中一片火热,如果弄好了,能赚不少钱。
“贤妃娘娘过奖了。”然后秦康乐又带着她们去了暖阁。
三妃一看,错落有致的一搭果然好看。
“空心菜喜欢热,香菜则比较耐寒,如果你们种,可以考虑一下这个习性。”
“公主果然聪慧过人。”贵妃也觉得颇有看头,而且这是皇帝交代的事情,自然想要做到尽善尽美。
就是一贯重规矩的德妃,也是频频点头。
四妃回去一碰头,迅速拟定了一份计划,宫妃的房里自然是自己喜欢什么就种什么,主位还有小厨房。正好种了就能自己做。
至于下人们的房里,就要指定东西了,空心菜,茼蒿菜……等主菜的则种的盆数多,香菜,紫苏等配菜则种的少,固定某一宫种这个,然后每天送到御膳房。
这样一来,宫里对青菜的需求果然大量减少,省下很多人力物力,咳咳,最重要的是财力。
第二十三章
当四妃将这一个月的花用呈给皇帝的时候,皇帝的脸上露出了喜色。省下不少银子。
就是太后也好奇,亲自种了两盆空心菜,长的还非常好(太后的宫殿更暖和),掐了一把鲜嫩的叶子,炒了之后,总觉得比以往吃的都香甜。
皇城中流行起了用花盆种菜,外面的人家自然争相效仿,省钱,省力,又新鲜,简直可以点三十二个赞。贵族中自然知道谁是首创,纷纷称赞三公主蕙质兰心。听说那夏日的冰也是三公主琢磨出来的呢,真正一双点石成金手。
当然,不和谐的声音也不会少,很多世家就表示,这种小家子气的东西,他们看不上,秦朝的年代不长,很多世家都是经过了前朝,甚至从前前朝就比较彪悍了。
隐隐约约的说辞,秦康乐偶尔也听到一两耳朵,不过她不在意,里子没有,要面子干嘛?能赚钱就行,虽然她现在还不知道赚那么多钱究竟有什么用,但是起码银钱能让她安心不少。
不管世家怎么说,在入宫领宴的时候,吃到鲜嫩欲滴的青菜,还是都多夹了两筷头子。
秦康乐在女孩那边跟着太后,除了有数的几个长辈,其余的女眷都得奉承几位公主,所以她不管做什么都毫无压力,而且因为年纪依旧不大,可以中途离席。
过了年,就快立春了,按理天气应该不错了,可是今年来了一场小范围的倒春寒,另秦康乐觉得冷,如今早晨读书的客也挪到了下午未时,上午的女红课她不需要上,所以就正大光明的赖床。屋里暖和,秦康乐睡得四仰八叉,不知今夕是何夕。
“嬷嬷,公主还没起床,这不好吧。”
“我知道,可是,公主不想起来。”
两个人都沉默,伺候了秦康乐这么多年,对于秦康乐的习惯,恐怕比她本人还了解。秦康乐脾气温和,从来不同下人乱发脾气,而且对她们这些伺候的人也诸多体贴,平时事情也不多,可谓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公主,可是她有一个最大的毛病——赖床!
夏日里还好些,冬天让秦康乐起来简直就是要她的命一样,她总是睡到天光大亮,咳咳,太阳嗮屁股的时候。
所谓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秦康乐赖床了几年,这一天终于被她的皇帝爹堵到了,然后就是她皇帝爹的暴怒。
“你竟然还在睡,虽说你是女孩,不需要闻鸡起舞的勤奋,但是这都什么时辰了?身为公主,金枝玉叶,天下女孩的表率,你就是这么当的?……”皇帝都不带休息的,一直骂了秦康乐两刻钟,还不带重样的。
秦康乐脸色发白,蔫头耷拉脑恨不得挖坑给自己埋了,她从来不知道她的皇帝爹骂起人来竟然如此可怕。
“父皇喝茶。”终于抓到皇帝停顿的一瞬间,秦康乐赶紧狗腿的给皇帝递茶。
皇帝喝了几口,润了润嗓子,又是一阵的念。
只将秦康乐说得恨不得挖坑给自己埋了,她觉得自己不是睡懒觉,而是做下了杀人放火等等十恶不赦的恶行。秦康乐无奈之下只得说昨夜没睡好等等,然后发誓以后一定早起云云,这才将皇帝爹这尊大佛请走,然后秦康乐一屁股做到地上,真是要了亲的命了。
秦康乐一天都过的闷闷不乐的,直到晚上上床的时候,这才情绪高昂起来,松软的大床,我来了。
秦康乐以为事情就那么多去了,第二天照旧赖床,可是她万万没想到,传说中忙碌的皇帝爹竟然还有空记挂她,皇帝竟然派了贴身的太监梁公公亲自带人过来检查她究竟起床没有,结果可想而知。
这一天都过的心惊胆战的,甚至吃饭的时候都少吃了两碗,秦康乐觉得,梁公公就这么回去了,不知道自己的皇帝爹是不是又要开大话西游中唐僧似的念叨功力,可惜她从上午等到中午一直到晚上用了晚膳都没有消息,就当她带着这个疑问打算沐浴更衣躺床时,圣旨到了。
秦康乐有一种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下来的感觉,然后——她的眼泪要落下来。
圣旨很简单,完全没有说她赖床的事,就是直接通知她,她的皇帝爹雇佣童工,从明天一早开始起,早朝结束后,上午她就去勤政殿伺候吧。
秦康乐被这个消息砸懵了,万万没想到,只是睡个觉就把自己睡到了勤政殿,究竟是她还没睡醒还是皇帝爹喝多了?在勤政殿伺候的不是御前行走吗?管拟旨之类的,这是个年轻人上进的好地方,能学到很多东西,也容易被皇帝赏识,是想当大官入阁的必争之地,当然,消息也是最灵通的地方,总之就是一个很牛逼闪闪的职业,怎么就砸到她脑袋上了?砸的她一脸血。
问:公主能做官?
答:公主本身就是正一品。
问:秦朝的公主能做阁老?
答:秦朝的公主被优容,尊贵的奉养,无实权。
问:当御前行走能干嘛?
答:学经验,做皇帝的身边人,消息灵通……无数好处。
问:公主做御前行走有什么好处。
答:……
摔啊,公主做御前行走有毛线好处?只有坏处好吧,不说有多累,单单就是消息灵通那一项就得罪死人了,如果是个男人大臣,可以优待本家什么的等等好处,一个公主呢?玛蛋,除了得罪人还能干毛?
“公主!”眼见自家公主有痴呆的症状,身边的嬷嬷赶紧出声提醒。
梁公公也不敢拿大,将圣旨交给公主之后,连忙给秦康乐请安:“奴婢给三公主请安,三公主金安。”
“梁公公请起,吃杯茶吧。”
“谢公主。”有小宫女还搬来一把椅子,杨公公斜着身子坐下了。
“梁公公,父皇今日可还高兴?”
“回公主,陛下今日并无不悦。”
“可是勤政殿那里不是应该有御前行走吗?”
“公主,原本的御前行走梁睿已经在今儿下放为官了。”
“……”秦康乐觉得这对话进行不下去了。
“公主,奴婢告退。”
“韩嬷嬷,替我送送梁公公。”
梁公公走了,韩嬷嬷回来了,屋中的人彼此对视一眼:“恭喜公主,贺喜公主。”
秦康乐差点儿将嘴里的蜂蜜水都喷出去:“何喜之有?”
“公主,能在勤政殿伺候,是无上的荣耀,公主得陛下宠爱,这是天大的好事。”
“嗯,好事。”秦康乐有点儿蔫蔫的。
韩嬷嬷还要说什么,被钱嬷嬷拦下。
众人伺候秦康乐躺下,出去了韩嬷嬷才说:“公主怎么看着兴致不高呢?”
“想来是要早起,公主不愿吧,公主年纪还小,不知道圣宠的重要。”
韩嬷嬷点点头,也对,不过公主很快也就会知道了吧。
两个嬷嬷太小瞧秦康乐了,她知道,她什么都知道,没看猪跑,但是绝对吃过猪肉,前世看了那么多史书,又看了那么多的小说,也许她不能将里面的智谋,计策运用的炉火纯青,但是不会用不代表她看不出来。
御前行走这个位置对于男人来说是最好的进身之阶,对于公主来说就是树敌之位,她被孤立了。她没有母后,不可能给任何人传递消息,因为没有人与她有共同的利益,她唯一依仗的只有圣宠,只有皇帝,一旦翌日,恐怕新君第一个就容不下她,秦康乐苦笑,没娘的孩子果然被欺负呢。
第二十四章
如果说秦康乐这里郁闷,在她去了勤政殿之后,前朝后宫就是刮起了十二级大风,前朝的阁老们觉得棘手,非常棘手,原本以为挤兑走了那个梁睿,将自己的人塞上去呢,没想到皇帝竟然将自己的女儿给招来了。
如果这是后宫妃嫔,大家还能劝着点儿,什么女子不能参政啊等等,反正就是理由随便一想都能想出个三百条,可是呢,可是呢,公主,皇帝的女儿,人家女儿给爹尽孝,伺候皇帝你们敢说有问题?如果你们说要防止公主做大,干涉朝政,比如说前前朝的亡国,就跟公主彪悍,争权夺利有关,你看看御案旁边的小豆丁,你们这说,真的不怕天打雷劈么?
前朝诡异的沉默了,后宫却炸了。整日跟在皇帝什么身边是什么概念?是得宠的概念,尤其是贵妃,她有皇长子,有说不得的心思,眼睛都红了,如果是自己的皇儿去伺候,竟然是这个丫头,不行,不能想了,不能那么想,搞好关系要紧。
秦朝的早朝是卯时开始,也就是早晨五点,通常皇帝都是寅时多一点起床,然后沐浴更衣吃早饭等等。卯时是早晨五点到□□,一个时辰,现在的两个小时,辰时初下朝,然后到勤政殿批奏本议事。
也就是说,秦康乐从原本一觉睡到大中午改成了卯时中(6点)就必须起床的生活模式,沐浴更衣用膳,辰时初不管她的皇帝爹是否下朝她都要等在勤政殿了,(┳_┳)…
秦康乐是闭着眼睛起来的,闭着眼睛洗脸,擦干脸上的水之后,这才缓缓的睁开眼睛去沐浴更衣,起的太早,完全没有胃口,但是想到要在勤政殿打工,又逼着自己多吃了一些,这才坐上步辇,去了勤政殿。
今儿的朝会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算得上顺利,因此秦康乐到了勤政殿不一会儿,皇帝的步辇也到了。
“父皇万福。”别管心里有多不乐意,秦康乐的面子工程做的还是不错的。
“嗯,起来了?”皇帝的心情似乎不错,还笑话自己的女儿。
秦康乐一本正经不接话,然后用帕子捂着嘴打个小哈欠,皇帝哈哈一笑,身边的梁公公也忍的肩膀一抖一抖的,这三公主还真是可爱的紧。
“朕问了你的师傅,说你认了不少字,也会磨墨,所以你就先磨墨吧。”
“女儿遵命。”秦康乐站着磨墨。
秦朝一共有四位阁老,也就是所谓的四相,丞相,四个不太老的老头儿看着那个小豆丁,心里什么滋味秦康乐是不知道,但是她恪守自己的职责范围,一句话也不肯说,更不会问问题,皇帝说什么,她照做就是。
四相彼此对视,这公主还真挺老实的。
半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痛,中午还陪她的皇帝爹用了午膳,吃东西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影儿:“父皇,女儿喜欢吃菜。”
“给公主多加一盘儿。”皇帝不吝啬。
用了午膳,重要的奏本一上午也就批完了,下午秦康乐还有课,皇帝就让她回去了。
秦康乐回去之后赶紧让嬷嬷宫女给她揉捏双腿和脚,站半天真是累死了。
下午先学文章写字,然后在学骑马射箭,用了晚膳后,写了两页的小楷,赶紧躺下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呢。
秦康乐忙,很忙,上午雷打不动的勤政殿,下午要读书骑马,与两位皇姐都好久没有聚聚了,也就只有学习的时候彼此交流一下不至于生疏了。至于宫外的小娘子,完全没有时间认识。她现在就盼着十天一次的休沐日,那一天可以多睡一会儿,休息一下。唉,童工不好当啊!
上午挨累不是白挨的,其他不说,单说份例,原本就是足足的,现在四妃更是各找名目给她送东西,尤其是过些小节日什么的,无论皇城里还是皇城外,送给三公主的礼都格外的厚,这样整天在御前的金枝玉叶,不求她能为自己说句话,但求看在厚礼的面上别说什么不中听的就行。
昌泰十一年,注定不是一个平静的年月。
勤政殿,秦康乐继续当壁花,她如今已经认识了常常出入的四位丞相(阁老)以及六部尚书。也知道了天下共分二十五郡,还有一个京城。
水丞相是淑妃的父亲,看起来四十上下,面白有须,穿着朱红的官袍,长眉入鬓,虎目有神,鼻直口阔,嗯,这样的卖相拿到后世去,妥妥的迷死小姑娘的大叔唉!嗯!对方个子还不矮,秦康乐有理由相信,淑妃那么美绝对有美大叔的遗传。
周丞相按照辈份来说,是皇帝的亲舅舅,秦康乐的亲舅公,老头子五十五了,在后世妥妥的政治家的黄金年龄,在现在就有点儿显老了。嗯,年龄上的!人还是挺不错的,有一个美人妹子(太后),他也绝对是平头正脸的,因此即使两鬓带着白发,也绝对是个帅老头,而且因为守国公年轻的时候打过仗,身上有一种军人的刚硬风采,绝对甩那些肚大地中海的文官几条街。
郑丞相与王丞相都是世家出身,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美女改良基因,这两个老头模样也都不坏,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两个老头儿竟然都没有发福,看起来精神奕奕。
“启奏陛下,川省,云省,贵省皆是大旱,从年后到如今滴雨未下。”
皇帝的眉头就是一皱,这三省都是纳税比较足的省份,如今不下雨,很是糟糕:“旱情如何。”
“陛下,那里只有少量地区产些粮食,大多数的地区春麦颗粒无收。”
皇帝的脸彻底黑了。
秦康乐在旁边听着,心中疑惑,那边一年两季,就算要纳税,日子也不应该如此艰难,只是一季无收成而已,竟是一点儿余粮也无了,究竟是当地盘剥太重,还是当地官员谎报灾情?
“拟旨,永安伯去赈灾,拨库银三百万两,由他统筹,再选其他人员随行。”
秦康乐立刻将旨意写好。然后当着皇帝的面用玉玺。
“陛下,征东将军那里传来捷报,剿灭一伙儿海盗,收集了不少赃物,已经向京师方向运来。”
皇帝的脸色变得很好,赃物啊,赃物是什么,都是好东西,可以缓解一下国库的压力了。
户部尚书的眼睛也亮了。
……杂七杂八,秦康乐闭口不语,无论是四相还是六部尚书通过一个月的观察对秦康乐都算是比较满意的,是,自家的人没有顶上去,但是别人家也没上去啊,而且这位公主从来都是一声不吭,很是知趣。
永安伯接到旨意之后,眼睛都变成绿色的了,这是大好的差使啊,三百万两,自己走一圈,怎么也得捞个百万两。
其他勋贵人家的眼睛也亮了,赶紧拉关系的拉关系,走后门的走后门,都想跟着去捞一笔。
一时间,永安伯府的门槛都快被踩坏了。
后宫之中倒是和乐,永安伯府没有宫妃,所以与后宫没有牵扯,只是大公主生在夏日,眼看过生日了,德妃不禁操持起来,想着如何同秦康乐打好关系。谁都想知道更多的消息。
第二十五章
永康伯临走前,进了勤政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凌卿平身。”
“谢陛下。”
“此去赈灾,务必安抚好灾民,不另其流离失所。”
“臣必当不负圣恩,事必躬亲。”
“嗯。”皇帝龙颜大悦。
“陛下,这是臣拟的此事随行人员单子,还请陛下过目。”
梁公公接过去,然后呈现给皇帝。秦康乐眼皮都不眨一下,永安伯进殿的时候就看见了一位身穿藕荷色衣衫的小女孩,心中明了,这应该就是三公主了。
皇帝看了看,点点头,这些人都是得到荫封勋贵子弟,没有实权,都是些挂着职位的闲散人员,由他们去真是再好不过了。
“很好,就这些人吧。”
“是。”
“除了赈灾,也要看看那里可有能引水的地方,组织灾民引水灌溉,毕竟那边还有下一季,万万不能在耽误了。”
“臣必定竭尽全力。”
“嗯,跪安吧。”
“臣告退。”
秦康乐不说话,只是看,她心里觉得这个永安伯未必能将事情办得妥当,那双眼睛来回转动,看着就不是一个稳妥之人,而且下巴尖窄,这是没有晚福之象,身为一个伯爵,没有晚福,说明他要坏事,可惜这事儿不是她能做主的。
“父皇,女儿明日告假。”
“嗯?怎么?”
“明日大皇姐生日,女儿想为大皇姐庆生。”
长女的生日,皇帝还是记得的,听秦康乐这样一说,更是加深了印象。
“也好,你们姐妹也要时常联络感情,明天就给你放假,不过是巳时后,辰时依旧要在勤政殿。”
秦康乐一脸被雷劈了的样子,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的皇帝爹,哪有这样用童工的。
仿佛知道了秦康乐的想法,皇帝立刻追加了一句:“免得你赖床。”
……
秦康乐一口气被噎得上不来下不去的。只能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回了明玄阁,然后开始琢磨,送大皇姐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好,官面的礼物钱嬷嬷已经准备好了,秦康乐准备的是她亲手做的,这样比较有意义,送什么好呢?这时候的秦康乐不禁叹气,如果会女红就好了,随便秀个荷包什么的都可以,如今再不能拽下一朵花当贺礼了,长大真是太糟心。
最后想了想,实在没办法,还是在花儿上做文章,夏日清荷绽放,秦康乐干脆做了荷花粥,这个清暑热,与现在倒是正对时宜,而且莲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也有隐喻的意思,颇为不错。
第二天秦康乐早早的起来,打理好自身之后,就亲自指挥熬制了荷花粥,待工序完事,只用微火温着后,这才上了步辇去了勤政殿。
勤政殿还是老样子,没有特殊大事,皇帝就是批奏本,遇到需要下旨的,秦康乐就拟旨,哦,因为经常拟旨,对秦康乐的书法要求颇高,因此秦康乐的字儿现在已经能颇拿的出手了,她的字与普通闺阁女子的娟秀不同,透着浑厚与刚硬。不知道的,完全看不出是出自小女孩之手。
皇帝揉了揉眼睛,昨晚儿上忧心三省大旱的事儿,自己在静思殿没睡好。今儿的精神有些不济。不过看了小半个时辰,就有些头昏脑涨,看了看当壁花的闺女,直接道:“奏本你来读。”
秦康乐下巴差点儿摔地上,她不是后宫宫妃,在勤政殿为皇帝爹打杂才没落得个牝鸡司晨的名声,如今读奏本?哇靠,这是把我架火上烤啊!可是皇帝爹发了话,还不能不读,秦康乐嘴里发苦,还是读奏本。
开始的时候秦康乐读的满心不愿意,可是读了起来却发现还挺好玩儿的。这奏本就跟人穿衣服似的,有些人写的花团锦簇,有用的统共就那么两句,嗯,这人肯定是个华而不实的,有的则简洁干练,一共没两句话,却都是重点,这人肯定是个干实事的。
有的是诉说事情,有的是诉说当地的人文,各种各样的都有,还有单纯请安的。就跟看各色小说似的,挺有意思。
有秦康乐读奏本,皇帝轻松许多,很快就到了巳时,秦康乐看皇帝眯着眼睛完全没有另自己出去的意思,定下心神,继续念。
过了大约有一刻钟,皇帝又批了一本,这才道:“你今日要去给你大皇姐庆生,巳时过了,去吧。”
“女儿告退,父皇如果累了,就先歇歇,女儿回来,在为父皇念奏本。”
“嗯。”
秦康乐后退三步,这才转身离开勤政殿,上了步辇之后,直奔丹凤阁,简单的休整一下自己,命人捧着粥奔到昭阳阁。
此时的昭阳阁已经很热闹了,不单单是二公主到了,还有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都到了,大公主一早已经去拜了文孝皇后的排位,也去宣德宫见过了亲妈,然后回到自己的宫中开始招呼兄弟姐妹。
秦康乐来的是最晚的。
“祝大皇姐生辰快乐。”
“不过生辰的时候就不快乐了吗?”接话的事大皇子,贵妃一贯嚣张,他也不逞多让,对于妹妹在勤政殿伺候一事,心里存了个疙瘩,这时候就忍不住要鸡蛋里面挑骨头。
“大皇兄,此乐非彼乐,平时的快乐怎能与降世之乐同比?”秦康乐打了个擦边球,直接歪解了。
“这话很是,降世之乐与其他不同。”三皇子摇头晃脑。
“三皇妹,大皇姐的礼物呢?”二公主挺喜欢这个妹妹的,总是弄出点儿小东西,挺好玩儿的。
“是啊,皇妹你有什么好东西拿出来。”
“我又不会女红。”不用别人掀她老底,自己就先说:“所以呢我熬制了荷花粥,清暑热的。”
“来来来,我们都尝尝。”皇四子个性爽朗,今年十二岁了。知道自己的三皇妹也学骑马射箭,两个人还曾经“切磋”过,因此对这个妹妹到比其他人亲近一些。
“四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