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进化史-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分分钟钟灭了你,因此一时间京城中很多人家都痛并快乐着。
秦康乐也愁,她愁的不是两位公主,她恩怨分明,皇四女与她感情不坏,人也爽利,因此她没想过苛待她,否则当初就不会留她活命,她愁的是皇六子,到底要给他娶个什么样的老婆?或者是男人?秦康乐觉得,自己当年在x江看的那么多的*小说都白瞎了,无论结局还是处理过程,完全没有适用于现在自己这种身份这种情况的。
“长寿,你说六皇弟的事儿应该怎么办?”
关于皇六子只喜欢男子一事,他知道,这时候问他,他也不知道,他又不喜欢,只是皇帝媳妇问了,那就要回答,想了想:“要不问问淑太妃?”
“好,就问问淑太妃。”秦康乐觉得非常好,乐得丢开手,横竖皇六子是她亲生儿子,到底怎么办,也有个章程。
“还有一件事,恐怕你要多留心。”
“什么?”卫泽看着秦康乐。
“各个府中的小郎君,你有空,出皇城在京城中多转转。”
“啊?”卫泽一时没想到。
“我的四妹妹,五妹妹都到了挑选驸马的时候,门第我能看,相貌也可以宣进来看,只是这言谈品性才是重点,除非那种特别差的,否则有一二不足之处,家中都会将其按下。你帮我考察考察他们。”
卫泽面无表情,姐夫为小姨子选丈夫,好诡异的感觉,可是想想也对,皇六子那个名声,如何同那些小郎君混成一片?
“这事儿你也不用完全自己来,不是还有德沛驸马么,你和他一块考察,两个妹妹我准备后年一个开春一个入秋完婚。”
“后年?”
“嗯,年底璟王的事儿也差不多,到时候哪有兄长新丧,妹妹出嫁的道理,我不过是想先定下,只怕来年太忙没有机会。”
“好。”
然后京城中的人就发现了,最近德沛驸马和皇夫的活动比较多,而且两个人还经常联袂出现,就算在二缺也知道为什么何况大家心里还都有谱,因此将自家样貌不错,规矩礼仪甚好,年岁又相当的儿子/侄子/孙子/外甥等等纷纷像两个人面前推。
忙忙碌碌就到万寿节,秦康乐尚节俭,不许底下人铺张浪费,因此并没有大操大办,无论命妇还是大臣都松了一口气,不盛大,行礼的地方就少,这样就会轻松些,朝廷命官还好些,那些命妇一旦大妆,那一身的行头,很是压人。
过了万寿节,卫泽就将自己与德沛驸马看好的人告诉了秦康乐,一个是武汉那边武家的小郎君很是不错,父亲是刑部侍郎,家风严谨,人也温厚,还有就是忠靖侯的嫡幼子,岳六郎,性子谦和有礼。
秦康乐想了想,八月十三宣了武家的小郎君觐见,在静思殿,也树了屏风,然后另皇四女在后面观看,是否满意。
武家小郎君一十八岁,正是好年纪,唇红齿白,身量修长,举止有礼,进退有度,皇四女看了满意。
忠靖侯家的嫡幼子颇有些娃娃脸,一双笑眼配上如船的唇形,十分亲切和善。皇五女照旧满意。
武家心中不是很满意,皇四女爽朗大方对比于皇五女的娇弱更好些,但是皇四女的母族太糟糕,谁知道女皇是否忌讳?尚主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想以此拉近与皇帝的距离然后为整个家族谋求好处么?现在这位公主被皇帝厌弃那还有什么意思?可是看女皇的意思,这事儿还推不得。
忠靖侯岳家欢欣鼓舞,皇五女的生母淑太妃与女皇陛下无嫌隙,水家满门荣耀,这绝对是大大的运气。
然后就是水尚书带着大笔的税收银两回来,共有两千万两,这数目把秦康乐都吓了一跳,她原本预计能收上来一万两千两左右都是好的,然后京城收个八百万,剩余的地方收个千万两,三千万两充盈国库,妥妥的够,何况还有农赋那半成税不是,没想到啊没想到,竟然能收上来这么多。
“水卿家辛苦。”秦康乐笑了,脸上的笑容真心实意。
“臣份内之事。”
秦康乐摆摆手:“朕原本估摸着能收上来一千二百万两,顶天了一千五,卿家收上来两千万可见是真的用心了。”
水孝也挺高兴道:“陛下,沿海多繁华,臣收上来这些不过十分三四,如果能尽入囊中,那农赋便是全免又何妨?”
“这话出朕之口,入你之耳,再无第三个人知道,朕原本就是想用这地税来代替农赋,以后万民出些徭役就好,这样有劳力的出劳力,有钱的出钱,方是国泰民安之象。”
“陛下圣明。”明君贤相,身为臣子哪个不想成为流传千古的贤相?可是所谓明君贤相,要先有明君才能再有贤相,没有明君,你要么造反,要么被女干人所害,还怎么贤明?父亲当年亦有抱负,可惜先帝软糯,一心求稳,如今女皇开拓进取,正是自己的大好时机。
“你先回府休息,朕仔细看看账目。”
“臣告退。”
水孝回了家,与水阁老一说,水阁老半晌静默无语。
“父亲?”
“我过了年便辞官。”
“父亲?这是为何?陛下对……”
“为父不能挡了你的路?”
“父亲?”水孝蓦然福至心灵:“陛下莫不是想让儿子顶替父亲的位置?”
“正是,而且陛下并非过河拆桥之人,我辞官也定然有去处,不必担忧。”
“是,儿子谢父亲栽培。”
“你年轻,你发展好了,我们水家才能传承下去,成为书香门第。”
“父亲所言极是。”水家父子同时回避了世家这个词,从女皇陛下一系列的动作下来,不难看出,以后还想有比皇室在牛的世家怕是不可能了。
再然后就是璟王病逝,秦康乐也做到了承诺,给予死后哀荣。皇夫卫泽亲自去吊唁,秦康乐写了墓志铭,陪葬明陵。
京中开始收取地税,依旧超过秦康乐的预期八百万两,收上来一千万两,至于其他地方也大大超乎秦康乐的原本预计的一千万两,而是一千八百万两,在加上七百万两半成农赋,同乐三年的总税收是五千五百万两,简直是昌泰后期两年税收的总和,户部尚书满脸笑容,秦康乐也甚为高兴,就连那些世家都都吓一跳,万万没想到一个地税竟然收上来这么多。
年前林靖涵与水义双双回来,秦康乐看着一页页的数据,心中挺高兴,这次统计的全部都是良民,奴仆与士兵(军户)都不在内,共有大约一千五百万户,人口则有七千多万。这个数字与她自己计算的没有太大出入,这就好。
女皇陛下给了两个人好一顿夸奖慰劳,然后命他们去休息。
在然后就是春节,秉承着秦康乐一贯节俭的行为,京城上下也开始争相效仿,以节俭为荣,哪怕不是真心的,为了迎合圣意,也都不敢奢侈。秦康乐表示这很好。
三十团圆饭,初一拜年,初二卫泽回镇国公府,然后臊了个满脸通红。
他的两个叔叔都向他打听闺房之事,这个绝对不是卫二叔和卫三叔猥琐,并不是打听那些什么有的没的,主要是想知道,小夫妻到底有没有那啥啥,多久一次什么的,为何女皇陛下还没有喜信儿?
卫泽被问的满脸通红,左边看看是卫二叔那狡猾的笑容,右边看看是三叔那好奇的双眼,怎么就没有地缝让他钻进去呢?
静默,还是静默,然后发现两个叔叔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只好硬着头皮:“一切都好。”
“那怎么还没喜信儿?你们圆房至今的日子也不短了。”二年的时间,别说这个帝王家,就是普通人家也该急了,只是普通人家,要么给媳妇儿瞧瞧身子,如果媳妇儿不中用,那就给男人纳个妾,现在谁给敢皇夫弄个小妾试试?女皇陛下绝对会让你知道祸灭九族这四个字怎么写。
卫泽一顿,他与秦康乐的感情越来越好,事情也多,又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结婚,更没有个正经的长辈管着,所以这事儿他忘了,看康乐的样子,估计也没想起来,如今被两位叔叔问起,他有些不知所措。
“陛下的身体怎么样?我记得大病了一次?”
“那次是风寒,事情又多,纯粹是累病的,御医有时常看着,陛下的身体极好。”
“你呢?”
“我这几年也不错。”
“那为什么还么喜信儿呢?”
很好,话题再次跳转回来,身体很好,感情也好,为毛线的没有孩子?
这个年初二卫泽过的很心塞,最后挨到的时间,然后脸红心跳的上了自己的金舆,直到路上脑子还嗡嗡的,一直回到清宁殿,这才冷静下来。
“陛下呢?”
“回千岁,陛下在梅园呢。”
“去梅园。”
卫泽也不喜欢前呼后拥,咳咳,关键是皇城里面就他们两口子说了算,因此不用带几个人,直接就去了梅园,秦康乐竟然在一个亭子里面睡着了,正疑惑身边的秋翠为何不喊醒她,发现秋翠打手势。
“千岁,陛下似乎有些不愉,刚睡,之前特别吩咐不许打扰。”
卫泽点点头,然后才慢慢的走过去,挨着秦康乐坐下,果然,习惯成自然,哪怕在喝醉的睡梦中接触到身边熟悉的热源,秦康乐也自动像卫泽身边靠,卫泽无声一笑,将自己的披风密密的盖在秦康乐的身上。
那边又有太监宫女送来不少炭,众人小心的将炭都燃上,然后看卫泽的眼色都退了下去,只留了两个小太监守着。
卫泽抬头,今儿是初二,月牙尖尖,天气晴朗,群星璀璨夺目,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一时间都冒了出来,首先就是今天深受其害的子嗣事件,他与女皇现在绝对称得上是琴瑟和鸣,只是为什么还没有喜信儿呢?然后就是朝政,朝政的事儿他现在懂得也是越来越多,懂的越多就越知道康乐有多么的辛苦,自己又可以在哪里帮助她呢?
“醒了?”低头看向怀中的秦康乐。
“嗯。”懒洋洋的打了个小哈欠,秦康乐半眯着眼睛:“什么时候回来的?”
“申时末。”
“嗯,家中一切可好?”
“都好,祖父祖母身体均康健,二叔的生意也颇为顺当,三叔那里用不了多久又会儿填个弟弟或者妹妹。”卫泽不是多话的人,但是家中开心的事儿他愿意同秦康乐分享。
“听上去真是幸福的小日子。”
“正是。”卫泽话锋一转,问:“你又在这里做什么?”
“想了想税收的事,千头万绪,多喝了两盅。”
“我会尽我所能帮你的。”
“嗯,我知道。我一定不会输的,哪怕只为了年年岁岁的此情此景。”秦康乐嘴角挂起微笑。
“年年岁岁共婵娟。”
“不对。”
“嗯?”
秦康乐微微起身,同卫泽咬耳朵,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诗,然后看着卫泽爆红的耳朵,然后轻笑一声,站起身,转身回清宁殿,也不管卫泽宛如木雕石塑一般僵在当场。
“迷蒙蟾宫下,独拥俏郎君。”他被他的皇帝媳妇儿调!戏!了!满面通红!
第一百一十四章
经过这个年初二,皇帝夫妻的感情更好,税收充足,日子开心,世家们就不是那么美妙了。然后大家就一起关心女皇陛下的肚子。
卫家关心那是正常关心,世家关心什么呢?以前那些世家是真不关心,只知道女人怀孕比较辛苦,剩下的,正牌妻子怀孕就适当关心一下,那些婢妾藤妾怀孕有妻子照顾,所以根本不用上心,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如果女皇陛下怀孕,那么据家中的妻子说,前三个月是危险期,不能劳累耗神什么的,那么是不是这就代表大家有三个月的时间伸伸手,安排安排什么的?然后据说四五六七月的时候会比较平稳,在然后孩子大了,晚上会睡不好,精神也会差,生子坐月子,加到一起又是最少三个月,那么两下一算,只要女皇生孩子,就有半年的时间不能过份关心政事,大家可发挥余地就很多。所以——女皇陛下你到底什么时候怀孕?
秦康乐和卫泽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孩子问题已经被朝野上下广泛关注了,卫泽依旧在考虑怎么帮秦康乐,虽然他带兵打了两场胜仗,但是卫泽并没有骄傲自满,秦康乐带过兵,打过仗,很了解应该怎么去打仗,所以准备的十分充足,这两次仗,只要领队的不是猪头都能胜利。所以他一定要显示出自己的本事来。
至于秦康乐,她过了年开御笔之后的头一件事就对宗室下了手,第一件事就是宗室的爵位经济效益不在是凭借爵品给的永业田,也没有实封,全部由朝廷折合俸禄给予,至于得到东西,比原本收入要多出整整一倍还多。
各个亲王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大馅饼砸到脑袋上。
然后就是规定,公主殡天之后公主府不收回,改为郡王府,换言之,公主子嗣的待遇与亲王是一样的,都是降一等袭郡王爵。
公主们自然喜不自胜,这明显是给她们加身价。
永康伯府差点儿没锣鼓喧天的庆祝,原本以为能得个侯爵不错了,想都没想到是王爵,而且俸禄那么高,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座王府,女皇陛下对自己的姐妹可是真正的优待,够厚道。这下就连原本不是很高兴的武家都盼着能早日与四公主共结连理。
之后就不怎么美妙了,原本亲王爵的儿子,除了嫡长子降一等承爵外,剩下的还有两子可以荫封为郡候,两子荫封为县候,两子荫封为县伯,女儿呢,有两个郡主的名额,两个郡君的名额,两个县君的名额。所以一个人拥有十二名荫封的名额,还不算嫡长子承爵的这个。
现在是嫡长子照样降一等承爵,嫡次子,嫡三子,嫡幼子,反正就是只要是嫡出的就是郡公,比原本的郡候要高一等,但是,但可是,庶出的,一个荫封也没有。
也就是说如果你们家有六个儿子,除去继承的嫡长子,剩下五个,如果都是嫡出,那么都是郡公的衔儿,你赚了;如果剩下的五个都是庶出,按照原本的还有郡候,县候什么的衔,现在没有,一个都没有,庶出没有继承权。
女儿那里也一样,嫡出的,哪怕你有六个闺女,那也都给你册封郡主,庶出的,抱歉,什么郡君,县君的,一个都没有。原本固定的荫封数目,现在则不固定,全看你有多少嫡出的子女。多就多得,少就少得。
现在皇室人少,睿王那里夫妻感情好,现在有两子一女都是嫡出,现在在王妃肚子里面的那个自然也是嫡出;清王那里感情也不坏,三个儿子也全是嫡出,庶出两女只能算倒霉。
璟王身死,留下两个嫡子,都有了归宿;瑾王与王妃成婚后,感情不错,怀孕却迟了些,现在仅有一个嫡长女,瑾王又是个认死礼的人,坚决不要庶长子,所以并无庶出,现在王妃怀了身孕,有孩子也是嫡出;珩王那里一个儿子嫡出。
所以秦康乐这个剥夺庶出子女继承权的旨意,完全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刁难与驳斥,非常顺利的就通过了,尤其是正室王妃,哪个不高兴?自己只管生,各个都有爵位有品级,不用担心一旦父母亡故之后的分家问题,女皇陛下真是太好了。
然后就是公主的子嗣,公主的嫡长子是郡王,其余的孩子便是郡候,比王爵的其余嫡子低了一等,可是就算低了一等,照比以前公主除却嫡子,儿子只有两个子爵那也是大大的恩惠,女儿则无论几个都是郡君,虽然比郡主低一级,却也是比原本的好很多。
各个皇女无不喜笑颜开。
秦康乐再次下旨,成立宗人府,第一位的宗人府大管事就是德沛长公主,管些什么呢?新生儿上玉蝶,娶妻上玉蝶,俸禄的发放,爵位的承袭等等……这些皇室中的大小事情从礼部那里分出来,礼部也能轻省些。
“陛下,这总是没有过的事儿。”
“皇姐,这天下没有过的事儿多了,总要一件一件的开发出来,才能越加完善不是?”
“陛下所言极是。”德沛长公主从进了勤政殿的门之后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公主被优容,看起来很好,但是她不是无知村妇,她照样有学识有见地,以前守着规矩也就罢了,直到见到妹妹登基为女皇,德沛长公主的心也跟着翻了几个儿,如今有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她不愿意放过。
女子当官,闻所未闻,但是这件事这些朝臣们又不好谏言,毕竟这是皇帝自己本家的事儿,睿王清王两位叔叔没开口,愿意听侄女儿的,他们算什么呢?所以再不愿意,也得捏着鼻子认下。更何况,他们很是怵这位女皇陛下。
睿王清王言:老子忙呢,陛下说了,年后有空,还得公款旅游!
德太妃脸上的笑意也是止不住,以前也是有些念想的,但是儿子死心眼,她的念想本就不多,秦康乐登基后的手段她知道,璟王又那么去了,现在她比谁都老实,眼见一双儿女得用,自己的日子过的比先帝在的时候还要舒心,因此对秦康乐也就忠心起来。
至于德沛长公主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个丧事,庄贤大长太公主病逝于同乐四年春。
庄贤大长太公主一生无子女,死后陪葬元陵(太/祖的陵寝)举国哀,老人家长寿,寿有八十余,所以这也算是喜丧,又无子女,丧礼庄严肃穆有余,哀痛不足。
那些心眼儿多的大臣看到女皇陛下如此动作,只能暗挑大拇指,实在是高,不给封地,没有永业田,一应的好处全部由朝廷那里领,看起来东西是多了很多,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实权。等于将王爵等全部架空。只能依附朝廷。
永业田等需要仆役种田,这些仆役训练好了,那就是私兵,至于那封地,原本王爵有封地,到那边是可以收税的,那就是个小朝廷,现在也没了,女皇陛下这一手玩儿的漂亮。
然后第二件事就是水阁老辞官,言明年岁已高,秦康乐没挽留,直接准奏,也没矫情,以劳苦功高,救驾有功有功为名封文昌侯,降等袭爵,五代而终,这封赏非常丰厚,以文官之身得爵位,又非开国功臣,纵观古今,一巴掌绝对能属出来。
水家全家欢庆,然后水孝果然被提拔为阁老,户部尚书一职秦康乐考虑很久,两个人选,一个水义,一个林靖涵,结果,没等她考虑完事呢,塞北林家送信儿,林郡守,秦康乐的外公同样病逝于同乐四年春。
接到消息的秦康乐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对于林家,她一直很微妙,文孝皇后的娘家,是她的母族,论理该是最亲近不过的,可是他们接触很少,几次接触,也都是互利互惠,无论是准备战马还是打仗,秦康乐都给了相应的报酬,她下意识的就不想欠林家,也不想与林家有过多的牵扯,究竟是为什么,她不知道。
现在她知道了,在宫里那会儿那么难,林家对她不闻不问,她是怨,唯一的外孙女为何就不能好好的照看,又不是没有那个能力,现在随着林郡守的病逝,曾经有过的怨也烟消云散,林家是能帮自己,可是自己的身份太敏感,付出太多,却没有什么回报,那时候没有人认为女子也能当皇帝吧,后来林家的帮忙,她一直说服自己与他们是互利互惠,可是……
卫泽将秦康乐拉到自己怀里,让他坐在自己身上,抱着她,却没说话。
原本默默流泪的秦康乐抱着卫泽的脖子开始哭,哭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哭与林家的关系,这一哭就刹不住,后来干脆哭的太累,直接窝到卫泽怀里睡着了。
卫泽小心翼翼的将她抱起放到床上,发现她死死的揪住自己的衣领不放,干脆也就这么躺下,初见她时,是位与众不同的公主,再见时,她英姿焕发,大婚时,她君临天下,可是此时,她也只是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小女人。
林郡守的丧事死后极尽哀荣,秦康乐追封林郡守为承恩公,照旧五代而终,却不降等,至于林家大大小小的官,则全部都要丁忧,其他人也就罢了,林靖烨与林靖涵身为儿子,就是三年的孝,他们身上的位置也就空出来了,都是好位置。
圣旨下的快,赵鸿明为兵部侍郎接林靖涵的缺,至于林靖烨的缺则由忠靖侯接任,朝野侧目,原本大家都以为林靖烨会举荐人上去,没想到竟是没有,至于已故的林郡守这个郡守职位,则有林家另外一支代任(实际掌权者是林靖烨),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州县都是父子传承的制度才让秦康乐下定决心灭了世家。
至于户部尚书一职,现在只能有水义接任,然后跌破众人眼镜的是户部左侍郎一职竟然由德沛驸马接任,说好的驸马优容不掌权呢?擦,户部左侍郎妥妥的实权派,所以女皇陛下你是打算让驸马公主也参政了么?
一联系爵位上与皇子同样的继承权,大臣具默,女皇陛下自己就是公主登基,那么谁敢保证以后就再也没有公主登基的事儿?所以从此以后皇家的皇子与公主是一样的,待遇是一样的,后嗣的封赏是一样的,就连在争大位上都是一样的的,所有人的心都有些微妙,有些恍然,恐怕这才是一开始女皇陛下的心思,什么改变爵位等那不过都是障眼法,真正剑指的是公主与皇子一样都有继承皇位的权利,这一手玩儿实在的漂亮。
卫泽一直在琢磨火药的应用,现在有火箭和火球,确实很好用,可是他不认为火药就只有这些作用,他总觉得火药应该有更大的威力,现在这些连万中之一都没有挖掘出来,如果秦康乐知道卫泽的想法,肯定给他点一万个赞,太有眼光了。
秦康乐在前朝继续跟那些世家斗智斗勇,从他们手里一点点儿斯肉,卫泽则干脆泡在火药库,很多时候秦康乐奏本都批完了,他人还没回来,好心塞,她这是被抛弃了么?小三是火药,肿么破,在线等,急!想到上辈子的论坛帖子,竟然有些模糊。
卫泽的火药没白琢磨,真让他琢磨出点成绩来。
“康乐,你看。”
“竹筒?”
“对,里面装上火药,然后绑在□□的枪头底下,与人交战时就可以先炸然后刺,比扔火球要更精准。”
道理不难,秦康乐立刻眉开眼笑,连连点头:“这个好。”然后沉默。
“怎么了?”
“这个还要绑在□□上,你说能不能用什么方法直接就把火药射出去?就跟弓箭的性质差不多。”秦康乐想到了后世的手木仓,这才有此一说。
“这个我想想。”
“嗯,不过先把京城中皇城军的装备给换了,就换这个□□。”
“嗯。”
“你在想想,能不能弄出那种射出去的东西,如果不能,最迟下半年,珩王兄那里也要换。你亲自跑一趟。”
“怎么?”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火药的秘密怕是瞒不了多久了,这方子不过是从炼丹里面得来的,天下那么多炼丹的人,怎么会想不到?硝石虽不多却也不少,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不停的改进,才能抢占先机。”
“那先将皇城军的换了,然后在赶制,不过做没做出来,都先我们军队的装备换了。”卫泽对于军队的事非常上心。
“这……也好,横竖竹子也不是很贵。”
“缺钱?”
“今年税收多,并不缺钱,只是一直改革,钱肯定是需要大量花费的。”
卫泽点点头,他是有些私房钱,只是那些钱够他用,甚至够一个大家族用个十年八载的,但是用于朝廷,呵呵哒,半年都不够用的,所以他还能努力改进火药的应用。
这边商议定,那边秦康乐又让两位叔叔出去公款旅游,如今二王也算看明白了,让他们入庙堂下战场,都不是那块料,反而这样比较舒服,又有事可做,又因为得陛下重用,也很有面子,所以心里一万个乐意。
世家那边看着双王又离京了,心里就开始打鼓,以前不知道,现在还不知道吗?双王就是体查民情去了,最可恨的是这两个人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查民情,而是去玩儿,这个玩儿很多时候就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女皇就能根据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推断出此地的官员是否盘剥过重,也不住地她怎么推断的,简直累不爱。
如果现在做一项官员大调查,最不欢迎谁,绝对是睿王和清王,可惜不管他们欢迎不欢迎,睿王和清王该出去还得出去,哦,还有一样让大家讨厌的,就是完全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出行线路,你想事先准备都不行。因为他们是出去玩儿的,完全随心情,真是气死人!
这边卫泽继续研究火药,那边镇国公却命卫二叔在做生意的途中,查访名医,不能为女皇陛下诊脉,总要为自己侄子看看,女皇陛下的身体有御医照料,想来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让他承认自己侄子有问题又打心眼里不想,所以就开始寻访名医。
卫泽很有这方面的天份,经过秦康乐的提醒,还真让他做成了火统,秦康乐大喜过望,记忆中火统的出现在华夏的宋朝,没想到现在这时候就成了,原本□□都已经做好了,但是秦康乐和卫泽两个人则觉得应该将火统改进一下,然后一并运过去。
一切准备妥当,卫泽临出发之前就回了一趟国公府。
论理是家里人要给他行国礼,不过到了自己家,关上门,也就那么过去了,这里的过去了,是不行大礼,半礼还是要的。
“祖父,祖母,我这次出门奉陛下之命,犒赏三军。”
“陛下信你,你切不可骄狂。”
“长寿知道轻重,你不要总是板着脸说话。”老夫人与老国公老夫老妻,感情非常好。
老国公点点头:“我也不过是白嘱咐一句,陛下英明,凡事只有定论,我们做臣子的跟着就好。”
卫泽点头:“三叔家的弟弟呢?”
“那小子吃了睡,睡了吃,这会儿不是睡就是吃。”提起自己的小儿子,卫三叔满脸高兴:“尤其喜欢陛下赐的玉坠子,整日不离手,拿走就哭。”
“你们先聊,我去换身衣裳。”老夫人似乎有些累。
卫二叔和卫三叔一起站起来恭送母亲。
等祖母走后,卫泽就觉得有些怪,怎么祖父和两位叔叔的目光全放在他身上,那眼神怎么说呢,有点儿让他摸不着头脑。
“咳咳。”卫二叔清了清嗓子道:“我在外面认识一位大夫,你也瞧瞧。”
“我又没病,瞧什么……”卫泽满脸纳闷儿,然后盯着家人的目光之后,突然,灵光一闪,瞬间秒懂,子嗣问题。
这事儿怎么的都有些尴尬,哪个男人能说自己不行?而且他也没有不行啊!忍不住脱口而出:“瑾王夫妇也不是成亲立刻就有子嗣。”
“那三年也有了位小郡主。”卫三叔直接给他来了个重击。
卫泽抽抽嘴角,完全无力辩驳。
“就是看看,我们也放心。”老国公开口道。
卫泽心说:“随行人员中陛下安排了两位太医呢。”但是祖父这么说了,这话他就不能出口,因为祖父的意思主要是让他看子嗣的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