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进化史-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想到这些人的去处虽然定了下来,可是他却没有管过内宅,何况是内宫比普通人家的内宅又大了多少倍?思来想去,实在不会管,干脆将自己从祖父那里学来的带兵之法运用上,将换成中伺候的宫女太监以军队方式看管起来,此举非常有效率,而且还精简下来不少臃肿部门的人员来,导致皇城中的花费降到一个新低,另秦康乐非常高兴。
    在就是要同麒麟轩和丹凤阁的小舅子小姨子们打好关系。这个不难,与小姨子要避嫌,小舅子们,嗯!碍于他们皇姐的威势,都颇为老实,他作为他们的姐夫,也得到了尊重。
    至于长辈,嘿嘿!大长太公主有自己的公主府,不在皇城中,睿王与清王也不在皇城中,只要客气有礼就行,不需要过于热络,正经的长辈一个都没有,所以卫泽的小日子过得挺顺心的,他只有一位领导,就是他媳妇儿,两个人现在虽然还没有圆房,可是彼此间的交流,生活习惯等都融合的不错,她对自己也够尊重,现在的局面不说最好,但是绝对不差。

第一百零五章

一个月后,卫泽将宫中诸事全部捋顺,伺候卫泽的人都是秦康乐精挑细选出来的太监,这些人除了会伺候人,也忠心,将卫泽所作所为都无半丝遗漏的回禀秦康乐。
    秦康乐对于卫泽少另年轻的宫女进宫,皇城中的十四宫用年老的太监和嬷嬷守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与她原本设想的不谋而合。相对的,对镇国公府的评价也高了几分。
    卫泽在宫中就那些事,捋顺了之后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虽然女皇并没有限制他出皇城,但是卫泽作为一个知趣儿的人,出宫的频率给自己定在两个月一次,知道这个消息的秦康乐表示满意。
    然后秦康乐就老实猫着,在政权上没有任务建树,诸位大臣都松了一口气,这位女帝没折腾真是再好不过,大家过的平安喜乐。
    其实无论是世家还是勋贵都猜错了,女皇陛下在折腾,而且还是大大的折腾中,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
    秦康乐一直有块心病,那就是有硫磺有硝石为什么没有火药?以前那会儿不好大张旗鼓的弄,这会儿登基为帝,无论是在宫中还是在宫外,她都有了更多的自由,因此吩咐两位年老的嬷嬷开始找人研究火药。
    静思殿下跪了一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太监和老嬷嬷。
    “都起来吧。”
    “陛下,这些人都是自愿进行实验的。”
    “嗯。”秦康乐对那些人道:“朕想实验的这件事非常重要,关乎千秋万代,只是实验的过程中颇有危险,朕想要你们心甘情愿去,若有意外,你们放心,朕断不会亏待你们的家人。”
    “能为陛下效力,是奴婢等的荣幸。”
    秦康乐听了这话很是高兴,古代有一千一万的不好,有一样真好,那就是忠君爱国的教育真的非常成功。
    “记住,那些人配出来方子后,你们实验的时候剂量小些,这样哪怕出现意外也不会轻易失了性命。”
    “奴婢为陛下米分身碎骨在所不惜。”
    “朕知道你们忠心,只是活着才能更好的为朕尽忠。务必保重自身。”
    “谢陛下。”
    “韩嬷嬷钱嬷嬷。”
    “奴婢在。”
    “春夏秋冬,冰炭翻倍,衣裳翻倍,赏银三倍,家中有父母子侄者年节俱有赏。”
    “奴婢遵旨。”
    摆摆手,这些人退下,秦康乐揉揉额头,她看书的时候看到过□□,可惜只看了用什么材料,比例没记住,这时候只能命手下人去试验。这件事她连林家都没告诉,只要做出来了,这就是灭了世家的王牌。
    将这件事交代下去,秦康乐的心病好了一半儿,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古代人都能研究出来火药,没道理现在把材料都拿出来了还研究不出来,不过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秦康乐的心情挺好。
    “皇夫在做什么?”秦康乐问身边伺候的人。
    “回陛下,千岁开辟一间演武场,这个时辰大约是在那里。”
    “是么!”秦康乐来了兴致,直接道:“更衣,去演武场。”然后上辇。
    前呼后拥的到了演武场,正好看见卫泽练习枪法,秦康乐看的兴致盎然,她的枪法也是不错的,自然看的就是门道,卫泽的枪法快很准,花架子不多,十分利落,招招致命,可见是下过苦功练的。
    正看到兴头,卫泽一收势,然后过来给秦康乐见礼:“臣请陛下安。”
    “好功夫。”秦康乐有些技痒,也想下场玩玩儿。
    “陛下廖赞。”
    “你同朕过过招儿。”秦康乐也选了一杆红缨枪,然后横枪而立。
    “臣遵旨。”卫泽自然知道女皇是会功夫的,当年在城墙上就见识一回,如今几年没见,切磋一下再好不过。
    两个人你来我往,瞬间打在一处,春巧抽抽嘴角,犹记当年,中宗与文孝皇后两个人花前月下,怎么到了这里就变成了演武场上耍枪玩儿?
    痛痛快快打了一场,秦康乐对卫泽更加满意,也有了更多的期待,自己身边可用之人不多,皇夫与她算是绑在一块儿的,天然利益共同体,又一个能帮着自己的总比一个给自己扯后腿儿的强。
    卫泽也有些吃惊,自己练了这么多年,打遍同龄人无敌手,说没有一丝骄傲那不可能,但是今天同女皇一过招,他发现虽然在力气上自己能赢女皇,可是在招式上自己则被对方压制的死死的,可见当初能打下诸多胜仗,绝对有迹可循。
    出了一身的汗,分别去沐浴,然后两个人一起用了一个愉快的晚膳,虽然没有过的交流,却更加熟悉起来,感情上也更亲近一些。
    因为秦康乐明面上没有瞎折腾,因此同乐元年所有人的日子都觉得颇为平顺,那些顶级的世家勋贵依旧悄声无息的吞并着小型甚至是中型的世家勋贵。秦康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都随他们折腾,只要税收能上来,秦康乐暂时不想同他们计较这些。
    晃晃悠悠,中宗的周年祭就到了,秦康乐亲去帝陵祭拜中宗,然后就是年下,没有皇帝驾崩的阴影在,仅仅八天的时间整个京城瞬间变了一个样子,到处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做买做卖的,仿佛夏天雨后的蘑菇,瞬间全都冒了出来。
    皇城中也要布置一翻,卫泽犯了难。
    现在两个人天天吃晚膳,除了没有圆房之外,交流并不少,因此这日照例用过晚膳之后卫泽不得不把这件事提出来:“陛下,皇城之中历年来都是如何布置的?臣调用了往昔的册子,都不尽相同。”
    秦康乐还真把这件事给忘记了,当公主的时候她不需要帮忙,其实也不尽然,诸如德沛长公主,安平长公主都跟着自己的生母操持过宫务,只有秦康乐比较悲剧,她一直都在勤政殿,宫务压根就没管过,所以这时候才想起来,我擦,妃子出宫的出宫,挪地方的挪地方,皇夫又是一个大男人,还真挺难的。想了想,这才道:“宫务朕没管过,也不知道如何,这样,如今皇城中人口不多,一切从简,至于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问问六殿下。”
    卫泽一愣:“六殿下?”
    “对,六殿下是淑太妃所出。”
    卫泽秒懂,这哪里是问六殿下,分明就是让他问淑太妃,只是他不好见太妃,因此拿六殿下做挡箭牌,因此含笑点头:“臣知道了。”
    皇城中有了秦康乐的话,卫泽又与皇六子勤沟通,所以很快也像模像样起来,淑太妃管了那么多年的宫务,轻车熟路,而且现在没有利益之争,她巴不得卖好给女皇与皇夫,自己一双儿女的前途可都是攥在女皇的手里。
    今年的团圆饭挺热闹,远远没有往年那种拐着弯儿敲打人的事儿,不管璟王是否服气,如今秦康乐已经在这个皇位上做了一年,也别管底下是否风起云涌,起码面上风平浪静,朝廷上下一心。
    而且贵太妃可以出宫,自己接去奉养,璟王在这一点上要说不感激,那是不可能的,那是自己亲妈,谁愿意她关在永寿殿的偏殿中然后吃斋念佛,自己见一面都费劲呢?
    就是璟王妃与瑾王妃一开始担心上头来了婆婆不太好相处,现在也都得了实惠,无论贵太妃还是德太妃都不是多事的,完全没有插手儿子房里事情的意思,反而在两个人身体不适的时候能帮着管一管府中上下的事情,简直让双妃喜笑颜开,就是娘家也都没口的称赞,掉到了福窝里。
    所以这个团圆饭,人人脸上带笑,真正的和乐一家人。
    吃了团圆饭,又一块儿赏歌舞,宴席罢,秦康乐在众人的侧目下将清王与睿王留下。
    “陛下。”
    “二位王叔,朕开笔之后想辛苦辛苦二位王叔。”
    “为陛下分忧,是臣应尽的本份。”睿王与清王面对这位侄女儿的时候,都有些紧张,比面对当年的中宗还要紧张。
    “想请二位皇叔到民间走一走,不必查案,也不必查官员是否清廉,只需看看当地民众的衣食住行米价菜价即可。”
    “陛下,不用查探其他?”
    “不用,只走一走就好,二位王叔看看这万里江山究竟有多娇美壮观,至于所需的费用,朕自会派人送到府上,不必惊动户部。”秦康乐给了她两位叔叔公款旅游的好差事。
    “臣一定多走多看。”两个人心中也挺高兴,不用调查当官的,也不用查案,完全不拉仇恨,吃吃喝喝还有钱拿,简直不要太幸福。
    打发走了睿王与清王,秦康乐有一瞬间的大脑空白,咳咳!今儿好像说好的要圆房的,那什么,圆房第一步做什么,在线等,急!
    不管心里怎么想,秦康乐依旧面无表情,硬着头皮去了清宁殿,手中一片濡湿。其实不单单是她紧张,皇夫更紧张,他也没经验,他是国公府的嫡长孙,责任重大,没有时间风花雪月,至于娶媳妇的事儿,哪怕娶了媳妇也是他说了算,结果——这个媳妇是要伺候的,不是媳妇伺候他,简直xxxxx!真是心乱如麻。
    两个人都紧张,一个从来都成足在胸的样子,这次脸颊上终于染上了红晕,一个因为脸上肤色是浅麦色而显得双耳格外洁白的人,双耳成了鲜红的宝石。
    旁边的人伺候吃了饭,然后两个人有志一同的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都多喝了两杯,秦康乐的酒量不好,卫泽的也没好哪去,幸好两个人的酒品都不错。没有打人骂人的,或者说两个人都只是喝到微醺的状态。
    秦康乐觉得自己应该主动些,毕竟在现代无论是带颜色的小说还是带颜色的视频她都看过,因此不管怎么说吧,自己的理论知识应该丰富的,可是这胳膊要怎么摆?腿要放哪里呢?一片浆糊的脑子突然就莫名的冒出携手揽腕入罗苇,含羞带笑把灯吹,金针刺破桃花蕊,不敢高声暗皱眉这首诗来。
    脸颊更红,脑子也越发的昏沉起来,糊里糊涂都倒在了龙床上,放下了帐子,摸摸自己热热的脸颊,秦康乐觉得,这屋中的壁炉烧的太旺了,否则自己怎么会脸红?想当初她看西厢记那会儿,都没脸红的说。
    衣袜鞋履皆退下,竟发现,对方身上白皙如玉,与小麦色的脸不同,伸出手掐一把,好似抚摸上好的羊脂玉,好像赚了呢,心情好,嘴角挂上笑容,眼波流转,说不出的妩媚风流,妖娆惑人。
    在然后,在某个人覆上来之后,她终于懂了书中的描写,啥叫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在某人第二次覆上来之后,秦康乐那浆糊的脑子更加浆糊,除了喘气,心脏乱跳之外再无一丝行动能力。
    第二天是初一,大臣以及内外命妇要给皇帝夫妇拜年的,大臣给皇帝拜年,在紫极殿,内外命妇给皇后拜年在紫宸殿。如今是皇帝以及皇夫,这个年就不太好弄,最后还是秦康乐大笔一挥,开中正殿,男左女右,她与皇夫一同受贺。
    说这个的原因就是早晨不能睡懒觉,必须起床,所以秦康乐依旧准时准点儿的醒了,然后回想昨夜,瞬间满脸通红,感受到交缠在一起的四肢,脸上恨不得滴出血来,她昨晚不但没有沐浴更衣就睡下了,如今还睡到了人家怀里,求从新来过。
    秦康乐醒了,卫泽也跟着醒了,原本每天就这个时辰醒,所以刚刚秦康乐只是微微一动,他自然也就睁开眼,同样感受到纠缠在一起的四肢,然后他恨不得有个地缝儿钻进去。
    要说男人有时候挺悲哀的,早晨的冲动只要不是个痿的就都有这个问题,卫泽二十弱冠,正好是精力旺盛的时候,昨夜虽然那啥啥两次,但是精神头依旧很足,一大早,四肢纠缠,温软滑腻,然后,他感觉到浑身的血液都像下冲,某个地方竟然抬起头来,简直不能更心塞。
    “几更了?”秦康乐的声音带着说不清的沙哑,一听这声音,给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陛下,该起了,已经寅正了。”
    “嗯,都进来吧。”秦康乐这会儿终于稳定了心神,也知道两个人要干什么。
    起床的时候彼此都没敢多看对方一眼,然后分别沐浴更衣,坐到浴桶中,被热气一熏,秦康乐的脑子又开始昏沉: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发现自己脑子中想什么呢,秦康乐赶紧拍了拍脸颊,自己会不会是病了?这也太不正常了,甩了甩头,又深呼吸,这才将那些旖旎的想法都抛去。
    带上冠冕,穿上龙袍,又变回那个冷静理智的女皇帝,然后同卫泽一起去了中正殿。
    小夫妻的小日子过的还是挺不错的,除了初一需要早起之外,初二卫泽回了一趟镇国公府,咳咳,别人都是媳妇初二的时候回娘家,他在则回国公府,有点儿尴尬,不过就是秦康乐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毕竟如果是皇后,压根儿不能出去呢,所以纵然尴尬也是一份恩典。尤其让秦康乐满意的是,原本每到冬日自己就要弄两个汤婆子在被窝里,如今都不用了,卫泽的身体暖和,她也不用在手脚冰凉。
    歪歪的倚在静思殿的龙椅上,脑子里面在琢磨今年怎么办,这个国家的权利太不集中,首先说税收,各地中很大一部分税收都握在世家手中,然后他们在给国家一些,这样不但加大了农民的负担,也会让那些世家越来越富有,而且他们还可以养私兵,这简直就是国中国的概念。土皇帝之名真正的名副其实。
    再然后就是族权,当年战争后的孤儿寡母被欺凌,多是被族权欺凌,所以这个一定要改,要消弱族权,这样也会变相的消弱夫权,与自己的想法契合。
    而想办理这些,那就离不开人,她现在能坐稳龙椅是因为有军队,她在军队中的威望极高,不说一呼百诺,也能掌控七八分,可是治国不能靠军人,还得靠文人,所以科举势在必行,想到科举,又想到现在的官员大多都是各地世家推荐上来的就感觉到累不爱,治大国玩如烹小鲜,还是一步一步慢慢来吧。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整个京城更加热闹,彩灯很多,可惜秦康乐心中琢磨着怎么打击削弱勋贵世家,完全没有玩乐的心思,只是在原本的高台上看着下面的民众百姓。
    这一年的京城却是空前的热闹,女皇帝,在没有听过这样的事儿,所以都想来京城凑凑热闹,哪怕离的好远,也想试试自己是不是有鹰的眼睛能看到女皇陛下的模样。
    秦康乐发挥自己端庄坐着睡觉神功,在那里坐着。
    幸好,由于第二天开始起要早朝,为了不影响休息,因此不需要她坐多久。
    浩浩荡荡的回了皇城,秦康乐睡死在清宁殿的龙床/上。

第一百零六章

正月十六开御笔,大正月的,没人讨嫌,而且现在也没开始收税,因此可以说朝廷上没有多少事。
    秦康乐下旨,今年减租,由原本的两成租子减为一成租子,百官万民皆称颂。然后又下旨开恩,那就是镇守边关的将领,无需家中亲眷留京,可以一并去边关。
    “陛下,武将镇守边关将家眷留京,皆是古例,以做牵绊之用,还请陛下三思。”郑阁老虽然对秦康乐登基各种不满意,但是他不希望秦朝灭亡,因此也算是兢兢业业。
    “陛下,郑阁老所言甚是,还请陛下三思。”
    “朕曾辗转反侧思考此事,此举确实大胆,只是朕亦想过,亲眷在京确实是古例,可是即便如此,通敌卖国之事依旧发生,可见这个举措并不是完全好用,而且孤身一人在边关,未免过于凄凉,朕许他们妻儿团聚,也算德政。”
    “陛下仁厚,愿这些将领能够领会陛下的苦心。”
    “陛下仁厚”四位丞相与六位尚书一起躬身施礼。
    “还有一事,朕记得先帝昌泰八年那会儿,在民间选拔过人才,朕也想效仿先帝,在民间选拔一次人才,给万民中的饱学之士一个机会。”
    “陛下,此举大善。”水清第一个反应过来回话,昌泰八年考上来的人,现在不少都已经做到了四品官,甚至还有三品的,只是数量依旧稀少,而这些人与自己有师生之谊,在开一次,对自己大大有益。
    “陛下,昌泰八年选拔一事,当时选出五十名,其中二十三名因为贪腐被革职查办,五名辞官,两名丁忧,七名无所作为被罢官,可见从民间选拔上来的人素质参差不齐,与投入相比,堪称劳民伤财。”
    “陛下,王阁老所言极是。”
    “陛下,民间有一二贤人者皆是有大名声,大智慧的,陛下求贤若渴,不妨请大贤出山。”吏部尚书言。
    “陛下,沈尚书所言极是,在民间选拔人才,不若直接请贤。”
    “闲云野鹤,居庙堂之远,既无心,朕绝不强人所难。”秦康乐说的客气,说人家是闲云野鹤,不想入朝为官,所以她不强人所难,实际上她压根看不上那些所谓的大贤人,在她眼里,这些人通通都是沽名钓誉的,文不可治国,武不能安邦,除了浪费米粮还能干吗?还想让她去请那些老头子,呸!做梦!
    几位大臣就是一噎,水阁老心中高兴,直言道:“陛下圣明,臣认为还是从民间选拔的好,给万民一个机会,让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没有忘记他们,这乃是德政。”
    “可是此事破费周章,结果却不尽人意。”王阁老反驳。
    等的就是这一句,秦康乐笑道:“王阁老所率甚是,因此朕想过了,怎么样都是选拔一回,投入这么多,那么不如干脆多选些人出来。基数大,得用的总是会多些。”
    ……世家一派的人好想弄死王阁老这个猪队友。
    “陛下圣明。”水家父子一起躬身施礼。
    “而且这一次的选拔,家中有爵位的旁支亦可参加,荫封之位毕竟有限,若是有才,岂非埋没了。”
    “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永康伯觉得这真是一个大馅饼砸到了勋贵的头上。
    “水卿家,朕记得昌泰八年就是你主持的这件事,如今,这选拔一事依旧由你安排。”
    “臣必不负圣恩,竭尽所能。”
    秦康乐点点头,表示满意。
    后来的后来,据说王阁老气得两顿没吃饭!唉!秦康乐小本本语录:男人呐,不能心眼太小,哈哈哈哈哈哈!
    圣旨下发之后,那些苦读诗书却没有门路又不想投靠世家的书生奔走相告,原本对于女皇帝的不满瞬间消失大半,又得知轻赋税,甚至有那心眼活儿的根据女皇登基祭天时出现的五色祥云编些歌谣,开始歌功颂德。
    秦康乐知道以后,不过一笑,这些不是她想要的,开创一个国富民强、万国来朝的盛世,这才是她的终极目标。
    其实不和谐的声音也有,很多大贤人在秦康乐登基之后,就开始抨击她颠倒阴阳,其门下弟子也有跟随着的,因此这次的民间选拔,这些人都不准备参加,甚至还有奔走亲朋的,另其不要参加,一时间整个秦朝都活跃起来。
    水阁老对于再次在民间选拔人才一事真是兴致高昂,虽然得了秦康乐的口谕说要扩大招人,但是到底招多少人他心中没底,不得不请示秦康乐。
    想到自己颇通面相识人之术,而且后世也有殿试一说,秦康乐心中一动,这才道:“这一次招三百人,前二十名朕亲自考一次,定名次,至于这三百人,从五百人中选拔,剩下没有选拔上的二百人记录,若是以后再有机会选拔,这二百人就不必从最底层选拔上来,直接进入最后一关。”
    水清听的双眼发亮,皇帝亲自接见,这个绝对是十二万分的抬举,而且听这话的意思以后还要选拔?简直不能更好:“臣遵旨。”
    风声传遍了秦朝,世家们差点砸了手中的杯子,王阁老与郑阁老原本年岁都不小了,本有告老之意,现在却充满了干劲儿,这女皇帝简直天生和他们世家犯冲,这时候他们要是退了下来,那些经验不足的世家子顶上来,肯定会被这位女皇帝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王老,这件事你说怎么办?就让那些升斗小民上来?”
    “哼!既然许勋贵旁支参加选拔,我们的旁支难道就不许了?哪怕是旁支也会比那些庶民强。”王阁老一脸的老神在在。
    郑阁老一听,眼睛就是一亮,果然是好主意:“既然这样,那某家便修书一封,责令家中子弟旁支参加选拔。”
    “嗯!除此之外,让大家加强戒备。”
    “这话很是,我们少个一两个地方也就罢了,那些势力本就不大的人家怕是会受到很强的冲击。”
    “嗯,我们顾好自己就可以了,年轻人,总是吃点儿苦头才好。”王阁老冷笑。
    两个老狐狸准备隔岸观火,看着秦康乐折腾,那些利益本就不多的小世家肯定受到大冲击,不想自己消亡,那就只能反抗,国内不稳,有人作乱,女皇帝自然会消了气焰,变得老实听话。他们等着朝廷大乱。
    那些三流四流甚至是不入流的世家确实触动很大,彼此联络,图谋不轨的有之;探听口风,不知所措的有之;拼命联姻,想要攀上顶级世家,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有之。这些事秦康乐通通都知道,她甚至都猜到了,那些小世家会作乱的问题。
    秦康乐给了卫泽一个机会。
    照例是吃了晚膳的散步消食,众星拱卫着弯弯的月亮,朦朦胧胧夜晚带着说不出的暧昧。微微的清风送来了阵阵的花香,海棠花虽然在晚上合拢,却另有一番半遮半掩的柔美,真正的良辰美景,花前月下。可惜在这美景下的两个人没有一点儿浪漫细胞,谈的事情不但不浪漫,还有些血腥。
    “长寿,朕想扩军,但是又不想让朝臣知道。”
    “陛下要找僻静之所练兵么?”
    “嗯,母后在郊区有一间庄子,兵士可以安排在那里,只是这练兵的人,抽调现有的将军不好,因此朕想,你家学渊源,不如你来练兵。”
    卫泽眼睛就是一亮:“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嗯,兵士准备的都差不多了,大约给你半年的时间,必然要练好的。”
    “陛下,有多少人?”
    “五千,都是骑兵。只有半年时间,也许会更快,你怕是要多辛苦些。”
    “臣一定竭尽全力。”
    “好。”
    小两口商议完毕这件事,回寝宫安歇,然后卫泽就开始了忙碌的生涯,虽然辛苦,整个人却是容光焕发,他是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个殊荣,陛下似乎完全没有防范他的意思,心中感激也有些甜,夫妻之间最不需要的就是猜忌,但是帝王之家,最多的就是猜忌。
    民间选拔人才的事举办的轰轰烈烈,那些顶级世家纵容着底下世家的慌乱,心大的筹谋着作乱,这些世家不但没有拦着反而不着痕迹帮忙,另那些世家十分顺利的谋划。
    水清的事情办得十分顺利,有皇帝支持,没有世家阻挠,自己又办过一次,因此十分轻松,前前后后,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选出来三百个人,秦康乐看着籍贯与姓名,眯着眼睛,因为有自己的口谕,所以勋贵旁支都是正大光明的参加,甚至于那些世家旁支也都光明正大的参加。
    关于这一点,女皇陛下挺高兴,她不排斥世家,对方一代一代累积下来的经验,以及超乎普通人家的眼光,这些都是优势,能好好利用她自然愿意,但是他们不识抬举,想要分权分利,那就只能揍到他们老实。
    前二十名的文人快欢喜疯了,这其中勋贵旁支有四人,世家旁支有十人,至于真正民间出来的只有六个,对于这个比例,秦康乐心中早有算计,勋贵中读书的人本就不多,这一次能占四个已经是侥幸,至于世家中占了十个,这个太正常不过,哪怕是旁支,底蕴毕竟在那里。
    秦康乐的诗词除了去剽窃,否则真的是烂的可以,而且她虽然蛮喜欢看的,但是也紧紧限于看,这些东西对于干实事完全没作用,因此她完全没有考诗词,而是调了一些卷宗案子出来,作为试题,每一个人得到的都不一样,但是难度却又都差不多。
    给他们一个时辰的时间答题,然后收卷子,看着一个个低头奋笔疾书的样子,秦康乐眯着眼睛,当年她没上过大学,就连高中都没读过,因此被大家诟病的考试她完全没经历过,没想到,现在她却有了别样的体验,她成了监考老师!果真是人世无常。
    一个时辰后太监收了试卷,然后呈到御书案上,秦康乐没急着翻看,只是道:“诸位都是国之栋梁,以后继续努力。”
    “臣等自当竭尽全力以报君恩。”
    “都下去吧。”
    “臣告退。”
    “几位爱卿,一起看看吧。”秦康乐一点儿没托大,命人准备了几张椅子,同四位阁老在勤政殿一起查看卷子。
    其实不过就是案子卷子而已,就看谁更细心,更有经验,世家出身的很有一两个答的不错的,他们是纯粹的经验,至于民间中也一二答的不错的,也能看出明显是心细,对于市井之事颇为熟悉,相比下勋贵旁支就没有什么出色的了,永康伯有些脸红,他对审案子的事儿也不是很了解的,但是有对比么,对比人家的,再看看自己这边人,高下立现。
    “陛下,这赵鸿明见识颇多,人也心细,臣认为当属此人头名。”水阁老选了一个民间出来的人可劲儿夸。
    “陛下,臣认为武如卿见识多,而且手法老练,当得头名之冠。”
    “臣附议,武如卿经验丰富,手法老练,见识又多,头名当之无愧。”
    “陛下,臣认为赵鸿明比较好。”江阁老斟酌道:“他的办案手法更加温和,比较顾念百姓的想法,也会照顾老弱,不是一味的铁面无私。”
    秦康乐一笑,江阁老这句话用个现代词就是办案人性化,这个也是秦康乐欣赏的地方,所以她道:“现在看么,朕认为武如卿确实好些。”说着一顿,才又道:“只是他是武家的旁支,这么多年来不但学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更做了不少,所以才会如此老练,可是在这么高的□□下,依旧不能落下赵鸿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