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进化史-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说的比刚才的的高杆,也是把卫泽比作女人,但是呢,人家打了感情牌。
    “琴瑟和鸣,方寸之地也是海阔天空,更何况……”江三郎故意吊大家的胃口,喝了一杯酒见大家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才又说:“这有间楼可是陛下的私产。”
    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横竖是陛下的私产,也好过来,二就是说,这里是新君的私产,你们确定在这里说话不会被陛下听了去?
    那些心理酸溜溜的人瞬间讪讪的,不敢在放肆,又喝了几杯酒,纷纷告辞。
    等那几个人走了之后,卫泽这才彻底放松下来,他以前从来不知道,男人为了这样的事说话也会夹枪带棍。
    看着卫泽眼底下面的黑眼圈,李大郎问:“没睡好?”
    卫泽揉揉太阳穴,勉强一笑:“昨晚儿上恭贺之人多了些,吃酒就吃的晚了。”
    “这个怕是难免,只是你也要注意身体。”
    “嗯,在有几日,祖父便闭门谢客。”卫泽点点头,想到闭门谢客,脸色终于好看起来。
    然后大家齐齐将目光放到了江三郎身上,德沛驸马抽抽嘴角,他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想像自己问问陛下的性情么,可是统共他们也没见几回面,一只手绝对数的过来,想想卫泽也是够悲催的,人家成亲,都是女方拼命打听男方的性情,怕性子不好,小娘子受委屈,到了卫泽这里所有人帮他打听陛下的性情,咳咳!有点儿酸爽。
    “我也没见过几次天颜,只是与德沛公主结发之时见过,很是温厚知礼。”江三郎说完,他额头上见了汗意,有些心虚,一个能亲手杀了自己兄长的人会温厚?真是越想越心虚。
    其他人瞬间沉默,然后死死的看着江三郎,江三郎脸上带着笑意,整个人越来越僵硬。
    “陛下极为体恤下人,对兵士极好,可见极为温厚。”江三郎终于想到举例证明。
    大家一听,也对,卫泽更是暗暗的松了口气,当年救她是真,可是她那股狠劲儿也是真,在猎场怦然心动是没错,但是清君侧发生的事也宛如冷水泼头,陛下将她的强硬和狠辣全部展现出来,心中不打鼓怎么可能?开天辟地第一位女皇帝,她不是被人架上去的傀儡,帝位是她自己争取到的,这样的人性子到底如何?对他日后如何?都是极为重要的。
    能问的也就这些,大家也都知道,江三郎确实与陛下见面的次数不多,姐夫和小姨子,那是要避嫌的。所以也不在发问,而是吃吃喝喝,不在提及这个话题,让卫泽轻松一会儿。
    各自有事,尤其是江三郎,刚得不久的大儿子,半日没见就开始想念了。
    大家一起下楼的时候,江三郎就是一顿,那位娘子是陛下身边的女官?仔细一看,可不就是,正是陛下最得用的大宫女——春巧。
    春巧也见到了他们,立刻过来:“驸马安。”说着一福身,按照春巧现在得皇帝重用的程度,不福身绝对没人说什么,因为这是私下的场合,并不是官面上的,便是当初的梁琦见到非重臣都是不行礼的,可是今天的春巧依旧按照宫中的规矩给大驸马见礼。
    大驸马连忙道:“姑姑今儿怎么有空来这里?”春巧是伺候过文孝皇后的,年纪也不算小,这才当得起大驸马一声姑姑。
    “今儿我不当值,也没什么地方可去,这才一大早到这里逛逛,大驸马这是要走了?”
    “是。”
    “恭送大驸马。”春巧依旧规规矩矩的行了礼。
    大家这才鱼贯而出。
    出了有间楼,有志一同的进了最近的胡同,拐了弯儿,确定别人看不到,水三郎才长出一口气:“这位女娘好生威严。”
    “伺候过先文孝皇后,后来一直伺候陛下,守过太原城,也督运过战马。”大驸马连忙给做注解。
    大家点点头,卫泽重重的点点头,伺候过文孝皇后,难怪江三郎叫一声姑姑。(礼法上文孝皇后才是驸马正经的岳母)
    大驸马似乎想到如何帮助卫泽了,又道:“除了这位姑姑,还有三位姑姑,两位嬷嬷都是先文孝皇后留给陛下的,两位嬷嬷年岁渐长,已经不大管事,至于这四位姑姑,则是以刚刚见到的这位春巧姑姑为首。”
    卫泽点点头:“多谢江兄。”
    “你我兄弟何必言谢,以后只有更亲近的。”
    “嗯。”卫泽大方点头。
    几个兄弟分手各自回府,卫泽回到房间,想着今天自己说的那番话,仔细品了品滋味,这话没有毛病,这才放下心来,要说春巧不知道今天屋中的谈话,卫泽怎么都不信。
    大驸马,水家兄弟还有李大郎等回府之后都将自己今天的言行自己的想了一遍,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不当的地方,都是确定没有纰漏之后,这才放心去做别的事情。
    皇城
    “陛下,奴婢今日到有间楼,见到了大驸马与卫家大郎一众人。”
    “嗯,怎么样?”
    春巧立刻就将包厢中发生的事一字不漏的叙述出来。
    秦康乐心中松了口气,别说卫泽担心她的性子,她也担心卫泽的人品,现在她的皇位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稳妥,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船翻人亡。真的有一个拎不清的皇夫,秦康乐不介意在背上恶毒之名,如今看卫泽应对得体,倒是个能守得住本心的人,这就好。
    “告诉礼部,关于皇夫的礼服冕旒等等,可以适当透漏出去一些。”心中满意,秦康乐自然就释放足够的善意。
    “奴婢遵旨。”
    然后没过两天,关于皇夫婚礼所用之物就一点一点流传出来,当知道用冕旒和九龙袍的时候那些曾经有想法的世家勋贵连连扼腕,简直是捶足顿胸,哪怕是倒插门,用一个不太有前途的子孙换满门的荣耀,这绝对是一笔超级划算的投资,可惜这个好处被镇国公府占去。
    镇国公府自然也得到了消息,镇国公在心中长出了一口气,陛下给这个殊荣体面,起码表现出了对自己的孙儿的重视,这个开头开的不坏,只要孙儿放下那些傲气,即使不能做到琴瑟和鸣,但是起码相敬如宾应该没问题,这样他也能放一半儿的心。剩下的就是另外两个儿子。
    嫡次子长在庶务,娶的事永康伯江家的嫡次女,至于嫡幼子,文不成武不就,仗着父亲兄长的光,做一只快乐的米虫,娶陕地四品知府的嫡长女,人没本事也听话,所以卫家上下很是和睦。
    现在陛下透漏出重视皇夫的意向,卫三叔那里还差些,毕竟卫三叔没本事,交的朋友也不是没本事的米虫,就是那种胆子小的富贵闲人,最多来几句酸溜溜的话,或者是羡慕的话,不痛不痒,没有任何问题。
    卫二叔那里不一样,他是没做官,但是却是个做生意赚钱的,平日里不少人就要给镇国公的面子,现在更不一样了,皇夫的面子更大,生意上自然也更加顺畅,他还没高兴两天呢,就被镇国公拎到正堂训话。
    镇国公点点头:“这些日子,你那些铺子生意可好?”
    “父亲。”
    “很是不错。”
    “嗯,记住,绝对不能另陛下觉得我们家轻狂,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低调些,那些新出来的事情,能推就推掉。”
    “父亲放心,儿子已经将绝大多数的推了,而且上下已经梳理了一遍。”
    镇国公连连点头,现在卫家看着得圣宠,但是陛下与孙儿并未相处,所以这份儿圣宠来自于“皇夫”这个名份,而不是卫泽这个人,他日哪怕与陛下结发,君臣之名在那里,有些事也不可能如寻常夫妻那样,所以府中上下不能拖后腿,只能低调低调在低调,幸好两个儿子都是拎得清的。
    “父亲,儿子想,长寿到皇城中孤身一人,因此打算准备一些银钱,父亲看可还妥当?”卫二叔很是照顾这个侄子,侄子是遗腹子,还没足月的时候母亲又亡,这样父母双亡的孩子便是生在富贵之乡也是被人同情的,因为他与妻子拿他当亲生儿子看待,真心实意的疼卫泽。
    镇国公点点头:“嗯。”
    父子二人商议毕,晚上,卫二叔就到了卫泽的房里。
    “二叔。”卫泽见连忙起身行礼。
    卫二叔点点头,然后坐下:“一转眼,你也这么大了。”
    “二叔!”
    “在没有想过你有这样的福气,这些权当二叔的恭贺之礼。”卫二叔在外面圆滑,对于自家的亲人却是直来直去。福气两个字咬的很重,这不是福气,但是却不能说不好的,哪怕是在自己家里,万一流传出去一星半点儿,那绝对是祸不是福。
    “二叔,这……”
    “别说你用不到。皇城中是个什么情形,谁都不知道,而且那些经年旧人,都是需要打点的,二叔在朝堂上帮不到你,银钱上多些总是好的。”
    卫泽眼圈发红,接过单子,一躬身:“多谢二叔。”
    皇城中秦康乐依旧批阅着奏本,继续不动声色的安排嫡系人马去各个部队做基层,至于那些县令则依旧按照昌泰帝的安排去办,这也是稳住世家的一种方法。
    “卫家如何?”秦康乐一直派人盯着卫家。
    “回禀陛下,卫家行事越发低调了,卫三郎君足不出户,便是出门也只是去同几个朋友聚聚,不论朝政,只说些吃食。”
    秦康乐一笑,这卫家三叔还真是个妙人。
    “至于卫家二郎君掌管庶务,如今不少人想借镇国公府的势力,却都被他推了,手底下原有的产业也重新梳理了一遍。”秋翠对于京城的动向十分了解。
    “嗯,卫家你们还是多盯着一些。”
    “奴婢遵旨。”秋翠这才退下。
    秦康乐对于卫家的反应很是满意,有这样一位知趣儿的皇夫,她想也许她可以期盼一下婚后的生活。
    正在秦康乐好心情的时候,来了坏消息!

第一百零四章

昌泰年二十一年乙丑月庚申日戊寅时,距离春节还有八天的时候,昌泰帝病逝于静思殿。
    山陵崩,君父逝,秦康乐一得到消息,眼泪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明明心中恨他恨得要死的,对自己的美人妈无情无义,对自己也是各方面的利用,可是不能否定皇帝是个软心肠的人,对自己虽然有利用也有纵容,否则没有他的纵容自己如何能这般顺利的登上帝位?当然,他对世家勋贵也是纵容,否则就不会世家勋贵一个个的做大,都欺他。
    秦康乐的心中乱的可以,五味具杂,不知道是怨还是什么。就那么呆呆的立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陛下,陛下……”
    “秋翠,敲丧钟,吩咐礼部其他一切全停,操办父皇身后事,拟庙号。”
    “奴婢遵旨。”
    “冬翠,为朕换装。”
    “是。”
    皇城中的丧钟一响起,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那些世家勋贵瞬间脸色大变,后宫则已然是一片哭声。
    先帝尚在,她们还有个依仗,可是先帝驾崩,她们就是太妃,就是寡妇,从此以后宴饮聚会通通都没份儿,只能在永寿殿度过最后的光阴。
    不管心中怎么想,家家户户为了过年准备的喜庆东西全部收了起来,换成白色,至于那些够品级的人家,全部换上孝服去哭灵。
    皇帝驾崩,停灵四十九天,每个人每天都要哭三次,早中晚!一时间京城的大夫再次走俏起来,纷纷到各府中为当家人以及夫人调养身体。
    秦康乐下旨,将璟王放了出来,璟王跪下给秦康乐谢恩,看着龙椅上端坐的妹妹,心中五味驳杂,那个位置他一直都认为那是他的。
    没人理会过气的璟王在想些什么,大家都在努力的哭灵,然后努力在新君面前刷存在感。
    纷纷扰扰一个多月,这个年过得尤其惨淡,一片哀声,直到四十九天将皇帝的棺椁埋入地宫,这才算完。
    然后就是两件大事,说是大事,这都是要载入史册的,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第一件是先帝的庙号,在一堆大儒吵了十几天以后,秦康乐亲笔定下中宗。第二件是秦康乐的年号,秦康乐不耐烦他们吵架,直接自己定了,年号同乐,意思简洁明了,就是与民同乐之意。
    这两件事与大臣没有利益冲突,所以朝野上下的接受度就极高,全票通过。
    在之后就是天子以日代月守孝,秦康乐无异议,同卫泽的婚事又向后挪动了两个月,倒也不耽误什么。
    接着就有人上奏本,先帝以逝,原先帝后宫的妃嫔是不是应该挪动挪动了?秦康乐扣着奏本没动,心中则在琢磨着康熙死后的身后事,当初他的意思是妃嫔有子的,可以到儿子那里奉养,秦康乐觉得,也许她还可以加上公主也可,毕竟公主是开府的,与皇子一样。
    接着,周国公就上了奏本:乞骸骨。
    想到周国公哭灵的时候昏过去两回,在一想想老头七十的人了,秦康乐心中默然,没有挽留,直接准奏。
    这个举动令勋贵们份外担心,守国公府这是失宠了?
    很快,秦康乐又下旨,加封守国公为太保,世子承爵,世子嫡长子为世子,守国公的嫡次子周鑫茂则为御史中丞。而缺的一位阁老则由永康伯(德沛驸马的父亲)接任。
    勋贵是满意的,四位阁老之中他们仍旧占有一席之地,世家也说不出什么,他们已经占了两个位置。
    紧接着,秦康乐下旨,公主可以休夫,这个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自古只有男子休妻的,哪里有女子休夫的?就是公主也没有。
    这个说:“陛下,夫为妻纲,妻子休夫岂不是乱了纲常?”
    秦康乐回:“君为臣纲。”
    夫妻之道对上君臣之别,完败!
    那个说:“旷古未闻,当循古法。”
    秦康乐回:“朕女子之身登基,旷古未闻,循古法,是让朕退位么?”
    底下跪了一大片,没人敢在开口。
    秦康乐两句话就将满朝文武pk掉,这件事就这么定下,公主可以休夫。
    然后秦康乐又道:“前日有奏本言先帝驾崩,先帝之妃嫔当入永寿殿。”说道这里一顿,又道:“朕幼失母后,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是憾事,今想宫中妃嫔多有子嗣,在外开府者可接生母出去,也可另他们得叙天伦,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陛下纯孝,体恤手足,此举仁德。”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朝臣们再次跪了一片,这一次都是赞扬。
    消息传到后宫,三妃同时愣了,紧接着眼泪就落了下来,再也想不到还有这个运气,这辈子还能出宫,淑妃的皇六子与皇五女未曾开府,心情激动的状态还差些,但是也总是有个盼头不是?
    贵妃与德妃心中一片火热,她们的儿子现在可是开府了,也就是说,她们随时都能出去?脸上的笑意是止也止不住,德妃最是得意,她儿女都开府,也许她还可以轮流住?后宫一片喜气洋洋,先帝去世的悲哀,瞬间冲走了大半。那些没有子嗣的,或者说子嗣小的没有开府的,都去了永寿殿,当然,她们只能侧室偏殿,可是只要有子嗣的终究有盼头。
    秦康乐的动作很快,贵妃,哦现在是贵太妃去了璟王府,德太妃则去了瑾王府,同时承诺德沛长公主,住够半年之后就去她的公主府。
    许俢仪苦尽甘来,也去了安平长公主的公主府,至于驸马,安平长公主已经上奏本,告驸马无状,休夫!
    尤将军严谨,并未参与清君侧之事,自己的嫡幼子那般荒唐,他并不知道,当初只道皇恩晃荡呢,结果安平长公主休夫,他彻底傻了,自己也被新君一道圣旨调入京城,回京城的时候心里真是七上八下,他与大些世家以及京城的勋贵都不同,他守着边塞,对于新君在军营里的威望他比谁都清楚。
    回到府中,妻子哭诉:“将军,安平长公主欺人太甚。”
    “闭嘴,公主是君,岂是你可议论的?”尤将军冷哼一声。
    尤夫人一哆嗦,不敢再说。
    次日尤将军面圣。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陛下,臣教子无方,惹怒公主。”尤将军昨晚儿入的京城,在家虽然休息了一夜,但是有母亲妻子宠着嫡幼子,上下瞒着,因此他并不知道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惹怒公主是真,教子无方么也怪不得你,朕记得你在边关守了十五年,你离京之时安平驸马不过四岁稚儿,既未教过,自是怪不得你。”
    “臣惶恐。”
    “知道你忠心,朕便不想多说什么,这些是你的嫡幼子所作所为,带回去,严加管教吧。”
    “臣遵旨。”
    尤将军退下之后,看到那上面一桩一件的事,气的两眼发黑:“拿人到正堂。”
    “是。”尤将军的手下那都是兵丁,立刻寻了自家的小郎君,直接将人五花大绑,然后扔到了正堂。
    尤将军二话不说就开始直接上鞭子,只把安平驸马打的满地翻滚哭号,那边早有人给老夫人和夫人送信儿。
    两个女人相携而来,进来就开始哭,没想到尤将军直接道:“母亲若是要儿子的命,便继续护着这个逆子。”
    孙子是好,可是儿子更好,老夫人其实也不太知道孙子的混账事,只以为孙子娇惯些,这才冲撞了公主,此时听儿子这么一说,吓得魂飞天外,连忙问:“到底什么事?”
    尤将军将儿子尚主之前就有外室子并且欺压公主一事都说了,老夫人差点儿昏过去,就是尤将军的妻子知道儿子有外室子的事,却不知道竟然欺压公主至此,也吓得魂不附体。
    尤家小郎自打知道珹王事败就没了气焰,这些日子对安平长公主释放了足够的善意,可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安平长公主恨他入骨,也太了解他的品性,岂会回心转意?
    安平长公主眼看好妹妹登基为帝,心中早有主意,连日都是歇在皇城中的,待秦康乐下旨定公主可以休夫,直接上了奏本状告驸马无状,然后休夫。
    尤家小郎君得知这个消息,眼前黑了黑,猫在家里不敢出门,没想到今儿被面圣回来的父亲往死里打,还以为祖母和母亲能求情呢,结果父亲一说,祖母和母亲都没声音了,更是害怕。
    尤将军直接将小郎君打的昏死过去,抬下去之后,老夫人也缓了过来,忙问:“陛下怎么说?”
    “陛下天恩,并未追究儿子责任。”
    “陛下圣明,唉!都是我惯坏了他。”
    “母亲不必自责,儿子想,他养好了伤,就打发他回祖籍。”
    “也好。”
    尤家的处理方法秦康乐很满意,安平长公主也很满意,她摆脱了驸马,又能接生母出宫,心情简直不要太好。
    纷纷扰扰中,秦康乐与卫泽大婚的时间终于到了。
    水孝是个精明人,因此在拟定流程时候拟定了两套,一套是公主与驸马婚礼的升级版,一套是皇帝迎娶皇后的简化版。这两样流程,盛大自然是皇帝迎娶皇后的简化版更盛大一些,但是实际上,卫泽作为男人,用升级版会更加突出尊重卫泽。
    在得知卫家上下都颇为知趣儿之后,秦康乐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升级版。
    因此这一次的婚礼并不够盛大,不过秦康乐的说法是父丧未满一周年。在中正殿拜了天地之后没人敢来闹洞房,也没人胆敢胡乱敬酒,秦康乐与群臣饮了三杯酒之后就回了清宁殿。
    看到清宁殿,秦康乐有些恍惚,这是自己母后曾经住过的宫殿,她对清宁殿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如今皇夫住在这里,她希望皇夫不要让她失望。
    进了寝宫,秦康乐有些局促,两辈子第一次结婚,还是个只在今日才正是见面的陌生男人,心中的紧张可想而知,幸好,幸好这里是清宁殿,缓解了她一部分的紧张。
    屋中一片红彤彤,秦康乐有些眼晕,那雕着龙凤的龙床上铺着大红色的锦褥,挂着大红色金线百子帐,一架八宝屏风,脚下则软的可以,全是波斯软毛毯,满满的铺满了整个寝殿。
    “陛下……”韩嬷嬷提醒道。
    秦康乐脸上带笑,看到卫泽的脸就是一愣,好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不对,自己见过,太原城的小郎君!!!当年他说与二叔到那里卖东西,卫二叔可不就是经商的么?嘴角显现出一个笑影儿,眼睛也弯了起来,原来人的缘份可以如此奇妙。
    走到床边,与皇夫一同坐在床上。身边的嬷嬷们一边说着各种吉祥话,什么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百子千孙……一边从卫泽和秦康乐的头上各自剪下一缕头发,然后很快将两缕头发编成同心结,放到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精致福袋中。这就是所谓的结发夫妻。
    然后就是喝交杯酒。
    秦康乐道:“愿你与朕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对于救命恩人,秦康乐下意识的亲近。
    卫泽唇角带笑,两个人这才挽着胳膊将交杯酒一饮而尽。
    然后两个人又一起用了合卺饭,对于彼此的举止都还算满意,然后——然后秦康乐回了静思殿,咳咳!因为先帝驾崩没满一周年,因此秦康乐事先已经说了先行礼,先帝周年祭之后在圆房。
    回到静思殿,秦康乐这才长出了一口气,一直紧张的心情这才平复下来,也有了精神回想卫泽的面容。
    卫泽少时身体不好,长大一直有练武强身,堪称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因此脸上的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浓眉大眼,不是睿王那种俊俏漂亮,却是带着一种勃勃英气,秦康乐在心里非常满意,至少这个人非常和她的眼缘,想当年,睿王给她造成了一定的心里阴影,对于那种白净漂亮的男子她有点儿不耐烦。
    至于卫泽,洗漱躺下时候却怎么都睡不着,对于比其他男人来说,他尊贵是够尊贵了,可是也够憋屈,人家娶媳妇,他这是倒插门,普通人家的倒插门也罢,他这里则有一个天大的规矩在,妻子是君他是臣,比驸马要憋屈多了,幸好,幸好陛下看起来并不是难相处的。
    想到秦康乐的模样,卫泽心底也是满意的,无论是先帝还是文孝皇后模样都不坏,秦康乐纵然没全部取父母的优点,但是也没有悲催的取父母的缺点,长眉凤目,桃腮樱唇,在加上那挺拔的身姿,十分让卫泽心动。
    卫泽的生母是一位温婉如水的美人,性子也是如此,但是她受不住丈夫逝去的打击,孩子没满月就撒手人寰让卫泽对温婉如水的美人有些阴影,秦康乐那双有神的双眼和满身的英气正和他的胃口。
    第二天,秦康乐与卫泽去拜太庙,卫泽接了金册和宝印,然后卫泽开紫宸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如果是皇后,那么今日是内外命妇的朝拜,京城四品(含四品)的内外命妇都要恭贺皇后的,这个皇夫么……
    当时水孝写婚礼的流程的时候,这个地方空了出来,请示秦康乐该怎么办,是否也是内外命妇恭贺?
    秦康乐的脑袋突突的,这是个大事,让一群女人拜皇夫,咳咳!无论说还是做都挺别扭的,但是如果不让拜,这个皇夫两个字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最后秦康乐别开心思,另文武二品(含二品)的文武百官恭贺,这样不但另卫泽不用面对一群女人的尴尬,也给了皇夫两个字足够的含金量。
    卫泽心里自然高兴,面子里子全都有了,因此在祭拜过太庙之后,一身礼服端坐在紫宸殿中接受文武百官的恭贺,看着下面的众位大臣,卫泽自己也有一种的酸爽的感觉,咳咳!也曾想过位极人臣,百官拜服,现在,他似乎用另一种方法达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
    接受参拜恭贺之后,卫泽正式落户清宁殿,成为米虫一只,噗!
    晚上,秦康乐到清宁殿用晚膳。
    “陛下万福。”卫泽躬身行礼。
    “住得可还惯?”
    卫泽点头:“一切均好。”
    “大善,先用膳吧。”
    秦康乐与卫泽坐下吃饭,饭菜并不多,秦康乐一贯尚节俭,不喜欢奢华靡费那一套,因此无论是当公主还是后来登基,都是四个菜,如今看到桌子上有八个菜,嘴角扬起,可见卫泽用了心,知道她的规矩。
    卫泽在镇国公府,镇国公也不是个奢侈的,因为他小时候体弱,纵然娇惯些,但是他毕竟是世子唯一的儿子,将来要担起整个国公府的重担的,因此并未养成奢靡之风。
    两个人吃了一个比较愉快的晚膳,卫泽发现女帝比较喜欢吃清淡些的,他自己也没多喜欢重口的,看来两个人的饮食习惯会比较合拍。
    吃了晚膳,两个人相携在外面消食,卫泽握着秦康乐的手,秦康乐察觉的到对方的手有些湿润,出汗了?看来对方也有些紧张,心中好笑,脸上忍不住就带出笑影儿来。
    “你的小字是长寿?”
    “嗯,臣是遗腹子,因此自幼身体不好,祖父母这才早早为臣取了小字,希望讨个好意头,能够长大成人,健康长寿。”
    “朕名康乐,母后取的名字,希望朕康健快乐。”
    “母后很是疼爱陛下。”
    “是!你与朕都得长辈的喜爱。”
    “臣确实得祖父母偏爱,便是叔叔婶婶也都是拿臣当亲生儿子一般。”
    “你与朕的福气。”
    “正是。”说了几句话后,卫泽的心终于不那么紧张,人也更加从容了,他觉得当初德沛驸马说的没错,陛下确实比较温厚。
    “朕这里倒是有一件正经事另你去办。”
    “陛下吩咐。”
    “宫中宫女除却当年母后亲自下旨,早日出宫之外,规定是二十五岁才能出宫,朕想着,不如提前三年,二十二岁出宫,不影响嫁人生子,你看可好?”
    “陛下天恩,万民必当同庆。”
    “所以这事儿你便办了,你制定以下新的规矩,也算是名正言顺。”
    卫泽心里一突,不管这到底是不是应该女人做的事情,他现在在这个位置,这些事儿确实应该他管,而且这确实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很是能赚些名望,皇帝将这差使给了他,摆明了给他刷声望,这是好事,大大的好事,绝对的大馅饼。而且人放出去了,那么就要有人进来,这时候安排人手,规划后宫,这是权力,还是实权,因此卫泽非常高兴。
    “臣遵旨,必不负陛下厚望。”
    “嗯。”秦康乐用这件事先试试卫泽,如果能办得好,那么以后自己也多了一个人可以倚重,她在军中尤其是边塞的心腹众多,但是在中枢,自己并无嫡系,政令的不通的问题比昌泰帝的时候还要严重。
    然后卫泽原本以为的米虫生涯并没有降临,反而很忙,首先就是宫女出宫一事,然后就是清点后宫一事,秦康乐是女子,只有一位皇夫,就是卫泽自己,因此十四宫全部空着,这些都要有人守着,卫泽干脆让那些年老的太监和一些老嬷嬷守着,这样既省了新进宫女进宫的人数,又让那些年老者有个地方呆着,否则岁数到了出宫,无亲无故的,多数人的日子颇为艰难。
    然后想到这些人的去处虽然定了下来,可是他却没有管过内宅,何况是内宫比普通人家的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