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进化史-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绝对不能走!
    大家看公主依旧没有妥协姿态,真是发愁,两位将军开始传递眼神,打算出手。

第六十一章

“公主,北方城外似乎有喊杀之声。”于二郎原本和两位徐将军商量好了,他去准备一会儿逃跑用的东西等等,这边儿两位将军劝解,实在不行,就以下犯上,将公主打昏,那样带她走。
    没想到正准备马匹的时候,却见北方喊杀震天。
    “我去看看。”徐将军立刻跑过去,这一看,可高兴坏了,他连忙有回来道:“公主,周元帅带兵回来了。”
    “天无绝人之路。”秦康乐大喜过望。
    “周元帅率领大军回来了,大家守住——咱们里应外合,一定能胜。”徐将军的大嗓门直接喊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到了曙光,相比于这边的士气大盛,蛮邦就整个不好了,本来打了快一夜,眼看胜利近在眼前,结果又杀出来一队人马,还是主力大队人马,幸好对方也是人困马乏,这战争才没一面倒,可是太原城绝对是拿不下来了。
    一直到天边鱼肚泛白,蛮邦终于撤兵。
    “胜利了胜利了胜利了……”太原城剩下的军民欢呼出声。
    徐将军第一个开始喊:“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秦康乐喜极而泣,站都站不稳,扶着春巧的手,满脸笑容。
    周国公在城外都听到城内的喊声,心中有些惊讶,开城门之后,直接奔着临时帅衙,一路之上,早有兵士将三公主到了之后发生的一切简明扼要的告诉周国公,周国公心中颤动,早知道这小娘子不凡,没想到竟有如此本事。
    “公主金安。”
    “舅公免礼。”秦康乐又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这才问:“舅公,可找到大皇兄了?”
    “臣无能,至今未找到,大皇子失踪,臣命人立刻带着人过去寻找,却没有找到,祈州重要,这几日在攻打祈州,没想到如何叫阵对方都不肯迎战,好容易偷袭得胜,拿下忻州,却发现只有两千蛮人,察觉不对,这才日夜兼程赶了回来,拖公主之福,太原城总算没有失守,否则臣无颜面君。”
    “舅公莫要这样说,蛮人狡猾。”秦康乐揉了揉额头。
    “公主忙了一夜,不如先去休息。”
    “也好,我也实在是累了,舅公也忙了一夜,早些休息。”
    “谢公主体恤。”
    送走秦康乐,周国公是长出一口气,皇长子皇四子丢了,太原城在失守,他就真的不用回京城面对皇帝外甥了,自己可以自杀谢罪,幸好,幸好三公主过来了,也幸好林老太夫人病重。命令人打扫战场,然后分为两班轮流休息。
    秦康乐喝了点儿粥垫了垫胃,沐浴之后,倒头就睡,这一觉,一直睡到下午未时,这才起身,肚子饿得咕咕叫,春巧端来了饭菜,一盘儿肉炒豆芽,一盘儿炒白菜,还有一碗肉末汤,这饭菜让普通百姓和兵士吃是很不错的,但是她身为堂堂公主,这就未免有些寒酸。
    并不是秦康乐矫情,觉得两个菜不够吃什么的,她忧心的是粮草不够,也不知道坑货的三皇兄和五皇兄到了哪里?她吃这个?百姓与军士又吃什么?
    “公主!”春巧有些迟疑,那边儿就送来这些东西,她也是买办法。
    “你去找些药,给米分荷擦擦脸,告诉她,当时我也是急了,这才打了她,她的忠心,我是知道的。”
    “公主圣明。”春巧欢欢喜喜的退出去翻药,然后将话告诉米分荷。
    米分荷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她还真怕公主厌弃她,公主是好主人,她不想公主厌弃。
    秦康乐吃饱饭,坐着休息一会儿,看到米分荷低着头进来,这才道:“进来吧,也是我下手没得轻重,我看看,怎么样了?”
    “公主,是奴婢不好,公主责罚的对。”米分荷与绿莲都是同秦康乐一块儿长大的,感情深厚。
    “什么好不好的,你忠心,担心我受到伤害,我岂能不知!”
    “公主。”米分荷脸上露出笑容。
    “舅公可在做事?”
    “周国公在帅衙料理军务。”
    “你去通禀一声,我一会儿过去。”
    “是。”米分荷很高兴,其实公主没用什么力气,脸上根本不疼,她担心被公主厌弃的事儿也没发生,真是再好不过。
    周国公正在看地图,那边皇三子的粮草还要两天能到,皇长子还没消息,究竟能去哪里呢?兵丁通报,说一会儿三公主过来,周国公不敢怠慢,连忙命人沏茶候着,也许可以同公主商议一下皇长子的事儿。
    秦康乐来的很快。
    “舅公在看地图?”
    “正是,臣想分析一下璟王千岁到底能在哪里!”
    “四皇兄与大皇兄在一起?”
    “并无消息传来。”
    “他们手中有多少人马?”
    “他们是前锋营,共有三千骑兵,七千步兵。”
    “如今这太原城有多少人马?”
    “陛下命臣领兵十万,这边原本驻守的五万,一共就是十五万,璟王千岁和四皇子殿下领兵一万,三皇子殿下和五皇子殿下领兵二万步兵押运粮草,所以太原城还剩下十二万。”
    “这一次蛮邦一共来了多少人?”
    “号称八万,他们是两个部落联盟,在朔州应该留有六万人马,作为前锋之地。”
    秦康乐点点头:“舅公,不如你留在太原城处理后续,我领些人马接应一下大皇兄。”
    “公主的意思是,您知道璟王千岁在哪里?”
    “倒不是知道,就是猜测,右边那条路荒山野岭,石头众多,不适合藏人,反倒是左边林木较多,大皇兄领着的是骑兵,想来是在林子里迷了路,所以找起来不容易,他们出来也不容易。”
    周国公缕着胡须点点头:“公主说的是,既如此,臣给公主三万兵士,前去迎接大皇子。”
    “舅公,这个不忙,粮草还多少?”
    周国公心里咯噔一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勇将好求一帅难求,身为元帅不单单要同将军一样懂得排兵布阵,还要会打仗,最重要的是要会调度,尤其是粮草,都是知道大军开拔,粮草先行的道理,但是只是先行就可以么?全军的嚼用哪是那么简单的?
    “不瞒公主,粮草不多,仅够两日。”
    “充足的两个日吗?”
    “正是。”
    “既这么着,舅公给我一万人就可以,从皇城来的时候,我是跟着第二拨押运粮草的军队来的,因为是临时决定,因此数量不多,只够一万步兵十日的嚼用。”
    周国公自然知道秦康乐带着粮草,但是这粮草是跟着公主一起来的,公主睡觉未醒,没人敢动,哪怕知道就是给他的,如今公主醒了,又主动说起,简直再好不过。
    “好,就这样办。”周国公叹气:“不知道两位殿下何时能带着粮草过来。”
    “既然城里的兵士不出战,那么就匀着吃几天,这附近山林也不少,不如让他们换班出去打打猎什么的。”
    周国公点头:“很是。”
    “既然如此,那舅公现在就点兵吧。”
    “好,公主此次带哪些将军过去?”
    “全凭舅公安排。”
    周国公点点头,心中高兴,随即又有些叹息,看着秦康乐,他有些可惜,如果对方是皇子那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可惜没有如果,公主依旧是公主,比皇子强依旧比皇子强,大皇子有她一半儿的智谋何愁皇帝不立储君。
    秦康乐回去打点自己,换上骑马装。
    “公主,您的玉坠子呢?”
    “送人了。”
    春巧与夏巧面面相觑,公主之物岂能送人?

第六十二章

这边周国公也派人跟着秦康乐,这一次派了另外的忠武将军和明威将军,一名姓王忠武将军,两名一姓陈,一姓米的明威将军。
    秦康乐垂眸,这是一万兵丁的标准配备,看起来是周国公不偏不倚,但是实际上自己身为公主,连多几个人的保护都没有,可见周国公对自己横插一脚不满意,虽然守住了太原城,但是也算是彻底下了他的脸面。不过她本就是来抢权邀买人心的,不怕你防着,墙角我一定要挖。
    “臣等参加公主殿下,公主殿下金安。”三位将军一同在马上行礼。
    “诸位将军免礼,劳动三位将军与我出城去寻找大皇兄。”
    “找寻大皇子本就是臣等份内之事。”王将军如此说,那表情可不是如此的表情,明显对大皇子不听军令不满。
    “王将军,你先整军,带着众位将士饱餐一顿,晚上申时半出发。”
    “臣遵旨。”王将军带着两名属下下去整军,要不是同僚说的,这位公主死守太原城,王将军绝对不会是这个脸色,他本是周国公的嫡系,周国公因为几位皇子而造成的难处他都看在眼里,恨这些天潢贵胄恨的牙根都痒痒。看在太原城没丢的份上,他就忍忍这个小娘子。
    吃完晚饭很快整军出发,周国公亲自将秦康乐一行送出城,眼看人马走远,这才回城处理剩下的事情,心中一阵烦闷,这些皇子一个一个就会惹祸。
    秦康乐带着人出城之后就道:“王将军,你带着当地人,进林子中寻找璟王千岁的踪迹。”
    “公主?”王将军就是一愣,这是干嘛?
    “大皇兄与四皇兄率领的前锋营,有骑兵有步兵,所以我想他们分开了,因此我们也分开寻找,至于林中,草木繁盛,人多反而累赘,你带一些本地人去林中查看踪迹。一旦找到了,即可回太原。”
    “是。”王将军心里不忿,却不能说什么,因为秦康乐说的有理有据。最重要的是人家是一品公主是君,他只是个四品武将是臣。
    “其余人随着我来。”
    “是。”
    两队人马分开之后,秦康乐直接带着人从荒山野岭石头堆多的右边走。
    “米将军,周元帅带着你们走的是哪条路?”
    “回禀公主,元帅带着臣等走的是官路,然后派人在两边巡查。”
    “这里可有本地人?”
    “有的,元帅带着臣等寻找的时候也询问了本地人的状况。”
    “嗯,带过来几个。”
    “是。”
    很快,本地的几名兵士就走了过来,先给公主问安,然后老老实实的站定。
    “你们可知道,从右边走,如何能绕到朔州后面的?”
    所有人就是一愣,过朔州,所有人都没想到两位皇子能否过朔州,但是如今公主这样一问,大家眼睛一亮,对啊,为什么不能过朔州呢?朔州本就是小城,并无绝对的天险可依存,两位皇子走差了路,绕过了朔州,也不是没可能,所以元帅才没找到。
    “有的,虽然有些绕远,却是能走的过去的。从……”
    “我对这里不熟悉,不必说怎么走,直接带路就行。”
    “是。”
    有人带路,他们走的也并不是很快,因为他们是夜行军,怪石山路不好走,有些地方骑马甚至过不去,在两名明威将军和将士的眼皮底下,秦康乐下马走路,淡定自若。这些人有些相信太原城真的是在这位公主带领下守住的。原本他们都以为是两位徐将军巴结讨好这位公主之言呢。
    一直走到半夜,秦康乐命令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然后更让这些军士惊讶的事儿发生了,这位公主,金枝玉叶,小娘子,竟然和他们一起吃这些糙米粮食,并未开任何小灶,就连元帅行军在外吃的都比普通军士要好些,这位金枝玉叶竟然跟普通军士同食?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两位明威将军也都老老实实的吃着普通军士的饭食,不敢搞任何特权。
    “公主,您是金枝玉叶,怎么能跟咱们这些粗人吃一样的东西呢?”
    “我虽是金枝玉叶,可是如今同大家一同打仗,生死与共,既然这生死都同了,饭食又怎能不同?”秦康乐开始歪缠,明明是歪理,却偏偏让你反驳不行。
    歪理归歪理,这话说的非常暖人心,看看,金枝玉叶愿意同咱们一样,很多军士的心里就觉得天潢贵胄也不是都高高在上的。
    吃完饭休息的时候,秦康乐揉着胃部,脸上泛起苦笑,真是娇惯了,前世的时候吃饱饭就是好事,哪还知道挑剔?如今不过是吃了些粗粮,胃部就开始难受,颇有些消化不良之象,挺着吧,既然要邀买人心,那就不能半途而废。
    第二日再次起身赶路的时候,众位将士偷偷的打量带着帷帽的公主,发现她依旧吃着同普通军士一样的糙米,心中更是佩服,如此又走了两天。
    “公主,按照太原到朔州五百里的距离,现在应该已经过了忻州城。”
    “好,既然如此,那先找背风之地休息。”
    “是。”对于公主能与他们一样吃苦,这些军士打心眼里佩服,因此就表现在秦康乐现在说话所有人都听,积极去完成而不像一开始浑身惫懒,阳奉阴违。
    秦康乐吃着糙米饭,突然陈将军过来了,脸上有着不好意思,这人大约四十多岁,看到秦康乐,想到家中幼女,有些心疼秦康乐,这都是皇子兄弟不争气。结果要小娘子受罪。
    “陈将军?”
    “公主,这些兔崽子们刚才出去打了些野味儿,已经烤好了,公主尝尝?”
    “好。我素来爱吃烤肉。”
    “哈哈,烤肉确实香。”说完,更有些不好意思了,军中都是糙汉子,他一高兴就忘了公主的身份。
    “陈将军带路。”
    “好好好。”
    说是带路,其实帐篷挨着帐篷,本就同公主所住的最中心的宝帐不远。因此很快到了那里,众人一看,陈将军将公主请出来了,那几个出去打野味儿的兵丁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公主金安。”
    “军营之中,不必守着这些繁文缛节,我听陈将军说有野味儿可吃,我可是专程来吃的。”
    “哈哈哈……”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公主好亲民,其实按照现代的眼光看,就是接地气。
    秦康乐与他们一边吃着烤兔子肉,一边聊些简单的东西,无外乎是哪里人士,家中还有什么人,说说行军打仗中的趣闻,因为公主平易近人,也因为有好吃的,慢慢的过来不少人,大家惊喜的发现,这位公主真是太亲民了。
    秦康乐掐着时间聊天,不能耽误军士休息,毕竟明天也许还有仗要打。聊天聊的很成功,如果说前一天兵士对秦康乐的多是佩服,如今则是真有一分战场上同生共死的亲近。
    也是秦康乐运气,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她就遇到了皇四子的队伍。

第六十三章

“四皇兄。”
    “皇妹!”皇四子眼睛瞪的多老大,他万万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本该在皇城的皇妹。
    “你没事就太好了,这些日子舅公差点儿没急疯。”
    “我没事,你怎么过来的?”
    “外祖母病的有些不好,我请旨出宫,想着两个地方不远,干脆又带了些粮草出来,送到太原之后,才知道你和大皇兄失踪。”
    “大皇兄找到没有?”
    “没有,大皇兄和你分开了?”
    “当初敌人溃败,都说不让追敌,大皇兄想着一鼓作气,没想到中了敌人的埋伏,他率领三千骑兵走的快,落下我这步兵好远,就散了。”
    秦康乐点头。
    “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你们失踪几天,舅公也曾派人出来找你们,却是没找到,我想着忻州距离朔州不过三百里,这几天没找到,你们恐怕是走错了路。所以才绕过朔州,来到这里。”
    “正是走错了路,我们在密林中散的,当时不辩路,就转了向,又着急,结果南辕北辙,竟然过了朔州,幸亏有老兵识路,这才没跑到大同,不然我这点儿人,估计就交代了。”
    “正是,四皇兄,你手里现在还有多少人?”
    “我这里被打散了,原本有七千步兵,如今只剩五千多人。有战死的,也有散了的。”
    “我这里有八千人。”
    皇四子看着自己这个一贯都很有主意的皇妹。她清点人数,肯定有什么主意。
    “我们干脆到朔州后面,攻打朔州如何?”
    “嗯?”
    秦康乐将太原城一事说出来,然后说:“他们原本就吃了败仗,而且是两个部落联合,心定然不齐,如今咱们在从后面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我就不信拿不下朔州,而且当初在皇城中你我二人设计的云梯,我也命人造出来了,如今也带了过来。”
    “在哪里。”
    “后面呢。”
    兄妹二人齐齐去看云梯,皇四子摸着云梯,大喜过望,问:“当初设计不是四个轱辘么?”
    “是,但是四个轱辘试验的时候略有不稳,我就让他们又加了两个,立刻稳定许多。”
    “好,这一次定要给那些蛮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嗯。”
    兄妹以及他们手底下的将军们一商量,都对这个计划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先去派人探路,然后这一万多人才过去。一直到晚上,开始冷不丁的从后面攻打朔州城。还有改良云梯这个王牌,因此偷袭的十分顺利。
    秦康乐自有盘算,想要深入军心,单单亲民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知道,跟着自己有前途,动之以情,许之以利,才会成为自己的心腹,成为自己最后的底牌。
    皇四子好武,也喜欢打仗,这一次攻城,城门开了之后,一马当先,让军士大吃一惊的是,皇子有血性也就罢了,公主竟然也是身先士卒,有这样的两位领导者,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不到半夜,就将朔州拿下,杀敌足有三千之众,那些蛮人也是血性,亦是宁死不降。没死的也都被打散。
    朔州城打下来后,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只是看到原本的房屋都被抢掠一空,人也没剩多少(被这些蛮人抓来奴役干活的),幸好早就听闻打仗,有能力逃走的都走了,剩下的人原本也就不多。
    “陈将军,我修书一封给元帅,你派人送回去。”
    “是。”全军上下都喜气洋洋的,打了胜仗谁不开心?皇四子也找了回来,这公主还真是福星,来了之后连打两场胜仗。
    第二天一大早,周国公接到两封信,都是大喜事,一件就是找到了皇四子还同公主打了一个大胜仗,将朔州拿下,另外一个就是大皇子也找到了,秦康乐所料不差,大皇子带人在山林里迷了路,王将军们有了秦康乐的提示,专门看马的踪迹,他找到大皇子的时间比秦康乐找到皇四子的时间还早,只是山林中骑马送信不易,所以书信才只比秦康乐的早了半个时辰。
    大皇子也是倒霉,与蛮人在忻州与朔州之间交锋了好几次,都是平平,偶有胜负也都是小规模的,好容易将对方打散想要趁胜追击,率领自己的三千骑兵追了过去,结果是陷阱,进入密林陷入苦战,幸好周国公给他的都是精锐,这才护着他逃脱险境,原本的三千人也只剩下一千零点儿,还有伤兵三四百。这些天一直在树林里面转,终于找对了方向,即使没有王将军的接应,他们用不了两天也肯定能出来。
    周国公长出了了一口气,两位皇子无恙,如今也算给他们一个教训,朔州又被收复,接下来只要稳稳当当的打仗,就不会有问题了,悬着多日的一颗心终于放下,对秦康乐的观感也好起来,也许这位公主不单单有本事,还是福星?想着,又给忻州那边派人,将皇四子同公主殿下迎接回来。
    大皇子回来的时候,是灰溜溜的进城,他受了伤,脚踝那里严重红肿,这也是这些天没找出来的原因,他们一直在林子里不敢过份的活动。
    轮到皇四子和秦康乐回来的时候,那真是军民夹道欢迎,喊声震天,璟王在自己的房里听到外面的声音,心中酸的可以,想要挣个大功劳,结果弄巧成拙。
    秦康乐回来之后,与周国公略打一个照面就去探望大皇子:“皇兄,可好些了?”
    “无碍,唉!原本想打个胜仗没想到竟然弄成这样。”
    “胜败乃兵家常事,大皇兄无需介怀,养好了伤,在打便是。”
    “嗯,我知道。”皇长子话锋一转:“你们这次收复朔州,倒是本事。”
    “运气好罢了,说驻军听着多,可是内里是空的,都调过来围困太原,结果被舅公打散,所以我们才有优势。”
    “很多人不就是看这运气二字么?”
    “这倒也是。”
    璟王一噎,随即问:“你这次准备呆多久?仗打完?”
    “大皇兄,我今儿就走。”
    “嗯?”璟王就一愣,这等抢军功的好时候,她怎么要走?
    “皇兄,我此事出来是要探望外祖母,这此地已经耽误了这些天,早该走了,何况,我毕竟不是男子郎君,在阵前打仗算什么样子?”
    璟王心中就是一突,对啊,她是女子,自己嫉妒个什么劲儿?在会打仗,在有运气,将来还不是得靠兄弟过日子?自己怎么就想左了呢。
    “原来如此,你也代我向林老夫人问好,祝她老人家早日康复,这里打仗,没有什么好东西,我命人准备一些特产,还望老人家不要嫌弃。”
    “打仗之地,本就没有什么,你能想到她,是外祖母的福气。”其实按照礼仪上说,璟王也要称林老夫人外祖母才对。
    “嗯。”
    “大皇兄,你先休息,我去准备准备,收拾一下,一会儿就启程。”
    “好,我行动不便,就不送你了。”
    “你歇着吧。”秦康乐转身出去,又同四皇子告别,这两个人在皇城中的时候感情就是比较好的,这时候也没那么虚的说话,反而只是秦康乐嘱咐皇四子打仗,刀枪无眼,一定要小心之类的。
    皇四子也备了礼物给林老夫人,秦康乐走,他还亲自送出城。

第六十四章

战报是每日都有一封送往京城的,朝堂接到皇长子与皇四子失踪的消息就开了锅,世家们心中幸灾乐祸,让你们要打仗,md,有报应了吧,你儿子丢了吧?勋贵则有些不知所措,皇帝的儿子丢了,这不是小事,周国公哪怕日后打了胜仗,恐怕也会被皇帝嫉恨,那勋贵一派不是更讨不了好了?
    后宫的反应更大些,那些嫔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富昭仪整个人发直,问什么都不会说话了,当天就有太医一直守在秋仪宫,就怕富昭仪有个三长两短救治不及时。
    贵妃得到消息后,直接就昏了过去,其她三妃来探望,发现一贯有精神又嚣张的贵妃仿佛一瞬间就苍老了,整个人都堆了,完全没有精神,安慰几句,各自回宫,贤妃和德妃与淑妃又不是一样的心情,她们的儿子也在打仗呢。
    璟王妃则哭成了泪人儿,老来丧子是悲剧,可贵妃还有皇七子,她这辈子都跟璟王绑在一起的,要是璟王真有个三长两短的,这一辈子的寡岂是那么好守的?郑阁老也着急上火,她夫人与长子媳妇轮流跑去璟王府,安慰璟王妃。
    京城一时间乱成一锅粥。
    在然后就是皇三子与皇五子督粮不利的消息传来,皇帝觉得自己凭空挨了一耳刮子,这几个混账竟然一个比一个不争气。在然后周国公率领大军出去找人,秦康乐到太原城这些消息另京城的人都麻木了。
    这个气氛诡异的当口,捷报传来,太原城守住,大破敌军。
    皇帝在勤政殿端坐,身后则是皇六子(秦康乐离开皇城后就由皇六子充当秘书工作),正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这是个大捷报,总要所有人都知道知道。
    “将事情进展说来。”
    “是。”来送信的兵士恰巧是死守太原城的军士,对当时发生的是都十分了解,此时一五一十的道来:“陛下,元帅带领大军收复忻州朔州,还要寻找两位先锋官,接应两位督粮官,太原城中只剩六千兵士,以及不足八千百姓。公主到达之后,蛮人竟然一直在太原城周围,见元帅率领大军走了就包围了太原城,足有五万之众,公主殿下指挥得当,率领臣等连续守城四天,及至第四日晚上大军强硬攻城,公主率领军民一同迎敌,以二万五千老弱军民抗住蛮人五万精兵直至深夜丑时,元帅回来的及时,里应外合,大破敌军。”
    “好好好。”皇帝连说三个好字,却不知道在说什么,他这时候的心情有点儿微妙。
    别说是皇帝,凡是在勤政殿中的大臣就没有心情不微妙的,几位皇子在前线拖后腿儿的事毋庸置疑,如今倒是公主带来了第一个大捷,这感觉,酸爽啊!
    林靖涵则是真的觉得,这公主是皇子该多好?
    “公主率领你们如何守住的太原城?”皇帝终于问了出来,二万五老弱之兵,如何守住的?难道是夸大其词了?
    “公主言‘誓与太原共存亡,绝不背弃城中一个军民’臣等焉能不效死力!”这军士说道秦康乐的时候脸上眼睛中都是放光的,当初公主杀敌的姿态他看到过,哪怕过后回想起来,心中也是火热一片,跟着这样的人才有前途。
    勤政殿再次沉默,金枝玉叶能说出这样的话,真不容易,难怪军民一心。再想想当初公主在勤政殿的那句话“遣妾一身安社稷,天下何处用官员。”嗯!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了,这滋味儿,难形容呐!
    好事成双不外如是,没过两天,战报再次传来,大皇子找到了,只是扭伤了脚,皇四子也找到了,与秦康乐两人联手,收复了朔州,又是一个大胜仗。
    贵妃和富昭仪听说是秦康乐带人出去将她们的儿子找回来的,心中对着秦康乐那感激就别提了,贵妃领着璟王妃亲自去太庙给文孝皇后的牌位上香,觉得秦康乐真是一名福星。这么多年,贵妃是第一次对文孝皇后如此打心眼里的感谢和尊敬。
    富昭仪听闻,在贵妃走了之后,也跑去太庙给文孝皇后上香,她觉得皇后母仪天下,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因此有福泽,秦康乐才能是福星,她想请皇后多保佑自己的儿子,毕竟这也是她名义上的儿子不是?
    至于那些大臣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情就更微妙了,尤其几家原本有尚主的意思人家现在都有些迟疑,这么一位入得了朝堂,上得了战场的公主,真的是他们能够掌控得住的吗?
    京城中的人如何想秦康乐不知道,经过快马加鞭的赶路,一行人很快赶到了林家的大本营——涿郡!
    林府大开府门迎接公主,秦康乐的凤辇一路到了正厅,这才停下,春巧扶着秦康乐下辇,然后进正厅受礼,先国礼,林府的男女分两拨给公主行礼,完事才到后面的正厅,秦康乐给林老夫人略福了福身,算是家礼,就这样林老夫人还侧着身子不敢受全礼。
    秦康乐在主位坐下了,林老夫人在左下手陪着,这才开始说话:“外祖母身体可好?”
    “托公主的福,原本病的很是严重,后来听闻公主竟然离宫探望臣妇,病竟一天好过一天。”
    “托天之幸。”
    “公主一路舟车劳顿,不妨先沐浴更衣,休息休息?”
    “好。”秦康乐自然应允,为了赶路,她大腿两侧的皮差点儿没磨掉,如今能休息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