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进化史-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四相和六部尚书,其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公主的,如今齐齐身上一寒,公主这嘴太损了。
    皇帝先是一愣,在他心中,秦康乐是个明白人,将自己的明玄阁料理的很好,平日里孝顺,不多言,守规矩,重礼法,除了有些懒惰喜欢睡懒觉之外,就没有其余毛病,如今能说出如此损人的话,还真不像她,但是这损人的话却甚得圣心。
    忠义侯第一个反应过来,跪下道:“陛下,公主所言极是,保护百姓,本就是为官为将的责任。还请陛下速速出兵,扬我□□之威。”
    “请陛下速速出兵。”勋贵等以守国公为首,一齐跪倒在地。包括水家父子,以及科考上来的一二人。
    世家一看,大势已去,只得跪下,同意出兵。
    皇长子启奏:“父皇,儿愿领兵,奔赴前线,攻打蛮邦,扬我国威。”
    “臣愿往。”忠义侯也跪下。
    “臣等愿往。”不少勋贵还有世家都跪下。
    世家那是破罐破摔,既然打仗是避免不了的,那就尽可能的多捞一些好处,减少自己的损失和。
    “大皇子湛祥曦为开路先锋,周国公为中路元帅,忠义侯,刑部右侍郎参赞军务,皇四子湛祥皓为开路副先锋,皇三子湛祥曛与皇五子湛祥旭,还有户部左侍郎督运粮草。领兵十万,即刻点兵出发。”
    卧槽!秦康乐一愣,投胎过来这么多年了,她终于知道她姓啥,原来姓湛,话说她一直以为姓秦来着!后来又一想,中国古代的皇朝朝代明也和自己的姓是不一样的,她真是猪!
    “臣等遵旨。”
    皇帝派的人还算可以,周国公做中路元帅是必然的,因为这一次有皇子领兵,周国公是皇子的舅公,身为长辈虽然是臣也总有体面,忠义侯失子,他是一定要去的,刑部右侍郎是王阁老的内侄,属于世家一派,户部右侍郎则是河南地的世家人,也是世家,因此这样的安排,无论世家还是勋贵都没有话说。
    拟定了大致的方向,剩下就是调动哪里的军队,世家要出多少钱粮,周国公又挑随行的将军等等,忙个人仰马翻。

第五十八章

一直忙到晚上掌灯时分,这才从勤政殿散了,秦康乐除了勤政殿之后,脚步一个趔趄,春巧赶忙扶住了,一看,公主的脸儿都黄了。
    “公主,快上辇,回明玄阁,奴婢们给您揉揉腿脚。”
    “嗯。”秦康乐有气无力的,玛蛋啊!简直是虐待童工,就早晨吃了点儿东西,结果整整站了一天,午膳晚膳毛线都没吃到。
    明玄阁上下都动了起来,准备晚膳的准备晚膳,这时候的御膳房已经熄火了,只能是自己的小厨房做,幸好秦康乐有钱又得宠,什么东西都充足,然后给公主沐浴的沐浴,铺床的铺床。
    秦康乐洗了澡之后,就开始吃,恨不得将桌子上的菜全吃到肚子里,可惜是晚上,吃太多会积食,吃了八分饱之后,心不甘情不愿的放下筷子,又坐着看了会儿书,春巧夏巧一边一个帮她揉捏腿脚。
    舒服之后,这才上床睡觉。
    一夜的光景,秦康乐的两句话传遍了京城的犄角旮旯,伴随着这两句话的还有就是四位皇子要出征的消息。
    璟王妃当时就麻了手脚,如果不是奴婢提醒,还发着愣呢,不敢多说,只好为大皇子打点行囊。
    四妃开始听到这两句的话时候也有点儿傻,这话不像是从秦康乐嘴里说出来的,她聪明是聪明,人却比较温厚,这般刻薄的语言委实不像她说的。可是这又是那么多大臣亲耳听到的。
    然后就是四位皇子出征的事情,除了淑妃之外,剩下三妃的儿子都跟着出征,俗话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这可不是单纯的出行,这是打仗玩命儿去了,尤其是贵妃和富昭仪,那心揪的,就跟有无数根针在扎一样,她们俩的儿子可是去最前线。
    德妃与贤妃心里也不好过,虽然不是先锋官,可是押运粮草也不是一个轻省的活儿,想说什么又没法子说,更不能让儿子不去,只好吩咐下人准备行囊,恨不得将自己的私库搬空。
    “母妃不必担心,儿子定会小心的。”
    “你是第一次打仗,平日里多听你舅公的,他给你安排的将军,谋士都是老资格,也都打过仗,你一定要广开言路,多听谏言,不可私自做主。”
    “母妃放心,儿子省得。”
    贵妃要落泪,又怕不吉利,赶紧用帕子压了压眼角,又道:“皇四子与你同为先锋官,他母亲出身不高,不会是你的对手,你与他多往来,将来也可多一臂膀。”
    “是,儿子知道这个,母妃不必担忧。”
    “你去吧,同你媳妇仔细说说,务另她不要担忧。”
    “是,儿子告退。”大皇子志得意满,这是父皇疼他,只要仗打胜了,他身为先锋官,上了战场的皇子,妥妥的一份大军功跑不掉,对于立太子一事又添了砝码,在大皇子的心中他就没想过会打败仗。那些小国,大军过去,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他们。
    一连忙了三天,第四天选定吉时,周国公拜帅印,领着集结过来的五万大军出发,路上会与正北军等汇合,一直到十万为止。
    送走大军之后,无论大臣还是后宫,都有八卦谈资,因为大军才走,不能与北塞野人相遇,因此这几日京城主要的谈资就是秦康乐那两句话。
    世人评价,这两句话阴损至极,一巴掌将主和的官员扇的鼻青脸肿,君不见那王阁老与郑阁老除了每日在勤政殿议事外,在不肯出门的。
    后宫之中对秦康乐则更友好些,以往的朝代,也不是没有和番的公主,虽说都不是真正的金枝玉叶而是认养的,但是哪个不是血亲,不是堂姐妹也是亲贵,这一次如果不打仗的话,那么很容易从公侯伯府中挑选一位贵女,认作养女,封公主,然后下嫁,这种事没有哪个女人乐于见到。
    如今三公主这样说了,想来自己的后世子女,在也不用和亲远嫁。
    大皇子与周国公这一路并不顺畅,大同已经失守,朔州亦失守,大军在太原那里汇合,大皇子亲自领兵出城迎战,在朔州与忻州之间展开拉锯战,说是蛮邦,他们有不畏死的精神,人也强壮,因此开战五次,到有三次胜利。
    战报一个接着一个的回来,可惜前方从来没有过一次振奋人心的大胜仗,另那些世家的意见很大,幸好有秦康乐那句话垫底,到没有人敢说要嫁公主求和。
    就在这个档口,林靖涵的夫人再次进了明玄阁,原来是林老夫人病了,病的还不大好,林夫人要回去伺疾,来同秦康乐辞行。
    当天晚上秦康乐就找到了皇帝,这还是秦康乐第一次求见皇帝,皇帝自然准奏。
    静思殿内,秦康乐跪下了。
    “康乐,起来说话。”
    “父皇,您先听女儿说,女儿这个要求,有些出格。”
    “什么要求?”
    “女儿想出宫。”
    “出宫?”
    “是,舅母今日进宫,告诉女儿,外祖母病重,虽说女儿记事起就未见过外祖母,可是无论生辰节日,外祖母的礼物从来都是不少的,外祖母辛苦,母后早走,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她老人家病的不好,女儿实在想去探望。”秦康乐不停的用帕子擦眼泪。
    “胡闹,北方正在打仗,你去伤了怎么办?”
    “父皇,打仗的地方距离林家有些距离,何况一路上还有皇城军的保护,求父皇让女儿替母后尽一尽孝心吧。”说着,已经是泣不成声。
    想到文孝,皇帝长叹一声,文孝早亡,林老夫人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滋味他尝到过一次,自己的嫡子三岁夭折的时候,那真是剜心一样,在看看下面跪着哭成泪人儿的女儿,又想起这些年一直利用秦康乐,心中不禁软了下来。
    “这样吧,林老夫人是文孝的母亲,如今病了,你代朕去探望,尽婿之心。”
    “谢父皇。”秦康乐破涕为笑。
    “快起来,地下凉,不过只有三个月的期限,快去快回。”
    “女儿遵命。”秦康乐脸上带着笑容。
    “这一次就让于二郎为皇城军的首领,总是认识的,也方便些。”
    “谢父皇。父皇,不如在准备些粮草,一并送到太原,女儿跟着,会更安全些。”
    “也好,多带些粮草,你也安全,一举两得。”
    秦康乐笑笑。
    “下去吧,你也去准备准备带去的东西,不可委屈了自己。”
    “是,女儿告退。”
    秦康乐回到明玄阁就开始分派,春巧夏巧秋翠冬翠都跟着去,米分荷绿莲跟着去,还带了四个小太监,明玄阁则由两位嬷嬷照看着。
    然后就是东西。
    “韩嬷嬷,将库里面的药材能带着的都带着。”
    “公主,库里不少重样的。”
    “无事,都带着,至于首饰珍宝一类的,都分出来,林府上下,我记得除了外祖母,还有二舅母,三舅母,四舅母,五舅母,大舅家其余的姐妹都在贵省,好像只有嫡长女在北塞,这一份要备下了,还有其他表姐妹的,表兄弟,你照着二舅母送来的单子一一备礼,记得分嫡庶,在这之上,在带一些首饰簪环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
    “是,公主。”
    “剩下的,在多带些金银,布匹少带。”
    “是。”
    “都下去准备吧。”
    “奴婢告退。”
    明玄阁上上下下都忙碌了起来。
    三公主要去探望外祖母一事后宫很快就知道了,贵妃有些酸,文孝皇后的母亲就是不同,她的生母呢?酸归着酸,礼物还得送,还得送的好听漂亮。
    昌泰十六年甲寅月戊子日壬辰时,三公主起驾前往北塞林府,探望重病外祖母。

第五十九章

秦康乐坐在辇中,心绪颇为不定,当初她写信嘱咐外祖父,一旦战事吃紧,便让外祖母病上一病,如今是战事吃紧了,可是大皇子与周国公的战报却没有说明,外祖父没有理由骗自己,想来是周国公他们瞒报了。
    “公主,咱们走哪个路线?”出了皇城,像运程出发的途中,于二郎问。
    “走最快的路线到太原,这一次出来,还有粮草要送过些。”
    “是,公主。”
    秦康乐赶起路来不要命,其行动章法简直让这些当兵的痛苦不已,这位公主带上面纱,身边跟着四个小太监,她骑快马能骑一天!!简直不是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好老爷们骑快马骑一整天,受不了的大有人在,这可是快马不是那种散布的溜达,可这位公主,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在这种情况下,简直是日夜兼程。
    到了太原,就接到了一个很糟糕的消息,皇长子不听劝告,去追逃兵,结果中了埋伏,失了踪迹,祈州也失守了,皇四子虽然与皇长子兵分两路,但是皇四子也失去了踪影,至于皇三子和皇五子,据说着急于赶路,想要绕近路,反而因为雪融化而道路泥泞不堪,粮草车陷住了。
    周国公率领大队人马去救援,还要收复朔州,朔州是兵家要地,绝对要夺回来。
    ……秦康乐觉得有一万匹草泥马在心中飞过,她有想过皇子出征,会有些骄傲自大导致延误战机,但是她没想到皇长子那么刚愎自用,玛蛋,死了都是跟猪一样,蠢死的!还有皇五子,没事儿走毛小路,是打算快点儿赶路呢?还是故意让粮草延误?
    所谓祸不单行,这边还没消化完恶劣的消息呢,那边就有人差点儿跑断了气儿。
    “公主,不好了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惊慌?”
    “太原城被困,那些蛮邦野人把太原城围上了。”
    秦康乐揉了揉额头,迅速冷静下来,她现在不能乱:“城中还有什么人?”
    “公主,城中的众将大部分被被周元帅带走收复祈州朔州;一拨出去接应皇三子。现在只剩下一名忠武将军(正四品)徐将军,一名宣威将军从四品)人称小徐将军,与忠武将军是堂兄弟。”
    “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公主,城中只有六千人马。”
    ……卧槽
    秦康乐想骂娘,这tmd都是什么事儿啊!
    “吩咐四城的人,将城门关好,我亲自巡视。”
    “公主,外面蛮邦来了足足有五万兵马,您还是快走吧?”
    “哪里走?不说现在太原城被困,走不出去。”眼看底下人一副可以带着公主出去的样子,秦康乐又说:“我也不能留下太原城中的诸多百姓。去巡视城墙。”
    “公主,这边打仗,百姓能走的都走了,没剩多少百姓。”言下之意剩的都是老弱残病不值得秦康乐维护。
    “糊涂。”秦康乐瞪了他们一眼,站起身来。
    众人不敢违背秦康乐的话,只好跟着去城墙。
    “公主殿下金安。”
    “诸位请起,如今大敌当前,还望诸位上下一心,共同克敌。”
    “臣必竭尽全力。”
    “二位将军辛苦,务必躬亲,若能过此劫,二位之功,必然上奏天听。”
    “此乃臣分内之事,还请公主务要操劳。”
    “我省得。”秦康乐心中发愁,看这些当兵的客气样子,明显对她敬而远之,想到这里恨不得将几个皇子拉过来揍一顿,他们表现不好,搞得自己都被轻视。不行,必须先团结大家一下,否则这样走下去没什么作用。
    “徐将军,传本公主的口谕,将城中百姓都聚集起来,本公主有话说。”
    “是。”
    太原城被困,城中百姓都知道,甚至于有一瞬间的暴动,如今有了公主的口谕,至少表面上都稳定了下来。
    秦康乐说话的意思调理很清楚。
    第一点就是先介绍自己,让大家伙都知道自己的身份,都说众生皆平等,但是众生从来就没有平等过,秦康乐身为金枝玉叶,在身份上死死的压制着这些民众,无形中就让他们信服。
    第二点就是现在太原城有难,大家应该上下一心,共同度过难关,秦康乐身为公主与大家一起面对,绝对不会抛下太原城自己出走。
    第三点就是物资不多,除却当兵的粮食只是减掉三分之一外,其他人都减少到二分之一。不能多吃,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在秦康乐说出她与民同食的时候,都没了声音。
    第四点就是除了老妇幼童,剩下的人都去加固城墙,守卫城门,老妇幼童则负责煮饭食。
    秦康乐将一切能调动起来的都调动起来,尤其是命那些民众都穿上军服,在城墙上来回晃荡,不是为了真的守城,只是为了威慑,让外面的敌军不知道内里到底有多少人,让他们不敢轻易硬攻。
    当年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现在条件不允许,她就只能虚张声势。然后又再次继续刚刚没完成的事儿,挨个城墙都去走一走,秦康乐刚刚的谈话比较鼓舞人心,如今军民又见她不辞辛苦,挨个地方走,瞬间民心大定,尤其是两位徐将军,对秦康乐高看一眼。
    开始的两天还好,第三天的时候人心就又开始浮动起来,因为打仗,太原城原本剩下的人就不多,而且大多是贫穷之家,如今城外又天天有蛮邦的人来叫阵敲鼓的,弄得城里的人更慌。幸好秦康乐每日都去城头查看,这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恐慌。
    “春巧,你请小徐将军过来。”
    “是。”
    “公主殿下金安。”
    “起来。”秦康乐道:“还请将军组织一下人手,今晚儿咱们给那些蛮邦野人一个教训。”
    “公主,城中兵马不多。”
    “我知道,咱们不出城,你命四城的弓箭手准备好,在箭上抹油,一旦对方距离城墙近了,就放箭扔火把,就算不能伤太多的敌人,也不能让他们张狂了。”
    “是,臣领旨。”小徐将军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
    秦康乐皱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周国公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呢。
    “春巧,你命人收集城中的油,如果是平民百姓之家,则用银子换,然后送到城墙上面,一旦对方攻城,就用热油对抗。”
    “是。”
    “夏巧,你传我的口谕,看看有什么糙石头,重木的全部集中起来运送到墙头。”
    “公主,这事儿已经在办了。”
    “我知道,可是我看成效不大,你去告诉他们,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算了,换一种说法,就告诉他们,一旦城破,大家只有死路一条,那些蛮邦野人烧杀抢掠可不会手软。”
    “是。”
    “米分荷绿莲,你们跟着我在到城墙上看看。”
    “公主,您休息会儿吧。”
    “不是休息的时候。”秦康乐起身。
    米分荷绿莲只好跟着,秦康乐戴着帷帽,原本围着的纱很长,一直到脚踝处,秦康乐嫌弃碍事,直接命人剪了了围巾,只到双肩那里,两个宫女也都戴上类似的帷帽。
    “公主殿下金安。”因为秦康乐日日都来城墙巡视,因此都认识秦康乐的步辇,见到她来,都行礼问安。
    “快起来。”
    “今儿这些蛮邦野人可有叫骂?”
    “有,还试着攻城,不过被我们打回去了。”那回话的头头儿语气里有着得意。
    “很好,米分荷。”
    “奴婢在。”
    “今儿的守城兵士,上上下下每人都有赏。”
    “是。”
    “绿莲。”
    “奴婢在。”
    “将今日守城的人都记下,他日我回皇城,再向父皇为他们请赏。”
    “公主,今儿已经赏了。”
    “今天的赏钱,是我赏的,与父皇的不相干,往日人家都说有同殿称臣之谊,今日你们与我有同守太原城之谊,这点儿银钱是我一份心意而已。”
    “谢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秦康乐表示高兴,这时候就是上下一心的时候,太原城破,离京城皇城可就不远了,而且再无天险。
    “公主,石头木头又准备了一批。”夏巧事情办妥回禀道。
    “好,我设计的云梯图样如何了?”
    “还差些,还差最后的组装。”
    “让他们加紧,我自有重赏。”
    “是。”
    “这两天都打起精神来,如果所料不差的话,三日之内,对方必然强攻。”
    “是。”城头士兵虽然人少,但是在气势上绝对是满满的,秦康乐动员的非常成功。

第六十章

果然,在围困太原城的第三天夜晚,蛮邦野人开始攻城,而且一上来就是强攻,似乎确定太原城内兵丁不多,因此攻势极猛,与前两天的逗弄完全不同。
    眼看石头重木越来越少,跟在秦康乐身后的春巧夏巧白了脸。
    春巧眼看公主依旧在城墙上,噗通一声跪下:“公主,此处危险,还请公主移步里面。”
    “春巧,我说过什么?诸位将士在城墙上拼死,我绝对不会入内忍辱偷生,我说过不放弃太原城,那么我在说一次,我愿与城共存亡,蛮邦野人不退,我绝不下城。”
    “公主……”春巧满脸是泪水,如今对方的云梯已经搭上来了,这如何是好,公主在这里,太危险。
    “如果你还是我的仆人,有这功夫不如去组织人做些好吃的,也让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暖暖身子。”
    “奴婢遵命。”春巧无奈,只得下去准备。
    刚刚秦康乐的声音纵然不高但是听到的人非常多,她一直在城墙上,城墙上都是守城的人,所以这话很快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此时有人就一起喊:“誓与太原城共存亡,誓与太原城共存亡,誓与太原城共存亡……”一波接着一拨,眼看低迷的士气再次升了起来。
    秦康乐也豁出去,拿了一把刀站在那里,还别说,其他人都忙着扔石头什么的,夜色下虽有火把,但是火光一动一动的,有时候就瞧不真切,有一个蛮邦人身材矮小,灵活的爬了上来,其他人真的都没看见,然后秦康乐过去就是一刀,将人撂下了城墙,换来对方一声惨叫。
    秦康乐的手是哆嗦的,可是她不能乱,要镇定,即使是两辈子第一次杀人这时候也没时间给她感慨,她只能站在这里,稳定军民之心。
    可是手还是哆嗦,想要说话,却说不出来,恰巧这时候又有人爬了上来,奔着秦康乐砍了过来,秦康乐挡住,没想到下面还有一个人,抽冷子搞偷袭。
    秦康乐的功夫很不错,但是蛮人力气大,所谓一力降十会,人家一个大砍刀下来,秦康乐完全不敢正面迎敌,只得躲,一个人还好,两个人夹击,很快就左支右拙。前面的人砍向秦康乐,秦康乐扭身躲过,没想到对方中途变换刀势,竖砍变横劈,秦康乐只好下腰。
    正在此时,另外一柄刀又竖劈,秦康乐一身冷汗,却无处可逃,觉得自己恐怕要死在刀下的时候,电光火石间,一柄□□挽了两个枪花儿,将一个人挑下城墙,秦康乐得到喘息,也将另外一个人斩于刀下。
    “大家注意,有蛮邦人爬上来了,分作两班,一班继续扔石头热油,一班掩护,看着那些蛮邦人,上来一个杀一个,上来一双就杀一双。”秦康乐的发育有些晚,皇城里面比她大一岁的大公主还有比她大半年的二公主去年就开始变声了,她至今还没变,这时候女童的声音比较尖细,倒是帮了她的大忙。
    说完这些话,秦康乐对着旁边刚刚帮她的人道谢:“多谢你出手相救。”火把的照耀下,对方竟然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小郎。有点儿惊讶,太原城打仗年轻人基本就都出逃了,怎么还有有这般年轻的小郎君?
    “公主小心些。”小郎君公鸭嗓,想来正是变声的时候。
    “嗯,太原城征战,你怎么没走?”虽然对方救了自己,可是这时候不得不以小人之心来看待事情。对方身上穿的事杭绸苏绣,家中必有人为官,怎么还会在这动乱之地?
    “我与二叔父到此卖东西。”小郎君回答的很简洁,想来是公鸭嗓的原因。
    秦康乐恍然大悟,原来是做军队买卖的,这时候国家是会给准备粮草什么的,但是有些东西不足之类的,就需要主将采购,有那些不怕死的商人自然会来此。当然这也是主将贪腐的一个重要渠道。而这个商人通常都是同主将颇为亲厚之人。
    “今日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这是我随身的玉坠子,若是今日太原城不破,他日有需要,尽可到皇城找我。”此时战事颇急,没有太多的时间让秦康乐好好谢这位救命恩人,因此只能出此下策。
    小郎君似乎有些迟疑,但是还是将那莹润非常的玉坠子接下。
    秦康乐松了口气,然后转身,继续巡视城头,给士兵们打气。
    摸着那温润的玉坠子,少年有些不知所措,接下这个东西完全是人家亲手送东西然后就接下来了,可是这算是私相授受么?也不对,他没送公主东西。公主,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公主都像她这般能杀人打仗,这般勇敢么?
    这一仗很辛苦,非常辛苦,纵然准备充分,士气满满,但是人数上的差异还是让太原城的军民陷入了苦战,秦康乐一直在城墙上,她甚至还不停地游走于四方的门楼上。
    几次蛮邦人上来与秦康乐撞上,秦康乐都将对方宰了,于二郎更是寸步不离的守着秦康乐,刚刚公主遇险,差点儿吓死他,幸好被个少年救了,否则他万死难辞其咎。
    晚上戌时初开始攻城,一直到了子时过半,秦康乐这边的人眼睛各个敖红,无论是杀敌还是投掷东西,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去动作而已。
    “公主,油没有了。”
    “用木头,石头。”
    “公主,木石也没了。”
    “那就硬抗,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啊……”秦康乐话音刚落,刚刚守城奋勇杀敌的士兵就被两个蛮人腰斩,只发出一声惨叫,就结束了自己的生病,鲜血溅了一地。
    眼看蛮人依旧强攻,秦康乐咬牙,她绝不认输。
    “公主,走吧,乔装改扮一下,一会儿城破,我等必然能护住公主安危。”
    “我不走,既说了与此城共存亡,焉有反悔之理。”秦康乐一顿:“传令下去,命老弱妇孺集合,将城中物资都集合到一处,真的城破,这些也绝对不给蛮人留下。”
    “公主!”不说婢女太监,以于二郎为首的将士也跟着跪下,公主的决心大家看到了,公主的为人大家明白,可是公主毕竟是金枝玉叶,不能就这么死在这里。
    “去做。我绝不抛弃太原城。”
    “将物资收集好之后,二位徐将军,还有于二郎,你们带幼童,以及诸位将士,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回皇城送信,给我报仇,至于其他老人,我只能对不起了,与我共同留下面对那些蛮人。”
    “公主,你……”
    “我要火烧太原城,不能守住,那就共死。”秦康乐从来都是决绝之人。要么不在意,在意就是打蛇打七寸,一击必杀。
    “公主,要不咱们投降吧,陛下一定会赎公主的。”米分荷跪倒地上不停的磕头。
    秦康乐抬手给了她一巴掌,这是她第一次殴打自己的宫女,双巧和绿莲都傻了,秦康乐道:“我宁战死,绝不投降。”
    于二郎站起身来,大吼一声:“绝不投降,与太原城共存亡。”
    “绝不投降,绝不投降……”太原城上下喊声震天。
    蛮邦野人也是一愣,攻城的势头儿都弱了一瞬间,但是随即又是猛攻。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到了丑时,原本的六千兵士只剩下两千多一些,百姓也是死伤无数,如今太原城在无守住的可能,小徐将军浑身是血的过来:“臣请公主走。”
    “我不走。”
    “公主不走,臣与百姓都不走。”
    “你们何必?”
    “公主!”小徐将军是真感动了,说实话,秦康乐刚到的时候,他和他堂兄都不待见这位公主,这一次战事这么吃力,还不是因为皇长子刚愎自用,皇三子皇五子错估形势,周国公弹压不住,还得去救那皇长子,所以才搞成这个样子。
    皇子尚且如此,公主又是个怎么刁蛮样儿?结果公主反而更有郎君之风,不但考虑事情周详,如果是他大堂兄面对蛮人攻城,肯定不能坚持四天,更不能面对如此强攻还能坚持这么久,可是这位公主做到了,而且真的与军民同生共死,毫无骄纵之态。
    一个贫民家的小子能吃苦,大家纵然夸耀也是觉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之类的,但是当一个富二代官二代比你还能吃苦,还努力的时候,你就是由衷的赞佩了。
    “公主!臣求求您,走吧!”徐将军也跪下恳求。
    “可是百姓与将士……”
    “公主之心,太原城上下在没有不知道的,臣等还请公主领来大军,为臣等与百姓报仇。”
    秦康乐一闭眼睛,谁都想活,但是她真割舍不下这些百姓军士,原本她确实心思不存,想掌握军权,为自己将来打算,可是这短短几天的功夫,他们共同作战,生死与共,如今她走了,放任这些人掩护,那些蛮人杀入城中,必然屠城……她如何狠心弃他们于不顾?说话不算话呢!不,她不能走,她绝对不能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