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进化史-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公主哭笑不得,这个小吃货,二公主跃跃欲试。
    在怎么声音低,架不住屋中人多啊,尤其是三位公主说话,多少人都竖着耳朵听着呢,郑家小娘子的嫂子也是送嫁人之一,如今听见了,心中长出一口气,这就好,第一印象不错就好,以后只要不出错儿,这感情就不能坏了,就怕第一个印象不好,那想要扭可得费老了劲儿了。
    这边儿说说笑笑,缓解新嫁娘的压力,然后掐着点儿看时辰,差不多了,这些人也就该撤了,公主中,自然是大公主领头儿,在规矩上,秦康乐是大规矩不错,小规矩就不那么规范了,这时候跟着大公主,肯定不会有一丁点儿的错。

第四十三章

皇太后崩不是一件小事,礼部尚书水孝立刻就开始操办起来。
    皇帝与太后的感情不坏,自然哭的跟泪人似的。这些皇子皇女们就轮番劝。
    璟王妃怀孕,大着肚子哭灵是个体力活儿,当年的贤妃就经历过,现在的璟王妃也经历了一把,她的运气比较好,几个小姑子都很照顾她,另她感动了好久。
    然后不和谐的事情发生了。
    守国公被参了!
    参的内容,国丧期间家中宴饮听曲儿!
    皇帝一听就怒了,还是大怒,哦,我这边亲妈死了,你那边聚会喝酒听曲儿,简直是岂有此理,亲自下了申饬的口谕,责备守国公“无人伦”因为太后是守国公的亲妹妹,你亲妹妹死了,你们家还饮宴听曲儿,简直是十恶不赦。
    守国公也是倒霉,本来亲妹子死了,在政治上,守国公府就失势了,还想同皇帝外甥打好关系呢,结果出了这事儿,被皇帝外甥给嫉恨上了,你说守国公能不郁闷么?
    这惹事的是守国公庶子的庶子,囧!
    由于有守国公这颗大树靠,这位小郎君平日里嚣张无比,皇太后是她姑祖母,皇帝是他表舅,多好的亲戚关系,平日里母亲在父亲面前得脸,嫡母对他也不敢管教,父亲纵着,原本好好的,约了好朋友在府上看戏听曲儿,结果皇太后崩了,一个个要穿孝不说,还不许取乐,一天忍了,两天忍了,这转眼就是小半个月,往常一天三顿的喝花酒,现在是三天没一顿,忍不了了,招呼几个人同好就一起喝。
    要不说酒后无德呢,开始还想着国丧期间,低调些,结果这一开了闸,喝上酒就忘乎所以了,把小戏子叫来听上曲儿了,然后——然后就露馅了,他爷爷守国公就被参了,全家跟着倒霉。
    他更倒霉,先是被家里动用家法打了二十棍子,又被皇帝扔到了大牢里,他母亲妹妹都跟着受累,母亲是彻底失宠了,妹妹那里也不敢跟嫡女要强了。
    因为这个,守国公更加失势,勋贵也都老实起来。
    对于这件事,秦康乐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她皇帝爹不要太伤心。
    这个年过的就悲切了,一切娱乐活动全免,秦康乐乐得清闲,因为日日在勤政殿伺候,前朝后宫就没有不巴结的,过年的时候,那些有点儿关系的人家不想邀请她?秦康乐上辈子是宅女,这辈子也没多喜欢动,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都有目的性,一句话得在脑子里想三回才决定要不要出口。太累,她不喜欢这样,如今要守孝,哪里也不去,正和她意。
    昌泰十四年开春没多久,皇长孙出生了,璟王妃确实有运气,这时候的女人靠肚子说话,而她明显说了好话,咳咳,就是生了儿子,皇帝一直闷闷不乐的心情终于有所好转,得了个大孙子能不高兴么。
    所谓双喜临门不外如是,没等皇帝的这股子高兴劲儿过去呢,宫里的白婕妤(原本的白美人,怀孕之后晋封的)在皇长孙还没满月的时候生下了皇九子,与儿子一起抱儿子,皇帝觉得自己瞬间年轻了好几岁。
    皇帝心中对白婕妤是满意的,只是自己尚在守孝期间,虽然天子已日代月,只用守二十七日的孝,但是哪有亲娘没死一年就给小妾升级的?因此将白婕妤安排在了明义宫主位,却没有下旨晋封,但是后宫人心里都明镜似的,一旦太后周年祭后,一个嫔位是跑不掉了。
    这两年皇帝对比于前几年的国库空虚来说,是比较舒心的,起码国库不空了,而且老天爷赏脸,风调雨顺顺的。

第四十四章

这一个日的勤政殿与往日不同,因为从来在勤政殿都不开口秦康乐开口了。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福州那里有个姓尚的世家,如今上了奏本,理由是要建立贞节牌坊,他们家小娘子与当地另外一户世家的小郎君定的是娃娃亲,本来是挺好的事情,没想到这位小郎君在娶妻前竟然病死了。
    尚家表示自己很仗义,虽然两个人没有拜堂,甚至连纳彩礼都没开始呢,但是毕竟是从小换过表记的,因此尚家小娘子为小郎君守节,名曰:望门寡。
    “陛下,尚家义重,尚家小娘子情深,当立牌坊表彰。”王阁老道。
    “臣等附议。”其余的三位丞相,还有六位尚书都同意。
    皇帝一顿,这件事如果出现的不是世家,他一定大大的表彰,女子贞洁,这是好事,只是现在勋贵因为守国公府一事,颇有些声望不足,世家已经压过勋贵,这个贞节牌坊一立,岂不是更压一头?所以他就是一顿。
    从王阁老说奏本开始,秦康乐那心就开始堵得慌,以前在后世的时候,她还当望门寡不错呢,不用嫁人,就在娘家呆着,而且能这样呆的起的,也都是世家或者是官宦之家(因为有好名声),秦康乐以为那是妥妥的单身贵族。
    结果到这边了,学了一堆的三从四德之后,秦康乐终于知道了守寡的艰难,更知道了望门寡不等于单身贵族,尤其这望门寡,所谓望门寡,要脱下罗衣着麻衣,退下簪环戴素巾,至于什么出门听曲儿看戏更是想都不要想,整日呆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或纺纱或念经,一切娱乐活动都没有,简直比出家都可怕。有多少女孩宁可死都不想守这望门寡。
    秦康乐在重男轻女的事情上本就有些偏激,如今一听到这个事儿就有点儿炸毛,幸亏记得这里是勤政殿,没有立刻就骂回去,但是她时刻注意着皇帝,想着找个时间插话儿。
    皇帝这一顿,秦康乐看的分明,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皇帝爹不想让世家的名声更盛,但是又找不出什么理由反驳,心中一声冷哼,皇帝爹有私心,简直不能更好,这下有空子钻了。
    秦康乐一施礼:“父皇。”
    “嗯?”皇帝惊讶了,秦康乐在勤政殿伺候,有大臣在的时候都是布景板,从来没说过话,不对,说了一次,就是那次赈灾的时候担心他气坏身体,这才打断了阁老的话,如今怎么开口了?
    四相加六部尚书也都愣了,这位公主知趣儿又精明,从来没有行差踏错的时候,在勤政殿也不开口,今儿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天要下红雨了?
    秦康乐不管他们怎么想的,直接说:“父皇,论理朝中之事女儿没资格过问,只是,这尚家小娘子之事也属于女孩儿事是吧?女儿有些问题想不通,所以想像四位阁老和六位尚书请教。”
    皇帝点点头:“这也确实是女孩儿事,有什么问题,问吧。”
    “谢父皇。”
    秦康乐脸上带着笑,轻声问道:“敢问诸位,男为阳,天为阳,女为阴,地为阴,天尊地卑,因此男尊女卑,天赋予男人的本职是什么?。”
    “男字从力从耕,有力量,耕田养活众人,与天普照万物一样有滋养之德。”
    “那女人的本职是什么?”
    “织布结网,抚育子女,与大地相同有孕育之德。”
    “这么说来,男子在外主耕种,女子在内主抚育,是吧?”
    “正是。”
    “那们请问诸位阁老尚书,尚家小娘子究竟有什么样的德能够得到朝廷的表彰?”
    “女子当贞洁,从一而终,尚家小娘子与其订婚,对方亡故,能从一而终,自当嘉奖。”
    秦康乐没理这话茬,反而话锋一转:“父皇为天子,当顺应天道,尚家逆天,如何嘉奖?”
    天地君亲师,天的排行是第一,君排第三,逆天比造反的罪责还大,秦康乐这话说的重了。
    “尚家礼孝仁厚,何来逆天之说?”王阁老的语气重了。
    水阁老反应快,他觉得他抓住了什么却有一闪而过,所以不吭声了。
    “女子抚育子女乃是上天赋予的职责,如今尚家小娘子却终身不嫁,为一人而逆天给予的责任,不是逆天,还请王阁老告诉我,到底是什么?”
    ……勤政殿落针可闻,一时间静默的可怕。王阁老张了张嘴,就是没发出声儿。
    “古往今来的圣贤皆赞女子贞洁事。”户部尚书接口。
    “圣贤是说女子终身不嫁,守贞洁么?”秦康乐歪缠。
    ……再次静默。
    “还是说孟尚书觉得,先贤比天还要尊贵?”
    “臣绝无此念。”孟尚书直接跪下。
    “前朝明主英宗亦表彰此行。”吏部尚书沈焕也开口了,这是为世家争面子的事儿,他不能置之不理。
    “是啊,所以天不庇佑前朝,出残暴之君,方有我大秦的天下。”话锋一转,又说:“我大秦可是要千秋万代的。”
    卧槽!他们都知道这位公主通透,人颇为精明,没想到这战斗力也破表啊!这tmd还怎么说?玛蛋啊,全帝国最顶尖最有学问的十个人被一个未曾及笄的小姑娘问的哑口无言,这也太丢人了,十个不太老的老头恨不得挖坑给自己埋了,太没脸了。
    “康乐以为如何?”皇帝心中高兴还有些疑惑,要不怎么说那时候的人迷信呢,秦康乐说的最后那句话,真的给皇帝触动了,难道前朝真的是因为表彰这种行为才不被上天庇佑的?女人的职责就是抚育孩子,如今不生孩子,果然不对。
    “父皇,尚家虽然逆天,但是对人也算有义,虽然不知道这个义是不是沽名钓誉,但是念其初犯,父皇申饬一下也就罢了。”秦康乐一副我不跟你们家计较的口气。
    十个老头儿心里发苦,这明明是一件应该表彰的事儿,结果到了这位金枝玉叶的嘴里竟然是申饬一下就罢了,好像还施舍了多大的脸面似的,还说什么沽名钓誉,作孽呦!这位公主的战斗力也太彪悍了点儿。这回就连以周国公为代表的勋贵对尚家都有点儿同情了,遇到这么一位金枝玉叶,你家自求多福吧!
    “照此办理,你拟旨吧。”
    “女儿遵命。”秦康乐心中对于这种女人必须抚育子女的言论是不屑一顾的,生不生孩子是个人的自由,但是没办法,在现在这个大环境大背景之下,只能钻这个环境下的漏洞,以此之矛攻此之盾。
    这一天,四相与六部尚书离开勤政殿之后,诡异的彼此连话都没说,全部都严肃着一张脸,规规矩矩的出去了,再然后,回到家里也都沉默了,仿佛勤政殿的事儿没发生一般。这么丢人的事儿不提也罢。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你想捂着的通常都是捂不住的,皇帝要下旨的,这事儿能捂着吗?尚家原本都做好了家中其她小娘子能与更加顶尖的世家勋贵结亲,结果表彰的牌坊未能等到,却等到了申饬的旨意。
    一下子全炸了。尚家自是不必说,万万没想到竟然得到了申饬的旨意,而起这旨意还不是口谕,是明面儿发的,怎么会这样?
    旨意上说的明白,逆天而行,罔顾天道赋予女子的职责。
    想辩白,我擦!竟然完全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一旦扯上老天爷,什么事都得让路。
    这件事儿就跟那春风似的,很快传遍了全国境内上上下下,每一个初听此言的人都宛如千万匹草泥马在脑海中奔过。
    后宫自然也得到了消息,表情都是这形容不出来的古怪,古怪之后,更加坚定了这位公主不能惹的信念,这太彪悍了,望门寡,哪个朝代不表彰?到这里就不行了,白的都能给说成是黑的,关键是还让你说不出来反驳的理由,难道以前都做错了?
    如果说大家开始都觉得秦康乐的话有点儿颠倒黑白的意思,但是慢慢的她在勤政殿那番话流传出去之后,都开始心惊了,尤其是最后那句“天不庇佑前朝,方出残暴之君,才有我大秦的天下”这话,实在让这些敬奉天地的人心惊胆战。
    在一联系那些得到此贞节牌坊的人家,好像还真没有什么屹立不倒有好下场的,更加坐实了此事违背天道,就是尚家自己也一脑门子汗,不但不以申饬为恼,反而觉得这位公主救了自家的后世子孙。
    尚小娘子也不用守望门寡了,直接找了一户人家嫁了出去,名曰:顺应天道。
    秦康乐得到消息之后,坐在她那张白玉床上,抿唇一笑。用的就是你们这种惧怕鬼神的思想,看你们以后还有谁敢这样亏待那些女孩子,虽然嫁人不一定是一个好选择,但是望门寡一定不是一个好选择,嫁人还有一定争取幸福的一个机会,望门寡可就全完了。
    议论纷纷之中,皇长孙的满月礼到了,可惜皇太后崩不足一周年,一切从简,秦康乐作为亲姑姑到了璟王府看了一下孩子而已,没开宴席。
    皇帝看着送上来的奏本扔到了一边儿,心中是真郁闷,那些年国库空虚,想修行宫没钱,好容易这两年有钱了,把行宫也修好了,还想着同亲娘一起去避暑呢,结果亲娘没了,行宫也修好了,你说堵心不堵心?

第四十五章

昌泰十四年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去了,皇帝心情不好,就很少去后宫,后宫就少了很多争宠的麻烦事儿,唯独四妃之间,矛盾更重了,皇帝不在,不能争宠,那就只能将心思放到别的地方去。
    后宫的事物依旧由四妃共理,原本三妃各有地盘相处的比较和谐,淑妃后来的,她一进来,原本的自理变成了共理,谁能高兴?利益被分拨了,谁能高兴?可是这是皇帝下的旨意,没办法,只能接着,然后就是地盘大战。
    淑妃后来的不假,但是人家底子硬,娘家给力都是实权派,自己又得了龙凤胎有面子,所以抢起地盘来丝毫不含糊。剩下的三妃经营多年,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这些年明争暗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
    “秋翠,今年的炭是不是少了?”秦康乐皱眉。
    公主,是少了。”说起这个秋翠就生气,她问尚服局的人,对方竟然就这么多,没了。对方明明是个新人,气焰却颇为嚣张。
    看到秋翠的脸,秦康乐就知道秋翠这是生气了,不过她明玄阁不缺炭,因此她说:“少就少了,横竖我这明玄阁也用不了多少的炭。”
    “可是公主,这是克扣您的份例。”
    “罢了,宫里的人越来越多,下人也不好做,何苦为难他们,我们够用就成,不够用就在外面采买些就是了。”
    “是。”秋翠不敢多说,只得退下。
    秦康乐拄着下巴想,这四妃看来是真较上劲儿了,给自己的份例都少了,这是想让后宫大乱么?
    秦康乐想的事儿没实现,第四天早晨,她刚回明玄阁沐浴更衣后,贤妃就过来了。
    “三公主好。”
    “贤妃娘娘好。”
    “公主,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今儿我来是给你赔礼,新来的宫人,不懂规矩,给你分错了份例。”
    “没事儿,后宫事物千头万绪,本就繁琐,这些时日四皇妹又病了,贤妃娘娘一时没照看到也是正常的,无碍。”
    “公主是个明白人,这些日子四公主的病真是让我操碎了心,一个疏忽竟怠慢了公主,实是我的罪过。”
    “既然娘娘说是你的罪过了,今儿也是来赔礼的吧?那东西呢?”
    “炭我都命他们准备好了。”
    “这就想把我打发了?”秦康乐抿着嘴笑,嘴里却不饶。
    “还有您最喜欢的鲫鱼汤。”
    “这还差不多。”秦康乐脸上堆笑。
    明玄阁一时间欢声笑语。
    宣德宫中德妃的脸难得的冷了,那人是她废了不少的力气才安排到贤妃身边的心腹,没想到竟然被贤妃发现了,故意让此人克扣了三公主的份例,然后在亲自赔罪,这里子面子全没了。焉能不气,可是现在没办法没机会,有机会了,她绝对要在尚服局插手。
    淑妃摆弄着酒瓶子,脸上带着点点的笑意,贤妃还不太笨,自己只说了一句这人行动间颇有章法,仿佛世仆一般,她就明白了。
    很快进入了昌泰十五年,由于皇太后的周年祭没过,这个年过的十分没滋味,很多宴席和娱乐活动都没有了,秦康乐勉强坚持到了子时,一旦散会,她回了自己的寝宫就睡死过去。
    皇太后的周年祭没过,一切从简,老天爷又颇为照顾秦朝,今年又是风调雨顺,偶有地方受灾,但是都是小范围的小规模的,随便拨点儿银钱就能处理的很好,所以皇帝很舒心,秦康乐也很舒心,勤政殿议事的时间短了,她就有更多的私人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
    “公主,这是地契,如今已经在八个郡有庄子了,至于那些如云省,贵省一年能有两季粮食的,则有二个或者是三个庄子。”
    “北方呢?”
    “北方都是一季粮食,不太合适呢,公主。”
    “无碍,我弄这个也并非为了赚钱,天下共分二十五郡,务必郡郡都有庄子。”
    “是,公主。”钱嬷嬷非常不理解,只是公主是个有成算的,她老老实实办差吧。
    钱嬷嬷下去后,秦康乐长长的吐了口气,这个年月还是土地有用,哪怕将来新皇容不下,她也能过的逍遥自在。更何况她现在有了其他想法,新皇也许自己来做才好。
    一直到了太后的周年祭,所有人再次忙碌起来,皇帝亲自去景陵祭拜,又是好一通哭,皇子皇女还有亲贵大臣,一同陪着,回来的时候皇帝哭的差点儿没背过气去,还是大公主劝道:“父皇如此难过,皇祖母九泉之下亦不心安,还请父皇珍重龙体。”
    皇帝拍拍大公主的手,这才起驾回銮。
    皇太后的周年祭过后,憋了一年的人们终于解放了,听曲儿宴饮都放开了,不过这些只限于小辈,经常与皇帝见面的人都知道皇帝心情不好,因此哪怕解禁了,也不敢表现的过于欢乐,免得被皇帝嫉恨。
    皇太后的周年祭之后就是三公主的生日,为了活跃宫中的气氛,也为了与三公主打好关系,四妃是卯足了劲儿办这场生日宴,可惜三公主不爱热闹,更讨厌听戏,因此只能多弄一些奇巧的东西。
    宫外送礼的人更是一波接着一波,这公主战斗力爆表,千万不能得罪。听说她喜欢玉饰宝石,各家各户瞬间大肆搜刮,据说,京城的玉饰宝石价格瞬间新上了一个台阶。
    秦康乐看着那些人送来的礼物,突然就明白了权力的好处,真是一朝权在手,天下珍宝随便儿挑,可惜她现在的权利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都是皇帝爹给的,一旦不给了,那就是万劫不复,她要抓实权,这样的虚荣她不要,定下了未来的方向,秦康乐睡了一个好觉。
    秦康乐的生日之后,没多久就是皇长孙的周岁生日,这是大秦朝的第一位皇孙的生日,自然不能马虎了,璟王府早早的就准备起来了,皇帝的赏赐也跟流水似的往进般。
    璟王妃也准备大展身手,男主外女主内,也是她这个女主人将本事展现给大家的时候,秦康乐作为皇长孙的亲姑姑,自然收到了请帖,要去璟王府,这也是秦康乐比较期盼的,她能出宫的时候太少了,小时候是不方面,也怕夭折了,好容易大了点儿又要打工,在后来,秦康乐的动向被个方便的人注目,她也就歇了这个心思,如今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真是在好不过。
    到了正日子这天,秦康乐打完工后,赶紧回了明玄阁,如今共有六位皇女,全部都住在丹凤阁,最小的皇六女也有八岁了,诸位公主都有仪仗,最后担心扰民,大公主只打了她自己的依仗出来,其她公主就没有。
    到了璟王府的时候,大开中门迎接,诸位公主的凤辇一直抬到了后宅的正厅,这才一一落下,大公主第一个出来的,璟王妃作为嫂子也出了正厅迎接,六个小姑子呢,哪个都要打好关系。
    “嫂子好。”
    “妹妹们好。”璟王妃穿着大红色镂金丝纽牡丹花纹蜀锦衣,金丝白纹凤尾裙,头上戴景福长绵簪,和金累丝嵌宝牡丹鬓钗,嵌红宝石花形金耳坠,白玉雕绞丝纹手镯,整个人都透着喜气。
    能不高兴么,自己怀孕的时候赶上大皇子守孝,连小妾都不用给安排,简直不能更好,等出了孝,她的身材都恢复了,如今两口子感情好着呢,等她在怀孩子,都第二个了,在安排小妾,还有谁能越过了她去?

第四十六章

进了正厅,一看睿王妃和清王妃都在,六位公主齐齐为两位王妃见礼,这是她们正经八倍的婶子。
    然后正厅里面就热闹了,不说三位王妃和六位公主,这就九个人了,还有各个亲贵以及璟王妃娘家的贵夫人呢。
    这些人依旧先为六位公主见礼,然后在按照身上的品级诰命而坐,除了皇家的人,坐的离秦康乐等最近的就是璟王妃的生母,郑阁老的长子媳妇,郑大娘子郑夫人,身边跟着一个年轻的媳妇,应该是她的长子媳妇,还有一个十二三的姑娘,据说是她的嫡次女,三娘子。
    再然后,在然后秦康乐就记不住了,那么多人,她也没想怎么搞社交,因此一个眼风过去,面容淡淡的就成,谁让她是得圣宠的公主呢?有圣宠,任性!
    就这样,秦康乐还有些后悔呢,原本她以为终于出了皇城,能好好逛逛园子什么的,找一会儿清净,当一个安安静静的小女孩,结果这人一波接着一波,简直不能更心塞。
    “三皇妹,你怎么了,不舒坦?”大公主是真心实意的关心妹妹。
    “有点儿晕的慌。”
    “要不你去园子里面走走。”
    “也好,有什么好地方吗?”秦康乐表示没兴趣。
    “大公主,三公主,王妃说有片竹林,那里凉爽,也没什么人。”璟王妃身边的下人过来介绍地方。
    “宁折不弯,很好,带路吧。”大公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竹子的气节。
    至于秦康乐,她想到的是竹筒饭、竹笋排骨粥、鲫鱼春笋汤、鸡味春笋条,唉!好想吃。
    到了竹林,秦康乐颇为满意,这地方竹子颇高,遮住阳光,颇为阴凉,小风一吹,竹子特有的清香传来,让人平心静气,真是个好地方。
    秦康乐眯着眼睛,靠在藤椅上休息,大公主皱皱眉头,如果这是在自己的寝宫,这样没什么,但是在别人府上,这坐没坐相的,好说不好听,因此便道:“三皇妹,莫要如此,身姿还是要挺拔些为好。”
    秦康乐舒服的都快睡着了,听大公主这么一说,扁了扁嘴:“我的好皇姐,我都快累死了,然我可歇歇吧。”
    “总不是自己的寝宫。”
    “没事儿,横竖没外人。”
    大公主还想说,可是看到秦康乐一脸惬意的瘫在椅子上,就没在开口了,自己看着点儿周围好了,公主是天下小娘子中最尊贵的,也是榜样,这样被旁人瞧了去总是不好。
    秦康乐是真累,就因为上回望门寡的事儿,现在四相和六部尚书看她的眼神都不太对,似乎担心自己算计他们一样,切,你们想让我算计我还怕浪费那脑细胞呢,秦康乐颇为不屑,倒是皇帝对她更宠爱了,赏了她好多玉石宝石。
    姐妹二人正吃着点心喝茶水外带眯眼呢,那边来了一个小豆丁,小豆丁是男孩,一身大红色的衣衫,整个儿一个移动大红包,不过脸白眼睛大,红色也压得住,十分可爱。
    秦康乐瞬间坐正了身子,目光放到小豆丁身上。
    大公主也将目光移了过去,然后姐妹俩面面相觑,这谁家孩子?
    “两位小娘子好。”小豆丁还挺懂礼貌。可惜他不认得两位公主,只认为是谁家的贵女。
    “小郎君好。”大公主点点头,也问了一声好。
    小豆丁不解的看着这两位大姐姐,往常同平辈姐姐妹妹见礼,不是都会起身么?这两小娘子怎么还坐着呢。
    两位公主穿的虽然华丽的,但是今天来恭贺的人又有哪个是穿的简朴呢?因此小豆丁并不知道眼前的是公主。
    “小郎君到这里做什么?”大公主问道。
    “我来折枝花儿。”小豆丁笑的见牙不见眼。
    “这是竹林,哪有花儿可折?”
    小豆丁一愣,似乎没想到这个,嘟囔着说:“他们说过了那个月亮门就是花园,有很多花。”
    “他们?”秦康乐立刻抓住了重点。
    “嗯,有守国公府上的郎君,有忠靖侯府上的郎君,还有王阁老家的郎君,水阁老家的郎君,镇国公府上的郎君,还有……”小豆丁掰着手指头说。
    “命下人取一枝就好了,何必让你过来,是不是他们有别的事儿要做,故意骗你过来的?”秦康乐相当坏心眼。
    大公主嗔了她一眼,却也没说什么,她也觉得这事儿不正常。
    “我回去找他们。”小豆丁握着小拳头,蹬蹬蹬的就跑远了。
    “你这又是何苦。”大公主哭笑不得。
    “欺负小孩子,让他们头疼去。”秦康乐笑嘻嘻的。
    小豆丁一路穿过月亮门回了那边,各家郎君都围了过来,问:“六郎,折回来没?”着急的就先问上了。奇怪,怎么没花呢?
    “为什么不命下人折一枝呢?”小豆丁问出了疑问。
    ……这些小郎君一时语塞,他们要怎么说呢,难道说就是故意的吗?其实他们想的到也没啥,就是想派个小豆丁过去折花,万一哪位小娘子看到了,问折花干嘛,小豆丁就可以说他们要击鼓传花作诗了,然后在想想办法,怎么能让一群小娘子看到,咳咳!这话要怎么同小豆丁说?
    “这不是一时忘了么。”水阁老家的郎君如是说道。
    “话说,还是六郎聪明,怎么突然就想起这个了?”守国公府的郎君一琢磨,不对啊,小豆丁怎么能想起来这个?要是能想起来,刚才就不会颠颠儿的去了。
    “看到两位姐姐,她们说的。”小豆丁分分钟钟就把两位公主卖了。
    ……到底是哪家的小娘子,真是不可爱。
    幸亏忠靖侯府上的三郎还有另外一手准备,他比较直接,直接派人问了璟王妃能否安排一下,璟王妃的生母就是忠靖侯府的嫡长女,岳大郎与璟王妃是姑舅姐弟。
    璟王妃自然了解这些小郎君的意思,同璟王碰了个头,就在园子里举办了击鼓传花。
    小郎君们都在莲池的左边,小娘子们则都在右边。
    璟王妃身边的贴身婢女做令官,然后就开始击鼓传花了。

第四十七章

大公主和秦康乐也被拉了过来,大公主一看要作诗就暗道不好,她自己会做的,二皇妹只会打油诗,三皇妹更差,连打油诗都不会做,四皇妹、五皇妹、六皇妹好些,能作诗,但是年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