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进化史-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卧槽!!秦康乐的表情从见到她皇帝爹之后就是一副被雷劈的样子,然后满心期盼千万别过来,结果老天爷对秦康乐一点儿爱都没有,皇帝不但过来了,还成功吸引到了熊瞎子的注意。
    眼看俩熊瞎子奔过去了,秦康乐以最快的速度下树了,然后就开始喊:“父皇,有熊,快跑。”
    不用秦康乐喊,皇帝也发现熊了,下意识的就开始跑——秦康乐的方向。
    “父皇,上树上树,熊不会上树。”
    皇帝骂娘的心都有了,他知道熊不会上树,但是他也不会啊!
    秦康乐也是急了,不停的朝着熊瞎子扔东西,期望将熊瞎子吸引过来,然后这熊瞎子也不知道怎么就看上皇帝了,非得追着他跑。然后秦康乐也不知道从哪里的激劲儿,一把折断了一个树丫子,直接就奔着熊过去了。
    打的太疼,这俩熊的目光终于移动到秦康乐身上,秦康乐没敢立刻上树,而是连滚带爬的直接开跑,嘴里还喊:“父皇快上马跑。”
    眼看女儿将两只熊都引开了,皇帝赶紧跑到栓马的那里,然后上马了,一看,秦康乐已经窜上树了,留下一句:“在树上呆着,朕去叫人。”
    “父皇小心。”秦康乐这回就开始努力掰树丫子,然后就开始撩闲,将两头熊撩一个劲儿的撞树,搞得秦康乐不得不扔了手里的东西,然后老老实实抱着树,不敢在瞎动弹。

第三十九章

五皇子带着一众人遇到打猎的大皇子一众人后,差点儿没飙泪,将事情一说,大皇子身边就两个人,赶紧搬救兵,幸亏,皇三子与皇四子也在周围,还有沈焕的长子与三子都陪在皇三子的身边。
    以及一些士兵,这些都是皇三子身边的,皇三子骑射功夫不好,因此身边跟的人多,这时候倒是起了大作用了。
    分了几个伺候的奴婢与两个士兵护送其他皇子皇女回去,剩下的都跟着皇五子去救秦康乐。途中还遇到了抱着皇七子与皇六女跑的奴婢搬来的救兵,两拨人遇到一起,底气更足。继续走,竟然见到了略显狼狈的皇帝。
    “父皇。”大皇子立刻过来。
    “快跟朕救你们三皇妹去。”
    “儿子就是来救三皇妹的。”
    几波人都遇到了一起,将自己这边的遭遇都说了出来,也就到了秦康乐的地方,然后看到了一颗已经断裂的树,熊瞎子已经踪迹全无。众人的心中都是一惊。
    “父皇,我在这里。”秦康乐的声音仿佛从天际传来。
    众人抬头观看,都吓一跳,秦康乐上的也太高了,踩的地方那树枝恐怕还没她的胳膊粗。
    “快下来,危险。”皇帝吓得脸都白了。
    “熊走了吧?”
    “没了。”
    秦康乐这才一点一点往下蹭,要不说是倒霉孩子呢,原本那棵树外观看着也挺好的,怎么的也不能被两熊瞎子轻易撞断啊,没想到,这颗树内里都被蛀空了,俩熊一使劲,树就断了,秦康乐好悬没掉下去。幸好她手疾眼快,在树歪斜的时候抓住了另外一颗树的枝桠,她逃了。
    那就是嫩叶的枝桠,秦康乐废了好些劲儿才不做空中吊人,攀爬到了比较粗的枝桠上,然后就干脆不下去了,两头熊在下面看不到秦康乐,就走了,当然,这也可能是动物的第六感,知道来了很多人要收拾它俩,所以就提前跑了。
    秦康乐蹭下了树之后,那身衣服破破烂烂的,皇三子穿着披风,这时候立刻解下来给妹妹披上,将人裹了起来。
    “康乐,有没有事。”
    秦康乐摇摇头,直接冲到下马的皇帝怀里。
    皇帝心疼了,抱着闺女,摸了摸头,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
    “嗯!”低低的应了一声。
    皇帝将闺女放开,翻身上马,然后向秦康乐伸出了手,秦康乐上马,与皇帝同乘一骑回去了。
    经过了这么一个差头儿,皇帝打猎的兴致也没有了,直接回皇城,诸位皇子皇女受了惊吓,太医院闻风而动,立刻会诊开了安神的方子。
    秦康乐的身上不少伤,尤其是双手,好地方没坏的地方多呢,双手都缠上了绷带,成了一个残废。
    至于补品和药品,上到皇帝太后,下到妃嫔,流水般的往明玄阁般,秦康乐护着弟妹,自己引开熊的事都知道了,就算是皇七子没得到直接的照顾,但是也得到间接的照顾了不是,秦康乐可是一直引着熊的。最重要的是,她还将追着皇帝的熊引开了,简直就是救驾之功。
    秦康乐眯着眼睛,她想也许她不用去勤政殿伺候了,这一次怎么说也算是救了皇帝爹一回,她不会继续被架在火上烤吧?而且她的年岁也一年比一年大了,姑娘家怎可轻见外臣?
    心中盘算琢磨着呢,嬷嬷又带着医女给秦康乐换药了。
    其实秦康乐的伤都是皮外伤,她的肉皮子还算和,止了血,上了药,现在轻的都愈合了,只有左手掌那里有一道大约两寸长的口子还翻翻着皮肉,看着颇为触目惊心。
    秦康乐闭着眼睛,任由她们折腾,现在她整天赖在床上也没有人说,简直不要太幸福。
    医女轻柔的包扎之后,就悄悄的退了出去,然后将一些宜忌告诉伺候的嬷嬷和宫女。
    “韩嬷嬷。”
    “奴婢在。”
    “勤政殿那里谁伺候着呢。”
    韩嬷嬷其实也正想说呢,因为公主在勤政殿伺候,所以是诸位皇子公主的第一人,那么的得势,如今这差使可丢了,虽说是救了皇帝,但是不能日日见面,总是差些的,还想着怎么同公主说呢,现在公主问起来了,可真是在好不好:“公主,大皇子在勤政殿伺候呢。”
    秦康乐就默了,好半天才问:“我记得年初那会儿父皇委托了水阁老和周阁老去郑阁老家提亲是吧?为大皇兄提亲。”
    “正是,婚期定在来年春天。”
    “我知道了,下去吧。”
    韩嬷嬷想问问对于勤政殿的事儿公主你是怎么想的,张张嘴却发现公主将眼睛闭上了,只好默默退下。
    秦康乐的事情多,勤政殿的事儿每天分走她大半的精力,其他的事情就不怎么上心,当然也可以说她是漠不关心,当初针对大皇子的婚事,其实并不是那么人人高兴。
    ——————————————分割线————————————
    皇帝无嫡子,在这个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年代,皇长子基本上就是默认的继承人,当然,这其中肯定有不服气的,也肯定有野心大的想将皇长子拉下马的,但是哪怕是靶子,你也得有当靶子的资本不是?大皇子无论从排行还是母族家世,都绝对的够资格。
    在这种情况下,大皇子妃的人选就颇为微妙了。这不单单是普通的皇家媳妇,更甚者是未来母仪天下之人,很多世家勋贵都盯着这块肉。
    想吃肉,也得有吃肉的本钱,周家无疑是有本钱的,现在周家的当家人守国公,自己是阁老不说,还有一个太后妹子,他是正经八倍的国舅爷,他有孙女,还是世子所出的嫡长孙女,年岁与大皇子正想当,要说没想法,那是不能的,周家——尝到过出嫁女是皇后的好处。
    因此周家的嫡长女一开始就是差不多按照国母的气度培养的,养的也确实的好,德言容功样样都挑不错儿来,周阁老的夫人也同太后这位小姑子打好了招呼,彼此都合意,就等着大一些,就同皇帝说呢。
    时间过的也快,皇长子在昌泰十二年就十七岁了,完全是可以娶妻的,皇太后在皇帝给她请安的时候,就提了一下。
    “陛下,祥曦过了年也十七了,哀家记得你当年十七岁的时候先帝定了文孝,如今,为人父亲,是不是也要为儿子考虑了。”
    “母后说的事,儿子也在为此事烦忧。”说着腼腆一笑:“养儿方知父母恩,总想着自家儿子是好的,不能委屈了他,左思右想,哪个都不太满意。都不够十全十美。”
    太后笑弯了眼睛,道:“你给他定的媳妇,只有他高兴的份儿,还能挑了不足不成?”
    “母后说的是,那母后觉得郑阁老的嫡长孙女如何?”
    皇太后就是一愣,是真的愣住了,当年先帝为现在的皇帝选太子妃,也只是列了几个人家的候选,然后最后她来拿主意,毕竟皇帝考虑的政治因素,却不能见到那些小娘子的品性容止,这些都需要当时的皇后去考察。
    当时的太后问过先帝,为何没有勋贵女,全是世家女。
    先帝说的明白,他的母后是□□的患难夫妻,这个不提,他的皇后是勋贵女(也就是现在的太后)那么太子妃只能是世家女,安抚世家之用,因此太后当时再不愿意,在想让娘家大嫂的侄女(现在的贵妃)做太子妃也不成,无奈只好选了性情柔和温婉的林家女。
    而现在,怎么自己的儿子完全不按牌理出牌呢?现在他这样问岂非就是咬死了要郑阁老的孙女儿,这样问,自己还能说不好不成?不行,绝对不能直接就说好,太后稳稳心神道:“怎么就看好他们家的小娘子了。”
    “郑卿家出身世家,做事勤恳,家风很正,子弟中出息的也颇多,而且他的嫡孙女素有谦和礼让之名,清王和睿王的媳妇也都说不错,容止得当,眉目甚佳。”
    太后的眉毛突突的,感情这是早就想好了,自己只是等通知呢,完全没让自己相看?心中十分不悦:“陛下就没想想勋贵女吗?”实在是不好出口周家小娘子的问题,只好从勋贵儿子上下手。
    “母后,您有这么多孙子,朕有这么多儿子,自然不会忘了同□□一起打天下的勋贵。”
    太后恨不得大吼一句,那怎么能一样?未来的皇后和未来的王妃能一样吗?可是皇帝这么说,她还要怎么说?
    “而且最近勋贵也太不像样了点儿,为官不能做到爱民如子也就罢了,竟然贪腐成风,哼!”
    太后默,显然皇帝对勋贵不满,她不能在说什么,免得坏了母子的情谊,只好说:“既然她们都看错,门风也正,哀家也见过一次,容止方面也不错,就她吧。”
    “是,儿子请水卿家和周爱卿去提亲。”
    “嗯,总是你的第一个儿媳妇,凡事尽量做的最好,也是给后面的皇子做个榜样。”皇太后的言外之意是,大皇子是继承人,所以可以超过一点儿,没什么。
    “儿子知道。”皇帝一副孝顺儿子样儿。
    然后,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太后只好将娘家嫂子请过来,将事情说了。
    守国公夫人恨得牙根都痒痒,但是没办法,自己的嫡长孙女做大皇子妃皇太后也是愿意的,毕竟她也是周家的娘子,看来这次是皇帝的想法,太后和贵妃都没用。不能失礼,只好默默退下。
    周阁老更生气,他还得捏着鼻子去提亲。
    郑阁老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孙女儿有这等的造化,原本他估摸着自家能出一个王妃已然是运气,没想竟然能配大皇子,大皇子的身份,要说没点儿想法,那是骗人的。
    周小娘子在家是如何的伤心不提,有了大媒,剩下的则有礼部操办,婚事就这么定下了。

第四十章

关于这里面的事儿,秦康乐还是知道一二的,只是她并不关心,皇长子娶谁为妃都一样,现在她想起来,也不是关心皇子妃是谁,她算计的是皇长子现在在勤政殿伺候,过了年就要成婚,那时候肯定有事要忙,她的手也好的差不多了,所以皇帝根本没想换人。
    想到这里,秦康乐的心一点一点的冷下去,明明盖着锦缎的棉被,却仿佛自己光着身子站在冰天雪地中,自己是他女儿,结发的妻子生的,尽心尽力伺候他这么多年,这次还救了他,为何就不能替她想一想,为她打算一下呢?
    秦朝的公主与前朝一样,是优容,是奉养,不是议政参权,这个位置看起来是多么的得圣宠,可圣宠也是靶子啊,所谓捧杀不外如是,如果不是她还算理智,现在仗着圣宠岂不是得罪所有人,新君上位,原配皇后的女儿本就尴尬,可是要让她死无葬身之地么?
    晚上秦康乐不意外的又做了噩梦,沐浴之后在躺下,心中发狠,她一定要给自己留后手,攒够足够的势力,哪怕新君登位,也不敢将自己怎么办。必要的时候,她不介意挖她皇帝爹的墙角。
    事情正如秦康乐预料的那样,过了年,皇帝拨款为大皇子建王府,大皇子身为当事人,皇帝告诉他总得看看,毕竟里面的设计什么的总要和宅子主人的心意,然后这勤政殿的差使自然而然的又落到了秦康乐的身上。
    前朝后宫各个都在掂量秦康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这位公主真是受宠,人还聪明,想尚主的人家更多了。
    秦康乐是个脸皮厚的,去年也算卖了一个好给淑妃,然后她就惦记上淑妃的桂花酒了,今儿没什么事儿,从勤政殿出来的早,秦康乐干脆一转头说:“去淑景宫。”
    “是。”奴婢们立刻应到。
    秦康乐现在在皇宫里面绝对可以横着走,不过她懂好歹是个成年人,还是个有些自卑畏缩的成年人,以至于没成为一个刁蛮任性的公主。
    淑妃那里早有腿快的下人来送信了,淑妃得了消息,赶紧命人开正殿,准备了三公主喜欢的毛尖,也备了桂花酿,然后等秦康乐到了宫门口下了步辇,她就立刻出了正殿,在正殿门口迎接。
    对于秦康乐,淑妃是打心眼里佩服,那些朝堂上的事儿她不懂,也不懂家中老父为何赞不绝口,但是她和其她三妃们在聊天的时候都说起过,这三公主是真的好性情。
    公主是君,她们是臣,虽说同样都是正一品,但是公主在礼法身份上绝对比她们高。她们仗着的也就是伺候皇帝的人这个便宜,平日互相尊敬也是应该的,但是做到秦康乐这一步的真不容易。
    她不是不受宠的公主,她圣宠不衰,是皇帝的手心肉,可是这公主无论去后宫哪位娘娘那里,不管什么天儿,到了门口,肯定下步辇,按理,她绝对的够资格坐着步辇进来,到了正殿在下辇,可是她没有,这显然就是对宫主的尊重,被尊重了,谁不高兴?所以四妃对秦康乐的圣宠忌惮是一方面,对她的尊重而欣喜则是另外一方面了。
    秦康乐慢悠悠的到了正殿门口,与淑妃互相问好,然后并肩进了正殿,这才分宾主落座。
    “公主今儿怎么得闲到我这里来了?”
    “我馋了。”
    “啊?”
    “馋淑妃娘娘你的桂花酿了。”
    淑妃手中拿着轻罗小扇遮着嘴笑了:“什么大事儿,也值当你走一趟,吩咐个人来,我让下人给你送过去就是。”
    “我这不显得诚意十足么。”秦康乐话锋一转:“看在我这么诚心的份儿上,可给我多拿些。”
    淑妃笑的肩膀都抖了起来。
    “淑妃娘娘,你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这么高兴?”秦康乐是故意的,让你笑我,给你出个难题,给我说个笑话吧。
    淑妃一笑,眼珠一转道:“可不是有好事儿,我娘家侄子,原本小孩子心思,书读的可不好,如今终于长大了,天天看书,特别的认真,前儿我娘家嫂子来同我说的,这可不就是好事儿。”
    秦康乐眨眨眼,她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娘家侄子读书了,和淑妃有什么关系,还以为是淑妃说不出来笑话,随意说点儿小事儿呢,不过幸好,穿越过来这么久,那书还没都读到狗肚子里,很快她就懂了,这时候的女人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还是那句话,这些不是几个字,而是真真正正一个女人一辈子要怎么走的步调,而在宫里,这三句话还有其他意思,比如说富昭仪,娘家不给力生了儿子,熬了资历,得到皇后的青眯也才是正二品的嫔位。
    淑妃的父亲要不是阁老,就算她能生下龙凤胎能一下子就封妃?所以这时候娘家是否给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娘家人才辈出,淑妃的位置才会越稳固,皇六子的前程也就越好,她们好了,水家也更好了,这一瞬间,秦康乐终于领悟了红楼梦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八字的真切含义。
    “这可真是好事儿。”这些念头不过是电光火石一瞬间,秦康乐很快就想通了,所以连忙说道。
    淑妃笑着,心情是真的好。
    ——————————————事情真相的分割线———————————————
    要说这水家三郎读书好,还跟秦康乐有关系的,原本水三郎读书不好,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人活泼好动,贪玩儿,去年也不知道怎么了,他亲爹突然间就下命令的不让他读书了。
    水三郎很是过了两月开心疯玩儿的日子,然后他发现不对劲儿,不要求他读书了,规矩礼仪重了,这个他倒是能理解,他一年大过一年,礼仪不出错儿是应该的,就是这要求也太多了,好像大哥都没这么多。
    然后过年了,他皮啊,他娘同他婶子说话的时候,他在外面疯玩儿回来给娘亲问安,也没顾忌他婶子,直接就往里面冲,结果——让他听到了学习的动力。
    “老太爷说了,三郎既然不是读书的料子,就不必过份读书了,知礼好性情便是。”
    “想求那金枝?”
    “正是。”
    两位水夫人也是因为屋里都没有外人,下人也都是心腹,嘴巴严的很,这才说了这么两句,结果就被水三郎听的真真的。
    水三郎不傻,相反,他反应还贼快,金枝指的是公主他知道,哪位公主?一对比,自己同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的年纪都差不多,可是按照老爹嘴里出现的频率来看,妥妥的三公主啊。
    话说那次打猎,他在皇三子的身边,也跟着去打熊了,三公主从树上怎么下来的,他都看的真真儿的,那破破烂烂的衣服,那脸上脏兮兮的小模样,还有哪家小娘子能上树哦!晴天霹雳也不过如此,水三郎想明白之后当了几天的幽魂儿,发现不能坐以待毙,就开始了发奋读书,只要他读书好,有前途,家里就不会让他尚主了,尚主是没前途滴!
    ————真相解释完毕———
    如果秦康乐知道了这个真相,不知道心中作何感想了,幸好现在不知道,还同淑妃一起笑的挺好看,阿弥陀佛!无知是幸福滴。
    带上要来的桂花酿,秦康乐上了步辇回了明玄阁。
    第二天去了前朝,又是一个大好消息,贵妃的亲兄弟,剿了一拨乱匪,杀敌二百多,还抓了几百号,抄出来不少的赃物,骑着高头大马回来的,皇帝好一通表扬,给生了官儿,还给了不少赏钱。
    贵妃因为远亲被抄家一事的郁气终于散出来了,毕竟惹事的是远亲,现在出了大风头的是她亲兄弟。

第四十一章

前朝后宫一片和乐,今年又是采选年,都要开始忙了,结果皇太后病了,皇太后的病还挺沉重的,皇子皇女分两班的去伺疾,秦康乐可糟了罪了,上午要伺候她皇帝爹,充当小秘书,下午要来看她的皇祖母,充当小护士,太后病了一个月,瘦了些,她倒好,整个人瘦了两圈儿。弄得小小年纪颇有点儿弱柳扶风的意思,另秦康乐非常不开心。
    在秦康乐心里,自己又不是难民营里出来的,要那么瘦干嘛?竹竿子的功能是晾衣服不是穿衣服,所以还是有点儿肉好看,现在瘦了,她心里不痛快,就开始吃,她是公主,还是个表面上人人都知道的受宠公主,想吃什么没有,所以在皇太后的病好了之后,她是可这劲儿的吃,什么大补她吃什么。
    大皇子的王府修的很快,其实去年订婚完事就开始动手了,准备材料什么的,年前把东西都准备足了,年后就开始建筑,所以三个月,就将王府建的妥妥当当的,精致漂亮,除了树木还有些小之外,就没有一处不妥帖的地方,皇长子表示满意。当然,他最想呆的地方不是这里,是春宫,但是他不能说,这话跟亲妈贵妃都不能说。
    司天监算好了吉日,阴历五月十八,就是大皇子娶郑家小娘子的日子。
    皇帝在这之间下了一道旨意,封大皇子为璟王。
    秦康乐是拟旨的,仗着消息先知道,出了勤政殿直接告诉去绫绮宫,对于秦康乐,贵妃是欢迎的,就算皇帝不喜欢她,秦康乐作为元后之女,那也是一块政治招牌,善待她,让皇帝看到自己的大度,才能放心将身后事交给自己母子,她是绝对不会做粟姬的。
    亲自跑了一趟绫绮宫,讹诈了贵妃两盘子桂花糕,秦康乐然后才心满意足的回了明玄阁。
    贵妃的心里又高兴又不高兴,和她儿子一样,高兴的是娶媳妇就代表成年了,可以当差了,不高兴的是想让儿子入住东宫,那才是她的最终目的,可是皇帝现在正当盛年,这话儿没人敢说。
    五月十七的时候,郑家的嫁妆队伍出发了,秦康乐也好奇,特意命人去打听了,来回话的人也会说:“公主,郑家不愧是世家,好大的收笔,郑家小娘子的嫁妆足足有一百二十抬,这头一抬进了璟王府,最后面的还没出郑家的大门儿呢。”
    “是么,都配送的什么啊?”秦康乐拄着下巴,脸上带着浅笑,神思有些飘忽,她记得后世网上,有不少男人都羡慕古代女人的十里红妆呢,出个房子就说女人物质,也tmd不想想,那房子是不让你住了,还是必须写到媳妇名下了?自己无能,不能给妻儿一个稳定的生活,还唧唧歪歪的。
    “千工床、红橱、衣架、子孙桶、还有衣衫首饰布匹药材,应有尽有,那围观的百姓一个个都看直了眼。”
    “嗯,下去吧。”
    “是。”这人也是个机灵的,公主的兴致不高啊,明明是她兴致勃勃的派人去看的,怎么回来到不问什么了?她哪里知道秦康乐想起上辈子的事儿了。
    “十里红妆。”秦康乐露出一个笑容,一开始她也真的认为是十里红妆,女儿都是赔钱货的,结果看到礼部给大皇子拟定的聘礼之后,她突然就真的懂了何谓门当户对,你要十里红妆,行啊,先拿出来十里的聘礼来。
    五月十八,大皇子换了一身大红色绣龙吉服,带着金冠,年轻的脸上带着笑容,整个人都英姿焕发,绝对的帅哥一枚。
    秦康乐在勤政殿伺候了半天,又用了午膳,皇帝终于发话:“今儿是你大皇兄娶妻,大公主二公主都去璟王府了,你也去玩儿吧,见见你嫂子。”
    “是。”
    “看把你高兴的。”
    “女儿喜欢热闹嘛。”秦康乐欢欢喜喜的走了,然后回了明玄阁,明玄阁以及尚仪局那边都准备好了,准备了公主的全副仪仗,秦康乐换了一身比较隆重的衣服(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压死人的衣服)梳着百花分肖髻就上了凤辇。
    所谓婚礼,古代是昏礼,也就是说是黄昏的时候行的礼仪,那时候阳气下降,阴气上升,有天地交泰,阴阳交融的意思,所以秦康乐到的一点儿都不晚,正好拜完了天地,送新娘子入洞房坐帐的时候。她跟上大部队就一起进去了。
    秦康乐抓紧时间看新娘子,这时候男女大防没到宋明清那么变/态的时候,新娘子的头上蒙的也不是盖头,而是用的扇子,在拜完天地的时候已经有事先安排好的人念了却扇诗,所以如今的新娘子脸上的红晕与大红的帐子交相辉映,当真是美。
    头上梳着流仙髻,戴着展翅七尾凤冠,凤头的嘴里出来一串的红宝石,在烛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头颈微微一动,那红宝石跟着摇曳生姿,果然平添了几分柔美。
    一身大红的凤穿牡丹袍,明艳而热烈,秦康乐看直了眼。
    大皇子在他这一辈儿是最大的,所以也没个亲嫂子,清王妃月睿王妃两位婶子就开始招呼几位公主,以及送亲的妇人。
    来的巧的秦康乐刚刚进了喜房,就见一群人簇拥着大皇子走了进来。
    大皇子红光满面的,其实他心里面挺乐意皇帝给他找的这个媳妇儿,周家小娘子,他见过,是好,可是对比于郑家小娘子带来的利益就不多了,周家是自己的外家,也是其他皇子的外家,但是还是他的姑祖母家,这里面的亲厚一目了然,冯家本身就是自己的外家,自然帮着自己,所以娶不娶周家小娘子,他都能得到国公府和侯府的支持。等于是投资无利益,郑家就不同了,如今是姻亲,郑阁老还能不帮着自己?平白得一助力,自然高兴。
    喜娘们说着吉祥的话,还给吃了生饺子,然后大皇子也坐到床上,喜娘将两个人的衣裙绑到了一起,又从两个人的头上各自剪下一小撮,然后编了一个中国结,秦康乐这回可是瞪大了眼睛,感情结发夫妻真是字面上的意思。
    然后就是交杯酒,一开始秦康乐还没怎么想,后来才知道,这交杯酒也是只有正经八倍,十六抬大轿抬进来的正妻才有的风光。
    三公主现在是皇帝面前的得意人,郑小娘子自然是知道的,想着年岁的关系她就将目光放到了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
    因为她是女人,所以家中仔细的为她说过三位公主的性情,大公主端庄大方,堪称淑女楷模,二公主娇憨可爱,总是笑吟吟的,三公主么,你看着最不像公主的那个就是了。
    郑家小娘子以前不懂,什么叫不像公主的公主,如今见了三个年岁差不多的女孩,她真是一眼就看出来,那个行动举止都仿佛是用尺子量出来的公主,肯定是大公主,那个笑吟吟的睁大着一双漂亮眼睛看她的肯定是二公主。
    而那个也穿着隆重衣服的小娘子应该就是三公主了,果然不太像公主,怎么说的,公主是金枝玉叶,被娇宠着养大,或如大公主那样端庄高贵,或如二公主那样娇憨可爱,甚至是如同四公主那样心直口快,偏偏秦康乐脸上也带着笑,但是那眼眉间的威风仿佛不是公主而是皇子。果然不同。
    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入得了这位公主的眼,若是把她得罪了,在皇帝面前说那么一两句,那时候不光是自己,自己的娘家,还有大皇子都跟着倒霉。
    秦康乐不知道这位大嫂在想什么,她老毛病又犯了,下意识的给人家相面,黛眉杏眼的,模样儿果然漂亮,尤其是嘴角边那一点点的笑影儿,既没有露齿,又让人觉得亲切,脸上带着一丝红晕,有着新嫁娘的羞涩,明亮的眼睛则透出大方,真是绝了。田宅宽广,准头丰满,下颔有肉,绝对是个富贵长寿像,这么想着,忍不住就点点头。
    “什么事儿点头?”二公主看到了秦康乐的举动。
    “大嫂好漂亮。”在二公主耳边嘀嘀咕咕。
    “是啊是啊,那金钗和步摇也挺好的。”
    “明儿去贵妃宫里讨桂花糕去,怎么样?”
    “胡闹,明儿大皇兄和嫂子肯定要去拜见贵妃的。你们别添乱。”
    “哪有添乱,贵妃娘娘得一佳妇,还不许我们去分点儿好处不成。”秦康乐的脸皮绝对堪比皇城的城墙。
    大公主哭笑不得,这个小吃货,二公主跃跃欲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