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帝九倾-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知此事是诛九族的大罪却仍然为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商人牟利,视律法为无物,铤而走险。二是有人图谋不轨,真有造反之嫌。”
静瑜坐在龙椅上,安静地听着群臣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单手托腮,沉默间颇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群臣讨论了几句,很快就歇了下来,不约而同地看向站在最前面的宸王。
“私造兵器盔甲一事非同小可。”宸王语气冷冽,淡漠言语之间透着让人心悸的寒意,“此事的确需要彻查。”
目光微扫,“谁愿意前往澜东查清此事?”
话音落下,群臣陡然安静了下来,群臣各自交换了目光。
“启禀陛下,启禀摄政王,臣愿意。”站在百官靠后位置的一个年轻男子走出了臣子队列,躬身道,“臣愿意为陛下,为摄政王分忧解劳。”
静瑜淡淡瞥了他一眼,上官楚飞,还挺活跃的。
年轻人有满腔抱负是好事,应该给一个机会,但是此番这件事非同寻常,凭他的资历只怕还不够格前往。
“回禀摄政王,臣也愿意前往。”又一个人站了出来,是内阁学士湛祺。
静瑜暗自点了下头,这个人倒是可以去,内阁学士也做了几年,如今年纪也三十五六岁,历练一番,做出一些政绩,职位也就可以往上提一提了。
“回禀摄政王。”吏部尚书苏慕臣站了出来,恭敬地垂首,“臣也愿意为陛下分忧。”
上官楚飞抬头,看了看站在自己前面的两个人,默默地又把头垂了回去。
静瑜目光在殿下三人身上打了个转,心里猜测着宸王会让谁去,但是宸王还未说话,又有一人站了出来,“臣也愿意。”
静瑜讶异,随即轻轻皱了眉:“此事风险极大,轻鸾婶婶跟着凑什么热闹?”
第2006章 局之开始2
轻鸾摇头道:“臣并非凑热闹,而是此事事关重大,不能掉以轻心,臣位居左相一职,为陛下分忧乃是本分。”
照顾儿子还是一个母亲的本分呢。
静瑜没说话,反正这事儿有宸王拿主意,她只要负责看着听着就好。
“启禀摄政王。”户部尚书沉默了片刻之后,复又开口,“臣觉得此事由兵部尚书去查应该是名正言顺的,也算是给了年轻人一个历练的机会。”
给年轻人一个历练的机会?
静瑜看着安静立于殿上的苏慕臣,心想,苏家嫡子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好久了,还算年轻人吗?
而且……苏慕臣是真心想去?
静瑜不信,就算只是为了避嫌,苏慕辰臣也不会真的接下这件案子。
而且她也不相信,宸王真的会让苏慕臣前往。
“启禀陛下,启禀皇长兄,臣觉得此事非比寻常,必须慎重以待。”温文尔雅的钰王站了出来,恭敬地道,“臣已经沉寂了很久,此番这件事不如交给臣去办,臣一定尽心尽责,尽快查清事情真相,给陛下和皇长兄一个满意的交代。”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讶异。
钰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钰王似乎就淡出了群臣的视线,温文儒雅的性子,低调不张扬的行事作风,再加上前些年一直因为身体不好而静居于王府,大大降低了他的存在感。
虽然后来他出现在了朝堂上,却依然保持一贯的沉默和安静,从不轻易出风头,在群臣眼中,他只是钰王,只是一个皇族亲王而已。
所以此时他突然开口,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宸王目光定格在他的身上,片刻之后,淡道:“此番前去,路途一定不会平顺,你确定有自保能力?”
寒钰躬身:“皇长兄放心,臣会万分小心谨慎。”
“既然如此——”
“摄政王,臣觉得钰王无法胜任如此艰难的任务。”苏幕臣沉声开口,“钰王几乎没有离开过天都城,而且性子太过温软,只怕前去查案,魄力不足,无法快刀斩乱麻,若是遇上危险,也不一定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除了曾经随着宸王去过西陵,寒钰长这么大,的确没有再离开过天都城。
但是没有离开过天都城,性子温软,却不代表他没有查案的能力。
宸王似乎并没有听到苏幕臣的话,淡淡道:“轩辕寒钰,上官楚飞听旨。”
寒钰恭敬地跪了下来,“臣在。”
上官楚飞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忙撩袍下跪,“微臣在。”
“本王命你们二人前往澜东查明私铸兵器一事,明日一早启程,不得有误。”
寒钰,上官楚飞齐齐恭敬领命:“臣遵旨。”
“本王会安排百名黑翎卫随身保护你们的安全,两月期限之内,务必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宸王冷漠的命令带着不容反抗的威仪,殿上群臣就算心中还有异议,也不敢再开口多说什么。
于是此事就这么拍板定下。
——
今天更新到此结束,凌晨没有更新,明天现写现更,可能要到下午才有,晚安。
第2007章 局之开始3
众臣散朝之后,宸王单独留下寒钰和上官楚飞去了御书房。
他跟二人说了什么,无人知道,只知道次日一早,二人带着宸王拨给他们的百名黑翎卫离开了天都城。
而前一日晚,静瑜同样悄无声息地派出了十五月中的一三五七九月,早钰王和上官楚飞一步离开了天都。
夜深人静的时候,素来低调奢华的苏相府邸的书房里,曾有这样一段对话。
“女皇没什么动静?”年老威严的声音响起,带着久居高位之人才有的威压和严肃,让人听而生畏。
“最近东宫那边少了很多伴读。”苏慕臣站在巨大的书案之前,皱着眉,神情难掩疑虑,“前前后后,大概走了一大半之多,难得的是这些伴读的家中父母居然都没有任何异样表现出来,也问不出任何有用的线索,所以暂时还无法得知他们的去向。”
伴读?
苏相坐在椅子上,闻言沉吟了片刻,淡淡道:“以你的判断,你觉得一群十几岁的少年突然消失,意味着什么?”
“不是突然消失。”苏慕臣道,“两年前开始,就有几个前后离开了东宫,去年也走了几个,方才我得到了消息,东宫又有五个伴读被派了出去。”
苏相没说话,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若是按照年纪来说,两年前那几个伴读离开东宫的时候,大约也只有十二岁,父亲以为,十二岁的少年能做什么?”
苏相虽然老谋深算,却并不会相信一些怪力乱神——虽然南族本身就是一个神灵庇佑的国家,但是他从不去想一些逆天的事情。
比如那些伴读。
十二岁左右的孩子,就算如何天赋异禀,也不可能当真做出什么惊人之举。
况且,“能查出这些少年的去处吗?”
苏幕臣脸色凝重,缓缓摇头:“少年们离开天都后就如石沉大海,就此失去了踪迹。”
“以苏家强大的情报网,都查不出少年的踪迹……”苏相淡淡一笑,“为父并不相信他们是去执行什么重要的任务,最大的可能应该是被女皇送到一处秘密训练之地。”
送到一处秘密训练之地?
苏幕臣诧异,“父亲的意思是……”
“咱们这位女皇陛下虽是个孩子,却是个聪明的孩子。”苏相道,“眼下她的手里没有可用的势力,将来到了亲政之龄,你觉得他会是摄政王的对手吗?”
苏幕臣闻言一惊。
女王陛下现在所做的一切,包括她培养伴读的举动,都是为了将来跟摄政王分庭抗衡?
不……
苏幕臣摇头:“父亲忘了,女王陛下是在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招了伴读,那时候的公主还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女孩,怎么可能会想到提前筹谋,为将来的亲政做准备?”
“那个时候的公主年纪的确还小,却并不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苏相淡淡道,“不过有句话你说得对,她不可能那么早就想到提前筹谋——因为那个时候,女皇陛下和帝君才是江山的掌权者。”
第2008章 局之开始4
苏相口中的女皇陛下和帝君,指的当然是轩辕九倾和夜瑾。
公主出生时,女皇陛下还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但是她的帝王威仪和魄力已经是让满朝文武臣服。
公主三岁的时候,为女儿选伴读的旨意来自女皇陛下,而并非出自轩辕静瑜自己的意思。
到了第二年选伴读的时候才是公主自己主动要选。
三岁之前,公主的表现的确让大臣们震惊莫名,很多人心里都会有一些比较神奇的想法,觉得公主殿下也是神灵选择的真命帝王。
而小公主四岁那一年的生辰时,她的伴读们在宫宴上出了一次风头之后,就此沉寂于宫中。
往后数年,再无一丝消息传出。
很多人都是健忘的。
尤其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事情,当一些传奇消失,很多人会理所当然地把曾经的那些表现归功于聪明。
生在帝王之家,生来聪慧睿智,本就是一件极为寻常的事情,臣民们常常称之为社稷之福,如果皇族子嗣愚钝庸昧,反而会让人无法接受。
所以小公主很聪明,这一点谁都不会否认,苏相也不会。
他觉得静瑜现在提前筹谋,是为了以后跟摄政王抗衡,这个想法原本很正常。
然而,苏慕臣却抱有不同的看法,聪明两个字不能解释一切。
除了当初选伴读一事并不是来自于公主殿下自己的本意之外,还有一件事也并不在预料当中——
那就是女皇陛下提前退位的举动。
“虽然南族皇帝退位大多都是在壮年时候,避免昏庸老迈的时候做出错误决策,但女皇陛下退位的时间未免太早,这一点父亲难道不觉得奇怪?”苏幕臣皱眉,眼底划过一抹思虑,“如果不是确定小公主有足够的能力驾驭群臣,治理江山,女皇陛下那么睿智的一个人,岂会如此轻易就退位?”
在南族历代皇帝心中,江山子民是重于一切的,女皇携帝君离开天都城的时候公主才七岁,原本满朝文武都以为女皇陛下只是跟帝君一起出去散散心,游山玩水几个月就回来,却完全没想到,女皇陛下这一走就是三年。
而三年之后,女皇夫妇也没有返回天都城,而是直接传了一道旨意回来,命公主殿下登基即位。
这件事无法避免地让朝臣哗然,幼主登基对苏家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可即便如此,苏慕臣也并不会让惊喜冲昏理智。
看着眼前的父亲,他道:“孩儿觉得女皇传位有两个可能,其一,她确定公主殿下登基之后,有足够的魄力统驭,治理江山。其二,女皇陛下过度信任宸王夫妇,相信他们会忠心耿耿的辅佐女皇陛下,直到女皇亲政为止。”
顿了一下,他又道:“而促成这两点的前提就是,女皇陛下自己本身已经厌倦了繁忙的朝政,不想再返回天都城,而只想跟帝君潇洒从容地过日子。”
苏相沉默的听他说完,才淡淡道:“女王陛下就算如何厌倦朝政,也不应该三年不回来看一眼自己的女儿。”
第2009章 局之开始5
苏慕臣凝眉:“父亲的意思是……”
“如果女皇陛下和帝君已经不在南族了呢?”苏相抬眼,神情显得幽深难测,“你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
女皇陛下和帝君已不在南族?
虽然新任女皇已经登基,但是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九倾在群臣心里的影响力还是不可磨灭的,所以即便已经退位,苏相还是习惯称呼九倾为“女皇陛下”。
而苏慕臣,也并没有纠正的意思。
只是,女皇和帝君已经不在南族……
“没有一对父母会丢下自己尚且年幼的孩子,三年不闻不问。”苏相嘴角轻扯,语气微冷,“所以为父完全有理由相信,女皇陛下和帝君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不是已经身死,就是发生了其他超出他们能控制的意外,才导致他们没办法回到天都。”
苏慕臣闻言愣了一下。
意外?
身死?
轩辕九倾是神灵选择的帝王,是南族开国以来真正的有为明君,她修习的七字咒强大无双,整个南族都无人能奈何得了她,西陵帝君夜瑾也同样是个武功强大的高手,这二人在一起……
怎么可能会发生意外?
更不可能会年级轻轻就遭遇什么而身死吧?
苏慕臣摇头:“没有任何依据,父亲冒然做这样的猜测很危险。”
“慕臣,太过小心谨慎只会误事。”苏相淡淡道,“虽然没有确切的依据,但是通过一些判断,也不是不能得出一些大概的结论,况且……就算女皇陛下和帝君还在人世又如何?三年不归,他们要么是暂时没办法回来,要么是彻底回不来了,甚至于那份传位的诏书都不一定当真来自于女皇陛下的意思。”
伸手端起书案上的茶水,他缓缓轻啜了一口,声音里多了几分深冷之意:“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宸王伪造一份传位诏书,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苏慕臣脸色微变。
“再者。”苏相淡淡一笑,笑容透着些许阴沉,“朝局发展到如今,苏家和宸王,宸王和小皇帝,小皇帝和群臣……热闹已经开始了,又岂容旁人破坏?所以,不管女皇陛下和帝君是真的出了事也好,是安然无恙也罢,他们都不该也不能再回来。”
声音沉了沉,苏相冷道:“慕臣,启动苏家所有死士,严密盯紧各方风吹草动,如果当真发现了女皇和帝君的踪迹,务必第一时间回报。”
苏慕臣皱眉:“父亲,当真要如此……”
“如今苏家已经别无退路。”苏相道,“前有摄政王夫妇权倾朝野,后有小皇帝的那些伴读世家虎视眈眈,苏家若不主动出击,只怕世家之首的位置被取代也要不了多久了。”
摄政王夫妇如今掌握朝政大权,苏家暂时撼动不了,却也绝不能坐以待毙,而小女皇既然有把伴读收进后宫的想法,那么,那些伴读的家族岂会没有一点野心?
一旦成为皇亲国戚,小女皇以后任人唯亲,这天都城的局势只怕真的要动荡一番了。
第2010章 局之开始6
苏慕臣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所担心的也不是苏家的行为是否太过大逆不道,而是,“女皇陛下的修为很高,七字咒心法凌驾于所有武功之上,苏家的那些死士……万一暴露了,该怎么办?”
苏家死士虽然很多,也经过严苛的训练淘汰,在死士之中算得上是顶尖的,但他们所练的,也只是一般死士的武功,以杀人为重。
如何高深的武功在七字咒心法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苏慕臣担心的是,万一这些死士的行为暴露,女皇陛下知道了幕后主使是苏家,她一定不可能善罢甘休——
退一步讲,就算不一定知道死士是属于苏家的,但是凭区区死士的本事,要想在轩辕九倾没有察觉的状态下监视他们,并成功得到他们的行踪,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暴露?”苏相笑意疏冷,“怎么会暴露?你以为现在的轩辕九倾还是以前的轩辕九倾吗?你别忘了,十年前为了夜瑾她曾做过杀害大祭司的事情。”
苏慕臣闻言越发不解,眉心皱得深深。
十年前她杀了大祭司的事情……跟现在有什么关系?
大祭司对帝君不利,九倾一怒之下杀了大祭司,这件事南族朝臣几乎人人知晓,而且九倾登基之后很快任命了云昊为新任大祭司。
杀大祭司一事,说严重的确挺严重的,但当初迫于女皇深重的帝王威仪,没人说一句,如今旧事重提……意义何在?
苏相很快解答了他心里的疑惑:“大祭司侍奉神灵的人,杀了大祭司极有可能损坏她的修为。”
苏慕臣瞬间一静。
又是极有可能这种不确定的话……
眉心不自觉地蹙起,不知怎么回事,此时看着眼前已经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了数十年的父亲,苏慕臣恍然有一种对方已经老了的感觉,父亲似乎总是在想当然,把所有的事情都往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去想——
可事实上,很多事情不是仅凭着主观臆测就真的准确的。
就像轩辕九倾和夜瑾的失踪——在父亲的眼里,三年未归的原因就是他们出了意外,可他们到底有没有发生意外谁也不知道,甚至于说,这种可能性根本很小很小。
而如果这种前提本身就不存在,那么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所做的所有判断都是错误的。
朝堂上的权力相争本就残酷,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旁人都是谨慎又谨慎,可父亲……
父亲这些日子的行动,是不是有些太过于急躁了?
“父亲。”沉默了很久,苏慕臣冷静下来之后,淡淡开口,“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彻底离间幼帝跟摄政王之间的关系,可如果幼帝跟她的母亲一样,对摄政王深信不疑,我们又该如何?”
“深信不疑?”苏相愕然地抬头看着自己的儿子,“慕臣,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苏慕臣薄唇轻抿,没说话。
“自古以来,幼帝跟辅政大臣之间就从没有深信不疑一说。”
——
晚上还有更新
第2011章 局之开始7
苏相道:“这位小公主登基之后,轩辕九倾下旨撤了所有辅政大臣,直接命摄政王夫妇摄政,那朝政大权更是掌握在了摄政王夫妇两个人的手里,你觉得……待这位小女皇陛下到了亲政之龄,摄政王会甘心交出手里的大权?”
苏慕臣对宸王还是有些了解的,因为他们是表兄弟的关系,以前跟宸王接触得也比较多,所以对于父亲的话,他并不是全然认同。
“宸王不是贪恋权势不放的人。”他道,“否则当初他便不会沉默的任由九公主即位。”
目光微抬,苏慕臣正色看向自己的父亲,语气平静地道:“父亲曾经也是看着宸王长大的,朝堂共事这么多年,他的脾性如何,父亲应当经再清楚不过。当初但凡有一丝争储的心思,有苏家的鼎力相助,宸王不是没有胜出的可能。”
而且宸王本事强大,固然轩辕九倾是神灵选择的储君,也曾修习过七字咒,但是宸王若真要争那个储君之位,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
若非宸王没有野心,性格又太过冷硬耿直,心里只有南族江山社稷和子民苍生的福祉,他和苏家的关系也不至于走到现在这一步。
苏相是宸王的亲舅舅,苏慕臣是宸王的亲表弟。
曾经他们的关系如此亲近,可如今……
“此一时,彼一时。”苏相神情阴沉,想到了宸王油盐不进的脾性,心里自是不悦。
放下手中茶盏,他抬手揉了揉眉心,放松了身体靠在椅子上,淡淡道:“当初的宸王没有任何弱点,也没有他所在乎的东西——的确,当初他的心里只有责任,可如今他已成亲生子,便也就有了弱点。”
“宸王妃虽然已位居左相,可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柔弱女子,如果将来幼帝心生猜忌,宸王难道不应该为他的王妃和儿子着想?”
苏幕臣道:“有弱点,不代表他就有野心,更不代表他会恋权不放。”
苏相面无表情:“没有野心,不代表他就能安然。”
苏幕臣沉默了下来。
书房里短暂的安静之后,苏相道:“澜东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嗯。”苏幕臣点头,须臾,若有所思地道,“钰王此番主动要求去查案,倒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之外。”
“只要不是宸王的人,也不是我们的人去查,就没什么大碍。”苏相淡淡道,“钰王虽然性子温润,却不会欺上瞒下,是个实事求是的人。只要有了证据,不管查到什么结果,他都会如实上报。”
苏幕臣闻言,缓缓点头。
“虽然为父可以确定一群孩子应该成不了气候,但目前来说,小皇帝的一举一动还是要盯紧了。”苏相声音微沉,机关算尽皆在那一双已经布满深不可测的眼底,“小皇帝暂时年纪小,我们可以利用她来对付宸王,而以后……待宸王失势,小皇帝羽翼逐渐丰满,苏家要么成为小皇帝面前的宠臣,荣华显赫,要么成为小皇帝的眼中钉……”
第2012章 番外:苏相回忆录1
而一朝权势滔天,成为皇帝眼中钉的时候,苏家必须有自保的能力,让小皇帝无法撼动。
否则,就算能击垮对手,苏家离覆灭只怕也不远了。
“父亲放心,孩儿心里有数。”
苏相嗯了一声,有些疲惫地道:“你也不小了,这么大的家业早晚是你撑着,家主之位不好当,可容不得半分松懈。”
“孩儿明白。”
“出去吧。”苏相轻轻挥了挥手,“让为父一个人静静。”
苏慕臣点头,转身离开了书房,并随手带上了房门,吩咐任何人不许进去打扰。
书房里恢复了安静。
苏相一个人沉默地坐在椅子上,发呆了很久。
眼前仿佛浮现很多年前的一幕幕,苏家百年荣华,苏家是天都城第一门庭,文武百官对苏家恭敬有加,苏家对皇上忠心耿耿……
即便权势滔天,苏家也从未有过不臣之心,更不曾张扬跋扈,向来是高调做官,低调做人。
圣明的天子对苏家的忠心深信不疑,君臣之间从来坦诚相待。
可那些……
如今想来,却像是恍如隔世一般,太久了。
……
那一年妹妹进宫,虽没有独得圣宠,但是看在苏相的面子上,看在苏家的家世上,苏家嫡女位列四妃之一并没有出乎众人意料,并且很快生下了皇帝的第一个子嗣。
一举得男,皇帝满心欢喜,赐名为宸。
这是皇帝轩辕重的第一个皇子,也是苏家这一辈中的第一个孩子,苏相的外甥。
轩辕宸一出生就独得所有人的宠爱,皇帝喜欢,苏妃喜欢,苏相也喜欢,宫人内侍对待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稍有不慎,磕着碰着都吓得脸色发白。
那个时候,长皇子轩辕宸在所有人眼中,是天上最耀眼的那颗星星,皇帝虽然没有明说,可取名为宸,已经内定了他是以后的帝王之意。
母凭子贵,又兼而有苏家背景,苏妃因此而很快成为四妃之首,顺理成章,没有人敢抗议。
虽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轩辕宸却并没有因此而骄纵跋扈,懂事,知礼,对上谦恭,对下宽容,只是天生性子有些淡漠,从不会跟长辈撒娇,自学会说话并能自己走路开始,就表现出了跟一般孩子完全不同的沉着稳重。
皇帝高兴地称之为帝王之风。
话里话外,立储的意思早已明朗。
后来宫里其他的妃子也陆陆续续有了孩子。
苏家是显赫门庭,素来家风严谨,光明磊落,不许有任何见不得光的阴谋算计存在,也因此,在苏妃为首的后宫,从未无故糟蹋过一个孩子。
所有的皇子皆平安降生,宫里每一年几乎都沉浸在喜气洋洋之中。
皇子们慢慢长大,个个出类拔萃,皇帝轩辕重是个好皇帝,也是个好父亲,但他并不会肆无忌惮没有原则地去宠爱任何一个孩子。
在他眼中,所有的皇子都是一样的,男孩子以后肩负重任,自小就需要磨练,身体娇弱不可行,所以从皇长子开始,早早地就开始习武练箭,文武双修。
第2013章 番外:苏相回忆录2
皇长子轩辕宸聪明沉稳,内敛低调,与人疏离淡漠,处处透着一国之君该有的风范。
在其他皇子们面前,他这个兄长更是威仪十足,虽大多时候沉默寡言,轻易不会开口。
然一旦开口,所说的话就必令人服从。
小小年纪,却无一人敢在他面前放肆。
时间一年年过去,皇帝并没有很快立皇储,但是文武百官几乎都已经默认了皇长子以后会是储君的事实。
苏相也并不着急,轩辕皇族帝位历来都是能者居之,皇帝又并不偏宠于后宫哪位嫔妃,更不曾对某一位皇子特别宠爱,于情于理,轩辕宸都是下一任帝王的不二人选。
然而世事多变,命运有时候总是喜欢开人玩笑。
不管是朝上文武大臣,还是苏相和苏贵妃,甚至,只怕连皇帝自己都没有想到,最后的储君之位会撇开所有的皇子,落在十二岁的公主头上。
一场封后大典轰动了天下四国。
南族后宫迎来了第一个非南族女子,并且这个不是南族之人的女子一进来就成了皇后,实在让所有人都震惊诧异莫名。
而那个东幽女子刚来的时候,没有人把她放在眼里——虽然她霸占了母仪天下的尊贵名分,但是真的,没有一个人当真把她视为皇后看待。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被人放在眼里的女子,却生下了一个让南族所有人仰望的女孩——十二岁习成了南族至宝七字咒心法,从此她的传奇在南族举国赞颂。
轩辕九倾被立为储君那一天,对于苏家和苏贵妃来说,几乎意味着所有希望的幻灭,苏贵妃觉得自己就像在做梦一样。
转折来得太过突然,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女孩,那个长得张仙姿玉容的九公主,居然那么早就习得七字咒心法——
而其他皇子,即便是修为最好的轩辕宸,也才刚刚练到第六重。
天赋异禀,神灵选择的储君……
就这么简单的两句话,彻底堵住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南族是侍奉神灵的国家,对神灵的敬仰不容任何人亵渎轻慢,所以九公主被立为储君的事情无人敢反对一句。
可一朝太后梦破碎,仿佛瞬间从云端跌落到了地狱,苏贵妃又怎么可能做到平平静静地接受?
苏相思来想去,终有一日在宸王面前如此说道:“只要你愿意,苏家倾其所有助你登上帝位。”
可出乎苏相意料之外,轩辕宸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心动,甚至连半分犹豫都没有,拒绝的语气冷硬而决绝,“倾儿是神灵选择的储君,是南族下一任帝王,父皇当着所有臣民金口玉言所立,容不得任何人轻忽了这个事实。”
听到这样几句话,苏相心里很明白,轩辕宸心里是真的这么想的,而他的想法从来不会因任何人而轻易改变。
自那以后,苏相没有再在他面前提过此事。
九公主被立为储君之后不久,皇上要为公主选皇夫,经过层层考核甄选,最终苏家嫡子入了选,成了四位皇夫之一。
第2014章 番外:苏相回忆录3
这多多少少,也算是拂去了苏相和苏贵妃心里一部分阴郁。
可是谁能想到,最终四位皇夫竟是无一人顺利进入后宫——
一个小小西陵皇子的到来,让高高在上的四大家族尝到了踢到铁板的滋味。
就如曾经看不起东幽皇后一样,四大家族也无人看得起这位西陵皇子。
然而,曾经不被任何人看得起的东幽皇后生下了尊贵的南族储君。
这位让所有人看不起的小小西陵皇子却独占了女皇宠爱,成功的让女皇陛下下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