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撒网的那两个妇人是李氏母女?”宁远转头问卫凤娘。
    “是!那就是绥宁伯世子夫人李桐和李桐的母亲张太太,后来的男子就是张太太刚刚过继的继子李信,李信旁边的瘸子是他刚请的幕僚,上元县的文涛,这个文涛应该刚到李信身边没几天,这才漏查了。”
    卫凤娘转头看着宁远,接着介绍道:“福音阁东主陈斌和李家是世交,您刚进去,福音阁后面就跑出来一个小厮,是李家的小厮,往宝林寺报信,小厮路上遇到李信,李信又让长随去寻吕相嫡长孙吕炎,李信怎么认识的吕炎,已经让人去查了,咱们刚走,吕相嫡长孙吕炎,和季天官嫡长子季疏影就赶到了,一刻钟之后,钱老夫人等人也到了。”
    “文涛?我记得袁大将军以前有一个姓文的幕僚,是哪里人?”宁远转头问福伯。
    “也是上元县人,文先生统管袁大将军军中钱粮,是袁大将军左膀右臂。”看起来,福伯对文先生对推崇。
    “这事有意思,让人去查!”宁远吩咐卫凤娘。
    看着卫凤娘传了令出去,宁远晃着手里的鞭子,一脸的想不通,“真是奇怪!这李氏除了商户出身,家世差点,别的……算是哪儿都好!多好看的小娘子,那一身气度,我看一般的王府小娘子都不如她,这姜焕璋怎么就看不上她?就绥宁伯府那德行,连着两三代人没领过差使,又穷成那样,他凭什么瞧不上李氏?这事,有意思!那李氏长的……真挺好看,一看就是江南水乡出来的,就跟那水墨画儿一样,这事有意思!不是说晋王今天在宝林寺?”
    “是,一直在寺里听经,姜焕璋也在。”卫凤娘多说了一句。
    “嗯,有意思!”宁远甩着鞭子,甩出一声声清脆的鞭花声,“这京城……小爷既然来了,不把这京城闹他个天翻地覆,怎么对得起这个‘宁’字!”
    李桐和张太太坐在一辆车上,李信和文二爷、宁海等人骑马跟在车旁,车和马都走的极快,一口气离开宝林寺有四五里路,李信扬鞭示意放慢车速。这样的速度,他们骑马没什么,坐在车里就太颠簸难受了。
    李信正要问张太太和李桐怎么样,车帘掀起,张太太探头出来,“信哥儿,我和你妹妹没事,今天这事我觉得有点不一般,你让宁海去城里打听打听,咱们心里也好有个数。”
    “是!儿子也是这么想的。”李信忙欠身答应,回手示意宁海,宁海应了一声,纵马转弯,赶往城里去了。
    文二爷落在李信后面,满眼赞赏的看着和李信说话的张太太。这个张氏,能号称湖州女财神,这份胆量见识,眼光之准,心思之细,果然不简单。
    可就是怎么挑了姜焕璋那么个女婿?这件事让人想不通。
    “……二爷的猜测,打人的那位,应该是宁皇后嫡亲的弟弟,定北侯最小的儿子,行七的那位宁七爷宁远,宁远是四品御前侍卫,前一阵子听说要进京当差。”李信勒马跟在车旁,和张太太低低说了文二爷的猜测。
    车子里的李桐听到这话,一时愣了神。宁远?宁皇后确实有个弟弟叫宁远,可这个宁远,进过京城?她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李桐拧眉细想。
    从前,自从姜焕璋做了晋王府长史之后,她就开始留心几位皇子。
    一直到晋王登基,宁皇后和五皇子一直住在城外离宫,一趟城也没进过,这一条,她绝对不会记错,宁家有人进京城当差?她却不知道?这不可能!
    李桐细细回想着从前,一件事连起一件事,她可以确定,从前,宁家没有人到过京城,这个宁远,更没到京城来过!
    可是,现在,宁远怎么到京城来了?而且是来当差!
    李桐心里一阵接一阵的恐惧惶惑,这算是变了么?怎么会变了?这一件事变了,那别的事呢?看宁远这样子,至少不是个省心的,他进了京城,来当差……这一个变数,会不会引出别的变数?会不会,越来越不一样了?李桐紧紧抓着帕子,心里极其惶恐忐忑,却又充满了一种说不清的期待。
    那些从前,一切的一切,夜静时,她不知道细想过多少回,一件事一件事的想,一个人一个人的想,那份真切、缜密,不可能是梦,也不可能是她凭空的臆想,梦不出来那样的真实,她的臆想不可能那么缜密。
    那只能是她真实的一生,可现在,怎么会变了?要变了吗?难道她回来的这个世间,跟从前的世间,不大一样?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无数的因果纠结……
    李桐心里一片混乱。
    她可以肯定,宁远,是个异数。
    “桐桐,桐桐!”张太太轻轻拍了下李桐,李桐遽然恍过神来,“我没事!阿娘,我……我就是在想……”
    李桐强压下心里的混乱不安,露出丝勉强的笑容,“我在想,宁皇后脾气那么好,怎么她弟弟是这个样子。”(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八章 皇上的心思1

“宁皇后脾气好?”张太太目光深深的看着女儿,带着几丝小心,反问了一句。
    “脾气要是不好,堂堂皇后,能一直避在离宫,安静的跟没有她这个皇后一样。”李桐恍过了神,想着宁皇后,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么说……那倒也是,至少是个省心的,当年季皇后那会儿,宫里多热闹。季皇后一死,京城里小报都倒了好些家,唉,皇上……也真是。”最后几个字,张太太声音极低,低的李桐几乎听不见。
    当年季皇后活着时,宫里隔不了一个月半个月,就点闹点事儿出来,有一回,竟闹到周贵妃跑回了娘家,听说皇上去接了好几回,才把她接回去。
    后来季皇后一病走了,宁皇后进了宫,宫里就一片祥和了。
    宁远进城要轰动的计划成功达成,效果远比他想象的要好。
    他还没进城,关于他蛮横不讲理、挑事找岔胖揍了墨七,顺带揍了周六少爷和苏世子的消息,已经传进了中书门下、宫里、秦王府、燕王府、随国公府、安远侯府等等各处,并从这些地方迅速往外传播,各家小报赶紧打听抄写印刷,抢着头一个发卖……
    总算又有热闹看了!
    等宁远顶着半边脸的淤青,骑在马上,昂然穿进城门时,连守城门的老卒都知道这件热闹大事了。
    驿馆从上到下,提着颗心接进宁远,对于宁远,他们知道的比他刚打了墨七要多不少,他这一路上过来,就没消停过。
    宁远刚下了马,宫里的小内侍就一溜小跑进来了,宣了皇上的口谕,召宁远即刻进宫觐见。
    福伯急忙让人给宁远换上朝服,点了几个一看就老实本份的小厮长随,自己亲自带着,随宁远到了宫门口,眼巴巴看着宁远跟在小内侍身后进了宫门,一颗心高高提到嗓子眼,无论如何放不下去。
    宁远跟着小内侍,目不斜视,穿门过殿,进了皇上日常处理公务的紫极殿。
    趁着小内侍打帘子的机会,宁远抬眼飞快的扫了一圈殿内。紫极殿不算大,布置的一眼看上去很随意家常,皇上侧对着殿门,正坐在南窗下的大炕上,低头看着份折子。
    宁远收回目光,低下头,顺着小内侍手指的方向,跪在了地上。
    “四品御前侍卫,臣宁远,奉旨觐见,皇上万福金安!”宁远规规矩矩的报名,磕头,把头磕的咚咚响。
    “你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了。”皇上捏着手里的折子,目光阴冷的盯着宁远,口气极其不善。
    “回皇上,是挺辛苦的,吃不好,睡的也不好,这一路上过来,就没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宁远老老实实趴在金砖地上,还真抱怨上了。
    皇上压根没想到宁远会这么答,愣愣的举着折子,瞪着宁远,脸上说不出什么表情,他还没反应过来。
    侍立在炕角的常太监,忍不住瞄了宁远好几眼,这位宁七爷,怎么象是有点二愣子。
    “你把河北西路刘安抚使后园子里养的鹿都给杀了吃了,还没吃好?”皇上呆了片刻,反应过来,敲着手里的折子问道。
    “回皇上。”宁远双手撑在地上,仰头看了眼皇上,一脸委屈,“那鹿一点也不好吃,全是肥油,肉又松又泡,我跟刘安抚使说了,好好的一只鹿,让他给养废了。下回再养鹿,一定得找个人天天赶着鹿跑,千万不能让鹿闲着,不然鹿肉一点都不好吃。”
    宁远答的严肃认真。
    皇上更加呆了,好一会儿,放下手里的折子,站起来,走到宁远面前,示意他,“抬起头,让朕看看你。”
    宁远急忙抬起头,迎着皇上的目光,咧开嘴笑的那**花灿烂。
    “笑什么笑!你还有脸笑成这样?”皇上被宁远笑的哭笑不得,眼前这货,是傻啊,还是傻?
    “看到皇上高兴。”宁远看起来是真高兴,也是真委屈,“可算到京城了,可算见到皇上了!”
    “瞧你这意思,这一路上,你不但十分辛苦,还十分委屈?”皇上的心情已经变了,背着手,微微弯腰盯着宁远,重重咬着‘十分辛苦’和‘十分委屈’这几个字,宁远连连点头,头点的比捣蒜快多了,“皇上英明!确实辛苦得很,确实十分委屈!臣就知道皇上圣明!”
    皇上直起上身,手指点着宁远,点了十几下也没能说出话来,干脆转个身,走了两步,又转回来,再转过去,无语望屋梁。
    这宁远,跟他想的半点不一样!
    宁镇山上折子请求送小儿子宁远到京城实领殿前侍卫的差使,从接到折子,他心里掂量了不知道多少回了,意外、愤怒、鄙夷各种情绪杂陈,可到最后,他还是没驳回宁镇山的折子,除了那折子写的过于苦情,他还准备冷眼看看宁镇山想玩出个什么花样,他想看清楚,宁家,能不能留给子孙。
    可他压根没想到,宁镇山派来京城的小儿子宁远,是这么个货色,这么一幅德行!
    “来人,把那筐折子抬给他瞧瞧!”皇上坐回炕上,声音高上去了,怒气却象在往下落。
    两个小内侍抬进来一只一尺多高、两尺左右宽的小竹筐,放到宁远面前,宁远伸着头,看看竹筐,再看看皇上,一脸茫然。
    “你拿一个看看!”皇上点着宁远。
    宁远老老实实拿了最上面一封折子,展开,拧着眉,嘴里无声的念叨着,好一会儿,才看完了那份薄薄的折子。
    “看完了。好象是说下臣骄横无礼,奢侈无度。”宁远看好折子,抬头看向皇上,态度十分老实。
    宁远看折子,皇上紧盯着宁远一眼不错,盯着他那一脸认真严肃的表情,那两片动个不停的嘴唇,看了一会儿,再看向屋角的滴漏,看了一会儿,再看向滴漏,这份他扫一眼就能看完的折子,宁远足足看了至少十倍时间!
    “还不错,总算是看明白了。”皇上抬手揉着额头,眼前的宁远,跟他的预想差的太多,差的简直就是黑白分明!“那你跟朕解释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好好说,说清楚!”(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九章 皇上的心思2

“请皇上责罚。”宁远一句辩解没有,连磕了几个响头,干脆之极的认了错。
    皇上再次愣的连连眨眼,“朕让你解释……你这是……这就认了?这折子,你看清楚了?”
    “下臣觉得下臣看清楚了,下臣不敢瞒皇上,下臣是有点脾气不好,也好花钱,因为这个,下臣的爹下狠手抽过不知道多少回,下臣还是改不了,请皇上责罚。”宁远态度老实之极,这错认的更加干脆。
    皇上用力揉着额头,这是个傻子,是只夯货!就这样的货,宁镇山怎么敢把他放出来?宁镇山把这么个夯货送进京城,送到他这儿来当侍卫,他想干什么?他要干什么?
    “这件事先不提。”皇上压根没打算过用这些折子处罚宁远,本来,正常情况是,宁远辩解一下,他训斥几句,这事就揭过去了,这是君臣应对的正常规矩,可这货!
    他只能自己喊打,自己再说不打了,这叫什么事儿?
    算了,这事先不提,先放一放,这个宁远,他目前有点儿头痛,得先想一想怎么对付一个二愣子夯货,这方面,他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
    “我问你,你这脸上……听说你把墨相家小七给打了?”皇上的话问到一半就改了,别委婉了,跟眼前这货说话,半点弯不能转。
    “墨相家小七?”宁远一脸茫然,“回皇上,下臣进城前,是打过一架,您是说……噢!那是墨相的儿子?皇上,下臣跟你说,那就是只混帐弱鸡,一点都不经打……”
    “你给朕闭嘴!那是墨相的孙子!”皇上实在忍不住了,又从炕上站起来,他进京前,难道没打听打听这京城各家都有什么事什么人?
    墨相是他的首相,他难道连墨相有几个儿子几个孙子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他就敢跑进京城,就敢挥拳打人?
    这是个蠢货,宁镇山也蠢疯了?
    皇上几步冲到宁远面前,他觉得他快把持不住了,他想抬脚踹在眼前这个一脸无辜傻相的宁远身上!
    “听说是你挑的事,你说说,为什么要打人?”皇上手指头点在宁远额头上。
    “那个啥……那个……”宁远心虚的眼珠四下乱瞟,一幅想顾左右言它又不怎么敢的样子,“皇上您也知道,下臣……下臣好歹也是个国舅,您说是吧,皇亲国戚,这一路上,实在饿极了,听说宝林寺后山的山鸡特别好吃,皇上您也知道,下臣一路上真没吃好,一次都没吃好过!就是想让他让个地方,皇上您说,下臣好歹是个国舅您说是吧?下官的面子无所谓,可下臣后头,是皇上啊!皇上您说是吧……他没让,下臣就打了。”
    皇上气乐了,弯腰直视着宁远,“喔!原来是国舅老爷的威风,这么说,倒是朕给了你底气,你这是给朕长脸了?”
    “长脸不敢说,”宁远看起来有点心虚,象是不确定皇上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接话倒接的极快,“可下臣也不敢失了皇上的脸面,下臣的姐夫是皇上您,这满天下,那个啥……”
    “朕不问你这个了。”皇上连揉了几把脸,这话都扯到哪儿去了?他怎么跟他论上姐夫小舅子了?这叫什么事!不能再跟这个夯货多说了,说了他也听不懂!
    “朕问你,你到京城来干什么?当差?就你这样,你能当什么差?你爹把你送进京城来,打算干什么?怎么跟你说的?”
    “回皇上。”一听皇上提这个,宁远肩膀往里缩了又缩,一幅悲伤难过相,“下臣的爹说下臣是皇上的侍卫,他管不了,让下臣进京来给皇上当差,说是,让下臣知道知道,什么叫该做,什么叫不能做,还说让下臣到京城来,好好长长见识,知道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下臣的爹还说,京城藏龙卧虎,让下臣到京城来受受教训。”
    皇上无语的瞪着宁远,他这一番乱七八糟都说的什么跟什么?
    难道这宁镇山把儿子扔进京城,是想让这京城替他收拾管教儿子?或是,让他替他管教儿子?
    “其实吧。”宁远抬眼,小心翼翼的瞄了眼皇上,声音低下去,“京城又能咋地了,皇上是下臣姐夫……”
    “你给朕闭嘴!”皇上实在忍不住,顺手砸了宁远一折子,他现在更加头痛了,他压根没想到宁镇山送进京城的,是这么个货色,之前的想法,之前的打算,跟现在完全两回事,他该怎么处理安排这厮,这个得好好想想。
    “你!你先去给朕挨家陪礼去!先去墨相府上,还有随国公府上,还有……”皇上看向常太监,还有一家是谁来?他被这货气的糊涂了。
    “安远侯世子苏子岚。”常太监急忙低低提醒。
    “还有安远侯府,去挨家给朕陪礼道歉去!现在就去!”皇上又一张折子扔出去,砸在了宁远脸上。
    “是!下臣这就去!现在就去!”宁远都没站起来,只手脚并用往后退的飞快,退到门口,一个不防备,被门槛绊住,他手脚并用退的太快,绊着门槛,一个倒栽葱,干脆利落的栽了出去。
    皇上噗一声笑的差点呛着,他硬是被这货给气笑了。
    “宁镇山,那么老成仔细的人,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皇上点着殿外,一脸的气也不是,笑也不是。
    “真是,怪不得宁侯爷到处给人写信。”常太监一脸的无奈笑,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
    他自幼跟在皇上身边侍候,在皇上身边几十年,若说对皇上的了解,无人能出其右。
    皇上自小就是个一板一眼、极其循规蹈矩的人,当初先皇不喜欢他,一多半是因为他这性子。
    他虽然极宠周贵妃,却绝不会因为宠周贵妃而坏了祖宗遗命,以及某朝廷的某些规矩。
    比如:周家就是不能连着两代人为后,比如,皇后之位不能空虚,他的后宫,得一直有一位身份足够的皇后。(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皇上的心思3

象从前季皇后那样,和周贵妃针锋相对,半分不让,偏偏季皇后这份半分不让又回回都能站在规矩法度上,手据证据占据全理,他虽然头疼之极,背后不知道骂过多少回,却从来没起过要废了季皇后的念头,他回回训斥季皇后,说训斥,其实更象是劝说请求:“你是皇后,母仪天下,你不要跟周氏计较……这件事是周氏思虑不周,可她那性子你还不知道?你不要跟她计较……周氏就是性子娇了点,你别计较……”
    可不管他怎么说,季皇后就是要计较,就是半分不让,这让他极其恼火,可也就是恼火而已。
    后来季皇后一病不起,直到病逝,皇上是松了一口气的,后来娶了宁皇后,从礼部下聘起,定北侯府和宁皇后的知礼懂事,就让他非常满意,到宁皇后进了宫,对周贵妃退避三十、三百舍,他更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他有了皇后,却没有后宫的纷乱打斗,再也不会隔几天就被周贵妃揪着衣服痛哭流涕一回,这十来年,他对宁皇后,对周贵妃,对后宫,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因为宁皇后的懂事,他对她在日常用度上极其厚待,对定北侯府,也极其重用施恩,定北侯三个儿子,最小的宁远,寸功没有,连差使都没领过,也封到了四品御前侍卫,定北侯的嫡长孙刚生下来,他就封了六品侍卫,这些,都是他对宁皇后知礼懂事的回报。
    可好好儿的,定北侯却要将幼子宁远送进京城,实领他那个四品御前侍卫的差使。
    他想干什么?现在这个时候……想到今年金明池那一幕,皇上顿时觉得头痛无比,可这事,关他宁家什么事?送子进京,他宁镇山想干什么?难道生了什么妄心?就凭宁皇后生的那个病殃子?
    宁远是前年被他封为四品御前侍卫的,既然是御前侍卫,到京城来当差理所当然,作为极其遵守规矩,一心要做个英明皇帝的皇上,他不会驳回定北侯的折子,因为这样不合规矩,他准了,却懊悔无比,当初不该封御前侍卫,应该封个四品御敌将军,懊恼之余,对定北侯,对宁家,甚至对宁皇后,都极其恼怒。
    可这份恼怒,在他听到宁远没进城先和墨相家小七打了一架,把墨小七、安远侯世子,甚至周家那个小六打成了三只烂猪头,又刚刚见了宁远之后,他隐隐觉得自己先前好象有点想多了,那些恼怒渐渐有了烟消云散的意思。
    “宁镇山……”皇上接过常太监捡回的折子,“那么个人儿,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唉,有这么个儿子,是够宁镇山头痛的,可他把这只夯货送到朕这里,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要朕替他管教儿子?朕可没那功夫!嗯,说说,你怎么看。”
    “照老奴看,宁远夯是夯了点,可看面相,倒是个厚道心地,宁镇山送他进京城,说不定真象他说的,让他到京城碰碰壁,受点教训,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常太监揣摸着皇上的心思,顺着皇上的心思说着话,凡事顺着皇上的意思说,这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听说宁镇山夫人极宠这个小儿子,还听说宁远从小就特别好看,谪凡的仙童一般,这一条倒不是虚传。”
    听常太监这么说,皇上笑着点头,“是生的极好。”
    “说是这宁远从小就特别漂亮,小时候也就是不爱读书,不爱练功,别的倒还好,加上宁镇山夫人偏疼他,等宁镇山发觉这个小儿子是个极不成器的惹祸坯子时,宁远已经长大了。在北三路,就凭定北侯府这四个字,哪有人敢招惹他?大约宁侯爷也是没办法了,才让他到京城来受受挫,学会一个‘怕’字。”
    “朕也是这么想。”皇上露出笑意,“离宫那边,最近还好吧?”
    “一切如常,五哥儿的病还没好,不过,已经比去年强些了。”
    “嗯,朕的孩子,个个都康健,个个都好,怎么就他……不说他了。”皇上烦恼的挥着手,“从没生下来就不省心!唉!这儿女就是父母的债,孩子不成器,操心,孩子太成器,更操心,唉,真是左右为难!”
    宁远大步出了宫门,驻守京城的宁家代表宁四老爷已经赶到了,和福伯一起迎上去,两张脸都是紧张担忧,盯着宁远的脸色,“七爷,皇上……还好吧?”
    “好!当然好!哼!”宁远步子半分没慢,越过两人,一边上马,一边冷哼了一声,“跟爷想的一样好!赶紧走!有正事。”
    福伯脸色一黯,急忙拉了宁四老爷一把,跟在后面上了马,追上去问道:“七爷要去哪儿?什么正事?面了圣,就能回府了。”
    “回个屁!小爷要去奉旨赔礼!”宁远恶声恶气答了句,突然勒住马,“爷我既然奉旨赔礼,总不能空着两只爪子吧,你去!还有四叔,多带几个人,去打听打听,不用打听了,四叔肯定知道,这京城赔礼道歉怎么备礼,照最厚的礼,加一倍给爷备三份!快去!”
    福伯一听就明白了,和宁四老爷对视了一眼,七爷打了人,指定是皇上发了话,让他给人家赔礼道歉去,可这能叫奉旨赔礼?一奉旨,还能赔礼?
    算了,他别想那么多,七爷说怎么着,他就怎么办吧,七爷说的对,他们都是离弦的箭,只能紧跟七爷往前冲!
    离开福音阁后,宁远一行走的并不快,他刚到驿站没多大会儿,墨七就躺在钱老夫人的车上,一路疾行,也进了城门。
    这会儿的墨府,正满府大乱,钱老夫人还没进城,就已经吩咐管事去请赵大夫和外伤圣手胡一贴了,墨相得了信儿,一边忙着赶紧处理手头的公务,一边打发人去请擅长头晕目眩的周太医过府,墨二爷听说儿子被人打伤了,桌子一掀就往家狂奔,一边往家跑,一边叫人赶紧去请太医正吴太医……
    墨七还没进府,五六个大夫已经等着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一章 奉旨赔礼1

离开福音阁,墨七和苏子岚分别被抬进钱老夫人和墨夫人车里,白老夫人肯定不会送周六少爷回去,袁夫人忙让人把周六少爷抬进自己车里,虽然这是桩令人头痛的差人口王金,可也只能是她送周六少爷回去了。
    季疏影却紧抓着吕炎,非要他和他一起,跟进墨府看看墨七到底伤着头脑没有。
    吕炎掂量了下,要是不跟季疏影去墨府接着看热闹,那他就得跟母亲一起送周六少爷回随国公府,让周家看到周六伤成那样,他却好好儿的……周家从上到下都不怎么讲理,他还是跟季疏影去墨府看热闹的好!
    吕炎跟着季疏影,一进墨府,就提着心,带着十二分小心和谨慎,打量着四周的忙乱,拉了拉季疏影,低低道:“墨家忙成这样,咱们悄悄儿的,能别惊动麻烦人家,就别添乱,小心些。”
    “那是,其实我就是不知道墨七到底伤的怎么样,实在是有点不放心。”季疏影画蛇添足的多解释了一句,“再说,也怕墨七伤得重,他那会儿又昏了头,要是墨二爷,还有墨相问起来,咱们两个算是可是半个当事人,也好替墨七解释一二。”
    吕炎斜了季疏影几眼,一脸干笑。
    他翁翁吕相以为人谦和、善解人意著称,这上头,他也颇有天赋,季疏影那份说不得道不得的心思,他不算十分清楚,也有五六分了解。这一回,他一反常态,这么热情的一路跟进墨府,他不是关心墨七,他关心的,只怕是那位宁七爷!
    就因为想到了季疏影这份心思,以及这份心思后面的那些让人不敢想的事,吕炎更加谨慎,今天这事,谁知道会再生出什么事来?
    宁远到墨府大门口时,墨相刚刚进了墨七那间人满为患的院门,还没来得及听五六个大夫禀告他家小七的伤情,飞奔而进的门房顶着一头一脸的热汗,急急禀报:“相爷!回相爷,大门外头,来了位四品御前侍卫,说是定北侯府七爷宁远,奉旨到咱们府上赔礼赔礼来了。”
    “什么?”墨相听的惊愕,这份惊愕不是因为来的人是宁远,也不是因为宁远来的太快,这些都不会让他惊讶,他惊愕的是奉旨赔礼四个字,他活了几十年,当了十来年的丞相,头一回听说还有奉旨赔礼的!
    “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奉旨赔礼。”门房一脸苦相,相府的门房都是难得伶俐人,当然知道他们家相爷这个‘什么’是什么意思,他听了奉旨赔礼这句,当时也惊的傻了半天。
    “这个宁远,他要干什么?奉旨赔礼?皇上能这么纵容他胡闹?”墨二爷反应很快,墨相‘嗯’了一声,示意墨二爷,“你跟我去看看,这是京城,奉旨这两个字,没人敢乱说,你跟我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吕炎和季疏影站在靠门的角落里,门房的禀报,墨二爷和墨相的话,听的一清二楚,吕炎心里犹豫上了,奉旨都出来了,现在是不是应该赶紧告辞?别万一惹了麻烦。
    季疏影眼里却闪起了亮光,一把拉起吕炎,“走,咱们也去瞧瞧!”
    吕炎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季疏影紧紧揪着,跟在墨相和墨二爷后面,一路急步往大门口去。
    墨府大门外,远远的,已经有不少探头探脑看热闹的闲或不闲的人。
    大门口台阶下,宁远一身崭新的大红四品侍卫服,背对相府,一只脚高高踩在大门一侧的石狮子上,手里捏着根镏金嵌宝、流光溢彩的马鞭,一幅无聊之极的样子,不时抖出个响亮的鞭花。
    宁远面前,一溜排着十几抬满当当、光鲜漂亮的糕点、药材、以及闪着光的绫罗绸缎,礼盒后面,以宁四老爷为首,一溜站着十几个叉手而立,恭恭敬敬的管事长随。
    要是没有宁远,还样子,还真是相当不错的道歉格局,可惜加上个一脸我是纨绔我怕谁的宁远,味儿就全变了。
    墨相一步跨出大门,打量着宁远,墨二爷紧跟其后,看向宁远的目光里,透出浓浓的厌恶。
    季疏影拉着吕炎跟出来,吕炎左右看着,悄悄后退一步,又进了大门内,犹豫着是不是现在就得赶紧走了,他在这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