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医辣妻山里汉-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秦知道柳氏心里的难受,不过,原主已经不在了,就算是在的话,她也不会埋怨柳氏吧,更何况是自己呢。
  “娘知道你是好孩子,不怨娘,也不怨你哥哥,有什么好的东西都先想着家里,你越是这样,娘的心里越不是滋味儿,娘怎么能做出那么没心的事儿呢,你也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骨肉啊。”柳氏说着说着眼泪掉下来了,抱着苏秦的身体都在微微的颤抖。
  “娘,都过去了,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在娘的怀里嘛?”苏秦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情绪有些失控的柳氏,只能是用力地回抱着她。
  良久之后,柳氏的情绪才平稳了下来,其实柳氏很早就想跟闺女道歉的,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或者是张不开嘴,现在说出来了,心里也跟着放松了不少。
  下午苏晋放学回来的时候,苏秦就把要替村里人交兵役和徭役的事情跟哥哥说了,“妹妹,你能这么帮着村里人,咱们家的地位怕是要直逼里正家了,这么多银子,你舍得?”苏晋可是知道妹妹对银子的钟爱程度的。
  “那有什么舍不得的,又不是不要他们还,我不是说了嘛,咱们家的小鹿要吃新鲜的树叶才能长得更好,光是吃那些干巴巴的高粱杆儿什么的,毛都没褪干净呢,让他们每天送一定量的叶子回来用以抵债,这不是很好嘛!”苏秦托着腮看着哥哥。
  “只要你不心疼就行了,至于怎么说,哥哥心里有数,妹妹,你若为男子,天下男儿怕是都要拜倒在你的脚下了,可惜了。”苏晋心里感激,知道妹妹这是给自己积攒声望呢,同时也可惜妹妹不是男儿身。
  “女孩儿怎么了?现在对男女大防已经宽松多了,我这个女大夫做的不是挺好的,济世活人,继承我师父的衣钵,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呢,万一什么时候我成了女神医,也不比那些男儿差,哥哥,你可别小瞧我哦。”苏秦伸出一根葱白的手指摇晃了两下儿说。
  “好,我妹妹志存高远,哥哥佩服,你说的这件事,不宜太早,也不宜太迟,明天放了学,我就去找里正伯伯,咱们花了银子可不能让人当冤大头不是?”
  苏晋可不傻,太容易的来的东西大家说不准不会珍惜,万一村里人看他家轻轻松松就掏出来几百两银子,觉得这对于他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想要赖账那可就跟兄妹俩的初衷相背了。
  苏秦和苏晋不是圣母,不会无缘无故的白白付出家里的银钱,倒是不用让村里人感恩戴德,把他家当成是救命恩人,只要是平时念着些他家里的好,这就足够了。


第623章 借钱
  这次兵役和徭役的范围主要是靠着大元边境的这几个州府,这里离着大元最近,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的,才短短的两天时间就有不少人家儿把家里的闺女送到了人牙子手上,换回来的银钱都乖乖地交到了各自里正的手里。
  只牺牲一个女娃娃就能让家里的壮劳力留下,在很多人的眼里,这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毕竟女孩儿子啊很多人的眼里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就是赔钱货。只是不知道那些失去了父母庇佑的女孩儿,命运将会如何了。
  下河村也有不少人起了这样的心思,里正觉得差不多了,这次没有敲钟,只是把各家各户的户主都集中在了自己家的堂屋,大家进来的时候脸上也都是一片愁苦,看着站在里正身边儿的苏晋,都有些好奇,这孩子不是每天都要去学堂的嘛,今天他怎么也在这儿,他家应该是不用为了兵役徭役犯愁吧?
  “大家都坐吧,今天叫大家过来,就是为了这次的兵役和徭役的事儿的,我知道经历了一次兵役和人头税,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苦,这回苏晋这个孩子见到乡亲们的情况,不忍心让咱们村里的大部分壮劳力都被征走,只剩下老弱妇孺生存艰难,主动找到了我,可以把银子借给大家。”里正也不拐外抹角儿,一下子就直奔主题了。
  “什么?”
  “借钱?”
  ……诸如此类的惊叹,在人群里炸开了,大家都不敢相信,在这个当口儿上,苏家竟然愿意伸出援手,不会要高额的利息吧,那高利贷他们可是借不起啊。
  苏晋的耳朵很灵,自然听见大家关于高利贷的猜测,轻声咳了一下儿,“众位叔伯长辈,小子苏晋有礼了,刚才里正伯伯没有说全,我再跟众位叔伯长辈说一下儿。”
  苏晋就站起身来,把事情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这银子也不全是我家出的,有一部分是找县城里刘府的刘老夫人借的,大家也都知道,我妹妹救了刘老夫人的命,这点儿方便还是能行的出来的。”
  “大家也不用担心高利贷的事情,咱们都是一个村子住着的乡亲,众位叔伯都是看着我苏晋长大的,自然不会向大家要利钱的,这也是刘老夫人向药王菩萨还愿的。”苏晋清楚地把事情都讲了一遍,大家也都听得明白了,一下子都激动起来了。
  “当真不用利钱,你,你没说错吧?”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站了起来,颇为激动的问。
  “大叔,我说的自然是真的了,不过,这银子有限,只能给大家交兵役和徭役,其他的就没有多余的了,大家都到里正伯伯这里登记,写上欠条儿就可以了。”
  “我也不用各位叔伯长辈急于还钱,用人工代替也可以,到时候我家会建立一个账本儿,谁还了什么顶了多少的银子都记录清楚,不过,也不能一直拖欠着不还,毕竟我们家的银子也有限,这里面还有刘老夫人的银子,利钱不要,本金还是要还的。”苏晋这也是把丑话说到前头了。


第624章 如何抵债
  “大侄子,这个你放心,这件事儿,不用你说,我就能给你保证,你们也都听见了,这事儿是晋小子一家儿见大伙儿的日子不好过,这才求了刘老夫人,把家底儿也掏的差不多了,这才凑上的这笔钱,要是有谁敢恶意拖欠的话,别怪我这个里正翻脸不认人。”里正说着说着就站起来,扫视了众人一圈儿。
  听里正这么一说,大家的心算是落了地了,这感谢的话像是潮水一样都快把苏晋给淹没了。
  “你们别光说这漂亮话,我告诉你们,这次苏家可是帮了咱们全村的大忙,是咱们全村老少的大恩人,这事儿不能给我露出一丝风声儿,都记着点儿,知道了没有,就算是亲戚也不能说,都给我烂到肚子里。”里正这是把可能威胁到苏家安全的隐患也都掐灭了。
  苏晋感激地冲里正深施一礼,“多谢里正伯伯周全!”
  “你也别这么说,这次你们家能拿出这么多银子,那是救了多少人的命啊,那兵役和徭役岂是那么好受的,不死也得脱层皮啊,本来咱们下河村的人就少,平时没少受别的大村子欺负,上次征兵就走了十几个壮劳力了,这次要是再走的话,唉!”
  里正叹了口气,小村子的里正在那些大村子面前就矮一头啊,连平时在一起开个会啊或者是见个面都抬不起头来,更别说等到了田地需要灌溉抢水的时候了,总是吃亏啊,这次苏晋也算是帮了他的忙了,要不然他这个里正也不好做啊。
  “里正伯伯为了全村人辛苦操劳,苏晋都是看在眼里的,凡是下河村的人,只要是这次兵役、徭役,需要以银代役的,都先到里正这里登记,等统计完成了,由里正伯伯将这些役银交上去,大家放心。”苏晋再次说了一遍,免得好像自家没有诚意似的。
  “那,那砍柴抵银子行不行?”一个年岁在五十多岁的男人站了起来,生活的困苦已经让他过早的弯下了腰,脸上的皱纹深陷,黝黑的脸膛儿显示出了他的辛勤。
  “自然是可以的,柴火的价格就按照县城里的价格,不过,我们家用不了太多,大家还可以去窑厂做工,我三叔那里我也已经打好了招呼的,也建立一个单独的账本,就专门记录你们的工钱的。”
  “另外,我家不是养了不少鹿嘛,这东西金贵,需要吃新鲜的嫩叶儿,这个也能抵钱,不过,不能过度的伤害山上的树木,别把树断头或者是叶子全都摘光了,只要最好最肥厚的叶子才行,大家记住了吗?”苏晋说完还需要确定一下儿。
  “那挖野菜,那些鹿吃不吃?打草呢?”一个年轻一点儿的男人从人群中挤到了前面,他想的是这鹿都是天生地长得,在山上什么东西不吃呢。
  “这个嘛,我就不太了解了,得去问问我妹妹她们,毕竟这鹿都是经过她们手的,等有时间你们去我家里问吧。”苏晋对这个还真是知之甚少,只能让他们去家里面问妹妹了。


第625章 炸开了锅
  苏秦家要为下河村的乡亲们交兵役和徭役的钱,在下河村像是滚油泼了一盆凉水一般,炸开了锅,不过里正三令五申不许消息外传,大家都把嘴闭得严严的,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谁还能往外说啊。
  不少人当场就跟里正写了欠条,都是按照正经儿的程序走的,大家也都按了手印儿,虽然这笔钱可能会让家里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是也总比付出人命要强太多了吧,而且苏家仁厚,还能让大家用东西抵债,这样的好事儿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啊,还不按手印儿等什么呢。
  当然百样米养百样人,就有那想法儿另类的,比如说碎嘴的张氏,张氏见到小丁氏的下场着实老实了一段时间,她是生怕苏秦想起她来,找她的麻烦,可是这么久的时间过去了,苏秦半点儿没有为难她的意思,她就又把心放下了。
  其实,不是苏秦心胸宽广不记仇,而是,像是张氏这种小臭虫一样的人物儿,根本不值得苏秦放在心上,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找她麻烦的事儿出现了。
  张氏家的条件也十分一般,一大家子人在一个锅里吃饭,磕磕碰碰,吵架拌嘴是常事儿,这不是为了兵役徭役的事儿,家里已经打了三四场了,都是儿子,推出去哪个哪房都不愿意啊。
  这不是正吵着架呢嘛,张氏的公公李大山回来了,脸上带着些喜色,总算是能不让家里面吵的跟一锅粥似的了。
  “爹,这是有啥好事儿啊?里正又把你们都请过去了?”张氏磕着瓜子儿倚着门问公公李大山。
  “是有好事儿,把你们几房都叫到堂屋来,我有话要说,快点儿的啊,别磨磨蹭蹭的。”李大山有些看不上张氏,这几个儿媳妇儿当中就属她的嘴最碎,也最能挑拨是非了。
  “哎,爹,我这就去。”张氏一听有好事儿,把手里的瓜子壳儿一扔,扭着肥胖的身子就去叫另外几房的人去了。
  没多一会儿,人就都来齐了,除了孩子之外,大人都在呢,李大山有些不悦,这几个媳妇儿都在这儿跟着凑什么热闹,不过,他一个当公公的也不好说什么。
  “咳,那个,里正这回把人都叫过去,是有个好事儿,苏家二房,噢,也就是苏晋他们家,说是可以帮着大家交兵役和徭役的银子,咱们家没分家,这银子一共是十三两,你们看看怎么个章程?”李大山吧嗒了一口烟袋说。
  “爹,真的有这样的好事儿?别是骗人的吧?苏家二房就算是有钱,能还的了那么多?”张氏一撇嘴,首先出声儿了。
  “你给我闭嘴,你公公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儿,我还没死呢,等我死了,再轮到你说话,也不迟。”张氏的婆婆崔氏也不是个善茬儿,要不然还不早被这几个媳妇儿吃净了肉,喝光了血了。
  崔氏一发话,张氏也不敢还嘴了,要不然一个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她的孩子们还怎么说亲啊。


第626章 李大山家
  “这件事儿呢,说起来是咱们一大家的事儿,但是,我和你娘手里也没几个活动钱儿了,这份儿徭役和兵役的银子呢,我和你娘出五两,剩下八两银子,你们四房一房二两,看看是怎么个还法儿。”李大山吧嗒了一口旱烟袋,烟雾缭绕之间,有些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李大山此话一出,四房人全都惊呆了,可能在别人家二两银子一家人忙一忙,帮着干点儿活,再打打零工,挤挤也就出来了。”
  “可是在李家,一年倒是有大半年的时间都是吃糠喝稀的,孩子们的衣服是补丁摞着补丁,过年才能穿上一条没有补丁的裤子,让这样的家里面不管是拿出二两的银子还是以工抵债,还是以物抵债,那可是比登天还要困难呢。
  “爹,我们,我们哪有钱啊?”说话的是李大山的大儿子李全友,三十七八岁的汉子,因为生活的重担已经提前衰老了,手上都是干裂的口子,稍微有些浑浊的眼睛里有着几乎绝望的神色。
  张氏憋了半天还是没忍住,“爹,娘,咱们家的收入银钱都在你们老两口儿的怀里揣着呢,平时我们连买个头绳儿的钱都没有,家里的孩子饿的哇哇哭,我这个做娘的,兜儿比脸都干净,硬是不能买上半块饼子给孩子,让我们拿什么去还苏家啊?”
  张氏这一出声儿,剩下的三个妯娌也不干了,一年到头儿连口饱饭都混不上,谁家像他们家这么穷啊,还二两银子,就是让他们卖命也得看看有没有人愿意买啊。
  “都别吵吵了,苏家二房说了,可以给他们家干活儿抵债,窑厂也行,砍柴也行,对了,还能给啥金贵的鹿弄树叶子吃,都能抵钱,就是不能欠的时间太长了,否则,里正就会上门的。”李大山知道家里的情况,可是现实如此,他能有什么办法。
  “爹,这也得有个章程吧,我们要是去还债去了,这家里的活儿我们可就顾不上那么许多了。”张氏用手指甲挠了挠自己的鼻子说道。
  “怎么就是事儿那么多,反正这话,你爹说到这儿了,你们四房一房二两银子,这话我也会跟苏家说的,要是你们不想还,那也可以,哪个不想还,就出人吧。”
  “或者你们是想分家另过,要是你们有苏家二房的能耐,我拍着巴掌欢迎,到时候,也接济接济穷亲戚,我和你爹也享享儿孙的福,就怕你们有那个心,没那么大的脑袋。”
  崔氏凌厉的眼神儿扫过四房的人,这话说的跟刀子似的,逼着他们不得不应下了二两银子的债务。
  张氏可不想让丈夫去徭役或者兵役的任何一个,张氏的丈夫是个能干活儿的,平时不忙地里的活儿,就去县城打短工,帮地主干活儿什么的,每次回来都能私下里藏个十文八文的。
  虽然实在是少了点儿,不过积少成多,二两银子对于张氏来说,还是拿得出来的,不过,她手里这么多年也就攒了十两银子,一下子拿走了二两实在是心疼的胃都抽抽了。


第627章 有人闹事儿
  张氏不想让丈夫服劳役,估计另外三个妯娌也是一样儿的想法儿,公公婆婆这里算是彻底的走不通了,张氏可不傻,这个时候分家能捞到什么好处,家里的几个孩子出嫁的出嫁,娶媳妇儿的娶媳妇儿,都指望着公公婆婆出点血呢,她可不想顶着不孝的名声,又被净身出户。
  张氏眼珠儿一转,计上心来,你苏家不是想要个好名声吗,正好儿,我就让你要个够儿,到时候占便宜的是我,至于名声嘛,就看大家怎么想了。
  张氏一直嫉妒柳氏的容貌,都是差不多大的年纪,凭什么现在柳氏高床软枕的,她比柳氏差什么,就得吃糠咽菜的,正好儿趁着这个机会,要是能捞点儿好处自然是好,要是捞不着的话,也膈应膈应她。
  张氏打定了主意之后,在公公婆婆面前也就老实了,其他的人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男人出去送命受苦,再说了,只要肯努力的话,二两银子要说也是能还上的,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
  就在除了那些能自己出钱免除劳役的村里人之外,都在里正那登记画押之后,张氏穿着破衣烂衫,领着两个同样不知道从哪个泥沟子里捡出来的三个孩子,跪在了苏秦家的门口儿,这就哭开了。
  “苏夫人,苏公子,苏小姐,求求你,救救我们娘几个吧,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二两银子我们实在是还不起啊,对于你们来说就是一顿饭的事儿,对于我们一家几口儿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儿啊。”
  “求求你们了行行好吧,不行的话,你看我家这三个孩子也都到了能干活儿的年纪了,你们挑一个两个在屋里伺候吧,都是乡里乡亲的,夫人,公子,小姐,给条活路儿吧。”张氏是干打雷不下雨,还掐着身边的孩子,让他们跟着哭。
  因为大家都是前后脚儿从里正家里出来的,大家都心里踏实地说着以后怎么还钱,怎么还苏秦家人情的时候,就听见苏秦家门口儿传出来哭闹的声音。
  “这是咋了?有人闹事儿?好像是苏家,咱们过去瞧瞧吧。”有耳朵尖的村民说了一句,带头儿往前走,其他的人赶紧跟上。
  现在苏家二房在村里的地位可是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他是全村人的债主,也是全村人的恩人,乡下人虽然有时候难免拌嘴吵架的,但是内心里都是知道感恩的。
  听见了动静儿,呼啦啦一下子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自从上次窑厂的事儿到现在,还是头一次这么热闹呢。
  “老李大哥,是你家二儿媳妇儿领着孩子呢,这是咋回事儿啊?苏家刚帮着咱们交了钱,这咋闹出这么一出啊?这是逼着苏家买孩子不成?”一到这儿,就认出张氏来了,有人就拉住李大山的手说开了。
  张氏见人越来越多,公公也在人群里呢,心里有些发虚,她原本打算,趁着村里人都在里正家的时候,让苏家免了自己这房那二两银子,没想到,现在好像闹大了,张氏打了个嗝,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


第628章 属癞蛤蟆的
  这个时候,院子的角门儿“吱呦”一声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位妙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苏秦。
  “说啊,唱啊,哭啊,怎么不哭了呢,别停啊,我正听的新鲜呢,也哭给大家听听,我家怎么逼你了,我是抱着你家孩子跳井了啊,你这么在我家门口号丧?!”说到最后苏秦脸上的笑意一收,看的张氏心里发冷,她能说她后悔了吗?
  “张氏,你跪在这里穿成这样,你在干什么?你是在丢我们老李家的脸吗?给我滚回去!”李大山脸上挂不住了,虽然他们没有听全,但是李大山隐约也听见什么二两银子,再联系平时这个张氏的做派,也知道她是来干什么来了,说白了,就是不想还钱。
  张氏现在是骑虎难下了,本来以为苏家二房听见自己的哭喊声,碍于面子会把她请进去,到时候自己哭一哭,孩子们求一求,这二两银子也就免了,没想到,她哭了半天,没人出来不说,还把村子人都招来了,这可是张氏始料未及的。
  没有办法,张氏现在不想演下去也得演下去了,她倒是忘了,苏家二房,从来不在乎什么虚名,要不是这次为了自己家的安危,苏秦也想不到要把村里的壮劳力都留下来。
  “爹,你让我们四房分摊银子,我们实在是拿不出来啊,别看分到我们二房头上的只有二两,可是,你也知道,平时当家的打短工的钱都交给娘了。”
  “媳妇儿我也不想大嫂会做个荷包帕子什么的,总能有点儿私房钱,三弟妹和四弟妹有嫁妆,还有娘家撑腰,对他们来说,这二两银子不费劲儿的事,可是我,苏小姐,求求你了,你家大业大,把一根毫毛比我的腰都粗,就当是婶子求你了。”张氏上去就要抓苏秦的裙子,苏秦一个闪身躲开了。
  张氏这样的人,就是属癞蛤蟆的,不咬人她膈应人啊,要是被她粘上了,那可就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儿了。
  “你可别,我姐姐的婶子正在家里坐月子呢,可没你这么个婶子,你少攀亲戚。”小元看不过去了,冲着张氏就来了。
  苏秦不想搭理张氏,直接来到了李大山的面前,“李爷爷好,这次借给村里人钱免去兵役徭役之苦,也是看在大家都是一个村子住着的情分儿,要是李爷爷家里不需要的话,我也不勉强,毕竟,我不想让人说我苏秦是沽名钓誉之辈,还望李爷爷海涵。”
  苏秦说完还盈盈下拜,吓得李大山连连摆手,“苏姑娘啊,不是这样,不是这样,我们家是要借钱的,要借的,这个糊涂东西扰了姑娘清净,我马上把她带走,马上,马上。”
  李大山慌了手脚,刚想要上去拉车张氏,再看着张氏那身破衣服,怕有什么不好的,就叫了邻居的两个妇人把张氏拉了起来。
  张氏还在撒泼呢,“苏姑娘,你就可怜可怜我们一家子吧,孩子还那么小,吃不饱穿不暖的,可怜可怜我们吧。”


第629章 口舌如刀
  苏秦噗嗤一笑,“你可怜,那谁不可怜?是不是所有人都在我面前哭一哭,闹一闹,我就要白白的把我家的银子大把地撒出去,别说这里面还有刘老夫人的份子呢,就是没有,我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白白给你?”
  “你要是沦落为乞丐了,行,我苏秦大方,上你三五十个铜板也不是不行,但是,现在是吗?我要问问李爷爷,李家什么时候需要乞讨过日子了。”苏秦这话说的跟刀子一样,让李大山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都是被气得。
  其实看热闹的人里面不乏有希望张氏闹成功了的想法儿,毕竟那就不用还钱了,一家十三两的银子,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
  现在看苏秦的架势,大家心里那点儿小火苗儿,在还没变成熊熊大火之前,就被苏秦一瓢凉水浇灭了,想占她苏秦的便宜,不光门儿没有,连窗户也没有。
  “还有谁跟张氏一个想法儿的,可以站出来,我苏秦不强求大家非要从我家里借钱,也不是非要做这样的事儿,如果每个人都像张氏这样,那我们一家几口儿岂不要喝西北风了。”
  “当年我爹就是因为银子不得不离开家,我不想让村里的其他孩子也承受和我还有我哥一样的痛苦,基于这个心情,我才把家里的积蓄全都拿出来了,还去县里跟刘老夫人说了,这才凑上的这笔钱。”
  “要是有谁不愿意,觉得上了战场能得了军功,得了那泼天的富贵,我苏秦也不拦着,说不定还能捞个将军当当,到时候我爹这个千户还得叫他一声将军大人呢。”
  苏秦冷冷地一笑,停了一下儿,苏秦算是明白了,自己爹这个千户拿来压压场子,还是挺管用的,至少自古民怕官的,看着大家的反应,苏秦还算满意,继续说道:“是不在家,家里还有我哥哥和我呢,我苏家的银子不是捡的,不是抢的,也是一文钱一文钱的挣出来的,没有白给了谁的道理。”
  “再说了,这钱早就说明了,有刘老夫人还愿的银子,这里面的轻重,我劝各位掂量掂量。”苏秦说完扫视了一圈儿,有三两个人心虚地躲过了苏秦的目光,苏秦心中冷笑,看来这贪心的人到了哪儿都不少啊。
  不过,苏秦抬出了自己爹如今千户的身份,再加上县城刘老夫人的名头,着实让大家清醒了,是啊,苏家可不是当年的苏家了,现在人家是有官身的,还有县城的刘老爷撑腰不说,这要是把苏秦惹毛了,大家可就得不偿失,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大山的心里也是一阵阵的发凉啊,听着苏秦的意思,这是要牵连啊,赶紧出声儿了,这是要牵连到大家的话,他们李家也就不用再村里待了。
  “苏,苏姑娘,是张氏给你添麻烦了,是我们李家没有看好这个疯婆子,对不起你了,这是我们家自己的事儿,我们自己解决。”李大山气得胡子都跟着直哆嗦,看着地上的张氏,脸上一阵阵的发烧。


第630章 搅家精
  这时候李大山的媳妇儿崔氏带着另外三个儿媳妇儿赶来了,这么大的事儿,早就有和李家相熟的人家回去通风报信了,李大山一个做公公的哪是能管儿媳妇儿的,至于张氏的丈夫,早就跟着兄弟去山上砍柴火了,毕竟欠着债呢,他们是家里的男人,还不得早早地撑起来,所以来的就只有崔氏和其他三个儿媳妇儿了。
  苏秦见崔氏来了,也就不准备再说什么了,至于他们怎么处理张氏,就不是苏秦关心的事情了,崔氏过来之后,不由分说,拽着张氏就连续抽了张氏几个响亮的耳光,看热闹的众人都觉得崔氏够狠的,也觉得张氏活该。
  万一,因为张氏一个人惹得苏秦不高兴了,不借给他们钱了怎么办,这个是大家最担心的事儿,好在苏秦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说些什么。
  “你个败家的媳妇儿,你是想把我们李家都害死是不是?是想让我们李家在下河村待不下去是不是?”崔氏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几个耳光抽下去着实费了些力气,再加上生气,心都快跳出嗓子眼儿来了,大声地呵斥张氏。
  其他的村里人也都开始说开了,说张氏不知道好歹,狼心狗肺之类的,张氏被婆婆的几个耳光抽蒙了,捂着脸嘴都张不开了,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崔氏打完了张氏,心里这口气儿算是出了一些了,真是后悔,怎么娶进来这么一个丧门星啊。
  “苏姑娘啊,张氏是猪油蒙了心,我们李家可是对姑娘感恩戴德的,我家的几个儿子全都上山了,看看能不能偿还一些姑娘的恩德,还请姑娘看在老婆子的份儿上,不要跟张氏一般见识,不要生村里人的气,你们一家对下河村人的恩德,我们会一直记着的。”
  崔氏说完还冲着苏秦施了一礼,她是个会说话的,这几句话说出来,不光是让苏秦满意,让下河村的其他人也都满意了。
  苏秦赶紧把崔氏搀扶了起来,崔氏算起来可是长辈,哪有长辈给小辈儿行礼的,这个可不行。
  “崔婆婆说得哪里话,您是长辈,不关您的事儿,只是这媳妇儿不听话,还得您这个婆婆多多教导才是,这母亲可是孩子的榜样,大人倒是没什么,教坏了小孩子可是不好,那可是李家的血脉啊。”
  苏秦拉着崔氏的手不让她行礼,目光如水地看着崔氏,崔氏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看着地上同样被张氏打扮的像是小叫花子似的孙子孙女儿,心里知道怎么做了。
  “苏姑娘说的是,是老婆子的疏忽,丢脸都丢到姑娘家的门口儿了,我这就把人领回去了,苏姑娘恕罪。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还让我这个老婆子动手不成,还不把人给我抓回去!”崔氏指挥着三个儿媳妇儿把张氏像是抓住猪一样把人给抓回去了。
  张氏自然是反抗了,不过,双拳难敌四手,怎么可能是三个妯娌的对手呢,没一会儿就披头散发的了,像是杀猪一样嚎叫,嘴里说着不干不净的话,大家都议论纷纷说着李家家门不幸的话,有这么一个搅家精,这日子,可是够过得了。


第631章 请人进院
  三个妯娌下手都不轻,谁让张氏平时就掐尖儿要强的,在公公婆婆面前多有挑拨离间,还在村里四处败坏她们几个的名声,弄得好像她们几个欺负了张氏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