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夫来了!”
随着外面传来的疾呼,众人赶紧让出一条道来,眼下遍地伤员,还是救人要紧。
顺天府的差役带着附近的大夫姗姗来迟; 燕弘锡隐晦的朝领头的捕快点了点头; 两列差役便立刻从铁卫手里接手了现场。
大夫只有一人,这先看哪个就成了问题。按理说,在场情况最严重的非任五莫属,就身份来所也该是他先,但任重却冷着一张脸直接将人推到了堂中血人身旁。
“逆子无礼,惊扰四方; 本官在此代他向诸位赔礼了。”
服散失当,这种情况就是救回来也极有可能成为病痛不断的废人,任重宁愿他这儿子就这么醉死过去,也不想他下半生受尽坎坷。再说,摊在地上那陈姓士子乃是新河县令之子,只看他本家势力没什么,但其外祖伍东民是剑南伍家颇有分量的分支,这小子真死了说不定会引发一连串的麻烦。
“公子发散滞缓,若不辅以针灸散寒,恐怕淤积于五脏,届时回天乏术啊。大人莫不如让老朽先为公子在要穴上扎上几针,舒缓血液中的戾气也好。”
就在任重让医之时,在场的大部分士子对这位参政大人的印象开始急剧回暖,这样一位心胸开阔,舍己为人的大人怎么会纵子行凶呢,任家公子今夜这样的作为恐怕也是一时放浪形骸,毕竟就眼前种种来看,任家五少爷也不过是被人设计的倒霉蛋。面对将死之人,众人心中的容忍度立时就拔高了。
“不必了……,大丈夫敢作敢当,他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尝……”
大夫追问这一句,一方面是医者父母心,不忍看病人最佳救助时机在自己面前错过,另一方面,他也担心参政大人事后算账,毕竟这位五公子是人家的爱子,他这样的平头百姓哪能承担的起贵人的性命。
这会儿他得了明确的指示,但拎着药箱一溜小跑赶到大堂里去救人了。刚一下手,他便摸出了不对。
“这位公子是不是先前服过藏红花?或者肉桂、茯苓、白术之类的?他的脉搏跳得太快了,根本不像是失血过多之人。”
哗,这下整座酒楼再次暴动,难不成这血案也是设计好的,到底是谁,心肠如此歹毒!
赵秉安先前就觉得堂中人伤重的很奇怪,平常人若是出了这么多血,早就去阎王殿报到了,可这个人从他进门就喘着,直到现在还没咽气,原来只是被人慢性放血啊。想来凶手原本的设想是他伤势如此重,一定等不及大夫,那登科楼藏好的药就有了用途,两招叠加,还愁弄不死这个倒霉鬼。
“这,伯英兄身子一向康健,在下从未听闻他需要服药啊。对了!在玉墨姑娘登台之后,酒楼里的小二给我们每桌赠了一壶佳酿,说是登科楼招牌的补酒!”
登科楼,又是登科楼,今夜这家酒楼疑点重重,还真是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不,不,我们酒楼赠送的分明是十年汾酒老窖,不是补酒,不是补酒!”掌柜的这会儿就是喊得再大声,也没人会信他了。
先是毒药,再是毒酒,这件案子明显就跟登科楼脱不了干系。
都到了这时候还敢忽悠他们,众士子群情激愤。大堂里收到酒的不是一两桌,这会儿心里都有些发毛,生怕自己也出什么意外。
“无耻奸商,物证人证俱在,你还不承认,我看就得押你到大牢里去,好生招呼,看你还嘴硬!”
“贤兄说的对,咱们今日被这登科楼耍的团团转,一定要到官府讨个公道!”
人情凉薄,赵秉安也没把握强留下数百士子,只能先把注意力引到刚才大夫刚才所说的药材上。
“明诚曾服侍于家母榻前,对医药稍微了解,方才您提及的几味药材皆是舒血化淤之用,常人服下可会有碍?”
这是关键,酒楼里所有人都提起了耳朵,他们也不确定自己刚才饮的酒里是否被下了药,要不是顾忌楼外那些差役和大家眼里的风评,早有人冲出去寻医问诊了。
“这倒是无碍,老朽问这一句是因为地上这位公子身上多处伤口持续出血,脉搏反常,所以猜想是不是提前被人下了舒血散,才导致血流不止。
而且酒乃发物,与药效无宜,诸位公子就算饮下药酒,只要不像这位伤口遍身,便不会有甚坏处。毕竟这是常用的方子,药堂里从来都是严格控制药量的。”
许多人松了一口气,刚拍着胸脯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但接下来任重的话让在场所有人头皮发麻。
“携本官口谕,调动布政使司衙门左堂厢军,即刻搜查北直隶境内所有药店,胆敢抵抗者,皆锁拿下狱,重刑拷问!”
“即刻传音驻城守军和顺天府,北直隶即刻宵禁,严控地方关口,若有可疑人物现身,即刻捉拿归案,本参政允其先斩后奏!”
“与提刑按察使司发勘合,请方佥事方大人即刻赶赴走马街,封锁翠喜楼、铜雀楼,排查所有与案件有关的刁民。今夜,本官势必要揪出这居心叵测的幕后黑手,给诸位学子一个交代,也算是给小儿一个交代……”
前一段是腥风血雨,后小半截又突转温情,任重这一手真是用的恰到好处。今夜他控制着北直隶,赵秉安相信以这位左参政的手段,他总能找出些“证据”来洗清自己,再不济,他也不会让年处仁独善其身,这个局虽然现在还不确定是不是苏派那几人设的,但最终的受益人确实是年处仁没错。
赵秉安倒不觉得年处仁那个浅白的大脑能想出这么妙的计策,但他实在想不出来河北官场还有什么人能有如此势力,还这么针对他。
是蔡川廷的政敌?还是任重的私人仇家?赵秉安最不想承认的就是河北还藏着一股苏家的秘密势力,这意味着他背后一直有双眼睛盯着,时时想捅他两刀。
放在平常,赵秉安才不惧,不管他们出什么招自己接着就是了,但一旦进了考场,赵秉安就真的成了待宰的羔羊,在那四天内,他可没有什么还手的能力。
只凭一个立场暧昧的文濂,赵秉安无法安心。
搓着手上的玉扳指,赵秉安觉得他是时候往那神秘的布政使府去一趟了。
任重到底是从三品的大员,很快就控制住了立场,赵秉安眼见局面收拾好了,便意欲悄声退场,但被任重拦住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燕弘锡在酒楼里看着别人收拾残局。
三楼顶层一个包间,两位年过花甲的老头正瞧着底下的热闹,正三品的学政大人兼通政司总使文濂充当小厮在一旁添茶倒水。
“啧啧,太坏了,那任家小子明明还有救,他却偏偏让人灌下粮糟发散,这什么居心呐。”
“任家那小儿作恶多端,哪是什么好东西,不救他才算是做了件好事。”
“呵呵,收了邵雍不少好东西吧,这种昧心话都能说得出来。”
“好像你没收一样,前天摆出来那副《山临鬼魅》哪来的,咱可别五十步笑百步了,你且得意吧,等着楼下那小子被人算计进去,看到时邵老头不蹦到河北来挠你。”
“嘿,怎么就成老夫一人之责了,你不也是答应照顾那一肚子坏水的小混账了吗。老夫也是奇了,你说邵老头什么样的人咱们谁不清楚,怎么教出这么一个鬼精鬼精的弟子?”
“哪还用问,铁定是沈一鸣那个王八羔子教的,算计起人来一套一套的,咱谁没吃过他亏,现在还要照顾他外孙,真是想想就闹心!”
文濂一个歪步,差点把手中的茶壶甩出去。他现在只当两只耳朵是摆设,啥都没听见。
“抖什么抖,瞧你这点出息,真给老夫丢人!”明明当年还不是这样的,怎么进京当了几年官,胆子变得这么小。
“是,弟子知错。”文濂现在什么都不怨,只怨自己当初多嘴,在恩师面前提了一句赵秉安的身份,不然,他哪用搅合到这谭浑水里。
“你也别怪他了,今儿要不是碰上这事,老夫都不知道北直隶藏了那么多能人。要是没有底下那小子,恐怕北直隶又要掀起一阵暴风雨。”
“现在也没好到哪去,早跟你说过任重酷典伪善,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不知道你怎么能忍得了他。”
“老夫欠任昝法一条命……”
“那是任公自己的选择,他活得堂堂正正,去的轰轰烈烈,要是瞧见后人如此,恐怕在坟里都不安生!”说起这事,莫居山也是既愤慨又无奈,谁成想当年那么刚直一人生下来的儿子是这么个东西,也是他们这群老友失责,在任重那小子年轻的时候没教好他。
“唉,都是孽债啊……”
瞧着老友脸上压抑不住的伤痛,莫居山心里一下后悔了,他们这些老不死的就剩几个了,何必再强求朝上那些腌臜事务,顾好自己就得了,其他的让沈一鸣那个滑头折腾去吧。
“从清(文濂字),底下那小子就交给你了,包他安安稳稳过了乡试,算是为师交于你的托付。”邵雍就这么一块心头肉,出了差错怎么受得了,为老友舍一回脸面,他也豁出去了。
“是,弟子谨遵恩师吩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没有恩师的教导,哪有他今日的荣华富贵,别说只是保一个赵秉安,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文濂也得硬着头皮上!
大堂里排查完所有可疑的士子,任重便清了场。吩咐下人将昏迷的儿子送回府之后,他便上了赵秉安在二楼的包间。
“大恩不言谢,赵公子此番的情意任某铭记在心!”
“大人客气了,您不是说过咱们是一家人吗,只是可惜了令郎,明诚要是再早来片刻就好了……”
“那也是孽子的命,怪不得谁。”话是这么说,但真让任重抓到幕后黑手,恐怕非挫骨扬灰不得解他心头之恨。
“任某请公子暂留,是想问问您对此事的看法,毕竟事发之时,您在当场,有些事肯定看得比本官清楚。”任重现在脑子很混沌,他急需一份清醒的认识来确定这件案子的基调。
“令公子确实动了手,也确实差点闹出人命官司,这都是事实,您今夜处理的再好,恐怕在士子间的名誉也会受损。以在下看来,您与此科秋闱恐怕是无缘了。”
“嘭”用力捶向桌子,赵秉安的一番话打破了任重的最后一丝幻想。
“到底是谁?是谁在背后设计本官!年处仁已被打落谷底,他没这个能耐,北直隶到底还有谁胆敢于本官作对……”
“这点可以日后深究,关键是大人现在的应对,除了布政使大人,布政使司衙门就剩两位参政支撑门户,您要是被绊倒了,那不管是谁干的,年处仁都能坐享其成。”
“他妄想!本官沾不到的功劳,其他人也休想染指。所幸本官手里还有些东西,就一起送与年大人好了,今夜总不能让任某一人睡不着。”
赵秉安倒是没有接这话,其实不管他说什么,任重最后都会把账算到年处仁头上,他既有意从这件事里脱身,那有些事也不用说的太白。
随着任重的情绪渐进平复下来,赵秉安便知趣的告了退,他刚才有意把任重的注意力往年处仁身上引,不代表他就认定此事为年处仁所为,只是不想打草惊蛇,吓跑了背后主谋。
坐在回府的马车上,赵秉安反复思索登科楼里发生的一切,看能不能理出一点蛛丝马迹,结果刚走出一条街,马车就停住了。一个人在黑夜挡住了铁卫的去路,抬起灯笼一看,是严君启!
“赵公子,在下有要事相告!”
……
大朔隆宝三年,河北境内发生大案,涉及众多士子兼布政使司衙门从三品左右参政,案件扑朔迷离,久未勘破。时至秋闱将近,北直隶仍是一团乱麻,处处风声鹤唳。
河北总督蔡川廷震怒于此,插手调集四方驻军压阵,整顿市井,并请出神隐已久的布政使孟涛,协助学政文濂操办乡试,经此,河北士子之心大安。
而此时的留儿街,赵秉安刚刚接到母亲蒋氏从京都送过来的秋衣,附带一个身宽体胖的小十一。
第155章 乡试(二)开端
“十哥,我终于见到你了……”
“打住!赶紧说实话; 你又闯了什么大祸?别对脚尖; 伤眼!”
“呜呜; 这回真不是我的错。是父亲; 父亲犯了错事被祖父压到祖祠中禁闭,母亲担心我会受牵连,就让下人把我捎来了。”小胖子说的是情真意切,但嘴角那抹坏笑却出卖了他真实的心情。
赵秉安一向宠纵这个堂弟,平素虽然功课上严厉些,但私下里几乎是有求必应,他挥手让下人摆出河北的时鲜; 便他取用。
“四叔犯糊涂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这次怎么闹到祖祠里去了?”
说这话真不是赵秉安包庇自家人; 实在是他那位四叔相当有自知之明,从不会主动出去招惹麻烦,他就好两口酒色,还是在自己院子里折腾; 府中上下也没人有过异议啊。
“这事说出去很不光彩; 估计祖父他老人家也没脸跟十哥你提。”一张脸横向发展的赵秉宱捧着一个大金桔,吃的津津有味。眯起的小眼缝透露出不加掩饰的幸灾乐祸,实难让人相信出事的是他老子。
“父亲不是在鸿胪寺里挂了个客卿的名头吗,每回外邦使节入京,他都赶去蹭吃蹭喝,”
“那是展示我大朔的风土人情!你这张嘴啊; 早晚得贴张封条堵上。”
“嘻嘻,都是那回事嘛,我下次一定注意。十哥你接着听我说啊,今年西南、中藏各部势力进京朝贡,其中一位回讫部的小王子居然载了一车妖娆多姿的伶女进京,意图通过取悦圣上来消减关税。这礼部和御史台哪能答允,差点没用口水把回讫部那些人给喷死,那异邦王子眼见入宫无望,便打起了朝中重臣的主意。也不知道他往鸿胪寺砸了多少金银珠宝,居然真让他送出去不少。”
“区区一介伶女,四叔收就收了,何至于禁闭祖祠?”
“我爹可瞧不上那些贱籍女子,他把那回讫王子的姬妾给睡了。”
“噗……”赵秉安刚才一口茶正含在嘴里温养,猝不及防听到这么一句,真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四叔,好能耐!”可不是,睡了外邦来使的女人,人家岂能善罢甘休。这也就是永安侯府家大势大,放在其他府上恐怕早夺官下狱了,还关祖祠,烧成灰再回去吧。
“回讫部的民风与大朔不同,他们纵是王族也崇尚能征善战之辈,这位小王子恐怕不受重视,不然也不会被赶离本土,到大朔来卑躬屈膝。”若是正儿八经的出使,为两国邦交而来,那至少也得置办些朝贡的财物,一车伶女,这简直是贻笑大方。
“师傅也这么说的,他老人家说回讫部最近几年内斗的厉害,几个成年的王子为了夺取王位那是频动刀戈,这位小王子背后一清二白却又颇得老汗王的宠爱,所以才会被打发到大朔来出使,估计他那些哥哥们也是打着借刀杀人的主意吧,要不干嘛让他这么寒酸。十哥你不知道,父亲睡了他的姬妾,他居然一点也不恼,隔天就把人送到了咱们府上,说是要成人之美,可把祖父给气坏了。”
回讫部那位小王子想在京城立足,那就绝不可能得罪如日中天的永安侯府,别说赵怀珉只是睡了他一个姬妾,就是睡了他的正妃,那位王子殿下也得打碎牙和血吞。
“祖父既然得知了这回事,那他老人家必有应对的策略,哪会迁怒于你。说吧,到底为什么到河北来,现在不说,你可别指望回京的时候我在四叔面前给你遮掩!”这小子自打出门求学以后就变得有些油滑,冼马巷被他坑过的小伙伴不计其数,赵秉安习惯性的给他收拾烂摊子,都快练出火眼金睛来了,刚才打量第一眼他就知道这小子没怎么说实话。
“还有,玄渊先生现在许你改口了?不是说要等过了院试之后吗?”
提起这回事,十一手上的扒了一半的桔子都吃不下去了。尚不足十岁的小胖子拍拍手,托着他那双层下巴悠悠的叹气。
“拖十哥你的福,老师现在已经默许了我入门墙,等将来有了功名便能正式收入门下。”
“这不是好事吗,有什么可愁的?”
“还不是我爹,他现在被困在府上,天天逼我去应试,我娘都快撑不下去了,只能把我偷偷送了出来。”
应试?十一还未出垂髫之年,他应什么试,考场里那三天两夜能要了他的命。
“老八老九呢,他们俩不是还在府上吗,四婶就不能关心关心?”
“我娘这些年只当看不见他们,平素连请安都不许,哪能让他们在我爹面前漏脸,所以数来数去,我也就只能来投奔你了十哥……”
“也好,在京中诸事繁忙加之四婶说情,我总对你下不了狠心,这回到了北直隶,正好好好磨练你。瞧瞧你这一身彪,哪还有什么体态,打今儿起,你和铁卫一同出操,风雨不缀,直至回京!”
“不——,十哥,你作为一个曾经胖过的人怎么能这么对我,三伯娘说等我娶媳妇就瘦了,不用练武!”赵秉宱惊恐的连连倒退,府里铁卫是个啥样的怪物他更小的时候就去偷瞄过,那训练强度真能逼死人的,他宁愿背书也不要练武啊。
“架出去!好好练,谁敢放水,本少严惩不怠。”最烦人提小时候的黑历史了,赵秉安确实胖过,但他那只是富态好吗,十一怎么能和他比!
十少和十一少之间,听谁的不言而喻。门口进来两个铁卫抬起小胖子就往讲武堂去了,诸多分家之子也在那里,正好陪练。
被小十一这么一插科打诨,赵秉安紧张的心情倒是缓解了大半,乡试已经逼近,但那股神秘势力却越查越揪心,赵秉安也不知自己这是什么运道,随便一插手就搅合到河北官场隐藏多年的黑幕里去了。
他现在倒是想独善其身,但任重好像认准了他,每查出一点线索就送来留儿街,逼的赵秉安不得不参与这场争斗。
北直隶这两个月风声鹤唳,经登科楼一事后,众多筹划中的诗会文会胎死腹中。赵秉安严厉敲打过所有分家,所以赵氏家族倒是在这场动荡中没什么损失。
眼前已到八月,不过五日便要乡试,众多士子已经开始政审,赵秉安倒是不必应付这些琐事,但族中此次参考的不在少数,为保稳妥,赵秉安还是跟燕长品打了招呼,现在他也算是自家人,不用白不用。
说起这件事,赵秉安也挺无奈的,当初他去信蒋府,询问这桩联姻,没想到外祖一口就应下了,甚至立刻开口许下了刑部浙江清吏司郎中的缺做陪嫁的一部分。
赵秉安秉着谨慎的心态多问了一句,结果又是他那位二舅母折腾出来的麻烦,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居然想把二表妹嫁与远安顺子次子做续弦,那小子是京城响当当的断袖,前任夫人可是和离破门而出,在四九城一等一的丢人。
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不管成没成,蒋家的风评都落到臭水沟里了,要没赵秉安递上的这支姻缘,蒋府的女眷都快哭死过去了。那种时候,她们也都不挑了,能顺利结亲就是万幸,而且外甥是什么人他们还不知道吗,眼界高的很,能入他眼里的怎么也比外面那些四五不着六的强。
这件事赵秉安在燕长品面前漏过口风,这位实用至上,一听到刑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便当即定下了这门亲事。燕弘锡倒是好糊弄,他少年思慕,得了京城寄过来的几个物件,此刻正满心等着来年成亲呢。至于燕府的内眷,在听闻结亲的是三品官宦家的嫡女之后便什么言语都不敢多说了,这些日子和赵家内眷交际,听说心态摆的挺正。
布政使司在城东设立的贡院这几日已经不再进出了,赵秉安竭尽全能在里面设防,但还是一直放心不下,摸摸怀里的玉佩,赵秉安正在考虑要不要把它带上。
没见过那位布政使之前,赵秉安绝对想不到这块玉佩有这么大的力量,一省大员都潸然泪下。以那位透露出来的意思,河北还隐着不少往昔的孟家门徒,有这块玉佩在,足以保他安然无恙。
但当初老侯爷那恐慌的表情还历历在目,孟家轻易不能沾染,赵秉安现在自己还是羽翼未丰,不宜与这样的官场禁忌扯上关系。
思来想去,赵秉安还是放弃了这块玉佩,人心易变,他不能去赌。
八月初六,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番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视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
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入场。
第一场定在八月初八,日子听上去很好,但这一天却是乌云密布,眼瞅一场暴雨就要铺天盖地的倾泻而下。
赵秉安仰头瞧瞧这天色,顿了顿,忙忙碌碌几多杂事,差点让他迷失了自己初到河北的目标,他是冲着桂榜而来,乡试榜首必是他囊中之物,谁敢阻了他的路,佛挡杀佛,人挡屠人!
文濂在场中坐镇高台,左手旁太师椅上靠着一位锦鸡朱红官袍的老者,身后任重与年处仁皆小心翼翼地站着,不敢擅越。
老者须发灰白,只默默的闭着眼打盹,却震慑了在场所有官员。
铜锣一响,诸生入场。老者眯眼往入口的方向扫了一眼,便起身请出了礼部黄志。文濂谦卑的让开首座,等着这位布政使宣谕。
第156章 乡试(三)第一场
乡试第一场连考三日,许进不许出。
贡院门口; 重兵掠镇。凡入场士子都要验明正身。年处仁神色肃冷; 领着布政使司衙门五位主事和大使正在严密核对。
乡试中替考之事屡禁不止; 进门验这一场只是考官们的第一手应对; 待考试正式开始,至少还会有十次以上的巡检,所有大人会尽最大努力保证科举的公正性。
乡试与府试不同,除了试卷之外什么都不提供,所有生活用品都要由考生自己预备,所以这万余学子,无一不背了个大包裹; 三天吃喝拉撒睡都在那几丈余的号房内; 不多带些东西擎等着到时候抓瞎吧。
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的导致人群拥挤; 排查缓慢。若非赵佑早早派铁卫在这边戍守,又有燕长品开的后门,赵秉安恐怕早就被那汹涌的人潮冲散了。听说只昨夜就发生了不下四五起踩踏事故,拖孔夫子他老人家的福; 倒是没出人命; 只是涉事的数十学子都被押进了顺天府管教,估计今日这场势必要错过了。
赵府上预备了肉脯、糯米糕以及提神的风油精,可惜在进场时所有糕点就都被捏成了渣块,几瓶提神醒目的药液也被当众倒了去。
按说年处仁怎么也是一省参政,肚量不该那么小,可郭绪与万有成两位师弟前后折于赵秉安之手; 他如何能不恨。
加之两个月前,好不容易任重被自家儿子绊了一跤,眼看就要声誉扫地,也是这小子半路跳出来搅事,坏了他的大计!
京中恩师对他在河北的被动早已是大失所望,年处仁就指望着能通过此次秋闱挽回颓势,结果那位布政使好死不死的出山了,直压的他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下不得。虽说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蔡川廷,但他和姓赵的这小兔崽子是一家的,这笔账算在这小子头上也不冤枉。
好生嗟磨了一番赵秉安,年处仁才算是略消怒火,挥挥手打发这烦人精赶紧入场。
赵秉安几乎是被从外到里扒了一遍,幸亏他当时放弃了那块玉佩,不然就年处仁的德行,但凡被认出来,赵秉安先前在太子那里所做的努力便尽数付诸东流了。
孟家那神鬼莫测的老太爷不说,但就私下与太子妃勾连一事,就足以太子彻底厌弃赵秉安。
呼过一口气,赵秉安朝赶来的任重点了点头,便随着引路的差役去了他的号房。
这是燕长品私下里给他安排的位置,完美的避开顺风口,而且距离茅厕甚远,正对场中高台,就在文濂眼皮子底下。任凭年处仁心机百转,他也不敢当着主考官的面动手,除非他满门老幼都活腻歪了。
当然,这个位置有利有弊,对于赵秉安来说,利在他可以极大程度规避外人的算计,弊在压力太大,高台之上主考官两人,皆是朱衣大员,同考四人,提调一人,至少也都是地方实权四品。对着这样一帮气势惊人的朝廷命官,心境稍有不稳,这乡试便就毁于一旦了。
河北号房之简陋绝对对得起它贫乏的财政。只一面长墙,左右各隔两层黝黑厚重竹板,生生将原就狭小的空间衬得愈发窄暗。竹板一瞧就是近期赶制的,连上面粗糙的毛刺都没划去,但赵秉安用手敲了敲,隔音效果倒是出奇的好。
一眼扫过去,号房里面除了两块木板外啥都没有,这俩木板一上一下,上写下坐,晚上拼一起便又成了卧榻的床板,绝对是一物多用的典型。
条件就这样,赵秉安也不矫情,一进入就开始收拾他那两个大包裹。现今已入中秋,号房里寒气重,赵秉安确实带了简易的小火炉和一娄碎墨炭,但这是烹饭所用,不宜浪费,所以他直接在号房地面铺了两层虎皮,这是京中手艺最好的匠人用秘制材料硝过的,柔顺温滑,不可多得。
“败家子!”
孟薛涛早年在黄河治水,落下了腿寒的病根,这些年一直用药调养,但阴雨天气还是时有不适。早先有那名医也建议过皮毛养身,让他寻几条大虫硝皮,这东西最是保暖。但他老人家无儿无女,一门学生又不得金銮殿那位待见,何必为这点小事折腾。
没成想今儿居然瞧见那邵老头家的小东西这么暴殄天物,气得直翻白眼。
“去,把上面那层给老夫抽出来,老夫要查验其是否夹带。”
谁去?文濂舍不下这个脸,年处仁还在考场门口忙活着,场面上只剩下一个任重能对赵秉安动手了,但他也是要脸的人呐,那两层料子油光水滑的,若有夹带,早在铺开之时就会掉落出来,人家在那边掀掀落落好几回,明摆着啥都没有嘛。
孟薛涛是谁,他玩心眼的时候这帮小子还在撒尿活泥巴呢,眼皮一掀,什么不用说,只朝任重不耐的扫了一眼,这位平时威风堂堂的左参政大人便赶紧一溜烟跑到了赵秉安的号房,二话不说让差役架起赵秉安,他抽走虎皮就跑,好像身后有啥洪水猛兽撵着一般。
赵秉安是凌乱的,架着这位公子的两个差役也是凌乱的,三个人三双眼睛追随着任重直至高台之上。
“此物花纹繁多,似含玄机,违反考场规定,交由本官充公了。”真别说,这些勋贵就是财大气粗,这皮子捣饰的一等一的好,其上还有一股淡淡的麝香气,真合他老人家的口味。
两位差役不约而同咽了口唾沫,随后轻手轻脚的将赵秉安放下,两人急匆匆的就往边角跑。娘咧,这官职高的大人就是不同寻常,圣人罩着的考场里头也敢光明正大的捞,真是服了。
赵秉安能说什么呢,他也很无奈啊,千辛万苦过了年处仁,却没想一着不慎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