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荼蘼[民国]-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涂谜是个聪明人,这是所有认识她的人都不会否认的事实,所以在确认自己真的穿越到了八十年前时,涂谜并没有惊慌失措,哪怕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此刻身处的这片国土正在经历着怎样的苦与痛。
  乱世,国仇,家恨!
  一些人沉沦,便有更多人奋起!
  从见证人到参与者,只不过是一声枪响……

  阅读指南:
  1、这是一篇民国文,乱世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还是女主视角。当然,女主是穿越的,自然是有金手指。只是再多的先见之明,在那个年代也只能是点缀而已,所以,会有很多无奈,但小人物也会迸发光辉。之前是犹豫了很久才决定写这篇,很不敢碰民国这段时间,很难写,作者君还作死地准备加入谍战因素,更没底气了,所以愿意接受批评指正,但拒绝人身攻击。
  2。本文设定为架空,但整个大背景还是会遵照史实。
  3、作者君非常不会写感情戏,所以,请不要对文中男女主的感情戏报有希望,小天使们只要喜欢女主就好!
  4、写文总要有个立意,这篇不敢说什么致敬,只是想对那些在敌人屠刀之下用血与骨铸就中国民族铮铮脊梁的先驱们感恩!

  内容标签: 时代奇缘 穿越时空 民国旧影 现代架空
  搜索关键字:主角:涂谜 ┃ 配角:涂谊,涂让,林锦年,贺文天,佑中 ┃ 其它:抗战,谍战

  一句话简介:乱世荼蘼开,笑待春回!


第一章 主与仆
  民国二十六年冬天的海城,格外地冷!
  刚进了新历十二月,大雪就一场接着一场。十三日凌晨又一场大雪过后,人间似是只剩下了一个颜色,远远望着,惨白惨白地渗着冷光。
  公共租界埃德路的一处三层小洋楼里,原本一家连主带仆十几口人,现在却只剩下了一主一仆。
  涂谜,这家目前的当家人,死拉硬拽着不能跟主人同桌吃饭的小男仆佑中,总算是吃完了早饭。
  “大小姐,可不能再有下一回了,这不和规矩的!要是让爷爷……”
  十四岁本应是男孩蹿个子的年纪,可因着年幼乞讨流浪的经历,佑中现在还是瘦瘦小小的。吃完了饭,佑中麻溜地收拾着餐桌,边收拾边念叨。
  只这念叨刚刚开始,就戛然而止。一时间,整栋样楼里似是没了人气一般,静得吓人。
  涂谜怔忡了许久,想起那位为现在这具身子挡枪子的老管家文伯。即便老人家是为了忠义舍身,可现在的涂谜于他不过是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陌生人罢了。若是那位老人家在黄泉路上见到紧随他而去的大小姐,不知会是怎样的哀恸!
  碗筷的摩擦声再次响起,涂谜抬头看着眼圈泛红的佑中,张了张嘴,却是说不出一句安慰话。
  比起自己这个穿越而来的灵魂,文伯的惨死,佑中才是最悲痛的。幼年父母双亡,没有亲朋收留,被迫流浪乞讨。若不是遇上文伯,三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夜,便是佑中的死日。可命运就是如此巧合,善心的老人家遇到了濒死的小乞丐,于是,海城涂家便多了一个叫佑中的小男仆。
  涂谜幽幽地叹了一声,起身走到佑中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瘦弱的肩膀,然后转身去了客厅。
  只是目光不经意扫过那印着旗袍美人的月份牌时,涂谜停下了脚步。
  “佑中啊,今天是几号?”
  “十三号。”佑中端着碗筷正要进厨房,听到涂谜问话,立住,瞟了一眼月份牌,答道。
  至于明明涂谜就站在月份牌跟前,为什么还问他?佑中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爷爷说了,主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让说什么就说什么,其他的,少打听,不多嘴。
  于是,这略有些怪异的问答就继续了下去。
  “几月十三号?”
  “十二月十三号。”
  “几几年?”
  “民国二十六年。”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号?”
  “嗯。”
  “1937年12月13号?”
  “嗯。”
  “佑中啊!”
  “大小姐。”
  “家里还有纸钱吗?”
  “有。”
  “那咱们待会给……给文伯多烧些吧!”
  “……好!”
  “……去忙吧。”
  “嗯。”
  佑中哽咽着进了厨房,自是没发现涂谜的异常。
  不知站了多久,仿佛也不过几秒钟罢了,涂谜转身向着大门口走去。一把拽开大门,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
  冷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似是天地间飘荡着无数的招魂幡。随着北风,一路呼啸着向南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文,本来应该开开心心的,结果文案就写得不顺,本来
    第一章应该写的尽量长一点,可写到最后这里,觉得再多的也没必要了,就断在这里了。
  这是一篇民国文,乱世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还是女主视角。当然,女主是穿越的,自然是有金手指。只是再多的先见之明,在那个年代也只能是点缀而已,所以
    第一章的情景就奠定了全文基调。会有很多无奈,但小人物也会迸发光辉。
  之前是犹豫了很久才决定写这篇,很不敢碰民国这段时间,很难写,作者君还作死地准备加入谍战因素,更没底气了,所以愿意接受批评指正,但拒绝人身攻击。
  很多人走了,没法被铭记。很多人留下了,却注定活在痛苦里。愿逝者安息!)


第二章 睡不着与吃不好
  民国二十六年新历十二月十三日的这天晚上,涂谜睡得很不好,或者确切来说,她并没有睡着。
  只要一闭上眼,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看过的那些图片,便慢镜头般地在脑海中闪现。
  听着西洋钟敲了十二下,涂谜翻身坐起。披了件大衣来到窗前,将窗帘拉开一点,外头仍是白茫茫的一片。就这样站了许久,久到身体不自觉地打了个冷颤,涂谜才回到床上,拥着被子,到了天亮。
  早上七点,涂谜下了楼。佑中已经准备好了早饭,很简单的白粥、咸菜、大馒头。这样的吃食,在涂家是非常罕见的。即便是在涂谜的父亲突然病故、亲戚同行对涂家家业虎视眈眈之时,涂谜的大哥涂谊虽为给弟妹撑起一片天苦心劳力,但也不曾让涂谜吃过一点苦头。算起来,涂谜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
  涂谜不知道原身会不会对这样简单的早饭不满意,反正她是很满意的。白粥熬得浓稠,米香彻底被水分与火气激发。馒头咬起来很是筋道,一尝便知道佑中是下了很大气力来揉面的。至于小咸菜,应该是文伯的手艺,用的是几十年的老卤腌制,吃起来脆嫩咸鲜。热乎乎地吃了一顿,昨天夜里积攒在身体里的冷意,似乎消散了些。
  只是,涂谜吃得舒心,佑中瞧着他家大小姐连眉毛都没皱直接开吃,却很是自责不已。可就算再自责,佑中也是没法子的。
  因着连降大雪,外出采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就算去了菜市,这样的鬼天气,也是买不到什么的。更何况自从日本鬼子占了海城,烧杀抢掠之后又是经理管制,即便他们住在公共租界,也是受了一些影响。
  一想到这里,佑中捏着馒头的手便不自觉地用力。杀亲之仇不共戴天!每每路过埃利斯路那边的临时征兵处,佑中都想去报名。只是,抬头看看面色泛青的涂谜,佑中又不得不打消念头。
  大少爷、二少爷不在家,爷爷又走了,家里就剩他一个男人,一定得好好护着大小姐才行。等到大少爷在南边安顿好了来了信儿,他把大小姐送过去,就去参军打鬼子替爷爷报仇!
  佑中狠狠咬了一大口馒头,心里又一次地坚定着这个念头。
  “大小姐,雪停了,我去菜市看看。”收拾好了碗筷,佑中从厨房出来,穿上厚棉袄,准备去菜市碰碰运气。
  “别去了。”就算雪停了,可路上积着的起码得有三十厘米,涂谜自是不会让佑中出门的。
  “可家里没菜了啊!”佑中人小却倔得很,心中牢记着爷爷临终的嘱托,一定得好好照顾大小姐。
  “不是还有咸菜呢嘛。”
  “那也不能让您一天三顿吃这个啊!”
  “你不是也一天三顿吃着嘛!”
  “那哪儿一样啦!您是大小姐,我是……”
  “停停停!”不用听完,涂谜都能想到佑中接下来要说什么,毕竟在她穿来的一个多月里,一模一样的开头,涂谜已经不知道听过多少回了。
  刚开始,涂谜还有心力想要给佑中好好普及一下民国流行的德先生、赛先生以及新思潮。可不知是文伯对佑中的影响太过深刻,还是佑中本身太过固执,涂谜再好的口才,再新潮的思想,遇上佑中那仿若唐僧附体的念叨功夫,也只能节节败退。
  于是,听到佑中又要开始碎碎念,涂谜颇有些头疼地开口打断道:“佑中啊,这都民国了,那些主主仆仆的早就是封建糟粕,该丢了!”
  “可爷爷……”
  “对,该给文伯上香了。上完香我教你认字。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多学些新文化了,不然以后可怎么找老婆啊!”
  “……”
  佑中到底还是拗不过主主仆仆的规矩,只得按着涂谜的吩咐行事。就这样过了一上午,瞧着时间过了十一点,佑中认真学习的劲头就散了。不是他偷懒,而是该准备晌午饭了。
  涂谜也知道劝不住,就由着他去了。至于想帮着做饭,还没靠近厨房门,就对上了佑中倔强委屈的狗狗眼,涂谜也只能离开厨房这个佑中的势力范围。
  中午吃的是咸菜肉丝面,涂谜想的菜谱,佑中的手艺。涂谜很给面子地吃了满满一大碗,倒是让佑中自责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些。
  昨天一夜没睡,直到吃饱了饭,涂谜总算有了睡意。嘱咐佑中老实在家待着认字读书、不许出门,涂谜就想上楼补眠。
  只是刚迈上楼梯,院门上的电铃响了。
  “这大冷天的,谁啊?”
  “大小姐,我去看看。”
  “把棉袄穿上,别冻着!”
  “哎!”佑中匆匆套上棉袄,拉开大门跑了出去。
  “哦,我可怜的孩子!佑,你该多穿点的!这天气太冷了,佑,你和安妮还好吗?”
  很快大门口外响起了说话声,只一听这说话的语调,便知不是中国人。
  脸上已经是满满的笑意,涂谜紧了紧衣服,迎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又忘记说更新时间了。作者君不是全职写文,加上这篇文有很多东西需要查询一些民国史料才敢写进来,所以真不敢保证能日更。作者君只能尽量每天多写一点,希望小天使们能够体谅,么么哒!
  至于具体更新时间,作者君尽量在晚上十一点前发,小天使们睡觉之前可以来文下看一眼。或者欢迎关注作者君的新浪微博“晋江君琳琅”,会在更文的第一时间发微博。
  作者君最近迷上了谍战剧,正好是这篇文所涉及的这个时间段,所以目前男主预选都会与之有关。至于具体哪个会是男主,鉴于俞三少与封大少的惨痛经历,以及并没怎么得到关注的霍哲同志,所以就不提前剧透了。明天见!)


第三章 亲人与邻居
  “杜兰德太太,还是我来拎吧。”
  “佑,这些对你来说太重了,你还是个孩子!”
  涂谜还没到门口,佑中已经引着客人进了屋。
  这位被称作杜兰德太太的客人,是一位体格颇有些健壮的外国妇人,尤其是有在她身侧跟着的佑中做对比,杜兰德太太的身材更显得高大。
  当然,这样的体格,对体型娇小的涂谜来说,也是有压迫感的。不过,杜兰德太太的脸上满是慈爱,尤其是看到涂谜时,眸光中更是添了亲昵。
  “午安,萨拉。”萨拉,法国女孩常用的名字,正是杜兰德太太的闺名。当然,杜兰德太太也确实是法国人。
  “午安,安妮。”安妮,涂谜十六岁时,杜兰德太太为她取的名字。
  互道午安,杜兰德太太正要给涂谜一个贴面吻,却是发现双手拎着的东西限制了她的行动。
  涂谜低头,才注意到她左手拎着一大袋面粉,右手握着一个布袋,有两颗大白菜露在外头。再一偏头,看到佑中那明显不好意思的表情,瞬间明白了之前两人对话的意思。
  显然,杜兰德太太是来雪中送炭的。面粉,涂家不缺。这倒不是涂谜有先见之明,而是因着之前瞧见过佑中那小身板拎着面粉袋子跌跌撞撞,涂谜想帮忙却无奈佑中死活都不愿意,涂谜只得让粮店一气儿送来了两百斤,没想到却成了有备无患。
  至于蔬菜,在各种反季节蔬菜大行其道的时代里生活太久,以致涂谜早就忘记了年幼时孤儿院每到冬天只有白菜萝卜的日子。更何况刚来这个陌生的年代,一切还在适应中,屯菜这样的小事,自然不在涂谜的计划中。
  看着杜兰德太太带来的满满一袋子土豆、洋葱、白菜,涂谜很是不客气地收下了。
  等到杜兰德太太婉拒了涂谜主仆想要接手的意图,亲自将带来的食材放到厨房,佑中将泡好的茶端上,涂谜才和杜兰德太太坐在客厅说起话来。
  “哦,我亲爱的孩子,你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是哪里不舒服吗?”
  “呃,很明显吗?”穿越前习惯了熬夜,只不过一夜没睡,涂谜原本并没有当一回事。更别说前世本是孤儿,并不会有人因着这样的小事念叨她。涂谜听到杜兰德太太的问话,愣了一下。
  “是的,非常!”边说,杜兰德太太的手心已经贴上了涂谜的额头,又跟自己体温反复比较,才确认涂谜并没有发烧。但即便这样,杜兰德太太也没有放心,而是颇有些自责地说道:“我该带着老威廉一起来的。”
  老威廉,杜兰德太太的丈夫。这位来自英伦的绅士,是海城非常有名气的骨科医生。当然,除了骨科,一些小病小痛也是难不倒杜兰德先生的。
  眼看着杜兰德太太就要拿起话筒,明显是要喊杜兰德先生过来,涂谜赶紧拦了下来。再三保证自己并没有任何不舒服,只是昨晚没睡好,才终于打消了杜兰德太太的念头。
  “安妮,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和老威廉。之前你的状况实在太糟糕了,老威廉说一定是上帝保佑,你才能醒过来,所以,孩子,不舒服一定要让佑告诉我们……”
  即便涂谜做了保证,杜兰德太太也没有完全放心。毕竟两个月前的那场变故,不仅仅带走了文伯的性命,也让涂谜在医院昏睡了半个月之久,其间更是多次高烧不退、心跳衰竭。
  幸亏当时涂谜被杜兰德先生安排进了他任职的教会医院,日本人对医疗物资的管控还没有完全响应那里,涂谜才得以保全性命。只不过,保全的是身体,灵魂却已经换了一个人。
  涂谜来到这个世界,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便是杜兰德太太。
  那时杜兰德太太的脸色,并不比当时涂谜的脸色好多少。一连半个多月和佑中轮换着照顾昏迷不醒的涂谜,还要帮着佑中打理文伯的丧事,更要安慰失去亲人哀恸的佑中。
  那段时间,杜兰德夫妇二人为涂家主仆所做的一切,令涂谜十分感激。即便他们做这些全是因着跟涂家多年的情分,更是因着他们将涂谜当做亲生女儿看待,而这些都跟现在的涂谜没有任何关系。
  但只要一想到养病的那段时间里杜兰德太太对她的嘘寒问暖,涂谜就发自内心地将杜兰德太太当做亲生母亲看待。而杜兰德太太也确实是现在这具身子的义母。
  至于,为何一个中国女孩会有一位外国义母?这还要从五年前,涂家和杜兰德夫妇先后搬到埃德路成为邻居开始说起。
  海城涂家,是从涂谜的曾祖父涂渊开始发家的,主要做的是丝绸、皮毛等衣料生意。到了涂谜的父亲涂海接管家业,涂家已经掌控了海城衣料生意的四分之一。而涂海也是继承了父祖的经商天赋,涂家一时间在海城商界风头大盛。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涂海想进一步扩展版图时,却是突发重病,没过两月便撒手人寰。当时涂谜的大哥涂谊刚满十八岁,二哥涂让也不过十四,至于涂谜更是只有八岁。看着涂家大宅只剩下这样三个小主人,不知多少人动了心思。
  可谁也没想到,如此四面楚歌的境地,涂谊竟然带着弟妹闯了过来,不仅保住了父亲留下的偌大家业,更是将背地里落井下石的给狠狠收拾了一通。
  只是,即便这样,麻烦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因为刀子还有从背后捅来的。对于那些吃里扒外的亲戚,涂谊心思再狠辣也要顾念几分情面。实在不愿看到某些人倚老卖老的老脸,涂谊索性带着弟妹从涂家大宅搬了出来。
  正好当时埃德路有人卖房子,是紧邻的两栋。涂谊带着弟妹过来看了看,后来被杜兰德夫妇买去的那栋面积小了点,于是,涂谊便做主选了现在的住处。
  洋楼很快被打扫干净可以入住,摆温居酒的那天,正好赶上杜兰德夫妇去隔壁看房子。
  那时他们夫妇二人刚到海城市不久,还不会说中文,原本是临时请了翻译一起过来的。可不知是沟通出了问题,还是别的什么,翻译并没有准时出现。而房主委托的中介,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亲戚,自是不会说英文的。三个人鸡同鸭讲了半天,就遇上了出门迎客的涂谊。
  涂家三兄妹念的是新式学堂,加之家里生意经常要跟洋人打交道,涂谊自然是说的一口流利的英文。很快替三人解决了问题,知道杜兰德夫妇以后会是邻居,涂谊便邀请他们来涂家做客了。
  一餐饭自然是宾主尽欢的,只是涂谊和涂让发现,杜兰德太太总是会偷偷地看涂谜,明明很想亲近的样子,但又不知为何眼中带着哀伤。
  直到两家人熟了,涂家人才知道,原来就在杜兰德夫妇启程来海城的半年前,他们唯一的女儿艾玛过世了,而艾玛跟涂谜正好同龄。
  杜兰德先生之所以会放弃伦敦优渥的生活,接受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麦克尤恩先生的邀请,来海城为他治疗腿伤,便是因为杜兰德太太一直沉浸在女儿过世的悲伤中难以自拔。杜兰德先生试过了各种方法,最后不得不离乡背井,只为给杜兰德太太换一个生活环境。
  于是,他们夫妇二人便漂洋过海来到了海城,然后成了涂家的邻居。
  涂谜自幼丧母,父亲又过世,两个兄长虽然极尽所能地对她好,可到底还是会有缺憾。杜兰德夫妇的到来,便弥补了这样的缺憾。而涂谜的出现,也让杜兰德太太的精神越来越好。
  两家人自然而然地越走越近,涂谜十六岁时,认了杜兰德夫妇做义父义母。
  脑海中关于涂家兄妹和杜兰德夫妇相处的情景如过电影般一晃而过,涂谜看着杜兰德太太的目光有些发怔。直到被杜兰德太太轻轻推了一下,涂谜才回过神来。
  “安妮,还好吗?”
  “萨拉,我想大哥二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概前六章会把女主的具体情况讲清楚。看了一下前两章的点击量,感觉是断崖式下降。不是很清楚是作者君写的不吸引人,还是这个题材太沉闷,感觉又回到了上一部《赖活者》少人问津的时候。所以在这里求收藏求留言,希望小天使们多多支持,么么哒!)


第四章 阴差与阳错
  “萨拉,我想大哥二哥了。”
  话一出口,涂谜自己先愣住了。明明不过是穿越而来的陌生人罢了,对涂家两兄弟的了解,也仅仅限于脑海中原身残存的记忆,却是在这样突如其来的脱口而出时发现,原来自己竟然这么快就已经把涂家当成了自己的家。
  不过,好像这样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上一辈子孤孤单单地活到了三十岁,即便在别人眼中她坚强、勇敢、甚至无所不能,但其实涂谜心里清楚,她不过是因着无所依靠而只能自己硬撑罢了。
  现在她终于有了可以依靠的亲人,即便两位兄长此时不知身在何方,但只要一回想起三兄妹之前相依为命的日子,涂谜便觉得在这乱世中有了好好活下去的底气。
  杜兰德太太并不知道涂谜此时心里真正的想法,只是看着她好像又晃了神,再想想涂谜刚刚提起的涂谊涂让两兄弟,也是跟着担忧起来。
  自五个月前中日战事再起,涂谊就一直神神秘秘地不知在忙碌什么。杜兰德太太不好打听别人的私事,却觉得可能跟涂让突然从南京寄来的信件有关。
  到了八月份,海城商界突然传出了涂家在变卖家业的消息,连一向不喜欢打听小道消息的杜兰德太太都听到了风声。以为涂谊遇上了难处,杜兰德夫妇就跑来涂家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比起不太关心时势的杜兰德太太,杜兰德先生显然是猜到了一些真相。
  日军的行动早就落在了有心人的眼中,海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私底下不知有多少人已经悄悄开始谋划后路。
  有不肯背井离乡的,自然也有不愿憋屈活在日本人屠刀之下的。
  对别人来说,无论是哪种选择,都一定会付出代价,但对涂谊来说,如果他做了第一种选择,杜兰德先生能给他的帮助更多。
  虽然杜兰德先生只是一位骨科医生,但乱世中,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所能积聚起的人脉,是会令大多数居心叵测的人在行动前都要掂量一下的。
  更何况杜兰德先生来海城,本身就是受了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麦克尤恩先生的再三邀请,而麦克尤恩家族在英国议会和外交部有着深厚的底蕴。后来在麦克尤恩先生的推荐下,杜兰德先生又为许多慕名而来的大人物进行过治疗,当然,这些人里也包括日军高官。
  所以,即便日本人真的占了海城,中国人势必会活得憋屈,但杜兰德先生还是能保证涂家人安全的。
  只是,以杜兰德先生对涂谊脾性的了解,涂谊肯定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当然,涂谊也确实是有血性有骨气的。如果家里只剩他一人,没有牵挂,他早就如弟弟一般弃商从戎了。
  只无奈背后有祖辈留下的偌大家业,还有弟妹要依靠他,涂谊只能选择先将家业南迁,待安定下来再谋其他。
  杜兰德先生并没有再劝这个不愿做亡国奴的男人,而是私底下帮着涂谊联系客户出手涂家铺子的存货。
  九月中,涂谊喝过杜兰德夫妇准备的践行酒,便带着愿意跟着他南迁的仆人伙计离开了海城。
  走之前,涂谊给远在巴黎费朗迪厨艺学院学习的妹妹发了电报,简单地告知了家里的打算,并嘱咐涂谜圣诞假期先不要回国,等他安定下来确定了住处给她发电报,她再回来。
  只是谁也没想到,原本说好了暑期不回国要在巴黎实习的涂谜,在得知国内战况时,因为担心两位兄长的安全,登上了从巴黎回海城的远洋轮船,错过了涂谊的电报。
  好在涂谊准备离开的时候,文伯担心自己年纪大了给大少爷拖后腿,又不放心把涂家的老宅交给别人看着,再加上铺子里还有一批存货没找到买家,就不顾涂谊的反对留了下来。
  文伯本打算让佑中跟着涂谊离开的,可无奈佑中倔脾气上来,死活不肯走,文伯只得将他留了下来。
  收到涂谜在启程前从巴黎发来的电报时,文伯又是庆幸,又是担心。庆幸自己留下来了,不然大小姐回到家一看人去楼空,还不知道要会怎么害怕呢!
  担心的是,自涂谊离开,海城的局势愈发不好了。文伯每天出去打听消息,越是打听,越是失望。日军向南推进的速度超乎了文伯的想象,说不准哪一天海城就变成了下一个北平天津。
  文伯年纪大了,觉得活够本了,自然不害怕。可看看瘦小的孙子,再想想还飘在海上的大小姐,心里愁得厉害。
  好在还有杜兰德夫妇在,他们得知涂谜已经回国,算好了时间,每天派人在码头蹲守。只不过,还没守到涂谜归来,却等来了日军兵临城下。
  虽然住在公共租界,生活还没有受到影响,但哪个成了亡国奴的会活得痛快!海城虽然被日本人占了,但抗日活动一直都没有平息。
  文伯每次听到又有鬼子遭了埋伏,便会多吃一碗饭。却不料,也正是因着一次日本宪兵抓捕抗日志士的行动,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天一大早,文伯又带着佑中去码头等涂谜。一连等了半个多月,总算是等到了他家大小姐,文伯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拉着涂谜瞧了半晌,还是佑中提醒大小姐肯定累了,文伯这才带着两个小的准备回家。
  结果,就是耽误了这么一会儿工夫,他们还没走出码头,骚乱便开始了。
  文伯已经顾不上为志士喝彩,艰难地护着两个孩子,想找个安全的地方待着直到枪战结束。可当时码头已经乱做一团,文伯根本搞不清楚方向。
  然后,他就瞧见有个男人捂着流血的肩膀,向着他们这边飞奔而来。而就在他身后不远处,追着十几个日本宪兵。
  文伯回身,一把将涂谜和佑中紧紧揽在怀中。等涂谜和佑中回过神来的时候,日本宪兵与他们擦身而过,而涂谜闭上眼前看到的最后场景,便是文伯轰然倒下的身影。
  涂谜每每回想这几个月里涂家发生的一切,总是觉得造化弄人。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原身的突然回国,文伯的执意留下,码头上突发的骚乱,文伯的舍生取义,以及她的来到。
  乱世中有太多的阴差与阳错,而命运的突然转向,到底会延伸出怎样的曲折离奇,涂谜真的很想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是存稿箱君,除了求收藏,作者君今天不知道写什么了,于是今天由存稿箱君代班。存稿箱君想说的是:爱你们,么么哒!)


第五章 职业与危险
  关于涂家两兄弟的话题,涂谜刚起了个头,便没了下文。
  涂谊自从九月中旬离开海城,便彻底没了消息。而涂让,这位十八岁考上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的涂家二少爷,更是自毕业之日起,便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
  以前的涂谜不是没有仗着兄长的宠溺,变着法子地打听涂让到底是在做什么。
  当然,涂谜之所以打听这个,不是因为她喜好挖人隐私,而是海城也有不少涂让的校友,但大多数毕业后都有了明确去向,不管是在哪个部队,总是有个番号可供查询。像涂让这样的,涂谜还是头一回听说,自然是发觉了不对劲,因此变着法地打听,只是想确认二哥的安全。
  可无奈一向对小妹百依百顺的涂让,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不是打哈哈,就是各种转移话题。直到涂让再三保证会注意安全、不会做危险的事,涂谜这才不再缠着他不放。
  可,以前的涂谜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大家闺秀,但现在的涂谜却有着超越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认知。
  在那半个多月的养病时间里,涂谜整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