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杰和罗灵两个商界大佬来拜访侯大勇,并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也就是来报个到,向侯大勇表示自己紧跟着他的脚步来到了灵州。这就好比现代社会里,某些精于吏事的下级有事无事总要找些花样、找个由头跑到领导面前汇报工作,汇报工作是次要的,其实质就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对领导的忠心,大多数领导对此事心知肚明,默认或支持这种行为,毕竟领导也是人,每个人都从内心深处喜欢顺从自己的人,若手下全是刺头,这样的领导当起来也是没味得很。
赵杰和罗灵两人都是老江湖,自然深知其中三味,所以,两人来了。
侯大勇、赵杰和罗灵三个人在议事房里,东一句西一句地聊了一会,都是说的是买卖上的事情。侯大勇来自信息过量的商业社会,又在学校学过政治经济学,虽说没有具体经过商,但是没有吃过猪肉却也见过猪儿跑,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还是略知一二,而节度使的高位,恰恰更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只要方向正确,自然会有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商人跟随着自己的指挥棒转动。
侯大勇端起茶杯,不慌不忙地品着茶香,对赵杰道:“蜀地多山,不仅有大山,还有许多不高不矮的小山,山上常年雾气缭绕,实是出产好茶叶的地方,但是蜀茶相较于闽茶,名气差得太远,价格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实在是有些可惜,我给你一个建议,赵郎不若找一座交通方便的山地,带些闽茶种子回去,种出的蜀茶运到灵州来,我想办法找商家全部收购。”
茶叶是蜀地的重要生意,赵杰的生意中也有茶叶项目,听侯大勇谈茶味。就道:“闽茶虽说路途遥远,但是闽人贩茶常走海路,一条中型的海船走一趟,就可以抵得上一个大型马队的运输量,海船在鲁地靠岸后,茶叶就可以一马平川地运到大梁、大名府等繁华之地,蜀茶虽好,却因蜀道艰难运输困难。
所以争不过闽茶,不过蜀茶制成茶砖,卖到西北各族,却是生意极好。”
罗灵却不同意赵杰的看法,接口道:“闽茶从青州到西北,路途也着实太远,甘、沙一年要卖出不少上等闽茶,一小包上等闽茶的价格抵得过五匹马拉地茶砖,要说利润大,还是要属上等闽茶。我觉得蜀茶主要的问题不是难以运输。而是炒制的手艺比不过闽茶,所以,在回鹘的上等人喝闽茶。下等人喝蜀茶,这就分出了高下,蜀人费力地把一个马队的茶砖运到回鹘人那里,利润还比不上顺便捎带的几大包闽茶。”
侯大勇听两人这么一说,道:“原来贩茶还有这些生意经,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就在这几天,中原最大商家富家商铺的大掌柜要到灵州来,他对茶叶有些兴趣,富家商铺中也有些炒制闽茶的高手。不若让他派些人到汉中去生产上等茶叶,由赵郎负责提供鲜叶,你们两家联手,完全可以把闽茶占据地市场抢过来。”
侯大勇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在汉中生产的蜀茶,可以很快到达凤州,然后沿新开辟的黍州一固原一同心的新路线,很快就能到达灵州,到时只要将上等蜀茶换成闽茶的牌子。由罗灵卖到回鹘去,转手就可以赚得大笔的利润,这也算是一种贴牌生产。
赵杰和罗灵两人都是人精子,虽说侯大勇没有把话点透,两人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其实是三家联手的生意:赵杰的老家在汉中,由他提供鲜叶,侯大勇掌握炒制茶叶的技术,而罗灵在甘州回鹘、高昌回鹘、于阗、萨曼等地建有现成地销售渠道。这样一来,定然能把真正地闽茶挤出西北市场。
想到这样的好事竟然唾手可得,赵杰和罗灵两只眼睛就如探照灯一样闪闪发光。
侯大勇手里还有一件利润更大的生意,这就是吴七郎所贩地私盐,经过在同心城的谋划,吴七郎回到中牟县后,找了一些原来贩私盐的搭档,重操旧业,由于有侯大勇的暗中支持,吴七郎就以灵州、盐州为后方,理顺了贩盐渠道,从河中府、京兆府等重镇、盐州等产盐地不断把私盐贩到灵州和同心,甚至连蜀地的井盐也运了不少过来,侯大勇一直想找一个理想的下家,这个下家必须是实力雄厚的商家,否则根本不能打通西域各个政权的关节,罗灵本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可是罗灵四处送美女,和各地关键人物都有一手,这就让侯大勇有些警惕,因此,只是把销售茶叶的买卖交给他,私盐则另外选人。
宾主言谈甚欢,罗灵和赵杰达到了表忠心的目的,此时不过中午时分,还没有到吃饭时间,节度使也没有留他们吃饭的意思,两人便站起身告辞,赵杰走到议事房的门口,拱手笑嘻嘻地道:“节度使,在下从成都带来一个蜀地厨子,手艺极为了得,我准备了几款难得一见的好菜,还望节度使赏光。”
大周时代,八大菜系还没有成形,可是已经初见端倪,蜀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已经在中原很有些名气,侯大勇想到后世吃过的川菜和渝菜精品,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当时自己并不是特别爱吃火锅,此时想起那火红的辣椒、青色的鲜花椒、脆嫩的鸭肠,口水就禁不住地往下流,看着赵杰肥胖的笑脸,侯大勇暗道:真是应了“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这一句古话,自己喜欢美食,赵杰就用美食来引诱自已,看来当大人物也不容易,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的眼睛盯着,稍有点小嗜好,就有人立刻粘上来投其所好。
当然,对于赵杰这种小小的诱惑,侯大勇还是不准备拒绝,当领导嘛,有时腐败一把也是为了大局为了工作,就笑容可掬地道:“好说,蜀菜味道最对我的胃口,等哪一天我想吃美餐了,就提前通知你。”
赵杰听到节度使大人如此尝脸。兴奋得两眼放光,一边搓手一边道:“这名厨子有道名菜叫五湖四海,全是各地的新鲜玩意,节度使一定要赏脸。”
光听五湖四海的名字,侯大勇就觉得吃得过于奢侈,这样大吃大喝会成为手下将官的坏榜样,就道:“真正的好厨子,就算用最简单的菜品也能做出好滋味。若用各地的新鲜玩意来做菜,根本显不出手艺,我给你出一个题目,就用最常见地羊肉,看你的厨子能否做出不一般的味道,若达了黄蓉的水平,那我就重重有赏。”
赵杰的脑袋如鸡啄米一样,频频点头,道:“好、好,我让厨子就用羊肉来做一顿大餐。”赵杰并不知道黄蓉是谁。但也不好意思问侯大勇。回去后问过帐房师爷,皆无人知道,赵杰想到既然节度使如此推崇的人物。定是饮食界的老前辈,就在成都最繁华的街道上,开了一家酒楼,取名为“黄家酒楼”,还立了一块牌子,写着“厨林圣手黄蓉亲传弟子”,成都没有任何人知道黄蓉是谁,可是,这家酒楼由于味道好、环境好、背景深,一时之间。宾客入云,成为成都一景,当然这是后话,在此按下不表。
封沙替侯大勇送客到门口,赵杰和罗灵一出院门,北地商人皆骑马,两人骑在马上又开始互相打趣,罗灵笑道:“难怪赵兄这么胖,原来有个好厨子。今天就请当哥哥地先去品尝品尝。”赵杰马上回敬道:“罗兄如此瘦,当是府中美女如云,一天劳苦过度,这样吧,晚餐我请你吃蜀食,宵夜你就请我品尝美女的滋味。”
罗灵“哈、哈”大笑道:“中原有句名言,叫食色,性也,说得当真是入木三分。”赵杰是蜀人,蜀人恢谐风趣,他也不例外,就道:“这是酸文人说的话,按照我们家乡话来说,男人拼死拼活就为了两个巴,上面嘴巴,下面鸡巴,两个巴弄舒服了,也就不算枉活一世。”罗灵听了此语,笑得趴在马头上直不起腰,而赵杰却是一脸严肃,两位商界大佬快活地到了赵杰府上。
封沙送了客人正朝他的房间走,就看见侯大勇从内院出来。
胡秋云的院子是由三个院子组成,前院是使女、下人及亲卫们所居住的地方,中院是侯大勇办公的地方,有议事房、会客房及封沙的住房,内院是侯大勇和师高月明和师高绿绮居住的地方,书房也设在了内院,内院除了封沙、罗青松可以自由进出外,其他人无事不能到内院,师高绿绮本来就是使女出身,因此,内院就没有再要其他使女了。胡秋云是个富商,为了防人翻进院子来偷盗,所以整个胡府的围墙都出奇地高,厚厚地围墙足有五米,一道围墙把院内院外分隔成两个不同地世界,内院有一道后门,后门很窄,只能让一人通行,木门采取类似城门的设计,能抵御刀劈斧砍火烧,这是为了紧急逃生而设计的。
侯大勇对往回走地封沙道:“我们去看看张记铁匠铺的情况。”
侯大勇进驻灵州城后,把同心城和灵州城进行了分工,灵州主要是商业聚集的地方,同心城主要手工业聚集。在同心城的北城区,集中了包括普通铁器铺、木匠铺、陶器铺、织染署、造纸坊、马车坊、制酒坊等产业,这些手工作坊主要是供日常生活所品,大多是凤州商家转移过来的产业,这些手工作坊有大有小,比如富家商铺经营的铁匠铺,专门打造农具、小铁器等生活用品,规模已经很大了,占据了同心城内很大的一块地盘,而蜀人开的木匠铺规模也不小,至于陶器铺、织染房是大梁商人新开办的,规模就小得多。
至于为黑雕军生产武器的窦田、郭宝玉和新近从固原挖过来地张记铁铺,这些铁匠铺是黑雕军武力超群的重要因素,是侯大勇的心肝宝贝,就全部集中在灵州城内。
窦田、郭宝玉、张青海和陈凌心各负责一个铁匠铺,窦田铁匠营主要负责打造侯家刀、陌刀和马枪,郭宝玉铁匠营主要负责打造弓、弩,张青海主要负责打造青党甲和盾牌,陈凌心是灵州颇为有名的工匠,长于打造马车及各种配件。
陈凌心所在铁匠铺严格来说并不是铁匠,而是一个生产马车的作坊,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在同心城外和房当度所率党项军激战的时候,虽然形势不利。但是永兴军把运送粮食的马车连结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道抵御骑兵冲击的良好防线,这给侯大勇很大的启发,黑雕军以前是一支纯骑兵的军队,这种军队优点很多,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攻坚能力和防御能力不足,若在步军中使用特制的马车。既能提高步军的机动能力,又能增强防护能力,将极大提高黑雕军的战斗力。
侯大勇来到窦田所在的铁匠铺,距离铺门还很远的地方,就听见了铁匠铺传来了“当、当”的敲打声、风箱的呼呼声以及工匠们的喊声、骂声。刚进营门,就看见了热火朝天地劳动场面,虽说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在熊熊炉火的映照下,肌肉发达的工匠们仍是赤脯上阵,汗水不断地从他们身上滴下来。
窦田汗流满面的来到侯大勇面前。呼出的热气在冷空气中结成一团一团的白雾。窦田拱手行礼道:“节度使来了,铁匠铺新造了几把侯家刀,正要送到府上来。”
侯大勇在广顺三年在沧州就认识了窦田。对窦田的表情极为熟悉,他笑道:“窦郎急匆匆想送刀到我这里来,莫非又有什么新技术?”窦田对着正举着大铁锤的一彪形大汉道:“王老五,把新打的侯家刀拿过来。”
彪形大汉王老五是个蜀人,蜀语和中原话用词基本一样,只是语调上稍有些变化,他嘴里大声应道:“要得,等到。”然后又重重地砸了一锤,才把铁锤放在了一边,然后兴冲冲捧着一把新打制好的腰刀过来。
战刀的样式仍是侯家刀的战刀。从黑色的刀鞘抽出战刀,刀刃有一些漂亮地云纹,稍稍转转角度,就能看到凛凛的寒光,侯大勇用手指轻试刀锋,刀锋在手指的擦试下似乎有了生命,就如一只闻到血腥味而不停跳动的野兽。侯大勇随手挥动了几下,王老五在刀锋的逼迫下,竟然连退了几步。远离了刀锋才稍觉心安。
侯大勇连道:“好刀,真是好刀。”窦田心中得意,嘴上却道:“这刀和节度使那一把短刀相比,仍是相差极远。”侯大勇又舞动了几式,问道:“这刀是用什么办法打造的。”
窦田眉毛向上扬了数下,终于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得意神情,道:“自从看到节度使的那把短刀以后,我和郭宝玉日思夜想铸剑之法,造了无数的刀剑,虽说也是锋利无比,但是始终远不如节度使的那一把短刀。”
侯大勇心道:“我这把短刀可是二十一世纪特别部队配置的杀人利器,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凭着大周的科技,是永远达不到这种技术水平的。”
窦田沉浸在自己的冶炼世界中,根本没有注意到节度使的表情,接着道:“到了同心城之后,我们铁匠铺的各项技术在大周朝已是首屈一指,风箱和焦炭都能大大提高温度,有了最好的灌钢技术,这个云纹是采用吐蕃人冷锻之法留下的痕迹,还学会了回鹘人的淬火之法,四种技术结合起来后,我们已经打造了二十多把好刀了,这把刀是最好的一把刀,现在我们铁匠铺要把此刀献给节度使。”
侯大勇取过刀,仔细端祥了一会,道:“在黑雕军中我用过三把腰刀,第一把刀是契丹人送的长刀,第二把刀是破浪刀,这是第三把刀,此刀的锋刃处有若隐若现的云纹,就叫做飞龙刀吧。”侯大勇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就道:“此刀能否大批量生产?每月可以打造多少吧,大批量生产的侯家刀,质量是否会下降?”
窦田眉毛又向上扬了数下,道:“铁匠铺和铸剑师不同,铸剑师是十年磨一剑,我们铁匠铺是为军队配武器,必须要能够大量生产,按照节度使的要求,我们每一道工序,包括用多少料、用料的先后顺序等等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一步都可以复制,二十几把刀的品质都相差不多,均好于原来的侯家刀,只是这把刀远较其他刀锋利。”说到的精彩,小羽只鼠地道:“所有程序都是一样,为何飞龙刀远远比其他刀锋利,我没有想清楚。”
侯大勇对于具体铸造工艺也不甚清楚,他只是记得冶炼的时候加入不同的元素会得到不同性质的特质,飞龙刀或许是凑巧加入了某种元素,因而变得特别锋利,只是这种元素以现有的条件无法检测出来,所以,飞龙刀难以复制,侯大勇想到这一层后,笑道:“既然不能复制,就算作神兵偶得吧。”
正在此时,一名亲卫带着数人走进了铁匠铺,当先的一人快步走到侯大勇面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道:“报告节度使,孟殊前来报到。”
第146章 争夺河套(十一)
在铁匠铺红红炉火的照映下,孟殊微黑的脸孔增添了些红润,紧闭的嘴角轻微向下,脸上线条显得层次分明,儒雅中带着些刚硬,更有着压抑不住的强大自信。
侯大勇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孟殊了,他敏锐地注意到了孟殊神情和相貌的突变,在德州小道初遇孟殊之时,孟殊还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无助书生,经过了两年军旅生涯的锤炼,又有了执掌飞鹰堂和富家商铺的经历,军中职务也正常升至步军都指挥使,这些变化对于孟殊具有颠覆性,要不然,他或许还要为了一个秀才的名份而苦苦挣扎,所有的变化在孟殊相貌和气质上留下了深深印迹。
侯大勇、孟殊等一行人迅速回到了侯府,在侯府中院,放着一个罩着灰布套的笼子和一个罩着黑色布套的笼子,笼子里传来了鸽子的“咕、咕”叫声。
侯大勇和孟殊对视一眼,孟殊轻声说道:“成功了。”孟殊招了招手,跟在孟殊身后的一名飞鹰堂的弟子,迅速把灰布套揭开,两只竹笼子里各有三只淡灰色鸽子。侯大勇看到这六只鸽子眼前一亮,来在竹笼子旁边,仔细观察着这些或许能迅速改变黑雕军通信状况的信鸽。
侯大勇来到大周朝后,深受信息不便之苦,为改善通信状况,在飞鹰堂中实行了节节传递信息制度、传递信息的等级制度、密信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安全性,但是,这些手段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落后的通信状况,大梁朝堂上的变化,以及侯大勇给飞鹰堂的命令,都要经过黑雕军或飞鹰堂的信使拼命跑上半月到达对方的手上,而半个月时间,足以让新闻变成旧闻。
这些小小的鸽子。或许就是改变这一切地关键,因此,侯大勇就如看自己的情人一样,凝视着这些小精灵。封沙、罗青松等亲卫,显然不理解侯大勇地感受。他们看到节度使翻来覆去地看着这些鸽子,很有些不解,可是他们见到节度使郑重的模样,又不敢打岔,就静静的站在身后,不断地拿眼神询问孟殊,孟殊则含笑不答。
过了大约一柱香地时间,侯大勇才从鸽子身上抽回眼睛,问孟殊道:“试验过吗?”孟殊胸有成竹地道:“节度使交待了此事之后。我就派人四处寻找这种能回巢的飞奴,后来在海州找到这些最好的飞奴。”听到飞奴的称呼,侯大勇愣了愣可反应过来飞奴指的就是信鸽,打断孟殊道:“这些鸽子是黑雕军的一员,岂能叫做飞奴。就叫做信鸽。”
孟殊笑着解释道:“唐朝名相张九龄年轻的时候最喜欢鸽子,他把书信系在鸽子的腿上,专门用来传递消息,张相就称鸽子为飞奴,好,以后就称这些鸽子为信鸽。”又道:“海州有不少船家出海捕鱼,他们喜欢在船上养飞奴,不,是养信鸽。用信鸽来传递消息,最是快捷准确,这些鸽子是海州最好的信鸽,同时还买了九个专门训养鸽子地奴仆,这次我带了四名到灵州来。另外五名仍在大梁训养鸽子。”
“不错,孟郎想得周到。”
“信鸽买回来之后,就由这九人专门进行训养,我们试飞了很多次,从郑州到大梁,从海州到大梁,还从京兆府飞到过海州,成功率很高,这六只信鸽是成绩最好的。”
侯大勇在竹笼子边观察得极为仔细,他提问道:“我看这两支笼子里的信鸽不太一样,黑色布套的鸽子前半身长于后半身,站在笼子里抬头挺胸,眼睛也转得灵活,而灰色布套的鸽子前半身和后半身差不多长短,用半蹲姿势站立着,这两类鸽子有什么区别?”
孟殊露出了佩服地神情,由衷地赞道:“节度使观察得真是仔细,若不是行家,很少有人能看出其中的差别,这两种鸽子的特点不一样,前长后短型是典型的短距快速鸽,这类体型的信鸽由于身体前沉,为平衡的需要,站立时常常得抬头挺胸。飞行时,由于前后平衡感不一样,不用力拍翅膀就有下坠的可能,故而其双翅拍动的频率比其它体型的信鸽略高,因拍翅速度快,飞速就会加快,往往能率先归巢,不过,万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这种信鸽地缺点是消耗体力太大,飞行时间一长就飞不动了。”
孟殊看侯大勇听得极为认真,稍稍停顿之后,又道:“身体前后等长型的信鸽肌肉发达程度与双翼、尾羽长度的比例适当,有利于轻松地长时间保持较高速度的飞行,只是这种鸽子看上去没有前一种鸽子气派,经过试验,这种鸽子记忆力特别强,找巢能力是数种鸽子中最强的。”
侯大勇随着孟殊地讲解一边观察着鸽子一边频频点头,道:“孟郎真是成熟了,能从全局的高度看问题。短距离信鸽速度快而飞行距离始很适合灵州城到同心城这种距离或者是各个军营之间的联系,我就给这种鸽子取名为闪电侠,几只鸽子分别叫闪电侠一号、闪电侠二号等等,另一种鸽子线条流畅,适应远距离飞行,就取名为郑和,鸽子分别叫做郑和一号,郑和二号。”
这两种鸽子其实都有自己的名字,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侯大勇发了话,闪电侠和郑和就正式成为这两种信鸽的官方正式名字,闪电侠的名字,孟殊还能够理解,可是这个“郑和”的含义就让孟殊很是纳闷,郑和——……——即不响亮,又不幽雅,更不形象,倒象一个郁闷男人的名字,孟殊看到侯大勇取过名字后略略有些陶醉的表情,也就把疑问放进了肚子里。
侯大勇离开大梁之后,有半年没有见到符英,符英曾在显德三年秋天让人带过来一封信件,由于是普通的家信,就没有开通飞鹰堂加急送信通道,就让军士按正常路线带过来,结果,侯大勇在显德四年春天才收到这一封迟来的问候。
侯大勇看到这些信鸽。就道:“准备文房四宝,纸条小一些。要能够绑在鸽子上,我要试试信鸽的飞行能力,看大梁侯府能否收到这封信件。”
罗青松马上到书房里为侯大勇准备纸墨。准备妥当后,侯大勇走进了书房,提出笔却颇为踌躇:写在西北的胜仗,这些内容适合写在奏章里,似乎不太适合夫妻间悄悄话;写同心城的婚配故事,一两句话又说不清楚;写自己收了一个胡女在身边,生活有人照顾,请夫人勿念,这似乎是智商五十以下的男人才干得出来的;泛泛写几句关心地话语则太过平凡。有此辜负这“郑和一号”近两千里的辛苦奔波。
侯大勇此时对符英地感情颇有些复杂,一方面,侯大勇收了师高月明在身边,心中对符英很有些负罪感,一时之间。拿不准该在这小纸条上写什么。
另一方面是对妻子和儿子的思念,这种思念是极为正常的,也是没有掺假地,男人和女人在感情方面是不同的,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更有显著的差别,男人可以在同一段时间内,爱上不同的女人,通俗的说,也就是男人能够做到脚踩两只船而心理不会分裂。女人对男人这种行为是深恶痛决的,而女人表现形式不同,女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爱上不同的男人,但是同一个时间,绝大多数女人只能爱上同一个男人。
这种现象其实没有高下之分。而是受制于男女的身体结构和社会选择,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母亲是固定地,不过,若是没有一定的社会规则的话,父亲是谁或许连孩子的母亲也不能准确判断,这样就很难预防近亲结婚,长此以往,对一个种族的健康是极为不利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能够健康发展的种族都不约而司地制定了限制女性性行为的规则,规则的力量强大得让女人都意识不到,她们在规则之下,慢慢形成了一个时间段里只会爱上一个男人的心理机制。而男人不受这个规则的约束,因此,男人在同一段时间有能力爱上不同的女人,而且每一段爱情都是真诚的(花花公子除外),最典型地例子就是在二十世纪曾经流行过的经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
而在现代社会里,包二奶是一个受到企社会共同鄙视的行为,当然,女人们的鄙视是发自内心,而男人们地鄙视则是因为自己没有资格和能力包二奶,出于眼红而鄙视,但是,无论出于什么心理,包二奶在现代社会是公认的不道德行为,师高月明实质上就是侯大勇包的二奶,虽说在大周朝,这种行为极为正常,若一位身居高位的男子没有几个漂亮女子在身边侍候,反倒显得不正常,还会被人怀疑有龙阳之好,可是,侯大勇在心理上总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
侯大勇在书房里转了半天,反复思考着写此什么,女人是感情的动物,最喜好听甜言蜜语,若是浪漫的情话,更是比黄桦弩还要历害的攻击武器,侯大勇在书房里转了转,看到一本唐人诗集,这本唐人诗集原本是用来设置密码的,不过现在黑雕军军用密码所用的书已变为佛经了,佛经浩如烟海,数量极大,可以随时换书,这样就很难让敌人破诊,用佛经来替换各类诗集之后,这本最全的唐人诗集就成了侯大勇茶余饭后用作消遣的闲书。侯大勇灵机一动,决定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用郑和一号给符英寄一首唐人写的情诗回去。
侯大勇在李商隐的诗集中选了一首《夜语寄北》,在小纸条上细心地写下“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甭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写完后,侯大勇细细地读了一遍,发现“剪,字写得十分难看,就把小纸条撕掉,重新又写了一张,谁知这一张纸条中“巴”字又写得特别丑陋,侯大勇再次撕掉,写到第五张时,终于有些满意了。
郑和一号在灵州侯府中院腾空而起的时候,只是在空中稍有些犹豫,就朝着大梁方向飞去。
侯大勇写完情诗后,还想给石虎发一道命令让闪电侠送到同心城去。可是转念想到石虎还没有见到过闪电侠,侯大勇就放弃了让闪电侠送信的欲望。而仍然用老办法来发布命令。
侯大勇在书房里踱来踱去,封沙提着笔,等候着侯大勇的命令。侯大勇走了几圈后。简短地说道:“塑州节度副使石虎将军,令你部派出小部队,北上小牛关,扫荡清水河畔的党项人,孤立西会州,困死房当翰海,塑州节度使侯大勇。”
封沙听到侯大勇最后两句话带着浓浓的杀气,精神一下就振奋起来,他下笔如风。一手漂亮的书法令侯大勇是望尘莫及,写好后,封沙站起来,干净利索地念了一遍。
侯大勇大手一挥,下令道:“把此令翻译成密信送给石虎将军。同时让信鸽驯养员立刻到同心城去,尽快让闪电侠飞翔在灵州城和同心城之间。”
侯大勇的命令,很快就传到了同心城。
石虎以塑州节度副使的身份坐镇同心城,他地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地方事务就企部交给了霍知行。
霍知行在修建白狼营的同时,还要抽身打理同心城地地方事务,这让一心扑在白狼营建设上的霍知行很是不爽,他在同心城设立刺史官衙之后,按照大周地方官制。拟出了录事参军事及六曹官佐,然后由侯大勇以节度使的名义上报吏部,吏部专门经办西北事务地侍郎司马翎,早已成为侯大勇的亲密战友,拟报人员向来通行无阻。因此,尽管吏部公文还没有批复,录事参军事张金灶已经开始行始职权了,霍知行把大小事务交给了张金灶,自己则把家都搬到了白狼营,所幸同心城没有多少地方事务,除了一个个大肚子的党项女子以外,就剩下军人、工匠和运粮队的村民,张金灶应付起来颇为轻松。
同心城的四营新黑雕军,鹰军、狼军、龙军、豹军就布防在小牛关以南,加强营鹰军的三千人驻守在同心城内,是同公各军中最大的——支机动力量和战略预备队,狼军二千人是由凤州竿组成,布防在白狼营,龙军二千人主要是骑马步军,布防在小牛关,豹军二千人是由灵洲军组成,布防在固原方向。
石虎接到侯大勇密令后,立刻招来了鹰军都指挥使王江和副都指挥使铁川源。石虎把密令递给了王江,就淡淡地看着门外的景色,石虎自从得到《金刖经》之后,一有空就拿出来研读,近来突然有些感悟,对经文的理解一下变得透彻了,许多原来不明白地地方,犹如有神助一般就豁然开朗,他也就越发沉默寡言了,在武僧空见眼里,石虎宝相庄严,大有佛根,住持和石虎相比也大大不如了。
王江接过密令,看过后递给铁川源,王江是郑州加入黑雕军的,也是一位资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