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华权臣-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通了,他漂亮的眉头舒展开,不再纠结,摸了摸肚皮:“我饿了。”
从齐国千里迢迢过来,一路上不知道遇见了多少战乱和流民,不知道物价的他没几天就把钱花光了,再后来整天饿肚子,要不是路上还能挖些草根嚼一嚼,他或许到不了楚国。
张培青这才仔细看看他,结合太昭傻蛋的性格,想必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看看这小脸,都饿瘦了。
☆、第108章 结束
“饿了多吃点。”张培青随手拖过案桌上的点心。这家伙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喝茶看书吃点心,日子悠哉的简直不像生活在战国,连带着整日里跟着她的小士兵都胖了八斤。
太昭很好养,只要定时喂点吃的饿不死就行了,其余日子完全不用理会他,人家自个儿行李包里带了两套衣裳,平日里缝缝补补换洗着穿,虽然缝的差了点,好歹还能看的过眼。
因为他身份特殊的缘故,张培青特意交代了小士兵不能向外透漏半分消息,小士兵当即指天发誓要是说出去一个字立即就地自裁。
起初小士兵不太敢接触太昭,每次送饭远远的放下就赶紧跑了,好似太昭是什么猛虎野兽似的。
传说中的宗师啊,小士兵觉得自己根本没资格和这样的大人物站在一块,况且太昭大师的脾气看上去不怎么好,几乎没见他有除了“面无表情”以外的第二种表情,这让小士兵心里怕怕的。
后来相处了七八天,小士兵屡屡看见先生戏弄太昭大师,大师基本上对先生不予理会,光知道低头擦剑,显得有几分呆。
看看先生身上状似平凡实则贵的要命的宽衣,再看看太昭大师身上褴褛穷酸的破布,想到上次自己给他送饭,他正蹲在木盆前认真地洗那件四个窟窿的衣裳,突然觉得先生又毒又坏。
他们关起门来不管外边的事情,并不代表事情就会停止发生。
秦国战乱已成定局,随着伐齐战争引动天下诸国混乱,后有秦国战争相继迸发,现在外面的世界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四散的流民给诸国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就算张培青自己不刻意打听秦国的消息,那些消息也会自动钻进她的耳朵里。每次朝堂之上,百官们首要讨论的就是这件事情,什么秦国士兵个个都是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我们又损失了多少多少士兵,多少多少粮食。
张培青从这些话中听出了炫耀。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哪怕秦国的士兵各个能以一敌十,也绝对不可能在三国夹击之下有活路。所有人都知道,秦国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决定了结局。和当初的齐国一样。
很久很久之前,楚荆曾经给她看过一副画,那是七国的地图,当时楚荆说,有一天他会把这些疆土,统统并入楚国的领域,他会带领着大楚一统天下,建立和大周一样繁华兴盛的国度。
诸国许多人都说楚荆残忍狠辣,说他野心勃勃,说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没错,张培青也这么觉得。
但是,她始终觉得,在楚荆的心底,隐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让天下百姓再也没有流离失所,再也没有战乱纷争,再也没有饥荒杀戮,再也没有离散苦厄。
哪怕这个梦想并不是为了天下万民,而是为了自己。
耳边群臣的吵杂声越来越小,张培青抬头看着高座旁的楚荆,他的身姿比以前更锋利笔挺了,眸光更加坚定。他正认真听着群臣的议论,哪怕在张培青看来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七大国以及众小国,覆灭的覆灭,投奔的投奔,秦国的事情若是尘埃落定,举世将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到楚国步伐的了。虽然不知道向来警惕机敏的韩国为什么不动手,不过如今战争已经开始了四天,就算韩国动手也无济于事。
梦想越来越近,大一统越来越近,张培青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觉。她在这战火中离乱了四年,为楚国鞠躬尽瘁了三年,而今愿望即将达成,喜悦不见半分,有的只是满怀沧桑。
在臣子们看不见的地方,高座上冷峻矜贵的年轻人悄然转动睫毛,目光掠过下座那个低着头的瘦杆人。玻璃色的眸中划过黑沉的光,一闪即逝。
封闭的宫楼位置偏僻荒凉,这里几乎没有人,整个宫楼只有里头个烧火做饭的嬷嬷,还有门外一排排看守的士兵,和隔三差五过来溜达溜达的黑脸人。
听说那个人叫张培青,是大楚,不,是天下最厉害的谋士。她的事迹传遍了许多国家,被楚国人称为“胜于伯鲁,百年第一”,在大楚,她的名声无可比拟,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士子文人写出一篇篇诗赋来赞美歌颂她。
只不过偶尔也会听到楚国中居住的、其他国流动过来的人说,张培青天下是个虚伪的恶人,她最擅长干的事情就是挑动战争,让天下万民处于战火流离中,她是世界上罪恶最深的坏蛋。
小女奴从来没有见过那位风评不一的传说中的张大谏,她有时候跟着嬷嬷来这栋宫楼清理打扫的时候,会幻想着某一天,正巧遇见那个人。
听说她的脸很黑,很好认。
偌大的宫楼只住着一个人,是个俊朗的公子。那个人很温柔,每次看见她和嬷嬷忙上忙下,都会亲自过来帮忙,这让祖孙两人很是惊恐。身份尊贵的大人怎么能做这样下贱的活呢!
不过那位大人明显是个固执的人,他不会理会祖孙两个怎么劝说,只低头擦自己的。有时候他会和她们聊天,说一些她们听不懂的话。
他说举世之中,兵法能和他持平的人只有三个。
一个是韩国百里仲华,只可惜那人十年前发下毒誓,此生再也不谋兵。一个是鬼谷的四师兄,但那人只研究兵法,从不实战,更不出鬼谷半步。最后一个是燕国西山鹿王顶的隐士草刑,这个人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知晓他的存在,他的兵法连薛纪清自己都赞叹不已。
小女奴忍不住多嘴,问,“那张大谏呢?张大谏很厉害的!”
公子看了她一眼,抿唇,半晌冷笑,“张培青只适合权谋。”
小女奴不太明白什么是权谋,她对公子的嗤笑很疑惑,因为在她心中,张大谏是无所不能的。眨眨眼睛,小女奴更加期盼快点见到那位传说中的人物。
很快她的愿望实现了。那天正是晴空万里,小女奴随着嬷嬷来给公子送饭,刚走到门口,瞅见有个人先一步走了进去。
小女奴刚要喊住那人,提醒这里是禁地不准随意进出,谁知当那人走到门口的时候,守卫们不但没有拦下,反而恭敬地行礼,就在那人进门的刹那,小女奴看见了一闪而过的黑光。
“嬷嬷,那个是张大谏吗?!”她惊呼一声捂住嘴巴。
老眼昏花的嬷嬷连忙使劲儿眯起眼睛,满是褶皱的脸上绽开一朵舒心的花,感慨又崇敬:“是啊,那就是我们大楚最聪慧的谋士,是张大人。”
小女奴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嬷嬷,我们快进去吧!”听说距离张大谏近的人会变聪明!她也想挨的近一点,想好好看看传说中的张大谏是个什么样子!
往日清冷的大殿似乎热闹了许多,殿中央除了熟悉的公子,还有一道修长的身姿。小女奴急急忙忙瞪大了眼睛,眨都不敢眨一下,生怕给错过了。
原来这就是张大谏,那个举世无双的厉害人物。长的可真黑呀!比起灶房烧火的炭还要黑!
正因为她太黑了,反衬的眼睛越发有神,牙齿更加的白,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两眼弯弯的,好似暖乎乎的风吹过来,让人心里头格外舒服。
小女奴一时间有些痴了,呆呆地盯着她看,直到那人忽而转过头来,诧异地和她对视。
“这是谁,我怎地没见过?”记得照顾薛纪清的是旁边那个老嬷嬷,这个清秀水灵的漂亮姑娘是什么人?
“是嬷嬷的孙女。”对上她不怀好意的目光,向来谦谦君子的薛纪清有点想翻白眼。
“大、大人。”小女奴这才反应过来,脸蛋立即红了,噗通一下跪道地上行礼,“见过大人!”
嬷嬷早就见过张培青,自然记得她交代说简单行礼、不用跪拜的事情,但头一回见她的小女奴不知道,加之心底的紧张,小女奴这会儿脑子发白,心中全是一个念头——
坐在自己面前不远处的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张大谏!她亲眼见到活的张大谏了!
“起来吧,你见我大可不必这么紧张。”张培青摇摇头,没有多理会她,转头看向薛纪清,继续方才的话题。
“诸国联手伐秦,现在已经是开战的第三天,秦国坚持不了多久。”
与世隔绝的薛纪清只有她一个消息来源,而张培青是从来都不会骗他的,不是不能,是不屑。
薛纪清冷冷一笑,“这不是正合你意。”原本还抱着一点点希望,事到如今全都完了,秦国一灭,再也没有能阻止楚国脚步的了。
浓烈的悲哀从胸腔升起。七大国版图并列百年牢不可破,却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内土崩瓦解,哪怕自己再怎么想挽回齐国,再怎么想扶持秦国和韩国,终究还是抵挡不住进程。
难道这是既定的宿命?
有能力和楚国抗衡的纷纷覆灭,一旦秦国告败,下一个便将是韩国,再之后是燕、陈、宋、郑……楚国,将会是下一个大周。一统天下的大周。
“别说的这么悲观,自古以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无法阻挡的定势,就算没有我,也会有另外一个人来完成这一切。再说,天下统一有什么不好,楚国的君主贤明开朗,我相信日后百姓们只会过的更好。”对他的态度,张培青回以嗤蔑。
怔怔地望着她坚定的眼神,薛纪清沉思,“更好?”真的会更好吗?
“彼时天下安定,再没有诸国战乱,人民可以安心生活,后代可以安心繁衍,会有田,会有猪,会有吃的粮食穿的衣裳,这些难道不就是百姓所追求的吗?这些难道不是你追求的吗?”
这难道不是你和我相同的梦想吗?为了这个梦,我为楚国拼搏,你为齐国拼搏,但最终我们的目的都一样不是吗?你是薛纪清,世界上只有薛纪清会和我一样,为的不是某个国家和君王,只有薛纪清的梦想是天下太平、举世安康。
“会有吃的粮食,穿的衣裳……”薛纪清低低地重复这两句话,心中凄怆。为了这么简单的理想,多少□□离子散天人两隔,多少人命丧黄泉尸骨无存,只是为了这么简单而已。
“想不到这天下,你竟是我的知音。”他自我嘲讽道,目光复杂极了。
想不到向来被他不喜的张培青,和自己有同样的目的,并为这个目的而付诸实践。
“所以说,你这是想通了吗?”张培青咧嘴笑笑,要是想通就再好不过,省掉她好多口水劝说。
“你想多了。”回复她的是公子的讥笑。
大概是稍微看她顺眼了点,那天薛纪清破例没有早早的赶她走,张培青顺势和他秉烛夜谈。这是他们两个第一次谈话如此之久,事后张培青再三感慨,怪不得薛纪清兵谋厉害,简直就是一个移动兵法库!
此外她发现薛纪清很多思想观念都很超前,和墨家的兼爱大同很相似,只是按照目前世界的整体发展水平,“大同”这一理念两千年之内是实现不了的。
月色正朦胧,张培青拢着袖子坐马车晃荡回家,进了门破天荒的没看见夜色中练剑的太昭小孩。
要知道太昭可是超级剑痴,起早贪黑,雷打不动,不到晚上十点以后绝对不会睡觉,今个儿没听见熟悉的挥剑声,张培青颇为不适应。
她的院子和太昭的院子挨着,中间有一片小竹林,或许是剑客都喜欢在竹林里练剑,太昭和王衡一样经常待在里面不出来,有时候听见他剑风的呼呼声,就好似听见王衡在自己耳边呢喃低语似的。
“你干嘛呢?”张培青睁大眼珠子。
大半夜的不练剑不睡觉,太昭一个人蹲在院子的青石砖地上,撅着屁股,背对着她,只能看见结实的背。
听见脚步声,太昭往后扭了扭脑袋,皱眉,“洗衣服。”
张培青乐了,走过去看看,他面前果然是个大木盆,水花上飘着一件灰色的布袍,可不是正认认真真地洗衣裳。
既然孤竹老头把太昭托付给了自己,张培青觉得有必要让这孩子体验体验练剑之外的乐趣,于是诸如洗衣这类简单的事情,就全都由太昭自己包揽。
事实证明太昭很好欺负,基本上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反抗,不满的时候顶多皱皱眉头,盯着你瞅上那么一会儿。有点哀怨,有点无奈,然后认命地去干活。
这些锻炼生活技能的事情完全可以放到白天完成,没必要大晚上的可怜巴巴干这个吧,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虐待他呢!
“放着明天洗,现在天晚了,睡觉去吧。”她善意地表达了一下自己的关怀。
太昭不屑,“明天还是我洗,快洗完了,你走吧。”
一句话分成三段,最后一段还是赶人的!可恶的小子,好心没好报,洗吧洗吧,她可是要先去睡觉了。
太昭目送她潇洒离去的背影,抿着唇,重重哼了一声。
楚王宫。
古朴辉煌的宫殿内,烛火静静地燃烧着,偶尔的几番摇曳拉长了案桌后那道挺拔的身影。
楚荆平静地看着手中的帛书,金光的丝绸上,黑色墨水蜿蜒成一道道笔迹,末端盖着鲜红的印章。
——大秦,睿太后。
这是一封十分简短的信,寥寥几个字,却是从秦国王宫十万火急快马加鞭送过来的。楚荆本以为这个节骨眼上秦国太后会说投降或者诸如此类的事情,然而书信上的内容并不是这个。
他死死盯着上面的墨迹,胸腔里前所未有的怒气如同麻油上点燃的火焰般砰然炸开,一种惊疑不定的、难以置信的、似乎除了愤怒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复杂情绪,鼓鼓囊囊的塞满了他整个大脑。
张培青是这世界上第一个将他如此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第、一、个!
浓密的睫毛下压不住凛冽杀气,内心翻滚的杀机险些压制不住。他阴沉的面色几乎要滴出水来,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叫人格外心惊胆颤。
怪不得查不到她的身世,怪不得这个人像是凭空出现一般,原来如此。没想到她身上背负着这样一个惊天的秘密。
薄唇勾起锋利的弧度,带着冰冷的讽刺。张培青,你很好。
只用了八天的时间,秦国破了,昔日繁华的咸阳城在践踏之下犹如烂泥般不堪一击。贪婪的燕国人喜欢搜刮财物,残暴的陈国人喜欢杀戮,他们如同进入羊群的狼,一时间街道上尽是鲜血和尸体。
强悍的秦国人失去了他们依仗的国家和兵力,如同砧板上待宰的鱼,只能用眼睛记录外族的血腥侵略。他们和赵国人齐国人一样变成了流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痛苦中诅咒引发战争的那些权贵者们,诅咒楚国的张培青,咒她不得好死。
正如河水的流淌般,无论浪花多大,进程永远都不会改变,齐国的土地和矿产财物由韩国他们瓜分,而秦国的利润,按照约定则是燕陈的蛋糕。
这几天燕国国主嘴巴都快笑歪了,整天在群臣面前夸奖张培青如何如何聪明,扬言要是她来燕国做客,一定好酒好肉十八般美女伺候,早已忘记自己先前信誓旦旦发誓说要扭下她的脑袋挂在城门上。
这一战秦国灭了,张培青的名号彻响整个天下。
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听见不同的人对她不同的评价,然而在更多人看来,她无意是个值得狂热崇拜的顶尖人物。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世界本就是这样子,人们对于强者的膜拜是天生的。
☆、第109章 落定
连那些对国家并不太关心的百姓们大都知道了这个人的名字,张黑子这三个字一传十十传百,从民间传到了韩王宫中。
韩平晏很喜欢一个人四处走走,即便出不了王宫,至少他能稍微感觉到一丁点自由。
他想起了张培青,想起了以前的生活。那时候他和王衡两个人跟在她身边,后来多了一个季久申,而今,前段时间传来消息,王衡死了,季久申也被燕国士兵俘虏,最终没能逃过砍头。
他清晰记得季久申是个喜欢笑的,笑起来很灿烂,用张培青的话来说就是没心没肺、傻不拉几。季久申是个十分仗义的人,虽然平日里韩平晏和他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他知道那个人和孩子一样,从来不会记仇。
和他说话比较多的是王衡,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好笑,那么个大个头的人,看上去凶神恶煞,实际上却是最乖巧听话的。一直以来王衡在她心中都是最重要的,王衡死了,她一定很伤心吧。
仔细想想他们每个人都是因为不同的理由跟在她身边,然而似乎跟着张培青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可奇怪的是,即便知道这些却依旧愿意那么做。
韩平晏自嘲地笑了一声,睫毛遮住眼底的光。他应该是结局最好的一个人,不仅没有死,还当上了韩国的王。
可是谁有知道他心中的悲哀,于他而言,宁愿就那么一辈子平凡普通的活着。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张培青抛弃了他。
踩着鹅卵石小路上掉落的叶子,韩平晏朝着竹林深处走去。
张培青喜欢竹林,因为王衡经常在竹林里练剑。他也喜欢竹林,因为在竹林里可以经常看见张培青。
每次在竹林中漫步的时候他都有种想法,如果当初自己没有回来,是不是现在他们还是和以前那样平静的生活呢?
快抵达小溪边的时候,他看见三四个女奴从不远处的宫楼里走过来,她们各个手中挎着篮子,边走边笑嘻嘻。
“原来你也知晓张黑子,我听阿嬷说那个人特别聪明,就是因为她楚国才这么强大。”
“大家不是都说只要摸她一下就会同样变得聪明吗?可惜张黑子在楚国,要不然我就去了。”
“嘻嘻,就算你去了也摸不到,人家可是贵族大人,你一个小奴连见都见不到。”
“哼,说不定哪天我就见到了贵族大人,还摸了一下呢!我可是知道张黑子以前也是个平民,再说了……我听说,咱们王以前是她身边的仆从呢,那可是咱们的王啊!”
“嘘嘘嘘!你不要命了!这样的话都敢乱说!”
“怕什么,反正周围没有人。”
一行人的背影渐行渐远,韩平晏这才从躲藏的石头后面站起来。他也说不清楚那一瞬间为什么要躲。
原来就连王宫中的人都听说了她的事迹吗。韩平晏抬头仰望天空,目光怔愣。太久没有见过她,几乎都快记不清楚她的模样了,先生,我们还会再见吗?
又是一日的早朝。
张培青临出门之前把存放在自己床底下写了一年的《治国论》烧了。当然,她一个人是烧不完的,为了不造成太大的动静,她让太昭找了个偏僻的角落一起帮忙。
很久之前,张培青曾经想过,当有一天她所扶持的国家可以大一统的时候,自己就把这些书全部都贡献出去,让那个新生的强大国家改革完外政之后改革内政,从而变得坚不可摧。
直到现在,她忽然明白过来自己的想法多么天真。
历史有自己的进程,推波助澜的下场只会死的更快,张培青自认为还没有活够。重要的是,现在的楚国已经不需要她这么一个争风头的人了。
荡平了赵国,踏平了齐国,灭了秦国,估计楚王会给她颁发一系列至高的名号和财物,毕竟总得告诉天下人楚国是有情有义的,至于后面会不会把这些东西再一点点收走,那就另当别论了。
张培青想,她是该接受呢,还是接受呢?
她觉得自己挥洒青春这么多年,就算事了拂衣去,也总得留个身后名吧?
而且身为打工的,不好好顺着老板的意思,后果一定不太美好。
仔仔细细的整理了自己的衣裳,她端正的坐上了马车,在迈进去的前一秒钟,精准地捕捉到了车夫和守卫们狂热崇拜的目光。
她再次整理了一遍袖子。
不得不说名人效应是个很可怕的东西,也不知道老百姓们是怎么从那么多辆马车中认出她来的,总之当张培青的马车穿越街道的时候,坐在里面的她隔着厚厚的木板听见了外面疯狂的叫声。
原来在古代人们追星也这么厉害。她深深感慨。
大概是人多势众,放在平常那些大气不敢喘的庶民们,此时居然敢一个个冲上来拍打门窗,嘴里吆喝着什么奇怪的“摸一下摸一下给我摸一下”这种莫名其妙的话。
人们拥挤冲撞的太厉害了,似乎还有很多抱着小孩冲上来的,她听见好多娃娃们凄惨的哭声。
从窗户缝隙里瞟过去,正看见一张泪花闪闪的小脸蛋,抱着他的男人被士兵们狠狠阻拦在外,那小家伙哭的特别可怜。
张培青目光怜悯,塞了块点心边吃边看他。
她的马车平安抵达王宫。
下车的时候撞见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朝臣,他们每个都友好地和她打招呼,连那些以前横看竖看就是看张培青不顺眼的人,仿佛也在一夜之间消除了所有的芥蒂。
“张大谏现在可是名人了,我儿子整天吆喝着要成为像你这么厉害的人。”不远处大司马卫扶邱笑眯眯地走过来。
张培青双手拢进袖子里,“我没记错的话,你儿子都快三十了。”
“那是我大儿子,我说的是我小儿子。”大司马满不在乎。
“你指的是你哪个小儿子,抱歉,人数太多我算不过来。”
大司马狠狠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就十六个,有什么算不过来的,我说的是三年前庞姬所生的那个。”
“哦。”
张培青想了想,“说来,前段时间你大儿子好像得了个嫡子。”
说起这个大司马就喜气洋洋:“丹儿成婚这么多年,总算是有了个嫡子。当初这门婚事还是太子赐下的呢,当初我并不喜那个黄家女子,还要多谢你后来的开导。”
对上他感激的目光,张培青扭头看了看天。
不知道是不是心境的变化,现在连带着看楚王宫都有种恍惚的感觉。张培青走进殿堂后不久,看见了一个她意想不到的人。
“薛纪清……”
“咦,那个就是传说中用兵如神的薛纪清?”
“没想到竟如此年轻。”
“看来我大楚又要新添良臣了。”
今日的薛纪清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依旧一袭青衣,静静的站在人群中,仿佛一株安静的梨树。
注意到张培青的视线,他率先走过来,笑的格外清雅:“先生大概没想到我会在这里。”
张培青也笑,“是没想到。”
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你来了,我就该走了。
“日后同朝为官,还要先生多多照应。”
“看心情。”
到了正式开朝的时间。楚王拖着年老的躯壳慢吞吞的从侧面阶梯走上高座,像一条将老就死的虫子。
这个笑面杀神,以前可没少给张培青下甜蜜陷阱。他以前送了她一个好厨子,张培青觉得要是日后他想弄死自己,只要吩咐厨子下毒就行了。
另一边的楚荆还是那么帅气妖艳。冰箱上的高冷攻,无论面对什么场面都能泰山压顶面不改色,他最擅长的就是用那双线条千娇百媚的漂亮眼睛,一边似笑非笑地看着你,一边冷酷地下达处死你的命令。
楚王欣慰地俯视满堂朝臣,视线落在薛纪清身上:“薛纪清。”
他立即出列行礼。
“良禽择木而栖,善也。世人都传你用兵如神,寡人封你左都令,掌管军务,赐府宅一座,奴仆两百,珠宝黄金各数,丝绸陶瓷十车。”
左都令,不大不小的官,正好适合他目前的状况。不过这个待遇比自己当初可好多了。
“张培青。”
“臣在。”她赶紧出列。
“汝屡立奇功,为我大楚开疆拓宇,寡人赐你楚令尹,金千斤,邑万家,典籍书术百车,汝意下如何?”
“谢大王!”
楚王声音刚落,群臣哗然。
令尹可不是个小官,举朝之间除罢君王,莫有能与之相提并论者。
当初楚国从大周中分离出来,为了抑制权力,楚国根本没有设置令尹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而是多方相互分权制衡。
现在竟然给张培青一人如此大的权力,着实不得不叫人震惊。
群臣面面相觑,最后纷纷看向朝堂中央那个黑瘦的年轻人。
张培青出身庶民,可以说是从卑贱的底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代表人物,大楚将近两百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种程度。即便在场诸多出身比她高贵多了的贵族,也没有谁能让废除的令尹重新设出。
不怪有人称她为“当世第一人”。
楚荆沉默地看着她,没有错过她脸上一丝一毫的表情。那表情真是太正常了,惊喜、兴奋,这样的表情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恰到好处,偏偏放在张培青身上不合适。
他熟悉的张培青,应该是镇定的、淡然的、对诸事一笑而过的。楚荆心头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那种感觉说不上来,却卡在心脏里,像一根刺。
楚王将战事中应该分配的全部分配好,连带着之前的大将军奉初也追加了封号。最后,楚王宣布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
“寡人自知春秋将逝,时日不多,故而打算把王位传给太子。”
年迈的楚王平静地说出这番话,下方的臣子们炸开了锅!
“大王终于要传位了。”大司马悄悄凑到张培青耳朵边,“我原本以为五年前就会传位。”
张培青看了他一眼,她发现这个人可真是胆大。
“别这么看我,不仅仅是我,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的,楚国的内政从五年前就由太子全权接手,你周游列国肯定知道,外面传的都是楚太子,没有说过楚王的。”
的确,楚国的象征是楚太子,并不是楚王。说来楚王也算是诸国中的一个奇葩,历来都是父子相争互相残杀的,他倒是看的开,早早的就让太子掌权,也不怕把自己玩死。
“张大谏,哦不,张令尹。”大司马摸了摸小胡子,嘿嘿笑,“这个称呼好威武。”
他接着说悄悄话:“你年纪不小了,到现在都没有个家室,我有个侄女性情温婉容貌昳丽,是司召大人家的小女儿,今年15岁,你们要是成婚保管一辈子幸福。”
又来了,张培青格外头疼。大司马这个八婆,一个当朝大臣不好好关心国家大事,天天想给她说媒。
“你这幅表情会影响我们交情的。”大司马很不满意,“我那侄女出身高贵样貌姣好,你有什么不喜欢的,郢都城里想要娶他的男子比蚂蚁还多,再说了,你要是娶了她,她还有个姐姐给你做妾,虽说是个分支的女子,但是长相同样好看。”
张培青无语。这不是重点好吗。
“黑子啊,你我同朝这么多年,我待你不薄吧,我那侄女天天心心念念的就是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