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笙-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迎面扑来的,正是昨日倒下去的时候,最后接触到的气息。
  熟悉,而又温暖。


第479章 害怕
  陆铮用力抱着安笙,力道大的,像是恨不得将怀中这人揉进自己的身体里去,再不分开。
  安笙没有挣扎,顺从地让陆铮抱着他。
  陆铮抱着他的胳膊在颤抖,他在害怕,就如同自己全力奔赴淮安时一样的害怕。
  安笙了解这种感觉,所以,她没有挣脱陆铮的怀抱,反而伸出手,在陆铮的背上轻轻拍了两下,以示安慰。
  就是这两下,叫陆铮红了眼眶。
  此情此景,正是互诉衷肠的好时候,陆铮也的确打算这么做了。
  他知道自己不是能说会道的,但是,面对安笙,他也愿意尽最大的努力,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那将要喷涌而出的,炙热的情感
  但谁承想,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纵然做了再多努力,情况不允许,那也没办法。
  “我……”
  陆铮的煽情话语刚刚起了个头,安笙的腹中便接二连三的唱起了“空城计”。
  陆铮:“……”我的情话!
  安笙捂着肚子,不好意思地朝陆铮笑了笑。
  陆铮瞬间没了脾气,放开人,出去给安笙端饭菜去了。
  得知安笙醒了,普云大师和青葙忙都赶来看望,连太子和陆文都跟着一道过来了。
  待普云大师替安笙把了脉,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了之后,安笙终于喝上了热腾腾的粥。
  那白粥熬得软软糯糯的,米粒都翻开了花,散发着香浓的气息,配着南方的酸笋小菜,安笙一口气就喝了两碗。
  青葙在一旁陪着,见安笙还想再吃,却拦住了,“小姐,大师说了,您不能一下吃的太多,恐伤了脾胃。”
  安笙也明白这个道理,她多日未曾好好进食,一下子吃的太多了,完全没有好处,事后还是自己遭罪,再馋,也只好将碗放下了。
  安笙将碗筷放下,接了青葙递过来的布巾擦手,然后随口问道:“这粥熬得真不错,不过也不像是你的手艺?我原以为郑妈妈熬粥是最好的,看来还是人外有人,到底是鱼米之乡,一碗白粥都熬的这样好。”
  安笙本是随口一说,谁知青葙却笑了起来,“这粥确实不是奴婢熬的,可也不是这淮安城的厨子熬的。”
  青葙的笑容跟语气都明显的意有所指,安笙哪能听不出来。
  不过,有可能吗?
  青葙接收到安笙犹疑的目光,含笑点了点头,道:“这粥啊,就是世子亲自熬的,从淘米到添柴,每一样,都是世子亲自做的,奴婢也是才知道,世子竟然还会熬粥呢,而且还熬的这么好!”
  青葙最担心的,莫过于陆铮对安笙不够上心,现在亲眼见到了陆铮对安笙有多么看重,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纵然心中早有准备,但是真听到了肯定的答案,安笙还是不免惊了一下。
  竟然,真的是陆铮亲手熬的粥吗?
  世人可都道,君子远庖厨啊。
  可陆铮竟愿意,亲手给她熬粥呢!
  ……
  三日后,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陆铮六月末时领命南下,原本以为待上几日便能离开,却不想,直接在此过了中秋。
  安笙已经好了,她自己就是大夫,对自己的身子自然也有数。
  就是陆铮总是不放心,每日不厌其烦地问她可有哪里不舒服。
  淮安经此一疫,尚未休整过来,这个中秋,过得并不算热闹。
  不过,太子殿下到底还在淮安,淮安大小官员们,又哪里敢怠慢。
  太子被一众官员们请走了,陆铮这个原本也该在中秋夜宴上出现的人,却死活赖在安笙的小院,不肯走。
  他已经打发陆文代替他去了,他劳累了这么久,就不能也“累病”一次么?
  被陆铮推出去代为应酬的陆文:“……”将军“病了”,他怎么不知道!
  陆铮对外宣病,拒不见客,淮安大小官员却没有一个人说什么闲话的,没见太子殿下都没说什么吗,哪里又轮得到他们说?
  太子带着陆文和几个心腹出门赴宴,安笙乐得清静,用过晚膳后,便同普云大师,陆铮还有青葙,坐在院中赏月吃月饼。
  淮安本地的厨子做素菜很是有名,太子殿下重视普云大师,特地招了一个专做素菜的厨子,来给普云大师做饭。
  这厨子不光素菜做得好,素馅点心做的也不差,安笙这几日,没少跟着普云大师饱口福。
  八月中的夜风,清清凉凉的,吹在人身上,甚是舒爽。
  中空一轮皎月,漫天俱是繁星,此景甚美。
  如果,如果没有人不停地问她冷不冷,安笙觉得,她可能会觉得更美一些。
  转头,无奈地看着陆铮,“将军,现在不过八月中。”
  淮安大旱,数月不曾下雨,好容易今夜有些风,陆铮竟然问她冷不冷。
  “你身子骨不好,底子太差。”陆铮丝毫没有觉得自己问的问题有什么不对。
  普云大师亲口说的,安笙底子比较差,所以身子骨一直不强健,他当然要小心以对。
  面对理所当然的陆大将军,安笙只好选择转移话题,“淮安有三个月没下雨了吧?”
  淮安大旱,这也是造成瘟疫的一个原因,当然,如果在最开始,没有冯玉山为了一己私利做的那些蠢事,淮安的疫情,也不会那般严重了。
  现在瘟疫是解决了,冯玉山也处斩了,可是再不下雨,淮安城怕是又要不安宁了啊。
  不止淮安,怕是其他相邻的州县,也要受影响。
  这情况不妙啊。
  “师傅,您瞧瞧这天象,何时会下雨啊?”安笙抬头看看满天繁星,转头问普云大师。
  普云大师捏着月饼的手一僵,嘴角一抽,目光沉静(大雾?)地盯着徒弟。
  他是出家的和尚,又不是天师,还真当他什么天象,都能测出来么!
  不过,这连日不下雨,确实不是一回事。
  “太子殿下今夜,应该会同淮安属官们商量求雨的事情。”淮安大旱,不是个好现象,陆铮跟太子都明白,所以,二人都没急着回去。
  今夜中秋夜宴,太子正准备同淮安属官们商量,设坛求雨。
  病能治,灾能平,可这下雨,当真就只能听老天爷的了。


第480章 大雨
  正如陆铮所说,太子在中秋夜宴上,确实与淮安一众属官们提起,要设坛求雨一事。
  淮安大旱,太子忧心忡忡,一众属官们也好不到哪去。
  太子跟陆铮都是雷霆手段,现在淮安官场上谁人不知,头顶上的这顶乌纱帽,不是那么容易戴的。
  太子殿下提出要设坛求雨,这可都是为了淮安城的臣民们好,大家哪有不同意的,纷纷出言附议,好听的话更是不要钱似的一股脑地都说给太子听。
  太子笑呵呵地接受着一众官员们的恭维,面上一团和气。
  视线偶尔跟坐在左手边的陆文对上,便迅速地交换了个,只有他们彼此才懂的眼神,旋即错开。
  因淮安旱情没有得到缓解,应太子殿下旨意,此次中秋夜宴,一切从简,不过多久,夜宴便散了,大小官员们送走了太子,便忙着凑到一处商量求雨事宜了。
  这事虽说是太子殿下提出来的,可是总不能什么都让太子殿下去办吧?
  要这样的话,那还要他们干什么?
  太子离开夜宴后,就直接去找了陆铮。
  淮安的旱情一日得不到解决,陆铮就不可能真的躲上清净。
  知道他们要商量正事,安笙便带着青葙退下了。
  不是她识趣,而是明白,有些事情,不宜参与过多。
  普云大师也想要走,但被太子留下了,于是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徒弟,把最后一块枣泥馅儿的月饼,给端走了。
  太子找陆铮跟普云大师商量的,无非也是设坛求雨一事。
  说着说着,发现自己方才没吃饱,就捏了一个小小的月饼,放进了口中。
  于是,继枣泥馅儿的月饼被端走之后,普云大师又眼睁睁地看着太子殿下,将他第二喜欢的绿豆馅儿的月饼,都吃光了。
  太子殿下是去参加夜宴了吧?
  普云大师简直快要忍不住怀疑了。
  太子对普云大师的目光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毫无所觉,吃光了三块月饼后,擦了手,喝了口茶,非常谦逊地朝大师拱了拱手:“大师以为,孤方才所说,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太子对普云大师是真敬重。
  别说太子,就是远在邺京的皇上,太后,都对普云大师敬重有加。
  太子询问普云大师的意见,当真是真心实意,丝毫不掺假的。
  可是,普云大师的目光,好像有点儿奇怪啊?
  太子后知后觉地察觉到大师目光有异,刚要发问,却听大师道:“太子殿下安排周详,您周身有祥瑞之气庇佑,定能化险为夷,心想事成。”
  太子闻言,心里不禁一喜。
  大师这么说,那是不是,淮安的旱情可解了?
  不过,普云大师再没有说下去,太子也不好追问,只能先将这个念头暂时放下。
  月色渐移,时辰不早了,太子挥别普云大师,离开了。
  至于心腹爱将?
  太子表示,愿意在哪待着,就在哪待着吧,他是管不得了。
  中秋之夜,难得起了风,弥漫在淮安城里的燥热之气,终于被冲淡了些许。
  入夜后,一声惊雷,叫醒了所有在睡梦中的人。
  大家都是被雷声惊醒的,醒了之后,很多人甚至来不及穿外衣,便跑出去看天。
  当豆大的雨点砸下来的时候,淮安城,彻底沸腾了。
  许多穿着单衣的汉子跑进大雨中对天呼喊,有小孩子也挣脱母亲的束缚,光着脚丫跑进了大雨了。
  整整三个月,滴雨未下,这场迟来的大雨,总算将萦绕在淮安城百姓头顶上的愁绪,给冲散了。
  安笙也起来了,不过,倒是没有冲到雨里去欢呼,只是穿上外衣,束起了头发,跟青葙一起,到门口站着了。
  陆铮来的很快。
  夜里光线不明,但是安笙仍旧能感觉到,从回廊那一头匆匆走来的,是陆铮。
  “下雨了。”安笙朝陆铮挥了挥手,笑得格外灿烂。
  “是,下雨了。”陆铮走到安笙面前站定,为她挡去外面的水汽。
  终于下雨了,这场雨来的,可谓及时。
  太子殿下刚一提出要求雨,这大雨就下起来了,不管真的是天意还是巧合,这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不过,突降大雨,伴随而来的,也有种种潜在的危险。
  安笙知道陆铮今夜怕是又不能睡了,见他佩剑整齐,明显是要出门的样子,便叮嘱道:“小心些。”
  “放心吧,”陆铮点点头,眼底的目光都柔和了下来,“快回去吧,仔细水汽过给你,害了病。”
  安笙:“……”为什么自从那日醒来之后,她总有种错觉,自己在陆铮眼里,好像是个纸糊的?
  青葙看到安笙又被陆铮一句话说的无言以对,暗暗好笑地同时,也跟着劝道:“公子,您先回去吧,明儿还有的忙呢。”
  为了防止大雨导致淮安百姓们伤寒,小姐明日一定会随大师一起,给百姓们发药的,可不是有的忙么。
  大雨虽能解了旱情,但是,却也无人能保证不会带来灾祸。
  青葙这一次跟着安笙出来,学到了不少,对安笙所说的,要防患于未然,深以为然。
  安笙回屋去了,门窗也都关好了,陆铮这才放心离开。
  大雨突至,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让城内积水,更加不能让防洪工事出现问题。
  没有人知道这场雨能下到什么时候,可是看现在这个架势,怕是小不了。
  所幸,淮安历来防御洪水的工事做的都不错,陆铮带着人亲自看过了,确认这道工事抵挡上十日大雨没有问题,这才放心。
  这场雨,整整下了三日,方歇。
  饥渴的土地喝饱了水,淮安城的暑气,仿佛也一下子被这场雨,给带走了。
  八月末,太子殿下带领众人启程回京,淮安臣民带着万民伞,夹道欢送,直送到城门外三十余里,方在太子殿下的劝说下,回城去。
  太子临行前,下马,拱手朝前来送行的淮安臣民拘了一礼。
  众官员与百姓们见状,忙都跪下还礼。
  这时,便听太子对淮安众官员说:“望诸位事事以百姓为先,以社稷稳固为己任,共建我南诏清明盛世!”


第481章 得罪
  太子此言一出,群情沸腾。
  安笙坐在轿子里,暗暗点了下头。
  大皇子到底什么样,她不知道,不过,太子这一招收拢人心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涉及皇权的事情,她不太懂,但是也不可能什么都不懂。
  至少她知道一点,太子若为君,必是明君。
  这就足够了,不是吗?
  入朝为官,哪个不想跟随圣主,建立一番功业?
  下市为民,哪个不想君明政清,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太子此次南下淮安,收拢的,又何止是淮安臣民的心呢?
  安笙敢打赌,这次回去,太子跟大皇子之间分庭抗礼的局面,怕是再难维持了。
  就是不知道,大皇子此刻,是否意识了到这一点。
  淮安的事情,很快就传回了邺京,惠帝接到太子的奏章,当场连道了三声好,直夸太子能干,连陆铮都跟着得了夸奖。
  惠帝夸奖太子了,大皇子自然不高兴。
  本来,这个差事应该是他的,结果先是被陆铮抢去,接着又被太子抢了去,这叫他如何能甘心?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听他外祖父的,不争这个差事。
  结果怎么样?
  好处全都让太子跟陆铮占去了,还有他什么事啊!
  大皇子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就越埋怨汪德蒲。
  可是,他却也不想想,当初淮安疫情告急的时候,汪德蒲主张让他前去平疫,他是怎么说的?
  他就在汪德蒲的书房里,瞪着眼睛跟汪德蒲说:“外祖,我唤您一声外祖,可您怎么能将我往那种地方推呢!您这是要我的命啊!”
  这话一出,当即就将汪德蒲气得血气一涌,险些背过气去。
  大皇子却坚持不肯松口,无论汪德蒲如何晓以利害,仍旧不动心。
  那可是瘟疫,动不动就绝户决村绝城的瘟疫,他若接了这个差事,有没有命回来,都说不准了,还要功劳做什么?
  汪德蒲气得不行,但是也不能代替大皇子做决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带人南下去了。
  其实汪德蒲早就替大皇子考虑好了,太子能请普云大师出山随行南下,难道大皇子就不行吗?
  普云大师是出家人,得道高僧,受万民敬仰,但正因如此,他更加不会推辞这份请求。
  不论去的是太子还是大皇子,普云大师都必然会应下这份邀请。
  只要有普云大师在,淮安的疫情,早晚都能解决。
  而事实也果真不出汪德蒲所料,普云大师确实研制出了治疗疫症的药方,这药方一出,淮安疫情,立时便解了。
  汪德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大的功劳,全都落在了太子头上。
  这还不算完,太子这次淮安之行,将他埋在淮安的钉子,全都给拔了出来。
  这才是让汪德蒲最为恼火的。
  大皇子还仍旧盯在那些嘉奖上头不放松,真是目光短浅至极!
  他们失去的,又何止是这一点口头上的嘉奖啊!
  不说汪德蒲跟大皇子如何恼恨,如何互相埋怨,太子的赈灾队伍,终于快要回京了。
  九月二十,太子一行人抵达京师,于城外暂时安营扎寨,等候宫里的旨意。
  此举乃是为了防止将病气带入京师,古来如此,纵然太子身份尊贵,也不能搞特殊。
  不过,还没等太子这边营帐扎完呢,皇上的旨意就下来了。
  一番嘉奖是少不了的,惠帝这次丝毫没有吝啬,对太子和陆铮等有功之人,都大加赞赏。
  太子带领众人,接下旨意,对前来的大皇子,笑得分外和气。
  大皇子死死地盯着太子的脸,试图想要从太子脸上找到一丁点儿生病的迹象。
  可是,他找了半天,只看见太子一脸端方,目光温润,一身贵气,遮掩不住。
  恨恨地收回目光,大皇子皮笑肉不笑地对太子道:“太子殿下可得让御医好好把把脉,确定了没什么问题,三日后也好进京不是。”
  这话可不光是得罪了太子一个,简直是将随太子南下的人都得罪了个遍。
  可是,大皇子还毫无所觉。
  太子面对大皇子的挑衅,面色丝毫未变,仍旧笑得谦和,“大皇兄说的是,大皇兄担心孤,孤也同样担心大皇兄啊,依孤看,在御医还没有把完脉之前,大皇兄是不是先暂且离孤远一些,以防……”
  以防什么,太子没说。
  不过,看大皇子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也知道,他是明白太子的未尽之言的。
  瘟疫啊,可是传染的!
  大皇子惊悸退后,众人都看见了,瞧着他的目光,可都算不上友好。
  就算不是谁都敢明目张胆地瞧,但是,心里却早已经将大皇子翻来覆去骂了好几遍了。
  他们跟着太子殿下赈灾,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听大皇子这话的意思,倒像是在怀疑他们都染了瘟疫似的!
  难不成,他们都染上疫症死在南方,大皇子就舒坦了!
  平疫的时候不见他往前凑,现在疫情平了,旱灾解了,倒来他们面前耀武扬威来了!
  真是不知所谓!
  太子看着大皇子惊慌之下连连后退,心中便是一声冷笑。
  他这个皇兄,刚愎有余,心计不足,还真当他是那么好挤兑的呢?
  大皇子后退了几步之后,似乎也察觉了自己此举有些不妥,忙停下来,故作镇定地让御医下去给众人把脉。
  皇上派下了御医两名,太医一名,安笙顺着人群往前一看,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个熟人!
  那花白胡子的老太医,是当初在荣贵妃宫里见到的那位褚太医吧?
  就在安笙想着怎么躲过御医诊脉之时,褚太医已经到了她面前了。
  不过,褚太医的注意力,显然不在她身上,而是在她师傅身上。
  “大师仁义,褚某自叹弗如啊。”褚思仁朝普云大师行了个佛礼。
  普云大师还了一礼,道:“褚施主过誉了,贫僧做的不过都是分内之事,担不得此等虚名。”
  褚思仁连连点头,应和普云大师之言。
  安笙在旁边一看,原来这褚太医,跟师傅还是旧识啊!
  既然如此,她是不是可以请这位老太医帮个忙,遮掩过去?


第482章 平安归惊
  安笙最初的打算,是不想跟着太子的大队一起回京的。
  她身份特殊,一旦被有心人知道了,自己名声有碍倒是其次,太子跟陆铮因此被政敌攻讦,才是最要紧的。
  不过,当她提出要自己走水路回京的时候,却被众人一致给反驳回来了。
  陆铮跟师傅会不同意,安笙猜到了,但连太子也不同意,她就有那么点儿不明白了。
  不明白归不明白,有太子殿下口谕,她却不好再偷跑了。
  不过,这一路走来,她慢慢地也就明白了,太子为何不同意她自己先离开了。
  她当初是随太子一道南下的,虽说打着普云大师弟子的名号,但是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再有这一路上,陆铮对她诸多照顾,众人早就猜测,她的出身非富即贵。
  顶着这样的猜测,她忽然消失在回京队伍中,怕才是真要引来有心人的探查。
  很多事情,一旦沾上皇权,就变得尤为复杂了起来。
  这是安笙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她这辈子,跟皇权已经有了堪称紧密的联系了。
  虽说她明白,这些联系大多来自陆家,来自陆铮。
  不过,在决定跟陆铮站到一起的那一刻开始,她想,她就已经做好准备了。
  就在安笙正思绪翻腾的时候,便听普云大师对褚太医道:“小徒身子骨不算强健,这次随同贫僧南下,吃了不少苦头,还请褚太医帮忙诊个脉,以保无虞。”
  这话看似稀松平常,但其实,不论是安笙,还是褚思仁,都从中听出了一点儿别样的意味来。
  安笙明白普云大师的意思,是因为她知道自己需要隐瞒什么,而褚思仁么,就是因为敏锐的感知力了。
  在朝中当官的,哪怕只是个太医,心思也绝对不浅。
  褚思仁听到普云大师的话,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含笑应了,视线这才转向了安笙。
  这一看,褚思仁似乎就明白了什么了。
  眼前这“少年”,看着倒有些眼熟啊?
  褚思仁带着几分猜测伸出了手。
  安笙也配合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腕。
  一小截有别于周围其他人的纤细手腕,呈现在了褚思仁眼前。
  褚思仁三指搭上安笙腕间,瞬间,就什么都明白了。
  转头,见普云大师笑得慈悲,侧头,又见太子殿下隐晦地冲他点了下头,至于背后那道万分灼热的视线,不必回头,褚思仁也猜得到,是来自于谁。
  褚思仁几乎没有再多想,便确定了安笙的身份。
  荣贵妃宫里,他可是跟安笙打过照面的,即便眼前这个“少年”跟荣贵妃宫里的那个小姑娘有些不一样,但是,骨子里的气质,却是轻易改变不了的。
  顾家跟陆家定亲的事情,邺京城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道如褚思仁,哪能想不明白安笙的真实身份呢?
  安笙随军南下,到底是谁的主意,已经不重要了,褚思仁只要知道,太子、陆铮和普云大师都默认了她的随行,这就够了。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有这点好,有时候甚至不用多说,对方便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褚思仁收回手,捋着胡子对普云大师笑道:“大师这位小徒弟底子是差了些,不过不妨事,不妨事。”
  有了褚思仁的帮忙,安笙跟青葙成功遮掩了身份,混在人群里,低着头,并不起眼。
  普云大师被太子和大皇子请过去了,面对普云大师,大皇子也是比较客气的。
  折腾了好一阵,确定了这些人并没有染上疫症的,大皇子才带着人离开了。
  看着大皇子骑上马,趾高气昂地离开的样子,很多人都暗暗撇了撇嘴。
  陆铮随太子安全返回邺京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护国公府。
  老太君魏氏跟护国公夫人林氏看到下人送进来的平安信,当场抱头痛哭了起来。
  自从安笙离开以后,魏氏跟林氏就没睡过一日好觉,但是也没有再哭过。
  外面有些人正等着看陆家的笑话呢,魏氏跟林氏都明白,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能叫人小瞧了她们。
  咬牙坚持了这么久,终于,在看到陆铮的亲笔信的时候,魏氏跟林氏忍不住哭了起来。
  周围的丫鬟婆子们也都跟着抹泪,一边抹还一边劝魏氏跟林氏保重身子。
  郑氏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却狠狠地摔碎了手里的茶盏。
  竟然没死!那么严重的瘟疫,都没困死那个小畜生,她的铭儿,还有望接管陆家么?
  陆铭也很快就得到信儿了,不同于郑氏外放的表现,陆铭只是沉着脸坐了半晌,才从胸腔里发出了一声叹息。
  难道老天爷,真的不站在他这边么?
  不,若是老天不站在他这边,他这条命,又是怎么来的!
  短暂的叹息过后,陆铭握紧了拳头,眼中的光芒愈加的幽深……
  文家和顾家也同时收到消息,知道太子殿下他们平安从淮安回来了。
  文府上下是一片喜气,文韬此行冒险不假,但是这一次回来,功劳准保少不了,文韬现在还年轻,往后大好的机会还多着呢,只要太子殿下不倒下,文家,后日可期!
  顾家得到这个消息,反应就各不一样了。
  大部分人盯着玉笙居紧闭的院门,猜想安笙会不会因为陆铮的平安归来,也好起来,免于被克死的厄运。
  只有永宁侯爷顾麟跟其母徐氏才明白,这个消息对顾家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母子俩关起门来,都长出了口气。
  顾麟还好些,不必应付后宅里的事情,虽说有些同僚也会隐晦地提及此事,但是毕竟不敢明目张胆的说。
  陆家身份摆在那里,敢于明目张胆得罪陆家的,毕竟不多。
  可徐氏就不一样了,天知道徐氏将谢婉容和杜婉菁这些,将来身份非同一般的姑娘们拒之门外的时候,心里有多痛惜。
  都是大好的人脉关系啊,就这么生生给推出去了。
  不过好在,太子平安回来了,陆铮也平安回来了,那么安笙的“病”,也就能好了。
  这“病”好了,再出去跟姑娘们走动起来,倒也正好。


第483章 痴人说梦
  三日后,太子带领众人进京。
  陆铮和文韬等都要随同太子进宫,普云大师不想进宫受什么赏,要直接回寺里。
  大师身份贵重,便是皇家也不好强求,于是,太子便派人送大师先回弘济寺去了。
  而安笙跟青葙身为徒弟,自然就跟随师傅走了。
  陆铮一直看着马车走远了,才跟太子殿下一道进了宫。
  路上,太子用只有他跟陆铮才能听见的声音小声说道:“放心吧,都安排好了,顾家那边也打了招呼,待入了夜,就送人回去。”
  入夜再回去,一来是掩人耳目,二来么……
  陆铮看了看太子,忽然间觉得,太子这次,好像格外的善解人意。
  太子朝陆铮笑了一下,转过头,恢复了一脸端方的高贵摸样。
  太子的差事办的好不好,甚至不需要官员们多说,只凭那柄万民伞,就足够说明一切了。
  惠帝高兴,并未吝惜嘉奖。
  只不过,轮到陆铮的时候,除了惠帝的口头褒奖之外,其余的,尽是些贵重财物之类的赏赐,体面,但是却不实在。
  陆铮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也无所谓。
  倒是陆文跟文韬,都升了一级。
  虽说文韬的职位没什么实权,但对于他现在的年纪和资历来说,这奖赏,不轻了。
  有奖就有罚,太子回来了,那些跟冯玉山之流交往过密的官员们,也开始人人自危起来。
  太子也确实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呈上了确准的证据,打的那些官员们是措手不及。
  起先还抱有侥幸心理的朝臣们,在惠帝的旨意下达以后,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愚蠢。
  如何还敢抱着这种可能不会被发现的心里,安然度日?
  汪德蒲也是捏了一把冷汗,冯玉山是他的弟子,冯玉山做的很多事情,都跟他有些关系,虽说他行事一向小心,但是,面对太子,他也不敢小视大意。
  他最害怕的,莫过于太子顺着冯玉山这条线,查到他身上来。
  所以,在太子南下之后,他便一直在京中运作,将不大重要的几个官员推出去挡刀,也是无奈之举。
  虽说被太子拔出来的这些官员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到底是他一点一点积蓄起来的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