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臣_蔡某人-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回打新城,这次攻颍川,真是我的福地,就叫白马关罢!”
说完,丢下一阵奉承叫好的声浪,冲归菀打个眼色,携同佳人,策马朝前奔去了。
暮色降临的时候,三军扎营,归菀也不知道这是到了哪儿,索性不管,就坐在营帐前,看着月亮发呆,脚底下草虫独鸣,眼前点点,萤火虫正打着小灯笼悠游地从眼前飘飞走了。
“突突”的鼻息声,是从骏马那发出的,除此之外,并无杂音,他的部队,纪律向来是这么严明的呀!归菀没头没脑又想到此点,抱着膝头,不知不觉的,就幽幽叹出了口气。
“老气横秋。”晏清源在背后笑出了声,归菀一回眸,他坐到了自己身边,马鞭子还捏在手里把玩着。
“世子,怎么不回邺城?”归菀早就想问了。
月光把他的脸,渡上了层银霜,那双眼睛里照进潋潋光芒倒越发显得柔和了:
“我另有打算,怎么,你不乐意跟着了?”
归菀不知该怎么应对好,只是腼腆笑笑。
晏清源此刻心情正好,闲来无事,正想好好逗弄她几句,听前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有人喘急问道:
“大将军呢!有急报!”
他便站了起来,丢下归菀,朝四下里乱寻他的侦骑走了过去。
归菀不觉也跟着起身,静静看着,听那人用一种惊疑不定的声音告诉晏清源:
“大将军,贺赖偷袭了弘农城!”
第161章 念奴娇(30)
晏清源眸光乱闪:“他敢打弘农的主意?”随即把马鞭子抖了一记脆响,那张脸上,顿时挂了层寒霜。
却也只冷这么一瞬,他忽的一掀眉头,招来刘响:
“让将军们到大帐议事。”
这个时令,不觉间一早一晚都没了那股燥劲儿,清凉无汗,归菀就在帐口守着锃亮亮的大吊壶烧热水。这一路,归菀随军相伴,常出没于晏清源左右,即便仍作亲兵模样,众人早知是世子心爱姬妾,又深知他为人,也就都见怪不怪了。
议事时,也不再避讳归菀。
水咕嘟咕嘟朝上顶起来,犹如泉眼,归菀拿手巾把壶柄一包,拎起,极娴熟地走来,哗啦啦一阵,并排排给注了几碗茶,端着茶盘进来时,听晏清源说道:
“早前的线报,贺赖率军正在和益州的萧逸讨价还价的,这个时候,突然掉头来攻弘农,只有一个可能,他们的粮草不够了,不光是不够,应该是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否则,不会这个时候跑到我后头冒险来取弘农。”
弘农是河南粮仓,自家地盘的重镇,至少囤谷米十万斛,晏清源前脚刚离河南境内,贺赖后头就跟上,这么一算时令,夏日刚过,秋穑未成,众将纷纷称是,加之早有所闻打春以来关中大旱,两下里一碰头,完全能对得上,一时间,精神大振,段韶跟斛律光碰了个眼神,斛律光便笑着接道:
“世子,这个时候,关中可就空虚着了。”
晏清源会心一笑:“不错,老狗是欺负我年轻么?”说着,不觉就露出轻蔑的神情,马鞭子在舆图上游走起来,“他那个破地方,拉个两万人的队伍都难,既然敢这个时候来招惹我,我们无需回晋阳了,明月,你带三万人去救弘农,把他给我往回撵,至于剩下的兵马,唔,”
马鞭子在蒲板停顿了,“我们从蒲津渡过黄河,潼关么,让西军死守去罢。”
局势瞬息万变,本都盘算好的回晋阳休整大军,再南下打潼关,看世子的意思,那是要正面进关中,夺长安。如今,没有道理舍近求远,从蒲津渡过河,确实是上上选了。
一众人,又参谋半晌,定下策略,段韶率先行军即刻启程,掉头南下,去蒲津渡搜集船只,准备造浮桥渡河。晏清源又修书加急发往晋阳,请家家再调十万军马出征,如此一算,整整三十万大军,这个阵势,世子是铁了心趁此拿下贺赖了!
又有穆孚忙着攻掠两淮,北边留数万步兵守城为主以防柔然突厥,剩下的兵力,这一回,便都被晏清源弄来打关中。
举倾国之力,大肆由东击西,的确已经是晏清源二十余年短暂人生里所做的最有魄力的一个决定了。大相国几次功败垂成,或许,天意就是要他来替父亲完成未酬壮志。
两虎相争,必有一死。
等人散后,晏清源才一端茶碗,温度正好,不凉不热,他喝完,把归菀朝眼前一拽,点了点她脑门:
“我看你,刚才做事情很利索呀,烧茶倒水,缝衣擦靴,没有不会的了。”
这么半含戏谑地一打趣,归菀虽有些不好意思,眉眼弯弯的,却露了个征询的笑意:
“世子,你说,我这样是不是就能……”
说着,把几要顺出来的话给强逼了回去,便把脑袋一摇,“没什么。”
晏清源则很肯定地告诉她:“你这样,做人家的小媳妇,绰绰有余,”见归菀复又抬起头,忍笑,“不过,嗯,有一件还得接着学。”
归菀好奇:“哪一件?世子总不会要我去冲锋陷阵罢?”
他那个眼神陡得变作炽热,在她身上一滚,归菀就知糟糕,果然,晏清源暧昧地冲她笑笑,手掌一伸,在她小腹那摩挲起,“自然不是,你呢,下一步应该好好学学怎么生孩子。”
“啪”的一声,归菀把他调戏的手打掉,红着个脸,错过身去,收拾起茶碗,一个个摞了,抱着就要去冲洗,晏清把眉头一皱,拦住她,甜蜜蜜地说道:
“扔开,自有人做,我们来做最重要的事如何?”
归菀手不得闲,羞得拿胳膊肘去搡他:“世子!”
想她日夜行军,也是疲惫,自己则军情压头,晏清源随口这么一戏弄,就此作罢,笑着把人松开。
等归菀再进来,先嗅到到的是她手上澡豆的馨香,晏清源把两只眼从舆图上挪开,冲她展颜:
“你要是累,先睡罢。”
归菀却走了过来,也学他,在舆图上瞧了好半日,疑惑问道:
“世子,你不回晋阳,要掉头南下吗?”
“既然上天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我不用,岂不是浪费?”
“你,”归菀两只眼,说不清道不明地在他身上转了两圈,不消她说,晏清源似乎很能体谅她的问不出口,哼笑一声:
“不错,我是要先统一了北方,再图江南。”
他坦荡得让人难以接受。
归菀心头一沉:“世子,划江而治你也是不肯的罢?”
“王业不偏安。”晏清源很干脆地给了个清晰回复,说完,蹙眉笑看她,“你一个姑娘家,不要总关心这些,都是男人的事。”
男人的事?归菀只觉胸腔下起凄冷的雨,真的只是男人的事,便不会有寿春城外那一幕幕了,难道她和姊姊就不是人了么?就没被牵扯么?
她见晏清源垂下目光,复查舆图,便不觉用一种极为古怪又复杂的眼神看着他了。
“日后南下,世子还会再用打寿春的法子攻城吗?”她忽轻声问。
晏清源手底一滞,抬眸看她,洞察人心的那双眼,定了半晌,嘴角便露出极凉薄一抹笑:“那要看,是不是还有绝色的佳人在某座城里等我了。”
归菀也笑笑,眼睛里却半分笑意也无,转身走到榻边,将鞋袜褪去,侧身躺下了,她睁大着两只眼,毫无睡意,脑子里乱哄哄一片时,听晏清源一阵动静,却不是来睡觉,而是窸窸窣窣朝外去了。
她一个骨碌爬起,趿拉着鞋,把他摊在案头的舆图展开,朱笔勾出的城池路线,一目了然,身子忽就激灵灵打了个寒颤,当初,他攻寿春时,寿春,便也不过是他手底游走过的一个标记罢了,无数性命,在他,也就是寻常一个标记罢了。
营帐外头,有明月,清风,万象寂静,归菀拥着薄衾睡去,朦胧间,人被晏清源从被子里摸索到,他静静瞧着她:
枕头边堆的乌发如云,杏脸桃腮,娇媚无匹,唯独眉尖,蹙如淡淡春山,如梦亦如幻。
归菀星眼一动,瞧见个人影在眼前,大约知道是他,由着晏清源把嘴唇贴上来,闷哼两声,口齿不清说道:
“你找你的绝色佳人去……”
晏清源置若罔闻,并没折腾她,而是把人朝怀中一揽,低声哄了句,两人就此沉沉睡去。
点将时,什么冀州刺史、武卫将军、并州刺史、骠骑大将军、西道大行台……一串串头衔,听得归菀发晕,只见旌旗蔽日,铠甲鲜亮,军容之盛蔚为壮观,这么连绵成阵,又把归菀看得双目无暇。
三军浩浩荡荡南下,赶到蒲板时,浮桥已经搭了起来,归菀头一次见黄河浮桥,自然稀奇,人能走,望云骓她却牵不了了,只能跟着晏清源,依葫芦画瓢,一手攥着芨芨草搓成的麻绳,一手被他牵紧,晃晃悠悠,浊浪排空的黄河水,就在脚下,这别样感觉简直令人晕眩。
快到对岸时,忽折出道急弯,踩的船身一颤,归菀重心不稳,一下扑倒晏清源怀里去,轰的红了脸,那神情,分明是被吓了一吓,遂讪讪地一笑,羞窘极了。
晏清源抓稳她,两只眼睛里尽是揶揄:“既然惜命,就别整日胡思乱想的。”
四顾茫然,到处是浪头,归菀哪有心思听他训话,胡乱把头一点,再瞧一眼黄河水,呀,打着漩涡呢,人要是掉进去了,岂不是转眼就没了踪影儿?
三军过了蒲津渡,黄河西岸就是昔年追随孝武帝入关的王文守的冯翊城。老头子又倔又硬,守城多年,晏清源自知难下,也懒得耗在此处,索性撂几句杀人诛心的话,把个老头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站在城头,大骂道:
“鲜卑小儿,想死的就打过来吧!”
晏清源高坐马背,以鞭叩鞍,亲自回他:“王老将军,你这破城我容你多住几天!后会有期!”
说完,轻描淡写哂笑,跟左右诸将道,“绕开他,回头再收拾这把老骨头。”
“我期你娘的头!”王文爆炭脾气,对着一骑绝尘远去的晏清源还在破口大骂,顺着风,隐约送到晏清源耳朵里,归菀似也听见,忍不住道:
“世子,他是不是在骂你呀?”
晏清源微微一笑:“让他骂,”说着,乜一眼归菀,“你不也骂过我?”
他这么一说,归菀彻底闭了嘴。
弃了冯翊城,大军过洛水,再往西,最终屯兵于许原,此刻,西距长安城不过百里有余,东距昔年大相国惨败的潼关也不过百里有余。
贺赖的兵力,一路在益州,一路在弘农,抢粮饱食后,又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命人朝关中送,以解饥荒。听闻斛律光率步骑三万来攻,果断撤离弘农,火速回援入关。
西军善守,斛律光此行并不顺利,虽合围而上,却一时难能攻下,无奈,只能切断粮道,准备困死守将。
得知贺赖大军还在渭水南岸,正焦头烂额征召华阴、蓝田等各州兵马,晏清源这个时候,停滞不前了。
千里眼一搭,四下一马平川,尽收眼底,他生平未曾踏足关中,可谓人也生,地也生,沉吟片刻,命人把高景玉传来,向他打探起周遭地形。
高景玉自降后,备受礼遇,此刻,含含糊糊像是不肯细说,听得诸将窝火,这就要立下拿刀砍了他,被晏清源拿眼神制止,那道温和谦逊的目光始终不变:
“行台,须臾之间,就让你背主求荣,的确难为人,我只问你,这一带,是否如我所观,尽是平地?”
高景玉被他弄得汗颜,一时煎熬,这一带他自是相熟,顿了顿,不答反问:
“大将军,往西,你就能直取长安,在这等,则可半路截杀西军,让他们再也回不去长安,我看大将军既然停在这了,是要一决雌雄的意思?”
听他简直是没把自己当外人,直接过问起军政大计来了,段韶也都沉不住气了,目光一寒,很想骂人,晏清源却只是一笑而已:
“行台,你看我是取长安好呢?还是等贺赖好呢?以你对贺赖的了解,他又会如何?”
高景玉沉默,晏清源居然十分有耐心,末了,终于等来他一句:
“死地求生。”
他说完,又补道:“地形之事,即便我说了,大将军又怎能妄听我一人专辞?请大将军自行勘测,必有所得。”
他丢下这就句,拔腿走人,把诸将看得一愣愣的,终于有人忍不住道:
“他一个降将,不能死节,又不愿真心追随大将军,这样的人,跟王叔武有什么区别?大将军,为何还留他性命?”
晏清源并不生气,脸上微妙一停:“他已经告诉我很多了。”
诸将又是一愣,七嘴八舌的,都在骂高景玉故弄玄虚,不安好心,等晏清源把手一扬,立刻噤声,围着个舆图,商榷起军情来了。
这一议,更成煮开的一锅沸水,有说根本先前无须渡河的,只管在弘农死困,三军不动,把西军逼回关中,只等饿死,坐收战果。另一个立马反驳,如今益州形势不明,萧逸掉头过来支援关中也难说定。又有说索性不如突袭长安,直捣老巢,贺赖自是再难回天的,如此不一而足,各自有理,吵得晏清源头疼,却还是一副极有耐心的模样,等这锅沸水有了冷却的意思,才把舆图一卷,夹在腋下:
“诸位将军,所言都有道理,等我遣出人马勘测地形,再作定夺。”
说完,走下城头时,冲跟着的段韶一笑:“今日之事,表兄怎么想?”
段韶本心细持重,笑道:“世子,你年轻人,爱弄险,是不是想着会一会贺赖?方才诸将参商虽杂,可上上策,就在那摆着,世子心里其实清楚,只是看世子想不想了。要我说么,千载良机,世子切不要一时意气,成千古恨。”
“表兄真是深知我心。”晏清源蹙眉大笑,“我再想想。”
同段韶这么一路说,一路下来,正要牵马,忽发觉自己少了一名亲兵,问刘响说:
“她人呢?”
第162章 念奴娇(31)
段韶一愣,不知道问的谁,左顾右盼的,见一向紧跟晏清源的李元之等幕僚都在跟前,心里琢磨起来:没少什么人呐。
刘响却一下心领神会,往四下一看,有点愕然了,方才他只顾专心听晏清源诸人议事,又是长安,又是贺赖,心潮澎湃的。陆归菀也就默默侯在一旁,她身材娇小,扮作亲卫,像个单薄少年,谁也没怎么留意。
“陆姑娘应该走不远,属下这就命人去找。”刘响见晏清源蹙起了眉头,赶紧答道,话音刚落,晏清源已经拿起了千里眼,片刻后,他一放,吩咐说:
“把照夜白牵来。”
“世子爷,你要亲自去找陆姑娘?”刘响未免觉得小题大做了,却见晏清源一抽身,撇下幕僚,只身朝前头走,刘响一打怔,连忙追上来。
一问辕门守卫,才知道归菀压根无须对上鲜卑语口令,她凭的就是身份,这段时日,出来进去的,无人不识,刘响见晏清源神色已然难看,又问道:
“陆姑娘说没说去哪走走?”
“陆姑娘往东南方向走的。”
她胆子实在太大了,晏清源邪火顿起,关中连月大旱,来时沿途中四处可见被啃光的桑榆,这个时候,四野无人,走迷了路,遇到出来觅食的孤狼野狗也不无可能,他眉头紧攒,举目四顾半日,略一思索,身上铠甲未除,便命刘响取环首刀来,翻身上马,这架势,显然真的是要去找人了。
本都暗自留神着他举动,一见如此,幕僚们自然不肯,李元之果断跑马前头一拦:
“世子,这个时候,你要以千金之躯为一个女人涉险吗?”
晏清源哈哈一笑:“参军,我就那么色令智昏?”说着,扫视底下人一圈,“你们谁留意到了高景玉走时,朝哪个方向无意地瞥了一眼?”
把众人问的懵然,那时候,都恨不能上前收拾了要死不活的高景玉,谁留心他走时往哪儿看呢?
再一回神,听得一声轻叱,晏清源只带了刘响朝东南方向拍马去了。
“世子,唉……”看着照夜白闪电似的,远了,李元之是拿晏清源一点办法也无,十年前,他尚把他视作少年人,能以长辈身份训导。如今,世子俨然成了世界上最难驯服的一匹野马,天地广阔,谁能拦得住他去闯呐!
一口气驰了十余里,除却尘土上的马蹄印,竟也不见归菀身影,晏清源一扯缰绳,横刀立马,再把千里眼一架,远远的,瞧见一丛碧色初凋,偶有一二栖鸟惊起,煽动着白翅,在半空中划出道优美弧线,又不知落到哪里去了。
刘响则一手按剑,两眼沉沉,这一路十分警惕,这里向来是贺赖的地盘,他们大军深入,对地形的了解,除了之前两军交战获得的俘虏可作向导,其余的,也就是依靠老一辈将军们的经验而已。
落了一身的灰尘,晏清源止步不前了,他忽把战袍一展,等了片刻,沉吟道:
“是东南风。”
又等一阵,察觉不对,果然,风向又变了,刮起了罕有的北风,晏清源合计有时,兀自摇首:
“这个地方的风向太过诡谲,不可用。”
刘响一面留心四周情形,一面又被他话头吸引,两只眼睛四下里乱转,只腾出一张嘴:
“世子爷,难不成咱们跟贺赖要在这打?”
这儿地形好,平坦,开阔,最适合晋阳铁骑野战了,以他们的人数打贺赖,简直是手到擒来!
此刻,晏清源虽无轻敌心态,却是洒然一笑:“这个地方么,是不错,他既要死地求生,我就恭候大驾。”
刘响一拍脑门:“世子爷,你已经算准贺赖要渡渭水过来啦?”
晏清源笑而不语,眼睛一定,还是看着东南方向,说一句“走”,扬鞭抽马,一前一后的又往东进了。
赶到这片芦苇荡时,天已向晚,密密层层的碧尖上折射着点点金光,风一过,飒飒的声音犹似掠雨。这一带,渭水忽折道向北,拐了个弯,浩浩瀚瀚芦苇堆在河曲之间,地势极狭,却又如密林深不可测。
晏清源先看见的望云骓,目光一动,便翻身下马,走到一个蹲在水边伸出去一只脚不知要做什么的身影,兜头就是一鞭子。
鞭影从归菀眼前落下,她一抖,吓得很,扭头一看,不由脱口叫道:
“世子!”
她一张嘴,显然又激动又意外,身子被带的一斜,要朝泥塘里趴,晏清源眼疾手快,把人一捞,顺势抓了起来,脸色铁青:
“你嫌命长是不是?”
说着,手底下了狠劲,把人又是一搡,推开了。
归菀险些跌倒,趔趄了两步,忙上前捉住晏清源的手臂,不管他一脸的不豫,把人往自己方才蹲的地方拉:
“世子,你看!”
晏清源一振胳膊,从她手中挣开:“我看什么看?”
归菀脸上一热,碍着刘响还在不远处相候,小声求他:“你先别生我的气好不好,你看一看!”
见晏清源无动于衷,归菀只得上前给他演示,一只脚在泥水上轻轻一踩:
“世子,这里是片沼泽。”
晏清源面无表情:“怎么了?”
归菀把脚收回,手一指,示意他瞧地形:“世子,在女墙上你问高景玉话时,他虽然没明说,可那个意思里其实已经暗示世子这方圆附近并非一马平川,而且,他走时,若有所思地朝东南方向看了,我猜东南方向肯定有鬼,我知道咱们来时一路经常一个人也见不到,才试一试,果然,我这一路也没见到人。”
其实不觉间,归菀也不知自己走了多远,倒觉人烟全无,风景奇异,只知被河曲芦苇一拦,过不去了。
她抿了抿唇,抚了把他给的配的匕首,脑袋低下去了,“世子,我上回给你闯祸了,这一回,算我将功补过好不好?其实,我出来时,只是想看看关中风景,看见芦苇沼泽才想起高景玉的话。”
晏清源视线在这片起伏的苇浪上转了两圈,一停,移到归菀脸上,她正低首摆弄着衣襟,很紧张的模样,仿佛在等他的原谅。
隔着苇丛,哗啦的流水声清晰可闻,但身后的照夜白和望云骓却像是嗅到了同伴的气息,唏律律打起了响鼻,莫名兴奋。晏清源目中精光一泄,把归菀手一牵,拽到身后,一抽环首刀,忽一声低斥:
“出来!”
归菀吓得一个哆嗦,从他背后悄悄把脑袋一探,那边刘响早飞奔而来,护到眼前,两只眼睛,也盯在了那片摇曳不定的芦苇叶上。
窸窸窣窣一阵响,芦苇被拨两边,就走出了两个身着魏军军服的兵丁,这下,把刘响看得一愣,张大了嘴,却也足够灵敏,立马用鲜卑语问候了一声:
“你们叫什么,哪个将官的部下?”
这两人面色镇定非常,回答的有模有样,毫无破绽,刘响听了,忍不住回首去瞧晏清源,晏清源则微微一笑:
“那你们在这做什么呢?”
其中一人恭恭敬敬回答说:“属下两个是侦骑,奉刘将军之命前来勘测地形,寻到这处芦苇荡,这里又深又密,一时晃晕了头,听见人语,这才循声走了出来。”
这话听得刘响眉头一蹙,正要开口,晏清源挥手制止了,他眼神这么一动,刘响立马会意,不再作声,听晏清源吩咐说:
“天晚了,怕是有野兽出没,先回军营。”
说完,这两人牵出马,跟着刘响应了一声,随之朝西边往回赶了。
晏清源把归菀扶上望云骓,说道:“我们也回去吧。”
这半日,他早把地形烂熟于心记下,归菀却有些踟躇:“世子,这个地方……”
“你说。”晏清源也翻身上马,目视她微笑,脸色明显已经缓了许多。
归菀咬了咬唇,心中狂跳不止,那几句话,来到了喉咙眼,活蹦乱跳的,就要冲出来,她毫无把握全靠当初跟着爹爹耳濡目染来的一股直觉,心一横,暗暗透上一口气:
“我在想,贺赖肯定知道世子大军在这一带,他绕不过去,这四下里都毫无遮挡,他们的军队也许会从这经过,世子如果能把人截杀在这里,得了贺赖首级,关中群龙无主,到时再取长安,岂不是易如反掌?”
“你的意思,是不赞同困他,也不取长安,而是同他直接交手?”晏清源不置可否,转着马鞭,很专注地瞧着归菀。
归菀点点头:“对,世子人多势众,难道还怕他不成?等他们一旦过了渭河,世子在此间以精骑攻之,我想,拿下贺赖绝非难事。”
她口齿从未如此伶俐,思路也从未如此清晰,晏清源似笑非笑地把她看了好半晌,忽的问她:
“可这里,并不适宜骑兵列阵,非战之地,这个法子,并不妙。”
归菀太阳突突一跳,笑了笑:“怎么,世子怕了?世子精骑无数,哪怕光凭着人多势众,也该拿下贺赖了!”
“嗯,”晏清源不动声色,莞尔而已,“有道理,我的好菀儿怎么长进这么快,看来跟着我,突飞猛进,日后替我冲锋陷阵巾帼不让须眉,也不是不可能。”
归菀害羞笑笑,不再多说,一手不经意间抚了抚胸口,只暗自祈祷一番,跟着晏清源借皎洁月色,赶回了许原大帐。
远远的,就见点点火光连成一线,归菀心口猛地一窒,痛得几欲翻身落马,这一幕,毫无预兆地同当初晏九云把她和姊姊带回中军大帐看到的那一片摇曳的光点重合了。
那个时候,她尚懵懂无知,不晓得即将就是噩梦的开始。
姊姊,晏清源还是那个人,一点也没变,日后他真的饮马长江,还会有无数个陆归菀将这样的噩梦再做一遍……归菀咬紧唇,眼眶子被泪逼得发酸,她忍了忍,下马后,跟在晏清源身后,看着那个秀拔背影,无知无觉的,竟还是难受得掉了眼泪。
于是,他的身影,时而真切,时而虚幻,直到进了大帐,归菀才把泪一抹,看清楚一干大将皆在,目光都刷地一下投在了他两个身上,归菀愣住,忙避嫌躲到了一旁,照例去找吊壶烧水。
等打好水,兑上火,火星子四溅,哔哔啵啵柴火乱响,归菀守着一壶水刚开,就见将领们结伴而出,嘴里叨叨嚷嚷,还在彼此说个不停。她一怔,忙走进来相看,晏清源已经把舆图收了。
“世子,怎么今天议事这么快?”归菀给他单滚了一碗茶。
晏清源笑道:“主意既定,只消布置下去,自然不需要磨叽了。”说着,冲归菀一蹙眉,“真被你猜中了,贺赖他,已经率军过了渭水,就离许原不远。”
茶碗被归菀端过来,腾起的水雾,把晏清源同她隔开,他秀雅的面孔被这茶气一润,五官倒越发如画般清晰了,归菀重新得见,晏清源正冲自己含笑而视,她心口又砰砰跳起,不为别的,只为他这样的目光而已。
归菀腮上发热,忍不住想要逃离,却被他一揽,茶碗也随即丢到地上去了,他呼吸忽就重了起来,拽住人,拥带着归菀朝榻上跌去:
“好姑娘,要不是你,我下不了决心跟他一战呢,”晏清源说这话时,眼睛里,分明不像是喜悦,倒是怨毒,可一瞬闪过复又化作粘稠的甜蜜温柔,归菀疑心自己看错,被他压着,只能勉强一笑:
“世子,你决定了?”
“不错,将士们士气正盛,都等着抓贺赖立下大功,”晏清源开始咬噬她的颈肩,“等明日探清楚敌情,我这就要跟他一决雌雄……”
他说完这句,再没让归菀说话,这一夜,把人几是往死里折腾,归菀哭着求饶也无济于事,直到他猛地一送,停下来,精壮的身子慢慢松弛了,他才翻过身,沉沉对着归菀低笑:
“你真的长大了,菀儿,我是该高兴呢还是伤怀呢?”
归菀浑身直颤,在他的笑里瑟缩不止,她呆呆看着他那双眼,心头酸楚,把脸忽深深埋进他胸膛,便也不再说话了。
睡到半夜,晏清源把怀中人轻轻松开,穿了衣裳,下榻走出大帐,精神抖擞地巡视了一圈,那边刘响来回话:
“世子爷,两个细作已经不在了,属下盯得紧,他们是偷偷溜了。”
晏清源满意地颔首,微微着笑:“消息都放了出去?”
“放了,一个晚上,大家都在兴致高昂地议论怎么一战,那两个细作,早都听了去,想必这会正高高兴兴去回贺赖。”
“好,”晏清源一扬下颌,神采顿现,“去告诉段韶,一切按计划行事,不要等黎明,现在就集合队伍,给我打长安去!”
第163章 念奴娇(32)
号角起时,破开了关中平原微醺的静寂,夜色由苍变蓝,一骑飞入,报与晏清源:
“报!贺赖驻扎于许原西南五十里的马子池附近!不过几千人马!”
马子池在渭水洛水交汇的夹槽地带,舆图上标注的十分清楚,晏清源盯视片刻,忽把鞭子一兜:
“走,先去西南迎他,他往哪里退,我们就跟到哪里。”
一时间,华盖如云,犹如群蜂出动的魏军就这样密密麻麻地铺陈在关中大地上,水墨点染,两翼渐开,慢慢交织成一片巨大的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