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门毓秀-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早瞧出怀袖略显仓皇的情绪,心中忍不住又喜又怜。方才在廊檐下,若不是亲耳听见她话语中深蕴期待缠绵之意,康熙亦不敢轻易揣度她的心思。
如此可见,她果然对自己牵动情愫,又见她娇羞藏怯的女儿态毕露,可见此前她或已有意,却只因心思内敛,而深藏于心底不肯吐露。
康熙突然暗笑自己愚笨,怀袖是如此宁静温婉且内敛恬和的女子,难道要她主动开口说出来喜欢自己吗?思及此处,不禁莞尔浅笑。
怀袖斟过茶,侍立于旁。康熙喝了半盏热茶驱走身上的湿寒气,抬眼帘柔声问:“晨时李太医可来过了?”
怀袖回道:“来过了,诊脉说没什么大碍,不过前些天略有困乏,歇息一阵子就好了,劳烦皇上挂念。”
康熙听完怀袖的话,不禁笑道:“朕瞧也是累的,你可是在午门前大显身手,眼下朝中无人不知公主师文韬武略无所不能。”
怀袖闻听康熙此言,心中不免大惊,没想到那日午门与众侍卫动武已弄得满朝皆知,脸上越发燥热起来,嗔声道:“那日见着的人并不多,怎会……怎会弄得满朝皆知?”
康熙笑道:“有恭亲王在场,没传得满城皆知就算不错了。”
怀袖闻听,心中不禁暗斥:“这常宁可真长舌,上次在慈宁宫就亲眼所见他提及此事,却没想到已传的满朝飞扬,下次遇见,定不能轻饶了他!”
第266章 天赐红鸾
康熙见怀袖臊地耳根嫣红,始终低垂眉鬓,便不忍继续提此事,伸手探向怀内,取出一块金灿灿的龙牌递于怀袖面前道“你将这个收好,下次再随月牙出宫,记得随身戴着,便不至招惹这些麻烦。”
怀袖接过金牌,躬身谢恩。
康熙又喝了一会子茶,笑问道:“你昨日说今晚要给朕抚琴,不知准备了什么曲子?”
怀袖原本正要提及此事,见康熙主动问起,自然欣喜不过,浅笑说道:“昨日与万岁爷闲叙,万岁爷说起明年春天预祭拜盛京的长白山,奴婢忽然想起一支曲子,正合万岁爷的这番心思。”
康熙闻听,挑眉显露出好奇之色。
怀袖说罢,款步行至绕梁琴前,青葱玉指在琴弦上轻轻划动,一串流水音韵便在耳边荡漾开去。
琴声时紧时慢,挑拨勾画,时而使人觉得飘飘欲仙,有凌空乘云之感,时而又觉得似有压在心头,排挤不出的郁闷,而比琴声更加令人更牵情动愁的是怀袖清音婉转的唱词。
随着音律起伏,怀袖朱唇轻启婉声唱道:“长白山者,盖东方之乔岳也。晋臣袁宏有言曰:东方,万物之所始。山岳,神灵之所宅……猗兹山之峻极,眇群岳而独尊。体青琱以出震,标皓灵而烛坤。
揭龙荒而作镇,钆翡橐晕牛味琴庥乐牛砣少饽祝焦燮浯笫埔玻驇Y嶭嶜崟,穹窿嵣崳哄汜讔崱忾缓本ィ呙В磊ぺぃ瘟柰庵哦铺衬谄健加星Я渲贾绷髦了苫ㄘ@胛诹焱狭髦脸饰悸探
一统志云池广八十里者……曾阑广潒,灵液沦涟,振以曲碕之巉崪,缭以襄岸之骈田,含靓如拭,积明若空,乍风披以潋滟,倏霞蒸而溃湥
康熙先前听只以为是首普通的歌赋,轻调慢韵,精致婉转,可越往后听去,只觉词曲胸臆豁达,思维壮阔,仿似眼前徐徐展开一轴描绘长白山雄姿英挺的瑰丽长卷。
康熙忍不住站起身,神情完全沉溺于怀袖所弹奏的词曲之中,心情亢奋,无法自拔,不自觉在屋中来回踱步。
当怀袖唱完最后一句“……藏瑶牒兮可竢,涌金精兮讵诬,端我清兮亿载,永作固兮不渝。”时,琴声与歌声一同缓缓收住。
康熙停驻脚步,目光跃动,口中轻诵:“端我清兮亿载,永作固兮不渝……”
吟罢,朗声大赞道:“好一个永作固兮不渝!”
蓦地回转身,疾步走至怀袖近前,一把握住怀袖的手,兴奋道:“你做的这是什么词赋,如此雄浑壮阔,叫朕听得热血沸腾,快将词曲的名字说与朕。”
怀袖见康熙如此喜欢,心中亦是激动不已,旋即开口道:“奴婢哪里有这般才情,这乃是江南名仕吴季子吴先生所做的《长白山赋》。”
说罢,转身行至书桌前,将今日悉心写好的那张梨花笺取来,递于康熙。
康熙接过字笺,坐于灯下细细阅读。怀袖取了康熙的茶盏添换上新茶悄然放在康熙手旁,见康熙方才神情之中还温情漠漠,此时已凝神静思,目光沉着。
思绪完全被吴汉槎的精彩文笔吸引,边读边垂目沉思,紧蹙的一双剑眉下,深眸微睐,隐隐可见躬虑之深远。
静思少刻,康熙取下笔架上的毛笔蘸了墨,就着桌上原有的纸笺走笔如风,写满一张放在旁侧,又取一张继续写。
怀袖眼见砚内墨汁无多,而康熙并无罢手之意,便端起滴瓶注了些水,捉起墨条细细地研起来。
李德全在外面的廊下站了不知多久,雨早已停歇多时,方才还听见怀袖抚琴和康熙吟诵诗文的声音,此刻却良久不闻屋内有声响,连丹桂香的味道似也熄了。
李德全心中暗惊,莫非今晚万岁爷与怀姑娘竟在书房内……
思及此,忍不住探头向屋内瞄去,却见西窗纱灯黄晕下,一位坐在书桌前捉笔疾书,一位悄然陪伴旁侧舒袖侍墨。
李德全见此情形,不禁面含微笑,眼前恍惚回到赫舍里皇后与康熙新婚燕尔时候,红烛下,赫舍里皇后也曾如此侍墨于康熙身侧。
想至此处,这位随侍康熙身侧十几年的老太监不由得心生慨叹:虽然万岁爷后宫佳丽云集,但真正能走近他心里的,又有几人呢?这怀袖丫头或许是上天垂怜圣心寂寞的恩赐……
直到天空渐渐翻出墨青色时,康熙方才搁笔,站起身略舒展筋骨,满面笑意地拿起自己方才一口气写下的十几页纸笺,一一看过,面露欣慰之色道:“总算拟出来了,这博学鸿儒科考如何实行,朕已思考多时,今日总算整理地条理明晰,朕定要办地尽心竭力,诚心网罗天下英才。”
“奴婢恭喜皇上。”怀袖放下墨条,躬身道。
康熙内心悸动,伸手握住怀袖手将她带至身前,语气温柔道:“你真是天赐朕的红鸾星,今晚一曲,对朕犹如醍醐灌顶,怀儿,朕定不负你的心。”
怀袖蓦地听见康熙说出这几句,惊地心律仿佛漏跳一拍,连忙抽手退身数步道:“皇上,奴婢,奴婢……”一时心急,竟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来解释。
康熙只当怀袖害了羞,和笑道:“此刻朕无暇与你多说,少时便要上朝去,来日方长。”说罢,携着晚间写好的东西并怀袖的梨花笺走出书房,李德全紧随其后出了清芷堂而去。
怀袖脑子里满灌着康熙最后那句意味深邃的“来日方长”愣在书房当地,连恭送圣驾都忘了。
康熙才下早朝,便宣了顾贞观,张廷玉,常宁,以及明珠,索额图等人于南书房议事,容若随侍左右,同入南书房中。
众人才入得南书房,康熙便将昨晚在清芷堂写的那卷长达数页的手谕交至张廷玉手中,朗声道:“朕意已决,即刻筹备博学鸿儒科考试之事宜。”
第267章 梨花素签
康熙突然如此宣告,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唯常宁独自乐呵呵站在旁侧。
顾贞观,张廷玉皆为汉臣,自然支持康熙此举。
明珠惯会体察圣意,往昔平三番时便是如此,满朝皆反对,唯有他一人支持,颇博康熙好感。今日见康熙的神情,自知此事已是铁板钉钉,便也随声附和。
唯索额图之前与众满族权贵每每提及此事,反对之言群起,其实多半担心汉臣入朝得器重,削弱其在朝野之中的权贵势力,康熙之前所忌也正是此些人等。
今日,听见康熙竟然决意立此事,索额图心中大惊,立刻站出来道:“皇上此事重大,需三思而后行。”
康熙微垂眼帘正色道:“此事朕已思虑多时,如今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索额图仍不甘心继续道:“皇上,此事系朝之大事,需在朝堂之上与群臣商议方为稳妥!”
索额图心知此刻只自己一家之言无法撼动康熙,只要上朝议事,朝中满族亲贵多半反对,到那时,众口铄金,言众自威,康熙不会全不姑息满洲权贵的意见,便有转机可寻。
康熙笑道:“这件事的确事关重大,朕自然会在朝堂之上公布于众。”
说罢,回身取出一张梨花笺,旋身看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容若身上,含笑将手中的纸笺递给容若道:“容若,你将此文诵与众人听听。”
容若接过那张梨花笺定睛细看,见上书整洁雅致的卫夫人簪花格,这字体除了怀袖能写出来,绝不会再有第二人,心中疑窦顿生。
但眼下众人都望着他,少不得朗声读诵,上书正是昨夜怀袖抚琴所唱的吴汉槎那篇《长白山赋》。
容若早将这篇赋读过数遍,且他素来敬畏吴汉槎的风流文采,因此读来情感格外充沛,令不熟此赋的张廷玉,常宁,明珠等人皆不由得心生感触,为其动容。
待容若通篇读完,康熙等众人皆一时不语,略沉吟片刻后,康熙问道:“如今,这位吴汉槎先生可还在?”
顾贞观早抑制不住激动情绪,上前一步道:“回皇上,吴汉槎如今尚在!”
康熙闻言精眸闪烁,立刻追问:“这位吴先生现在何处?仅凭这首词,朕当即便免他明年春季的博学鸿儒科考,破格选入朝中。”
常宁听至此处,脸上笑意更浓几分,心中暗赞:怀袖这丫头果然精明,出手即成,我几个大男人自愧不如呀!
张廷玉这半响始终沉思,此时听康熙问起,说道:“微沉似曾听尊师提过,此人乃江苏吴江人,善工诗作且风格遒劲,自成一体,与陈其年、彭古晋三人合称为‘江左三凤凰’,颇有些才情。”
康熙闻听张廷玉此言,亦发勾动兴致,问道:“此人既然如此有才,为何不通过科考入朝为官?”
康熙此言一出,顿见顾贞观,容若等人皆垂了头,便知其中定有旁情,看看众人,皆不言语,唯有常宁却不知为何满面喜色。
康熙问道:“恭亲王,朕瞧你定是了解此人,给朕说说,这位吴汉槎眼下身在何处?”
常宁原本正在走神,并未听清方才康熙的问话,此时突然听见问自己,忙不迭整理思绪,才瞧见众人早垂目噤口,唯有自己接下这只烫手的山芋。
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回道:“这位吴先生,当真算当世大儒,不仅精通诗词,且对经史子集,国学名典颇有研究,比如这个……那个……”常宁拐弯抹角侃侃而谈,却避重就轻就不提重点。
康熙听着不耐烦,斥道:“朕问你吴汉槎现在何处,你啰嗦些什么!”
常宁见康熙面露愠色,不敢再用言辞取巧,少不得如实说道:“顺治丁酉年,这位吴先生以科考舞弊案,被判流放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康熙闻听大惊,略思索少刻问道:“顺治丁酉年的事,朕登基时候不是曾大赦天下,他怎么还未回来呢?”
常宁只知道这事大概的原由,至于其中的诸多细节,却并不了解,因而一时答不出来,此时在场人中,唯顾贞观一人知晓,因他与吴汉槎交情过命,因而少不得将细节说出来。
“回皇上话,当年江南科考舞弊案,案情重大,牵涉人等众多,顺治爷特亲自定谳,此案不在大赦之列,否则往年便早已赦还了。”
康熙沉吟:“顺治丁酉年算来依然二十余年,二十年……唉,也够悲凉的。”
此时,索额图开口道:“既然此人身陷科考舞弊案,想来才情有限,否则凭借真本事考取功名,怎会卷入这其中。”
顾贞观闻听索额图此言,似是对吴汉槎的学识修为颇有质疑,正欲开口辩驳,只听康熙说道:“但凡牵涉众多的大案,其中或有冤抑也说不定,吴汉槎既得‘江左三凤凰’之美誉,却也未必是浪得虚名。”
顾贞观听康熙如此说,心内不禁赞叹:我主果然英明。
明珠早瞧出康熙有意赦免吴汉槎,便开口谏言道:“此案当年定是交由刑部定案,虽然时隔年久,但如此重大的案宗,卷档定是存着的,翻出来察看,或许此人当真是无端牵涉也未必呢。”
明珠此番话提醒康熙,即刻命人传刑部的官员重新翻出此案卷宗察看。
索额图趁人不备,抬眼帘狠狠翻了明珠一记白眼,心中暗骂:你我同为满臣,汉臣入朝为官,难道与你有许多好处么?哼,翻不清裤裆的主儿!
不多时,刑部来人回奏,卷宗所记载却如顾贞观所言。
康熙闻听,顿时默然,顾贞观与容若见康熙如此,顿时面色大变,却一时不知说什么。
唯有常宁仍笑嘻嘻眨巴着那对黑豆小眼儿瞧着众人。
顾贞观心中焦虑吴汉槎无法被赦归京,而容若心中不但忧心于此,那张含着淡淡梨花香的纸笺上,怀袖的字迹始终萦绕在他心头更是如迷雾漫遮,摸不着头绪。
第268章 销魂磨魄
刑部官员退去后,康熙面露倦色,便将众人遣散,欲略歇息片刻批阅奏折,只留下李德全在身侧侍候。
众人鱼贯而出,索额图不知寻张廷玉何事,俩人走在最前面,明珠随后,常宁与顾贞观并行期后,容若独自走在最后面。
容若前脚才迈步出南书房,只听里面李德全说道:“万岁爷昨晚在清芷堂待了一宿,这会子定是乏了,略躺下歇歇吧。”
康熙笑道:“朕道并不觉很困乏,这两夜有怀儿陪朕,朕反而觉着思绪清明许多。”
李德全笑道:“公主师聪慧娴淑,自然与万岁爷谈得来。”
康熙点头道:“她的确如此,宛若一朵解语花……”
容若突然听见这几句,仿似晴空之中炸开一个闷雷,顿时呆滞当地。怀儿她难道已经……
待顾贞观与常宁回头来寻容若时,只见他独自倚靠在廊柱下,目光无神,情容木然,与他说话也不理人,俩人拉他走,他便也跟着走,却仿似全无知觉一般。
“刚才还好端端的,这是怎么了?中邪啦!”常宁瞅着容若的眼神儿颇不对劲,转脸问顾贞观。
顾贞观摇头道:“我还不是与你一样,哪里知道他的缘故。”
此地不宜多言,俩人将容若拉至一处背人的地方,见他如此,俩人均有些着急,却一时寻不出原因。
顾贞观道:“刚才在南书房里读诗时还好端端的,这么这一会儿就变得如此,定是中邪了。”
常宁却只摇头不言语,盯着容若的神情细细思索,突然,一拍脑门道:“他刚才独自走在最后面,定是听见了什么要命的话,才惊地一时回不过神儿来。”
顾贞观忙问:“什么要紧话,咱俩怎么没听见。”
常宁嗔道:“真笨,你我早走在前面,他独自在后面,肯定是听见什么啦。”
顾贞观听常宁如此分析,也颇觉有道理,但一时也无计可施,又问:“那眼下他如此,咱怎么办?”
常宁黑豆小眼转了一圈,口中说道:“兄弟,对不住了你。”说罢,忽然抡圆了巴掌,“啪!”照着容若劈脸抽了一记狠狠的耳光。
常宁一掌抽在容若脸上,手心生疼。抬眼看容若左脸即刻浮现“五指山下一片红”。
顾贞观是汉人,惯尊崇礼仪,见常宁突然抽了容若一个嘴巴,不禁大惊责道:“王爷怎好打他。”
常宁却说:“他此时神不附体,自然需用非常手段换回神智,且看看他的反应再说吧。”
容若被常宁抽了一记耳光,眼神却依然怔怔望着前方,似并没多大效果。
常宁见此情景,皱紧八字眉道:“还不管用,难道我方才的力道不够?”说罢,挽起衣袖又要打。
顾贞观赶忙拽住常宁手臂连声道:“哎,哎……王爷,不能再打了,容若此刻原本只是痴,你再将他打傻了可如何是好,咱再想旁的法子吧。”
就在他二人纠结之时,却见容若目光盯着眼前湖边的一株垂柳,缓步走去。
他二人见容若痴痴向湖边走去,不禁大惊,以为容若要寻短见,赶忙过去拖住他的身子。
常宁口中连声道:“好兄弟,你有何事想不开说出来,要不你也打我一顿发泄出来,千万不能动此念头呀!”
顾贞观也婉言相劝,可容若依然似充耳不闻,伸手折下一直柳条捏在手中。时至深秋,那柳丝已夹杂了浅黄。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吟过上阕,容若眼内已掬了水雾,声音微颤继续道:“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吟罢,泪珠早已成行潸然。
至此时,常宁与顾贞观二人面面相觑,均已明了容若所为何事。
三人缓步出了紫禁城,二人伴着容若向什刹海的明府走去。
一路上,三人只并辔而行,常宁与顾贞观两个大男人,谁也没经历过如此销魂磨魄的情感,一时也寻不出开解容若的词句,只得默默相陪。
行了一阵,容若突然开口道:“吴汉槎先生的事当如何运作?皇上似有踌躇。”
常宁和顾贞观被他问的均是一怔,他方才魂不附体,此时又突然神智清明起来,俩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常宁心思敏捷,他想容若既然问出此时,就说明他已逐渐理清思绪,这样便暂无大碍,赶紧接话道:“这个我料想不难。”
旁边顾贞观听了却大为感慨,他没想到容若此一刻已身受情困之苦,却依然惦记吴汉槎的事,如此真挚情愫实在难得,甚为容若所动容。
容若与顾贞观听常宁出口如此轻松,知道他素来善谋多智,便都将目光投向他。
常宁说之前先望了容若一眼,继而道:“此事定可另寻途径,不过我们三人办这样的事却并无经验,而明大人历任各部,咱们不妨向他去请教。”
顾贞观即刻接话道:“我即刻去求明大人。”话落便催马疾奔而去,容若与常宁紧随其后。
不多时,三人策马来至明府前,门前侍卫见容若回来,赶着跑出来牵马。
容若将缰绳递给侍卫时问道:“我阿玛可在家?”
侍卫点头回道:“大人此时正在落英阁设宴请客呢。”
三人听罢,径直走入府中,顾贞观因是明府常客,对府内各处皆十分熟悉,刚才听见侍卫那般说,一时情急,便也顾不得礼数,直奔落英阁而去。
入得阁中竟直趋席间,一眼望见明珠正与一等公颇尔喷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顾贞观原本与吴汉槎友谊甚笃,此时已无法克制,也顾不得旁人侧目,竟当场泪淋如雨,明珠和颇尔喷均大为惊诧。
明珠挽扶住顾贞观手臂问道:“怎么了?何事至于伤心得如此?”
顾贞观将事情原委说明,明珠初闻也面露踌躇,但只稍沉思片刻,便面露笑颜,胸有成竹,扬声吩咐随侍道:“取大杯来!”
第269章 祝寿凑趣(上)
不多时,仆从果然取来一盏硕大酒杯,由竹根雕制而成,竟比寻常酒杯大出数十倍。
明珠命人将酒杯注满,指着杯中酒笑道:“我知梁汾素不饮酒,宴席间从来都是以茶代酒,今日,你干下这一杯,我为你救吴汉槎。”
容若闻听明珠此言,喊了声:“阿玛……”
容若才出口,顾贞观已双手捧起酒杯仰头便灌。一口气已喝下大半盏,因灌的太快,呛住喉咙,急咳不已,手捧不稳杯盏,泼洒了一身,但仍欲强将酒喝下。
常宁和容若均感动不已,连一旁端坐的一等公颇尔喷,见此情景也深为动容。
明珠见顾贞观举杯欲继续喝时,赶忙伸手将杯盏夺下,笑叹道:“够了,我不过与你做耍的,你真不喝,我难道就不救吴汉槎了?”
明珠将杯盏放在桌上,见容若等三人目光殷殷望着自己,笑道:“这件事其实很简单。皇上既然已经有心让他回来,这是顶要紧的,依照大清律,刑部今日也说的不错,此类案件原不在大赦之列,但不赦,却可赎。”
三人听此言顿时大悟,顾贞观赶着问道:“当如何赎法?”
明珠继续道:“你们先去工部,打问出行情,咱们代吴先生凑一笔银子递上去,拿了收据,再到刑部。这也是大清律载明了的,刑部绝不能留难,而后一纸公文送至宁古塔,吴先生就回来了。”
听完明珠的一席话,至此时,三人均恍然。
一等公颇尔喷在旁坐听完明珠此言,不禁笑赞:“明相在朝数载,果然对咱们大清朝的律法烂熟于心,我等好生佩服。”说罢举杯相敬。
明珠微笑推辞赞誉却饮下杯中酒。
颇尔喷方才目光一直落在容若身上,先前他在朝中为官时候,曾任领侍卫内大臣,是容若的顶头上司,自那时起他便对容若颇为赏识,时隔数年,今日再见容若,不但气质依然,且随着年龄增长,性情中又添了几分稳重,越发喜欢。
明珠深知颇尔喷喜欢容若,开口道:“性德,见王爷在此,还不敬酒?”
容若闻听,赶忙上前亲手把盏,为颇尔喷斟满又为自己添了满杯,双手举杯道:“容若恭敬王爷。”说罢仰头将酒一饮而尽。
颇尔喷欣然饮下容若敬的酒,笑呵呵拍了拍容若的肩膀道:“此次回京再见你,又出息不少,我冷眼瞧眼下你在朝中已颇受重用,我与你阿玛均已上了年纪,见你有如此佳绩,不禁感慨,后生可畏呀!”
容若与颇尔喷寒暄,明珠与颇尔喷请恭亲王常宁入席,常宁只说了几句客套话,却拒不饮酒,在旁边冷眼瞧着颇尔喷拉着容若闲叙,看了少时,常宁唇角不自觉勾出薄笑,眨了眨那对黑豆小眼儿,而眼内神情,却不禁生出黯淡之色。
* * *
转过几场秋雨,天寒渐浓,晨课时分,月牙和官召羽已需披薄氅,怀袖也吩咐翦月早些将书房笼上炭火,以免众人受了寒气。
这日晨课才罢,苏麻喇姑便走了进来。怀袖见了欣喜不已,上前几步迎出院落道:“苏麻姑姑今儿怎得空来我这里?”
苏麻喇姑却笑着伸手指向书房门前站立的月牙和官召羽道:“还不是你这两个磨人的学生,非要我来,却又不说明所为何事。”
怀袖抬眼看向月牙和官召羽,只见她二人正站在房门前挤眉弄眼,不知俩人肚子里又闷着什么主意。
三人将苏麻喇姑迎入屋内,映雪奉上茶,苏麻喇姑落座笑问:“现在你们总该告诉,调派了我来究竟有何吩咐?”
怀袖也不曾听闻她二人说过有何事,因此也颇感好奇。
月牙和官召羽互相对视,不禁笑起来。
怀袖知道这两个丫头皆性子活泼,如今俩人凑到了一处,自然要经常寻些点子来热闹取乐,今日见此情形,多半是二人又想到了有趣的主意,隧即佯装恼容,严肃道:“你二人究竟劳烦苏麻姑姑所为何事?还不赶快说出来,鬼鬼祟祟的,竟将我俩全装在葫芦里,再不说,我们可不理会了。”
说罢,牵起苏麻喇姑的手笑道:“姑姑好容易来我这里,咱不跟她俩个浪费功夫,我带你逛后面的园子逛逛,我新进栽了些花草,正想着叫你来欣赏呢。”说罢,偷偷向苏麻拉姑眨巴几下眼睛。
苏麻喇姑何等聪颖,当即明白怀袖的意思,起身笑道:“你说的正和我意,那咱们这就去吧。”说罢二人手挽着手径自向书房外走,竟将月牙与官召羽晾在当地全不理会。
月牙和官召羽见她二人要走,赶忙着急地挡在门前,月牙笑盈盈插入怀袖和苏麻喇姑中间,伸臂挽住二人撒娇道:“好师父,好姑姑,我俩个自然是有事求你们才如此,你们先坐下,边喝茶边听我俩说。”
怀袖与苏麻喇姑相视而笑,重又落了座,听她二人究竟要搞什么花样儿。
月牙先问怀袖道:“师父还记得在承德行馆时候,你曾教我唱昆曲《牡丹亭》吗?”
怀袖点头道:“这个自然记得。”
月牙紧接着说:“那时我原本学了打算唱给老祖宗听的,可后来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弄得我也没心思专心学戏,也就撂下了。”
怀袖听此话,想起承德行管时候的事情,微微点头。
官召羽在旁接起话茬道:“前日,我和月牙提及过些日子便是老祖宗的寿辰,想着如何为老祖宗预备寿礼,着实犯愁。月牙突然说起这个茬,我便想,老祖宗其实什么也不缺,但既然做寿,无非图个热闹,咱们何不亲自排演一出戏曲,博她老人家一乐,总比外面请来的戏班子有趣的多不是?”
“正是正是,我俩与你们商议的也正是此事!”月牙连声附和道。
怀袖与苏麻喇姑听她二人如此说,先是略显惊讶,但细细想来,也却是一桩可行之事。
苏麻喇姑先含笑点头道:“这个主意确是不错。一来,老祖宗的确什么也不缺,咱们不论花多少银子,无非起个锦上添花的作用,给她老人家白添置一件不需用的物件罢了;二来,老祖宗如今虽然年纪大了,反而越害怕冷清寂寞,总希望身边常有人陪伴,也爱热闹,尤其是万岁爷,公主和几个亲王贝勒,尚或哪一日谁来请安,她一整天都心情极佳,因而,我想咱们若预备这个寿礼,定是最能讨她欢喜的!”
第270章 祝寿凑趣(下)
月牙和官召羽听苏麻喇姑如此说,更欣喜不已,当即便拍板定下来。
怀袖略想了想问道:“你俩是打算你二人上场演么?”
月牙和官召羽听怀袖如此问,互望一眼,顿时没了方才的底气。
月牙叹道:“我俩原也是如此打算的,可是我俩心里没底,怕砸了场子。”
苏麻喇姑和怀袖闻听她这句都不禁笑起来,官召羽也说道:“月牙比我还强些,我是彻底的一无所知,越发地心里没底,这事还需借你二人的智慧帮忙细细谋划呢。”
苏麻喇姑笑着摆手道:“听戏还差不多,排戏我实在不成,你们还需请教公主师。”
怀袖听官召羽如此说,略思索说道:“牡丹亭全剧忒长,凭你二人绝计不成,且时间也来不及,倒不如只节选其中的精彩章节,看着更有趣热闹。”
苏麻喇姑回身问怀袖道:“这《牡丹亭》戏名儿我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