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门毓秀-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压在了地上。
康熙护着怀袖由众侍卫簇拥站在殿前,见终于将黑衣人擒住,两人方才缓了口气,但那突然横空的一声高喝,怀袖却是听得明白。
转眸向殿旁望过去,见竟然是恭亲王常宁,缓步由殿侧的暗影中行出来。
常宁行至康熙和怀袖身前,躬身行礼道:“臣弟来迟了些,皇兄皇嫂受惊了!”
康熙面色沉静,唯怀袖眸带不解地看着眼前两个同样镇静的男人,一时没搞清楚状况。
此时,李铁已亲手绑了栗非,将其提在康熙面前时,一把扯去他脸上的蒙面黑巾,怀袖借着火把仔细看去,见他脸上横着一道狰狞刀疤,那样阴戾的眼神,正是此前随在胤礽身侧的那冷面侍卫,原来他叫栗非。
逮住栗非,怀袖原以为康熙会连夜审问,却没想康熙竟将其交给了常宁,只携了怀袖回至昭仁殿内。
命李德全端了杏仁甜酪并几碟子点心进来,康熙守在院中这半宿,还真有几分饿了。
见怀袖那双晶莹美丽的大眼睛直直望着自己,康熙手中端了杏仁酪转而递在怀袖唇边,温声哄道:“你多半也是饿了,尝尝,这个新进的江南厨子做的酪很好吃。”
怀袖哪里吃得下,将酪接过来又放回桌上,耐不住问道:“万岁爷为何不审一审那栗非,熙岚她……”
康熙揽臂将怀袖拥坐在怀内,温和道:“审问栗非不急于此一时,明日或许他自己就愿意说了呢!”
这一夜,康熙知道怀袖无心安睡,便索性将她留在了昭仁殿,怀袖一宿问这问那,直至过了寅时,康熙才好容易将她哄得睡着了。
次日清晨,待怀袖醒来,康熙已上朝归来,银铃儿带着几个丫头伺候怀袖在昭仁殿内梳理妆容,行出暖阁,见康熙已在东侧的暖炕上坐了,炕桌上摆着几碟精致的蒸食。
怀袖知道康熙是在等着她共用早膳,便向炕桌另一侧坐了,捻起一粒灌汤小笼包只咬了一小口便欲说话,康熙道:“先吃东西,乖乖吃完了东西,朕带你去见你想见的人!”
听见这话,怀袖方才很听话地专心吃自己的包子。
见怀袖将一笼小笼包吃了大半,又喝了一碗添了核桃碎的贡米黏粥,康熙才满意地离开炕桌,命人将怀袖的鹤氅取来,将她裹的严严实实,轻装简行出了紫禁城。
第754章 水落石出3
康熙带着怀袖策马一路向西北京郊,不知行了多远,直至远远看见一处由青色花岗岩修葺的坟垣时,康熙方才勒住了马缰。
由马上将怀袖抱下来,康熙牵着怀袖的手行至白色花岗岩雕刻的墓碑前,待怀袖看清上书的字时,心里却是一惊。
她没想到,康熙竟然将她带来袁崇焕的衣冠冢前。
站在墓碑前,康熙深邃的眸光凝望着墓碑上的文字,但见上书篆刻着遒劲有力的几行梳写碑文:“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怀袖知道这是明臣袁崇焕当年被行刑前作的志铭诗,再仔细看哪石碑上苍劲的笔体只觉眼熟,定睛片刻恍然认出竟是康熙的御笔亲提。
“罪名于三年八月磔刑(1),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康熙语气平静,将明史官张岱津津乐道记录下来的,袁崇焕受刑之日的惨烈情景,说的一字不差。
怀袖听他口述这些史中记载,心有感触道:“明思宗杀袁崇焕,不过因朝廷内阉党余孽的诬陷,当年太宗皇帝用的反间计,也只是袁崇焕落狱的一个引线罢了,实则大明朝气数已尽!”
康熙轻轻点头道:“朕其实很敬重这位汉将之风骨,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之安危、民族之隆,于亘古未有,至明末,唯袁崇焕一人!”
“可……这衣冠冢又是从何而来?为何碑文上是万岁的御笔亲书?”怀袖终忍不住问道。
康熙道:“二十年前,有明末乱党借异教之名行祸乱百姓之实,朕出兵镇压,竟意外得了袁崇焕当年镇守辽东时穿过的铠甲,朕敬重其品格高洁,便为其立了个衣冠冢,安葬于此地。”
一番话落时,李德全端了已经斟好的酒奉至康熙面前,康熙端起酒杯,将酒汁缓缓洒在袁崇焕的碑前。
怀袖听见背后有窸窣的脚步声,转身待看清来人时,惊地轻启朱唇,一时间竟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康熙放下酒杯亦随之转过身,见栗非着一身青石色的长袍,端端正正跪在自己身前,旁边停着一辆轻便的马车,常宁就站在马车旁边,并未走近,只静静地望着这边。
怀袖知道,一些遮盖的东西终将要揭开,常宁虽身为亲王,亦能理解康熙身为一国之君,有许多事不愿叫旁人知晓,即便如他们这样的一脉同胞,这是常宁的豁达之处,也是常宁睿智之处。
栗非恭恭敬敬地给康熙磕了三个头,肃声道:“罪民袁翰舟叩见万岁,娘娘千岁。”
至此,怀袖第一次仔细打量这个与她过招数回的神秘黑衣人,原来他的名字也不叫栗非,而是叫袁瀚舟。
袁瀚舟神情从容镇静,双目谦恭低垂,长而黑的浓眉,狭长的眼,挺直的鼻梁,虽然神情依旧严肃冰冷,那道刀疤依然看上去触目惊心,却并不似夜色掩映下,他一身黑色夜行衣那么令人毛骨森然。
康熙平静地看着袁瀚舟,眼睛里并没半分怒意,沉声问:“你一直想寻你祖上袁崇焕的衣冠,今日,朕便将它完璧奉还与你。”
袁瀚舟眉头微皱了皱,躬身将额头重重磕在地上:“罪民……深愧圣肱!”
康熙道:“你行出有因,朕今日不问责,皇贵妃有几句话要问,你需如实回她。”
袁瀚舟再次毕恭毕敬磕了头:“袁瀚舟所知所行,定不隐瞒!”
康熙缓缓转回身,将目光凝向不远处枝叶零落的老榆树,只怀袖面对着袁瀚舟,神情显得有几分抑制不住地激动。
“本宫问你,当年在昭仁殿**,翦月可是你杀的?”怀袖声问。
“是!”袁瀚舟回的干净利落。
怀袖继续道:“在北山废殿,行刺本宫和十二贝勒的,也是你。”
“是!”
“那德妃娘娘呢?是谁指使你害了她?”问及熙岚,怀袖的声音有些沙哑,声线中已抑制不住地带出颤音。
“杀害德妃娘娘的那一次,并不是太子和索大人的意思,而是兰妃,兰妃本欲令罪民去行刺娘娘,却被德妃娘娘偶然听见,兰妃知其必定向万岁拆穿此事,便令罪民杀人灭口,随后罪民即赶去废殿行刺娘娘和十二贝勒。”
袁瀚舟几句简洁的言辞,将当日之事说得清晰明白,康熙霍然转回身,正看见怀袖身子晃了几晃,赶紧上前扶住。
“此番毒害十二贝勒和行刺朕呢?这又是谁的意思?”康熙冷声问道。
“给十二贝勒膳中下毒是太子的意思,而行刺皇上,却是索大人的意思,索大人说……”
袁瀚舟说至此,终究因心中对康熙生出的崇敬而开始有所忌惮,语气略顿了顿,暗察康熙神情,见他神光如古井无澜,才继续说。
“索大人说,趁眼下太子尚居储君之位,倘若万岁立薨,太子便可荣登大宝!”
怀袖听完此番话,手心已是一片冰凉,转眸再看康熙,却仍神色平静,仿佛袁瀚舟口中要索命的那人与他无关。
一时间,谁也没在说什么,秋风瑟瑟而起,吹动旁边树枝枯叶如死去的蝴蝶纷纷然飘落,郊外孤冢旁显得格外萧肃。
康熙的眸光深沉,看不出焦距的着落,半晌,淡淡道:“你去吧。”
怀袖和侍立在另一端的李德全皆不知所以,略反应才明白过来,康熙原是与袁瀚舟在说话。
袁瀚舟始终跪着,此刻听见康熙这么说,不敢置信地睁大眼,康熙继续道:“你不过是想尽同宗之仪,被索额图利用并非你所愿,况且……”康熙略顿了顿,沉声道:“即便你不来杀朕,索额图也会择旁的人来,这与你本身并无干系。”
袁瀚舟听完康熙这番话,垂下眼帘,端端正正地再次磕了三个头,起身欲走,阙见怀袖静静陪立在康熙身侧,想了想,又躬身道:“罪民冒昧,敢问娘娘先前居住清芷宫时,有位雪雁姑娘,不知她如今可否尚在?”
注1:磔读zhé,磔刑:分裂尸体
第755章 水落石出4
回宫时,大风皱起,眼见天色骤变,康熙和怀袖便没骑马,与常宁同坐着马车往回走。
坐在车上,怀袖由常宁口中方才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常宁由李铁从废殿带回的那两枚特制的金钱镖上,联想起当年康熙围剿明末余党时,袁瀚舟被捕入狱后欲逃,便用金钱镖伤了当时的大理寺卿。
当时便有人指证袁瀚舟为袁崇焕同宗侄孙,因其奋力反抗伤及多人,本已判了斩监候,后不知何故突然猝死狱中,根据当时的卷宗记载,袁瀚舟尸首与几个同时行刑之人同被埋于南郊乱坟岗。
卷中对于此人描述,十分清晰地记载其武艺精湛,善用金钱镖,且面上鼻梁处有三寸长的一道刀疤。
常宁又想起怀袖宫中曾被雪额衔回的易容假面,更对此生疑,翻看当时任职的大理寺卿,恰是索额图亲自提拔的镶红旗满臣阿尔哈图。
此事不久,阿尔哈图就被索额图举荐外调陕甘任职,于次年冬日猝于任上。
常宁又翻看同年内务府以及户部对招募入宫侍卫的记载,发现太子宫中恰于当年调配入几名近身侍从,其余的几人皆为满族,唯有一位名为栗非的武侍是汉人。
康熙的近身侍卫皆为出身满族的巴图鲁,即便是李铁及张忠誉等汉人,也全是汉八旗出身或包衣,如这般无任何背景的汉人,做御前侍卫或太子的近身随侍,几乎不可能。
常宁更对这位来历不明的汉族侍卫栗非疑窦丛生,虽然心生怀疑,却苦于无凭无证,又不好随意调查太子身边的人,只得暂时搁浅。
恰此时,太子于十二阿哥投毒一案事发,常宁本欲借此机由查一查这个栗非,康熙命慎刑司囚禁了毓庆宫阖宫宫人,常宁竟独独不见这个栗非。
常宁心下已断定作案者就着这个隐藏于太子身边的,真名为袁瀚舟的栗非,只苦于无机会将其人脏并获,顺带揪出索额图的叵测居心。
瞌睡可巧就遇见个枕头,正当常宁无计可施时,恰在毓庆宫中拿到了飞哥传的那字条,字条上虽然并未写明刺杀御驾,却十分明确令袁瀚舟见机行事,万不得已便可连根拔起。
常宁将这字条呈给康熙,康熙自然识得其上为索额图的亲手笔迹,两人商议下,决定索性就来个将计就计。
康熙假颁御诏扬言欲废太子,逼索额图毒蛇出洞,果然,隔日袁瀚舟便当真夜闯昭仁殿。
听常宁洋洋洒洒讲了一路,直至回了宫内,怀袖仍有一事想不通。
坐在昭仁殿暖阁,捻着梨花盅,怀袖终于憋不住问:“就算当年索额图与这袁瀚舟有救命之恩,可这袁瀚舟又与袁崇焕的衣冠冢有何干系?”
常宁闻言,笑道:“还是皇嫂心思缜密,臣弟讲的环环相扣,终究还是被皇嫂一语点出端倪,要说这衣冠冢一事,还得说皇兄圣明!”说完,还有模有样地向康熙拱了拱手。
康熙笑道:“你就别卖关子了,再不讲给怀儿听,当心她晚膳不赏你酒吃!”
常宁呵呵一笑,眨巴着一对晶亮的黑豆小眼儿道:“皇嫂最疼臣弟,如此断舍不得!”
怀袖本正饮茶,听见这话,放下杯盏笑嗔:“你少在我面前调猴儿!不赶紧说,本宫恼了可当真不给你酒吃!”
常宁险些被茶水烫着,撇着八字眉委屈地吐了吐舌头,惹的康熙和怀袖一阵笑,常宁放下茶盅继续道。
“我当日将此事如实说与皇兄时,皇兄便断言,当年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所杀时蒙冤受褥其状悲惨,袁崇焕虽身为国之忠良,可袁家后人与朝廷已算恩断义绝,多半不会同朱三太子乱党勾结,此间多半另有缘故。
之后皇兄又详细翻过当时绞杀乱党的卷宗,突然想起袁崇焕衣冠冢一事,便就此生疑。
擒住了袁瀚舟之后,臣弟原报着一试究竟的心态,将袁瀚舟押至袁崇焕的衣冠冢前,没想到,他助索额图竟却是另有隐情。”
怀袖挑眉问:“难道这个袁瀚舟是为了袁崇焕当年的衣冠冢?”
常宁点头:“当年那一场混战的地方,正是保存袁崇焕铠甲的花市斜街,袁瀚舟当年因担心袁崇焕的铠甲在混乱中遗失,只欲将其取回,其人并未参与乱党,却意外被误认作乱党抓获。
索额图早听闻其功夫了得,欲收在手下为之利用,瞒袁瀚舟说皇兄痛恨袁崇焕当年镇守辽东,使清军入关受阻,将袁崇焕铠甲放在太庙地宫,以祭奠宗祖。且地宫的钥匙也由皇兄亲自保管。
索额图承诺,只要袁瀚舟为其效劳,一旦有机会,便助袁瀚舟取回袁崇焕战袍,因此,袁瀚舟才甘愿为索额图马首是瞻。”
怀袖听完这些,不禁轻叹:“可怜堂堂忠良之后,一身好功夫却白受了索额图的欺瞒。”
常宁点头亦感慨道:“是啊,昨夜我将他押至袁崇焕的衣冠冢前,眼见他悲愤欲绝,欲撞碑而死的样子很是难受。
若他这些年没跟着索额图,也是个可用之才,只是可惜手上沾染太多人命,皇兄今日宽恕他,也是看在他祖上忠名罢。”
常宁将事由原委完完整整述完,昭仁殿内三人一时各自想各自的心事,皆默不作声,殿中极静,龙涎香由九龙鼎中袅袅浮旋而上,阖殿只闻自鸣钟滴答,滴答的声音。
良久,康熙轻轻将茶盏放在紫竹雕干泡台上,对常宁道:“既然所有的事情都弄清楚了,朕想了想,接下来的事,恐朝中亦无人能稳妥料理,便仍由你去办吧。”
常宁垂眸默默地点了下头,神情中显出少有的肃然沉静。
怀袖知道接下来的是什么事,心里有些疼,默默地望了康熙一眼,见他虽然面上依然惯常平静,但她清楚他的心里亦疼的厉害,毕竟,这其中还有对赫舍里的情愫。
就在怀袖默默心疼康熙的时候,康熙却突然问了句:“今日袁瀚舟问及以前你宫里头的那个雪雁,是怎么回事?”
第756章 弘皙归宗
索额图阖府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一诏颁布后,相隔数日,怀袖领着雪雁和一个与裪儿同龄的男孩子进了昭仁殿。
彼时,康熙正倚在暖炕的大迎枕上看折子,太子被废的当天夜里,康熙突惹风寒,此番寒疾来势汹汹,康熙一向身子健朗此次却也数日缠绵病榻。
怀袖知道,他这病根儿是由心里头生出来的。
令雪雁暂在外厢候着,李德全亲手为怀袖挑起东暖阁的锦帘,怀袖跨步入得暖阁时,扑面一股暖烘烘的香热气息。
怀袖抽了抽鼻翼,微蹙起绣眉,回身问李德全:“这几日仍熏的龙涎香?”
李德全点头,小声道:“万岁没让换过,奴才不敢随意叫人撤去。”
怀袖道:“这几日万岁爷养着病,最易火盛心烦,将我宫里头的清竺香取来换上,可清神醒脑,闻着也比这个舒爽些,龙涎虽好,闻久了到底有些腻。”
李德全应声,自去令人取来,怀袖方才向炕上望过去,见康熙的脸色虽依然有些苍白,却比前几日精神见好,心下稍安,轻步走了过去。
听见脚步声,康熙知道是怀袖来了,搁下笔,将折子也随手放在案上,抬眼时,怀袖已经在挨着他一侧的炕沿坐下,用银签字小心拨弄暖砚中燃了一半的炭核。
康熙只觉她一靠近,鼻息间便有柔香细细,清甜好闻,禁不住道:“朕这屋里头都要捂出霉来了!”
康熙说话时坐起身子,怀袖立刻将软缎夹袄搭在康熙的肩膀上,眼见他要下地,便要蹲下身亲手伺候趿履,却被康熙拦住,高声向外唤李德全进来。
“这阵子整日刮干风,万岁就别出外头了,在屋子里伸展伸展腰腿,出去叫风煽了恐症候又要反复。”怀袖眼见康熙要披大氅,终忍不住轻声劝道。
康熙行动顿了顿,转眸看向她问:“你是不是将人带来了?”
怀袖浅笑,轻轻点了下头道:“就在外头呢,孩子伶俐乖巧,万岁爷可想见见?”
康熙闻言,立刻褪下氅子,转而在炕沿上坐下,怀袖给他添茶时,顺带给李德全使了个眼色,李德全会意转身去片刻,由外头将雪雁和男孩子引了进来。
雪雁领着男孩跪在地上,端端正正给康熙和怀袖磕头见了礼。
康熙的目光从男孩儿一进门便再没移开,直至男孩子给自己磕完头,康熙对男孩温和道:“抬起头来。”
雪雁紧张地小心嘱咐男孩,男孩缓缓抬起黑幽幽的眼睛,懵里懵懂地望着上座第一次见面的康熙。
“像!实在太像了!来到朕身边来!”康熙低语时,抬手将男孩招唤至近前。
男孩子虽然第一次见皇上,却也并不拘谨,站起身行至康熙身前,乖乖立着。
康熙拍了拍男孩稚嫩的肩膀,对怀袖笑道:“这孩子与胤礽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自从胤礽被禁至今,怀袖第一次见康熙眼睛里露出这样发自内心的笑意。
皇太子胤礽落生便丧母,听闻当年赫舍里临终前迟迟不肯闭眼,康熙为使赫舍里走的安心,当即册封胤礽为储君,是众阿哥中唯一一位由康熙亲手带大的皇子。
康熙对胤礽,曾经蓄的爱有多深,如今的疼便有多浓。
“由院判张太医亲自滴血认亲,是皇室血脉确定无疑。”怀袖轻声道。
康熙轻轻点头,望着男孩温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歪着头想了想,道:“娘唤我祥儿。”
跪在地上的雪雁听见康熙问名,叩头道:“回万岁爷的话,是吉祥的祥,这名儿是老祖宗给起的,老祖宗说这孩子毕竟是皇嗣血脉,将来认祖归宗自然按辈取字,咱们没这个资格给孩子取名,老祖宗便暂给取了个乳名,只为图个吉祥如意的意思。”
康熙默默点头,略想了想道:“大阿哥胤禔长子当年取名弘曜,后来胤礽的孩子也随着取了弘字,这孩子也随着这个字,名就唤作‘皙’吧。”
怀袖口中默念,继而笑道:“弘皙,好名字!”
雪雁和祥儿叩谢康熙赐名,祥儿边磕头口中只称:“谢万岁爷赐名。”
怀袖将孩子牵起来,抚摸着弘皙黑亮的辫子,慈和笑道:“弘皙如今认祖归宗,该改口唤皇爷爷喽!”
弘皙闻言,又重新跪在地上,给康熙端端正正地磕了个头:“弘皙谢皇爷爷赐名!”
康熙疼爱地亲手将他扶起来,道:“是个伶俐孩子,朕瞧着喜欢,就暂住在裪儿的景华宫吧,在宫里头随着众阿哥们一起读书!”
怀袖闻言欢喜不禁,命银铃儿挑了两个坤宁宫的宫人,引着弘皙去了景华宫。
康熙见雪雁仍跪在地上,轻叹道:“胤礽已非皇太子,因其身负罪,如今已迁出毓庆宫,禁于京外的咸安宫,当初你是遭他逼迫,如今你若还愿意回来伺候你主子,便同你主子回去,也省得随着他出去受苦。”
怀袖不禁侧目,万没想到康熙竟格外开恩,按照宫里的规矩,像雪雁这般已有过生孕的女子,断不能再留宫内,康熙此行,多半是为着雪雁能得机会见见儿子。
康熙的良苦用心令怀袖十分动容,正欲起身叩谢皇恩时,却听雪雁磕头道:“圣肱仁慈,雪雁以犬马之心不得报万一,只雪雁如今不洁之身不配侍奉娘娘高华凤驾,雪雁当初与太子虽非己愿,却是木已成舟,雪雁愿去咸安宫侍奉太子。”
怀袖懂得雪雁其实并不愿再见太子,只是怕她留在宫内累自己遭人非议,不得已才做此打算。
心中酸楚却知她已是去意已决,缓缓起身对康熙福了福,怀袖轻声道:“既然雪雁有这份心,还望万岁成全。”
康熙对雪雁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朕就隧了你的愿,将你赐予胤礽为侧福晋,即日便去咸安宫吧。”
雪雁再次叩谢过皇恩,随着引路的宫人退出了昭仁殿。
小韭端着汤药走进来,低低的声音提醒:“万岁爷,该喝药了。”
怀袖没听见动静,抬眼是见康熙的眸光只撩向窗外,默不作声,便亲手接下小韭手中的药,小韭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康熙的眸子始终凝着窗外低沉沉如铅染的浓云,良久,轻叹道:“裪儿的眼睛,不知何时能医好……”
第757章 命债血偿
今年的冬日冷的比往年格外早些,才入了冬,塘里的玉藕还未熟透时,便落了第一场薄雪。
俗话讲有苗不愁长,才不过数月,小清华已经能揪着怀袖的手指头坐起来了。
正殿内地笼烧的极暖,怀袖只穿着件滚着风毛的琵琶襟坎肩,坐在临窗的暖炕上逗清华抓玉如意玩。
“张公公是有话要回么?怎不进去,在这外头抖个什么劲儿。”窗外有小宫女笑问。
“这话问的,小主子在里头呢,咱们可不得将袍子上的尘掸的干净些?”张保说话时,又传进来几声拍打衣裳的声音。
怀袖对跟前伺候的涣秋道:“你去将张保叫进来吧。”
涣秋应声出去片刻,张保跟着走了进来,怀袖仍垂目逗着榻上的清华,顺口道:“小儿家越矜贵越不好养,你们往后也用不着谨慎太过了。”
张保知道怀袖必定是听见方才他与宫女在廊檐下说的话了,点头应下,继而道:“回主子,今儿奴才打发人给万岁爷送蜜酪的时候,听闻小韭说押送索府前往宁古塔的刑部陈大人,昨儿已经回京了,今天上午还入宫觐见呢。”
怀袖歪着头想了想,挑眉道:“走的这么快?我先前算的日子,需过了年才抵宁古塔呢。”说话时,手中巴掌大的紫玉同心如意已被小清华抢了去。
怀袖怕她往嘴里送,欲伸手去拿回来,却听张保又道:“照常理儿当时主子说的那个时候,可奴才听闻,陈大人是并未抵达宁古塔就回来了……”
“哦?”怀袖侧目看了眼张保,张保拱手低声道:“据小韭说,索府众人才出了关外,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队番兵,骑着马旋风似得只打了个转儿,将索府男女老幼几百口子竟屠地一个活口都不剩,陈大人的兵卒却是半个也没伤着。”
怀袖刚刚拿在手里的玉如意,不留神又被小清华抢了去,咿咿呀呀地举在眼前耍的高兴,怀袖缓缓垂下眼帘默了片刻,对张保轻轻摆了摆手,张保便悄声退了出去。
怀袖捻起茶盅,将杯中的温茶送入口中半盏,淡淡道:“这个事儿,兰常在怕还不晓得吧?”
银铃儿正在向炉中添换香片,听见怀袖突兀问了这么一句,愣了愣才回道:“兰常在被贬在北苑废殿,那地方偏僻,多半还没听着信儿。”
怀袖将清华交给奶嬷嬷抱去,起身行至桌案前,提笔沾饱了康熙平日阅折子用的朱砂墨,在雪白的素笺上落下朱砂墨迹如行云流水。雪白的纸衬着殷红的墨迹,如血一般令人瞧着触目惊心。
怀袖写完,小心将墨迹吹干,塞进一个没落署名的信封中交给银铃儿:“你亲自将这封信给兰常在送去,记住,等她看完,立刻将信烧了。”
银铃儿接过信,为难道:“可她若不愿意将信还给奴婢怎么办?”
怀袖凤目微眯,唇角勾出罕见的冰冷笑意,沉声道:“放心,等她看完了信,多半已经顾不得这多了。”
银铃儿不明所以地点了下头,垂目看了眼自己手中的信封,默默地退了出去,只剩怀袖独自坐在桌案前,神色从容平静地将毛笔中的朱砂在笔洗中一点一点涤干净。
直至传午膳时银铃儿方才返回来。步入正殿时,怀袖正歪在锦榻上闲翻书卷。
房中暖意扑在银铃儿冰凉的脸颊上,她怔了一怔,缓了片刻方才回过神来,欲给怀袖磕头时,怀袖已先免了她的礼。
银铃儿跪在地上略迟疑,却仍端端正正地给怀袖磕了个头。
“信给她看了?”怀袖轻声问时,目光仍未离开书页。
银铃儿伏跪在地上,低声道:“回主子,奴婢全按主子交代的办了,兰常在她……疯了……”
怀袖听罢,只顿了顿仍继续翻了一页书卷,淡淡道:“疯了?到底还是便宜了她。”
银铃儿再次磕了个头,她心里清楚,怀袖之所以如此作为,全因憋着当初德妃被害的那口气。
康熙因念及当年赫舍里和月清公主的情分,尽管宝兰害死了德妃,却并未随索府一并发配,只由妃贬为常在,囚禁于宫北废殿。
当日,怀袖听见此讯时并未说什么,晚间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直至后半夜,银铃儿隐约听见暖帐内怀袖呐呐低语。
先前只以为她要喝茶,待行至近前时,银铃儿方才听得清楚,原来怀袖是在梦呓,说的却是:“当以一命抵一命,方算得公平……”
原来这件事,怀袖同她一样,一直都刻在骨子里。
————
这一个年宫外万家爆竹声声,宫里头过的却十分平静,康熙冬日间身子一直不太好,临近腊月时,好容易寒疾彻底好了,却不知为何突然起兴,说明年开春要重新修葺畅春园。
临近年节的封赏及后宫的赐宴大小事务,概由怀袖亲自操持,因知道康熙心情不逾,怀袖特别吩咐内务府各处,连带除夕佳宴也一并从简,只为图康熙心里落个清净。
阖宫唯一的一个喜讯,就是惠贵妃平安为康熙添了位小皇子。
“主子,苏麻姑姑来了。”有宫女进来传话时,已顺带挑开了锦帘,引着苏麻喇姑由外厢走进来。
怀袖立刻起身亲迎出抱厦,不待苏麻喇姑请安,已将她的手挽着向上坐了,自有宫人添茶上来,苏麻喇姑握着茶杯暖手时,抬眸打量怀袖轻声道:“近日你又瘦了。”
怀袖垂眸淡笑:“年节素来累人,这些姑姑都是知道的,瘦些也正常。”
苏麻喇姑却道:“我知这些事于你,闭着眼便都办妥了,只是你心里终究担着十二贝勒和万岁爷的心。”
怀袖默了默,低声问:“是不是眼下这一位大夫也不中用?”
苏麻喇姑不由轻叹:“我觉眼下这方子还不及上一位,这几日十二贝勒同我私底下说他吃了药,总觉着头闷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