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宫凤华-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明曦看在眼里,微微一笑。
  阿萝是真的长大了。往日是她一力护着女儿,如今,阿萝也懂得心疼她护着她这个亲娘了。
  过了片刻,盛鸿也来了。
  见到祖孙三人言笑晏晏和乐融融的一幕,盛鸿心里的闷气散了大半。只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笑着上前凑趣说话。
  婆媳争执吵闹的风波,暂且告一段落。
  不过,彼此心底都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平静罢了。根本性的矛盾还在,一日没解决,婆媳两个心里便有隔阂不快。


第1060章 保媒(一)
  当日晚上,帝后携女儿阿萝在寒香宫里用了晚膳。
  梅太妃病症有起色,什么闭宫养病不再提了,来探病的人立刻多了起来。寒香宫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谢明曦和梅太妃之间的关系稍有起色。
  后宫略显紧绷的气氛,也随之缓和。
  过了几日,赵长卿特意来了一趟椒房殿。
  赵长卿已年过三旬,常年守寡之人,便是保养得再好,也如失了水分的鲜花。总有些寂寥凋败之感。貌美如花的赵长卿,眼角也有了细细的皱纹。
  赵长卿为人圆滑,行事周全,和谢明曦之间也算和睦。
  妯娌两个坐着闲话片刻,赵长卿也没兜多少圈子,很快道明来意:“……前些时日,我娘家的三房婶娘进了宫,想求我为保媒。”
  “三房堂弟,全名赵长临,在松竹书院读书。他在赵家这一辈排行第八,今年十七岁,身上有举人功名,打算明年下场春闱,搏个进士出身。也算年少多才。他人生的也算俊俏,且是家中幼子,最得长辈们欢心。”
  “我婶娘为他的亲事,着实操了不少心。这看来看去,便相中了谢四小姐。”
  说到这儿,赵长卿顿了一顿,目光落在谢明曦的脸上。
  京城姓赵的官宦之家,少说也有七八家。其中最有名望的,便是赵长卿的娘家。便连赵阁老府也要略逊一筹。
  赵阁老的祖籍远在山东,在京城根基尚浅。赵长卿的娘家赵家,却是传承了百余年的世家。在京城盘根错节,出仕为官的男子足有二十余个。加上姻亲门生故旧,势力不容小觑。
  当年鲁王争储,身为鲁王妻族的赵家暗中出了不少力。
  鲁王被赐死,赵长卿领着一双儿女住进宫中。这些年,赵长卿和娘家的来往依然密切。
  赵家三房的嫡出幼子,品貌俱佳,又有举人功名。如此优秀出众的少年郎,在京城一众官宦世家里也是顶尖的。
  若不是谢家出了一个皇后,若不是谢柔曦是谢皇后的嫡亲胞妹,只凭谢家,委实有些配不上赵家。
  赵家求赵长卿亲自保媒,可见结亲联姻的诚意。
  ……
  谢明曦永远是那副浅笑的模样,从她的脸上,根本窥不出真实的情绪如何。
  赵长卿打起精神,又笑着说了下去:“这一两年,去谢家提亲的人着实不少。谢尚书一律拒之不应,想来是要将四小姐在身边多留两年。”
  “婶娘相中了谢四小姐,又怕登门提亲被拒,便想着进宫来求我,央我从中保媒。只不知,谢家是否能相中长临堂弟了。”
  谢明曦眸光一闪,随口笑道:“四妹的亲事,自有父亲拿主意。我便是要赐婚,也得先问过父亲的心意。”
  没一口回绝就好。
  赵长卿立刻笑道:“这是当然。婚嫁之事何等要紧,关乎谢四小姐终身,焉能轻易定下。我今日来,也只是和你提一提罢了。若谢家有意,不妨找个机会,让他们相看一回。”
  “彼此相中了,再论亲事也不迟。”
  “若未相中,也无妨碍。只当我没提过此事。赵家绝不会在外乱言,更不会损及谢四小姐的闺誉声名。”
  谢明曦微微一笑:“二嫂说的是。既是如此,二嫂便耐心等上一等。”
  赵长卿笑道:“好,那我就等着弟妹给消息了。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保媒说亲,我也盼着能成就一桩美事呢!”
  然后,欣然起身离去。
  谢明曦送赵长卿出了椒房殿,待赵长卿走了之后,谢明曦眼底的笑意悄然隐没,嘴角扯出一抹嘲弄的弧度。
  世间从不缺聪明人。
  立储之事还未正式提上台面,赵家便来示好了……
  随伺在一旁的从玉,轻声嘀咕道:“鲁王妃娘娘将赵八公子夸成了一朵花,也不知赵八公子到底如何,能不能配得上四小姐。”
  扶玉在宫中多年,还是那副耿直的脾气:“这还不简单,让老爷亲自相看不就行了。老爷总不会看错了人。”
  从玉扶玉都是年近三旬的老姑娘了。她们从少时便在谢明曦身边伺候,如今皆是椒房殿里的女官。论地位,略逊湘蕙。却更得谢明曦的信任和亲近。
  谢明曦在数年前,便有为两人许婚之意。奈何两个人都不愿离开谢明曦身侧,不愿成亲嫁人。
  谢明曦对从玉扶玉也颇为纵容,她们两个小声嘀咕,谢明曦也不恼,甚至随口笑问:“以你们看,赵家这门亲事如何?”
  从玉扶玉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应道:“奴婢没见过赵八公子,委实不敢断言。”
  可不是么?
  没见过人,只凭一面之词,怎么也不能定下亲事。
  再者,谢柔曦的亲事,得由谢钧来定度。
  谢明曦笑了一笑,吩咐道:“从玉,你出宫去谢府一趟,将赵家有意提亲之事告诉祖母。”
  ……
  京城说小不小,说大也没大到哪儿去。
  谢家得了消息之后,没过两日,就将这位赵八公子的生平打听得清清楚楚。
  赵长临在松竹书院就读,今年完成学业后,在家中苦读准备明年春闱。赵长临才名着著,人也生得温文俊俏多礼,声名颇佳。
  赵家是京城一流世家,赵长临是鲁王妃赵长卿的堂弟,亦是赵家这一辈最出色的儿郎。
  说实话,登门到谢家提亲的,没一个能及得上赵长临。
  由此也可见赵家和谢家结亲的诚意。
  谢钧心里先满意了三分。不过,亲事能不能成,要考虑得远不止这些。
  谢柔曦是谢明曦的妹妹,赵家想和谢家联姻,显然是为了和中宫拉近关系……所图为何,谢钧略一深思,便想得清楚明白。
  谢钧和谢老太爷商议过后,才下定决心。
  不管如何,这么好的亲事送上门,没有往外推的道理。京城名门世家联姻结亲,也是常事。先问过谢明曦的心意,若谢明曦不反对,就让一双少年男女相看一回。
  隔了几日,徐氏便进了宫。
  这一回,随在徐氏身侧的是孙氏谢子矜母女。


第1061章 保媒(二)
  谢子矜今年六岁,明眸皓齿,愈发秀美可爱,穿着红色的衣裙,梳着包包头。和朱色罗裙的谢明曦到了一起,不像姑侄,倒像是母女。
  谢明曦对谢子矜素来偏爱几分,略略俯身,摸了摸她的包包头,和颜悦色地问道:“子矜可有些日子没进宫了。”
  谢子矜将头凑近,小声说道:“每次我进宫,我爹都臭着一张脸。为了哄哄我爹,我只得假装不喜欢进宫了。”
  童言童语,颇惹人发笑。
  谢明曦哑然失笑,难得没生谢元亭的气,只说了一句:“你爹的脾气,这么多年一直没改过。”
  可不是么?
  年过三旬的人了,没见成熟宽厚,还是那副古怪又讨嫌的脾气。
  谢子矜能得谢明曦的青睐喜欢,换了别人,怕是恨不得将女儿送进宫长伴皇后娘娘左右。偏偏谢元亭就不肯。谢子矜每次进宫小住几日,他就要生几日的闷气。而且常在谢子矜面前说谢明曦的不是……
  也因此,谢子矜小小年纪,便已练出了一副伶牙俐齿,一边讨姑母的欢心,一边安抚自己的亲爹。
  孙氏也有些无奈:“相公就是天生的别扭性子。我平日里好说歹说,他总是不乐意子矜进宫。亏得皇后娘娘心胸宽广,不与他一般计较。”
  谢明曦和谢元亭这对兄妹的陈年积怨,已是十余年前的事了。不过,兄妹两个都是记仇之人,丝毫没有和解的意思。
  这些年来,谢明曦对孙氏母女颇为亲近,却从不待见谢元亭。谢元亭也没好到哪儿去,在谢子矜面前拼命抹黑谢明曦……
  从这一点来说,两人不愧是亲兄妹。
  谢明曦微不可见地轻哼一声,扯开话题:“祈哥儿的生辰也快到了。”
  两年前,孙氏生下一子。长房终于有了子嗣,谢钧心中甚为快慰,为嫡亲的孙子取名谢祈。
  提起宝贝儿子,孙氏满脸笑意:“是啊,再过些时日,祈哥儿就两周岁了。没想到,皇后娘娘连这点小事还记着。”
  孙氏十分疼爱女儿,不过,自儿子出生后,难免更喜欢儿子一些。这是烙印在所有女子心里的子嗣传承的观念所至。
  谢子矜是个宽厚友爱的孩子,并不介怀,俏皮一笑:“姑母特意提起弟弟的生辰,定是为弟弟准备了生辰贺礼。”
  生活在父母宠爱中的小姑娘,目光清明,对弟弟的喜爱溢于言表。颇有长姐风范。
  谢明曦注视着谢子矜,心里闪过一丝唏嘘。
  她年少时性情阴狠而尖锐。如今贵为中宫皇后,受尽天子宠爱,执掌六宫,顺心顺意之下,性子总算软和了一些。
  谢子矜却是天生的宽和豁达。这是生活在父母疼宠长辈疼爱下的孩子,才会养出的宽厚。
  说笑一番后,谢明曦才看向徐氏,问起了正事:“祖母今日进宫,想来是父亲对赵家提亲之事有了主意。”
  徐氏立刻笑道:“是,我今日进宫见娘娘,就是要和娘娘说一说赵家的亲事。”
  “赵家门第是没什么可挑剔的,赵八公子是三房嫡出,年少才高,足以匹配柔曦了。”说到底,谢柔曦只是妾室所出的庶女。若不是冲着谢明曦,赵家也不会生出结亲之心。
  这些话,徐氏不必说,大家心知肚明。
  “阿钧以为,这门亲事还算合宜。找个合适的机会,让他们相看一回。”
  谢钧果然对这门亲事心动了。
  谢明曦目中闪过了然,略一点头:“也好。”
  ……
  谢家女眷和赵家女眷约定了同一日去寺庙烧香,徐氏带着两个孙媳,谢柔曦也在其中,不那么惹眼。赵三夫人也带了几个子侄晚辈前去。
  赵长临人如其名,生得清俊不凡玉树临风。
  一双少年男女,羞答答地对视几眼,各自羞红了脸。
  如此,自是各自相中了。
  这一门亲事,没费多少周折,很快便定了下来。
  因着赵家谢家结亲之事,赵长卿来了几回椒房殿,和谢明曦比往日也亲密了许多。后宫众人,没一个是傻瓜。
  眼看着赵长卿眼明手快,为娘家堂弟和谢四小姐牵线搭桥,静太妃也有些急了。
  静太妃私下里将儿媳尹潇潇叫到寝宫,委婉含蓄地说道:“尹氏,赵家和谢家结亲,这可是一等一的喜事。”
  尹潇潇也笑着赞道:“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是不是傻啊!
  静太妃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继续委婉地笑道:“谢家还有一个谢五公子,只比谢四小姐小了一岁,今年也有十五了。谢四小姐亲事定下,接下来便该轮到谢五公子了。”
  “这位谢五公子,相貌人品才学都是上上之选。你娘家可有出色的堂妹表妹?不如为谢五公子保个媒?”
  尹潇潇不知是没听懂,还是故意装傻充愣,笑着应道:“尹家人丁单薄,我是家中独女。堂弟表弟倒是有,合龄的堂妹表妹没有。”
  静太妃:“……”
  静太妃心里那个郁闷就别提了,只得打开天窗说亮话:“和谢家结亲联姻,便是向皇后示好。赵长卿精明得很,已经抢在了你前面。你难道要傻等着不成?”
  “谢明曦样样都好,唯有一样致命的缺陷。她一直没有嫡子,别说嫡子,连庶子都没一个。”
  “皇上坚持不肯选纳宫妃。朝臣上奏折没用,梅太妃哭闹了半个多月,也没用。依我看,皇上这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大齐要立储,皇上便得从侄儿中过继。霁哥儿今年已有十五,赵长卿这是动了心思,上赶着向皇后示好。”
  “你和皇后是同窗好友,和皇上也有同门学武的情分。论亲疏,赵长卿不及你。再者,霖哥儿是你亲儿子,霆哥儿也是你养大的。争上一争,赵长卿如何是你对手!”
  “你可别犯傻,也别说什么长幼有序之类的话。选谁过继,立谁为储君,都是帝后一念间的事。”
  静太妃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喷了出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不能放过!”


第1062章 心思
  话说到这份上,尹潇潇确实没法装傻了。
  后宫波涛暗涌,尹潇潇有眼有耳朵,焉能不知?只是,她生性坦荡磊落,最不喜这等耍弄心机之事。
  也因此,在静太妃掏心置腹之后,尹潇潇也说了一番掏心窝的话。
  “母妃,当年的先帝是怎么的?闽王鲁王宁王为何被赐死?”
  “皇位之争,令手足反目,兄弟相残。最终一起奔赴黄泉。也因此,皇位最终落到了蜀王盛鸿的身上。”
  “前车之鉴,莫非母妃已经忘了吗?”
  静太妃被噎得哑口无言。
  痛失亲子的痛苦,静太妃从未忘怀。只是,储君之位太过诱人,令心如枯井寒冰一般的静太妃动了心。
  尹潇潇面上笑意全无,语气冷然:“帝后对我们这几个寡嫂十分敬重,衣食用度从未缺过。霖哥儿他们得以住在宫中,接受最好的教育,和同龄的少年一样幸福平安地长大。”
  “可母妃别忘了,霁哥儿也好,霖哥儿霆哥儿也罢,都是罪臣之子。他们谁也没资格觊觎储君之位。”
  “二嫂做什么,我管不着,也不会去管。不过,我从无此意。我也不会容霖哥儿霆哥儿多思多想。”
  一席话,直截了当,明明白白。
  静太妃被顶撞得心肝胆肺俱疼,又气又怒地瞪着尹潇潇:“我一把年纪,不知还能活几年。难道还能贪恋权势不成!我这还不是为了霖哥儿和你着想……”
  “母后一片心意,儿媳心领了。”尹潇潇淡淡说道:“不过,还是不必了。我宁可他们两个平安长大,安分守己,以后各娶一个媳妇安生过日子。”
  “请母妃歇了这份心。”
  “帝后都是精明厉害之人,谁有异动,都瞒不过他们两人。母妃什么都不要做,什么话也别乱说。否则,便是为我们招惹祸端。”
  ……
  这一日过后,静太妃便病倒了。
  尹潇潇这个儿媳,也是没话说。每日都去静太妃身边守着,亲自喂药伺候。
  此事传到帝后耳中。
  盛鸿笑着叹道:“五嫂多年如一日,性情脾气最是爽朗耿直,从未变过。”
  是啊!
  岁月漫漫,人性易变。尹潇潇依然有一颗赤子之心,也活得分外坦荡磊落。和尹潇潇一比,赵长卿便心思过于活络了。
  不然,也做不出让娘家和谢家结亲的事来。
  谢明曦淡淡一笑:“二嫂是个聪明人,不过,也太聪明了些。”
  盛鸿挑眉:“你明知她的用意,为何还要允谢家和赵家结亲?”
  谢明曦不答反问:“谢家赵家结亲,是他们两家的事。和我们又有何干?我妹妹嫁去赵家,难道我就得过继赵家的外孙不成?”
  天底下也没这样的道理。
  谢明曦理直气壮,没半点心虚:“有我在一日,料赵家也没胆量刻薄亏待四妹。”
  盛鸿哑然失笑:“是是是,皇后娘娘说得对。”
  赵长卿想打什么主意是她的事,想在谢明曦这儿讨什么便宜,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
  静太妃病了,谢明曦也亲自去探望。算是给静太妃几分体面。
  尹潇潇伺疾几日,面容有些憔悴。
  谢明曦拍了拍尹潇潇的手,轻声道:“五嫂也得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
  尹潇潇点点头,打起精神应道:“放心,我能撑得住。”
  她不但要照顾婆婆,还要照料霖哥儿霆哥儿的衣食起居课业等等。每日忙忙碌碌,日子过得颇为充实,哪有伤春悲秋闲来生病的心情。
  谢明曦走到床榻边。
  静太妃挣扎着要起身,谢明曦立刻笑道:“静太妃还在病中,快些躺下歇着。”目光不动声色地掠过静太妃颇为红润的脸孔,心里冷哼一声。
  瞧瞧这面色,比伺疾的儿媳还要好一些。
  这是心里不痛快,故意折腾尹潇潇呢!
  谢明曦故意宣了太医前来,当着静太妃的面沉着脸问责顾太医:“静太妃到底生了什么病,为何一直不见好转?你没能耐治好静太妃的病,让太医院换一位医术高的太医来。免得耽搁了静太妃的身子。”
  顾太医满脸惶恐,忙跪下请罪:“微臣无能!请皇后娘娘恕罪!”
  静太妃也有些忐忑,唯恐谢明曦真的换人。
  这些年,顾太医一直为静太妃看诊。她没病装病,换个太医来,怕是遮掩不过去,立时就要丢人出丑。
  静太妃忙为顾太医求情:“一直都是顾太医为我看诊开方。不必换别的太医了。”
  谢明曦略一挑眉,唇角似笑非笑:“既是太妃亲自张口求情,本宫就暂且饶过顾太医。不过,若是三日之内,太妃的病症还不见好转,本宫定然严惩不待。”
  静太妃:“……”
  ……
  三日过后,静太妃的病果然好了。
  尹潇潇来了椒房殿,不便直接道谢,只笑道:“早知这样,真该早些请你去静太妃寝宫一趟。”
  谢明曦悠然一笑:“说的极是。”
  谢明曦和尹潇潇对视一笑,颇有默契地转移话题。
  尹潇潇颇为贴心,从不提子嗣立储之类的事,话题就在孩子身上打转:“眨眨眼的功夫,孩子们也一日日长大了。那两个混账小子,有什么话也不肯和我说了。我问得多了,两人还嫌烦,一脸不耐。我一生气,就恨不得将两人拖过来各揍一顿。”
  谢明曦笑道:“孩子大了,都是这样。阿萝有什么心事,也未必都和我说。”
  少年男女,除了课业之外,最大的心事莫过于偷偷有了心仪之人。
  尹潇潇眨眨眼,低声笑道:“不瞒你说,这两年,我一直暗中留意芸姐儿和妍姐儿。她们两个,一个天真娇憨,一个温柔斯文,都是极出众的。”
  “也不知我那两个傻小子,有没有福气了。”
  尹潇潇将话挑明,谢明曦也未装傻,随口笑道:“此事不急。再过几年,我亲自为霖哥儿霆哥儿保媒。”
  尹潇潇大喜,连连道谢。
  就在此时,从玉笑着来禀报:“端太妃安王妃领着一双孩子来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第1063章 用心(一)
  片刻后,端太妃领着儿媳安王妃和一双孙子孙女进来了。
  孩子一来,顿时热闹起来。
  这对龙凤胎还没满周岁,俱都生的白胖,一双眼睛乌溜溜的,咧着小嘴,煞是可爱。乳名分别是雲哥儿和芳姐儿。
  尹潇潇最喜欢孩子,立刻笑着伸手去抱孩子。
  端太妃心眼最多,立刻冲安王妃使了个眼色。安王妃只得将芳姐儿抱给了尹潇潇。
  尹潇潇心思粗率,一时并未多想。
  然后,端太妃亲自抱起雲哥儿,殷勤地递到谢明曦面前:“皇后抱一抱雲哥儿,沾些喜气。”
  尹潇潇:“……”
  民间确实有这样的说法。没有儿子的妇人,多抱一抱别人的儿子,便算是沾上了喜气。说不定很快也能怀孕生子……
  只是,这样的行径,放在此时此刻,怎么看都有些微妙。
  尹潇潇忍住皱眉的冲动,迅速瞥了一脸殷切的端太妃一眼。
  谢明曦不动声色地笑了笑,接过雲哥儿:“端太妃说的是。我这便多抱一抱雲哥儿。”
  别看端太妃脸上笑的殷勤热络,其实心里颇有些紧张忐忑。谢明曦的精明厉害难缠,她早有领教。万一谢明曦心中不快,骤然翻脸,她一个过了气的太妃也只有受气的份。
  好在谢明曦抱过了雲哥儿。
  可见,谢明曦还是颇喜欢雲哥儿的。
  胖墩墩的雲哥儿,身子软软的,笑起来露出几颗白白的小牙。确实讨人喜欢。谢明曦伸手轻轻捏了捏雲哥儿的胖脸颊,雲哥儿立刻咯咯笑了起来。
  谢明曦也扬起嘴角,目中满是笑意。
  安王妃这才悄然松了口气。
  端太妃一轻松,话就多了起来,絮絮叨叨地说道:“朝中那些臣子,一堆正事不做,总盯着后宫做什么。皇后还年轻,说不定很快便有喜,接连生几个皇子。”
  谢明曦微微一笑:“承太妃吉言。”
  得了好脸色的端太妃,越发说的起劲:“我说的都是心里话。皇后和皇上感情深厚,皇上不肯纳宫妃,那是皇上的事。臣子们跟着胡乱掺和,算怎么回事。还有梅姐姐,为了些许小事就和皇后怄气,真是不应该。皇后可是一等一的贤惠能干……”
  今儿个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啊!
  往日说话最讨嫌的端太妃,怎么尽在这儿逢迎讨好?
  尹潇潇一头雾水,下意识地看向谢明曦。
  谢明曦唇角含笑,神色自若,看不出半点真实情绪。
  端太妃奉承了半日,直至一双孩子肚子饿了开始哭闹,才意犹未尽地住了口。和安王妃一起抱着孩子走了。
  耳畔顿时清静了。
  尹潇潇随口笑问:“端太妃今日真是殷勤。”
  谢明曦眸光一闪,意味深长地笑道:“怕是殷勤的日子还在后面。”
  赵长卿已经开始行动,以赵谢两家联姻拉近和中宫的关系。
  端太妃这心思活络的看在眼里,自然也动了心思。
  雲哥儿确实小了一点。不过,盛鸿年轻力盛,以眼前的身体情形来看,再坐个二十年的龙椅也不成问题。
  与其过继一个成年的侄儿,倒不如过继年幼的雲哥儿。早些抱进椒房殿里养大,也和皇后更亲近。
  ……
  谢明曦对端太妃的心思所料半点没错。
  端太妃美滋滋地领着儿媳回了寝宫,雲哥儿芳姐儿被乳娘抱了下去。婆媳两个说些贴心的私房话。
  “以后你时常领着孩子进椒房殿请安,让雲哥儿多多亲近皇后。”端太妃低声笑道:“依我看,皇后还是很喜欢我们雲哥儿的。”
  安王妃垂着头不吭声。
  端太妃看不惯儿媳那副模样,张口数落:“我这都是为了你们谋划考虑,你这副样子做什么?难道我还会害你们母子不成?”
  “皇后这么些年再没有过身孕。怕是像俞太后那样,这辈子也生不出儿子了。皇上又不纳宫妃,少不得要从侄儿中挑一个过继。”
  “小有小的好处。雲哥儿心智未开,懵懵懂懂,抱到膝下好教养。霁哥儿他们都大了,亲爹都是被皇上赐了毒酒致死,说不定,心里就存了怨怼。”
  “依我看,雲哥儿颇有一争之力。”
  端太妃越想越自得,越说越眉飞色舞:“你今儿个也看见了。皇后抱着雲哥儿就没撒过手,可见也是喜欢我们雲哥儿啊!”
  安王妃忍不住小声说道:“母妃不停说话,皇嫂不抱着孩子也不成。”
  端太妃被噎了一句,难得没生气,反而分外和颜悦色:“不管怎么说,今天总是开了个好头。我说的话,你都好生记下。隔一两日就去椒房殿坐一坐说说话,让雲哥儿多多亲近皇后。”
  安王妃哪里舍得,红着眼眶说道:“母妃,还是算了吧!我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委实舍不得给别人……”
  “你个没出息的东西!”端太妃恼了,伸出手指,用力点了点安王妃的额头:“你这般年轻,又能生养,以后还愁没儿子吗?”
  “现在缺儿子的是帝后!”
  “再者说了,你不想雲哥儿有个锦绣前程?日后雲哥儿被立为储君,坐了龙椅。难道还能不认亲爹亲娘了?”
  安王妃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这半日,儿媳眼看着雲哥儿被皇嫂抱在怀里,心里一阵阵抽痛,像被割了心头肉似的。母妃,儿媳不要雲哥儿有大出息。儿媳就盼着一家四口在一起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端太妃:“……”
  这个蠢儿媳!
  端太妃忍住骂出口的冲动,耐着性子哄了安王妃很久。
  在宫中待了大半日,直至傍晚时分,安王妃才领着一双儿女回了安王府。正巧,安王回得也早。
  安王目光掠过安王妃微微泛红的眼眶,顿时皱了眉头:“怎么回事?你今日进宫,谁让你受气了?”
  安王妃委屈不已地将今日在宫中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母妃说的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我就是舍不得雲哥儿。我一张口,母妃就骂我不知好歹。表哥,你好好劝一劝母妃行不行?”
  安王:“……”


第1064章 用心(二)
  安王气得晚饭也不吃了,立刻进了宫。
  安王府离后宫颇近,骑马盏茶功夫便到。安王平日进出后宫是常事,端太妃听闻儿子来了,欢喜地亲自迎了出去。
  安王臭着一张脸进了寝室。
  没等端太妃张口,安王便怒道:“母妃趁早把不该有的心思收起来,别为安王府招祸!”
  端太妃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顿时也怒了:“好啊,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就不听我的了是吧!”
  “我一把年纪,还不知能活几年。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们打算……”
  安王冷哼一声:“母妃这一片美意,恕儿子承受不起。”
  端太妃:“……”
  端太妃收拾起儿媳颇有一套。对着儿子的横眉怒目,可就没那么硬气了。很快便红了眼眶哭道:“瞧瞧你二嫂,精得不得了,已经让赵家和谢家结亲联姻了。你五嫂除了霖哥儿,还养着霁哥儿。论情分,你五嫂和皇上皇后也最深厚。”
  “雲哥儿还小,我这个祖母不替他谋划一二,难道要眼睁睁地等着不成!”
  “你们夫妻两个倒好,没一个领我的情。我这一片心,是被狗吞了……”
  亲娘一哭,做儿子的唯有先忍一忍。
  安王用力揉了揉疼痛的头,待端太妃抽抽噎噎地哭一段落情绪稍稍平静了,才张口说道:“母妃,你先别哭,听我说。”
  “皇兄和皇嫂都是心有成算之人。他们夫妻的精明厉害之处,不必我细说,母妃心里也清楚。”
  “别说他们没有过继侄儿的意思,便是日后有了过继之心,主动权和选择权也在他们手中。”
  “再者,我也从无将儿子给别人的意思。”
  “为了一张龙椅,几位皇兄都死了。如今,只剩皇兄和我兄弟两个。皇兄对我器重信任,令我在宗人府任职当差。待汾阳郡王老迈,宗人府宗正之位就是我的。我也没有什么野心,有眼下这样,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说到这儿,安王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定定地看着端太妃,缓缓说了下去:“母妃,做人切记不可贪心过度。想想当年我们母子的处境,再想一想眼下我们的生活。若是因一个贪心,将这些都赔了进去,以后我们再无安身立命之处了。”
  安王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