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宫凤华-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么贤良的儿媳!
多么识大体的中宫皇后!
谢皇后的未来娘家弟媳俞婉,立刻笑着应下。
相较之下,另一位俞家小姐便略显拘谨局促了,怯生生地应了一声是。
这也难怪!
俞婉今年十六,是俞光德的嫡女,又是未来的谢家妇。论身份论见识,皆远胜普通少女。而另一位俞家小姐,是俞家四房的嫡女,单名一个妍字。
俞妍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身量尚未长成,容貌姣好,犹胜俞婉两分。一双水灵灵的眼眸里,盛满了不安和忐忑。
又是一颗被送进宫里的棋子。
俞太后一定以为,略施这样的小手段,便能令她如鲠在喉心中恼怒不快。
谢明曦心中哂然,对俞妍并未过多瞩目,随意扫了一眼,便看向俞婉,笑着打趣:“近来一直待在家中,闭门不出,可是一心在准备嫁妆?”
俞婉略略红了俏脸:“说来惭愧。我自幼喜读书作画,却丝毫不谙女红。这些时日,我便随着家中绣娘学做女红。”
身为待嫁女,俞婉已无心顾及俞家眼下的困窘之境。她甚至盼着时间过得更快些,早日到出嫁之期,早些跳出俞家,嫁入谢府。
这份心思,俞婉从不曾诉之于口。对着亲爹亲娘,她依旧如往日一般乖巧柔顺。俞光德让她进宫来伺疾,她什么都没问便点了头。
俞光德暗暗得意女儿温顺听话,浑然不知看似柔顺的俞婉已悄然离心。
芷兰很快过来了,对着谢明曦裣衽行礼,轻声说道:“太后娘娘命奴婢前来相迎两位俞小姐。”
谢明曦悠然一笑:“本宫今日还未曾探望母后,正好和她们一并前去。”
芷兰:“……”
俞太后就是不想见到谢明曦,才会命她前来领两位俞小姐前去!
只是,谢明曦张口要去,她也找不出借口阻拦就是了。
……
养病中的俞太后,半点都不寂寞。
萧语晗赵长卿尹潇潇白日都在福临宫,几个皇孙皇孙女也轮流来伺疾。再有赵院使等一众太医和伺候的一众宫女,寝宫里人来人往,堪称热闹了。
在这样的情形下,俞太后以“病中虚弱心情阴郁”为理由召俞家小姐进宫伺疾,委实有些可笑。
真当大家伙都是傻瓜吗?
俞婉也就罢了,已定下亲事,明年便会嫁入谢府。那个年少貌美的俞妍算怎么回事?特意挑一个十二三的小姑娘进宫,是打算养在身边慢慢“调教”,让每日都会来请安的盛鸿看上一眼吗?
萧语晗和尹潇潇对视一眼,俱看到彼此眼中的不以为然。
谢明曦笑盈盈地走到床榻边:“母后今日感觉如何?可好些了?”
那一声母后,喊地要多亲热有多亲热。
俞太后不得不按捺下心头翻涌的憎恶,淡淡道:“还不是老样子。”
谢明曦似未察觉到裕太后的冷淡,顺势在床榻边坐了下来,好一通嘘寒问暖。
换了俞太后,在自己占尽上风时,也同样乐意装模作样痛打落水狗。便如当年李太皇太后被困在慈宁宫时,她时常前去“探望”。现在轮到自己沦落到被“探望”了……
她恨不得一巴掌过去,甩掉谢明曦脸上刺目碍眼的笑容。
谢明曦显然窥破了俞太后的恼怒,笑得更愉快了。
谢明曦在床榻便坐足了小半个时辰,才优雅起身:“婉妹妹,你和俞九小姐过来,陪太后娘娘说话解闷。”
婉妹妹,叫得甚是亲热。
一声俞九小姐,何其冷淡疏远。
俞婉微笑着应下,俞妍年龄尚小,没什么城府,那份怯懦忐忑,清楚无误地流露在了脸上。
便连冷眼旁观的赵长卿,心里也在暗叹。
俞太后真是昏招频频。这么一个青涩又稚嫩的小丫头,就想令帝后离心。俞太后也太小觑盛鸿了。
……
从这一日起,盛鸿每日到福临宫来请安时,总能看到俞九小姐的身影。
盛鸿连眼角余光都懒得给一个,私下里在谢明曦面前吐槽:“我看起来像是饥不择食的男人吗?”
谢明曦睥睨他一眼,似笑非笑地扬了扬唇角:“母后将这颗棋子放在明面,吸引你我的注意力。私底下还布置了一道暗棋。”
暗棋?
盛鸿目中闪过冷意:“俞家私底下有何动静?”
俞家内斗不休,除了俞光正,暗中投向帝后的亦不在少数。俞光德私底下的动作,要瞒过族人颇为不易,总会露出些风声。
暗中盯着俞家的暗卫,也会将俞家所有的动静消息送入宫中。
谢明曦眼眸中闪过嘲讽,淡淡道:“俞光德身边的大管事领了几个亲信,以经商为名去了扬州,实则暗中买女童。”
“年龄小至五六岁,大的十二三岁也可。唯一的标准,就是容貌和年少时的我肖似。”
盛鸿:“……”
盛鸿脑海中陡然闪过当年的莲香,反胃恶心得差点吐出来。
俞太后这是要重施故伎,用当年对付建文帝的手段来对付他!
真以为天底下所有的男子都好色易变心不成?!
“立刻派暗卫前去,”盛鸿动了真怒,目中杀气腾腾:“将那几个管事全部杀了,将人头送到俞光德面前!”
龙有逆鳞。
天子之怒,可不是现在的俞家能承受得起的。
谢明曦目光也冷了一冷:“两日前,我便已下了格杀令。再过几日,俞家便该收到这份‘重礼’了!”
盛鸿余怒未消,冷哼一声道:“俞光德还在做着借太后之势起复的美梦。我很快就会让他知道,什么是天子之威!”
……
第893章 离心
几日后,天子下旨,起复俞光正。
俞光正已闲散数年,如今忽被天子起用,而且官职颇高,是正三品的刑部侍郎。
原本的刑部侍郎告老致仕,众人还在揣度谁能补入这个官缺。怎么也没料到,这个炙手可热的官缺落在了俞光正的身上。
天子削弱了俞家势力后,又打了俞家一记“闷棍”。
从表面看来,这是天子对俞家的格外眷顾。那些暗中传言天子对俞太后忤逆不孝的人,三缄其口,不敢再多言。
实则,这是分化俞家最快最有力的手段。
一般而言,家主皆由辈分最高或官职最高或能力最强手段最凌厉之人担任。俞大人一死,俞光德做这个家主颇为勉强,全是仗着俞太后之势。
俞太后在宫中失势,被夺了官职的俞光德已十分尴尬。现在俞光正又被起复,做了三品的刑部侍郎……
这一道圣旨到了俞家后,堪比一块巨石砸入冰面,瞬间将本就不甚坚实的冰面砸出了如蛛网般的裂痕。
俞家勉强维持的平静,随时会土崩瓦解。
俞光德气得快要呕血了,还得装着满面欢欣激动,接了圣旨后,立刻对俞光正道喜:“恭喜堂兄。”
年已五旬的俞光正,在一众族人的簇拥下,春风满面意气风发,瞬间年轻了十岁不止:“我也没想到,皇上会下旨,令我起复为刑部侍郎。”
说着,装模作样地拱手,冲着皇宫的方向恭敬一拜:“微臣日后一定尽心当差,方不负皇上器重信任。”
俞光德怄得都快吐血了。
呸!
明明是背叛家族,投靠了新帝!甘心做新帝爪牙。亏得他有脸露出这副忠君爱国的嘴脸!
俞光正心里也同样冷笑连连。
他的亲妹妹进宫数十载,在离成功最近的时候被算计了一回,殉葬而亡。他嫡亲的外甥建安帝也已死了。这笔血仇,他定要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俞光德是个糊涂蛋,看不清眼前形势,死心塌地跟在俞太后这艘快沉没的船后。迟早要将俞家人都拖进水里。
而他,领着善于审时度势的俞家人,投向帝后这一边。也唯有他们,才能令俞家家族得以延续。
前来宣纸的魏公公,笑着令一旁的内侍捧着官服上前:“请俞侍郎立刻换上官服,随咱家进宫谢恩吧!”
俞光正忙笑着应下,身畔自有人上前热情招呼魏公公,塞着千两银票的小荷包,早已塞入魏公公手中。
魏公公毫不客气地收下了。
皇上早已吩咐过了,俞家送多少礼,他都可以收下,权当是皇上赏赐。回宫后,他就给湘蕙做私房去。
……
俞光正换上官服,随魏公公进宫谢恩。
俞家族人皆用艳羡又敬重的目光目送俞光正的身影远去。
如今,俞家人在朝中被百般打压,官职或降或被夺。俞光正一跃而至三品,已是俞家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个,又颇得圣心圣眷,可比冥顽不灵死活要和皇上对着干的俞光德强多了。
几个自恃年长或辈分高的族人,不阴不阳地数落俞光德一通。
言下之意就是家主之位唯能者居之。太后娘娘已经日落西山,皇上年轻力盛,还是抱紧皇上这棵大树更重要。你若是不行,不如赶快让贤。我们都觉得俞侍郎挺好……
俞光德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得脑仁疼,沉着脸令族人散去。自己一个人独坐在书房里,默默哀叹。
管得住人,管不住俞家已经分散的心。
俞光德明知族人已离心,却也无能为力。心里只能安慰自己。被压制只是一时的。待俞太后病愈后东山再起,俞家也会有重复荣光之时……
“老爷!”
周氏神色惊惶地来了,压低了声音说道:“扬州那边送了信来,几位管事皆被刺杀身亡。”
什么?
俞光德神色倏忽一变,猛地起身,因起身之势过于迅捷,磕中了坚硬的桌角。右腿一阵剧痛。
俞光德疼得龇牙咧嘴,直吸凉气:“何人下的手?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氏面色惨然:“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去扬州的几个管事,竟在同一日被人刺杀死了。而且……”
“而且什么?”俞光德心里涌起浓烈的不妙预感,目光凶狠得如吃人一般:“有什么话,一并都说出来。”
周氏哪里还说得出口,只命人将几个沉实的木箱子搬进书房里。
这几个箱子都不算大,隐隐飘着血腥气。
这是什么?
俞光德一声令下,命人将箱子全部打开。
几个人头出现在俞光德夫妻面前。
正是派去扬州的几个管事的人头。人头被石灰炮制过了,未曾腐烂,还保留着临死那一刻的惊恐。一个个人头,睁着死不瞑目的眼,眼珠凸出,如地狱里的恶鬼一般。
周氏尖叫一声,眼前一黑,身子一软,被吓得当场昏了过去。
俞光德好赖是男人,胆子比周氏大了不少。面色变幻不定,硬是撑了一盏茶时间,才口吐鲜血,昏厥过去。
……
俞光德和周氏双双病倒。
家主之位,虽还未正式交到俞光正手中。俞家族人已经自动自发地去寻俞光正“做主”了。依附俞光正的族人,也迅疾增多。
照此下去,俞家家主之位落到俞光正手中,也是迟早的事。
深居宫中的俞太后消息远不如往日灵通,待她知晓俞家家族变故后,几乎生生被气晕过去。
盛鸿的手段何其凌厉,用心何其险恶!
这是要彻底令俞家人和她离心啊!
她虽是一朝太后,却身在宫中,有许多事都得通过俞家的人手去安排布置。若是俞家家主之位落在俞光正手中,俞家也就彻底落入帝后手中。
她是遮蔽俞家的大树。
俞家则供养这颗大树所需的大部分养分。
俞家离不得她,她也离不得俞家。
俞太后下了口谕,宣娘家弟媳周氏进宫。然而,周氏病重不能下榻,只能由家族中其余女眷代为前来。
此次进宫的,是俞光正的妻子王氏。
……
第894章 众叛
见到王氏的刹那,俞太后目中闪过不敢置信的讶异之色。很快,面色铁青。
俞光正是俞太后的堂兄,殉葬的俞淑妃是俞光正一母同胞的妹妹。
因俞淑妃之死,俞光正心存怨怼,和俞太后早已离心。这几年一直形同软禁。
帝后出手对付俞家,俞光正心甘情愿地做了帝后掌中利刃。想令一棵大树倒下,没有什么比从内部蛀入更快。
俞光正也成了俞太后处之而后快之人。只是,她眼下无暇也无精力对他动手。
俞太后万万没料到,自己宣召周氏,来的却是王氏。
这意味着什么?
在宫中沉浮了数十载的俞太后,岂能不明白?
要么是俞光德无力再掌控俞家,在俞家族人的逼迫下点头同意王氏进宫。要么就是俞光德主动点头……
俞家这是想断腕求生?!
俞太后用力咬紧牙关,口中隐隐有了一丝腥甜。
那双盯着王氏的眼睛里,燃着腾腾的万丈怒火,仿佛随时喷出火焰,将眼前的王氏燃成灰烬。
王氏早得了俞光正叮嘱,心里虽慌乱,面上还算稳得住,先裣衽行礼:“臣妇见过太后娘娘。”
。俞光正如今是三品的刑部侍郎,王氏也成了正经的诰命夫人了。
“周氏为何没来?”俞太后铁青着脸,厉声诘问。
王氏低着头,轻声解释:“弟妹前些日子受惊过度,一病不起,不能下榻。这才托我前来。”
不等俞太后追问,王氏又叹道:“太后娘娘垂询,臣妇不敢有半个字隐瞒。听闻前些日子,族长派了几个管事去扬州经营,不知哪儿来的刺客,竟将这几个管事尽数杀了。人头被炮制得好好的,装在木盒子里送回了俞家。”
“别说弟妹,便是族长也被吓晕了。这几日,一直躺在床榻上。族人前去探望,族长连话都没说过一句。”
俞太后目中的火焰几乎化为实质。
王氏抬起来的头,索性又低了下去。
权势重要还是命更要紧?
没了权势,只能苟延残喘低头祈怜。没了命,就什么都没了。
俞光德显然已经想明白了。也做出了选择。
日落西山的俞太后,不再是遮蔽俞家的参天大树,只会将俞家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俞光德已顾不得俞太后了。
俞太后的身子忽然晃了一晃。
芷兰大惊失色,猛地冲过去。却已迟了一步。
俞太后眼前一黑,重重倒了下去。
……
这些时日,赵院使和众太医轮流在福临宫里值守。俞太后猝然昏迷,未到盏茶功夫,赵院使和另两位太医就急匆匆地过来了。
赵院使诊脉后,心里暗暗松口气。
不必他动什么手脚。俞太后这回是彻彻底底地被气倒了。
很快,谢明曦和萧语晗等人也闻讯而来。连带一众孩子围在床榻边。在移清殿里处理政事的盛鸿也迅疾赶来,做足了孝子模样。
俞太后这一昏迷,又是两日。
俞婉俞妍战战兢兢地在床榻边伺疾。不过,根本无人再留意她们两人。
昌平公主和驸马领着顾舒瑾也在此时赶回了京城,马车未在公主府停留,立刻便进了宫。
纵有了隔阂,母女情意依旧深厚。昌平公主一路心急如焚,顾不得仪态,进宫后几乎一路小跑。
顾清右腿微跛,快步起来颇有些狼狈。顾舒瑾只得扶住亲爹,一起快步疾行。
昌平公主在熟悉的宫殿外停下脚步,抬起头看匾额。
时近正午,阳光刺目。福临宫三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异样的光泽。
昌平公主心里阵阵抽痛,鼻间酸涩不已。
俞太后住了数十年椒房殿。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属于她。如今,宫殿未变,匾额却换了福临宫。这等羞辱,心高气傲的俞太后如何能咽得下?
顾清略有些急促的呼吸声在耳畔响起:“公主,谨言慎行。”
昌平公主转过头,看着忧色难掩的丈夫,泪水几乎冲出眼眶。好在她很快将泪水咽了回去,轻声道:“放心,我知道轻重,不会乱说话。”
短短半个多月,帝后施展雷霆手段,宫中已落入帝后之手。不论俞太后是否甘愿,都已无力回天。
她这个长公主,也将面临尴尬境地。
审时度势,该低头的时候,只能低头。
……
昌平公主稍稍平定情绪,迈步进了福临宫。
昌平公主是俞太后所出的嫡女,是大齐长公主。盛鸿和谢明曦给足了昌平公主颜面,亲自迎了出来。
“皇姐,”盛鸿满面愧色:“对不起,我没照顾好母后。”
谢明曦也露出些许自责:“皇上忙于政务,照料母后之事皆交付于我。是我粗心疏忽,未能好好照顾母后。皇姐要怪就怪我吧!”
帝后演技精湛,场面功夫做得极佳。
昌平公主还能说什么?
也只得强打起精神,冲盛鸿谢明曦叹了口气:“你们已经尽心尽力了。母后年迈,生病也是难免之事,如何能怪你们?”
顿了顿又道:“我今日便留在椒房……留在福临宫里,陪在母后身侧。待母后病症有起色了,再出宫回府。”
谢明曦只当没听见昌平公主的口误,一口应下。
昌平公主定定心神,去了寝室,在床榻边坐下。目光落在俞太后的脸上,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母后素日是何等尊荣风光。
此时却虚弱无力的躺在床榻上,神色暗淡,满头白发有些凌乱。看着就如所有病重的老妪一般。
或许是母女之间心有灵犀之故。
俞太后竟醒了,一睁眼,看到的便是昌平公主含着泪水的眼。
“母后,”昌平公主泪水滑落,哽咽不已:“女儿不孝,回来得迟了。”
俞太后眼中闪起水光,吃力地张口,喊了一声昌平。
当年李太皇太后被气病后,俞太后暗中命赵院使在汤药里做了手脚,令李太皇太后一病不起,口不能言。
俞太后此时也没比当年的李太皇太后好到哪儿去,说话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第895章 亲离
谢明曦十分体贴,立刻说道:“皇姐和母后定有些知心话要说,我们暂且便退下吧!”
萧语晗等人自无异议,纷纷点头。
盛鸿走到床榻边,殷切地说道:“母后凤体不适,不宜疲累。和皇姐说会儿话,便好生歇着。儿臣晚上再来看母后。”
天子每日来福临宫三回,亲自捧药至床榻边,堪称孝子典范。
俞太后每见盛鸿那张俊脸一回,心里便气血翻涌一回,连做戏的心情都没了,冷哼一声:“不必了。哀家没那么大的福气,承受不起皇上的‘孝心’。”
讥讽十足的话语,被断断续续地吐出口,没了力道,倒显出了几分滑稽可笑。
盛鸿心中颇觉快意,也不计较俞太后的态度恶劣,恭敬告退。
谢明曦等人也相继退下。
寝室里只留下芷兰玉乔两人伺候。
昌平公主在床榻边狠狠哭了一场。
俞太后接连遭受重挫,心志再坚韧,也有颓然之感。对着别人不肯示弱,在女儿面前,无需再强撑,也落了一回泪。
不过,俞太后不是自怨自艾之人,也未因这样的重击彻底失去斗志。张口道:“昌平,你替哀家擦了眼泪。”
昌平公主红着眼眶应了,拿出手帕,为俞太后擦拭眼泪。一边低声道:“母后,盛鸿和谢明曦都不是善茬,和母后也不是一条心。”
“都到这等地步了,母后就别再和他们较劲了。母后是太后,只要肯稍微退让一步,他们为了孝道二字,也得恭恭敬敬地对母后……”
一肚子的话没来得及全部出口,就被俞太后眼中腾然冒出的怒火逼了回去。
“混账!”俞太后咬牙怒骂:“你这是要哀家低头退让,摇尾乞怜,求着那一对狡诈阴狠的夫妻手下留情?”
“绝无可能!”
昌平公主没有被怒骂的悲愤,只有无奈和悲凉:“母后,你还认不清形势吗?”
“盛鸿坐了龙椅,是大齐天子。谢明曦拿回凤印,名正言顺地执掌六宫。他们夫妻齐心,母后如何是他们对手?”
更不用说,俞太后病重,连下榻的力气都没有。俞家也彻底放弃了俞太后……
当然,最后这一句戳心窝的话,昌平公主万万说不出口就是了。
饶是如此,俞太后也已怒不可遏,脸孔涌过异样的红潮:“不,哀家还有杀手锏!哀家没输!”
杀手锏?
昌平公主一愣,低声追问:“母后还有何对付帝后之策?”
俞太后闭口不语。
谢明曦服下绝孕药之事,是她和谢明曦之间的隐秘。绝不能让任何人知晓。谢明曦绝不敢将此事告诉盛鸿。她也不会让任何人知道此事。
一朝太后,逼中宫皇后服下绝孕药。这等事一旦传开,她这个太后会声名扫地,也会落得万人唾弃的恶名。
便是对着女儿,也不能说。
俞太后不肯说,昌平公主也没法子,只得好言宽慰安抚。心里就此埋下了一个疑惑。
……
从这一日起,昌平公主在福临殿里住了下来。
小郡主顾舒瑾,也一并留了下来。
有昌平公主在侧,萧语晗赵长卿尹潇潇三人便是来伺疾,也靠不近床榻边。谢明曦每日照例来探望三回,风雨无阻。
俞太后在宫中经营数十载,耳目众多。
谢明曦暗中窥伺半年多,已将俞太后的心腹摸了个七七八八。借着初掌宫务之势,雷厉风行的夺了几个女官的职务,另外提拔任用一批。私下嚼舌的宫女内侍,逮住后便是一顿板子。
短短数日,后宫便“清爽”多了。
只这样,当然还远远不够。
谢明曦执掌凤印后,下了第一道施恩的凤旨。宫女年过三旬者,皆可自请出宫。或归家,或婚配嫁人。
这一道凤旨,在后宫里掀起了无数风浪。
大齐后宫,从未有过放三旬宫女出宫归家或嫁人的先例。宫女们年少时进宫,要么病死,要么犯错被打死,要么老死宫中。如今施恩令一下,想出宫的宫女们绝不在少数。
如此一来,宫中原本的格局也被彻底打破。
当然,也有不愿出宫的大龄宫女。譬如芷兰玉乔,譬如湘蕙琴瑟等等。这些都是伺候主子多年的宫女,在宫中亦有体面,并不愿出宫嫁人。
谢明曦听之任之,并不勉强。
自请出宫的宫女,达到三分之一还要多。谢明曦命湘蕙等人一一审查过问,每个宫女赏了笔丰厚的银子,便放出了宫。
福临宫里的宫女,走了约有四分之一。
这一道凤旨,也令谢明曦的贤后之名散播开来。
这一桩事,耗费了月余功夫。
宫女们走了不少,谢明曦并未急着选宫女入宫。
天子后宫空悬,只她这个皇后而已。加上李太皇太后俞太后和一众太妃,正经的主子并不多。伺候的宫女内侍却有近千人,一次性放了百余个宫女出宫,宫中各处也能支应。
这百余个宫女,多是俞太后的人。如此一来,俞太后在宫中的耳目被除掉了大半。
接下来,谢明曦又下了一道凤旨,令所有年迈体弱的内侍出宫。
内侍和宫女又自不同。宫女出宫可以归家,可以嫁人。内侍都是净过身的男人,身体残缺,家中也大多无人了。这样放出宫,和驱逐无异。
再者,年迈体弱以何为标准?
多少岁算年迈?什么样算体弱?
一众内侍心中惶惶。
首当其冲的,便是卢公公。
论年龄,宫中几乎找不出比卢公公更大的。内侍是一个高危的职业,或因犯错被罚或被迁怒挨罚或是被利用不得善终……总之,能安然终老的少之又少。
身为三朝元老的卢公公,便成了宫中最年迈的内侍。
至于体弱,身为内侍,没几个体格强健的。照此标准,宫中内侍得去了大半。
内侍们人心浮动,惶惶难安。私底下拐弯抹角地搭上魏公公,不惜送重礼,只求魏公公在皇上和皇后面前美言几句,收回成命。
魏公公一律未应。
卢公公成了第一个离宫的内侍。
第896章 变革
卢公公是伺候了三朝天子的宫中老人,离宫时天子有厚赏,一众内侍给卢公公送行。
怎么看,也不算凄凉被逐了。
魏公公告假一日,亲自送卢公公出了宫。
身为内侍,身体有残缺,大多短寿。像卢公公这般能活至五旬的,已是少见的长寿。卢公公生过一场重病,虽熬了过来,却落下了病根。走路时略有些躬身弯腰。今日出宫,腰背弯得更厉害。
魏公公早已打点好了马车,扶着卢公公上了马车:“义父坐稳了。”
义父两个字一入耳,卢公公眼眶忽然有些发热,将头扭到一侧。过了片刻,才重新转过头来,低声道:“没想到,我会有活着出宫的一日。”
在数年前,从背叛了建文帝的那一日开始,他就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心理准备。
那一天在椒房殿外,他被魏公公捉了个现行,以为自己活不过第二日。
没想到,皇上饶过了他这条性命,只令他离宫。
魏公公沉默了片刻,才低低地说道:“当年我进宫时,只有十二岁。若不是义父提携照顾,我不会那么快就崭露头角,也不会被派到当年的七皇子殿下身边了。”
“我有今时今日,多亏了义父。我永不会忘了义父的恩情。”
“皇上仁厚,肯放义父离宫。义父也当感念皇上仁德。”
“我替义父置办了一处二进的小院子,又买了两个奴仆,伺候义父衣食起居。”
“离宫后,义父就将宫里的一切都忘了吧!以后,我会好生孝敬义父,让义父衣食无忧颐养天年。”
卢公公脑海中闪过芷兰的身影,很快,又自嘲地笑了笑:“你说得没错。我老了,也没几年可活了。以后,我就安心地在小宅子里养老。你得了空闲,来看看我便是。”
卢公公的离宫,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宫中将会有大批“年迈体弱”的内侍被放出宫。属于俞太后的时代,也将随着宫女内侍们的离宫变成过去……
这座皇宫,已彻底换了新主人。
马车缓缓向前。
卢公公到底没忍住,掀开车帘往后看了一眼。
朱红色的宫门越来越远。曾生活过数十载的宫廷,也将彻底成为他的回忆。
卢公公眼眶红了,浑浊的老泪滑了下来。
……
傍晚,魏公公回宫,进了移清殿。
忙碌了大半日的盛鸿,放下奏折,叫了魏公公过来:“你是否将卢公公安顿好了?”
魏公公点点头,利落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多谢皇上全了奴才的心意。”
身为天子,想令一个内侍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宫中,再容易不过。卢公公叛主送信,乱棍打死也不冤。
盛鸿肯放卢公公离宫,皆是看在魏公公的颜面。
盛鸿没将这点小事放在心上,随口道:“起身吧!你将卢公公带出了宫,就得好生奉养,更不得出什么差错。”
卢公公孤身一人离宫,身边的两个奴仆皆是魏公公的人,一个远离宫廷既无权也无势的老太监,也闹不出什么幺蛾子了。
魏公公感激涕零地应下:“是,奴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